帕斯卡居住在戈尔德村北侧的一处山脊上。

  按照曾来过一次的托马斯介绍,帕斯卡也是住在自己家的橄榄园里。

  上次他来的时候是9月份。

  一推开帕斯卡家的大门,看到蔚蓝的天空下,漫山遍野橄榄树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觉得格外美丽,搞的他也想种一片橄榄林了。

  歌迪亚开玩笑的说,你爸爸那么有钱,给你弄一片橄榄林还不容易?

  托马斯笑着摸了一下鼻子:

  “以我爸爸的实力恐怕也很难弄那么大的一片橄榄园,那真的太大了。”

  歌迪亚不以为然的说:

  “没事,那就让你爸爸给你买个大房子,比帕斯卡家还大的那种。”

  托马斯笑的更尴尬了:

  “那也很难。”

  罗南家的门前是葡萄园,帕斯卡家的门前是橄榄园。

  同样是园,可罗南住的是小农舍,帕斯卡住的是大庄园。

  贫富差距和阶级差距限制住了罗南的想象力。

  他有点想不出,如果托马斯要住比帕斯卡家更大的房子能是什么样子的。

  城堡吗?

  想象力虽然被限制住了,但梦想是没有翅膀的。

  罗南到普罗旺斯后的第一个目标是有朝一日像奥利维尔一样,拥有庞大的餐饮上游资源。

  现在他有了第二个明确的目标——未来要住进像帕斯卡家这么大的豪华大庄园。

  再和佐伊生一堆孩子,让这里每天都热热闹闹的!

  罗南三人的目的是来体验摘橄榄,所以帕斯卡接到他们之后,直接把人带到了他无边无际的橄榄园里。

  此刻,里面已经有许多工人在进行采摘工作了。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今年的橄榄才开始摘,往前走一点就可以开始体验,如果再晚来一阵,这附近的全部采完,你们要走那边——”帕斯卡指向另一个山头,“那我可就没办法陪你们了。”

  帕斯卡今天换上了一身标准的普罗旺斯农夫打扮。

  可能看朋友来了太开心,也要亲自体验一下当农夫的感受。

  “不是10月底就可以采了吗?”罗南的农业知识应该是三人中最渊博的,他马上发现帕斯卡话中不太对劲的地方。

  法国南部地区是橄榄树最重要的产地,然其中橄榄树最大、最著名的产区就是普罗旺斯。

  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以来,这片土地便开始种植橄榄树。

  葡萄、橄榄和薰衣草是普罗旺斯种植业‘铁三角’的存在。

  和酿酒业一样,普罗旺斯的橄榄种植业也有质量标志,某些地区和橄榄园有 AOC质量标志,这意味着它们属于顶级。

  橄榄的采摘月份比葡萄长,可以从9月份一直持续到下一年的2月。

  但根据用途不同,会有各自适合的采摘时间。

  如果做盐渍食用,那么应该在9-10月份采摘,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绿橄榄最适合。

  如果要做腌渍黑橄榄,那么应该在12-1月采摘,这个时候橄榄完全成熟,全部是黑的。

  但帕斯卡的橄榄用途是制作成橄榄油,那么最佳采摘月份应该是从10月底到12月才对,此时果实成熟,颜色和味道达到完美平衡。

  帕斯卡说最近才开始采橄榄,就像是罗南听到农夫们说,卢尔马兰的葡萄应该等到10月底再摘一样吃惊。

  这对劲吗?

  帕斯卡叹气道:

  “今年的橄榄成熟的特别晚,这会影响果实的油脂积累速度”

  托马斯和歌迪亚不懂这些专业术语,但罗南明白。

  帕斯卡的意思是——今年能产出来的橄榄油量要降低了。

  罗南刚想安慰帕斯卡两句,这个乐天派的家伙先一步整顿好了情绪,笑着对大家说:

  “但我们不能一味索求大自然给我们的全部是好的礼物,就像这场西北风一样,1956年灾难性的冬天普罗旺斯的橄榄树都熬过来了.明年一定又是个丰收年!”

  托马斯和歌迪亚已经跃跃欲试的要去摘橄榄了,而且对这个话题没有共鸣,敷衍了帕斯卡两句,欢快的冲向橄榄林,但同样靠天吃饭的罗南走在后面问帕斯卡:

  “1956年怎么了?”

  帕斯卡摸着背带裤上的带子,唏嘘不已的给罗南讲:

  “1956年的2月,法国南部经历了一场极具破坏性的大霜冻,普罗旺斯70%的葡萄园和80%的橄榄园受损,好几种传统品种根系被冻死,基因库受损严重,幸存农户改种抗寒作物,橄榄油业直至70年代才逐步恢复。”

  他不停的摇头:

  “那简直是一场灾难,不过现在我们进行了品种改良,还使用了滴灌系统,橄榄树的耐寒性大大提升了。”

  罗南像是安慰又像是祈祷的说:

  “希望不会再发生那么大的灾难。”

  帕斯卡递给罗南一个半月形的桶,并让他把它挂在脖子上。

  帕斯卡得意的解释:

  “这是我发明出的最‘省时省力’采摘方法,你试试就知道它有多好用了!”

  托马斯和歌迪亚是普罗旺斯人,这不是他们第一次摘橄榄,而他们也有各自最‘省时省力’的采摘方法所以乖乖听话的只有罗南一个人。

  罗南像是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一样,挺着他肚子上的大桶,倾听帕斯卡接下来的讲解。

  “从树枝上摘下橄榄比摘葡萄容易多了,我形容它就像挤牛奶一样,牛奶你挤过吧?没挤过也没关系”帕斯卡亲身示范,“轻轻的用手指顺着树枝往下一拉,心里默念——千万别扯疼了它。”

  “砰砰砰砰砰——”一连串橄榄落噼里啪啦的落入桶中。

  帕斯卡满意的摊开双手:

  “看,很容易吧?尤其在我发明的最‘省时省力’采摘法加持下,甚至连腰都不需要弯一下。”

  其实还有更为‘省时省力’的采摘法。

  罗南三人是来体验的,所以使用的是古老的手动采摘方法。

  而帕斯卡的其他员工们只需用耙子,把树枝上的橄榄剥下,让它们落到铺在地面上的网子上,然后轻轻地把网子抬起来,把橄榄扔进容器里即可。

  经历过在烈日下摘葡萄的罗南,觉得可以把摘橄榄形容成一项‘休闲活动’了。

  又不用费太多体力,天气还不热如果没有该死的大风,罗南甚至可以一手端着酒杯,一手优雅的摘橄榄。

  那一定酷极了!

  这个季节的橄榄颜色不一,从深到浅都有,看起来也挺赏心悦目的。

  不过罗南很快发现这项‘休闲活动’也有恼人的地方——随着桶里的橄榄增多,他的脖子快坚持不住了。

  这确实‘省时省力’,但它费脖子啊

  罗南侧头看向身后的帕斯卡。

  想要弄清他是如何解决脖子酸痛问题的。

  但帕斯卡并没有遇到这个问题,他脖子上的桶架到了他大得出奇的肚子上,那应该会分担掉脖子上不小的重量。

  恰巧这个时候托马斯和歌迪亚也‘玩累’了,嚷嚷着要回去洗手,适时解救了罗南的脖子。

  经他们提醒,罗南才发现自己的手指有一种奇怪的触感,手掌似乎变得像女人的手一样细腻和柔滑。

  帕斯卡笑着说:

  “那是果实里渗出的油脂,用它们榨出来的油洗澡全身都会这么细腻走吧,去洗手,然后我带你们去橄榄油磨坊看看。”

  考古发现表明,橄榄油生产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在中世纪,橄榄油与货币一样珍贵,用于贸易,被视为财富和健康的象征。

  因1956年的那场霜冻影响,普罗旺斯的橄榄产业遭到重创,近些年才重新起步,侥幸延续下来这个自罗马时代以来一直存在的产业。

  但在巴黎,橄榄油算是一种‘奢侈品’。

  法国本土橄榄油产量低,只占巴黎市场的5%左右,那些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的进口橄榄油动辄150法郎一瓶,特级初榨的可以卖到三四百法郎罗南家只会在拌沙拉的时候才舍得用上那么几滴。

  但到了普罗旺斯后,橄榄油成了‘消耗品’。

  炒菜、烧烤、做沙拉、蘸面包甚至罗南一家还会学着普罗旺斯人的样子,在聚会之前喝上那么一小杯,保护胃壁。

  在普罗旺斯的超市里,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的进口橄榄油依然卖的很贵,但普罗旺斯人从不买那些。

  大家平时用的全部是当地磨坊里生产的‘无名’橄榄油。

  即使帕斯卡那号称在戈尔德数一数二的橄榄油磨坊,生产出来的橄榄油也没有牌子。

  在这个四处飘香的小型磨坊里,帕斯卡给了罗南三人每人一个没有任何标签的大号塑料桶,那就是他们即将盛放由自己采摘下的橄榄初榨出来橄榄油的容器了。

  “采摘下来的橄榄必须尽快送至油坊,防止发酵导致酸度升高。”帕斯卡专业的解释,“不过你们可能需要等一小段时间才能拿到自己的‘成果’。”

  歌迪亚是个闲不下的人,拿着大桶等待会让她觉得自己非常蠢,她看着罗南和托马斯问:

  “我们出去转转吧,一会再回来拿?”

  帕斯卡的磨坊在戈尔德村里,这里有太多吸引歌迪亚的东西,而且路上帕斯卡说他待会要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可以。”托马斯点头。

  罗南放下桶,跟着歌迪亚他们一起离开,但被身后的帕斯卡叫住:

  “罗南,你还是留在这里等一下吧。”

  罗南回头,不解的看过去。

  帕斯卡看了一眼手表:

  “略伦特要过来买一批油,应该马上到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86:我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1986:我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最新章节,1986:我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