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兴庆府,寒风虽未完全消散,却已少了几分刺骨的凛冽,空气中隐约透着一丝回暖的气息。
这座昔日的西夏都城,如今已成为北疆掌控河西的核心,皇宫之中,更是处处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威严。
大殿两侧,北疆武将们身着各色的棉甲,面容肃穆,煞气腾腾。
李骁则是穿着一件暗金龙纹棉袍,大马金刀地坐在原本属于西夏皇帝的龙椅上,目光玩味地扫过殿前。
那里站着一名身穿夏国绯色官袍的中年男人,正是李安全派遣而来的夏国使团首领,新任礼部尚书梁成。
夏国的礼部尚书,短短半年内已是第三次更换,眼前这位梁成正是李安全的亲信。
感受到殿内的压迫感,他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不敢有半分懈怠,按照外交流程,双手捧着国书走进殿中。
“大夏国礼部尚书梁成,拜见北疆大都护。”
梁成的声音带着几分刻意的恭敬,还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紧张。
他将国书高举过头顶,由亲兵呈给李骁,随后垂首躬身,缓缓开口禀报国书要义:“我大夏前朝天庆皇帝(李纯祐),近日常感身体不适,精力亏空,已无力打理朝政。”
“为保大夏社稷安稳,天庆皇帝遂下禅位诏书,传位于镇夷郡王殿下,自请为太上皇颐养天年。”
“新帝登基后,已改元‘应天’,寓意应天顺人,重振大夏。”
“我应天皇帝深知北疆军威赫赫,亦念及两国往日虽有战事,却不该再让百姓遭难,故愿承太上皇之志,与北疆永结为兄弟之邦,自此互不侵犯,共护边境安宁。
梁成咽了口唾沫,偷偷抬眼瞥了李骁一眼,见对方神色未变,才继续说道:“为表诚意,我大夏愿每年向北疆缴纳岁贡。”
“外臣此次带来黄金万两、珠宝数十箱、绫罗绸缎五百匹,聊表心意。”
“此外,陛下知晓大都护身边需人照料,特挑选二十名容貌秀丽的女子送来。”
李骁接过国书,随意翻开扫了两眼,嘴角勾起一抹轻笑。
那二十名美女之中,有一个比较特殊,便是李纯祐最宠爱的王贵妃。
上次李安全在这座大殿中面见李骁时,便被询问了李纯祐的王贵妃姿色如何。
如今李安全刚废黜李纯祐,便迫不及待将这位王贵妃送来李骁面前,无非是想投其所好,讨好并稳住北疆。
这位新上位的西夏皇帝,在政变后召集心腹议事时,首要考虑的便是“夏国如何立足”。
夹在北疆与金国之间,夏国早已沦为弹丸小国,唯一的生机便是挑起金与北疆的战争,自己火中取粟、左右逢源。
如今这般低姿态讨好,不过是缓兵之计,想为夏国争取喘息的时间。
可李骁要的,从来不是一个臣服的西夏,而是彻底将西夏纳入北疆版图。
早在西平府政变后的第三天,锦衣卫便已将消息传回兴庆府。
被囚禁的李纯祐父子,在西平府过得极为凄惨,饮食短缺,还时常遭受虐待,随时都有暴毙的可能。
这些,李骁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李安全的政变,给了他拿下西夏提供的绝佳借口。
“李纯祐身体不适?传位给李安全?”
李骁将国书扔在案上,声音陡然变冷,“混账!分明就是造反!”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梁成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辩解道:“大都护息怒,我大夏皇帝乃是……”
“住口!”
李骁厉声打断他,目光如刀,扫过殿内众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李安全身为臣子,废黜君主、自立为帝,乃是大逆不道。”
“我北疆虽与李纯祐互为仇敌,打的却是堂堂正正的国战,绝不屑于这般卑劣手段。”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更何况,李纯祐的女儿灵阳公主,如今已是本都的妾室。”
“论辈分,李安全还是灵阳公主的叔辈,却做出这等谋朝篡位之事,简直是胆大妄为,狼子野心。”
梁成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他没想到,李骁不仅不接受夏国的示好,反而对李安全的皇位发起了质疑。
“回去告诉李安全。”
李骁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送来的金银珠宝、美人,我北疆收下了,但我北疆,绝不承认他这个‘应天皇帝’。”
“滚。”
梁成还想要辩解,却被武卫军强行扔出了大殿。
随后,李骁的目光扫向殿中诸将领,淡淡说道:“都回去准备啊。”
“开春之后~”
“灭夏!”
“遵命。”
殿内的北疆武将们,轰然喝道,眼中满是战意。
这一次,就让北疆的铁骑,彻底终结西夏的历史。
……
李安全送来的二十名美人被安排在了秋水宫。
王氏站在窗边,望着熟悉的景象,心中满是怅然,这里曾是她在兴庆府时的居所,如今重归故地,却早已物是人非。
半年前的混乱还历历在目:北疆军攻破克夷门,铁蹄踏向兴庆府,她随太后、皇后等人仓皇逃往西平府,一路上担惊受怕,总怕北疆军追来。
可得知与北疆停战的消息,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西平府便乱了。
太后联合李安全“清君侧”,本是要扶太子登基。
却没想到李安全手握兵权,反手摆了太后一道,将李纯祐与太子一同囚禁,自己登基称帝,改元“应天”。
那时的王氏,与皇后、李纯祐等人被关在一起。
她以为自己要么会被囚禁至死,要么会被李安全暗中除掉,或者是被李安全带走玷污。
可命运偏要捉弄人,就在她以为人生一片晦暗之际,李安全的人突然将她带了出来。
“陛下要将你献给北疆大都护李骁,你要好生伺候,莫要丢了大夏的脸面。”
她永远忘不了李纯祐得知消息时的模样,那个昔日温和的皇帝,在囚牢里发疯般嘶吼,却被士兵死死按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她被带走。
王氏在路上哭了一路,她只感觉自己的命运就像水上浮萍,被乱世的风浪裹挟着,身不由己。
周周转转,竟又回到了兴庆府,回到了这座皇宫。
可往后要伺候的男人,却换成了想要覆灭她故国的仇敌。
“王夫人,大都护命你今夜前去侍寝,跟我们走吧。”
两名北疆仆妇走进来,语气略带恭敬,但却不容拒绝。
王氏身子一颤,眼中的哀愁又深了几分。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世间国破家亡的女子数不胜数,可真正能摒弃一切、拉着敌人同归于尽的,寥寥无几。
贪生怕死是人的本性,她没有勇气舍弃性命,便只能屈服。
“我知道了。”
王氏低声应道,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仆妇们动作麻利地为她梳洗换上一身月白色的素面襦裙,没有过多装饰。
收拾妥当后,王氏被引着穿过长长的宫道,来到李骁的寝殿。
时间仿佛格外漫长,王氏的心情越发紧张,不知过去了多久,只听见“吱呀”一声,殿门被推开,处理完公务的李骁走了进来。
他脱下外面的暗金龙纹棉袍,交给仆妇,只穿着一件玄色衬袍,衬得身形愈发挺拔。
王氏下意识地抬头,借着烛火,第一次看清了传说中的北疆大都护。
他比她想象中年轻,不过二十三四岁的模样,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唇边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可周身的气势却极为慑人,那是常年征战沙场、手握生杀大权才能养出的威严,让她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李骁走到案前坐下,目光落在王氏身上,语气平淡:“你就是李纯祐的王贵妃?”
王氏心头一紧,连忙躬身行礼,声音带着几分怯意:“罪妇王氏,拜见大都护。”
她不敢称“臣妾”,也不敢提“前妃”,只能用“罪妇”自称,将姿态放得极低。
李骁看着她微微颤抖的肩膀,淡淡轻笑:“李安全倒是会做人,把你这般国色天香的美人送来,是觉得能让本都会对他手下留情?”
王氏身子一僵,连忙摇头:“罪妇……罪妇不知。”
“大都护要如何处置罪妇,全凭大都护做主。”
她知道,在李骁面前,任何辩解都是徒劳,只能顺从。
“听说你是夏国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长夜漫漫,为本都弹个曲吧。”李骁随意说道,似乎并不着急进入正题。
王氏一愣,眼中满是惊讶——她本以为李骁召自己来,是为了男女之事,早已做好了屈服的准备,却没想到对方竟只是要听曲。
可转念一想,等曲子弹完,该来的还是躲不过。
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躬身应道:“罪妇遵命。”
走到殿角的古琴旁坐下,王氏深吸一口气,指尖轻拨琴弦。
清越的琴声缓缓流淌,正是一首西夏民间流传的【贺兰雪】,曲调苍凉悠远,带着几分对故土的眷恋。
李骁闭着眼听了片刻,忽然开口:“【贺兰雪】太败兴了,不应景,换一首【广陵散】吧。”
王氏的指尖猛地一顿,琴弦发出一声错音。
她抬头看向李骁,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她本以为李骁只是个粗鄙的北疆武夫,只懂征战杀戮,却没想到对方竟对乐曲有这般了解。
竟然能听从自己弹奏的是【贺兰雪】,而且还点名要听【广陵散】这种中原古曲。
这份意外,让她莫名对李骁生出了一丝好感,觉得眼前的男人,比她想象中更复杂。
定了定神,王氏重新调整指法,激昂的琴声响起,时而如金戈铁马,时而如孤鹤悲鸣。
李骁听得认真,偶尔还会点评几句:“此处指法稍缓些,更能显露出悲壮之意。”
王氏依言调整,心中对李骁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而在这个过程中,李骁也时不时的与王氏闲聊一二。
得知他本名叫做王兰,祖上是被党项人劫掠来的宋人。
又询问起西平府中的一些事情,实则在不动声色地搜集情报。
不久后,看到王兰弹琴渐感疲倦,李骁挥手让殿内的仆妇退下,准备让她改吹箫。
王兰身子猛地一僵,脸色瞬间发白,心中的恐惧又涌了上来。
红颜祸水,漂亮的女人在乱世中,终究逃不过被当作玩物的命运。
深吸一口气,王兰鼓起勇气,抬头看向李骁,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却异常坚定。
“大都护乃是世间奇男子,既有雄才大略,又懂雅乐风骨,罪妇……罪妇愿意做大都护的女人。”
“只是罪妇有一个条件,还请大都护答应。”
“嗯?”
李骁的目光瞬间变冷,眼中闪过一丝不耐,他最讨厌不知进退的女人,尤其是在他面前提条件的。
真把自己当成一盘能上桌的菜了?
被李骁那摄人的目光盯视着,王兰脸色发白,却依旧倔强地抬起头道。
“李安全篡夺皇位,囚禁故主,害我家国,罪妇只求大都护发兵西平府,不要放过他。”
李骁面无表情道:“本都最讨厌女人干涉朝堂大事,更不喜欢女人跟本提条件。”
萧燕燕除外。
“军国大事,岂是你们女人能置喙的?”
李骁的声音沉了下来,带着训斥的意味:“李纯祐就是这样教你的?让你一个后宫妇人,也敢对朝堂军政指手画脚?”
让李骁发兵攻打西平府?斩杀李安全?
不知道的还以为夏军设下埋伏,故意引诱北疆军入瓮呢!
不过夏军终究还是没那个实力,金军主力也都在宋国边境呢。
李骁知道,这只是王兰对李安全痛恨的缘故,不一定真的有什么坏心思。
但该有的训斥还是不能少。
训过之后,李骁话音一转道:“本都可以答应你。”
“北疆大军不日便将发起东征,攻破西平府后,定不会饶过李安全。”
“至于李纯祐父子,若是能活下来,本都自然会善待他们,不会让他们再受虐待。”
听到这话,王兰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眼中泛起泪光,对着李骁深深一拜:“谢大都护恩典!”
她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
缓缓站起身,王兰伸手褪去身上的月白色襦裙,只留下贴身的肚兜,随后走到床边,轻轻躺下,闭上了眼睛。
殿内陷入一片黑暗。
三月的兴庆府,暖意渐浓。
李骁正在书房处理公文,见李灵阳宫中的仆妇端着托盘走进来,神色带着几分欣喜与恭敬。
“大都护,奴婢有要事禀报。”
“贵主已经月余没有来月信了,今早请大夫诊脉,大夫说……说贵主有喜了!”
李骁闻言,手中的朱笔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淡笑:“知道了。”
他早已不是初为人父的模样,金刀、长弓等孩子相继出生,如今再得知有子嗣,已没有了当初的惊喜与紧张,更多的是一种平淡的欣慰。
自从兴庆府之战结束后,李骁大部分时间都留在这座昔日的西夏都城,偶尔会去甘肃巡查民生军务。
近半年来,陪在他身边的除了李灵阳,就只有吕氏、贺兰氏等一批侍妾。
这般高频的相处,“中靶”的几率自然大大增加。
实际上,李灵阳并非第一个怀孕的,半个月前,吕氏便已被查出有了身孕。
“每日给灵阳做些可口的餐食,拣些补身的食材送来,务必好生照顾好她,不许出半点差错。”李骁对仆妇吩咐道,
“另外~”
李骁补充道:“你们在灵阳宫中伺候辛苦,所有人都赏银币五枚。”
也就是曾经的五两银子。
仆妇闻言,喜出望外:“谢大都护恩典,奴婢定当尽心照顾贵主!”
待仆妇走后,李骁放下朱笔,从案角拿起一份密报,这是锦衣卫刚从西平府传来的最新情报。
“小太子在府中池塘落水身亡,太上皇李纯祐因悲伤过度,一病不起,已‘重病不治而亡’。”
“倒是会挑时候。”
李骁低声自语,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灵阳刚查出怀孕,这消息就传过来。”
他不用想也知道,所谓的“落水身亡”“重病不治”,全是李安全的手笔。
“李安全啊,你还真是本都的好狗。”
李骁拿起火折子,点燃密报的一角,看着纸张在火焰中渐渐化为灰烬:“帮本都解决了麻烦,倒省了本都不少功夫。”
随后又下令所有知情人,禁止泄露消息出去,以免李灵阳悲伤过度伤了身子。
处理完公务,李骁起身前往李灵阳的宫殿。
殿内暖意融融,李灵阳正靠在软榻上,手轻轻放在小腹上,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
“今日感觉如何?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李骁温声问道。
“多谢大都护关心,妾身一切都好。”李灵阳脸上满是娇羞。
“没事就好,有什么需要便随时告诉本都。”李骁点头道,也算是给了李灵阳一个开口的机会,算是怀孕的奖励。
李灵阳想了想,犹豫着开口:“臣妾想请大都护派人去西平府,将父皇、太子弟弟还有母后接回兴庆府。”
李灵阳声音带着几分恳求,“臣妾如今有了身孕,越发想念家人,想让他们也能看看腹中的孩子。”
李灵阳已经知道了李安全篡夺了皇位,担任父母弟弟继续留在西平府会有危险。
想要借助北疆的威势去救出他们。
李骁脸上露出无奈的神色,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灵阳,不是本都不愿帮你。”
“你也知道,你父皇和弟弟关乎夏国国本,李安全刚登基不久,绝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这是要断他的根基,他怎会答应?”
见李灵阳眼中泛起泪光,李骁又补充道:“不过你也别太伤心,你母亲还有些希望。”
“李安全留着她,用处不大,或许能想办法将她接回来。”
“至于你父皇和弟弟,你放心,本都不日便会发兵攻打西平府,到时候定能救回他们,往后让你们一家团聚,本都会善待他们的。”
他没有吐露李纯祐父子已死的真相,李灵阳刚怀孕,情绪本就不稳定,若是得知亲人惨死,怕是会动了胎气,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李灵阳闻言,眼中重新燃起希望,她靠在李骁肩头,轻声道:“多谢大都护,妾身相信你。”
李骁陪着李灵阳聊了许久,直到她渐渐困倦睡去,才轻轻起身离开。
如今李灵阳怀有身孕,自然无法侍寝,他略一思索,便朝着王兰居住的偏殿走去。
王兰早已洗漱完毕,见李骁进来,她连忙起身行礼,眼中带着几分温顺。
李骁没有多言,再次化身灌兰高手,疯狂地发起进攻盖帽。
……
南宋开禧二年,三月,临安城已是暮春时节。
皇城大庆殿内,却没有半点春日的闲适,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神色肃穆地望着御座上的宋宁宗赵扩。
御座下首,太师韩侂胄身着紫色蟒袍,手持象牙笏板,目光锐利地扫过殿内。
今日这场朝会,将彻底决定对金国发起北伐
“陛下,如今金国困于北疆与西夏战事,国内粮荒频发,正是我大宋收复中原、一雪靖康之耻的良机。”
韩侂胄上前一步,声音洪亮,震得殿内梁柱微微作响:“臣请陛下下旨,即刻对金宣战,挥师北上!”
宋宁宗握着龙椅扶手的手微微收紧,眼中满是激动与犹豫。
他登基多年,一直以收复中原为志,如今韩侂胄呈上的“金国虚实奏报”中,详细写着金军主力被北疆牵制在黄河沿线、关中粮价飞涨的消息,让他看到了北伐的希望。
可他也清楚,宋国多年无大战,军队战力如何,仍是未知数。
“太师所言极是。”
兵部尚书薛叔似出列附和:“臣已核查过军籍,江南禁军与淮西、淮东御前诸军,共有兵力十七万,若再征召各地厢兵,总兵力可达二十万,足以与金军一战!”
“不可!”
老臣史弥远连忙出列,躬身道:“陛下,金国虽有困局,却仍有数十万铁骑,我军多年未经战阵,贸然北伐,恐遭大败。”
为了这场北伐,宋国准备了三年之久。
就差最后下达北伐的命令了,但朝中依旧有不少主和派主张不能北伐,史弥远便是代表。
“史相公此言差矣!”
韩侂胄反驳道,“我大宋有辛弃疾、陆游等老将坐镇,又有吴曦、郭倪等新锐将领,何惧金军?”
“况且北疆铁骑已重创西夏,牵制金军西路兵力,此乃天赐良机,岂能错过?”
宋宁宗沉默片刻,终是下定了决心,沉声道:“朕意已决,择日对金宣战,开启北伐。”
“征战之事,便交由韩相公一体部署。”
看到宋宁宗最终下定了决心北伐,主和派们满是失望,一副大宋即将迎来灭亡的样子。
韩侂胄等主战派,却是无比激动。
只要能打败金军,收复中原,他韩侂胄将会超越岳飞等人,成为大宋的中兴重臣,名垂青史。
接下来,韩侂胄便向宋宁宗介绍他的作战计划,指着地图上面的标记道。
“北伐共分三路:东路以郭倪为主帅,率八万大军从扬州出发,主攻泗州、宿州,目标直指金国南京开封府。”
“中路以西北路招抚使皇甫斌为主帅,率五万大军从庐州出发,攻打寿春、濠州,策应东路军。”
“西路以四川宣抚副使吴曦为主帅,率六万大军从兴州出发,攻打秦州、巩州,收复陕西失地。”
“此外~”
韩侂胄补充道:“臣已命沿江制置使叶适整顿水军,从鄂州、池州调战船三百艘,驻守长江,防止金军从水路南下。”
“又命福建路、湖南路、江西路招募乡兵,作为后备兵力,随时准备支援前线。”
众臣纷纷点头,虽仍有部分老臣心存疑虑,却也不敢再公开反对。
宋宁宗看着殿内的部署,心中满是期待,朗声道:“传朕旨意,四月初一举行誓师大典,正式出兵北伐。”
“朕在此立誓,定要收复中原,迎回二圣灵柩,还我大宋河山。”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齐齐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这场关乎大宋国运的北伐,正式开启。
这座昔日的西夏都城,如今已成为北疆掌控河西的核心,皇宫之中,更是处处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威严。
大殿两侧,北疆武将们身着各色的棉甲,面容肃穆,煞气腾腾。
李骁则是穿着一件暗金龙纹棉袍,大马金刀地坐在原本属于西夏皇帝的龙椅上,目光玩味地扫过殿前。
那里站着一名身穿夏国绯色官袍的中年男人,正是李安全派遣而来的夏国使团首领,新任礼部尚书梁成。
夏国的礼部尚书,短短半年内已是第三次更换,眼前这位梁成正是李安全的亲信。
感受到殿内的压迫感,他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不敢有半分懈怠,按照外交流程,双手捧着国书走进殿中。
“大夏国礼部尚书梁成,拜见北疆大都护。”
梁成的声音带着几分刻意的恭敬,还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紧张。
他将国书高举过头顶,由亲兵呈给李骁,随后垂首躬身,缓缓开口禀报国书要义:“我大夏前朝天庆皇帝(李纯祐),近日常感身体不适,精力亏空,已无力打理朝政。”
“为保大夏社稷安稳,天庆皇帝遂下禅位诏书,传位于镇夷郡王殿下,自请为太上皇颐养天年。”
“新帝登基后,已改元‘应天’,寓意应天顺人,重振大夏。”
“我应天皇帝深知北疆军威赫赫,亦念及两国往日虽有战事,却不该再让百姓遭难,故愿承太上皇之志,与北疆永结为兄弟之邦,自此互不侵犯,共护边境安宁。
梁成咽了口唾沫,偷偷抬眼瞥了李骁一眼,见对方神色未变,才继续说道:“为表诚意,我大夏愿每年向北疆缴纳岁贡。”
“外臣此次带来黄金万两、珠宝数十箱、绫罗绸缎五百匹,聊表心意。”
“此外,陛下知晓大都护身边需人照料,特挑选二十名容貌秀丽的女子送来。”
李骁接过国书,随意翻开扫了两眼,嘴角勾起一抹轻笑。
那二十名美女之中,有一个比较特殊,便是李纯祐最宠爱的王贵妃。
上次李安全在这座大殿中面见李骁时,便被询问了李纯祐的王贵妃姿色如何。
如今李安全刚废黜李纯祐,便迫不及待将这位王贵妃送来李骁面前,无非是想投其所好,讨好并稳住北疆。
这位新上位的西夏皇帝,在政变后召集心腹议事时,首要考虑的便是“夏国如何立足”。
夹在北疆与金国之间,夏国早已沦为弹丸小国,唯一的生机便是挑起金与北疆的战争,自己火中取粟、左右逢源。
如今这般低姿态讨好,不过是缓兵之计,想为夏国争取喘息的时间。
可李骁要的,从来不是一个臣服的西夏,而是彻底将西夏纳入北疆版图。
早在西平府政变后的第三天,锦衣卫便已将消息传回兴庆府。
被囚禁的李纯祐父子,在西平府过得极为凄惨,饮食短缺,还时常遭受虐待,随时都有暴毙的可能。
这些,李骁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李安全的政变,给了他拿下西夏提供的绝佳借口。
“李纯祐身体不适?传位给李安全?”
李骁将国书扔在案上,声音陡然变冷,“混账!分明就是造反!”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梁成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辩解道:“大都护息怒,我大夏皇帝乃是……”
“住口!”
李骁厉声打断他,目光如刀,扫过殿内众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李安全身为臣子,废黜君主、自立为帝,乃是大逆不道。”
“我北疆虽与李纯祐互为仇敌,打的却是堂堂正正的国战,绝不屑于这般卑劣手段。”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更何况,李纯祐的女儿灵阳公主,如今已是本都的妾室。”
“论辈分,李安全还是灵阳公主的叔辈,却做出这等谋朝篡位之事,简直是胆大妄为,狼子野心。”
梁成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他没想到,李骁不仅不接受夏国的示好,反而对李安全的皇位发起了质疑。
“回去告诉李安全。”
李骁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送来的金银珠宝、美人,我北疆收下了,但我北疆,绝不承认他这个‘应天皇帝’。”
“滚。”
梁成还想要辩解,却被武卫军强行扔出了大殿。
随后,李骁的目光扫向殿中诸将领,淡淡说道:“都回去准备啊。”
“开春之后~”
“灭夏!”
“遵命。”
殿内的北疆武将们,轰然喝道,眼中满是战意。
这一次,就让北疆的铁骑,彻底终结西夏的历史。
……
李安全送来的二十名美人被安排在了秋水宫。
王氏站在窗边,望着熟悉的景象,心中满是怅然,这里曾是她在兴庆府时的居所,如今重归故地,却早已物是人非。
半年前的混乱还历历在目:北疆军攻破克夷门,铁蹄踏向兴庆府,她随太后、皇后等人仓皇逃往西平府,一路上担惊受怕,总怕北疆军追来。
可得知与北疆停战的消息,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西平府便乱了。
太后联合李安全“清君侧”,本是要扶太子登基。
却没想到李安全手握兵权,反手摆了太后一道,将李纯祐与太子一同囚禁,自己登基称帝,改元“应天”。
那时的王氏,与皇后、李纯祐等人被关在一起。
她以为自己要么会被囚禁至死,要么会被李安全暗中除掉,或者是被李安全带走玷污。
可命运偏要捉弄人,就在她以为人生一片晦暗之际,李安全的人突然将她带了出来。
“陛下要将你献给北疆大都护李骁,你要好生伺候,莫要丢了大夏的脸面。”
她永远忘不了李纯祐得知消息时的模样,那个昔日温和的皇帝,在囚牢里发疯般嘶吼,却被士兵死死按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她被带走。
王氏在路上哭了一路,她只感觉自己的命运就像水上浮萍,被乱世的风浪裹挟着,身不由己。
周周转转,竟又回到了兴庆府,回到了这座皇宫。
可往后要伺候的男人,却换成了想要覆灭她故国的仇敌。
“王夫人,大都护命你今夜前去侍寝,跟我们走吧。”
两名北疆仆妇走进来,语气略带恭敬,但却不容拒绝。
王氏身子一颤,眼中的哀愁又深了几分。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世间国破家亡的女子数不胜数,可真正能摒弃一切、拉着敌人同归于尽的,寥寥无几。
贪生怕死是人的本性,她没有勇气舍弃性命,便只能屈服。
“我知道了。”
王氏低声应道,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仆妇们动作麻利地为她梳洗换上一身月白色的素面襦裙,没有过多装饰。
收拾妥当后,王氏被引着穿过长长的宫道,来到李骁的寝殿。
时间仿佛格外漫长,王氏的心情越发紧张,不知过去了多久,只听见“吱呀”一声,殿门被推开,处理完公务的李骁走了进来。
他脱下外面的暗金龙纹棉袍,交给仆妇,只穿着一件玄色衬袍,衬得身形愈发挺拔。
王氏下意识地抬头,借着烛火,第一次看清了传说中的北疆大都护。
他比她想象中年轻,不过二十三四岁的模样,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唇边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可周身的气势却极为慑人,那是常年征战沙场、手握生杀大权才能养出的威严,让她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李骁走到案前坐下,目光落在王氏身上,语气平淡:“你就是李纯祐的王贵妃?”
王氏心头一紧,连忙躬身行礼,声音带着几分怯意:“罪妇王氏,拜见大都护。”
她不敢称“臣妾”,也不敢提“前妃”,只能用“罪妇”自称,将姿态放得极低。
李骁看着她微微颤抖的肩膀,淡淡轻笑:“李安全倒是会做人,把你这般国色天香的美人送来,是觉得能让本都会对他手下留情?”
王氏身子一僵,连忙摇头:“罪妇……罪妇不知。”
“大都护要如何处置罪妇,全凭大都护做主。”
她知道,在李骁面前,任何辩解都是徒劳,只能顺从。
“听说你是夏国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长夜漫漫,为本都弹个曲吧。”李骁随意说道,似乎并不着急进入正题。
王氏一愣,眼中满是惊讶——她本以为李骁召自己来,是为了男女之事,早已做好了屈服的准备,却没想到对方竟只是要听曲。
可转念一想,等曲子弹完,该来的还是躲不过。
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躬身应道:“罪妇遵命。”
走到殿角的古琴旁坐下,王氏深吸一口气,指尖轻拨琴弦。
清越的琴声缓缓流淌,正是一首西夏民间流传的【贺兰雪】,曲调苍凉悠远,带着几分对故土的眷恋。
李骁闭着眼听了片刻,忽然开口:“【贺兰雪】太败兴了,不应景,换一首【广陵散】吧。”
王氏的指尖猛地一顿,琴弦发出一声错音。
她抬头看向李骁,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她本以为李骁只是个粗鄙的北疆武夫,只懂征战杀戮,却没想到对方竟对乐曲有这般了解。
竟然能听从自己弹奏的是【贺兰雪】,而且还点名要听【广陵散】这种中原古曲。
这份意外,让她莫名对李骁生出了一丝好感,觉得眼前的男人,比她想象中更复杂。
定了定神,王氏重新调整指法,激昂的琴声响起,时而如金戈铁马,时而如孤鹤悲鸣。
李骁听得认真,偶尔还会点评几句:“此处指法稍缓些,更能显露出悲壮之意。”
王氏依言调整,心中对李骁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而在这个过程中,李骁也时不时的与王氏闲聊一二。
得知他本名叫做王兰,祖上是被党项人劫掠来的宋人。
又询问起西平府中的一些事情,实则在不动声色地搜集情报。
不久后,看到王兰弹琴渐感疲倦,李骁挥手让殿内的仆妇退下,准备让她改吹箫。
王兰身子猛地一僵,脸色瞬间发白,心中的恐惧又涌了上来。
红颜祸水,漂亮的女人在乱世中,终究逃不过被当作玩物的命运。
深吸一口气,王兰鼓起勇气,抬头看向李骁,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却异常坚定。
“大都护乃是世间奇男子,既有雄才大略,又懂雅乐风骨,罪妇……罪妇愿意做大都护的女人。”
“只是罪妇有一个条件,还请大都护答应。”
“嗯?”
李骁的目光瞬间变冷,眼中闪过一丝不耐,他最讨厌不知进退的女人,尤其是在他面前提条件的。
真把自己当成一盘能上桌的菜了?
被李骁那摄人的目光盯视着,王兰脸色发白,却依旧倔强地抬起头道。
“李安全篡夺皇位,囚禁故主,害我家国,罪妇只求大都护发兵西平府,不要放过他。”
李骁面无表情道:“本都最讨厌女人干涉朝堂大事,更不喜欢女人跟本提条件。”
萧燕燕除外。
“军国大事,岂是你们女人能置喙的?”
李骁的声音沉了下来,带着训斥的意味:“李纯祐就是这样教你的?让你一个后宫妇人,也敢对朝堂军政指手画脚?”
让李骁发兵攻打西平府?斩杀李安全?
不知道的还以为夏军设下埋伏,故意引诱北疆军入瓮呢!
不过夏军终究还是没那个实力,金军主力也都在宋国边境呢。
李骁知道,这只是王兰对李安全痛恨的缘故,不一定真的有什么坏心思。
但该有的训斥还是不能少。
训过之后,李骁话音一转道:“本都可以答应你。”
“北疆大军不日便将发起东征,攻破西平府后,定不会饶过李安全。”
“至于李纯祐父子,若是能活下来,本都自然会善待他们,不会让他们再受虐待。”
听到这话,王兰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眼中泛起泪光,对着李骁深深一拜:“谢大都护恩典!”
她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
缓缓站起身,王兰伸手褪去身上的月白色襦裙,只留下贴身的肚兜,随后走到床边,轻轻躺下,闭上了眼睛。
殿内陷入一片黑暗。
三月的兴庆府,暖意渐浓。
李骁正在书房处理公文,见李灵阳宫中的仆妇端着托盘走进来,神色带着几分欣喜与恭敬。
“大都护,奴婢有要事禀报。”
“贵主已经月余没有来月信了,今早请大夫诊脉,大夫说……说贵主有喜了!”
李骁闻言,手中的朱笔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淡笑:“知道了。”
他早已不是初为人父的模样,金刀、长弓等孩子相继出生,如今再得知有子嗣,已没有了当初的惊喜与紧张,更多的是一种平淡的欣慰。
自从兴庆府之战结束后,李骁大部分时间都留在这座昔日的西夏都城,偶尔会去甘肃巡查民生军务。
近半年来,陪在他身边的除了李灵阳,就只有吕氏、贺兰氏等一批侍妾。
这般高频的相处,“中靶”的几率自然大大增加。
实际上,李灵阳并非第一个怀孕的,半个月前,吕氏便已被查出有了身孕。
“每日给灵阳做些可口的餐食,拣些补身的食材送来,务必好生照顾好她,不许出半点差错。”李骁对仆妇吩咐道,
“另外~”
李骁补充道:“你们在灵阳宫中伺候辛苦,所有人都赏银币五枚。”
也就是曾经的五两银子。
仆妇闻言,喜出望外:“谢大都护恩典,奴婢定当尽心照顾贵主!”
待仆妇走后,李骁放下朱笔,从案角拿起一份密报,这是锦衣卫刚从西平府传来的最新情报。
“小太子在府中池塘落水身亡,太上皇李纯祐因悲伤过度,一病不起,已‘重病不治而亡’。”
“倒是会挑时候。”
李骁低声自语,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灵阳刚查出怀孕,这消息就传过来。”
他不用想也知道,所谓的“落水身亡”“重病不治”,全是李安全的手笔。
“李安全啊,你还真是本都的好狗。”
李骁拿起火折子,点燃密报的一角,看着纸张在火焰中渐渐化为灰烬:“帮本都解决了麻烦,倒省了本都不少功夫。”
随后又下令所有知情人,禁止泄露消息出去,以免李灵阳悲伤过度伤了身子。
处理完公务,李骁起身前往李灵阳的宫殿。
殿内暖意融融,李灵阳正靠在软榻上,手轻轻放在小腹上,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
“今日感觉如何?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李骁温声问道。
“多谢大都护关心,妾身一切都好。”李灵阳脸上满是娇羞。
“没事就好,有什么需要便随时告诉本都。”李骁点头道,也算是给了李灵阳一个开口的机会,算是怀孕的奖励。
李灵阳想了想,犹豫着开口:“臣妾想请大都护派人去西平府,将父皇、太子弟弟还有母后接回兴庆府。”
李灵阳声音带着几分恳求,“臣妾如今有了身孕,越发想念家人,想让他们也能看看腹中的孩子。”
李灵阳已经知道了李安全篡夺了皇位,担任父母弟弟继续留在西平府会有危险。
想要借助北疆的威势去救出他们。
李骁脸上露出无奈的神色,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灵阳,不是本都不愿帮你。”
“你也知道,你父皇和弟弟关乎夏国国本,李安全刚登基不久,绝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这是要断他的根基,他怎会答应?”
见李灵阳眼中泛起泪光,李骁又补充道:“不过你也别太伤心,你母亲还有些希望。”
“李安全留着她,用处不大,或许能想办法将她接回来。”
“至于你父皇和弟弟,你放心,本都不日便会发兵攻打西平府,到时候定能救回他们,往后让你们一家团聚,本都会善待他们的。”
他没有吐露李纯祐父子已死的真相,李灵阳刚怀孕,情绪本就不稳定,若是得知亲人惨死,怕是会动了胎气,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李灵阳闻言,眼中重新燃起希望,她靠在李骁肩头,轻声道:“多谢大都护,妾身相信你。”
李骁陪着李灵阳聊了许久,直到她渐渐困倦睡去,才轻轻起身离开。
如今李灵阳怀有身孕,自然无法侍寝,他略一思索,便朝着王兰居住的偏殿走去。
王兰早已洗漱完毕,见李骁进来,她连忙起身行礼,眼中带着几分温顺。
李骁没有多言,再次化身灌兰高手,疯狂地发起进攻盖帽。
……
南宋开禧二年,三月,临安城已是暮春时节。
皇城大庆殿内,却没有半点春日的闲适,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神色肃穆地望着御座上的宋宁宗赵扩。
御座下首,太师韩侂胄身着紫色蟒袍,手持象牙笏板,目光锐利地扫过殿内。
今日这场朝会,将彻底决定对金国发起北伐
“陛下,如今金国困于北疆与西夏战事,国内粮荒频发,正是我大宋收复中原、一雪靖康之耻的良机。”
韩侂胄上前一步,声音洪亮,震得殿内梁柱微微作响:“臣请陛下下旨,即刻对金宣战,挥师北上!”
宋宁宗握着龙椅扶手的手微微收紧,眼中满是激动与犹豫。
他登基多年,一直以收复中原为志,如今韩侂胄呈上的“金国虚实奏报”中,详细写着金军主力被北疆牵制在黄河沿线、关中粮价飞涨的消息,让他看到了北伐的希望。
可他也清楚,宋国多年无大战,军队战力如何,仍是未知数。
“太师所言极是。”
兵部尚书薛叔似出列附和:“臣已核查过军籍,江南禁军与淮西、淮东御前诸军,共有兵力十七万,若再征召各地厢兵,总兵力可达二十万,足以与金军一战!”
“不可!”
老臣史弥远连忙出列,躬身道:“陛下,金国虽有困局,却仍有数十万铁骑,我军多年未经战阵,贸然北伐,恐遭大败。”
为了这场北伐,宋国准备了三年之久。
就差最后下达北伐的命令了,但朝中依旧有不少主和派主张不能北伐,史弥远便是代表。
“史相公此言差矣!”
韩侂胄反驳道,“我大宋有辛弃疾、陆游等老将坐镇,又有吴曦、郭倪等新锐将领,何惧金军?”
“况且北疆铁骑已重创西夏,牵制金军西路兵力,此乃天赐良机,岂能错过?”
宋宁宗沉默片刻,终是下定了决心,沉声道:“朕意已决,择日对金宣战,开启北伐。”
“征战之事,便交由韩相公一体部署。”
看到宋宁宗最终下定了决心北伐,主和派们满是失望,一副大宋即将迎来灭亡的样子。
韩侂胄等主战派,却是无比激动。
只要能打败金军,收复中原,他韩侂胄将会超越岳飞等人,成为大宋的中兴重臣,名垂青史。
接下来,韩侂胄便向宋宁宗介绍他的作战计划,指着地图上面的标记道。
“北伐共分三路:东路以郭倪为主帅,率八万大军从扬州出发,主攻泗州、宿州,目标直指金国南京开封府。”
“中路以西北路招抚使皇甫斌为主帅,率五万大军从庐州出发,攻打寿春、濠州,策应东路军。”
“西路以四川宣抚副使吴曦为主帅,率六万大军从兴州出发,攻打秦州、巩州,收复陕西失地。”
“此外~”
韩侂胄补充道:“臣已命沿江制置使叶适整顿水军,从鄂州、池州调战船三百艘,驻守长江,防止金军从水路南下。”
“又命福建路、湖南路、江西路招募乡兵,作为后备兵力,随时准备支援前线。”
众臣纷纷点头,虽仍有部分老臣心存疑虑,却也不敢再公开反对。
宋宁宗看着殿内的部署,心中满是期待,朗声道:“传朕旨意,四月初一举行誓师大典,正式出兵北伐。”
“朕在此立誓,定要收复中原,迎回二圣灵柩,还我大宋河山。”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齐齐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这场关乎大宋国运的北伐,正式开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最新章节,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最新章节,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