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347章 临行教诲

小说:虎贲郎 作者:中更 更新时间:2025-04-23 00:16:1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晋阳,龙山之上。

  赵基搀扶赵彦,引着麾下文武干臣百余人来到山腰平阔处。

  这里已稍稍整理地形,铺埋木桩,搭建木制平台。

  木墙围起,形成一个结构相对复杂的山腰别墅,如今更准确的称呼是阁楼。

  赵彦眼,站在高处俯览晋阳新城看的不是很清楚,但也能看清楚大致方方正正的轮廓。

  春耕结束后,城内再次开始施工。

  裴秀作为总负责人,指着各处开挖的壕沟解释着规划,都是排污渠。

  为了保证排污效果,目前采用的是陶制排污管道。

  原本还有人计划原木切割,碳化后拼合成管道来用。

  但能用来做管道的木材,必然是优良木材,城中各类建材正缺这种良材。

  就城中规划来说,使用的木材数量也非常多。

  所以赵基介入,给制陶匠增派学徒、奴隶,扩大了制陶、烧瓦的工作单位和规模。

  现在是烧制土陶排水管,后续是烧制屋瓦,而后期赵基需要这些人烧制砖块。

  有汾水转运,砖厂可以设置在靠近产煤区的地方,就地烧砖,水运到晋阳。

  仅仅一座黄金台,是不够震撼人心的。

  未来用砖把晋阳城给包了,就足够令来这里贸易的鲜卑人绝望。

  裴秀讲解着排污渠规划,其中还有一些壕沟是安排调来的军队开挖,会用另一批军队来搞建设。他们负责的,就是未来晋阳城内部的藏兵洞、调兵地道。

  赵彦不时询问,裴秀也很快做各种回答。

  片刻后,赵彦回头看赵基:“老夫不虑其他,就虑水攻。”

  “祖父,我会筑造提拔提升晋阳湖水位,并留放水口。后人妥善维护,若有警讯,自行放水即可。”

  当晋阳湖水位提升到一定高度,那么晋水渠就有可能倒灌。

  变成汾水上游的引水渠给晋阳湖注水,再走晋渠倒灌到晋水,使得晋水更为充沛,利于晋水南岸的灌溉。

  现在城墙都是黄土板筑而成,了不起的城池用了很多的石条地基。

  未来晋阳城持续增修,赵基的要求是硬抗汾水洪流。

  就连城区附近的汾水两岸堤坝,也会用条石给包了,留出足够宽度,以便洪水过境。

  赵基真的不喜欢在土木工事上耗费太多人力,可他不姓刘,必须在晋阳城投入足够的资源。

  晋阳城发展的越好,自身的底蕴也就强势。

  跟安邑、闻喜比起来,晋阳、平阳才是他未来的老巢。

  老巢稳定,那许多事情自然就稳定,就算吹风起浪,也不会伤筋动骨。

  许都骚乱,就弄的吕布灰头土脸。

  而自己一手建立并着重发展的晋阳新城,肯定不会出现许都那个层次的哗变、骚乱。

  吕布那里的‘空印案’,也提醒了赵基,必须要保证印文的监管。

  就是吕布缺乏足够的心腹文吏,导致公文、印章经手环节被汝颖、南阳人渗透,这些人提前伪造了太多的合法调兵文书,才让许都骚乱一发不可收拾。

  说到底,吕布那里没有进行严格管理,那些人就在吕布眼皮底下,盖了许多空印帛书,成了假军令的源头。

  所以赵基这里也要建立严格的调兵程序,公文、令符、使者,三者俱全,才算合法调兵。

  公文载体的帛,也要进行专门的纺织,在帛中杂彩线,以独特纹理进行防伪;定期更换纹理。

  令符就简单了,就是虎符的变种,左右两半,符合才能调兵。

  使者的话,意味着赵基身边要多一个固定的编制,以后军令传达,就由这批人负责。

  其他人传令的话,一概不认。

  但现在没时间建设,只能打完李傕后再进行这方面的推进、落实。

  赵基引着赵彦登高俯览晋阳新城后,又在这里享用了一场宴席,才算结束。

  随后下山,赵基乘马而行,与贾诩闲聊。

  对于调解西河匈奴,赵基还是有信心的。

  可随后就要向关中进兵,他想拉着贾诩一起去。

  贾诩婉拒,解释说:“我实无颜面返回关中,余生所愿,不过是恢复并州、朔方,复秦汉故土。”

  “既如此,此番还要有劳先生总司后勤庶务。”

  赵基左手挽着缰绳,右手握鞭手臂下垂,说着忧虑:“袁绍必不肯坐视我光复关中,要提防袁熙、高干出逃,也要提防袁绍调精锐来袭。不能因袁熙、高干为质,就疏忽懈怠。”

  “仆明白,大司马安心就是。”

  贾诩神态自信又平静,也嘱咐说:“关中诸将历经丧乱,不可轻信;归附之后,大司马也不可过于放纵;可若监管严密,又会适得其反。”

  赵基听着皱眉:“先生的意思我大概是理解了,可又不敢确定。”

  “就如大司马理解的那样。”

  贾诩抬目远眺山路,前几天才下过雨,道路干燥,山壁上草新绿茂盛,一派生机。

  就今年开春的降雨趋势来说,入夏后只要不是太过离谱,那就能平稳度过今年。

  他浮浮沉沉那么多年,自黄巾以来……或许从他记事以来,各处都是一年不如一年。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河东、晋阳能保证本年度内不衰落,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进步,相对于持续衰败的各方来说,己方处于一种强化状态中。

  赵基也观察远近,春季肯降雨,这就是最好的消息。

  哪怕粮食短缺一些,只要降水充沛,那野外的采集渔猎资源也足。

  他自然听懂了贾诩的话,不要给他贾诩面子,也不要放纵投降依附的关中诸将。

  也不要苛刻对待这些人,如果实在不喜欢,最好当场处死。

  简单来说就一句话,对方能适应大司马幕府的严密法度,那就留着;不然的话,最好提前杀了。

  否则招降后再杀,会引发其他降将的不必要担忧。

  最好就是提前过滤掉。

  赵基感觉这家伙可能是察觉到了什么危险信息,才授意自己大开杀戮。

  也不好追问什么,毕竟贾诩肯透露暗示,就已经出卖了一些往日的朋友。

  再明着问,贾诩还怎么做人?以后还怎么继续提醒自己?

  城中,晋阳侯府。

  这里也只是初步建造出了轮廓,赵彦也只是来这里转了转,就来到隔壁的大司马幕府。

  原木垒砌军营风格的幕府,对赵彦来说也有一种粗犷的安全感。

  幕府内东曹赵蕤已被举为侍中,将代表赵基在雒阳议政、执政。

  东曹继任者是个很关键的岗位,任何人担任这个职务,都能培养出大量的门生故吏。

  只要是经东曹举荐并任职的官吏,先天就欠东曹一个人情。

  积累下来,这个太过于恐怖。

  赵基宁可空着,让东曹属、东曹属吏来拟定名单,也不想再征辟一个东曹掾。

  东曹掾给他的感觉,不像是属吏,更像避让是合伙人。

  长史也是,长史是幕府的大管家,影响力很大,如似国相一样。

  倒是西曹掾诸葛玄,就相当于一个小管家。

  临近出征,赵基时间紧迫。

  陪着赵彦转了转晋阳侯府后,又来到一墙之隔的幕府西园,看着老头与韩融讨论、规划园林池塘,赵基就询问赵云:“此次关中征讨贼臣李傕郭汜,子龙可有意乎?”

  赵云意动,但还是说:“大司马,李傕郭汜将死之人。比之晋阳侯安危,十个李傕郭汜也不值一提。”

  “嗯,那就委屈子龙了。”

  赵基侧身站在赵云边上,看着远处蹲在地上画地图的两个老头,笑说:“子龙所部多已遣散,我再补充一批兵士,凑齐五百之数,就由子龙亲自节度。”

  不止是赵云,就连许褚带回来的宗族、乡党卫士也都授予军田,录名军册后,拆散到各县去了。

  现在赵云身边就还跟着百余人,都是他的真定乡党。

  赵云闻言看赵基:“大司马是说,这是晋阳侯的卫队?”

  “嗯,子龙用心操练就是。我会再拨付三十领大铠,子龙也研习铁骑操训战术。未来我麾下第一支铁骑营,必归子龙节制。”

  赵基本能画饼,也是真心实意。

  赵云动容不已,显然补充给他的兵员,都是交给他用来训练铁骑战术的高级军士,即便这样,也是给他练手的高级耗材。

  陈留一战,百余人规模的铁骑队一日五战,每战都换马,打出了不下千骑的战斗效果。

  尤其是摧毁曹军壁垒时,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当时给赵云最大的遗憾就是铁骑数量太少,如果能凑齐三五百骑,铁骑冲驰时,就那广袤的中原大地,谁能抵挡?

  李傕郭汜何德何能需要出动铁骑队?

  这两个势力已经丧失了对外攻击性和锐气,不敢打野战、决战,只会据城死守。

  带铁骑队过去,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

  所以铁骑队今年的任务就一个,跟着赵基去一趟西河,调解匈奴内部的纠纷。

  纠纷拖到现在,说明匈奴各部名王也是借这件事情见见自己。

  目的应该也是很简单的,无非就是称称自己的斤两,再决定下一步具体要干什么。

  中原动乱这么久,其实匈奴各部也已经有了重新胡化的趋势。

  如果这次西河之行压不住的话,匈奴或许会重新分裂。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虎贲郎,虎贲郎最新章节,虎贲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