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北,自春耕结束后,曹操也开始照例动员军队。
每年的三四五月,天气没那么炎热,军队军资又不足。
对曹操来说,这个时节出兵对外征讨,已经成为惯例。
今年也不例外,战争的节奏要抓在自己手里。
能否占到多少便宜不好说,起码能打乱赵基、吕布的计划。
如今适合曹操攻打的,只有陈留的张杨;再要么就是顺泗水而下,去硬啃刘备防守的徐州。
去年孙策袭夺下邳,刘备狼狈撤离,若不是赵基提前调动东海相徐璆接应,刘备会在断粮状态下折损、离散许多吏士。
因此去年虽然刘备经历比较狼狈,可本部军队没有折损,反而因孙策部伍溃散,吸纳部分兵士后,让刘备本部壮大了一些。
同时,家眷被孙策所掳的期间里,糜竺将自己妹妹嫁给刘备当侧室,陪嫁两千余仆僮,并输运大量钱粮器械为嫁妆,使得刘备势力大振。
彭城是徐州门户,就守在泗水边上。
想要攻打刘备,就要先啃彭城……曹操没这个想法,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再去徐州。
就曹军在徐州犯下的恶名,此去徐州就两种结果,要么徐州军队被吓破胆,不敢抵抗,一溃千里;要么血仇之下殊死抵抗,能将曹军拖死在那里。
临近四月,曹操整顿营伍之际,陈国发生巨变。
陈王、陈相骆俊出城抚慰灾民、巡查农耕之际,被刺客张闿袭杀。
紧接着,陈国将军乐就、桥蕤等人遣使欲迎奉袁术,陈国爆发内战。
忠于陈王的残兵护送着王室家眷奔往陈留,依附张杨。
“道德沦丧啊。”
曹操忍不住感慨,他是真没想到,袁术能拉拢、策反陈国的大部分将校。
这也不奇怪,这些将校年轻的时候,正是袁术扬名天下的时候。
陈国与汝南又不远,掰扯关系,多数能跟袁术、袁术麾下文武有各种乱七八糟的关系。
大帐之内,夏侯惇神情阴郁,眼罩遮住左目,也拿着陈国方面的情报翻阅:“孟德,赵基之兄负伤,今年这小儿势必与袁术有一战。”
“我正担忧此事。”
曹操神情无奈:“袁术惹谁不好,行刺陈王,犯天下之大不违。观赵基行举,是欲先定关陇,再徐徐图谋关东、河北。此番赵基出兵关东,袁术若是向河北求援,袁绍将迫使我军助战。”
帐内没有第三人,曹操也就没有什么顾忌,继续说:“以我对赵基的了解,我军不动还好,若是稍有举动,势必招惹赵基猛攻。其祖父赵彦积年老吏甚是奸滑,知袁术强锐一时,实难持久,不足为虑。所虑者,乃我也。”
虽然有些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可曹操感觉自己的预判没问题。
去年陈留一战,赵基为了击败他,几乎不计代价强化、取信吕布,甚至在吕布那里屡屡退让,将吕布扶到了大将军的位置上。
今年开春时赵彦更是从雒都撤离,从一切能引发冲突的地方上避让吕布。
结果赵彦前脚走,后脚许都骚乱,吕布仓促平息后就朝廷、吏士、灾民退往南阳。
吕布这一退,陈王孤悬,被乏粮的袁术所算。
袁术现在吃掉陈国七八十万人口与钱粮、器械后,吕布又已撤出汝颖地区,梁沛二国也都空虚。
对袁术来说,影响力一举覆盖豫州。
夏侯惇放下情报,说:“陈国将校背反陈王,其势虽众,然军心已散。孟德,我所虑的是刘玄德。”
曹操出仕之前,彼此就认识了卢植门下求学的刘备。
夏侯惇、夏侯渊也很早就认识了关羽、张飞,彼此不是陌生人。
当年曹操出逃关东,半路上遇到刘备,更是结伴返回沛国募兵。
夏侯渊的弟弟夏侯博,那时候就跟刘备走了,现在还在刘备麾下效力。
曹操闻言,神情更是严峻。
袁术已经捅了朝廷的忌讳,公然刺杀藩王、当世贤王;以袁术的性格,绝不可能交出凶手或向朝廷请罪、认错。
朝廷下诏讨伐袁术的话,那刘备肯定积极响应。
“明公,军师来了。”
韩浩在帐外开口通报,曹操端正坐姿:“快请。”
夏侯惇也维持好坐姿,很快郭嘉、荀彧一起入帐,荀彧戴笼巾冠,黑纱遮面。
只有把天子从贼臣吕布手中解救出来,忍辱负重的荀彧才能重见天日。
两人落座神情更是严肃,郭嘉开口:“明公,淮南来报,说是扬州牧刘繇病故。”
一股凉气笼罩曹操身心内外,扭头凝视郭嘉,郭嘉轻轻点头。
这时候夏侯惇开口:“明公,若是吕布、赵基、刘备联军讨伐袁术,我军可作壁上观。”
听闻此言,曹操稍稍释然。
袁术若是重新获取江东各郡,那么不管多少人去围攻袁术,起码袁绍不会强驱他们去助战。
之前几年都是他撵着袁术屁股打,结果如今呢?
他从即将掌控兖豫二州的前夕,被赵基、吕布击垮,只剩下兖州东部,麾下只剩下百万人口。
而袁术,只要接管扬州,那麾下至少三百万人口。
最关键的是,袁术即将平稳度过今年青黄不接的窘迫时期。
等到夏秋之际,就到了袁术耀武扬威之际。
刘繇是染疫病死的,好朋友许劭去年就病死在豫章,疫疾传播,今年开春后江东湿热,刘繇也是紧随其后。
可曹操只觉得刘繇之死,可能也是袁术捣鬼。
如果朝廷不能委派重量级人物前往扬州,那就很难将江东各郡重新组织起来。
这时候荀彧开口:“明公,袁术刺杀陈王,又毒害刘繇,连害朝廷两大宗藩,实属天下首恶,其害不亚李傕郭汜。还请明公上表朝廷,请旨讨伐逆臣袁术。”
郭嘉也说:“江东士民殷富物资充盈,明公善用兵,得之也可成就霸业。”
留在兖州东部,给袁绍当打手也不是长久之计。
至于家属人质问题,也是可以慢慢斡旋解决的。
如果还留在这里,等袁绍组织攻势的时候,必然要一步步从曹操这里拆人。
曹操缓缓点头:“此大事也,待我询问本初。不过,也需派遣使者入朝,以游说公卿,结为臂助,好为我军话事。”
朝中公卿也缺州郡强势人物的支持,这是一拍即合的事情。
曹操就问:“何人为使,较为妥当?”
他目光落在荀彧这里,荀彧说:“幕府长史王君,与朝中多有交际,可入朝为使。”
王必去过两次了,再去一次也没什么问题。
面对突然膨胀的袁术,吕布不会拒绝他们的善意。
曹操点着头:“还有徐州,须有一人前往与刘玄德交涉,以消解误会。”
他在这里聚兵,整顿军队。
刘备那里也很紧张,刘备亲自坐镇彭城,又命关羽率兵抢占沛县,扼守泗水。
沛县是泗水漕运的关键节点,尤其是抵挡上游曹军的时候。
曹操所问人选,郭嘉不做推荐,荀彧稍稍考虑就举荐一人:“涿郡涿县人高诱,曾与刘玄德同学于卢尚书门下,可以为使。”
曹操对这个人也有些印象,就说:“可行,待我手书一份后,就托高诱前往徐州。”
他们都收到江东的消息,刘备那里应该能提前几天收到。
刘备却没有派遣使者来讨论、商议这件事情,说明刘备依旧在警惕自己。
这也没办法,当年王必第二次入朝求官,求来了兖州牧与建德将军,而当时曹嵩满门遇害的消息也传到关西去了。
李傕主导朝廷,故意给他选了个杂号建德将军,就是在恶心曹操。
即便这样,曹操也不能放弃朝廷敕授的建德将军,他太需要这个将军职务来将麾下部队合理整编。
别说四方将军,他现在连个名号将军都没有,混的实在是有些不成器。
目前四方将军里,前将军公孙瓒,右将军袁绍,左将军袁术;后将军杨定护驾东迁,遭遇挫折后担心被清算,于是弃军逃窜荆州,大概率被武关道的山民宰了。
就连广陵郡守陈登都有一个伏波将军,这可是名号将军。
袁术做大,固然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但也是曹操重新融入朝廷的机会。
如果能获取更高一级的将军号,或者直接成为后将军,那么地位上将与袁绍平起平坐。
虽然朝议班次里,后将军比右将军低,但同属四方将军,没有什么绝对的差异。
至于更遥远的事情,已经不是目前可以考虑的了。
目前只有赵基、袁绍、公孙瓒、吕布、袁术有更大范围的选择余地,去规划更加长远的事情。
而其他的人,只能随波逐流,见招拆招。
刘备、刘表、刘璋、张杨这些人都一样,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至于交州牧张津,从来都没被中原群雄看在眼里。
这个人在交州能作威作福不假,可任何一道朝廷诏书,就能将张津打落。
如果传诏的使者会搞事,直接弄死张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让中原各方做个选择,没人会选择去交州。
或许孙策乐意,可他没机会了。
泰山郡守,就是围困孙策的监牢。
不好好表现,就在那个位置老死。
(本章完)
每年的三四五月,天气没那么炎热,军队军资又不足。
对曹操来说,这个时节出兵对外征讨,已经成为惯例。
今年也不例外,战争的节奏要抓在自己手里。
能否占到多少便宜不好说,起码能打乱赵基、吕布的计划。
如今适合曹操攻打的,只有陈留的张杨;再要么就是顺泗水而下,去硬啃刘备防守的徐州。
去年孙策袭夺下邳,刘备狼狈撤离,若不是赵基提前调动东海相徐璆接应,刘备会在断粮状态下折损、离散许多吏士。
因此去年虽然刘备经历比较狼狈,可本部军队没有折损,反而因孙策部伍溃散,吸纳部分兵士后,让刘备本部壮大了一些。
同时,家眷被孙策所掳的期间里,糜竺将自己妹妹嫁给刘备当侧室,陪嫁两千余仆僮,并输运大量钱粮器械为嫁妆,使得刘备势力大振。
彭城是徐州门户,就守在泗水边上。
想要攻打刘备,就要先啃彭城……曹操没这个想法,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再去徐州。
就曹军在徐州犯下的恶名,此去徐州就两种结果,要么徐州军队被吓破胆,不敢抵抗,一溃千里;要么血仇之下殊死抵抗,能将曹军拖死在那里。
临近四月,曹操整顿营伍之际,陈国发生巨变。
陈王、陈相骆俊出城抚慰灾民、巡查农耕之际,被刺客张闿袭杀。
紧接着,陈国将军乐就、桥蕤等人遣使欲迎奉袁术,陈国爆发内战。
忠于陈王的残兵护送着王室家眷奔往陈留,依附张杨。
“道德沦丧啊。”
曹操忍不住感慨,他是真没想到,袁术能拉拢、策反陈国的大部分将校。
这也不奇怪,这些将校年轻的时候,正是袁术扬名天下的时候。
陈国与汝南又不远,掰扯关系,多数能跟袁术、袁术麾下文武有各种乱七八糟的关系。
大帐之内,夏侯惇神情阴郁,眼罩遮住左目,也拿着陈国方面的情报翻阅:“孟德,赵基之兄负伤,今年这小儿势必与袁术有一战。”
“我正担忧此事。”
曹操神情无奈:“袁术惹谁不好,行刺陈王,犯天下之大不违。观赵基行举,是欲先定关陇,再徐徐图谋关东、河北。此番赵基出兵关东,袁术若是向河北求援,袁绍将迫使我军助战。”
帐内没有第三人,曹操也就没有什么顾忌,继续说:“以我对赵基的了解,我军不动还好,若是稍有举动,势必招惹赵基猛攻。其祖父赵彦积年老吏甚是奸滑,知袁术强锐一时,实难持久,不足为虑。所虑者,乃我也。”
虽然有些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可曹操感觉自己的预判没问题。
去年陈留一战,赵基为了击败他,几乎不计代价强化、取信吕布,甚至在吕布那里屡屡退让,将吕布扶到了大将军的位置上。
今年开春时赵彦更是从雒都撤离,从一切能引发冲突的地方上避让吕布。
结果赵彦前脚走,后脚许都骚乱,吕布仓促平息后就朝廷、吏士、灾民退往南阳。
吕布这一退,陈王孤悬,被乏粮的袁术所算。
袁术现在吃掉陈国七八十万人口与钱粮、器械后,吕布又已撤出汝颖地区,梁沛二国也都空虚。
对袁术来说,影响力一举覆盖豫州。
夏侯惇放下情报,说:“陈国将校背反陈王,其势虽众,然军心已散。孟德,我所虑的是刘玄德。”
曹操出仕之前,彼此就认识了卢植门下求学的刘备。
夏侯惇、夏侯渊也很早就认识了关羽、张飞,彼此不是陌生人。
当年曹操出逃关东,半路上遇到刘备,更是结伴返回沛国募兵。
夏侯渊的弟弟夏侯博,那时候就跟刘备走了,现在还在刘备麾下效力。
曹操闻言,神情更是严峻。
袁术已经捅了朝廷的忌讳,公然刺杀藩王、当世贤王;以袁术的性格,绝不可能交出凶手或向朝廷请罪、认错。
朝廷下诏讨伐袁术的话,那刘备肯定积极响应。
“明公,军师来了。”
韩浩在帐外开口通报,曹操端正坐姿:“快请。”
夏侯惇也维持好坐姿,很快郭嘉、荀彧一起入帐,荀彧戴笼巾冠,黑纱遮面。
只有把天子从贼臣吕布手中解救出来,忍辱负重的荀彧才能重见天日。
两人落座神情更是严肃,郭嘉开口:“明公,淮南来报,说是扬州牧刘繇病故。”
一股凉气笼罩曹操身心内外,扭头凝视郭嘉,郭嘉轻轻点头。
这时候夏侯惇开口:“明公,若是吕布、赵基、刘备联军讨伐袁术,我军可作壁上观。”
听闻此言,曹操稍稍释然。
袁术若是重新获取江东各郡,那么不管多少人去围攻袁术,起码袁绍不会强驱他们去助战。
之前几年都是他撵着袁术屁股打,结果如今呢?
他从即将掌控兖豫二州的前夕,被赵基、吕布击垮,只剩下兖州东部,麾下只剩下百万人口。
而袁术,只要接管扬州,那麾下至少三百万人口。
最关键的是,袁术即将平稳度过今年青黄不接的窘迫时期。
等到夏秋之际,就到了袁术耀武扬威之际。
刘繇是染疫病死的,好朋友许劭去年就病死在豫章,疫疾传播,今年开春后江东湿热,刘繇也是紧随其后。
可曹操只觉得刘繇之死,可能也是袁术捣鬼。
如果朝廷不能委派重量级人物前往扬州,那就很难将江东各郡重新组织起来。
这时候荀彧开口:“明公,袁术刺杀陈王,又毒害刘繇,连害朝廷两大宗藩,实属天下首恶,其害不亚李傕郭汜。还请明公上表朝廷,请旨讨伐逆臣袁术。”
郭嘉也说:“江东士民殷富物资充盈,明公善用兵,得之也可成就霸业。”
留在兖州东部,给袁绍当打手也不是长久之计。
至于家属人质问题,也是可以慢慢斡旋解决的。
如果还留在这里,等袁绍组织攻势的时候,必然要一步步从曹操这里拆人。
曹操缓缓点头:“此大事也,待我询问本初。不过,也需派遣使者入朝,以游说公卿,结为臂助,好为我军话事。”
朝中公卿也缺州郡强势人物的支持,这是一拍即合的事情。
曹操就问:“何人为使,较为妥当?”
他目光落在荀彧这里,荀彧说:“幕府长史王君,与朝中多有交际,可入朝为使。”
王必去过两次了,再去一次也没什么问题。
面对突然膨胀的袁术,吕布不会拒绝他们的善意。
曹操点着头:“还有徐州,须有一人前往与刘玄德交涉,以消解误会。”
他在这里聚兵,整顿军队。
刘备那里也很紧张,刘备亲自坐镇彭城,又命关羽率兵抢占沛县,扼守泗水。
沛县是泗水漕运的关键节点,尤其是抵挡上游曹军的时候。
曹操所问人选,郭嘉不做推荐,荀彧稍稍考虑就举荐一人:“涿郡涿县人高诱,曾与刘玄德同学于卢尚书门下,可以为使。”
曹操对这个人也有些印象,就说:“可行,待我手书一份后,就托高诱前往徐州。”
他们都收到江东的消息,刘备那里应该能提前几天收到。
刘备却没有派遣使者来讨论、商议这件事情,说明刘备依旧在警惕自己。
这也没办法,当年王必第二次入朝求官,求来了兖州牧与建德将军,而当时曹嵩满门遇害的消息也传到关西去了。
李傕主导朝廷,故意给他选了个杂号建德将军,就是在恶心曹操。
即便这样,曹操也不能放弃朝廷敕授的建德将军,他太需要这个将军职务来将麾下部队合理整编。
别说四方将军,他现在连个名号将军都没有,混的实在是有些不成器。
目前四方将军里,前将军公孙瓒,右将军袁绍,左将军袁术;后将军杨定护驾东迁,遭遇挫折后担心被清算,于是弃军逃窜荆州,大概率被武关道的山民宰了。
就连广陵郡守陈登都有一个伏波将军,这可是名号将军。
袁术做大,固然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但也是曹操重新融入朝廷的机会。
如果能获取更高一级的将军号,或者直接成为后将军,那么地位上将与袁绍平起平坐。
虽然朝议班次里,后将军比右将军低,但同属四方将军,没有什么绝对的差异。
至于更遥远的事情,已经不是目前可以考虑的了。
目前只有赵基、袁绍、公孙瓒、吕布、袁术有更大范围的选择余地,去规划更加长远的事情。
而其他的人,只能随波逐流,见招拆招。
刘备、刘表、刘璋、张杨这些人都一样,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至于交州牧张津,从来都没被中原群雄看在眼里。
这个人在交州能作威作福不假,可任何一道朝廷诏书,就能将张津打落。
如果传诏的使者会搞事,直接弄死张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让中原各方做个选择,没人会选择去交州。
或许孙策乐意,可他没机会了。
泰山郡守,就是围困孙策的监牢。
不好好表现,就在那个位置老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