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703章 血色前夕

小说:虎贲郎 作者:中更 更新时间:2025-10-16 21:22:18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卫觊无缘太傅召见,能算是无功而返。

  这一趟也不算白来,他立刻就抛弃了在汾水东岸安置波及士民的计划。

  反正他已经尝试过了,上面不同意,他在感情上自认为也对得起河东乡党了。

  他的尝试与努力……在赵彦眼中根本不算什么。

  卫觊只是拿来过渡的廷尉正,真正在廷尉府负责层层查案的依旧是从晋阳、周边各县选拔的吏员。

  赵彦对这些年提拔的这些吏员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他比赵基更懂如何栽培羽翼、扩大基本盘。

  而赵基领军打仗时的特点就是擅长聚众,赵基核心的聚众手段是让利。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赵基需要,能用的上,就能割出部分利益。

  这些利益往往不是从赵基身上,或其他既得利益者身上割取,而是从敌人身上割取。

  结果就是赵基的基本盘始终在变,从河东虎贲过渡到河东、太原二郡兵源为主的虎步军,再到匈奴义从,紧接着就是关东、河北降将势力。

  紧接着就是李傕郭汜二人残部中选拔出来的敢死兵,再最后到目前为止,赵氏处于如今的特殊环境来看,反倒是朔方诸胡义从更值得信赖。

  可以这么说,出身越低的人,与赵氏的根本利益存在高度迭合。

  打翻旧有的一切秩序,赵氏与这些低级出身的官吏才能共享新世界。

  身份最低的人不是奴隶,也不是被解救回来的汉边民……反而是不被帝国文化视为人的诸胡义从。

  跟着赵氏,这些诸胡义从才勉强拥有了一定的人权。

  赵彦很早就认知到了这一点,何况他本身就在边郡转任各县虚耗光影近三十年,他对东羌、匈奴、鲜卑与乌桓,都非常的熟悉。

  从内心而言,他也不是那么抵触诸胡……前提是这些诸胡义从要听话。

  听自己话的胡人,肯定比不听话的腹地军阀更可爱一些。

  除了这些,赵彦最不喜欢,也最担忧的就是赵基的聚众手段……太过于低劣与吃亏。

  从敌人身上能获取的利益终究是有限的,早晚有耗尽的一天,或兵败、缴获不如成本的一日。

  所以赵彦的眼中,目前赵基聚众、拉拢军心的手段过于单一。

  虽然像赵基那样公正分配,能快速整合新旧势力。

  可持续的胜仗,其实并不利于内部的整合、融合。

  反倒是元从虎贲仗着先入伙的机会,一个个飞速提升,已经到了一种极限。

  再提拔这些虎贲,以这些虎贲的阅历与掌握的技巧而言,不管是领兵或施政治民,都会存在不足。

  这就是逢战必胜带来的恶果,哪怕赵基有意识的剔除不适合领兵的军吏,可持续胜仗之下,就连赵基也无法客观、公允的评价一个常胜军吏其军事水平背后的道德认知。

  就此刻而言,西州以外的降将势力、诸胡义从反而成了赵氏可靠的支柱力量。

  赵彦也生出这样的认知,可是这次清洗河东人后,回过神的西州吏士又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这个暂时只能拖着,时间会像水浪一样抚平河中石块的棱角。

  赵氏终究缺乏那最高级的正统大义,此刻赵彦能做的就是将暴露出来的隐患、毒瘤尽可能割除。

  所以卫觊的保守提议,直接被赵彦否决。

  已经从云端跌落的河东人,哪怕安置在晋阳附近的东岸……这些人难道还会心存感激?

  现在的问题就是内部杀的太少,以至于犯错的吏士遭受一点惩处就哀声怨道,仿佛活不下去要跟你同归于尽一样。

  唯有反复杀戮,才能让免死、重罚的吏士民众生出应有的感激!

  刀,始终握在赵基手中,这是谁也夺不走的东西。

  若是以前单纯依赖西州人,那西州人这个集体组织也能呼应许都天子的号召,做出罢免、抛弃赵氏的选择。

  可惜的是从一开始,赵基就信不过天子、公卿,也信不过虎贲、虎步军,通过俘虏、解救出来的汉边民、混血组建了亲兵侍卫、义从部队。

  赵基的军中话语权就是这样一点点铺垫而来的,当初虎贲内的五曹八屯体系,再到三省制度……都只是过渡,这些幌子之下,赵基控制的侍卫亲军随着战争不断扩张,最终拿走了主要股份。

  现在河东人响应叛乱,或知晓听闻后持中立态度,原因无非就三种,第一种是真的忠诚于汉室,得到天子诏令后就敢动手的忠汉行动派。

  第二种是为了河东人的利益着想,第三种就是永远数量上最多的那种中立派。

  对待这些人,赵彦想到的最佳手段就是

  杀。

  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可问题是赵基本人不赞成这么大规模的杀戮。

  河东人追随赵氏以来,在外征战四年……可能征战过程中伤亡的人口,还比不上这轮赵氏反击形成的清洗。

  赵基不赞成杀,还有个问题,那就是赵基、赵彦的对外形象问题。

  此前几乎都是对外战争,赵基对军事敌人与反对派公卿表现出了残酷、狠厉、坚决的一面,效率十分之高效;而赵彦则充当了那个缓和矛盾的忠厚长者。

  而现在,赵彦出面主导杀戮……不是他不肯牺牲这点形象,而是这点形象留着,还能继续迷惑韩融、孔融、王朗、赵蕤、赵温这类表面、潜在的合作伙伴。

  这个忠厚长者的皮肤可以牺牲碎裂,但不应该是此时。

  真正的杀戮时刻会在正月十五以后,廷尉府正式设立后开启。

  赵彦还有十几天的时间来思考、衡量这个问题,实在不行,可以尝试劝说赵基,让赵基来主导杀戮。

  行宫中,监国皇后伏寿反复阅读赵基的回信,细细品味那字里行间蕴藏着的情绪。

  其实对于伏完的死,伏寿并没有那么大的伤感。

  嫡母阳安大长公主的遇难……伏寿更不会产生伤感。

  就如伏德在她面前被杀一样,她当时感受最大的是惊恐,而非伤感、愤怒。

  伏完满门遇害,让她感到难受的是亲生母亲也在队伍中一同遇害。

  见识过李郭乱军的相互攻杀,也亲身经历过东迁过程中的动荡与凶险。

  伏寿太清楚乱军的凶残,如赵基那样治军严谨的人终究是极少数。

  当世之中,除了刘备的军队有良好的军纪外,其他各方的军队出征在外,还不是走到哪里,就杀到哪里?

  所以伏氏满门遇害……若是抓住集中处斩,那伏寿这里滋生的仇恨也是相对正常的血仇,复仇杀死足够的敌人,这件事情也就能勉强平息。

  可实际上呢,伏氏满门遇害的时候,场面之残忍,是她不愿意去猜想、面对的。

  这股难以形容的仇怨之下,伏寿通过回信细细感受赵基的态度与底线,她心中的想法越来越坚定。

  其实对于河东人,她根本就没有点滴好感。

  现在这些追随赵氏飞黄腾达的河东人,又跟着裴氏想要害赵氏……害了赵氏一族,她又岂能善终?

  “取笔墨来。”

  伏寿做出决断,就不准备拖延什么,她准备向赵基表达她的态度,监国皇后的态度!

  这件事情,她必须要表达出她的立场与愤怒。

  既然裴氏、河东人认为她是傀儡监国皇后,那就用杀戮来证明他们错了!

  两汉历朝都有掌握实权的太后、太皇太后,她以皇后监国又有什么问题?

  如果天下人一直诟病那个,那就想办法升一级,当监国太后!

  至于赵基会不会答应……伏寿有办法说服赵基。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虎贲郎,虎贲郎最新章节,虎贲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