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他们听不明白,孙主任在电话里做了一些详细的解释。

  精神分裂症,和多重人格障碍从病理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障碍疾病,而多重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疾病。

  现实生活中大家常见的神经病,主要说的就是指“精神分裂症”,因为一旦发病,就会出现很多负面症状,比如思维混乱,幻视幻听,情绪异常,并导致做出不正常的行为等等。

  严重的,甚至会有极端情绪,躁狂表现,甚至可能出现自残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

  因为患者发病的时候,就已经丧失了正常人的行为限制能力了。

  这也是为什么法律上,精神病患者无法承担刑事责任的原因,因为精神病人发病时是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

  孙主任说董露原本的人格,也就是董露本人,得了这种精神分裂症。

  根据肖冰的描述,董露在发病时,会出现严重的精神异常和情绪失控反应,甚至会做出自残的行为,直接用手指抠自己烧伤的皮肤,抠得鲜血淋漓。

  所以在早期,肖冰说自己只能通过捆绑束缚手脚,来强制性阻止她的自残行为。

  不过在接受孙主任的药物治疗后,这种情况后面就已经很少出现了。

  但药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董露自身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情况。

  就是为了逃避烧伤的现实,以及本身的精神分裂症,董露居然分裂衍生出了一个新的人格,这个人格最大的特征,就是逃避一切,把自己完全封闭在了一个只有自我的世界里面。

  坏处是这个人格几乎不与外界进行交流,甚至肖冰说连自己都无法和这个逃避人格进行交流。

  当然在送来医院之前,肖冰并不知道董露出现了多重人格这个病症,他只是对于董露的行为表现感到奇怪,但以为只是精神病的一种新的表现,毕竟精神病本身就不讲道理。

  孙主任第一次诊断的时候,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不正常,经过后续的几次治疗,才终于确定董露在精神分裂症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多重人格障碍。

  因为这个分裂出来的人格,亲口对他说过一句话,也是整个治疗过程中唯一主动开口的一句话。

  当孙主任说出来的时候,电话这头四个人都震惊了,尤其是周奕,他感觉到自己瞬间头皮发麻。

  “董露的另一个人格说,董露是寒露那天出生的,而她则是在寒露之后的下一个节气,霜降那天出生的,所以她自称叫小霜。”

  周奕彻底懵了,这是命运里早已注定的巧合吗?

  孙主任说董露是一九九一年开始接受他的治疗的,也就是说,那个时候,董露就已经分裂出了一个人格,这个人格自认为自己是在霜降那天出生的,所以自称叫小霜。

  而六年后,真正是霜降那天出生的陆小霜,踏进了宏大的校门。

  仿佛有一种宿命论的感觉。

  孙主任隔着电话,不知道对面几人的震惊,继续往下说。

  他说董露的这个“小霜”人格,并没有出现精神分裂症的患病情况,情绪非常稳定,唯一的问题就是严重的内心自我封闭,就像一只蜷缩成一团的刺猬。

  至于那唯一一次的主动开口,是因为那天刚巧就是二十四节气里的霜降。

  之后,就问什么都没用了。

  孙主任说这样的病例非常罕见,他从医这么多年都没在临床上遇到过这种情况,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他甚至向肖冰提出过,希望能收治董露,对她的病症进行长期、密切的关注和治疗,所有费用都由他来承担。

  周奕虽然不懂这个病例在专业上的特殊性,但看孙主任的语气就知道,肯定很罕见。如果能把董露治好,估计够他发几篇重量级论文了。

  但结果不出预料,肖冰拒绝了。

  孙主任无不遗憾地说:“我们做医生的,当然得尊重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只是这种罕见的病症如果能找到治疗方法,说不定今后可以帮助更多患者。”

  孙主任还说,他不确定是因为持续进行了药物控制的效果,还是董露本身的潜意识的影响,董露人格和小霜人格在身体主导权的占比上,渐渐出现了变化。

  总之就是根据肖冰每次来开药时提供的信息了解到,自我封闭的小霜人格占据主导的时间越来越多,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董露人格出现的时间则越来越少。

  虽然病人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治,但至少病情稳定,不会出现之前自残或者可能伤害他人的行为。

  孙主任说肖冰来开药的频率大概是每隔两个月一次,其中每半年他都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带董露来复诊。

  这两年来,董露整体的病情是比较稳定的,最近这一年内的两次复诊,出现的人格都是小霜,而非董露。

  向杰又问了关于医疗费用的问题,孙主任给的反馈是一直都是自费的,不过他记得病人最初的登记资料上是有肖冰填写的身份证号码和地址。

  乔家丽代表警方再次感谢了孙主任的配合后,挂断了电话。

  围在办公桌前的四人面面相觑,因为从孙主任这里得到的信息,太炸裂了。

  首先,是确认了名字,这个女人叫董露,比肖冰小一岁,出生日期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寒露这天。

  有了准确的姓名,就可以大大缩短查找资料的效率了,不用再一页页地翻了,只要查整体的招生登记名单,把同名同姓地找出来再分辨就行了。

  等孙主任那边把身份证号码也给过来后,还能直接查户籍档案。

  本来三天三夜都干不完的工作,现在精准定位,可能半天就行了。

  而且这工作直接丢给那个方主任就行了,专案组这边的警力就可以得到释放了。

  然后,是关于董露重度烧伤这件事,从孙主任的描述来看,基本上和那个曾多次出现的黑衣人匹配上了。

  而且直到这时,周奕和陈严想起了前面调查走访肖冰家附近时,有个五岁的小男孩曾称呼黑衣人是怪物,原来小男孩不是奥特曼看多了,是真的曾经见过黑衣人被烧伤的脸。

  在对事物没多少分辨力的小孩眼里,那可不就等于是怪物嘛。

  而且按照孙主任对董露两个人格的描述,感觉会往外跑的,应该是董露本身的人格,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而自称小霜的封闭型人格,估计就是长期待在那个地下室里的人格了。

  毕竟地下室的隐秘性非常符合孙主任描述的这个人格。

  “所以地下室里大量的文艺文学类书籍,还有录像带,都是肖冰为小霜这个人格准备的吧。”陈严说。

  众人点点头,向杰说:“也就是说,肖冰经常去书店买书,其实不是给自己买的,也是给地下室的董露买的。”

  乔家丽提出疑问:“刚才忘记问孙主任了,不知道这个分裂出来的人格,在知识和认知上是完全空白的,还是和董露原本的人格一致的。”

  周奕说:“我认为应该是一致的,孙主任说了么,这个人格是董露的潜意识里为了逃避现实和原本的精神疾病而自行分裂出来的一个人格。那其实并不等于是董露在精神层面上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什么都不懂,需要从牙牙学语开始,更像是董露强制给自己改了个名字,改成了小霜这个名字,改了名字就相当于失忆了,不记得之前的事情。”

  其实更准确的形容,应该是像在电脑上,重新复制了一份文件,然后把文件重命名的同时,再把文件进行格式化,原本的记录和病毒都没了,就成了一个新的文件。

  只是这样形容可能大家未必能懂。

  不过这么看来,董露的精神病确实很罕见,怪不得孙主任想进行研究。

  乔家丽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小霜这个人格继承了董露这个人格本来的审美喜好,地下室里那些文艺书和文艺片,都是董露原本的审美喜好。”

  周奕点点头,说估计是,因为他已经明白了乔家丽的意思,就是借此确认一下董露是大学生的可能性大不大。

  毕竟普通人可是看不进去文艺片这种东西的,只会觉得又臭又长还不知所云,喜欢文艺片,能看晦涩的文学作品的,别说九十年代,哪怕二十年后也得是有点学历和文艺特征的人才行。

  向杰起身说道:“我先把董露这个名字跟大伙儿说下,调整下方向。”

  说着离开了办公室。

  剩下三人互相看了看,乔家丽严肃地问道:“周奕,董露的第二个人格自称小霜,这未免也太巧了吧。你说,有没有可能,陆小霜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卷进来的?”

  周奕摇了摇头,心说如果单论上一世的宏大案,那还真不好说,可这一世还牵扯到了徐柳,怎么看都看不出来徐柳和肖冰董露这两个人有任何关系啊。

  “感觉逻辑上还是有缺失,但有一点基本可以肯定,就是三十号那天,68路公交车上跟踪小霜的那个黑衣人,是董露,而且是她原本的人格。”

  “难不成,挟持绑架陆小霜的人就是她?”陈严问周奕,“你记不记得那个卖苹果的阿姨说看见有个黑衣人跟着陆小霜进了巷子。”

  “记得,但以董露的身体能力,恐怕无法做到控制陆小霜吧。而且你还记得你发现的那四分之一个脚印吗?那个大小,不像是女人的。”

  陈严闻言,点了点头,因为说董露挟持迷晕了陆小霜,确实有些牵强。

  一个百分之八十重度烧伤的人,即便身体机能恢复了正常,也大概率不可能有很好的体魄了,何况还是一个常年躲在地下室里的女人。

  “不过起码之前现场勘查的一些信息,终于可以对上了。”

  周奕说的对上了的信息,有好几条。

  除了之前陈严观察到的,很多生活用品都是成双成对的之外。

  周奕还提出了几点。

  第一,肖冰家里连一面镜子都没有。

  因为董露是个重度烧伤患者加多重人格分裂患者。

  这两条无论哪条都不适合照镜子,容易对心理造成巨大的负担,毕竟董露本身的人格还带有精神分裂症。

  第二,地下室铁架床上的拘束绳索。

  并不是用来玩某些变态游戏的工具,而是肖冰为了控制发病时的董露自残而准备的。

  至于为什么现场勘查的时候没从绳索上面的提取到生物组织,从孙主任提供的信息来看,应该是药物控制加封闭人格的出现频率,导致这种极端情况很少见了。

  至于之前的痕迹,肖冰肯定会积极清理的,提取不到也正常。

  第三,就是关于肖冰家里为什么到处都贴满瓷砖的原因。

  尤其是地下室里,本身上下左右都贴满瓷砖后就给人很冷的感觉,角落里却还有个电风扇。

  周奕回想起了小时候见过的那个女工,他记得父亲曾说过,大面积烧伤的人,后续还会伴随很多严重的后遗症。

  毕竟是小时候的心理阴影,为此他在上警校的时候,专门查阅过相关的资料。

  知道最常见的后遗症有两种。

  一种叫做瘢痕增生,会持续不断地让人感到痛和痒,严重地甚至会持续数年。

  另一种,则是因为深度烧伤破坏了皮肤和汗腺,导致患者无法自主排汗,所以特别怕热,并会诱发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肖冰家贴满瓷砖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降温,让董露有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

  毕竟这年头空调是奢侈品,而且就算装得起,也未必开得起,人不在家长时间开,还可能引起别人怀疑。

  陈严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个肖冰家里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我还觉得奇怪呢,谁家卧室里也贴满瓷砖啊。”

  “乔姐,找到给肖冰家里装修的工头了吗?”周奕问。

  乔家丽摇了摇头,说还没。

  周奕说:“搞不好,我们之前的推测是错的。”

  “你是指哪点?”

  “关于肖冰和董露的关系。”

  这时向杰回来了,在得知他们的交谈内容后,让周奕继续说。

  周奕点了点头说道:“之前我们怀疑,肖冰不结婚是因为受了情伤,被董露伤害之后,心理出问题,进而愤然对董露实施了绑架囚禁,关在了自家地下室里。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董露这个人质对肖冰这个绑架者产生了异于常人的情感,也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陈严点头,因为这个推测是他和周奕分析出来的。

  “但之前我们不知道董露重度烧伤和有精神病的问题。”

  “精神病这事儿先放一边,因为大概率是在董露烧伤之后才出现的,我想单说一下董露重度烧伤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重度烧伤无非就三种情况,意外,自焚,还有蓄意纵火。”

  “纵火导致重度烧伤,已经是非常严重的刑事案件了,辛苦乔姐去查下咱们宏城有没有过这方面的案件记录。”其实基本不用查,因为周奕不记得有类似的案子,不过保险起见还是再查一查。

  乔家丽点点头:“没问题。”

  周奕继续说:“剩下的就是意外和自焚,而我更倾向于意外。因为自焚的话,一般都是有轻生的念头,不想活了才走这样的极端,那就几乎不可能熬过痛苦的治疗期和恢复期。能熬过去,必然是本身就具有求生的欲望。”

  人是很神奇的动物,有时候不能怪有些人太过唯心,同样的身体状况,没有生存欲望的人很快就会咽气,而想活下去的人,哪怕像一块破布一样,只要有一口气在,都会顽强的呼吸。

  “如果是意外的话,可能就不会定性为刑事案件了,不过正常报备的案底肯定会留下。”

  “而基于意外重度烧伤的前提,再联想一下肖冰借装修挖地下室这件事,可能我们之前的推测要推翻了。”

  陈严隐隐理解了周奕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肖冰挖地下室这件事,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安置董露?”

  周奕点了点头:“没错,这一点等找到当初替肖冰装修的施工队就能知道,只要瓷砖是当时就贴好的,那就说明肖冰做这一切,就是为了安置董露。而且你们记不记得,肖冰家找到了董露的脚印,但却没找到指纹,以及他家表现出来的洁癖和强迫症,这些从董露的烧伤和精神问题上全都能得到解释。”

  这样的结果,还是让众人有些吃惊的。

  也就是说,董露当年出了意外被重度烧伤,虽然活了下来,但整个人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不人不鬼。

  对董露不离不弃的肖冰,为了能够妥善安置她的身体和精神,把自己家里改造成了一个冰冷的活棺材。

  这一藏就藏了至少七八年,期间董露精神出了问题,肖冰还带她去看最好的精神科医生,定期给她开药。

  平时还会替董露去书店买书,买录像带。

  为了守护被毁容的董露,原本在本科期间被同学们评价为开朗乐观人不错的肖冰,逐渐变成了一个孤僻、独来独往的男人,连亲戚之间都基本断了来往。

  这哪里还是什么变态,这不就是绝世痴心苦情男吗。

  周奕把这话一说,向杰立刻问了个问题:“如果肖冰不是变态,那他为什么要在三十号那天中午,把陆小霜骗去你家?又为什么要逃?”

  是啊,向杰的问题一针见血。

  如果肖冰不是坏人,他又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呢?

  而且很明显,现在逃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肖冰和董露。

  难不成,董露身上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陈严突然说道:“我知道了。”

  “什么?”三人看向他。

  “那张照片的碎片!你们还记不记得?”

  周奕点点头:“当然记得,正面是小霜的眼睛,背面是几个法文。”

  “你想想,这照片能从哪儿来?总不可能是陆小霜给肖冰的吧?”

  周奕点点头,不存在这种可能。

  陈严说:“所以肯定是肖冰偷拍的,然后还在后面用法语写了一些寄托情愫的话。我们先不说肖冰对陆小霜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单说这照片,是被人为撕碎的吧,那肖冰家里一共就两个人,不是肖冰的话,就只有可能是董露了。”

  陈严的意思,周奕懂了,另外两人也懂了。

  “如果无意间发现这张照片的是董露本身的人格,那她就有可能受刺激引发精神分裂症,孙主任说过,她的精神分裂症发作时会有严重的自残行为,说明发病时的董露具有暴力倾向和攻击性。”

  乔家丽接话道:“所以董露发病之后,很可能因为这张照片把陆小霜当成了情敌,甚至是目标,意图对她不利。”

  陈严兴奋地说:“没错,可能董露直接表达过想要加害陆小霜的话,或者是肖冰猜出来的。总之肖冰以为,董露因爱生恨,想要杀害陆小霜,所以他才会不计后果的在三十号那天中午骗陆小霜去找你。陆小霜的口供里不是说了么,当时肖冰整个人非常紧张,这种紧张的情绪甚至影响了她做正常的判断。”

  陈严的分析,非常合理,最关键的是他不是凭空猜测,而是用各种案件细节来去做契合印证。

  周奕不由得感慨,学霸就是学霸,进步好快。

  而陈严也找到感觉了,越说越兴奋,思路也越活跃。

  “之前我们分析过,董露这个人大概率是没有亲人的孤儿,否则失踪这么久不可能没有报案。现在孙主任的信息至少让我们可以确定,董露没有被长期强迫挟持,所以大概率孤儿这个方向是对的。董露是孤儿,再加上烧伤毁容,那她生命中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就只有肖冰了。”

  “所以当她发现肖冰‘移情别恋’,喜欢上另一个女人的时候,她的内心必然会崩溃,进而出现极端想法,这应该就是犯罪动机吧。”

  周奕忍不住点了点头,对于重度烧伤加精神病患者而言,这已经是属于很符合正常人逻辑的犯罪动机了。

  陈严说:“按照孙主任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穿着黑衣服往外跑的那个,是董露的本体人格,那个自称小霜的封闭型人格应该不会往外跑。从之前周围邻居见过这个黑衣人,就说明,肖冰其实无法限制,或者不愿意限制董露的行为。”

  “从董露出去时把自己包裹得那么严实,说明她虽然有精神病,但并没有丧失本来的智商。当然我不知道她平时往外跑的目的是什么啊。”

  “严哥,你继续说。”周奕双手合十挡着自己的鼻子和嘴巴,他在思考陈严的话。

  陈严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其实我说差不多了,我的意思就是,董露受刺激发病了,意图加害陆小霜,肖冰左右为难,只能提醒陆小霜去找你寻求庇护。他肯定不想看到陆小霜受伤害,但也肯定不愿意董露被抓起来。”

  “可他是怎么知道周奕出差去了呢?”乔家丽疑惑。

  “跟踪。”周奕发话了,“严哥说的很对,照片肯定是偷拍的,肖冰肯定早在我认识小霜之前,就在暗中跟踪她了,所以美食街那次,不是巧合。”

  关于美食街所谓的那家面馆,专案组派人调查过,确实有这么一家面馆,但面馆老板和服务员对肖冰并没有什么印象。

  这不能证明肖冰必然说谎了,但这个证明其实就已经等同于无效了,因为太过模棱两可。

  “所以肖冰对小霜必然是有一些不太正常的感情,才会做出这种长期暗中跟踪的行为,然后知道我家位置,知道我出差的事。”

  但关于出差这个问题,周奕心中还是存疑,因为那天自己来找陆小霜说出差的事,他是万分小心的,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才开口的。

  当时他留意过,周围没有人,也没什么遮挡视线可以躲人的地方,肖冰不太可能躲在附近听到他们的对话。

  “那他又是怎么知道你出差回来没有呢?”乔家丽问。

  “他不知道,他可能只是单纯认为我已经回来了,或者……”周奕顿了顿,“他没有别的选择了,只能赌一把。”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肖冰藏匿董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直接告诉陆小霜真相或者让陆小霜去公安局寻求庇护,最终的结果都是董露会被迫曝光,这显然不是他想看见的结果。

  所以骗陆小霜来找自己,就是唯一的选择。

  听到这里,向杰说道:“照这么来说,肖冰逃跑,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他觉得董露和陆小霜的失踪有关?”

  周奕猛地想起了当时自己和陈严假装离开,然后在肖冰家外面偷听的情形了。

  当时屋里一点声音都没有,过了一会儿却传出了一声摔门声。

  再加上之前肖冰在开里屋门的时候,发现门上锁时的反应。

  大概那个时候,董露就在距离三人一墙之隔的里屋的地下室,而且应该是董露的封闭人格,所以才会锁门。

  等他们走了后,肖冰可能进里屋下到地下室去质问董露有没有伤害陆小霜,所以在屋外的周奕什么都没听到。

  然后那声摔门声,估计是肖冰在宣泄情绪,因为多重人格患者,人格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认知和记忆。

  说白了就是,他问小霜人格董露有没有伤害陆小霜,根本得不到答案。

  所以他才会怒摔房门,来发泄情绪。

  但等他冷静下来后,第一反应就是带着董露逃跑。

  可问题是,两个孤儿,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办公室里的四人一商量,都陷入了沉思。

  因为按这个方向推理的话,那肖冰和董露其实根本不需要跑。

  虽然68路公交车上那个人估计是董露,但董露并不符合目前挟持陆小霜的凶手的特征。

  别说身体能力和车辆这个必备作案工具的问题了,单说迷晕用的乙醚,董露的情况也搞不来啊。

  哪怕九十年代一些管控药物的监督管理比较松散,但一个躲在肖冰家地下室七八年、和社会完全脱节的人,不可能搞得到这种东西。

  所以以为董露杀了人,因此要逃跑,纯粹就是肖冰的一厢情愿。

  “也就是说,凶手另有其人!”周奕说。

  三人点头同意。

  这个判断,基本可以肯定了!

  以目前查到的肖冰的社会关系,以及今天刚刚了解到的他和董露的情况,他们两人之间,不太可能冒出第三个同伙来。

  而且不排除肖冰本人是不是精神也有点问题,单从他一直把董露养在自己家里,以及跟踪偷拍陆小霜这两件事情上,他可能精神或心理上也有点问题。

  两个精神有问题的人,是干不出如此周密的犯罪计划的。

  何况本案的第一被害人,是被碎成上千块的徐柳。

  目前关于肖冰的所有线索,和徐柳完全没有关系。

  陈严问道:“那关于这个董露的情况,还要查吗?”

  周奕刚要开口,向杰先说话了:“查,必须查。目前这些都是我们的推测,查的目的就是为了证实这些推测是否合理,只有查清楚、确认之后才能排除。”

  周奕点点头:“嗯,向警官说的没错,而且只要拿到董露的身份证号码,资料就好查很多了,不用大费周章。不过我现在想不通,这个肖冰带着董露这么个身体和精神都不稳定的人,怎么就能躲这么久呢。奇了怪了。”

  “是啊,确实很奇怪。”向杰说,“这样吧,我待会儿请示一下我们梁支队,看看要不要发动一下媒体力量,想办法让群众进行举报,或者让肖冰主动投案。”

  “也只能这样了,辛苦向警官。”

  这边分析得差不多了,众人开始分头行动。

  很快,市三医院精神科那边就有医生联系了乔家丽,说是孙主任让他们找的患者的资料,通过传真发给了专案组。

  专案组顺利拿到了董露的身份证号码,单从身份证号可以确认一些信息,董露是宏城本地人,出生日期是一九六六年的十月九号。

  那天是寒露。

  随后,根据身份证号码开始查她的户籍资料。

  在王主任的帮助下,很快周奕他们就拿到了董露的户籍资料。

  而户籍资料上,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信息!

  董露果然是孤儿,因为她的户籍所在地,就是之前周奕去过的宏城第一社会福利院。

  只是户籍资料上没有看到董露的证件照,可能是当初的登记不够完善导致的。

  周奕和陈严立刻驱车前往福利院,乔家丽则继续查烧伤案的相关档案记录。

  路上,陈严终于想起来了:“对了,你之前不是说要去查什么东西吗?说的就是董露这事儿吗?”

  “不是,我早上去了趟市局,把小霜接出来了。”

  “哦,那你现在把她送哪儿去了?外面现在对她来说不安全吧?要没地方去的话,可以送我家去,我家就我跟我妈,凶手就算之前跟踪过陆小霜,也不会想到毫不相干的地方的。”

  周奕很感动,说道:“不用麻烦阿姨,我把她送钱红星家了。”

  陈严点点头:“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你还没说要查什么呢?”

  “我把小霜送过去之后,小霜给我提供了一条线索,她有个同班男同学,叫郑建新,不久前向她表白过。这个事情之前我们都没掌握的,所以就想说我们俩去找这个郑建新问个话,了解了解情况。我已经去内勤组调取过关于郑建新的调查资料了,他没提起过这件事。”

  “不过不着急,既然董露这条线索来了,那就先查这个。回头有时间了再找这个郑建新。”

  “哦,这样啊。”陈严突然笑眯眯地说,“那这个小伙子是不是算你的情敌啊。”

  周奕一愣,平时一本正经的陈严居然也会开玩笑了。

  他舒展了下身体说道:“情敌什么的,不存在的。”

  横在他和陆小霜之间的,从来就不是什么情敌,而是一宗横跨两世的悬案。

  周奕和陈严来到福利院,由于周奕上次和陆小霜来过,所以轻车熟路地直奔院长办公室而去。

  敲门之后,屋里胡院长的声音响起:“请进。”

  周奕推开门,胡院长看见周奕,有些惊讶地站了起来。

  “胡院长,您还记得我吗?”

  胡院长连连点头说:“周警官,当然记得啊,哪阵风把你给吹来了?”

  周奕介绍了下陈严,同时出示了下证件。

  胡院长见对面拿出证件了,知道肯定是有什么公务,问道:“两位警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是……为了许欣欣她爸妈的案子来的吗?”

  周奕摇摇头,掏出了董露的户籍资料递过去说:“胡院长,我们是为这个人来的。”

  胡院长接过来看了看:“董露?这名字好像有点耳熟,看这户籍地址确实是我们福利院。”

  董露的户籍资料上,除了户籍地址是福利院外,户口性质也是集体户口。

  但其他信息显然很久没更新了,学历这一栏写的还是高中。

  “胡院长,我记得福利院的孩子年满十八岁之后,就要离开福利院自力更生了,这户口不用迁走吗?”

  “户口的话,不是强制的,如果有地方接收那就迁走,如果没有,就会一直挂在我们福利院,毕竟也是没办法的事嘛。两位同志先坐一下,我去找一找这个董露的资料。”胡院长说着,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钥匙。

  “麻烦胡院长了。”

  “应该的。”胡院长说着出了办公室,然后听到她在走廊上招呼工作人员,跟她去库房查一下资料。

  周奕没有坐下,而是走到了一面墙跟前,因为他看到墙上布置出了一块区域,贴满了照片。

  他的目光随意地扫过这一张张照片,照片里都是福利院孩子们的笑脸。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其中一张很新的照片上。

  是一群孩子在玩老鹰捉小鸡,而保护着身后一大群孩子的人,正是陆小霜。

  是上次他们来的时候,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抓拍的。

  照片里的陆小霜,笑得阳光灿烂。

  过了一会儿,胡院长拿着一迭资料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两位,这个董露的资料我找到了,确实是我们福利院出去的孩子,不过比较早了,我没见过。我是九二年才调过来负责这里的工作的,所以没见过这孩子。”

  周奕接过资料,和陈严开始看。

  胡院长给两人倒了茶水。

  从资料上来看,董露一九六六年就已经进入福利院了,是有人把刚出生的她扔在了福利院门口。

  胡院长说,这种事别说早年间了,现在也有,只是以前更多。比如重男轻女、私生子、未婚先孕、家里太穷养不起等等,能扔在福利院门口的已经算是有良心了。

  没良心的直接扔河里,扔垃圾桶里,扔芦苇荡荒草地里。

  说着忍不住一声长叹,做他们这个工作的,这种事见太多了,就像刑警见命案一样多。

  而她被扔到福利院的那天,就是六六年的寒露那天。

  所以才会取名叫董露,至于这个名字,胡院长说应该是老院长取的。

  胡院长说:“老院长姓董,所以很多没名没姓的弃婴就都会跟着老院长姓董,这样这些孩子就都是家人了。”

  陈严问:“那胡院长,是不是现在很多孩子都姓胡?”

  胡院长笑了笑,不置可否。

  后面的资料就比较正常了,记录了董露上小学、初中、高中的一些信息,周奕特别留意了下初高中,发现和肖冰念的并不是同一所,说明两人在就读学校上没有交集。

  到八四年的时候,董露就年满十八岁了。

  按照法律规定,年满十八岁的孤儿,如果身体健全、无智力障碍的话,就需要离开孤儿院了。

  从资料来看,董露也是在这一年的十月份办理了相关手续。

  从她的入学年份来看,这一年的她刚好是高考结束,上大学。

  福利院的资料和户籍资料一样,也没有董露上大学的相关记录。

  不过资料里倒是有几张黑白照片,一张是董露婴儿时期的照片,一张是五六岁的时候,扎着羊角辫、小脸圆圆的非常可爱。

  最后一张照片应该是董露十五六岁时候拍的,虽然脸上稚气未脱,但可以看得出来,长得很漂亮。

  最让周奕呼吸一滞的是,照片上的董露,居然和陆小霜有着六七分的相似。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最新章节,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