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奕马上就想起了秦北海的儿子秦峰。
自己和秦峰,其实只有三分像而已。
身高体格和轮廓上比较相似,但五官上其实差距还挺大的。
但秦老夫妇之所以觉得像,主要还是自己原本的出身和经历弥补了秦峰的遗憾,所以把对儿子的种种情感代入到了自己身上。
但是陆小霜和董露,仅仅从长相上就有了六七分的相似。
同样的脸型,明媚而有神的大眼睛,只是陆小霜的鼻子更小一点,笑起来嘴角的弧度更饱满一些,但这足以让周奕感到恍惚了。
假如自己和陆小霜不熟,有人拿着董露的这张照片告诉自己这是陆小霜十五岁时的样子,周奕也会信。
因为十五岁和十九岁还是有区别的,十五岁的年纪本就没有完全长开。
他和陈严交换了下眼神,他怕自己的主观判断会有误。
但陈严会意地冲他点了点头,就说明从他这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他也觉得两人长得像。
在外貌相似的基础上,可能还有一个相似点,就是自力更生。
甚至说在这方面董露要比陆小霜更惨。
因为十八岁后,身体健全的董露就得离开孤儿院了,不管她是考上了大学,还是出去打工,都得自食其力了。
就像上次来福利院时周奕见过的那个叫高飞的男生一样。
从地下室里的那些文艺书和录像带,大概率董露是继续深造了。
那就意味着,她要为了学费和生活费边读书边打工。
这就和陆小霜一样了。
但起码陆小霜还有远在大西北的父母为她解决一部分的学费。
而董露,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
她应该就是大学期间认识的肖冰吧,毕竟两人就差了一届。
两个同病相怜的人,相互依靠。
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董露出了意外被严重烧伤,肖冰把她养在了自家的地下室里。
从此董露这个无牵无挂的人,就在这世上消失了。
再后来,董露在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中,自我逃避,衍生出了一个新的人格,这个人格自认为出生于霜降那天,取名小霜。
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肖冰在一起住了很多年的人,有两个,一个是董露,一个是小霜。
然后直到去年,一个和没毁容之前的董露长得有七分像的女孩,走进了宏大的校门。
而且这个女孩也出生在霜降那天,也叫小霜,甚至和当年的董露一样,为了生活而一边上学一边兼职打工。
这在肖冰的眼里,恐怕就是那个他曾经记忆里的董露最好的替身。
周奕向胡院长表示,这份资料我们可能要先拿走,后面用完了再送回来。
胡院长说没问题。
然后周奕又问:“胡院长,现在咱们福利院里,您知道有谁可能以前见过董露吗?”
胡院长想了想说:“要不,我给你们一个地址,你们可以去找老院长?”
周奕立刻道谢,因为再没有比老院长更合适的人了,光看资料信息实在太单薄了,必须得找直接关联人询问。
胡院长立刻给两人写了个地址,交给他们。
临走之前,胡院长笑着说:“周警官,有个事儿,不知道这会儿提合不合适。”
“没事,胡院长您说,有什么能帮忙的我们尽力。”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许欣欣这孩子问了好几次了,说大姐姐什么时候再来看她。正好你们过来了,我就想提一句。”
周奕回头看了一眼照片墙说:“胡院长,你跟许欣欣说,大姐姐过一阵子就会来看她的,让她乖乖听话。”
离开福利院,陈严看了看纸条上的地址,一脚油门上路了。
从这边到这位老院长家,估计得半个多小时。
路上,陈严忍不住说道:“周奕,你说这未免也太巧了吧,董露和陆小霜长得还真的很像。”
“是啊,这还真是预料之外啊。”
这是上一世从未查到过的线索,董露这个人的存在,是第一次出现。
“你说这些事情和宏大案有关吗?虽然很巧,但现在看起来,感觉和宏大案没什么关系啊?”陈严说。
周奕低头沉思,是啊,虽然他们追着董露这条线在查,但现在看来,不论是肖冰还是董露,好像都跟这起宏大碎尸案没什么关系。
难道真的只是完全不相干的巧合吗?
“不,不会这么简单的。”周奕小声喃喃道,“这种关联,冥冥之中一定和宏大有关,甚至或许会是至关重要的。”
周奕两世的刑警直觉在告诉他!
路上,周奕分别联系了向杰和乔家丽。
向杰说已经向梁卫做过汇报了,但梁卫对于利用媒体的态度比较保守,因为把肖冰和董露这两个嫌疑人在逃的信息放出去,容易引起社会恐慌,毕竟这案子的碎尸程度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了。
梁卫会和领导们商量下,不过向杰说梁支队已经让他再抽调人手去协助蒋彪搜查了,态度不言而喻。
另外一点就是,到目前为止,肖冰这一届,和上下届的宏大学生名单里,都没有找到董露这个名字。
而乔家丽那边的情况也比较类似,在刑事案件里,没有找到董露这个名字,也没有找到相匹配的纵火案件。
她正在查民事案件,如果连民事案件都没有,那就只能查非诉讼案件了。
也就是最终通过协商、调解和仲裁解决的案子,没有到递交法院的程度。
如果还没有,那就只能让基层派出所一家家地查出警记录了。
因为一般情况下,在确认自杀后,警方是不会立案的,会出具一份《非正常死亡证明》,让家属用于办理后续的火化等程序。
安远案里,范忠良就是钻了这个空子,伪造了杀害妻子的罪行,变成了合法死亡。
主要现在不知道董露是什么时候出的事,出事的地点在哪里,否则就可以直接找辖区派出所定向去查了。
周奕说:“乔姐,别急,你等我们消息,我感觉福利院的老院长应该知道些什么。”
毕竟,董露跟她姓,连名字都是她取的。
很快,陈严就找到了目的地,一栋独门独户的自建小楼。
用篱笆打了围墙,院子里种了很多农作物,小楼年代挺久了,外墙斑驳,岁月和爬山虎布满了墙面。
两人在院子外刚停下车,院子里一个戴着草帽正弯着腰除草的老太太就直起身子看了过来。
两人问了下,确认这位戴着眼镜满头银丝的老太太,就是福利院的上一任院长。
周奕开门见山,直接拿出了董露的照片问道:“老院长,您还记得这个人吗?”
老太太扶了下眼镜,接过照片看了看说:“这不是小露吗?”
果然找对人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太太一眼就认了出来。
周奕赶紧追问董露成年后的情况。
老太太想了想说:“我记得……小露念的是师范啊。”
“师范?”
“宏城师范学院?”
宏城相比于同等级的地级市,在教育资源上是有绝对优势的,主要还是得益于宏大的存在,带动了宏城教育体系的发展。
这也是宏大案市里会如此关注的原因。
宏城一共有三所本科院校,及三所高等专科院校。
除了宏大外,还有丁春梅就读的宏城广播学院,以及一所师范学院。
当然后面两位,都是普通二本,但在八九十年代,含金量依然是极高。
也就是说,尽管董露可能生活很艰苦,但只要熬到大学毕业,前途会是一片光明。
八十年代末本科师范毕业,毕业后就能教高中,已经可以打败这座城市百分之九十的人了。
说一句苦尽甘来也不为过。
老院长确认了学校,陈严立刻去一旁给向杰打电话,告诉他不要再盯着宏大的资料查了,可以去宏城师范学院。
陈严打完电话回来,老院长在周奕的询问下已经开始讲述关于董露的事情了。
她说董露从小就特别懂事,不仅学习好,还特别的乐观开朗,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忙带孩子,给弟弟妹妹们换洗尿布,教他们自己吃饭穿衣服,俨然就是个小家长的样子。
老太太说的时候,嘴角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欣慰的笑容。
“小露这孩子,就是太懂事儿了。小的时候明明有机会被收养的,因为她长得好看,像瓷娃娃一样。可每次有收养的好心人夫妇来福利院,她就开始故意捣乱、不听话,所以每次被看中被收养的,都是别人。”
“我那时候还以为她是人来疯,有一次事后还责骂过她,结果她哭着说‘如果我被选上了,别的小孩就没机会有新爸爸新妈妈’了。”老太太摘下眼镜,用粗糙的手背抹着眼泪一声长叹道,“这孩子啊,就是太懂事了,处处替别人着想。”
这话听得周奕和陈严心里不是滋味。
“后来她就长大了,开始上学了。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再被领养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所以她就一直留在了福利院里,直到考大学。”
“临近高考了要填志愿,她就跑来问我她念哪个学校,什么专业好。”老太太重新戴上眼镜说,“其实小露的成绩是真的很好,完全能上宏大的那种。但从实际情况来讲,她负担不起宏大的学费和生活费,院里也没办法在这方面帮她,毕竟院里资金就紧张,花的都是老百姓的钱,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
周奕和陈严连连点头,表示理解。
市场经济起来后,一小撮人经商先富了起来,才开始有人做慈善,有民间捐助这种事。
在此之前,那就是上面批经费来维持这种社会福利单位的运作成本,确实是像老院长说的那样,捉襟见肘。
“所以我就跟她说,她可以试试报师范,毕竟师范类的专业是免学费的。”
这话不假,董露是八四年高考的,那个时候师范类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基地,学费通常由政府补贴,学生基本不用交学费。甚至大部分院校还会发放生活费补贴,比如伙食补助和助学金等等。
这么做,是国家在政策方面的高瞻远瞩,通过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为国家培养大量基础教育的师资。
因为只有教育才能强国,才能为国家的未来做规划。
这是国之根本!
所以老院长的建议非常好,对董露这种情况而言,确实是最好的出路。
“我还跟她说,念师范还有个好处就是将来毕业了,工作是分配的,踏实,安稳。”
其实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大学基本上都是毕业包分配工作的,毕竟大学生在那时候就是精英人才的代名词,多少企事业单位都抢着要。
老师更是如此,毕竟人口日益增长,学科内容的丰富多样需要更多新的师资。
当然要是分配的工作不喜欢,自己辞职再换工作也是可以的。只是这种情况在师范类专业出现的概率远低于其他,很多大学生师范毕业后,就一直在教育园丁的岗位干到退休。
包分配工作这种情况差不多到九零年代开始,才逐渐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被自主择业所取代。
像陆小霜是九六届的,毕业的时候刚好是千禧年,那时候除了特殊专业外,基本都是自主择业了。
不过即便是自主择业,千禧年前后大学生也是完全不愁找工作的,何况还是宏大这种重点大学。
不像二十几年后,学历贬值,成批成批的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
“其实……我能看得出来,她有些失落,因为毕竟她成绩那么好。但人生就是这样,哪儿有事事如意的时候啊。她后面就听了我的,报了本地的师范学校,并且顺利地考上了。”
“那她上大学后,您还见过她吗?”陈严问。
老太太说:“见啊,经常见到啊。她上大学后,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一天回福利院做义工的,还教孩子们读书写字画画。”
“那她平时没去打工兼职什么的吗?”
“好像……没有吧,这个我倒不是非常清楚,她说学校里吃饭有伙食补助,老师还帮她申请了免除课本费和学杂费,她每年都还能拿奖学金。生活上应该没什么困难吧,毕竟她还拿她的奖学金给孩子们买礼物。”
周奕点点头,可见老院长的选择有多么正确,师范专业确实是董露最优的选择。
如果读了宏大,恐怕她就陷入了和陆小霜一样的困境,为了学费和生活费而奔波。
亦或,变成徐柳那样,出卖自己,接受男人的供养。
当然单论宏大和宏城师范学院的录取分数线的差距,也是董露的无奈之举。
“所以,后面董露顺利毕业了吗?”董露是八四年高考的,理论上应该八八年毕业。
老太太点点头:“应该毕业了吧,我记得她好像大四下学期就去了一所中学实习。”
周奕微微皱眉,什么叫应该?
“老院长,您最后一次跟董露见面是什么时候?”
老太太镜片后的双眼闪过一丝落寞:“哎,记不清咯。我只记得,她去实习后,有好一阵子没回来过。”
老太太用的是回来两个字,可见在她眼里,董露就是那个离家的孩子。
“上班了嘛,工作忙,我也知道。最后一次……应该是毕业后第一年吧,刚好赶上她生日,她男朋友还买了蛋糕陪她一起回来的。我当时还问她,工作怎么样啊,学生听不听话,领导对她好不好啊,她就一直笑,跟我说都挺好的。”
周奕和陈严一听,男朋友?
忙问道:“老院长,您见过董露的男朋友?”
“见过啊,一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子,戴眼镜,比小露稍微高点。”
“您知道她的男朋友叫什么名字吗?”
“哟,这我还真忘了,小露倒是介绍过。”老太太说,“我记得当初还拍了张照片的,我还存着呢,要不我去给你们拿过来?”
“麻烦您了。”
老太太摘下草帽,朝屋里走去,费力地爬上了楼。
周奕对陈严说:“董露是八八年毕业的,而九一年的时候,肖冰就带她去孙主任那儿看精神病了,孙主任说当时她的烧伤情况已经稳定了。”
“我记得肖冰的姥姥是九零年四月去世的,在此之前肖冰承诺过要带女友回家,但结果却没带。”
“老院长说最后一次见到董露是她毕业后第一年的生日,那也就是八九年的十月份。”
“那就是说,董露烧伤这件事,应该就发生在八九年年底,九零年年初这段时间。”
陈严点头表示同意,说自己给乔姐打个电话,告诉她这个时间范围。
虽然还不能精准到哪个派出所,但是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范围了,就更好查了。
陈严去打电话,周奕对于老院长前面提到的董露在面对关心时的反应,觉得有点奇怪。
这种只是笑,然后笼统地回答说都挺好,不像是董露会对老院长说出来的话。
对董露而言,老院长就像是她的父亲和母亲,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
而这种笑着说都好的反应,一般是用于应对不是太亲近之人的,有明显敷衍的态度。
但董露不可能对老院长敷衍,何况她都把肖冰带回来了。
除非……这不是敷衍,而是掩饰,有什么原因导致董露在面对老院长的问题时,需要她掩饰。
大四下半学期就开始实习了,难道是在学校里出过什么事?
陈严打完电话,老院长也从楼上下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照片,递给了周奕。
周奕道了声谢接了过来。
照片上,有三个人。
正中间的是当年的老院长,比现在胖一些,头发也是黑的多白的少。
老院长头上戴着纸壳做的生日帽,面前摆着一个奶油蛋糕,上面插着几支点燃的蜡烛。
“这孩子,非说让我吹蜡烛许愿,还把她头上的帽子给我戴。”老太太满眼怀念地笑着说,只是笑容之中带着一丝落寞。
老院长的左边,是个扎着马尾的年轻女孩儿,穿着粉色的毛衣,亲昵地搂着老院长,笑得非常开心。
周奕恍惚了下,照片上的董露这时候应该二十二岁,跟陆小霜真的好像,有八分神似。
而老院长的右边,年轻的肖冰站在旁边,脸上挂着微笑,目光投向了董露。
老太太指着照片说:“这个小伙子就是小露的男朋友,小露说他是宏大的老师。我当时可高兴了,觉得真好,一个大学老师一个高中老师,以后相互扶持,这孩子这辈子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老院长,从这次之后,您就没见再过董露吗?”
老太太摇了摇头。
“那打电话或者写信呢?”
“哎……”老太太长叹了一口气,“我估计是她工作太忙了。这一晃都快十年了吧,她跟这小伙子应该早就成家了吧,他们的孩子都得上小学了吧。”
老太太这一声长叹,让周奕和陈严的心情沉重不已。
对老院长而言,董露就像是她的孩子一样,长大之后突然就渺无音讯了,连结婚生孩子这种大事都不告诉她,任谁都会伤心失望。
但他们却知道一部分真相,不是董露不想,而是不能。
应该就是在那之后的不久,董露就出事了,后面就住进了肖冰家的地下室,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老太太慢悠悠地说:“其实不联系也挺好的,人嘛,总得往前看,只要她现在过得好就行了。”
哎……
周奕和陈严对视一眼,决定隐瞒今天的来意。
果然,回过味来的老太太问小露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周奕说这是有个案子和她有点关系,所以就想了解下情况,只是例行调查,让她不用紧张。
然后又问了一些细节问题后,两人向老太太借走了这张照片。
返回专案组的路上,向杰打来了电话,并且提供了一个新的调查地点,就是董露毕业后被分配到的所中学。
在接到陈严的电话后,向杰立刻派人去了宏城师范学院。
有了名字和入学年份,就好查多了,很快就在八四届中文专业的名单里发现了董露的名字。
了解董露在大学期间的情况还没这么快,但派过去的人为了不耽误调查进度,先查到了董露大四实习并毕业后分配的学校信息,告诉了向杰。
这所学校是开平三中,当年的开平还是县。
电话里,向杰说:“我也是刚得到的消息,还没来得及查这个开平三中的具体地址。”
负责开车的陈严听到外放后回答道:“向警官,不用查了,这个开平三中我知道。”
“是嘛,那太好了。”
“这个开平三中已经没了。”陈严的话,让向杰一惊,让周奕也愣了下。
“没了?”
“我记得好像九零年的时候,因为开平区规划建设的问题,开平三中并入了开平一中。一中的位置我知道,我们这就过去。”
挂上电话,周奕随口问道:“还有这事儿呢,我还真没听说过。”
陈严说:“也是巧了,我们高中有个老师,就是从开平三中过来的,他亲口跟我们说的。”
两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开平一中,找到教务处主任,说明了来意。
教务处主任摸着自己锃光瓦亮的大脑门说:“董露,我们这里好像没有叫这名字的老师啊。”
“不是现在,应该是八八年师范学院毕业后进的三中。”
“八八年……还是三中……嘶……这恐怕不好查啊。”教务处主任为难地说。
陈严说:“为什么?九零年的时候三中不就并到你们一中了吗,也就隔了两年而已。”
“两位警察同志,不是我不配合你们,是真的不好查,因为当年三中并过来的时候,就挺乱的,很多资料都丢了。如果你们要找的这位董露董老师她在并过来之前就不在三中了,那这资料恐怕是真找不到了。三中来的老师很多资料我们都是重新弄的。”
周奕想了想问道:“那当时三中并过来时,有没有一些了解情况的领导,比如三中的校长之类的,我们可以找他问问。”
教务处主任无奈地笑了笑说:“这个你们恐怕问不着了。”
“为什么?这人去世了?”
“那倒没有,不过已经进去了。”说着,教务处主任手指往空气里戳了戳。
他这个进去了,自然是进监狱了。
“犯了什么罪进去的?判了几年?”
“判了几年这个我哪儿知道,我是一中的人,三中校长是在并过来之前就进去的,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反正听说好像是因为强奸进去的。”
周奕和陈严立刻对视了一眼,强奸?不会是……
又问了一些情况,发现这位主任确实不了解情况。
而且他还叫来了两个同事,问她们记不记得从三中转过来的老师里有个叫董露的。
另外两名老师都是摇了摇头,有一位说三中当时并过来的时候,其实接收的老师并不多。
主要原因还是宏城政府对开平区的规划没搞好,之前那么大张旗鼓的改县为区,把其他相应的规模都扩大了,可结果新区发展不理想,人口大量流失,当时一中和三中学生都不是满的,所以教育局决定合并了。
当时很多老师都被转到了全市各个中学了,因此很散。
再加上三中之前校长出了那种丑事,合并前的管理和教学质量都一落千丈。
从开平一中出来,还没回到车上,周奕立刻掏出手机准备打给乔家丽。
让她查下关于开平三中校长坐牢这案子,看看是否和董露有关。
正在拨号,乔家丽的电话就进来了。
“乔姐,我们正好有事儿要找你呢。”
“周奕,我发现了一起案子,和董露有关。”
“是不是强奸案?”
电话那头的乔家丽惊讶道:“你们也查到了?”
周奕的心顿时一沉,“只是打听到了一点线索,强奸犯是不是开平三中的校长?”
“没错,就是开平三中的时任校长辛云飞,他于八八年的六月十六日,涉嫌强奸本校实习女教师董露被捕,最后被判了八年。辛云飞已于九六年出狱,目前行踪不明。”
乔家丽的话,算是把这件事盖棺定论了。
怪不得周奕没有印象,因为强奸案虽然也属于刑事案件,但不属于命案,所以案件卷宗没有同步到省城。
这案子应该是当时的开平分局办理的。
乔家丽还补充了一些细节。
董露是八八年的二月底,根据学校的分配,前往开平三中开始实习的。
辛云飞自董露入校实习开始,就对董露表现出了格外的关心和热情,由于开平三中地处偏远,不方便通勤,辛云飞便特批了一间单人教师宿舍给董露住。
最后强奸犯罪行为也就发生在这间单人宿舍里。
从董露入校实习,到案发,总共时间仅三个半月。
最开始辛云飞还比较克制自己的犯罪欲望,利用职务之便经常把董露叫到他的办公室和她谈心,并借机产生肢体接触。
后面就越发猖狂,经常在放学后前往教职工宿舍楼,以各种名义强行进入董露的宿舍,对其进行言语和行为上的骚扰。
包括述说自己婚姻生活的不幸,和长久没有性生活的压抑与痛苦,并以身体不适等借口,躺在董露的床上赖着不走等等恶劣行径。
根据案件口供记录,董露多次委婉地向辛云飞表达了自己已经有男朋友了,希望他可以自重。
但辛云飞充耳不闻,且行为越来越过分。
最严重的一次是董露发现辛云飞来过之后,自己就丢了一条内裤,辛云飞则矢口否认,还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教育她年纪轻轻不要血口喷人,有本事就拿出证据来。
董露哭着说如果他再这么无耻,自己就去教育局告他。
这件事发生在五月中旬,从那次之后,辛云飞就再也没去教职工宿舍找过董露,但董露说自己在实习工作中屡屡碰壁,被各种针对和穿小鞋,很明显就是辛云飞这个校长授意的。
而这时候,师范专业的弊端就出现了。
虽然毕业包分配工作,且正常实习后基本都能留下来。
但也正因为工作都是分配的,意味着毕业生没有别的选择,把你分到哪里你就得在哪里工作。
如果你自己放弃,那大概率很难会有第二次机会。
当然可以在毕业后走社招途径,但在当时的教育系统内,这种可能性也比较低。
所以尽管董露饱受困扰,苦不堪言,但也不能怎么样,只能忍气吞声,毕竟真去教育局告,她也没有任何证据。
不过好在那次之后,辛云飞这狗东西也就消停了。
一直到了六月十六号那天晚上,辛云飞突然出现在了教职工宿舍里。
董露说自己是拒绝让他进屋的,但他以谈一谈她的转正问题强行进了屋。
然后辛云飞就厚颜无耻地直接提出了一个交易要求,说自己从董露第一天来学校就看上她了,她如果想转正想留下来,就做他的情人,自己不光会给她转正,每个月还可以给她钱,给她在外面租一套房子,更是承诺只要跟了自己,就扶持她升职加薪,三年就能走她二十年都走不了的路。
辛云飞还威胁她,如果她拒绝,不仅在三中她转不了正,他保证在宏城也没有一所学校会用她,因为她会在她的实习记录上写下最差的评语,让这份实习报告跟着她的档案一辈子。
他还说,自己查过她的资料了,知道她就是个孤儿,没有父母,没人会替她撑腰的。
就在辛云飞以为自己已经胜券在握的时候,董露咬牙切齿地说:我就算是要饭,就算是饿死,也不会屈服于你这个人面兽心的畜生淫威之下的。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辛云飞,恼羞成怒的他直接用暴力手段殴打并强奸了董露。
董露的哭喊挣扎声引起了宿舍里其他老师的注意,辛云飞最终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被抓了现行。
而经鉴定,董露在本案中除了被强奸外,还受了一级轻伤。
公安机关的侦查过程非常顺利,因为不仅人赃并获,还有大量目击证人。
侦查完毕后就移交检察院了,之后辛云飞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这就是整起案件的全部过程了,至于案件结束之后董露的下落,就不在案件卷宗的记录范围内了。
周奕和陈严坐在车里,听完了乔家丽对于这起案件的描述,心情直接跌入了谷底。
因为这起案件里充满了无奈和不公,无法想象董露那段时间的痛苦和惶恐,更加不能想象她在面对这种人面兽心的畜生时的绝望和恐惧。
周奕挂上电话后,拿出了之前老院长给的那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八八年十月份拍的,也就是说,强奸案已经发生四个月了。
再看这张照片,周奕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知道强奸案后自己的心境变了,总感觉照片里的董露和肖冰的表情里透露着一股悲伤。
这种事情,不论在哪个年代,对被害人的伤害都是巨大的,仅仅四个月而已,不可能这么快就走出来的。
所以老院长在问她工作情况的时候,她才只能敷衍回答,因为她没办法说出真相。
关于肖冰和董露的拼图,总算找到了几块。
但同样的,线索也在此处中断了,因为不论是这起强奸案的卷宗,还是学校那边的资料,全都没有关于董露之后的情况。
强奸案发生后,她去了哪儿?做了什么?
目前的线索里就不得而知了。
以及她和肖冰又是怎么认识的,怎么走到一起的,也是个未知数。
更关键的是,被强奸之后,还有更大的苦难等着她。
她究竟是怎么烧伤的,怎么变成如今这副模样的。
到底是意外,还是有什么人伸出魔爪将她拖入了无尽的深渊?
周奕看了看天色,又是一天要过去了,夜幕降临。
周奕突然发现,重生后,自己似乎过于习惯在短时间内破案了。
而如今的宏大案,已经过去十几天了,犹如一个泥潭,让他再也快不起来,步履艰难。
……
大观街,一如往常般热闹。
随着夜色来临,街道两旁的店家们纷纷亮起了灯,燃起了灶,此起彼伏的炒菜声络绎不绝。
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似乎不久前警察大半夜搜查并没有对周围造成什么影响。
倒是有不少人把宏大学生被碎尸的事情当成是酒桌上的谈资,分享着自己从一些朋友那儿听来的“内幕消息”。
没有人注意到,一道身影贴着墙根,在黑暗里沿着这人间烟火照亮的边缘往前走。
假如有人从旁边经过,这道人影会像一只受惊的猫一样走得更快。
然后熟练的拐进了一条小巷,在没有路灯的巷子里快步穿行。
很快,人影就停在了一栋黑漆漆的平房前面。
人影把手伸进怀里摸索了一会儿,从脖子上摘下了一根绳子,绳子上挂着两条钥匙。
人影熟练地把一条钥匙捅进了门上的钥匙孔,然后一拧,门就开了。
这人悄无声息地从只开了一条缝里钻了进去,然后又立刻关上了门。
但人影没有留意的是,关上后,门上飘荡着两条断裂的封条。
人影进屋,没有开灯,而是熟练地走到里屋门口,同样拉开了一条门缝,然后钻了进去。
死寂的空气中,回荡着人影急促的喘息声。
进了里屋,人影走到墙根处,摸索了片刻后,十指抠进了地砖狭窄的缝隙里,然后打开了地下室的入口。
这人小心翼翼地爬了下去,顺便伸手把连接着地砖的盖子给小心翼翼地合上了。
冰冷的地下室里,人影走到那张铁架床上,先是坐了下来,然后又慢慢地躺了下来。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那个人影在床上慢慢地蜷缩成了一团。
地下室里,原本急促的呼吸声渐渐平缓了下来。
最终,融入了这片死寂之中。
自己和秦峰,其实只有三分像而已。
身高体格和轮廓上比较相似,但五官上其实差距还挺大的。
但秦老夫妇之所以觉得像,主要还是自己原本的出身和经历弥补了秦峰的遗憾,所以把对儿子的种种情感代入到了自己身上。
但是陆小霜和董露,仅仅从长相上就有了六七分的相似。
同样的脸型,明媚而有神的大眼睛,只是陆小霜的鼻子更小一点,笑起来嘴角的弧度更饱满一些,但这足以让周奕感到恍惚了。
假如自己和陆小霜不熟,有人拿着董露的这张照片告诉自己这是陆小霜十五岁时的样子,周奕也会信。
因为十五岁和十九岁还是有区别的,十五岁的年纪本就没有完全长开。
他和陈严交换了下眼神,他怕自己的主观判断会有误。
但陈严会意地冲他点了点头,就说明从他这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他也觉得两人长得像。
在外貌相似的基础上,可能还有一个相似点,就是自力更生。
甚至说在这方面董露要比陆小霜更惨。
因为十八岁后,身体健全的董露就得离开孤儿院了,不管她是考上了大学,还是出去打工,都得自食其力了。
就像上次来福利院时周奕见过的那个叫高飞的男生一样。
从地下室里的那些文艺书和录像带,大概率董露是继续深造了。
那就意味着,她要为了学费和生活费边读书边打工。
这就和陆小霜一样了。
但起码陆小霜还有远在大西北的父母为她解决一部分的学费。
而董露,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
她应该就是大学期间认识的肖冰吧,毕竟两人就差了一届。
两个同病相怜的人,相互依靠。
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董露出了意外被严重烧伤,肖冰把她养在了自家的地下室里。
从此董露这个无牵无挂的人,就在这世上消失了。
再后来,董露在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中,自我逃避,衍生出了一个新的人格,这个人格自认为出生于霜降那天,取名小霜。
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肖冰在一起住了很多年的人,有两个,一个是董露,一个是小霜。
然后直到去年,一个和没毁容之前的董露长得有七分像的女孩,走进了宏大的校门。
而且这个女孩也出生在霜降那天,也叫小霜,甚至和当年的董露一样,为了生活而一边上学一边兼职打工。
这在肖冰的眼里,恐怕就是那个他曾经记忆里的董露最好的替身。
周奕向胡院长表示,这份资料我们可能要先拿走,后面用完了再送回来。
胡院长说没问题。
然后周奕又问:“胡院长,现在咱们福利院里,您知道有谁可能以前见过董露吗?”
胡院长想了想说:“要不,我给你们一个地址,你们可以去找老院长?”
周奕立刻道谢,因为再没有比老院长更合适的人了,光看资料信息实在太单薄了,必须得找直接关联人询问。
胡院长立刻给两人写了个地址,交给他们。
临走之前,胡院长笑着说:“周警官,有个事儿,不知道这会儿提合不合适。”
“没事,胡院长您说,有什么能帮忙的我们尽力。”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许欣欣这孩子问了好几次了,说大姐姐什么时候再来看她。正好你们过来了,我就想提一句。”
周奕回头看了一眼照片墙说:“胡院长,你跟许欣欣说,大姐姐过一阵子就会来看她的,让她乖乖听话。”
离开福利院,陈严看了看纸条上的地址,一脚油门上路了。
从这边到这位老院长家,估计得半个多小时。
路上,陈严忍不住说道:“周奕,你说这未免也太巧了吧,董露和陆小霜长得还真的很像。”
“是啊,这还真是预料之外啊。”
这是上一世从未查到过的线索,董露这个人的存在,是第一次出现。
“你说这些事情和宏大案有关吗?虽然很巧,但现在看起来,感觉和宏大案没什么关系啊?”陈严说。
周奕低头沉思,是啊,虽然他们追着董露这条线在查,但现在看来,不论是肖冰还是董露,好像都跟这起宏大碎尸案没什么关系。
难道真的只是完全不相干的巧合吗?
“不,不会这么简单的。”周奕小声喃喃道,“这种关联,冥冥之中一定和宏大有关,甚至或许会是至关重要的。”
周奕两世的刑警直觉在告诉他!
路上,周奕分别联系了向杰和乔家丽。
向杰说已经向梁卫做过汇报了,但梁卫对于利用媒体的态度比较保守,因为把肖冰和董露这两个嫌疑人在逃的信息放出去,容易引起社会恐慌,毕竟这案子的碎尸程度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了。
梁卫会和领导们商量下,不过向杰说梁支队已经让他再抽调人手去协助蒋彪搜查了,态度不言而喻。
另外一点就是,到目前为止,肖冰这一届,和上下届的宏大学生名单里,都没有找到董露这个名字。
而乔家丽那边的情况也比较类似,在刑事案件里,没有找到董露这个名字,也没有找到相匹配的纵火案件。
她正在查民事案件,如果连民事案件都没有,那就只能查非诉讼案件了。
也就是最终通过协商、调解和仲裁解决的案子,没有到递交法院的程度。
如果还没有,那就只能让基层派出所一家家地查出警记录了。
因为一般情况下,在确认自杀后,警方是不会立案的,会出具一份《非正常死亡证明》,让家属用于办理后续的火化等程序。
安远案里,范忠良就是钻了这个空子,伪造了杀害妻子的罪行,变成了合法死亡。
主要现在不知道董露是什么时候出的事,出事的地点在哪里,否则就可以直接找辖区派出所定向去查了。
周奕说:“乔姐,别急,你等我们消息,我感觉福利院的老院长应该知道些什么。”
毕竟,董露跟她姓,连名字都是她取的。
很快,陈严就找到了目的地,一栋独门独户的自建小楼。
用篱笆打了围墙,院子里种了很多农作物,小楼年代挺久了,外墙斑驳,岁月和爬山虎布满了墙面。
两人在院子外刚停下车,院子里一个戴着草帽正弯着腰除草的老太太就直起身子看了过来。
两人问了下,确认这位戴着眼镜满头银丝的老太太,就是福利院的上一任院长。
周奕开门见山,直接拿出了董露的照片问道:“老院长,您还记得这个人吗?”
老太太扶了下眼镜,接过照片看了看说:“这不是小露吗?”
果然找对人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太太一眼就认了出来。
周奕赶紧追问董露成年后的情况。
老太太想了想说:“我记得……小露念的是师范啊。”
“师范?”
“宏城师范学院?”
宏城相比于同等级的地级市,在教育资源上是有绝对优势的,主要还是得益于宏大的存在,带动了宏城教育体系的发展。
这也是宏大案市里会如此关注的原因。
宏城一共有三所本科院校,及三所高等专科院校。
除了宏大外,还有丁春梅就读的宏城广播学院,以及一所师范学院。
当然后面两位,都是普通二本,但在八九十年代,含金量依然是极高。
也就是说,尽管董露可能生活很艰苦,但只要熬到大学毕业,前途会是一片光明。
八十年代末本科师范毕业,毕业后就能教高中,已经可以打败这座城市百分之九十的人了。
说一句苦尽甘来也不为过。
老院长确认了学校,陈严立刻去一旁给向杰打电话,告诉他不要再盯着宏大的资料查了,可以去宏城师范学院。
陈严打完电话回来,老院长在周奕的询问下已经开始讲述关于董露的事情了。
她说董露从小就特别懂事,不仅学习好,还特别的乐观开朗,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忙带孩子,给弟弟妹妹们换洗尿布,教他们自己吃饭穿衣服,俨然就是个小家长的样子。
老太太说的时候,嘴角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欣慰的笑容。
“小露这孩子,就是太懂事儿了。小的时候明明有机会被收养的,因为她长得好看,像瓷娃娃一样。可每次有收养的好心人夫妇来福利院,她就开始故意捣乱、不听话,所以每次被看中被收养的,都是别人。”
“我那时候还以为她是人来疯,有一次事后还责骂过她,结果她哭着说‘如果我被选上了,别的小孩就没机会有新爸爸新妈妈’了。”老太太摘下眼镜,用粗糙的手背抹着眼泪一声长叹道,“这孩子啊,就是太懂事了,处处替别人着想。”
这话听得周奕和陈严心里不是滋味。
“后来她就长大了,开始上学了。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再被领养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所以她就一直留在了福利院里,直到考大学。”
“临近高考了要填志愿,她就跑来问我她念哪个学校,什么专业好。”老太太重新戴上眼镜说,“其实小露的成绩是真的很好,完全能上宏大的那种。但从实际情况来讲,她负担不起宏大的学费和生活费,院里也没办法在这方面帮她,毕竟院里资金就紧张,花的都是老百姓的钱,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
周奕和陈严连连点头,表示理解。
市场经济起来后,一小撮人经商先富了起来,才开始有人做慈善,有民间捐助这种事。
在此之前,那就是上面批经费来维持这种社会福利单位的运作成本,确实是像老院长说的那样,捉襟见肘。
“所以我就跟她说,她可以试试报师范,毕竟师范类的专业是免学费的。”
这话不假,董露是八四年高考的,那个时候师范类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基地,学费通常由政府补贴,学生基本不用交学费。甚至大部分院校还会发放生活费补贴,比如伙食补助和助学金等等。
这么做,是国家在政策方面的高瞻远瞩,通过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为国家培养大量基础教育的师资。
因为只有教育才能强国,才能为国家的未来做规划。
这是国之根本!
所以老院长的建议非常好,对董露这种情况而言,确实是最好的出路。
“我还跟她说,念师范还有个好处就是将来毕业了,工作是分配的,踏实,安稳。”
其实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大学基本上都是毕业包分配工作的,毕竟大学生在那时候就是精英人才的代名词,多少企事业单位都抢着要。
老师更是如此,毕竟人口日益增长,学科内容的丰富多样需要更多新的师资。
当然要是分配的工作不喜欢,自己辞职再换工作也是可以的。只是这种情况在师范类专业出现的概率远低于其他,很多大学生师范毕业后,就一直在教育园丁的岗位干到退休。
包分配工作这种情况差不多到九零年代开始,才逐渐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被自主择业所取代。
像陆小霜是九六届的,毕业的时候刚好是千禧年,那时候除了特殊专业外,基本都是自主择业了。
不过即便是自主择业,千禧年前后大学生也是完全不愁找工作的,何况还是宏大这种重点大学。
不像二十几年后,学历贬值,成批成批的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
“其实……我能看得出来,她有些失落,因为毕竟她成绩那么好。但人生就是这样,哪儿有事事如意的时候啊。她后面就听了我的,报了本地的师范学校,并且顺利地考上了。”
“那她上大学后,您还见过她吗?”陈严问。
老太太说:“见啊,经常见到啊。她上大学后,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一天回福利院做义工的,还教孩子们读书写字画画。”
“那她平时没去打工兼职什么的吗?”
“好像……没有吧,这个我倒不是非常清楚,她说学校里吃饭有伙食补助,老师还帮她申请了免除课本费和学杂费,她每年都还能拿奖学金。生活上应该没什么困难吧,毕竟她还拿她的奖学金给孩子们买礼物。”
周奕点点头,可见老院长的选择有多么正确,师范专业确实是董露最优的选择。
如果读了宏大,恐怕她就陷入了和陆小霜一样的困境,为了学费和生活费而奔波。
亦或,变成徐柳那样,出卖自己,接受男人的供养。
当然单论宏大和宏城师范学院的录取分数线的差距,也是董露的无奈之举。
“所以,后面董露顺利毕业了吗?”董露是八四年高考的,理论上应该八八年毕业。
老太太点点头:“应该毕业了吧,我记得她好像大四下学期就去了一所中学实习。”
周奕微微皱眉,什么叫应该?
“老院长,您最后一次跟董露见面是什么时候?”
老太太镜片后的双眼闪过一丝落寞:“哎,记不清咯。我只记得,她去实习后,有好一阵子没回来过。”
老太太用的是回来两个字,可见在她眼里,董露就是那个离家的孩子。
“上班了嘛,工作忙,我也知道。最后一次……应该是毕业后第一年吧,刚好赶上她生日,她男朋友还买了蛋糕陪她一起回来的。我当时还问她,工作怎么样啊,学生听不听话,领导对她好不好啊,她就一直笑,跟我说都挺好的。”
周奕和陈严一听,男朋友?
忙问道:“老院长,您见过董露的男朋友?”
“见过啊,一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子,戴眼镜,比小露稍微高点。”
“您知道她的男朋友叫什么名字吗?”
“哟,这我还真忘了,小露倒是介绍过。”老太太说,“我记得当初还拍了张照片的,我还存着呢,要不我去给你们拿过来?”
“麻烦您了。”
老太太摘下草帽,朝屋里走去,费力地爬上了楼。
周奕对陈严说:“董露是八八年毕业的,而九一年的时候,肖冰就带她去孙主任那儿看精神病了,孙主任说当时她的烧伤情况已经稳定了。”
“我记得肖冰的姥姥是九零年四月去世的,在此之前肖冰承诺过要带女友回家,但结果却没带。”
“老院长说最后一次见到董露是她毕业后第一年的生日,那也就是八九年的十月份。”
“那就是说,董露烧伤这件事,应该就发生在八九年年底,九零年年初这段时间。”
陈严点头表示同意,说自己给乔姐打个电话,告诉她这个时间范围。
虽然还不能精准到哪个派出所,但是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范围了,就更好查了。
陈严去打电话,周奕对于老院长前面提到的董露在面对关心时的反应,觉得有点奇怪。
这种只是笑,然后笼统地回答说都挺好,不像是董露会对老院长说出来的话。
对董露而言,老院长就像是她的父亲和母亲,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
而这种笑着说都好的反应,一般是用于应对不是太亲近之人的,有明显敷衍的态度。
但董露不可能对老院长敷衍,何况她都把肖冰带回来了。
除非……这不是敷衍,而是掩饰,有什么原因导致董露在面对老院长的问题时,需要她掩饰。
大四下半学期就开始实习了,难道是在学校里出过什么事?
陈严打完电话,老院长也从楼上下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照片,递给了周奕。
周奕道了声谢接了过来。
照片上,有三个人。
正中间的是当年的老院长,比现在胖一些,头发也是黑的多白的少。
老院长头上戴着纸壳做的生日帽,面前摆着一个奶油蛋糕,上面插着几支点燃的蜡烛。
“这孩子,非说让我吹蜡烛许愿,还把她头上的帽子给我戴。”老太太满眼怀念地笑着说,只是笑容之中带着一丝落寞。
老院长的左边,是个扎着马尾的年轻女孩儿,穿着粉色的毛衣,亲昵地搂着老院长,笑得非常开心。
周奕恍惚了下,照片上的董露这时候应该二十二岁,跟陆小霜真的好像,有八分神似。
而老院长的右边,年轻的肖冰站在旁边,脸上挂着微笑,目光投向了董露。
老太太指着照片说:“这个小伙子就是小露的男朋友,小露说他是宏大的老师。我当时可高兴了,觉得真好,一个大学老师一个高中老师,以后相互扶持,这孩子这辈子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老院长,从这次之后,您就没见再过董露吗?”
老太太摇了摇头。
“那打电话或者写信呢?”
“哎……”老太太长叹了一口气,“我估计是她工作太忙了。这一晃都快十年了吧,她跟这小伙子应该早就成家了吧,他们的孩子都得上小学了吧。”
老太太这一声长叹,让周奕和陈严的心情沉重不已。
对老院长而言,董露就像是她的孩子一样,长大之后突然就渺无音讯了,连结婚生孩子这种大事都不告诉她,任谁都会伤心失望。
但他们却知道一部分真相,不是董露不想,而是不能。
应该就是在那之后的不久,董露就出事了,后面就住进了肖冰家的地下室,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老太太慢悠悠地说:“其实不联系也挺好的,人嘛,总得往前看,只要她现在过得好就行了。”
哎……
周奕和陈严对视一眼,决定隐瞒今天的来意。
果然,回过味来的老太太问小露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周奕说这是有个案子和她有点关系,所以就想了解下情况,只是例行调查,让她不用紧张。
然后又问了一些细节问题后,两人向老太太借走了这张照片。
返回专案组的路上,向杰打来了电话,并且提供了一个新的调查地点,就是董露毕业后被分配到的所中学。
在接到陈严的电话后,向杰立刻派人去了宏城师范学院。
有了名字和入学年份,就好查多了,很快就在八四届中文专业的名单里发现了董露的名字。
了解董露在大学期间的情况还没这么快,但派过去的人为了不耽误调查进度,先查到了董露大四实习并毕业后分配的学校信息,告诉了向杰。
这所学校是开平三中,当年的开平还是县。
电话里,向杰说:“我也是刚得到的消息,还没来得及查这个开平三中的具体地址。”
负责开车的陈严听到外放后回答道:“向警官,不用查了,这个开平三中我知道。”
“是嘛,那太好了。”
“这个开平三中已经没了。”陈严的话,让向杰一惊,让周奕也愣了下。
“没了?”
“我记得好像九零年的时候,因为开平区规划建设的问题,开平三中并入了开平一中。一中的位置我知道,我们这就过去。”
挂上电话,周奕随口问道:“还有这事儿呢,我还真没听说过。”
陈严说:“也是巧了,我们高中有个老师,就是从开平三中过来的,他亲口跟我们说的。”
两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开平一中,找到教务处主任,说明了来意。
教务处主任摸着自己锃光瓦亮的大脑门说:“董露,我们这里好像没有叫这名字的老师啊。”
“不是现在,应该是八八年师范学院毕业后进的三中。”
“八八年……还是三中……嘶……这恐怕不好查啊。”教务处主任为难地说。
陈严说:“为什么?九零年的时候三中不就并到你们一中了吗,也就隔了两年而已。”
“两位警察同志,不是我不配合你们,是真的不好查,因为当年三中并过来的时候,就挺乱的,很多资料都丢了。如果你们要找的这位董露董老师她在并过来之前就不在三中了,那这资料恐怕是真找不到了。三中来的老师很多资料我们都是重新弄的。”
周奕想了想问道:“那当时三中并过来时,有没有一些了解情况的领导,比如三中的校长之类的,我们可以找他问问。”
教务处主任无奈地笑了笑说:“这个你们恐怕问不着了。”
“为什么?这人去世了?”
“那倒没有,不过已经进去了。”说着,教务处主任手指往空气里戳了戳。
他这个进去了,自然是进监狱了。
“犯了什么罪进去的?判了几年?”
“判了几年这个我哪儿知道,我是一中的人,三中校长是在并过来之前就进去的,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反正听说好像是因为强奸进去的。”
周奕和陈严立刻对视了一眼,强奸?不会是……
又问了一些情况,发现这位主任确实不了解情况。
而且他还叫来了两个同事,问她们记不记得从三中转过来的老师里有个叫董露的。
另外两名老师都是摇了摇头,有一位说三中当时并过来的时候,其实接收的老师并不多。
主要原因还是宏城政府对开平区的规划没搞好,之前那么大张旗鼓的改县为区,把其他相应的规模都扩大了,可结果新区发展不理想,人口大量流失,当时一中和三中学生都不是满的,所以教育局决定合并了。
当时很多老师都被转到了全市各个中学了,因此很散。
再加上三中之前校长出了那种丑事,合并前的管理和教学质量都一落千丈。
从开平一中出来,还没回到车上,周奕立刻掏出手机准备打给乔家丽。
让她查下关于开平三中校长坐牢这案子,看看是否和董露有关。
正在拨号,乔家丽的电话就进来了。
“乔姐,我们正好有事儿要找你呢。”
“周奕,我发现了一起案子,和董露有关。”
“是不是强奸案?”
电话那头的乔家丽惊讶道:“你们也查到了?”
周奕的心顿时一沉,“只是打听到了一点线索,强奸犯是不是开平三中的校长?”
“没错,就是开平三中的时任校长辛云飞,他于八八年的六月十六日,涉嫌强奸本校实习女教师董露被捕,最后被判了八年。辛云飞已于九六年出狱,目前行踪不明。”
乔家丽的话,算是把这件事盖棺定论了。
怪不得周奕没有印象,因为强奸案虽然也属于刑事案件,但不属于命案,所以案件卷宗没有同步到省城。
这案子应该是当时的开平分局办理的。
乔家丽还补充了一些细节。
董露是八八年的二月底,根据学校的分配,前往开平三中开始实习的。
辛云飞自董露入校实习开始,就对董露表现出了格外的关心和热情,由于开平三中地处偏远,不方便通勤,辛云飞便特批了一间单人教师宿舍给董露住。
最后强奸犯罪行为也就发生在这间单人宿舍里。
从董露入校实习,到案发,总共时间仅三个半月。
最开始辛云飞还比较克制自己的犯罪欲望,利用职务之便经常把董露叫到他的办公室和她谈心,并借机产生肢体接触。
后面就越发猖狂,经常在放学后前往教职工宿舍楼,以各种名义强行进入董露的宿舍,对其进行言语和行为上的骚扰。
包括述说自己婚姻生活的不幸,和长久没有性生活的压抑与痛苦,并以身体不适等借口,躺在董露的床上赖着不走等等恶劣行径。
根据案件口供记录,董露多次委婉地向辛云飞表达了自己已经有男朋友了,希望他可以自重。
但辛云飞充耳不闻,且行为越来越过分。
最严重的一次是董露发现辛云飞来过之后,自己就丢了一条内裤,辛云飞则矢口否认,还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教育她年纪轻轻不要血口喷人,有本事就拿出证据来。
董露哭着说如果他再这么无耻,自己就去教育局告他。
这件事发生在五月中旬,从那次之后,辛云飞就再也没去教职工宿舍找过董露,但董露说自己在实习工作中屡屡碰壁,被各种针对和穿小鞋,很明显就是辛云飞这个校长授意的。
而这时候,师范专业的弊端就出现了。
虽然毕业包分配工作,且正常实习后基本都能留下来。
但也正因为工作都是分配的,意味着毕业生没有别的选择,把你分到哪里你就得在哪里工作。
如果你自己放弃,那大概率很难会有第二次机会。
当然可以在毕业后走社招途径,但在当时的教育系统内,这种可能性也比较低。
所以尽管董露饱受困扰,苦不堪言,但也不能怎么样,只能忍气吞声,毕竟真去教育局告,她也没有任何证据。
不过好在那次之后,辛云飞这狗东西也就消停了。
一直到了六月十六号那天晚上,辛云飞突然出现在了教职工宿舍里。
董露说自己是拒绝让他进屋的,但他以谈一谈她的转正问题强行进了屋。
然后辛云飞就厚颜无耻地直接提出了一个交易要求,说自己从董露第一天来学校就看上她了,她如果想转正想留下来,就做他的情人,自己不光会给她转正,每个月还可以给她钱,给她在外面租一套房子,更是承诺只要跟了自己,就扶持她升职加薪,三年就能走她二十年都走不了的路。
辛云飞还威胁她,如果她拒绝,不仅在三中她转不了正,他保证在宏城也没有一所学校会用她,因为她会在她的实习记录上写下最差的评语,让这份实习报告跟着她的档案一辈子。
他还说,自己查过她的资料了,知道她就是个孤儿,没有父母,没人会替她撑腰的。
就在辛云飞以为自己已经胜券在握的时候,董露咬牙切齿地说:我就算是要饭,就算是饿死,也不会屈服于你这个人面兽心的畜生淫威之下的。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辛云飞,恼羞成怒的他直接用暴力手段殴打并强奸了董露。
董露的哭喊挣扎声引起了宿舍里其他老师的注意,辛云飞最终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被抓了现行。
而经鉴定,董露在本案中除了被强奸外,还受了一级轻伤。
公安机关的侦查过程非常顺利,因为不仅人赃并获,还有大量目击证人。
侦查完毕后就移交检察院了,之后辛云飞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这就是整起案件的全部过程了,至于案件结束之后董露的下落,就不在案件卷宗的记录范围内了。
周奕和陈严坐在车里,听完了乔家丽对于这起案件的描述,心情直接跌入了谷底。
因为这起案件里充满了无奈和不公,无法想象董露那段时间的痛苦和惶恐,更加不能想象她在面对这种人面兽心的畜生时的绝望和恐惧。
周奕挂上电话后,拿出了之前老院长给的那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八八年十月份拍的,也就是说,强奸案已经发生四个月了。
再看这张照片,周奕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知道强奸案后自己的心境变了,总感觉照片里的董露和肖冰的表情里透露着一股悲伤。
这种事情,不论在哪个年代,对被害人的伤害都是巨大的,仅仅四个月而已,不可能这么快就走出来的。
所以老院长在问她工作情况的时候,她才只能敷衍回答,因为她没办法说出真相。
关于肖冰和董露的拼图,总算找到了几块。
但同样的,线索也在此处中断了,因为不论是这起强奸案的卷宗,还是学校那边的资料,全都没有关于董露之后的情况。
强奸案发生后,她去了哪儿?做了什么?
目前的线索里就不得而知了。
以及她和肖冰又是怎么认识的,怎么走到一起的,也是个未知数。
更关键的是,被强奸之后,还有更大的苦难等着她。
她究竟是怎么烧伤的,怎么变成如今这副模样的。
到底是意外,还是有什么人伸出魔爪将她拖入了无尽的深渊?
周奕看了看天色,又是一天要过去了,夜幕降临。
周奕突然发现,重生后,自己似乎过于习惯在短时间内破案了。
而如今的宏大案,已经过去十几天了,犹如一个泥潭,让他再也快不起来,步履艰难。
……
大观街,一如往常般热闹。
随着夜色来临,街道两旁的店家们纷纷亮起了灯,燃起了灶,此起彼伏的炒菜声络绎不绝。
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似乎不久前警察大半夜搜查并没有对周围造成什么影响。
倒是有不少人把宏大学生被碎尸的事情当成是酒桌上的谈资,分享着自己从一些朋友那儿听来的“内幕消息”。
没有人注意到,一道身影贴着墙根,在黑暗里沿着这人间烟火照亮的边缘往前走。
假如有人从旁边经过,这道人影会像一只受惊的猫一样走得更快。
然后熟练的拐进了一条小巷,在没有路灯的巷子里快步穿行。
很快,人影就停在了一栋黑漆漆的平房前面。
人影把手伸进怀里摸索了一会儿,从脖子上摘下了一根绳子,绳子上挂着两条钥匙。
人影熟练地把一条钥匙捅进了门上的钥匙孔,然后一拧,门就开了。
这人悄无声息地从只开了一条缝里钻了进去,然后又立刻关上了门。
但人影没有留意的是,关上后,门上飘荡着两条断裂的封条。
人影进屋,没有开灯,而是熟练地走到里屋门口,同样拉开了一条门缝,然后钻了进去。
死寂的空气中,回荡着人影急促的喘息声。
进了里屋,人影走到墙根处,摸索了片刻后,十指抠进了地砖狭窄的缝隙里,然后打开了地下室的入口。
这人小心翼翼地爬了下去,顺便伸手把连接着地砖的盖子给小心翼翼地合上了。
冰冷的地下室里,人影走到那张铁架床上,先是坐了下来,然后又慢慢地躺了下来。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那个人影在床上慢慢地蜷缩成了一团。
地下室里,原本急促的呼吸声渐渐平缓了下来。
最终,融入了这片死寂之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最新章节,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最新章节,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