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卫和校领导约定见面的时间之前。
调查又有了一些进展。
首先就是从方革新口中确认了,老的研究生宿舍楼404当时住的人就是董露。
于雅丽也很快打来了电话,说找人打听过了,自焚的那个女生叫董露,是社会学院的研一新生。
然后倪建荣这边带回了社保局的记录,社保局的资料上显示,董露在八九年的十一月十六号到九零年的一月底,都在平和路医院的外科病房住院治疗。
从具体的费用名目上可以看出来,都是抢救和治疗烧伤的。
这点也很奇怪,平和路医院确实离宏大是最近的,但他毕竟是个二甲医院,没有专门的烧伤科,只有普通外科。
而市一和市三这两家三甲都是有专业的烧伤科的,为什么不去?
怪不得之前专案组按照正常思路去查这两家三甲的烧伤科却没有发现,因为董露压根就没在那里治疗。
梁卫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而且外面的雨也明显小了不少,就说准备出发了。
周奕早就已经跃跃欲试了,立刻跟上了梁卫。
可奇怪的是,倪建荣居然坐着没动。
梁卫也发现了,回头问道:“倪支队不去吗?”
倪建荣露出略微痛苦的表情,捂着腹部说:“这事儿就辛苦梁支队了,我胃有点不舒服,先缓缓。”
既然这么说了,那梁卫也不好多说什么,道了声辛苦就招呼周奕。
周奕也觉得有点奇怪,这种事按理来说倪建荣不应该跑得最快了嘛,难道真的身体不适?
去往行政楼的路上,梁卫突然问道:“周奕,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带你去吗?”
这个问题,周奕还真的有想过。
是因为自己加入专案组之后表现出色,引起了梁卫的注意?
还是说他想让自己在旁观察,查漏补缺分析情况?
不对,理论上,这种领导之间的交涉和对话,自己这个大头兵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
而且看刚才梁卫的反应,他也没有提前知道倪建荣不去了,所以要拉自己凑个数。
思来想去,周奕觉得只有一种可能。
“梁支队,我瞎猜一下啊,猜错了您别怪我。”
“那得看你猜对了几分。”
周奕说:“我猜,您是让我去当坏人的。”
周奕说完,想观察一下梁卫的反应。
这是算命先生常用的伎俩,先说一句模棱两可有回旋余地的话,然后看对方反应再见风使舵调整说话方向。
可问题是梁卫脸上古井不波,半点反应都没有,只是目视前方继续往前走,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周奕心说,果然有城府。
于是只能继续往下说:“领导和领导之间的谈话,往往是比较心平气和的,因为领导代表的是一个部门,两边领导沟通不是个人在沟通,是两个系统在交流合作。所以一般说话都会比较谨慎,万一对面是个太极高手,那搞不好聊个两三个小时,最后还是在原地绕圈圈。”
梁卫依然不动声色,只是说了两个字:“继续。”
有了反应,周奕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梁支队,您看武侠吗?”
这问题让梁卫愣了下,这小子什么套路,怎么突然聊武侠了。
“偶尔。”
“武侠里,太极的奥义叫四两拨千斤。但还有一句话,叫做一力破万法,意思就是管你什么玄妙的招式,只要力大就能出奇迹!”周奕嘿嘿笑道,“我就是这个力气大的,我可看不懂什么太极拳的招式,我就管轮王八拳,反正只要力气够大,也能乱拳打死老师傅。”
说到这儿,梁卫微微一笑,但还是没说话。
这件事,其实就是意会了。
他选周奕,就是想看看他能不能领悟自己的想法。
就像他说的一样,领导之间的沟通,弯弯绕太多,太极拳招式太多,你来我往推手推了半天,最后两人下盘都很稳,脚步都没挪半寸,那就难办了。
他本来想让谢国强出面,直接找宏大的一把手,校长。
但谢国强问了他一个问题,这个董露的事情,和宏大案到底有什么关系。
他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董露目前和案子肯定是有关联的,但又没有直接关联,因为这个人她不符合凶手的各项特征。
既然没有直接关联,那逮着人家学校的丑闻刨根问底,人家肯定不乐意啊。
如果查半天,最后发现跟宏大案没任何关系,那学校那边肯定会向上面投诉。
所以谢国强和宏大校长一直不出面,双方就是都在遵守游戏的规则,给两边的关系留着最后回旋的余地。
他当然懂,所以他没有贸然回答谢国强的问题。
但案子还是得推,他和周奕一样,觉得这里面有事儿,必须得搞清楚。
那就得有人破局,这个人得“突然脑子坏了”,把所有难听的话都说了,把对方的太极服给撕了,把碗砸了锅踹了,逼着所有人把问题摆在台面上。
当然,他作为领导,自然得表个态,狠狠地批评下这个“发神经的人”。
至于出了这个门该怎么“处理”,那是专案组的事情,学校你可管不着!
其实就是审讯里常用的那套红脸白脸手段。
只是这事儿不能教,教了不自然,表演痕迹会太重,所以只能悟。
好在,周奕的悟性是一流的。
梁卫虽然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产生了爱才之意,怪不得秦老都为他保驾护航,这小子确实是个好苗子,二十出头却有四五十岁人的城府。
这块玉再好好磨一磨,假以时日一定会大放异彩的。
很快前面就是宏大的综合行政楼了,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立诚楼。
取自《礼记中庸》里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以诚为核心,立身、治学、行道。
可讽刺的是,他们来这儿,就是为了戳穿一个谎言。
周奕跟着梁卫来到了副校长办公室,没他想象的那么豪华,面积大概也就二十几个平方,装修古朴,桌椅不知道是不是红木的,反正看着挺高级。
办公桌对面放着一盆君子兰,是这屋子里唯一亮眼的颜色。
左边墙上挂着四个泼墨大字,写着“厚德载物”,右边墙上正对面挂着一幅千里江山图的印刷品。
宏大的副校长是副厅级,相当于宏城的副市长一个级别,从行政级别上来说,这个级别比谢国强要高。
不过从职能权重上来说,谢国强的实际权力要比宏大的副校长大不少,毕竟是公安系统的一把手,宏城比他还大的就只有分管公安的副市长了。
宏大一共有五位副校长,出面和专案组对接的这位姓刘,刚才上楼的时间梁卫介绍说叫刘保国,也是前两天周奕在市局见过的那位。
见他们到来,刘校长立刻起身迎了上来。
“哎呀,梁支队,有失远迎。不好意思前面有个会脱不开身,才耽误到现在,抱歉抱歉。”
两人又是握手又是寒暄,刘校长说:“稍等一下,我喊陈院长过来。”
说完返回办公桌,拿起电话打了过去:“老陈,是我啊,梁支队来了,你一块儿过来听听呗,这是咱俩一块儿的工作,咱得互相监督啊。好好好,在我办公室,你来吧。”
挂上电话,刘校长冲梁卫笑盈盈地说:“陈院长他一会儿就到,两位快请坐,我让人泡茶。”
然后刘校长开始说场面话,全程都没有问一句周奕是谁,仿佛在他眼里这个大活人不存在一样。
周奕倒不意外,毕竟领导嘛,形形色色什么样的都有,有的眼高于顶,有的和蔼可亲。
不搭理我更好,省得我还要跟你客套。
过了四五分钟,一阵脚步声匆匆忙忙地靠近,然后一道人影出现在了门口。
周奕扭头一看,一个脑门有点秃有点亮、戴眼镜的五十多岁男人出现在了门口,正是那天在市局见过的另一位校领导,周奕记得当时喊他陈院长,估计是哪个学院的院长。
“哎呀,梁支队,不好意思久等了久等了。”
跟刘校长一样,这位陈院长上来就是握着梁卫的手一通寒暄。
只是可能走得太急,他厚厚的镜片上蒙了一层雾气。
坐下之后,陈院长掏出一块镜布,摘下眼镜擦了擦。
重新戴起来后,才把目光投向了周奕,看看周奕,眼里有一丝疑惑。问梁卫:“怎么倪支队没来?”
“倪支队太辛苦了,为案子奔波操劳,身体有点不适,他让我跟两位说句抱歉。”
周奕在一旁忍着笑,他不知道梁卫只是在寒暄,还是故意阴阳倪建荣。
“哎呀,哪里的话,都是你们在为了案子操劳。”陈院长说着看了眼旁边的刘保国说,“我们才是该说抱歉的人,没帮上什么忙,惭愧啊。”
刘保国十指交叉,点了点头。
周奕心说,果然这对话里的含水量十足啊。
陈院长和眼高于顶的刘校长不同,又把目光挪回了周奕身上。“你就是周奕吧?”
周奕微微一惊:“陈院长您还认识我?”
陈院长笑道:“你不是跟倪支队一块儿上了电视台的节目嘛,倪支队还跟我夸过你来着。”
第一句周奕不惊讶,自己上过电视这事儿确实会让很多政治嗅觉敏感的人记住,普通老百姓不相干的人记住的反而倒不会多,毕竟一天到晚那么多电视那么多嘉宾呢,而且电视台不像后来的互联网,属于被动观看,无法自主浏览。
他惊讶的是后面那句,因为他知道以倪建荣的性格,怎么可能夸自己。
就冲他当初那句“吴永成的人”,就干不出向别人夸自己的行为。
这话明显是这位陈院长的客套恭维话,说明他这人是比较八面玲珑的,哪怕自己一个小角色他也给面子,和刘校长不一样。
但让周奕惊讶的是,这句话背后透露出一个信息,倪建荣和这位陈院长,甚至旁边的刘校长有交情。
再联想到彪哥吐槽过倪建荣饭局多,爱搞酒桌文化,以及那天在市局是倪建荣亲自送的这两位校领导。
周奕就懂了,看起来倪建荣不是胃不舒服,是找个理由躲着这事儿啊。
可能得罪人的事儿他不想干,所以索性就不来了。
面对对方的客套话,周奕无奈,刚想客气两句。
对方的下一句话让他一愣。
陈院长说:“要知道,这节目本来应该是我跟你上的才对。”
“嗯?”这句话不光周奕感到奇怪,一旁的刘保国和梁卫也很疑惑什么意思。
周奕突然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去市电视台的那天,也就是钱来来第一次被绑架那天。
本来是当天要录《问心》节目的,起因是自己在美食街救陆小霜被丁春梅给拍到,然后上了新闻,后面自己还得了个“城市英雄”的称号。
那天在电视台,宣传科科长钟琳告诉他,节目上有一个对谈环节,和他对谈的嘉宾有两位,一位是姓梁的宏城本地作家,在文坛颇有名望,不过临时有事儿来不了,后面电视台为了赞助就找了钱红星来。
也因此,才引出了钱来来案这一系列的事情。
另一位周奕想起来,说是宏大的一位教授,好像还是个什么社会学家,好像就姓是陈。
周奕恍然大悟惊讶道:“哦——您就是陈耕耘教授啊。”
陈耕耘和蔼可亲的笑着点了点头:“没错,当时电视台找我的时候,我其实一开始是拒绝的,毕竟是个治安事件,我觉得我一个学者去凑热闹不合适,毕竟一把年纪了。”
这时刘保国笑了笑说:“你老陈凑的热闹还少啊,哪儿都有你的影子。”
“我搞社会学的,不就得融入社会嘛,要不然学术不就成了空中楼阁了嘛。”
陈耕耘和刘保国打趣完,又对周奕说:“后来电视台跟我说,你救的那个人还是我们宏大的学生,我一听,那就不一样了,我这得去啊,得代表我们宏大好好向你和我们宏城的公安干警表示感谢啊。”
说着指了指刘保国说:“我还特意向我们刘校长请示了,他大手一挥说去,必须去。”
“结果。”陈耕耘无奈地一摊手说,“最后还是没录成,挺可惜的。”
刘保国说:“你是可惜没能上电视露脸吧。”
顿时几人都笑了起来,周奕也跟着陪了两句笑。
心说万幸那个节目没录成,当时要录成了,钱来来就死翘翘了,龙志强一伙儿也还在逍遥法外呢。
“有机会,有机会一定要再跟你这位小友好好畅谈一番。”陈耕耘笑着说。
“陈院长太客气了,那是我的荣幸。”
周奕刚说完这客套话,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
虽然说有这么一点渊源吧,但这位陈院长的表现难免有些热情了。
而反观旁边的刘副校长,表情严肃,透着威圧感。
可明明两个人关系看起来是相当不错那种,性格反差至于这么大吗?
突然,周奕明白过来了!
好家伙,对面这两位是给我们安排了红脸白脸的戏码吗?
此时,梁卫也发现了问题,于是主动挑起了话题,表明来意。
他说今天来,是有些事情想了解。
然后拿出了董露的医保记录放在面前的茶几上说:“我们查到一个叫董露的女性,从医保记录显示来看,应该是你们宏大的学生,八九年入学的,医保使用记录显示,这个董露在平和路医院住院治疗过很长时间。但是我们在贵校的学生资料里,没找到这个人的相关资料。”
刘保国和陈耕耘听完,一个面无表情一个略带惊讶的互相对视了一眼。
陈耕耘拿起了茶几上的资料翻了几下喃喃道:“嘶……不会是因为档案保存不利,丢了吧?”
周奕冷笑着讥讽道:“学生档案这么重要的东西都能丢,那这个学工处留着干嘛,还不从上到下都开了,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吃干饭的?”
然后又笑着问陈耕耘:“陈院长,这学工处是你们学校哪位领导分管的?我觉得你们可以趁机向学校反映反映这人管理上的失职。”
陈耕耘尴尬地说:“我就是这么随口一说,也未必,也未必。”
旁边的刘保国脸色明显红温了。
周奕当然知道学工处是谁分管的,他就是故意这么说的。
梁卫斥责道:“周奕。”
周奕立刻假装畏惧的闭上了嘴。
梁卫顺着话头说道:“虽然周奕这话是难听了点,但道理却是对的,学生档案资料丢失是大事,尤其这还恰好跟我们的侦查方向有关,我觉得是不是向谢局长汇报下,顺便立个案调查一下,看这里面是不是存在工作人员侵占或玩忽职守的问题?”
刘保国摆摆手道:“梁支队,我觉得这个就没有必要了吧,关于资料的问题我们学校内部会调查的,就不浪费专案组宝贵的警力了。等到时候调查结果出来了,我们再请示领导,然后通过正规程序向你们披露。”
周奕心说,果然打得一手好太极,等你们查,黄花菜都凉了。
周奕开口道:“梁支队,我觉得没这个必要,因为我已经查到一些线索了。”
“是嘛?”梁卫是假惊讶,但对面两人可是真惊讶。
周奕说:“宏大的二十七号楼,以前是研究生宿舍,我通过走访已经毕业多年的研究生得知,楼里的404寝室曾经发生过火灾,好像还烧死了一个人,这个被烧死的人刚好也叫董露。”
“咳咳……”刘保国咳嗽了两下,正要开口。
周奕却不给他机会,又说道:“我还听说,这件事可能不是意外失火,给我提供信息的人说,当年都传这是一起人为纵火案!”
梁卫说道:“人为纵火?不能够吧,当时没报警吗?”
“不知道啊,反正我是没查到相关报案记录。”说着周奕扭头问刘保国和陈耕耘,“两位领导知道这事儿吗?当时报警了吗?”
一旁的梁卫心说,这小子演技可以啊,一点都没有因为对方是两个德高望重的领导而心生怯意。
陈耕耘和刘保国的脸色肉眼可见的难看。
刘保国没有回答,而是严肃的问道:“是谁告诉你这些事情的?”
哟,避开问题直接反问,顺便转移话题?
周奕心说,老家伙够鸡贼啊。
不过他压根没打算回答他,你反问,我直接无视。
扭头问梁卫:“梁支队,当时没报警的话,这案子现在还能立案调查吗?这个我经验少,不太懂。”
梁卫说道:“纵火案,如未造成重伤或死亡的,最长追诉期为十年。如果造成了重伤或死亡的,最长追诉期为二十年。所以立案调查没任何问题。”
周奕伸手,十分自然地拿走了陈耕耘手里关于董露医保使用记录的复印件说:“这个董露是八九年十一月住的院,一住住了快三个月。纵火案那个也叫董露,都说已经死了。这两个是不是就是同一个人啊,那完全符合立案调查的程序啊。”
周奕笑着对刘保国说:“刘副校长,这案子咱们一会儿回去就走立案程序,希望贵校到时候能好好配合案件的侦查工作,我们就感激不尽了。等到时候调查结果出来了,我们再请示领导,然后通过正规程序向你们披露。您看可以吗?”
刘保国显然已经气炸了,鼻子里重重地喷出了一口气。
“梁支队,道听途说,毫无根据也能立案吗?”刘副校长眯着眼冷冷地问。
梁卫笑呵呵地说:“刘校长可能对我们公安系统的工作不太了解,立案不等于起诉,如果查下来没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撤销的嘛。”
这句话,算是堵死对方想拉大旗的想法了。
刘保国拿起自己的茶杯站起身,另一只手拍了拍陈耕耘的肩膀,但是没说话,然后自顾自地去倒水了。
这意思似乎是在说,你自己看着办吧。
周奕有点纳闷,这什么意思?这事儿跟陈耕耘有关?
陈耕耘嘴角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然后叹了口气说:“梁支队,周奕小同志,关于董露这件事其实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不存在外面谣传的什么纵火,也不存在有人不幸遇害的情况。因为这件事的根本责任人就是董露她本人。”
说着,陈耕耘从白衬衣的口袋里摸出了两张纸,小心翼翼地展开后,放在了茶几上。
“这份,是董露承认自己因违规使用电器不慎引发火情的确认书。”
“而这份,是董露自己提交的退学申请。”
梁卫立刻皱起了眉,拿起了这两张纸。
之前周奕从方革新那边确认了两件事,第一,404寝室里的人确实是董露,第二,董露是自己申请退学的。
第一点没什么特别,但是关于第二点,周奕觉得倒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董露这种情况,也不可能继续读书了,只能选择退学。
方革新算是选了个比较保险的信息向他透露,也符合他精明的风格。
所以陈耕耘如果只拿出退学申请,两人不觉得惊讶。
但居然还有一份董露承认自己违规用电造成火灾的确认书?
这让梁卫和周奕都始料未及。
周奕凑上去看,梁卫看完之后又把这两张纸递给了周奕。
周奕接过来,双眉紧锁地盯着手里的纸,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确认书上,明确写了“因本人违反学校规定,于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六号的晚上,在研究生宿舍404室使用大功率取暖电器,不慎引发火情,点燃被褥,导致本人严重烧伤,一切责任均由本人承担,与学校无关”。
大功率取暖电器?点燃被褥?
难道真是意外情况?
可为什么学校找同楼层的同学谈话时,说的是因个人问题自焚导致的?
用电不慎和自焚可完全是两码事啊。
而且这份确认书有几个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确认书上的内容是打印出来的,只有最后的确认人签名是手写的。
第二,事发是在八九年的十一月十六号,但这份确认书的日期,却是九零年的一月九号,隔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当时董露应该还在医院。
第三,这份确认书上面,还有一条是“学校本着对受伤学生的人文关心,无偿提供五万元整的慰问金”,以及最后的落款处还有宏大的财务公章。
然后那份退学申请,也是打印出来的,字体格式和确认书一模一样,日期倒是二月份,但看得出来日期的墨迹和签名有轻微的出入。
所以综合下来看,这所谓的确认书和退学申请。
恐怕完全就是个交易。
周奕心里摇摇头,不,可能连交易都算不上,而是胁迫!
两份文件是提前打印好的,九零年的时候,想在街面上找一家打印店可不容易,包括现在九七年也是。
打印机都是进口的,很昂贵,一般都是公家才会使用。
就算董露真要写这东西,那也应该是让肖冰手写,怎么可能是打印文件。
而且文件里的措辞,完全倾向学校,又是和学校无关,又是人文关怀无偿提供慰问金。
甚至鸡贼到连火灾两个字都没出现,用了“火情”两个字。
所以明摆着,这就是学校准备好之后,强行逼董露接受的东西。
至于条件,就是那五万块钱的“慰问金”。
九零年五万块钱,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这里面有两个疑点。
第一,如果董露是自焚,学校是不可能平白无故掏这笔钱的,这个数目估计得校长本人签字才行。
所以也就侧面印证了肯定不是自焚。
纵火谋杀?包庇?
这么大的事,学校真的敢这么明目张胆吗?
就算有人想这么做,复杂的校领导层环境也不会允许。
剩下的可能就是,起火原因是校方管理失职导致的,而且追究起来,会对某些人的升迁不利。
所以才要把事情压下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周奕看看坐在对面的陈耕耘,和站在书桌旁没有坐回来意思的刘保国,估计跟他们两人其中一个的仕途有关系。
那这事儿就难办了,有了这张责任确认书,除非自己有铁证,否则这件事的性质就只能是意外了,毕竟当事人本人都已经承认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而且就算现在找到董露本人,让她本人来否认,恐怕也不行。
因为现在的董露有精神病,她现在说的话在法律上的效力甚至还不如手里这张纸。
第二,董露为什么会签这张东西?
责任不在她的话,任谁都想要讨一个公道讨一个说法吧?
尤其是她在一年多前,才刚经历了被强奸这种创伤,接二连三的巨大打击之下,人对金钱在心理需求上是会变得很好的。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金钱的价值是需要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才能体现的。
你给沙漠里快渴死的人一块金子,他不会感激你,只会拿金子砸死你然后抢你的水喝。
所以周奕不认为在那种情况下,董露会去衡量这五万块钱到底值不值得让自己既往不咎。
何况,那个时候董露被烧伤还不足两个月。
周奕仔细看了看上面的签名,有一些顿挫,但整体还是流畅的。
突然皱着眉问道:“陈院长,这个是董露自己签的吗?”
这时刘保国开口了:“她家属代签的,她当时的情况没法签字按手印。”
周奕心里冷笑,这两人果然是什么都知道。之前还在那儿装傻充愣,这是看糊弄不过去了才把底牌给掏了出来。
“不对吧刘校长,我们查下来这个董露是孤儿啊,没有家属吧。”梁卫说。
刘保国一指陈耕耘说:“老陈,那个是她家属吧,我记得还是我们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助教呢。”
陈耕耘点点头说:“我记得好像是未婚夫吧,是我们学校的老师。”
那就是肖冰无疑了。
“不对吧。”周奕眉毛立起来了,“未婚夫就是没结婚,没结婚那签的字可没有法律效力啊。而且代签不应该是签代理人的名字吗?还要有代理证明。”
周奕抖了抖手里的纸说:“两位领导,这东西不具备法律效力啊。”
可是没想到,刘保国和陈耕耘一点也不着急,刘保国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讥讽。
陈耕耘开口道:“怪我,没说清楚。当时董露的手抖得太厉害,所以她的未婚夫协助她,握着她的手签的字。”
这个回答,让周奕哑口无言,因为大概率是真实的情况。
学校肯定知道肖冰旷工了,但应该不知道肖冰是因为宏大案被查而逃跑了,所以这两位领导不太可能在这种有人证的事情上撒谎。
所以就是说,签下这两张纸的时候,肖冰也在场。
那大概率签字的场景是医院病房了。
肖冰能接受这种事情?能咽下这口气?
虽说他不是个孔武有力的男人,但他可不是怂包,他是能在关键时刻不顾安危冲上去抢夺歹徒手里刀的人。
这样的人,在董露接连遭遇磨难时会认怂?
突然,周奕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烧伤治疗,是要花很多钱的。虽然有医保兜底,但自己这部分钱还是得掏,而且不是所有治疗都是纳入医保的,很多项目是要自费的,尤其如果要用到一些进口药物的话。
肖冰和董露,两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肖冰娘家的亲戚也没有说过肖冰找他们借钱。
所以他们哪儿来什么钱治疗?
学校恐怕就是瞅准了这点,所以才开出这个条件的。
放弃追究的权利,就能拿到这五万块钱救董露的命。
如果坚持要一个真相,那董露就可能没法继续接受治疗。
选真相,还是选董露的命!
周奕无法想象,那个瞬间的肖冰该有多么的绝望!
陈耕耘不动声色地伸手,把周奕手里的两张纸拿走,就像前面周奕做的一样。
“所以年轻人,还是要多历练历练,做事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太过浮躁,群众的声音当然得听,但也要分辨哪些该听,哪些不该听,莫要因此耽误了大好前程啊。”
周奕没说话,因为他现在确实也说不了什么,除非找到肖冰。
肖冰精神是正常的,而且也是当事人的密切关联人,只有从他口中才能得知更多的细节。
学校这边,恐怕就到此为止了。
本来是想把这个事情闹到台面上来的,扣个纵火和死人的大帽子,逼校方自证,哪怕不自证也有正当理由强行往下查。
结果对方早就把事情完美解决了。
周奕再想把这件事情翻出来查,除非能找到纵火谋杀的铁证,否则是得不到任何支持的。
可七八年过去了,怎么可能还留下什么铁证。
很多时隔多年还能查出真相的案子,要么就是案发后警方立刻进行了现场勘查,收集固定了线索,后面科技发展通过当年的线索锁定了凶手;要么就是凶手因为别的案子直接或间接交代了犯罪事实。
这种当初都没报案的,翻案的几率约等于零。
刘保国这时走了过来,阴阳怪气地对梁卫说:“梁支队,还得是你们省厅的同志素质高啊,咱们宏城的公安队伍,我看素质还有待加强啊。”
他指的,自然是周奕了。
梁卫知道周奕肯定受挫了,这时候必须站出来替他撑腰。
梁卫起身问道:“刘副校长这话,我可不可以理解为,是在指责宏城的公安队伍建设工作做得不到位吗?”
“我……”刘保国顿时语塞。
“我记得前面陈院长提过,当初陈院长是要和周奕一块儿录节目的是吧?”
陈耕耘点点头,不知道梁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件事我在省厅也是有所耳闻,宏城的群众好像还给周奕起了个外号是吧?叫什么……城市英雄?”
陈耕耘点点头,说了句没错。
梁卫搓搓手,看了一眼周奕笑道:“老实说啊,我也有快三十年的警龄了,我父亲更是打建国起就干了一辈子的老公安了,我们两代人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都还没得到过这样的殊荣呢。”
梁卫大笑道:“这可不是什么一等功二等功能比的,更不是哪位领导的夸奖可以比拟的!这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扬,是身为一名公安干警最高的荣誉!”
梁卫这番话,让周奕瞬间动容,忍不住站了起来。“梁支队,我……”
梁卫突然转身面向周奕,然后立正,敬了个礼。
周奕见状,也立刻挺起脊梁,立正。
“周奕同志,希望你能牢记、并不辜负人民群众对你的这份信任!”
周奕敬礼,大声回答道:“是!”
周奕的这个字,如惊雷炸响。
刘保国和陈耕耘面面相觑,彻底理屈词穷。
你刘保国再扣大帽子,有梁卫这个帽子大?
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还有比人民群众更大的?
还是说你刘保国从思想根本上就已经和国家政策背道而驰了?
不过可惜的是,理是争赢了,但事儿却没能解决。
董露的研究生资料,依然没拿到,刘保国咬死了说是保管不利,下面的人工作失职,学校一定会严查、彻查。
至于什么时候查,查了后又怎么样,那就没个准了。
这次会面,算是不欢而散。
梁卫和周奕走出了综合行政楼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只有树上还是滴滴答答。
“梁支队,今天这事儿……”
梁卫摆了摆手,和颜悦色道:“不怪你,我都没想到还有这一出。”
“梁支队,违规使用电器这事儿肯定是假的。”
“没有证据,真假也就没意义了。除非能尽快找到当事人董露,或许只有从她口中才能知道真相。”
周奕点点头:“我明白。”
这时梁卫的手机响了,他接起来刚听了两句,眼中顿时闪过了一丝喜悦。
“好,我马上赶回局里!”
“梁支队,出什么事了吗?”周奕见他挂了电话,便赶紧问道。
“找到董露了。”梁卫欣喜地说,“老邱带人回肖冰家里,想再做一遍勘查,结果发现封条被大雨冲烂了,接着屋里出现了新的脚印,便立刻呼叫了增援。然后就从地下室里发现了一个穿黑衣服的女人,估计就是董露。”
“太好了。那有没有发现肖冰?”
梁卫摇了摇头:“目前只发现了董露一个人,没发现肖冰。”
他拍拍周奕肩膀说:“走,你跟我一起回局里。”
综合行政楼楼上的某个窗口,一个人影一直盯着楼下梁卫和周奕的一举一动。
直到他们离开,人影才退了回去。
但就在这时,人影的身形突然一滞。
他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一个花坛后面。
那里有一个人,躲在树丛后面,死死地盯着周奕他们消失的方向。
调查又有了一些进展。
首先就是从方革新口中确认了,老的研究生宿舍楼404当时住的人就是董露。
于雅丽也很快打来了电话,说找人打听过了,自焚的那个女生叫董露,是社会学院的研一新生。
然后倪建荣这边带回了社保局的记录,社保局的资料上显示,董露在八九年的十一月十六号到九零年的一月底,都在平和路医院的外科病房住院治疗。
从具体的费用名目上可以看出来,都是抢救和治疗烧伤的。
这点也很奇怪,平和路医院确实离宏大是最近的,但他毕竟是个二甲医院,没有专门的烧伤科,只有普通外科。
而市一和市三这两家三甲都是有专业的烧伤科的,为什么不去?
怪不得之前专案组按照正常思路去查这两家三甲的烧伤科却没有发现,因为董露压根就没在那里治疗。
梁卫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而且外面的雨也明显小了不少,就说准备出发了。
周奕早就已经跃跃欲试了,立刻跟上了梁卫。
可奇怪的是,倪建荣居然坐着没动。
梁卫也发现了,回头问道:“倪支队不去吗?”
倪建荣露出略微痛苦的表情,捂着腹部说:“这事儿就辛苦梁支队了,我胃有点不舒服,先缓缓。”
既然这么说了,那梁卫也不好多说什么,道了声辛苦就招呼周奕。
周奕也觉得有点奇怪,这种事按理来说倪建荣不应该跑得最快了嘛,难道真的身体不适?
去往行政楼的路上,梁卫突然问道:“周奕,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带你去吗?”
这个问题,周奕还真的有想过。
是因为自己加入专案组之后表现出色,引起了梁卫的注意?
还是说他想让自己在旁观察,查漏补缺分析情况?
不对,理论上,这种领导之间的交涉和对话,自己这个大头兵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
而且看刚才梁卫的反应,他也没有提前知道倪建荣不去了,所以要拉自己凑个数。
思来想去,周奕觉得只有一种可能。
“梁支队,我瞎猜一下啊,猜错了您别怪我。”
“那得看你猜对了几分。”
周奕说:“我猜,您是让我去当坏人的。”
周奕说完,想观察一下梁卫的反应。
这是算命先生常用的伎俩,先说一句模棱两可有回旋余地的话,然后看对方反应再见风使舵调整说话方向。
可问题是梁卫脸上古井不波,半点反应都没有,只是目视前方继续往前走,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周奕心说,果然有城府。
于是只能继续往下说:“领导和领导之间的谈话,往往是比较心平气和的,因为领导代表的是一个部门,两边领导沟通不是个人在沟通,是两个系统在交流合作。所以一般说话都会比较谨慎,万一对面是个太极高手,那搞不好聊个两三个小时,最后还是在原地绕圈圈。”
梁卫依然不动声色,只是说了两个字:“继续。”
有了反应,周奕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梁支队,您看武侠吗?”
这问题让梁卫愣了下,这小子什么套路,怎么突然聊武侠了。
“偶尔。”
“武侠里,太极的奥义叫四两拨千斤。但还有一句话,叫做一力破万法,意思就是管你什么玄妙的招式,只要力大就能出奇迹!”周奕嘿嘿笑道,“我就是这个力气大的,我可看不懂什么太极拳的招式,我就管轮王八拳,反正只要力气够大,也能乱拳打死老师傅。”
说到这儿,梁卫微微一笑,但还是没说话。
这件事,其实就是意会了。
他选周奕,就是想看看他能不能领悟自己的想法。
就像他说的一样,领导之间的沟通,弯弯绕太多,太极拳招式太多,你来我往推手推了半天,最后两人下盘都很稳,脚步都没挪半寸,那就难办了。
他本来想让谢国强出面,直接找宏大的一把手,校长。
但谢国强问了他一个问题,这个董露的事情,和宏大案到底有什么关系。
他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董露目前和案子肯定是有关联的,但又没有直接关联,因为这个人她不符合凶手的各项特征。
既然没有直接关联,那逮着人家学校的丑闻刨根问底,人家肯定不乐意啊。
如果查半天,最后发现跟宏大案没任何关系,那学校那边肯定会向上面投诉。
所以谢国强和宏大校长一直不出面,双方就是都在遵守游戏的规则,给两边的关系留着最后回旋的余地。
他当然懂,所以他没有贸然回答谢国强的问题。
但案子还是得推,他和周奕一样,觉得这里面有事儿,必须得搞清楚。
那就得有人破局,这个人得“突然脑子坏了”,把所有难听的话都说了,把对方的太极服给撕了,把碗砸了锅踹了,逼着所有人把问题摆在台面上。
当然,他作为领导,自然得表个态,狠狠地批评下这个“发神经的人”。
至于出了这个门该怎么“处理”,那是专案组的事情,学校你可管不着!
其实就是审讯里常用的那套红脸白脸手段。
只是这事儿不能教,教了不自然,表演痕迹会太重,所以只能悟。
好在,周奕的悟性是一流的。
梁卫虽然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产生了爱才之意,怪不得秦老都为他保驾护航,这小子确实是个好苗子,二十出头却有四五十岁人的城府。
这块玉再好好磨一磨,假以时日一定会大放异彩的。
很快前面就是宏大的综合行政楼了,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立诚楼。
取自《礼记中庸》里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以诚为核心,立身、治学、行道。
可讽刺的是,他们来这儿,就是为了戳穿一个谎言。
周奕跟着梁卫来到了副校长办公室,没他想象的那么豪华,面积大概也就二十几个平方,装修古朴,桌椅不知道是不是红木的,反正看着挺高级。
办公桌对面放着一盆君子兰,是这屋子里唯一亮眼的颜色。
左边墙上挂着四个泼墨大字,写着“厚德载物”,右边墙上正对面挂着一幅千里江山图的印刷品。
宏大的副校长是副厅级,相当于宏城的副市长一个级别,从行政级别上来说,这个级别比谢国强要高。
不过从职能权重上来说,谢国强的实际权力要比宏大的副校长大不少,毕竟是公安系统的一把手,宏城比他还大的就只有分管公安的副市长了。
宏大一共有五位副校长,出面和专案组对接的这位姓刘,刚才上楼的时间梁卫介绍说叫刘保国,也是前两天周奕在市局见过的那位。
见他们到来,刘校长立刻起身迎了上来。
“哎呀,梁支队,有失远迎。不好意思前面有个会脱不开身,才耽误到现在,抱歉抱歉。”
两人又是握手又是寒暄,刘校长说:“稍等一下,我喊陈院长过来。”
说完返回办公桌,拿起电话打了过去:“老陈,是我啊,梁支队来了,你一块儿过来听听呗,这是咱俩一块儿的工作,咱得互相监督啊。好好好,在我办公室,你来吧。”
挂上电话,刘校长冲梁卫笑盈盈地说:“陈院长他一会儿就到,两位快请坐,我让人泡茶。”
然后刘校长开始说场面话,全程都没有问一句周奕是谁,仿佛在他眼里这个大活人不存在一样。
周奕倒不意外,毕竟领导嘛,形形色色什么样的都有,有的眼高于顶,有的和蔼可亲。
不搭理我更好,省得我还要跟你客套。
过了四五分钟,一阵脚步声匆匆忙忙地靠近,然后一道人影出现在了门口。
周奕扭头一看,一个脑门有点秃有点亮、戴眼镜的五十多岁男人出现在了门口,正是那天在市局见过的另一位校领导,周奕记得当时喊他陈院长,估计是哪个学院的院长。
“哎呀,梁支队,不好意思久等了久等了。”
跟刘校长一样,这位陈院长上来就是握着梁卫的手一通寒暄。
只是可能走得太急,他厚厚的镜片上蒙了一层雾气。
坐下之后,陈院长掏出一块镜布,摘下眼镜擦了擦。
重新戴起来后,才把目光投向了周奕,看看周奕,眼里有一丝疑惑。问梁卫:“怎么倪支队没来?”
“倪支队太辛苦了,为案子奔波操劳,身体有点不适,他让我跟两位说句抱歉。”
周奕在一旁忍着笑,他不知道梁卫只是在寒暄,还是故意阴阳倪建荣。
“哎呀,哪里的话,都是你们在为了案子操劳。”陈院长说着看了眼旁边的刘保国说,“我们才是该说抱歉的人,没帮上什么忙,惭愧啊。”
刘保国十指交叉,点了点头。
周奕心说,果然这对话里的含水量十足啊。
陈院长和眼高于顶的刘校长不同,又把目光挪回了周奕身上。“你就是周奕吧?”
周奕微微一惊:“陈院长您还认识我?”
陈院长笑道:“你不是跟倪支队一块儿上了电视台的节目嘛,倪支队还跟我夸过你来着。”
第一句周奕不惊讶,自己上过电视这事儿确实会让很多政治嗅觉敏感的人记住,普通老百姓不相干的人记住的反而倒不会多,毕竟一天到晚那么多电视那么多嘉宾呢,而且电视台不像后来的互联网,属于被动观看,无法自主浏览。
他惊讶的是后面那句,因为他知道以倪建荣的性格,怎么可能夸自己。
就冲他当初那句“吴永成的人”,就干不出向别人夸自己的行为。
这话明显是这位陈院长的客套恭维话,说明他这人是比较八面玲珑的,哪怕自己一个小角色他也给面子,和刘校长不一样。
但让周奕惊讶的是,这句话背后透露出一个信息,倪建荣和这位陈院长,甚至旁边的刘校长有交情。
再联想到彪哥吐槽过倪建荣饭局多,爱搞酒桌文化,以及那天在市局是倪建荣亲自送的这两位校领导。
周奕就懂了,看起来倪建荣不是胃不舒服,是找个理由躲着这事儿啊。
可能得罪人的事儿他不想干,所以索性就不来了。
面对对方的客套话,周奕无奈,刚想客气两句。
对方的下一句话让他一愣。
陈院长说:“要知道,这节目本来应该是我跟你上的才对。”
“嗯?”这句话不光周奕感到奇怪,一旁的刘保国和梁卫也很疑惑什么意思。
周奕突然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去市电视台的那天,也就是钱来来第一次被绑架那天。
本来是当天要录《问心》节目的,起因是自己在美食街救陆小霜被丁春梅给拍到,然后上了新闻,后面自己还得了个“城市英雄”的称号。
那天在电视台,宣传科科长钟琳告诉他,节目上有一个对谈环节,和他对谈的嘉宾有两位,一位是姓梁的宏城本地作家,在文坛颇有名望,不过临时有事儿来不了,后面电视台为了赞助就找了钱红星来。
也因此,才引出了钱来来案这一系列的事情。
另一位周奕想起来,说是宏大的一位教授,好像还是个什么社会学家,好像就姓是陈。
周奕恍然大悟惊讶道:“哦——您就是陈耕耘教授啊。”
陈耕耘和蔼可亲的笑着点了点头:“没错,当时电视台找我的时候,我其实一开始是拒绝的,毕竟是个治安事件,我觉得我一个学者去凑热闹不合适,毕竟一把年纪了。”
这时刘保国笑了笑说:“你老陈凑的热闹还少啊,哪儿都有你的影子。”
“我搞社会学的,不就得融入社会嘛,要不然学术不就成了空中楼阁了嘛。”
陈耕耘和刘保国打趣完,又对周奕说:“后来电视台跟我说,你救的那个人还是我们宏大的学生,我一听,那就不一样了,我这得去啊,得代表我们宏大好好向你和我们宏城的公安干警表示感谢啊。”
说着指了指刘保国说:“我还特意向我们刘校长请示了,他大手一挥说去,必须去。”
“结果。”陈耕耘无奈地一摊手说,“最后还是没录成,挺可惜的。”
刘保国说:“你是可惜没能上电视露脸吧。”
顿时几人都笑了起来,周奕也跟着陪了两句笑。
心说万幸那个节目没录成,当时要录成了,钱来来就死翘翘了,龙志强一伙儿也还在逍遥法外呢。
“有机会,有机会一定要再跟你这位小友好好畅谈一番。”陈耕耘笑着说。
“陈院长太客气了,那是我的荣幸。”
周奕刚说完这客套话,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
虽然说有这么一点渊源吧,但这位陈院长的表现难免有些热情了。
而反观旁边的刘副校长,表情严肃,透着威圧感。
可明明两个人关系看起来是相当不错那种,性格反差至于这么大吗?
突然,周奕明白过来了!
好家伙,对面这两位是给我们安排了红脸白脸的戏码吗?
此时,梁卫也发现了问题,于是主动挑起了话题,表明来意。
他说今天来,是有些事情想了解。
然后拿出了董露的医保记录放在面前的茶几上说:“我们查到一个叫董露的女性,从医保记录显示来看,应该是你们宏大的学生,八九年入学的,医保使用记录显示,这个董露在平和路医院住院治疗过很长时间。但是我们在贵校的学生资料里,没找到这个人的相关资料。”
刘保国和陈耕耘听完,一个面无表情一个略带惊讶的互相对视了一眼。
陈耕耘拿起了茶几上的资料翻了几下喃喃道:“嘶……不会是因为档案保存不利,丢了吧?”
周奕冷笑着讥讽道:“学生档案这么重要的东西都能丢,那这个学工处留着干嘛,还不从上到下都开了,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吃干饭的?”
然后又笑着问陈耕耘:“陈院长,这学工处是你们学校哪位领导分管的?我觉得你们可以趁机向学校反映反映这人管理上的失职。”
陈耕耘尴尬地说:“我就是这么随口一说,也未必,也未必。”
旁边的刘保国脸色明显红温了。
周奕当然知道学工处是谁分管的,他就是故意这么说的。
梁卫斥责道:“周奕。”
周奕立刻假装畏惧的闭上了嘴。
梁卫顺着话头说道:“虽然周奕这话是难听了点,但道理却是对的,学生档案资料丢失是大事,尤其这还恰好跟我们的侦查方向有关,我觉得是不是向谢局长汇报下,顺便立个案调查一下,看这里面是不是存在工作人员侵占或玩忽职守的问题?”
刘保国摆摆手道:“梁支队,我觉得这个就没有必要了吧,关于资料的问题我们学校内部会调查的,就不浪费专案组宝贵的警力了。等到时候调查结果出来了,我们再请示领导,然后通过正规程序向你们披露。”
周奕心说,果然打得一手好太极,等你们查,黄花菜都凉了。
周奕开口道:“梁支队,我觉得没这个必要,因为我已经查到一些线索了。”
“是嘛?”梁卫是假惊讶,但对面两人可是真惊讶。
周奕说:“宏大的二十七号楼,以前是研究生宿舍,我通过走访已经毕业多年的研究生得知,楼里的404寝室曾经发生过火灾,好像还烧死了一个人,这个被烧死的人刚好也叫董露。”
“咳咳……”刘保国咳嗽了两下,正要开口。
周奕却不给他机会,又说道:“我还听说,这件事可能不是意外失火,给我提供信息的人说,当年都传这是一起人为纵火案!”
梁卫说道:“人为纵火?不能够吧,当时没报警吗?”
“不知道啊,反正我是没查到相关报案记录。”说着周奕扭头问刘保国和陈耕耘,“两位领导知道这事儿吗?当时报警了吗?”
一旁的梁卫心说,这小子演技可以啊,一点都没有因为对方是两个德高望重的领导而心生怯意。
陈耕耘和刘保国的脸色肉眼可见的难看。
刘保国没有回答,而是严肃的问道:“是谁告诉你这些事情的?”
哟,避开问题直接反问,顺便转移话题?
周奕心说,老家伙够鸡贼啊。
不过他压根没打算回答他,你反问,我直接无视。
扭头问梁卫:“梁支队,当时没报警的话,这案子现在还能立案调查吗?这个我经验少,不太懂。”
梁卫说道:“纵火案,如未造成重伤或死亡的,最长追诉期为十年。如果造成了重伤或死亡的,最长追诉期为二十年。所以立案调查没任何问题。”
周奕伸手,十分自然地拿走了陈耕耘手里关于董露医保使用记录的复印件说:“这个董露是八九年十一月住的院,一住住了快三个月。纵火案那个也叫董露,都说已经死了。这两个是不是就是同一个人啊,那完全符合立案调查的程序啊。”
周奕笑着对刘保国说:“刘副校长,这案子咱们一会儿回去就走立案程序,希望贵校到时候能好好配合案件的侦查工作,我们就感激不尽了。等到时候调查结果出来了,我们再请示领导,然后通过正规程序向你们披露。您看可以吗?”
刘保国显然已经气炸了,鼻子里重重地喷出了一口气。
“梁支队,道听途说,毫无根据也能立案吗?”刘副校长眯着眼冷冷地问。
梁卫笑呵呵地说:“刘校长可能对我们公安系统的工作不太了解,立案不等于起诉,如果查下来没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撤销的嘛。”
这句话,算是堵死对方想拉大旗的想法了。
刘保国拿起自己的茶杯站起身,另一只手拍了拍陈耕耘的肩膀,但是没说话,然后自顾自地去倒水了。
这意思似乎是在说,你自己看着办吧。
周奕有点纳闷,这什么意思?这事儿跟陈耕耘有关?
陈耕耘嘴角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然后叹了口气说:“梁支队,周奕小同志,关于董露这件事其实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不存在外面谣传的什么纵火,也不存在有人不幸遇害的情况。因为这件事的根本责任人就是董露她本人。”
说着,陈耕耘从白衬衣的口袋里摸出了两张纸,小心翼翼地展开后,放在了茶几上。
“这份,是董露承认自己因违规使用电器不慎引发火情的确认书。”
“而这份,是董露自己提交的退学申请。”
梁卫立刻皱起了眉,拿起了这两张纸。
之前周奕从方革新那边确认了两件事,第一,404寝室里的人确实是董露,第二,董露是自己申请退学的。
第一点没什么特别,但是关于第二点,周奕觉得倒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董露这种情况,也不可能继续读书了,只能选择退学。
方革新算是选了个比较保险的信息向他透露,也符合他精明的风格。
所以陈耕耘如果只拿出退学申请,两人不觉得惊讶。
但居然还有一份董露承认自己违规用电造成火灾的确认书?
这让梁卫和周奕都始料未及。
周奕凑上去看,梁卫看完之后又把这两张纸递给了周奕。
周奕接过来,双眉紧锁地盯着手里的纸,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确认书上,明确写了“因本人违反学校规定,于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六号的晚上,在研究生宿舍404室使用大功率取暖电器,不慎引发火情,点燃被褥,导致本人严重烧伤,一切责任均由本人承担,与学校无关”。
大功率取暖电器?点燃被褥?
难道真是意外情况?
可为什么学校找同楼层的同学谈话时,说的是因个人问题自焚导致的?
用电不慎和自焚可完全是两码事啊。
而且这份确认书有几个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确认书上的内容是打印出来的,只有最后的确认人签名是手写的。
第二,事发是在八九年的十一月十六号,但这份确认书的日期,却是九零年的一月九号,隔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当时董露应该还在医院。
第三,这份确认书上面,还有一条是“学校本着对受伤学生的人文关心,无偿提供五万元整的慰问金”,以及最后的落款处还有宏大的财务公章。
然后那份退学申请,也是打印出来的,字体格式和确认书一模一样,日期倒是二月份,但看得出来日期的墨迹和签名有轻微的出入。
所以综合下来看,这所谓的确认书和退学申请。
恐怕完全就是个交易。
周奕心里摇摇头,不,可能连交易都算不上,而是胁迫!
两份文件是提前打印好的,九零年的时候,想在街面上找一家打印店可不容易,包括现在九七年也是。
打印机都是进口的,很昂贵,一般都是公家才会使用。
就算董露真要写这东西,那也应该是让肖冰手写,怎么可能是打印文件。
而且文件里的措辞,完全倾向学校,又是和学校无关,又是人文关怀无偿提供慰问金。
甚至鸡贼到连火灾两个字都没出现,用了“火情”两个字。
所以明摆着,这就是学校准备好之后,强行逼董露接受的东西。
至于条件,就是那五万块钱的“慰问金”。
九零年五万块钱,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这里面有两个疑点。
第一,如果董露是自焚,学校是不可能平白无故掏这笔钱的,这个数目估计得校长本人签字才行。
所以也就侧面印证了肯定不是自焚。
纵火谋杀?包庇?
这么大的事,学校真的敢这么明目张胆吗?
就算有人想这么做,复杂的校领导层环境也不会允许。
剩下的可能就是,起火原因是校方管理失职导致的,而且追究起来,会对某些人的升迁不利。
所以才要把事情压下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周奕看看坐在对面的陈耕耘,和站在书桌旁没有坐回来意思的刘保国,估计跟他们两人其中一个的仕途有关系。
那这事儿就难办了,有了这张责任确认书,除非自己有铁证,否则这件事的性质就只能是意外了,毕竟当事人本人都已经承认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而且就算现在找到董露本人,让她本人来否认,恐怕也不行。
因为现在的董露有精神病,她现在说的话在法律上的效力甚至还不如手里这张纸。
第二,董露为什么会签这张东西?
责任不在她的话,任谁都想要讨一个公道讨一个说法吧?
尤其是她在一年多前,才刚经历了被强奸这种创伤,接二连三的巨大打击之下,人对金钱在心理需求上是会变得很好的。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金钱的价值是需要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才能体现的。
你给沙漠里快渴死的人一块金子,他不会感激你,只会拿金子砸死你然后抢你的水喝。
所以周奕不认为在那种情况下,董露会去衡量这五万块钱到底值不值得让自己既往不咎。
何况,那个时候董露被烧伤还不足两个月。
周奕仔细看了看上面的签名,有一些顿挫,但整体还是流畅的。
突然皱着眉问道:“陈院长,这个是董露自己签的吗?”
这时刘保国开口了:“她家属代签的,她当时的情况没法签字按手印。”
周奕心里冷笑,这两人果然是什么都知道。之前还在那儿装傻充愣,这是看糊弄不过去了才把底牌给掏了出来。
“不对吧刘校长,我们查下来这个董露是孤儿啊,没有家属吧。”梁卫说。
刘保国一指陈耕耘说:“老陈,那个是她家属吧,我记得还是我们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助教呢。”
陈耕耘点点头说:“我记得好像是未婚夫吧,是我们学校的老师。”
那就是肖冰无疑了。
“不对吧。”周奕眉毛立起来了,“未婚夫就是没结婚,没结婚那签的字可没有法律效力啊。而且代签不应该是签代理人的名字吗?还要有代理证明。”
周奕抖了抖手里的纸说:“两位领导,这东西不具备法律效力啊。”
可是没想到,刘保国和陈耕耘一点也不着急,刘保国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讥讽。
陈耕耘开口道:“怪我,没说清楚。当时董露的手抖得太厉害,所以她的未婚夫协助她,握着她的手签的字。”
这个回答,让周奕哑口无言,因为大概率是真实的情况。
学校肯定知道肖冰旷工了,但应该不知道肖冰是因为宏大案被查而逃跑了,所以这两位领导不太可能在这种有人证的事情上撒谎。
所以就是说,签下这两张纸的时候,肖冰也在场。
那大概率签字的场景是医院病房了。
肖冰能接受这种事情?能咽下这口气?
虽说他不是个孔武有力的男人,但他可不是怂包,他是能在关键时刻不顾安危冲上去抢夺歹徒手里刀的人。
这样的人,在董露接连遭遇磨难时会认怂?
突然,周奕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烧伤治疗,是要花很多钱的。虽然有医保兜底,但自己这部分钱还是得掏,而且不是所有治疗都是纳入医保的,很多项目是要自费的,尤其如果要用到一些进口药物的话。
肖冰和董露,两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肖冰娘家的亲戚也没有说过肖冰找他们借钱。
所以他们哪儿来什么钱治疗?
学校恐怕就是瞅准了这点,所以才开出这个条件的。
放弃追究的权利,就能拿到这五万块钱救董露的命。
如果坚持要一个真相,那董露就可能没法继续接受治疗。
选真相,还是选董露的命!
周奕无法想象,那个瞬间的肖冰该有多么的绝望!
陈耕耘不动声色地伸手,把周奕手里的两张纸拿走,就像前面周奕做的一样。
“所以年轻人,还是要多历练历练,做事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太过浮躁,群众的声音当然得听,但也要分辨哪些该听,哪些不该听,莫要因此耽误了大好前程啊。”
周奕没说话,因为他现在确实也说不了什么,除非找到肖冰。
肖冰精神是正常的,而且也是当事人的密切关联人,只有从他口中才能得知更多的细节。
学校这边,恐怕就到此为止了。
本来是想把这个事情闹到台面上来的,扣个纵火和死人的大帽子,逼校方自证,哪怕不自证也有正当理由强行往下查。
结果对方早就把事情完美解决了。
周奕再想把这件事情翻出来查,除非能找到纵火谋杀的铁证,否则是得不到任何支持的。
可七八年过去了,怎么可能还留下什么铁证。
很多时隔多年还能查出真相的案子,要么就是案发后警方立刻进行了现场勘查,收集固定了线索,后面科技发展通过当年的线索锁定了凶手;要么就是凶手因为别的案子直接或间接交代了犯罪事实。
这种当初都没报案的,翻案的几率约等于零。
刘保国这时走了过来,阴阳怪气地对梁卫说:“梁支队,还得是你们省厅的同志素质高啊,咱们宏城的公安队伍,我看素质还有待加强啊。”
他指的,自然是周奕了。
梁卫知道周奕肯定受挫了,这时候必须站出来替他撑腰。
梁卫起身问道:“刘副校长这话,我可不可以理解为,是在指责宏城的公安队伍建设工作做得不到位吗?”
“我……”刘保国顿时语塞。
“我记得前面陈院长提过,当初陈院长是要和周奕一块儿录节目的是吧?”
陈耕耘点点头,不知道梁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件事我在省厅也是有所耳闻,宏城的群众好像还给周奕起了个外号是吧?叫什么……城市英雄?”
陈耕耘点点头,说了句没错。
梁卫搓搓手,看了一眼周奕笑道:“老实说啊,我也有快三十年的警龄了,我父亲更是打建国起就干了一辈子的老公安了,我们两代人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都还没得到过这样的殊荣呢。”
梁卫大笑道:“这可不是什么一等功二等功能比的,更不是哪位领导的夸奖可以比拟的!这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扬,是身为一名公安干警最高的荣誉!”
梁卫这番话,让周奕瞬间动容,忍不住站了起来。“梁支队,我……”
梁卫突然转身面向周奕,然后立正,敬了个礼。
周奕见状,也立刻挺起脊梁,立正。
“周奕同志,希望你能牢记、并不辜负人民群众对你的这份信任!”
周奕敬礼,大声回答道:“是!”
周奕的这个字,如惊雷炸响。
刘保国和陈耕耘面面相觑,彻底理屈词穷。
你刘保国再扣大帽子,有梁卫这个帽子大?
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还有比人民群众更大的?
还是说你刘保国从思想根本上就已经和国家政策背道而驰了?
不过可惜的是,理是争赢了,但事儿却没能解决。
董露的研究生资料,依然没拿到,刘保国咬死了说是保管不利,下面的人工作失职,学校一定会严查、彻查。
至于什么时候查,查了后又怎么样,那就没个准了。
这次会面,算是不欢而散。
梁卫和周奕走出了综合行政楼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只有树上还是滴滴答答。
“梁支队,今天这事儿……”
梁卫摆了摆手,和颜悦色道:“不怪你,我都没想到还有这一出。”
“梁支队,违规使用电器这事儿肯定是假的。”
“没有证据,真假也就没意义了。除非能尽快找到当事人董露,或许只有从她口中才能知道真相。”
周奕点点头:“我明白。”
这时梁卫的手机响了,他接起来刚听了两句,眼中顿时闪过了一丝喜悦。
“好,我马上赶回局里!”
“梁支队,出什么事了吗?”周奕见他挂了电话,便赶紧问道。
“找到董露了。”梁卫欣喜地说,“老邱带人回肖冰家里,想再做一遍勘查,结果发现封条被大雨冲烂了,接着屋里出现了新的脚印,便立刻呼叫了增援。然后就从地下室里发现了一个穿黑衣服的女人,估计就是董露。”
“太好了。那有没有发现肖冰?”
梁卫摇了摇头:“目前只发现了董露一个人,没发现肖冰。”
他拍拍周奕肩膀说:“走,你跟我一起回局里。”
综合行政楼楼上的某个窗口,一个人影一直盯着楼下梁卫和周奕的一举一动。
直到他们离开,人影才退了回去。
但就在这时,人影的身形突然一滞。
他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一个花坛后面。
那里有一个人,躲在树丛后面,死死地盯着周奕他们消失的方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最新章节,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最新章节,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