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窗外飘着细雪,屋内却暖意融融,银丝炭在兽耳铜炉里烧得正旺。

  空气中弥漫着新墨和旧书卷特有的沉静气息,但此刻,这种沉静被一种蓬勃的躁动所打破。

  苏渊一身常服,并未坐在御座之上,而是站在一张巨大的楠木案前。

  案上铺开的并非山水画卷,而是一张张绘满了复杂线条与标注的图纸——新型炼钢高炉的结构图、蒸汽机的原理草图、还有大幅的沿海军工布局图。

  户部尚书李德全,一位须发皆灰白的老臣,正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手指微微颤抖,声音却因激动而异常洪亮:

  “陛下,此番自倭国石见、佐渡等银山运回之白银,共计一千三百五十万两!均已入库登记造册,库府……库府几乎为之填满!”

  他抬起头,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红光,“老臣为官四十载,从未见过如此之巨的现银!国库从未如此充盈!”

  苏渊嘴角噙着一丝笑意,目光却依旧锐利,他拾起一枚代表火炮工坊的木质标徽,稳稳地放在地图上的天津卫位置。

  “李爱卿,充盈的国库若只堆在库房里,与倭国的石头何异?”

  他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它们必须流动起来,变成钢铁,变成力量,变成我华夏腾飞的基石。”

  兵部尚书姜武上前一步,他身形魁梧,曾是沙场猛将的他,此刻眼神热切得如同盯着敌阵:“陛下圣明!有了这笔银子,三大营的新式火枪换装可以立即全面启动!

  江南制造总局的产能可以扩大三倍,不,五倍!还有水师,冷清语将军的奏折已经上了三次,恳请建造更多、更大的蒸汽铁甲舰,以巩固海防,扬我国威!”

  “准!”苏渊毫不犹豫,“军工优先。火器局、造船厂、火药坊,所有关联产业,朕要你们在开春之前,拿出一个详细的扩张章程来。银子,管够!但要快,要好!”

  姜武激动得脸色潮红,重重一抱拳:“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这时,一直安静站在稍后位置的工部侍郎徐光启微微咳嗽了一声。他年轻些,脸上带着工匠特有的专注与谨慎。

  苏渊看向他:“徐爱卿,有话但说无妨。”

  徐光启躬身道:“陛下,臣深知强军为国之重器。然,军工之基,在于钢铁、煤炭、运输。炼钢需焦炭,采矿需机械,运输需铁路与更好的道路。

  且……军工产能极大提升后,若无相应的民生工业吸纳其剩余产能,并反哺其基础,恐难长久。譬如,***炮的精密车床,稍加改动,便可生产纺织机械……”

  苏渊闻言,非但没有不悦,反而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说下去。”

  “是。”徐光启受到鼓励,语气坚定了许多,“臣以为,可在发展军工之余,拨出部分款项,鼓励民间兴办纺织、印染、陶瓷、农具制造等工坊。

  以朝廷订单为导向,引导他们使用新式机械,提升效率。同时,用这笔银子,大力修筑直道,甚至……试验陛下曾提过的‘铁路’。

  如此,货物其流,原料得入,成品得出,方能形成良性循环。百姓富足,国库税收方能源源不断,支持军工乃至更长远的计划。”

  苏渊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紫禁城覆雪的琉璃瓦,沉默了片刻。

  细雪无声,但他的脑海中仿佛已听到了机器轰鸣、车轮滚滚的喧嚣。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三位重臣。

  “姜爱卿,军工之事,就按方才所议,放手去做,朕要看到世界上最精锐的军队。”

  “李爱卿,户部统筹所有款项,既要保证供应,亦要做好审计,每一两银子都要用在刀刃上。”

  “徐爱卿,”苏渊的目光最后落在年轻的工部侍郎身上,“你的眼光,已看到了十年之后。民生工业与基础建设,同样重要。朕拨给你二百万两,由你牵头,成立‘机器局’,专司新式机械的研发、改进与推广。

  不仅要仿制,更要创新!朕要的,不是一个只会打仗的巨人,而是一个筋骨强健、血脉畅通的巨人。”

  他走回案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那张蒸汽机的草图之上,墨迹仿佛因此而鲜活起来。

  “军工是盾与矛,民生是血与肉。而这一切之上——”他的声音斩钉截铁,“是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机器时代!让机器代替人力,让智慧创造奇迹。这笔银子,就是点燃这座洪炉的第一把猛火!”

  暖阁内寂静无声,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

  三位大臣屏息凝神,他们仿佛能看到,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正用从敌国攫取的巨量白银作为燃料,亲手点燃一个即将席卷整个华夏大地的、震古烁今的工业烈焰。

  窗外,雪依旧下着,覆盖着古老的宫殿,但一个新的、轰鸣的、钢铁的时代,正伴随着银两的碰撞声和图纸的翻动声,不可阻挡地破冰而来。

  …………

  京城,西苑,听雨轩。

  夏末的雨淅淅沥沥地打在轩外的荷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反而更衬得轩内一片宁静。

  水汽混着茶香,氤氲出一室安宁。但这安宁之中,却酝酿着一场足以震动整个华夏根基的变革。

  苏渊没有穿龙袍,只是一袭简单的天青色常服,坐在一张紫檀木圈椅里。

  他的对面,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他的祖父,华夏朝的无冕太师,大羽朝昔日的擎天柱石,洛长风。

  两人中间的小几上,没有堆积如山的奏折,只放着一份不算太厚的文书,封面上赫然写着《华夏土地改革案·总纲》。

  洛长风戴着老花镜,手指缓缓拂过纸页,他的手指苍老,却稳定有力。他看得很慢,时不时微微颔首。

  “六年了。”洛长风终于开口,声音平和,带着岁月沉淀下的沉稳,

  “你这皇帝位子,算是彻底坐稳了。军权在握,四海宾服,那些跟着你打天下的老兄弟们,也都各安其位。如今,是时候动一动这最根本的东西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最新章节,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