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总是会很自觉的听从内行人的意见。

  这位探险装备店的老板名叫西格德·尤尔根森,今年六十二岁。

  他早年也是个资深探险家,后来年纪大了跑不动了才退下来,然后就开了这家探险装备店。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虽然不能再去探险了,但平常能跟其他的探险家们聊聊天,也会让他觉得很高兴。

  尤尔根森特别喜欢指点后辈探险家,现在遇到孙志伟这样的年轻探险家,他恨不得把一辈子的探险经验给传授出去。

  特别是像孙志伟这样有钱的探险家,尤尔根森似乎要弥补自己遗憾似得,不仅介绍探险经验,还介绍起各种最新的探险装备。

  两人聊到出行工具的时候,尤尔根森推荐了他一整条线路的出行工具,从徒步的雪地鞋到自制的雪橇,还提到了极地动物拉动的古老雪橇。

  连现代车辆摩托雪橇和雪地车他都懂,光是专用的可在雪地和冰面行驶的车辆,老板就介绍了十几种,着实让孙志伟大开眼界。

  奥斯陆作为一个寒带城市,雪地装备的销售商自然是不缺的,装备店老板给他介绍了几个售卖极地车辆的商人。

  在奥斯陆郊区的一个货栈中,孙志伟找到了本地最大的一家雪地车辆代理商。

  刚进他们的展厅,他就一眼看中了摆在大厅前排的雪地摩托。

  这种雪地摩托车早在1911年就已经被发明出来,只是老款的体积大,速度慢,耗油高,还容易出故障,所以一直没有流传开来。

  二战后东西方科技大爆发,更先进的发动机被发明出来,现在已经开始在北方寒冷的国家中开始流行起来。

  不过这东西在国内还没有,所以孙志伟也没有见过,现在看到了实物,他赶紧上前找到这里的老板阿曼达·奥拉维尔,并向他询问车辆的数据。

  奥拉维尔听说他是老尤尔根森介绍来的,也特别热情的给予介绍。

  这种雪地摩托车在雪层较厚的时候能开到100公里/小时,这就很可观了。

  一般来说,本地人购买雪地摩托是为了替代家中的老式雪橇车,是用来在冬天代步用的,类似于其他国家平常家庭中的代步车,只是冬天专用而已。

  这种雪地摩托最大的缺点就是储油量不大,但如果不是去很远的野外,只是城郊之间行驶个一两百公里,还是没问题。

  奥拉维尔一边介绍一边询问孙志伟购买车辆的用途,孙志伟就拿出原本的说辞,说要去北边的极地探险。

  知道了孙志伟的目的后,奥拉维尔极力向他推荐一款他刚从乌克兰搞到的好东西:哈尔科夫恰卡。

  等孙志伟跟着奥拉维尔来到后面的仓库,才看到了仓库中的两辆大家伙,看着它长长的履带,孙志伟就知道这是什么了,这应该是一辆全地形车。

  可现在这个年代已经有了这玩意儿了么?

  通过奥拉维尔介绍,他才知道了这款“哈尔科夫恰卡”全地形车的来历。

  五十年代中期,毛熊家开始积极参与对南极洲的探索,并成为国际南极科研计划的成员国之一。

  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当时现有的任何交通工具都无法应对南极的极端环境。

  零下80摄氏度的严寒、深厚的积雪和永久冻土,让普通的拖拉机和卡车纷纷“罢工”。

  当时的北极科研研究所向科研机构提出建议,研制一款专为这种极端环境设计的专用交通工具。

  这一科研任务被交由哈尔科夫的两家企业承担:一家是飞机制造厂,另一家是马雷舍夫运输机械制造厂。

  两家企业仅仅用了三个月便造出了第一台样车,他的基础是AT-T牵引车,而AT-T本身则采用了T-54坦克的零部件。

  图:AT-T重型火炮牵引车

  设计人员将底盘加长了两个负重轮,安装了更加宽大的履带和带有大型雪地抓钉的履带板。

  就这样,“哈尔科夫恰卡”诞生了,它的正式型号为“产品404C”。

  随后,奥拉维尔递给了孙志伟一本说明书,上面是“哈尔科夫恰卡”的性能参数和设计图纸。

  作为全世界第一款全地形车,它的设计理念只有两个:力量与舒适。

  “哈尔科夫恰卡”整车重量达35吨,长度为8.5米,宽度为3.5米,高度接近4米,通体由硬铝合金打造。

  引擎盖下是一台V型柴油发动机,功率为520马力,而在使用增压器的情况下,竟可达到惊人的995马力!

  1959年,第一批五辆哈尔科夫恰卡抵达了南极洲,同年,哈尔科夫恰卡带着一个16人的科考队开启了一次著名的探险。

  在南极零下76度的低温下,迎着十几级的狂风,跋涉2700公里,成功抵达南极点。

  在这次成功的远征之后,哈尔科夫恰卡特种车成为苏联各南极考察站之间的主要运输工具。

  它们承担着运送设备、食品和人员的任务,连接着六个毛熊南极基地。

  其中一些车辆甚至一直服役到2008年——这意味着它们在极端环境中服役了超过半个世纪!

  是什么让哈尔科夫恰卡如此坚固耐用?

  首先,它采用了经过验证的军用技术组件:来自T-54坦克和AT-T牵引车的部件。

  这为其提供了极高的强度和可靠性。

  其次,宽大的履带增大了接地面积,使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极小,从而即便在松软的雪地中也不会陷车。

  而它独特的保温系统和内部设施不仅让乘员可以长途跋涉,还能在车内长期居住。

  两人一边讨论一边打开车厢,随后,孙志伟就发现,哈尔科夫恰卡里面竟然配备了一个完整的生活舱。

  它的总面积达到28平方米,内部设有8个床位、一个小厨房、卫生间、无线电台和供暖系统。

  它的内部生活舱比起孙志伟在阿美莉卡购买的房车更加宽敞。

  为了方便维修,工程师甚至在内舱地板上直接开了一个直通发动机的检修口,以方便在极地环境中进行发动机的检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最新章节,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