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维尔还表示,他手里的这两辆哈尔科夫恰卡,还是七十年代改进后的车型:“哈尔科夫恰卡2”。
“哈尔科夫恰卡2”配备了更现代化的隔热材料,增加了用于通风的小窗,并安装了无线电导航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哈尔科夫恰卡2”是可以浮在水面上的。
只要重量不超标,水线都不会超过车体的一半,把它看做一辆两栖车也是可以的,这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至关重要。
这些改进显著提升了车组人员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当然,它的价格也更贵了。
孙志伟参观过车辆后十分满意,也长了见识。
这种特种车他还是第一次见,前世他也不是个探险家,也没去过极地环境,这些信息都是他不了解的。
奥拉维尔见他心动就极力进行推荐,并表示,可以看在尤尔根森的面子上给孙志伟打个9.8折。
孙志伟听了有点哭笑不得,他是在乎这点优惠的人么。
不过,他还真的对这款“哈尔科夫恰卡2”动了心,仔细想了想,他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让奥拉维尔帮他修改这辆车的内部,把原本可以搭载8人的舱室改成单人舱。
然后去掉多余的床位,扩大厨房的面积,添加一个淋浴间,并增加一个储物柜,车厢的顶端再增加一个外挂舱。
外挂舱可以用来装载额外的物品,比如,一辆雪地摩托。
这些改动只是属于装修的范畴,不会破坏车体的结构,反而减少了车厢的重量。
奥拉维尔确认后表示没有问题,他这里不仅卖车,也负责车辆的维修和改装。
两人约定,7天内,将奥拉维尔这里的两辆“哈尔科夫恰卡2”全都改装好,车辆加改装费用合计420万美元。
这笔订单让奥拉维尔高兴的合不拢嘴,他甚至还难得大方的决定,送两辆履带油罐拖挂车给孙志伟作为配套。
420万美元这个价格相比当年他在阿美莉卡购买的两辆房车就贵了太多了。
当初一辆Camelot巡洋舰加一辆GMC Motorhome,两辆车一起才23万美元。
当然了,哈尔科夫恰卡2的性能也不是两辆民用房车能比的。
总的来说孙志伟觉得花的值,为了顺利的拿下“共青团员号”,这点前期投入并不算什么。
之后的7天中,孙志伟一边等待“哈尔科夫恰卡2”的改装一边进行其他准备工作。
首先就是补给,正常的补给物资包括压缩饼干、速食品、便携燃料等,他直接就在老尤尔根森的店中订购了。
后面,这些补给物资会放在“哈尔科夫恰卡2”的储物箱中。
倒是车辆的燃料需要专门准备,有了奥拉维尔赠送的油罐车,他只需要准备油料就可以了,“哈尔科夫恰卡2”可是个油老虎。
以前他存在空间里的各种油料,在极地的环境下很容易冻结,只有最北方的国家中,他们的各种机械用油才会添加防冻添加剂。
毛熊家的大兵们喝防冻液的习惯就是这么来的。
“哈尔科夫恰卡2”烧的是军用柴油,这样才能保证它那强大的动力输出,这种高标号柴油在普通加油站可没的卖。
好在奥斯陆是挪威的首府,附近郊区就有他们的陆军储备仓库,他打听好了仓库的位置后,趁着一天夜里就去逛了一圈。
结果,还真让他在里面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挪威看着是个小国家,可它却是“北岳”创始成员国,在奥斯陆市中心还有一个“北岳”联合作战指挥中心。
所以,虽然挪威的军力很少,只有不到2万人,但他们的装备可都是“北岳”同款的最先进的装备。
而因为人数上的劣势,挪威的军队不得不往精锐化的方向发展,挪威的海陆空三军都已经实现机械化。
普通步兵单位基本上没有多少,人数最多的就是仪仗队了。
所以,孙志伟在挪威后勤部门的仓库中发现了包括F-15,幻影2000,豹2A4主战坦克等重型装备。
有些装备还是没有拆封的零件状态,总体数量虽然不多,但大都是八十年代“北岳”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这种送上门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他在储备仓库中各挑选了两架没拆封的F-15和幻影2000丢进空间中。
这两种战机都是欧美最新的主力战机,其中幻影2000属于第三代,F-15属于第四代。
国内现在连样品都没有,正好可以送每样送两架回去,给家里研究研究。
倒是油料,后勤仓库这边并不缺,在一片地下油库中存储着大量的燃油,其中就有两个油库装的就他需要的高标号柴油。
这种战备油库使用的都是超大型号的储油罐,平均每个的油罐可以存放10万吨油料。
因为这种高标号柴油的用途比较少,他也没拿太多,只在两个油库中各取了十分之一的量,总重量大约在2万吨左右。
7天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孙志伟的一切准备活动也已经结束。
这天上午,他去了阿曼达·奥拉维尔的店面后面的维修厂中,取回了已经被改装完毕的“哈尔科夫恰卡2”。
当天晚上,他喊上老尤尔根森和奥拉维尔一起喝了一顿酒作为告别。
第二天上午,他就在奥斯陆机场,坐上了通往斯瓦尔巴特群岛朗伊尔城的定期航班。
朗伊尔城是斯瓦尔巴特群岛的首府,地处北纬78度,距离北极点只有1300千米,是世界上离北极最近的城市。
这里说是个城市,其实就是个小镇,常驻人口不过1800人。
倒是每年会有很多游客前来,就是为了欣赏这个人类最北端的城市的风景。
如果说地球最北端有人的地方其实还不是朗伊尔城,而是更北边的新奥尔松,只不过新奥尔松并没有常驻人口。
新奥尔松只是一个科考小镇,镇上只有邮局、机场等基础设施及短期驻留的科研人员。
它因《斯瓦尔巴条约》成为北极国际科研枢纽,挪威、中国、德国等10余国在此设立考察站,形成“小联合国”格局。
“哈尔科夫恰卡2”配备了更现代化的隔热材料,增加了用于通风的小窗,并安装了无线电导航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哈尔科夫恰卡2”是可以浮在水面上的。
只要重量不超标,水线都不会超过车体的一半,把它看做一辆两栖车也是可以的,这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至关重要。
这些改进显著提升了车组人员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当然,它的价格也更贵了。
孙志伟参观过车辆后十分满意,也长了见识。
这种特种车他还是第一次见,前世他也不是个探险家,也没去过极地环境,这些信息都是他不了解的。
奥拉维尔见他心动就极力进行推荐,并表示,可以看在尤尔根森的面子上给孙志伟打个9.8折。
孙志伟听了有点哭笑不得,他是在乎这点优惠的人么。
不过,他还真的对这款“哈尔科夫恰卡2”动了心,仔细想了想,他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让奥拉维尔帮他修改这辆车的内部,把原本可以搭载8人的舱室改成单人舱。
然后去掉多余的床位,扩大厨房的面积,添加一个淋浴间,并增加一个储物柜,车厢的顶端再增加一个外挂舱。
外挂舱可以用来装载额外的物品,比如,一辆雪地摩托。
这些改动只是属于装修的范畴,不会破坏车体的结构,反而减少了车厢的重量。
奥拉维尔确认后表示没有问题,他这里不仅卖车,也负责车辆的维修和改装。
两人约定,7天内,将奥拉维尔这里的两辆“哈尔科夫恰卡2”全都改装好,车辆加改装费用合计420万美元。
这笔订单让奥拉维尔高兴的合不拢嘴,他甚至还难得大方的决定,送两辆履带油罐拖挂车给孙志伟作为配套。
420万美元这个价格相比当年他在阿美莉卡购买的两辆房车就贵了太多了。
当初一辆Camelot巡洋舰加一辆GMC Motorhome,两辆车一起才23万美元。
当然了,哈尔科夫恰卡2的性能也不是两辆民用房车能比的。
总的来说孙志伟觉得花的值,为了顺利的拿下“共青团员号”,这点前期投入并不算什么。
之后的7天中,孙志伟一边等待“哈尔科夫恰卡2”的改装一边进行其他准备工作。
首先就是补给,正常的补给物资包括压缩饼干、速食品、便携燃料等,他直接就在老尤尔根森的店中订购了。
后面,这些补给物资会放在“哈尔科夫恰卡2”的储物箱中。
倒是车辆的燃料需要专门准备,有了奥拉维尔赠送的油罐车,他只需要准备油料就可以了,“哈尔科夫恰卡2”可是个油老虎。
以前他存在空间里的各种油料,在极地的环境下很容易冻结,只有最北方的国家中,他们的各种机械用油才会添加防冻添加剂。
毛熊家的大兵们喝防冻液的习惯就是这么来的。
“哈尔科夫恰卡2”烧的是军用柴油,这样才能保证它那强大的动力输出,这种高标号柴油在普通加油站可没的卖。
好在奥斯陆是挪威的首府,附近郊区就有他们的陆军储备仓库,他打听好了仓库的位置后,趁着一天夜里就去逛了一圈。
结果,还真让他在里面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挪威看着是个小国家,可它却是“北岳”创始成员国,在奥斯陆市中心还有一个“北岳”联合作战指挥中心。
所以,虽然挪威的军力很少,只有不到2万人,但他们的装备可都是“北岳”同款的最先进的装备。
而因为人数上的劣势,挪威的军队不得不往精锐化的方向发展,挪威的海陆空三军都已经实现机械化。
普通步兵单位基本上没有多少,人数最多的就是仪仗队了。
所以,孙志伟在挪威后勤部门的仓库中发现了包括F-15,幻影2000,豹2A4主战坦克等重型装备。
有些装备还是没有拆封的零件状态,总体数量虽然不多,但大都是八十年代“北岳”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这种送上门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他在储备仓库中各挑选了两架没拆封的F-15和幻影2000丢进空间中。
这两种战机都是欧美最新的主力战机,其中幻影2000属于第三代,F-15属于第四代。
国内现在连样品都没有,正好可以送每样送两架回去,给家里研究研究。
倒是油料,后勤仓库这边并不缺,在一片地下油库中存储着大量的燃油,其中就有两个油库装的就他需要的高标号柴油。
这种战备油库使用的都是超大型号的储油罐,平均每个的油罐可以存放10万吨油料。
因为这种高标号柴油的用途比较少,他也没拿太多,只在两个油库中各取了十分之一的量,总重量大约在2万吨左右。
7天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孙志伟的一切准备活动也已经结束。
这天上午,他去了阿曼达·奥拉维尔的店面后面的维修厂中,取回了已经被改装完毕的“哈尔科夫恰卡2”。
当天晚上,他喊上老尤尔根森和奥拉维尔一起喝了一顿酒作为告别。
第二天上午,他就在奥斯陆机场,坐上了通往斯瓦尔巴特群岛朗伊尔城的定期航班。
朗伊尔城是斯瓦尔巴特群岛的首府,地处北纬78度,距离北极点只有1300千米,是世界上离北极最近的城市。
这里说是个城市,其实就是个小镇,常驻人口不过1800人。
倒是每年会有很多游客前来,就是为了欣赏这个人类最北端的城市的风景。
如果说地球最北端有人的地方其实还不是朗伊尔城,而是更北边的新奥尔松,只不过新奥尔松并没有常驻人口。
新奥尔松只是一个科考小镇,镇上只有邮局、机场等基础设施及短期驻留的科研人员。
它因《斯瓦尔巴条约》成为北极国际科研枢纽,挪威、中国、德国等10余国在此设立考察站,形成“小联合国”格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最新章节,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最新章节,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