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主任,赶紧去把林副校长喊过来。”

  趁着沈秋山接受采访的时候,王广庆凑到徐德才耳边低声说道。

  “呃,好。”

  徐德才没太明白王广庆为什么这时候让自己去请林副校长,王广庆自己已经接受了采访,上电视露脸的机会都是他的了,没必要多此一举节外生枝的。

  但既然王广庆发话了,他也只能照做,立即轻手轻脚的出了办公室。

  而王广庆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被沈秋山的话吓到了!

  在体制内混了二十多年的老油条敏锐的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可以预见今天的采访如果真在电视台上播出了,必定会引起不小的讨论。

  因为沈秋山的发言有些太“狂妄”了。

  如果是一个学生说自己要考三江大学,没人会说什么,但这话从沈秋山这么一个中年老男人嘴里说出来就很炸裂了。

  他这年龄的男人几乎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

  在单位当牛马已经消耗了大部分精力,剩下有限的精力还要处理一些家庭琐事,比如应付老婆的抱怨,孩子的叛逆,亦或是照顾生病的父母

  对于普通男人来说“人到中年不如狗”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扎心的事实!

  这时候,却有人跳出来说,要考三江大学这所国内顶尖的985院校。

  可以想象舆论会是怎么样的。

  王广庆甚至已经后悔答应接受采访了。

  无功无过,总比推上风口浪尖强!

  而这个老油条想到的补救措施便是把林夏沫这个三江市教育界的“圣女”推到台前,绑上战车。

  因此林夏沫来了之后,他立即给准备收工的周若琳介绍道:“周记者,这位是我们学校的林副校长,目前是她在主抓教学工作,不久前还组织了一次全校英语词汇量大赛,当时小沈还在大赛中拿到了一等奖。”

  “你看是不是让林副校长也聊一聊?”

  林夏沫并不知道有记者在,她还以为王广庆找她是谈工作。

  结果竟然是想让她接受采访,而让她意外的是,沈秋山竟然也在场。

  周若琳在看到林夏沫之后便是眼前一亮,这位林副校长颜值过于惊艳,她一个女的都忍不住多看了好几眼。

  作为一名记者周若琳太知道观众们喜欢看什么了,就比如今天的这个采访吧,王广庆和林夏沫说一样的稿子,播出的时候,要是放林夏沫的采访绝对比放王广庆的采访收视率高一些。

  不过收视率并不是最直观的,眼下已经是自媒体时代了,周若琳所在的《新闻正前方》节目组也有自己的快音账号。

  两段同样文案的采访视频放在《新闻正前方》的快音账号中,反应才最明显的,不出意外的话,林夏沫视频的点赞和评论数绝对会遥遥领先。

  没办法,这就是个看脸的时代。

  之前有一段简单的维权采访,就因为维权的女士身材很好,便直接爆红网络!

  “林校长,那咱们就聊一聊你主导的英语词汇量大赛以及你对教育多样化的看法怎么样?”

  周若琳立即发出了采访邀约。

  而她内心则是兴奋不已,来之前她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次的采访会有这么多爆点!

  不出意外的话,沈秋山的出格发言一定会成为热点舆论话题。

  眼下又来一位“颜之有理”的林校长。

  周若琳有预感,自己这个采访绝对会爆!

  “可以。”

  事已至此,林夏沫也不好推脱,只能是点了点头。

  “林校长,那我们去你办公室聊吧,就别影响王校长工作了。”

  周若琳主动提议,而她之所以要求去林夏沫的办公室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她打算把和王广庆聊的那些话题再聊一遍,然后等采访播出的时候,尽量用林夏沫的采访素材,至于王广庆那边露个脸也就行了。

  “林副校长,那就辛苦你接待一下,我手头刚好有点工作!”

  王广庆来了一个顺水推舟,他这会儿的想法倒是和周若琳比较统一,巴不得这位周记者多跟林夏沫聊一聊,最好连节目播出的时候都不要带自己。

  或者是给他露个脸就行,主要突出林夏沫这位副校长。

  到时候万一舆情汹涌,也有林夏沫这位“圣女”在前面顶着,跟他王广庆关系不大。

  而一旦舆论对学校有利,王广庆这个校长则是能跟着捡一波政绩!

  因此把林夏沫推到台前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两全其美”的事。

  “你们聊,我先回去上课。”

  已经接受完采访的沈秋山不想再浪费时间,他知会一声便溜回了教室。

  林夏沫则是把周若琳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接受采访。

  《新闻正前方》节目是每天下午五点半开播,六点半结束。

  主要播的是民生新闻,节目中有一个访谈板块,每天时长在十五分钟左右,聚焦的都是社会热点事件以及一些名人或者专家的采访。

  紫荆花园。

  林墨轩到家的时候,《新闻正前方》节目刚好开播。

  不应酬的时候,他到家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是看新闻的,从民生教育到军事时政都是他关注的范围。

  “沫沫,怎么还没到家,她一个副校长,搞的比我这个当局长的都忙!”

  林墨轩一边给自己泡茶,一边跟老伴儿陈清竹吐槽。

  “给我发过微信了,说是和朋友逛街去了。”

  厨房里煲着汤,陈清竹站在厨房门口回道。

  “什么朋友?”

  “男的还是女的?”林墨轩追问。

  “要是男的就好了!”

  “我倒是希望她能和男孩子接触接触,可惜不是!”陈清竹叹了口气:“说是大学同学,好像叫胡婷婷。”

  “以前跟她搞乐队的??”

  林墨轩皱着眉头说道:“记得她上次说跟朋友出去就是以前那些搞乐队的大学同学。”

  “回头跟她说一声,那帮人没事就不要往一起凑了!”

  “搞音乐的,不务正业!”

  听了林墨轩的话,从文工团退下来的陈清竹就不乐意了,她当即回怼道:“搞音乐怎么了,你不是还娶了一个搞音乐的!”

  “你和她们能一样嘛!”

  “你那是有编制的,体制内的艺术家!”

  “她们那是瞎胡闹,一群女孩子还搞什么摇滚,不像话!!”

  提起女儿组过乐队这件事,林墨轩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觉得自家女儿就是被那帮“狐朋狗友”带坏的。

  “都什么年代了,你就是戴有色眼镜看人!”

  陈清竹翻了一个白眼,而这时厨房里的砂锅扑腾了起来,她赶紧转身进了厨房嘴里却还在小声嘀咕:“沫沫明显遗传了我的音乐天赋,当初要是选艺术这条路,没准都成明星了。”

  林墨轩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新闻。

  时不时的还要对发生的新闻点评几句,发表自己的观点。

  不知不觉《新闻正前方》播放过半,到了访谈版块。

  而记者周若琳的第一句话直接让林墨轩坐直了身体:今天的正前方访谈我们聚焦教育多样化的探讨与尝试。

  我来到三江高级中学.

  “这不是沫沫的学校吗?”

  林墨轩大惊,赶紧冲还在厨房忙活的老伴儿陈清竹喊道:“清竹,快来!”

  “有记者去了沫沫他们学校!”

  “啊?”

  煲完汤的陈清竹正准备炒菜,然后就可以开饭了。

  一听有女儿学校的新闻,她立即擦了擦手,走去了客厅。

  电视里,周若琳走在三江高级中学的校园里,一边走一边说道:我现在所在的学校是三江高级中学,在教育多样化这条路上,三江高级中学便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接下来,让我们听一听三江高级中学的林副校长是怎么看待教育多样化的。

  电视画面切到了办公室内。

  林夏沫姿态优雅的坐在沙发上,接受周若琳的采访

  “沫沫接受采访怎么都没跟家里说一声!”

  在电视上看到女儿,陈清竹很是惊讶,她本以为这只是一个与女儿学校有关的新闻,没想到竟然还有女儿的采访。

  林墨轩眉头紧蹙,认真听着女儿说出的每一句话,面对媒体采访说错话是很致命的,有时候说错一句话都可能引来网暴。

  周若琳:我听说学校里有一名38岁高龄的借读生,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可能都没有这样的先例,学校做出同意对方入学的决定是否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林夏沫:不存在什么压力,学校只是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接收了一名年龄稍大一点的学生。

  周若琳:林校长觉得这是否是对教育多样化的一种尝试呢?

  林夏沫:算是吧,但属于个例,这种模式只适合极少数人。

  周若琳:听说他在林校长组织的英语词汇量大赛中力压所有学生,获得了一等奖,还在刚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拿到了494分的好成绩,林校长是否觉得这是教育多样化尝试的成功案例呢?

  林夏沫:现在谈成功还为时过早,但他的存在的确起到了一定的“鲶鱼效应”,我们可以期待一下他未来的表现。

  关于林夏沫的采访部分结束。

  坐在电视机前的林墨轩脸色阴沉的都能拧出水了,他一巴掌拍在茶几上,气呼呼的呵斥:“胡闹!”

  “简直就是乱弹琴!”

  “38岁不好好工作,到高中借什么读!”

  “家里没有老人了吗,也不知道管一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38岁上大学,儿女同班当同学,38岁上大学,儿女同班当同学最新章节,38岁上大学,儿女同班当同学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