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守卫在门外的骑士恭敬地向他鞠躬,而博希蒙德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把他打发到一边,自己则走向了通向塔楼外的小门。
作为安条克的大公,他在圣十字堡当然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房间,但现在在这座城堡中,最尊贵的客人乃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一世并不是一个可以被轻易摆布的蠢货——他喜怒无常,在欢喜的时候,他对你将会非常纵容,就像是一只饱足的狮子,可以容许鸟儿在自己脊背上蹦跳;但若是拂逆了他的意思,无论你是有心还是无心的,他就能当即翻脸不认人。
他曾经肆无忌惮地给塞萨尔难堪,现在也一样可以对待博希蒙德,安条克并不被他放在眼中——在那场一对十三的比武结束之后,他甚至命令博希蒙德从原先距离他较近的那个房间搬到另一个房间去,那个房间的位置并不好,只差和侍从们挤在一起了。
博希蒙德当然知道有人在嘲笑自己,但那又如何呢?更大的屈辱他也不是没有受过,只是没有哪一天,会比今天让他更希望得到一个可以诉苦的对象——不单是腓特烈一世,还有他的儿子亚比该。
“如果您还在,外祖父,您会如何做呢?”
博希蒙德二世在博希蒙德三世只有七岁的时候便已经离开人世,但他留给博希蒙德的印象却要比他的父亲和母亲更来得深刻,那是一个身形瘦削肩膀高耸的老人,总是披着一件散毛皮领的大氅,蜷在火炉前的时候,他在墙壁上的影子就像是一头巨大的秃鹫东西,博希蒙德还记得他时常用那个末端尖锐的铁钩子去拨弄炉火,让它烧得噼里啪啦的响。
他曾经与博希蒙德说起过他们的家族,还有他们这一支的先祖——是的,他们的先祖罗伯特出生在欧洛维尔家族,那是一个欧洲北方的诺曼人部落,而他们的先祖罗伯特是这个部落的酋长第二段婚姻中所生下来的孩子,如同所有的次子和幺儿那样,他不得长兄的喜欢。
结果就是在父亲死后,他所获的领地是最小的,身边的士兵,甚至只有几十个,即便如此,那时候他都供不起他们的吃喝。
那么罗伯特是如何在这样恶劣的先天条件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庞大王国呢——他的王国横跨了西西里、南意大利与希腊;他的士兵犹如森林中的树木般,密集而又强壮,更有上百艘战舰;民众、贵族、国王乃至教皇都曾将他们视作不值一提的流寇,如今却不得不颔首屈膝,强作笑容,教皇甚至还要仰仗他的保护——而他甚至差点与拜占庭的皇帝成为了亲家。
他的墓碑上刻着一句话,“这里安息的是整个世界的恐慌。”
这句话确实很好的概括了他的一生,只是除去他的武力,他的品行并不受人赞誉。想想看——那些意大利人是如何称呼他的……
北方的狡诈之狼。
而他的盟友也说,和他合作必须要小心他的出卖和背刺。而他做起这些事情来,从不曾有丝毫的心理负担,甚至感觉颇为痛快。
仿佛是另一种报应,在他死后,他的子孙并未能如他所愿获得人们的承认,篡夺了他的王位以及所拥有的一切的是他的弟弟,他的儿子也就是博希蒙德一世被逐出了他的宫殿,只得到了很小的一块领地。
他的处境竟然与几十年前的父亲一模一样——而同样的,博希蒙德也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物,虽然他无力对抗自己羽翼丰满的叔叔,却在乌尔班二世推动十字军东征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变卖了家产组织起一支军队投身其中。
而那些源自于先祖的狡猾与果断也很快在这场战役中凸显了出来。
相比起其他十字军将领的莽撞和短视,博希蒙德一世并没有天真的以为他们只是到此一游的,他并不至于满足于劫掠那些异教徒的财物,或者是痛饮他们的鲜血。
他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在这里获得一片新领地,而他也确实做到了,他得到了安条克。
安条克并不是十字军的,它原先属于拜占庭,而后被阿拉伯人所占据,但在十字军攻下安条克后,无论是拜占庭皇帝向他索要失地,还是和他讲条件,愿意给他官职(安条克总督),他都没有接受。
可以说,如果不是他的侄子趁着他被突厥人俘虏,把握了安条克的实权。拜占庭帝国只怕永远也无法逼迫他承认安条克的附庸地位。
但这并不是有关于博希蒙德一世的最为著名的传说,真正引起非议的是在他攻占了安条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
对于军纪的忽略(或说那时候人们对此毫无概念),导致了骑士们肆意杀戮,四处抢劫,在这种松散无序的状态下,安条克重新被围也就不是那么叫人奇怪的事情。
当时反过来围困安条克的是摩苏尔的埃米尔卡布卡,当时的情况堪称危急,拜占庭皇帝答应的援军迟迟不到,城中的粮食和水本来就不多,毕竟他们之前已经遭遇了一次围城——饥饿至极的十字军骑士被断绝补给后,先是杀牲畜,马,而后甚至将那些异教徒的尸体烤来吃。
这桩丑闻,导致现在的吟游诗人和教士们都很少提及安条克的胜利,毕竟他们一直自诩于有德的信徒,而非吃人的野兽。
但将博希蒙德一世牵涉其中的是另外一桩令教会讳莫如深,迄今为止也无人可以确定真假的事情——那是一桩圣迹。
当时士气低落,即便是教士也无法教这些饥饿的骑士振奋起来,如果博希蒙德再强迫他们去守城的话,或许下一个被架在火堆上烤的就是他。
于是突然就出现了一个叫做彼得.巴多罗的修士,他宣布他的感望圣人告诉他说,在圣彼得大教堂里埋藏着一件最神圣的物品。十字军骑士们去挖掘的时候,果然找到了一柄沾染着血迹的长矛。
修士马上说,这就是罗马士兵用来戳刺耶稣基督肋旁的长矛,它上面的血迹是耶稣基督的宝血。有了这件圣物,城内的十字军士气大振,竟然击败了摩苏尔的埃米尔和他的大军。
但之后发生的事情就有些微妙了。
不止一个教士和修士站出来指控修士彼得所宣扬的圣迹是假造的,那柄长矛只是一柄普通的武器,被他偷偷埋在了大教堂的祭坛下。
为此,彼得修士不得不接受圣裁。只是按理说应当轻易通过的圣裁,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索命的工具,修士在紧握烧红的铁块后没多久就因为感染而死去了,这件事情也就此不了了之,人们都说这是博希蒙德一世所为,为了彻底的掩灭罪证。
他的儿子正是博希蒙德二世,可惜的是,二世始终只有一个女儿,博希蒙德二世给她找了一个好夫婿,但婚后这对小夫妻的关系并不怎么融洽。
博希蒙德的母亲并不爱他的父亲,也不爱他,甚至愿意为了想要和一个英俊的十字军骑士结婚而对博希蒙德说谎,诱使他答应离开安条克,去亚拉萨路——这是否也能称得上一脉相承?
只是她将这份狡诈与无情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博希蒙德已经不想去回忆他耗费了多少心力,才重新得回他的国家,但他始终记得博希蒙德二世那寥寥几次的教导与爱护,那可能是残存在他的童年中唯一值得想起的美好事物。
不得不说,希比勒与亚比该的突然回归打乱了他的计划。
作为安条克大公,他必须跟随着亚拉萨路的国王一同出征,在而这段时间里,安条克应当会被交给他的妻子,也就是曼努埃尔一世的侄女,还有他所信任的几个大臣,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将权力交给儿子。
亚比该一次又一次的让他失望。
有时候他也奇怪,自己还算有点脑子的,他的妻子能够从大皇宫中脱颖而出,也不是个蠢人,两人是怎么能生出这个儿子的?
在发现亚比该的无用后,他甚至还强捺着不适,和他的母亲同房过几次,他希望这样可以给他带来一个新的儿子,哪怕是女儿呢?
在亚拉萨路也一样,有梅梨桑德这样的女性,但那棵已经老到开不出花的树,大概是结不出果子来了——亚比该还是他唯一的继承人,更让他心烦意乱的是,亚比该不但不能够成为他的助力,还成了他的妨碍。
他在利用人性的弱点为塞萨尔设下陷阱的时候,笑得有多么愉快,在发现希拉克略用同样的手法回敬他的时候,心中就有多么的愤怒,他只能安慰自己——自己的妻子是拜占庭的公主,也一样对权力足够敏感和渴求,即便是面对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她也应该不会手软。
而就在此时,他看见了一匹正从塔楼前缓步走过的马儿,虽然骑士披着带兜帽的斗篷,马儿也裹着黑色的马衣,但博希蒙德一眼就认出了那正是塞萨尔和他的卡斯托。
人和马一样的讨厌,刺眼。
“去问问他去干什么?”博希蒙德对跟着他的侍从说道。
在听到侍从的回答后,博希蒙德只感觉一阵恶心,“他为了讨好我们的小国王还真是不遗余力——倒是不怕弄巧成拙……也不知道那位陛下在想什么,怜悯他人,又或是怜悯自己?”
不过,博希蒙德也知道,鲍德温现在已经是亚拉萨路的国王,即便他浑身溃烂,倒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想死都难——他也是国王,在他没有彻底的闭上眼睛,停止呼吸之前,他拥有一个国王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他是不可能被关到希嫩山谷,也就是麻风谷里去的。
可惜十年前的阿马里克一世还是太固执了,而玛利亚王后的肚子又不怎么争气,不然的话,他现在也不必如此烦恼。
希嫩山谷位于亚拉萨路城外,这座山谷因为最早的时候被罗马人当作墓地,因此又被称为死亡谷。
马太福音则曾经将此地称为流血之地或者是血田,在这里的人们还在信奉异教神明的时候,有一位被称之为摩洛克的神,也就是火神,信奉他的人在希嫩山谷举行残忍的献祭仪式,最主要的祭品是儿童,他们会被活活烧死,信徒们会将这视作对神的最高敬意,这些无辜的祭品将会换来神明对他们的恩赐和救赎。
当然,当他们醒悟后,希嫩山谷就成为了一个被唾弃的地方,他们将这里称为地狱,并且会在每年的赎罪日赶着羊到这里摔死,以此来清洗自己的罪过。
可以说,希嫩山谷自始至终都承载着人类的罪恶、鲜血和眼泪,很少有人愿意接近那里,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希嫩山谷就成为了一个流放麻风病人的地方,人们在隘口处建立起了一座高高的围墙,而后在围墙上架设起一座滑轮吊车,他们将信徒们捐赠的水和食物放在上面,然后通过滑轮把它们放下去,里面的麻风病人会走出来,把它们搬回山谷。
一般来说,前来捐献的信徒,或者是这些麻风病人的家属在进一步靠近那里的时候,都会遭到所谓的阻拦,无论他们多么痛苦,多么想念自己的亲人都不可以,只要踏入那里,就是对信仰的背叛——因为麻风病人是被驱逐出整个基督徒社会之外的。
这些守卫一看到塞萨尔,就像是看不到这个人般的转过头去,任由他和那些食物一起下到山谷,一群身着亚麻袍子的人们前来迎接塞萨尔,更是小心翼翼的搬走了那些货物。
与人们想象的肮脏和混乱不同,山谷中井然有序,如果不去看那些畸形的肢体,赘生的瘤子,溃烂的伤口,这就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小村庄,除了那些病症较轻,还能自如活动的人之外,有的就是那些对自己的亲人过于感情深厚,而不愿意舍弃他们的健康人。
他们是山谷中劳作的主力,织布、打水、种地,现在还多了一个重要的活儿——制作青霉素的原料以及担任此时还未出现的“护士”。
虽然他们完全无法理解这位大人所说的,那尖锐的针头也叫人恐惧,但那些麻风病人的病症不再变得更加严重,甚至有所缓和是不争的事实,所有人都能看到。
“上次您送来的苹果,我们也试了一下,但现在看起来还是大麦粥的制备效果最好。”为首的人引领着塞萨尔往山谷的深处走去,他们在山壁上挖出了一个个又深又长的窑洞,窑洞里安置着一排排的瓦罐,盛装着浓厚的米浆,空气中弥漫着发酵物特有的酸味。
塞萨尔走到一个瓦罐前,查看了标签上的日期——上面所覆盖的应该是塑料布,但塑料就和另一个事物——针对麻风病的有机化合物一样,是不可能在现有的条件下被制造出来的,所以覆盖在上面的是昂贵的丝绸,以避免杂菌滋生。
即便如此,十个瓦罐中,也往往只有两三罐可用,在这两罐之中,也依然会出现危险的展青霉素,展青霉素与青霉素一样,具有着广谱的抗生素特点,但它同样也具有毒性,会导致反胃和呕吐,身体虚弱的人甚至会因此而死。
但对于这些麻风病人来说,这已经是小的不能再小的问题了。
他们异常踊跃的愿去做那个试药的人,甚至不该说试药,因为对他们的治疗是持续性的,塞萨尔并没有因为有了伯利恒的事情,而对人性失望,他并未将这些人单单看作实验品,在为鲍德温做治疗的同时,也在看护这些人。
即便他们对于塞萨尔来说几乎是无用的。
他们能够为塞萨尔做的事情很少,所以每件事情都做的尽心尽力。
因为塞萨尔曾经说过,药物的培养需要极度的干净,这些窑洞的墙壁上都涂刷了厚厚的白垩,地上铺着石子(这里不可能有开凿石板的可能),也只有最纯洁干净的那些人才能被允许靠近这些瓦罐——在什么都没有的麻风山谷中,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塞萨尔难以想象他们要耗费多少的心思和力气。
他感谢他们,他们的感谢则更甚,在塞萨尔之前,没人想过去治疗一个麻风病人。
无论他之前是多么的地位尊崇,钱囊丰满,又或者是倾国倾城,卓尔不群,一旦被这个可怕的恶魔纠缠上,就再也没了回到世俗社会的契机。
虽然说麻风病之前造成的伤害是无法挽回的,但至少他们看见了希望,即便依然被排除于整个正常社会之外,他们依然渴望着活下去。
阳光、雨水、空气、风、树木、小鸟,甚至趴在地上晒太阳的蜥蜴都是那样的可爱,更不用说,在决定将这里作为自己的药物培养基地之后,塞萨尔还为他们募捐到了很多物资,这些物资让他们的生活大有改观。
因为担心自己的病症伤害到塞萨尔,一些情况严重的病人并不敢靠近他,而是远远的望着,甚至要在他离开过好一会儿后才你推我挤的上前去,捡起他曾经踏过的尘土涂抹在额头上,或者是放入口中。
塞萨尔阻止过,但为首的人告诉他说,这样做可以减轻这些人的痛苦,他就默认了。
一个健康人的父亲握着自己儿子的手,他是不幸的,在确定自己的妻子染上了麻风病后,他的儿子也被确诊了。而在这对母子被驱逐出城市之前,他毅然决然的抛弃了自己的家人和信仰,跟着他们一路颠沛流离——他们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即便要死,一家人也应当躺卧在一起,任由野兽将他们撕咬,留下白骨,骨头将会混杂在一起,象征着他们的亲密,永不分离。
而在进入希嫩山谷后不久,他的妻子就死了,几个月后,对他儿子情况也逐渐变得恶劣。
当他注视着自己的儿子,想着是否应当一刀刺死了他免得他受他母亲那样的苦时,塞萨尔来了。
虽然配置出来的第一批药物分量并不多,但这里的麻风病人早就是如同一个大家庭般的存在,他们相互谦让,病症重的让给病症轻的,年老的让给年轻的,女人或者是男人让给孩子。
虽然在塞萨尔的要求下,孩子还是被剔除了第一批用药者的行列——他们是在确定了药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后才和鲍德温一起接受治疗的,而这个男人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如果能够给他涂上脂粉,让人们看不见那些沉积的颜色和疤痕,即便他走进城市里,也不用担心遭到驱赶。
每天父亲都会让儿子站在阳光下,仔仔细细,一丝不苟的检查他身体的每一个地方,他的心中怀抱着一个念想,或许有那么一天,这些不堪的痕迹就都会消退了呢。
那是不是证明……他的儿子还是有希望的,他会成为一个正常人,走出麻风病人的聚集地,回到一个基督徒的生活中,长大,结婚,生子,在教士的祈祷中平静的睡去,他会升上天堂,而不是如那些人诅咒的那样下地狱。
事实已经证明了,有个圣人来到他们,並且搭救了他们,还有亚拉萨路的国王,他们所遭遇的并不是惩罚,而是考验。
现在他们几乎要通过试炼了——可能还差那么一点点,父亲的眼中充满了对于将来的希冀。
总有那么一天的。
与此同时,一样渴望着一个奇迹的还有宗主教希拉克略,在塞萨尔不在的时候,他再一次观察了鲍德温身上的情况,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鲍德温从天主那里得到的眷顾格外深厚,与其他得到了治疗的麻风病人有所不同的是,鲍德温身上麻风病所造成的一些赘生物和骨骼变形的情况竟然都消失了,哪怕并不多,并且细微到叫人难以察觉,但这简直就是如迫使时间倒流般的圣迹。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鲍德温或许真有可能如阿马里克一世曾经幻想过的那样——在某一日得到赦免,而他所缔造的功绩可能要远胜过于他的父亲,甚至祖辈。
“老师,老师?”鲍德温奇怪的问道,“我有点冷,我可以穿上袍子了吗?”
“哦,穿上吧,穿上吧。”希拉克略敷衍的道,“希比勒有来找过你吗?”
鲍德温的手一顿,怎么没找过,不但来找过,他的姐姐还难得的露出了脆弱的姿态,第一次不再维持着那个矜傲的姿态,而是近似于匍匐地跪在了他的面前,忏悔自己的过错,希望能够挽回姐弟之间的感情。
她说她之前如此做都是亚比该和博希蒙德从中挑唆。而她终究是个女人,女人总是轻浮的情绪化的,难以用理智来衡量每一件事情,也难以分辨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是一桩行为的轻重,她只是太爱自己的孩子了,哪怕他还没出生,她都希望能够给他一个安逸的将来。
她承认,那时候她确实是忽略了鲍德温,但这种情况在怀孕的女人身上很常见,现在她已经清醒了过来,并且忍不住痛骂当时的自己,她并不求鲍德温马上把她接到身边来,也不求在圣十字堡继续拥有什么权力,甚至鲍德温说很有可能需她和亚比该一起回到安条克,而不是留在亚拉萨路时,她也欣然应允。
“只要您能原谅我,”她诚恳无比的说道,“还有埃德萨伯爵。”她懊恼的垂着自己的脑袋,“我当时在想些什么啊,他也是我们的血亲,甚至比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和大卫都要来得亲近,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如此的耿耿于怀。”
说到这里,她甚至微微的有些羞涩,“或许是我自己也没察觉到,我气恼于他对我的不理不睬。”
“你被娇惯坏了。”鲍德温忍不住说了一句,希比勒则抬起双手来遮住了她的脸,一次失败的孕事,并没能损毁她的美貌,而是让她的美丽不再那么尖锐,咄咄逼人。
她那天装扮得格外谦恭,甚至没有戴上王冠,而只是用洁白的头巾裹着自己的秀发与下颌,这种场景,哪怕再铁石心肠的人也要变得柔软。
鲍德温不确定自己是否还能够信任这个唯一的同胞姐姐。但如果希比勒远在安条克的话,她所能做的事情就更少了。
或许他应该相信她。
“我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希拉克略突然说道,随后他如同变戏法般从宽大的主教袍子里抽出了一样东西举在手中。鲍德温一看,便面露惊讶之色。
那是面具,纯银的面具,镌刻着精美的花纹,非常精巧但无论如何,它都不该出现在希拉克略的手中,别人不知道他的身体状况,老师还能不知道吗?
如果他此时已经面部溃烂到了令人无法直视的程度,譬如鼻子缺失,面颊肿胀这类的,他戴上面具当然在情理之中,但他现在只在面颊和脖子的地方有些红斑。
“我相信现在塔中的仆人已经懂得如何闭上自己的嘴巴,但也很难说,他们或许会在巨大的利益前铤而走险,而麻风病的发展不像是其他疾病,它是一眼便可知晓的。
平时的时候,你的沐浴不经他人之手,除了我,塞萨尔,贝里昂之外,几乎就没其他人能够看见你赤裸的身体,但面孔是怎么也遮挡不了的,你不能让人推测出你现在的状况,尤其是……”
希拉克略没有说下去,但鲍德温懂得他的意思,在他的状况正在好转时,他们的敌人依然隐藏在暗处——即便是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和安条克大公博希蒙德,也只是他们手中的工具——面对真正的根源时,这些敌人又太难辨识了。毕竟鲍德温拥有着一笔无比重要的财产,那就是圣城,亚拉萨路是所有基督徒,甚至以撒人,撒拉逊人的精神故乡,最神圣的神圣之地,以及只要天主不曾收回他的赐福,圣人也依然徜徉在他的信徒之中,圣城的重要性就不可抹杀。
“我明白了。”鲍德温接过面具,在脸上略略试戴了一下,而后又突然笑了出来:“那么说我们会给他们一个惊喜。”
“一个绝对的惊喜。”希安克略道。
作为安条克的大公,他在圣十字堡当然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房间,但现在在这座城堡中,最尊贵的客人乃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一世并不是一个可以被轻易摆布的蠢货——他喜怒无常,在欢喜的时候,他对你将会非常纵容,就像是一只饱足的狮子,可以容许鸟儿在自己脊背上蹦跳;但若是拂逆了他的意思,无论你是有心还是无心的,他就能当即翻脸不认人。
他曾经肆无忌惮地给塞萨尔难堪,现在也一样可以对待博希蒙德,安条克并不被他放在眼中——在那场一对十三的比武结束之后,他甚至命令博希蒙德从原先距离他较近的那个房间搬到另一个房间去,那个房间的位置并不好,只差和侍从们挤在一起了。
博希蒙德当然知道有人在嘲笑自己,但那又如何呢?更大的屈辱他也不是没有受过,只是没有哪一天,会比今天让他更希望得到一个可以诉苦的对象——不单是腓特烈一世,还有他的儿子亚比该。
“如果您还在,外祖父,您会如何做呢?”
博希蒙德二世在博希蒙德三世只有七岁的时候便已经离开人世,但他留给博希蒙德的印象却要比他的父亲和母亲更来得深刻,那是一个身形瘦削肩膀高耸的老人,总是披着一件散毛皮领的大氅,蜷在火炉前的时候,他在墙壁上的影子就像是一头巨大的秃鹫东西,博希蒙德还记得他时常用那个末端尖锐的铁钩子去拨弄炉火,让它烧得噼里啪啦的响。
他曾经与博希蒙德说起过他们的家族,还有他们这一支的先祖——是的,他们的先祖罗伯特出生在欧洛维尔家族,那是一个欧洲北方的诺曼人部落,而他们的先祖罗伯特是这个部落的酋长第二段婚姻中所生下来的孩子,如同所有的次子和幺儿那样,他不得长兄的喜欢。
结果就是在父亲死后,他所获的领地是最小的,身边的士兵,甚至只有几十个,即便如此,那时候他都供不起他们的吃喝。
那么罗伯特是如何在这样恶劣的先天条件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庞大王国呢——他的王国横跨了西西里、南意大利与希腊;他的士兵犹如森林中的树木般,密集而又强壮,更有上百艘战舰;民众、贵族、国王乃至教皇都曾将他们视作不值一提的流寇,如今却不得不颔首屈膝,强作笑容,教皇甚至还要仰仗他的保护——而他甚至差点与拜占庭的皇帝成为了亲家。
他的墓碑上刻着一句话,“这里安息的是整个世界的恐慌。”
这句话确实很好的概括了他的一生,只是除去他的武力,他的品行并不受人赞誉。想想看——那些意大利人是如何称呼他的……
北方的狡诈之狼。
而他的盟友也说,和他合作必须要小心他的出卖和背刺。而他做起这些事情来,从不曾有丝毫的心理负担,甚至感觉颇为痛快。
仿佛是另一种报应,在他死后,他的子孙并未能如他所愿获得人们的承认,篡夺了他的王位以及所拥有的一切的是他的弟弟,他的儿子也就是博希蒙德一世被逐出了他的宫殿,只得到了很小的一块领地。
他的处境竟然与几十年前的父亲一模一样——而同样的,博希蒙德也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物,虽然他无力对抗自己羽翼丰满的叔叔,却在乌尔班二世推动十字军东征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变卖了家产组织起一支军队投身其中。
而那些源自于先祖的狡猾与果断也很快在这场战役中凸显了出来。
相比起其他十字军将领的莽撞和短视,博希蒙德一世并没有天真的以为他们只是到此一游的,他并不至于满足于劫掠那些异教徒的财物,或者是痛饮他们的鲜血。
他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在这里获得一片新领地,而他也确实做到了,他得到了安条克。
安条克并不是十字军的,它原先属于拜占庭,而后被阿拉伯人所占据,但在十字军攻下安条克后,无论是拜占庭皇帝向他索要失地,还是和他讲条件,愿意给他官职(安条克总督),他都没有接受。
可以说,如果不是他的侄子趁着他被突厥人俘虏,把握了安条克的实权。拜占庭帝国只怕永远也无法逼迫他承认安条克的附庸地位。
但这并不是有关于博希蒙德一世的最为著名的传说,真正引起非议的是在他攻占了安条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
对于军纪的忽略(或说那时候人们对此毫无概念),导致了骑士们肆意杀戮,四处抢劫,在这种松散无序的状态下,安条克重新被围也就不是那么叫人奇怪的事情。
当时反过来围困安条克的是摩苏尔的埃米尔卡布卡,当时的情况堪称危急,拜占庭皇帝答应的援军迟迟不到,城中的粮食和水本来就不多,毕竟他们之前已经遭遇了一次围城——饥饿至极的十字军骑士被断绝补给后,先是杀牲畜,马,而后甚至将那些异教徒的尸体烤来吃。
这桩丑闻,导致现在的吟游诗人和教士们都很少提及安条克的胜利,毕竟他们一直自诩于有德的信徒,而非吃人的野兽。
但将博希蒙德一世牵涉其中的是另外一桩令教会讳莫如深,迄今为止也无人可以确定真假的事情——那是一桩圣迹。
当时士气低落,即便是教士也无法教这些饥饿的骑士振奋起来,如果博希蒙德再强迫他们去守城的话,或许下一个被架在火堆上烤的就是他。
于是突然就出现了一个叫做彼得.巴多罗的修士,他宣布他的感望圣人告诉他说,在圣彼得大教堂里埋藏着一件最神圣的物品。十字军骑士们去挖掘的时候,果然找到了一柄沾染着血迹的长矛。
修士马上说,这就是罗马士兵用来戳刺耶稣基督肋旁的长矛,它上面的血迹是耶稣基督的宝血。有了这件圣物,城内的十字军士气大振,竟然击败了摩苏尔的埃米尔和他的大军。
但之后发生的事情就有些微妙了。
不止一个教士和修士站出来指控修士彼得所宣扬的圣迹是假造的,那柄长矛只是一柄普通的武器,被他偷偷埋在了大教堂的祭坛下。
为此,彼得修士不得不接受圣裁。只是按理说应当轻易通过的圣裁,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索命的工具,修士在紧握烧红的铁块后没多久就因为感染而死去了,这件事情也就此不了了之,人们都说这是博希蒙德一世所为,为了彻底的掩灭罪证。
他的儿子正是博希蒙德二世,可惜的是,二世始终只有一个女儿,博希蒙德二世给她找了一个好夫婿,但婚后这对小夫妻的关系并不怎么融洽。
博希蒙德的母亲并不爱他的父亲,也不爱他,甚至愿意为了想要和一个英俊的十字军骑士结婚而对博希蒙德说谎,诱使他答应离开安条克,去亚拉萨路——这是否也能称得上一脉相承?
只是她将这份狡诈与无情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博希蒙德已经不想去回忆他耗费了多少心力,才重新得回他的国家,但他始终记得博希蒙德二世那寥寥几次的教导与爱护,那可能是残存在他的童年中唯一值得想起的美好事物。
不得不说,希比勒与亚比该的突然回归打乱了他的计划。
作为安条克大公,他必须跟随着亚拉萨路的国王一同出征,在而这段时间里,安条克应当会被交给他的妻子,也就是曼努埃尔一世的侄女,还有他所信任的几个大臣,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将权力交给儿子。
亚比该一次又一次的让他失望。
有时候他也奇怪,自己还算有点脑子的,他的妻子能够从大皇宫中脱颖而出,也不是个蠢人,两人是怎么能生出这个儿子的?
在发现亚比该的无用后,他甚至还强捺着不适,和他的母亲同房过几次,他希望这样可以给他带来一个新的儿子,哪怕是女儿呢?
在亚拉萨路也一样,有梅梨桑德这样的女性,但那棵已经老到开不出花的树,大概是结不出果子来了——亚比该还是他唯一的继承人,更让他心烦意乱的是,亚比该不但不能够成为他的助力,还成了他的妨碍。
他在利用人性的弱点为塞萨尔设下陷阱的时候,笑得有多么愉快,在发现希拉克略用同样的手法回敬他的时候,心中就有多么的愤怒,他只能安慰自己——自己的妻子是拜占庭的公主,也一样对权力足够敏感和渴求,即便是面对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她也应该不会手软。
而就在此时,他看见了一匹正从塔楼前缓步走过的马儿,虽然骑士披着带兜帽的斗篷,马儿也裹着黑色的马衣,但博希蒙德一眼就认出了那正是塞萨尔和他的卡斯托。
人和马一样的讨厌,刺眼。
“去问问他去干什么?”博希蒙德对跟着他的侍从说道。
在听到侍从的回答后,博希蒙德只感觉一阵恶心,“他为了讨好我们的小国王还真是不遗余力——倒是不怕弄巧成拙……也不知道那位陛下在想什么,怜悯他人,又或是怜悯自己?”
不过,博希蒙德也知道,鲍德温现在已经是亚拉萨路的国王,即便他浑身溃烂,倒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想死都难——他也是国王,在他没有彻底的闭上眼睛,停止呼吸之前,他拥有一个国王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他是不可能被关到希嫩山谷,也就是麻风谷里去的。
可惜十年前的阿马里克一世还是太固执了,而玛利亚王后的肚子又不怎么争气,不然的话,他现在也不必如此烦恼。
希嫩山谷位于亚拉萨路城外,这座山谷因为最早的时候被罗马人当作墓地,因此又被称为死亡谷。
马太福音则曾经将此地称为流血之地或者是血田,在这里的人们还在信奉异教神明的时候,有一位被称之为摩洛克的神,也就是火神,信奉他的人在希嫩山谷举行残忍的献祭仪式,最主要的祭品是儿童,他们会被活活烧死,信徒们会将这视作对神的最高敬意,这些无辜的祭品将会换来神明对他们的恩赐和救赎。
当然,当他们醒悟后,希嫩山谷就成为了一个被唾弃的地方,他们将这里称为地狱,并且会在每年的赎罪日赶着羊到这里摔死,以此来清洗自己的罪过。
可以说,希嫩山谷自始至终都承载着人类的罪恶、鲜血和眼泪,很少有人愿意接近那里,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希嫩山谷就成为了一个流放麻风病人的地方,人们在隘口处建立起了一座高高的围墙,而后在围墙上架设起一座滑轮吊车,他们将信徒们捐赠的水和食物放在上面,然后通过滑轮把它们放下去,里面的麻风病人会走出来,把它们搬回山谷。
一般来说,前来捐献的信徒,或者是这些麻风病人的家属在进一步靠近那里的时候,都会遭到所谓的阻拦,无论他们多么痛苦,多么想念自己的亲人都不可以,只要踏入那里,就是对信仰的背叛——因为麻风病人是被驱逐出整个基督徒社会之外的。
这些守卫一看到塞萨尔,就像是看不到这个人般的转过头去,任由他和那些食物一起下到山谷,一群身着亚麻袍子的人们前来迎接塞萨尔,更是小心翼翼的搬走了那些货物。
与人们想象的肮脏和混乱不同,山谷中井然有序,如果不去看那些畸形的肢体,赘生的瘤子,溃烂的伤口,这就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小村庄,除了那些病症较轻,还能自如活动的人之外,有的就是那些对自己的亲人过于感情深厚,而不愿意舍弃他们的健康人。
他们是山谷中劳作的主力,织布、打水、种地,现在还多了一个重要的活儿——制作青霉素的原料以及担任此时还未出现的“护士”。
虽然他们完全无法理解这位大人所说的,那尖锐的针头也叫人恐惧,但那些麻风病人的病症不再变得更加严重,甚至有所缓和是不争的事实,所有人都能看到。
“上次您送来的苹果,我们也试了一下,但现在看起来还是大麦粥的制备效果最好。”为首的人引领着塞萨尔往山谷的深处走去,他们在山壁上挖出了一个个又深又长的窑洞,窑洞里安置着一排排的瓦罐,盛装着浓厚的米浆,空气中弥漫着发酵物特有的酸味。
塞萨尔走到一个瓦罐前,查看了标签上的日期——上面所覆盖的应该是塑料布,但塑料就和另一个事物——针对麻风病的有机化合物一样,是不可能在现有的条件下被制造出来的,所以覆盖在上面的是昂贵的丝绸,以避免杂菌滋生。
即便如此,十个瓦罐中,也往往只有两三罐可用,在这两罐之中,也依然会出现危险的展青霉素,展青霉素与青霉素一样,具有着广谱的抗生素特点,但它同样也具有毒性,会导致反胃和呕吐,身体虚弱的人甚至会因此而死。
但对于这些麻风病人来说,这已经是小的不能再小的问题了。
他们异常踊跃的愿去做那个试药的人,甚至不该说试药,因为对他们的治疗是持续性的,塞萨尔并没有因为有了伯利恒的事情,而对人性失望,他并未将这些人单单看作实验品,在为鲍德温做治疗的同时,也在看护这些人。
即便他们对于塞萨尔来说几乎是无用的。
他们能够为塞萨尔做的事情很少,所以每件事情都做的尽心尽力。
因为塞萨尔曾经说过,药物的培养需要极度的干净,这些窑洞的墙壁上都涂刷了厚厚的白垩,地上铺着石子(这里不可能有开凿石板的可能),也只有最纯洁干净的那些人才能被允许靠近这些瓦罐——在什么都没有的麻风山谷中,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塞萨尔难以想象他们要耗费多少的心思和力气。
他感谢他们,他们的感谢则更甚,在塞萨尔之前,没人想过去治疗一个麻风病人。
无论他之前是多么的地位尊崇,钱囊丰满,又或者是倾国倾城,卓尔不群,一旦被这个可怕的恶魔纠缠上,就再也没了回到世俗社会的契机。
虽然说麻风病之前造成的伤害是无法挽回的,但至少他们看见了希望,即便依然被排除于整个正常社会之外,他们依然渴望着活下去。
阳光、雨水、空气、风、树木、小鸟,甚至趴在地上晒太阳的蜥蜴都是那样的可爱,更不用说,在决定将这里作为自己的药物培养基地之后,塞萨尔还为他们募捐到了很多物资,这些物资让他们的生活大有改观。
因为担心自己的病症伤害到塞萨尔,一些情况严重的病人并不敢靠近他,而是远远的望着,甚至要在他离开过好一会儿后才你推我挤的上前去,捡起他曾经踏过的尘土涂抹在额头上,或者是放入口中。
塞萨尔阻止过,但为首的人告诉他说,这样做可以减轻这些人的痛苦,他就默认了。
一个健康人的父亲握着自己儿子的手,他是不幸的,在确定自己的妻子染上了麻风病后,他的儿子也被确诊了。而在这对母子被驱逐出城市之前,他毅然决然的抛弃了自己的家人和信仰,跟着他们一路颠沛流离——他们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即便要死,一家人也应当躺卧在一起,任由野兽将他们撕咬,留下白骨,骨头将会混杂在一起,象征着他们的亲密,永不分离。
而在进入希嫩山谷后不久,他的妻子就死了,几个月后,对他儿子情况也逐渐变得恶劣。
当他注视着自己的儿子,想着是否应当一刀刺死了他免得他受他母亲那样的苦时,塞萨尔来了。
虽然配置出来的第一批药物分量并不多,但这里的麻风病人早就是如同一个大家庭般的存在,他们相互谦让,病症重的让给病症轻的,年老的让给年轻的,女人或者是男人让给孩子。
虽然在塞萨尔的要求下,孩子还是被剔除了第一批用药者的行列——他们是在确定了药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后才和鲍德温一起接受治疗的,而这个男人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如果能够给他涂上脂粉,让人们看不见那些沉积的颜色和疤痕,即便他走进城市里,也不用担心遭到驱赶。
每天父亲都会让儿子站在阳光下,仔仔细细,一丝不苟的检查他身体的每一个地方,他的心中怀抱着一个念想,或许有那么一天,这些不堪的痕迹就都会消退了呢。
那是不是证明……他的儿子还是有希望的,他会成为一个正常人,走出麻风病人的聚集地,回到一个基督徒的生活中,长大,结婚,生子,在教士的祈祷中平静的睡去,他会升上天堂,而不是如那些人诅咒的那样下地狱。
事实已经证明了,有个圣人来到他们,並且搭救了他们,还有亚拉萨路的国王,他们所遭遇的并不是惩罚,而是考验。
现在他们几乎要通过试炼了——可能还差那么一点点,父亲的眼中充满了对于将来的希冀。
总有那么一天的。
与此同时,一样渴望着一个奇迹的还有宗主教希拉克略,在塞萨尔不在的时候,他再一次观察了鲍德温身上的情况,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鲍德温从天主那里得到的眷顾格外深厚,与其他得到了治疗的麻风病人有所不同的是,鲍德温身上麻风病所造成的一些赘生物和骨骼变形的情况竟然都消失了,哪怕并不多,并且细微到叫人难以察觉,但这简直就是如迫使时间倒流般的圣迹。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鲍德温或许真有可能如阿马里克一世曾经幻想过的那样——在某一日得到赦免,而他所缔造的功绩可能要远胜过于他的父亲,甚至祖辈。
“老师,老师?”鲍德温奇怪的问道,“我有点冷,我可以穿上袍子了吗?”
“哦,穿上吧,穿上吧。”希拉克略敷衍的道,“希比勒有来找过你吗?”
鲍德温的手一顿,怎么没找过,不但来找过,他的姐姐还难得的露出了脆弱的姿态,第一次不再维持着那个矜傲的姿态,而是近似于匍匐地跪在了他的面前,忏悔自己的过错,希望能够挽回姐弟之间的感情。
她说她之前如此做都是亚比该和博希蒙德从中挑唆。而她终究是个女人,女人总是轻浮的情绪化的,难以用理智来衡量每一件事情,也难以分辨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是一桩行为的轻重,她只是太爱自己的孩子了,哪怕他还没出生,她都希望能够给他一个安逸的将来。
她承认,那时候她确实是忽略了鲍德温,但这种情况在怀孕的女人身上很常见,现在她已经清醒了过来,并且忍不住痛骂当时的自己,她并不求鲍德温马上把她接到身边来,也不求在圣十字堡继续拥有什么权力,甚至鲍德温说很有可能需她和亚比该一起回到安条克,而不是留在亚拉萨路时,她也欣然应允。
“只要您能原谅我,”她诚恳无比的说道,“还有埃德萨伯爵。”她懊恼的垂着自己的脑袋,“我当时在想些什么啊,他也是我们的血亲,甚至比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和大卫都要来得亲近,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如此的耿耿于怀。”
说到这里,她甚至微微的有些羞涩,“或许是我自己也没察觉到,我气恼于他对我的不理不睬。”
“你被娇惯坏了。”鲍德温忍不住说了一句,希比勒则抬起双手来遮住了她的脸,一次失败的孕事,并没能损毁她的美貌,而是让她的美丽不再那么尖锐,咄咄逼人。
她那天装扮得格外谦恭,甚至没有戴上王冠,而只是用洁白的头巾裹着自己的秀发与下颌,这种场景,哪怕再铁石心肠的人也要变得柔软。
鲍德温不确定自己是否还能够信任这个唯一的同胞姐姐。但如果希比勒远在安条克的话,她所能做的事情就更少了。
或许他应该相信她。
“我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希拉克略突然说道,随后他如同变戏法般从宽大的主教袍子里抽出了一样东西举在手中。鲍德温一看,便面露惊讶之色。
那是面具,纯银的面具,镌刻着精美的花纹,非常精巧但无论如何,它都不该出现在希拉克略的手中,别人不知道他的身体状况,老师还能不知道吗?
如果他此时已经面部溃烂到了令人无法直视的程度,譬如鼻子缺失,面颊肿胀这类的,他戴上面具当然在情理之中,但他现在只在面颊和脖子的地方有些红斑。
“我相信现在塔中的仆人已经懂得如何闭上自己的嘴巴,但也很难说,他们或许会在巨大的利益前铤而走险,而麻风病的发展不像是其他疾病,它是一眼便可知晓的。
平时的时候,你的沐浴不经他人之手,除了我,塞萨尔,贝里昂之外,几乎就没其他人能够看见你赤裸的身体,但面孔是怎么也遮挡不了的,你不能让人推测出你现在的状况,尤其是……”
希拉克略没有说下去,但鲍德温懂得他的意思,在他的状况正在好转时,他们的敌人依然隐藏在暗处——即便是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和安条克大公博希蒙德,也只是他们手中的工具——面对真正的根源时,这些敌人又太难辨识了。毕竟鲍德温拥有着一笔无比重要的财产,那就是圣城,亚拉萨路是所有基督徒,甚至以撒人,撒拉逊人的精神故乡,最神圣的神圣之地,以及只要天主不曾收回他的赐福,圣人也依然徜徉在他的信徒之中,圣城的重要性就不可抹杀。
“我明白了。”鲍德温接过面具,在脸上略略试戴了一下,而后又突然笑了出来:“那么说我们会给他们一个惊喜。”
“一个绝对的惊喜。”希安克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