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 第41章:改弦更张

小说:汉官 作者:江汉 更新时间:2025-06-29 00:35:0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随着天色渐暗,魏公府书房的灯火终于黯淡下来。

  在四五个婢女的服侍下沐浴后,躺在床上的魏哲忍不住舒服发出一声呻吟。

  他今年已经三十二岁了,到底不是以前那个可以酣战通宵的小伙子。

  为了不发生什么乐极生悲的戏码,魏哲这两年已经有意识的开始养生了。

  政务除非特别重要,他一般都不会处理到太晚,免得折了元气。

  毕竟他可是准备要和李隆基比比寿命的男人,怎么能过早的衰老呢。

  听着耳边的虫鸣,回想起白日的讲学,魏哲只感觉分外的安逸。

  只是男人一舒服,就容易想些有的没的。

  比如魏哲,明明说了好好养生,结果手掌不自觉的就在身旁的玉体上游走。

  睡的迷迷糊糊的管妍就这样被动的经历了一番惊涛骇浪。

  良久之后风停雨骤,娇躯半露、面腮粉红的管妍这才哼哼唧唧轻捶了他一下。

  都怪这混蛋,明明她都要睡着了,可被这厮一折腾现在哪里还有睡意!

  魏哲笑了笑,半搂着管妍随意的闲聊起来

  比如魏博那小兔崽子有没有调皮,父母的身体近来可好之类的。

  说来惭愧,这些年他的精力都用在国事上面了,倒是很少关心家事。

  幸而管妍贤惠,从未有丝毫怨言,并且将府中打理的井井有条。

  此刻见魏哲问起这些,管妍也不撒娇了,当即温声道:

  “元华先生每旬都入府替舅姑诊断一次,近年虽有小疾,但幸而调理得当,如今并无大患,郎君放心便是。”

  “至于蝉儿……”

  说起自家这个小混账,饶是管妍是亲娘都有些牙痒痒。

  “怎么?”魏哲纳罕:“这小子又闯什么祸了?”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小子今年应该才七岁,不至于干出什么坏事吧?毕竟作案工具都还没发育好呢!

  然而管妍闻言却气苦道:

  “你是不知道这小子有多调皮,气的元华先生都来请辞三回了。”

  管妍虽不知道什么叫做家长会,但是老师总是要撂挑子她也很头疼。

  要知道现在外面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当魏博的蒙师都想不着,但华佗却对这份美差事避之不及,可想而知这个小徒弟对他的刺激有多大了!

  闻听此言,魏哲倒是来了兴趣,让管妍细细讲来。

  管妍闻言顿时如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一堆。

  原来魏博自从跟随华佗启蒙之后渐渐也会识文断字了,并且对医家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时常跟在华佗后面追问。

  华佗一开始也没有正式教授魏博医术,只是满足他的好奇心随口解读一二。

  结果这小子耳濡目染之下竟然也学着华佗给人治病。

  身边的婢女、仆人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被魏博给诊治过,还开了一堆药方。

  但他能知道什么君臣佐使之道,甚至连药材都认不全,不过知道几味药而已。

  于是乎别人便秘他开泻药,别人肠胃不适他开泻药,甚至头晕眼花、四肢乏力他也开泻药,主打就是一副泻药治百病。

  而且这小子还振振有辞,说什么气不通故有百病,若能一泻千里,自然什么气都通了。

  一套歪门邪道的理论气得华佗差点提前去见泰山府君。

  用华佗的话来说,那就是再继续教下去他恐怕就要身败名裂了。

  “哈哈哈哈~”

  良久之后,只听得卧室之中传来一阵畅快的笑声。

  说实在的,魏哲还真没想到自家这小子这么能折腾。

  管妍见状顿时凤眸圆瞪:“你还笑?”

  说罢管妍还气哼哼的在魏哲腰间掐了一把,而后方才无奈道:

  “仆役们还好,都知道轻重没有当真。可是没想到陶家那小子竟是个憨的,真的一副泻药吃下去了,足足在床上躺了三天才缓过劲来。”

  闻听此言,魏哲这才收起玩笑的心思。

  要知道魏博的这个伴读陶文可不是一般人,乃是陶谦之孙。

  陶谦临死前魏哲曾亲口答应过他,只要陶文不犯大错,必然保他一世富贵。

  若是陶文被他家这个小兔崽子给治死了,那岂不是让他失信于天下?

  沉吟片刻,魏哲顿时有了主意:

  “明日我让人送一把戒尺去,许华佗体罚之权。”

  “玉不琢不成器,这小子该好好治治了!”

  管妍闻言当即秀眉微蹙,欲言又止。

  但随即她终究还是压下了心疼,银牙暗咬的点了点头。

  大不了……这小兔崽子挨揍的时候她不看就是了。

  闲聊了一会家事之后魏哲也终于有了睡意。

  只是正当魏哲昏昏欲睡之时,他怀中沉默许久的管妍却忽然闷声道:

  “夫君,你再纳一房妾侍吧!”

  此言一出,魏哲瞬间清醒了过来,不由好奇的把管妍的小脑袋掰过来。

  直到看见管妍那双单纯的大眼睛认真无比,魏哲这才意识到她不是在吃醋。

  他不由纳罕道:“怎么忽然想起这事儿了?”

  管妍闻言却一本正经道:

  “你近日不是在头疼该如何征辟蔡公等人为官吗?”

  “妾虽妇人,但也是读过些许典籍的。”

  “若夫君纳蔡公之女入府,岂不是两全其美?”

  说着管妍唯恐魏哲不知道蔡琰的好处,连忙补充道:

  “夫君你是不知道,琰儿可聪明了,她家的藏书那么多,琰儿居然都能背下来。若是你收了她,府中男孩女娃的启蒙交给琰儿就行了。”

  只是她越是怂恿,魏哲心中的疑惑就越多。

  “你们……很熟?”

  管妍闻言当即眼神躲闪道:“也…也不是很熟,就是偶尔说说话而已。”

  见此情形魏哲顿时便明白了,看来两人关系确实很好。

  至于两人为什么会认识的魏哲倒是不奇怪,邺城就这么大,上层的社交圈就那么点,时间一久自然都认识了。

  于是他当即不再追问,而是问起蔡琰的情况。

  说来魏哲虽认识蔡邕数年,但还从未见过蔡琰。

  毕竟他一个地方诸侯,莫名其妙的要求见别人家的女眷很容易引起误会。

  再说了,这些年他忙着南征北战,也确实没有猎艳的心思。

  尤其是像蔡邕这种对他意义非凡的老臣,魏哲就更不会为女色而得罪了。

  毕竟美女有的是,像蔡邕这样在天下都有极高声望的老臣却没几个。

  此刻听管妍一说魏哲这才知道,蔡琰是熹平二年生人(174年),早年虽许给河东卫氏,但15岁守寡了,如今也不过才21岁,堪称风华正茂。

  当听到这里,魏哲承认他确实狠狠的心动了。

  但魏哲想了想还是摇头道:

  “此事……蔡公怕是未必会同意吧?”

  不想管妍却是信心十足的得意道:

  “放心,我有办法。”

  虽然蔡琰隐藏的挺好的,但管妍却早看出她对某人芳心暗许了。

  要不然她这个二十出头的俏寡妇为什么迟迟没有改嫁?还不是心里有人了!

  也就是蔡公粗心,蔡琰又什么都不说,这才耽搁至今。

  当然,对此管妍丝毫不觉得意外。

  不是她自吹自擂,天下间男子能比得上她夫君的本就没几个。

  像他夫君这般优秀又这般年轻的,就更是只此一例了。

  这些年管妍不知道被多少名门仕女嫉恨,这些她心里都清楚很。

  说来这也怪魏哲,谁让他总是喜欢吃软饭呢。

  因此之故,他的几个女人几乎都是出于政治目的方才纳入房中的。

  比如他纳甄夫人是为了对付袁绍,纳糜夫人是为了谋取徐州。

  即便是家世寒素的甘夫人,当初他也是为了安抚豫州的刘备才收入府中的。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管妍是正妻也不好太过分,否则就容易影响前朝格局。

  若不是压力越来越大,要考虑的干系越来越多,管妍也不会想着把小姐妹拉来当帮手。

  ……

  话分两头,当管妍忙着给自家夫君纳妾的时候,魏哲在知行书院的讲学也终于随着言语、书信渐渐传开,冀州各郡的士族几乎都第一时间得知消息。

  众人受到的冲击与当日在场的士子一模一样,没有人不震惊的。

  邺城劝进的消息他们他听说过,心中大多都已经有过一些猜想。

  然而直到此刻,他们才发现还是低估了那位魏公!

  虽然受限于篇幅,他们并未得到《大学章句》的抄本,但仅凭魏哲对“义利之辨”的见解,就足以让他们对魏哲的治学水平佩服了!

  更别说还有“横渠四句”这个王炸!

  毫不夸张的说,魏哲治下八州的士族有一个算一个都忍不住对魏哲心服口服!

  一时间,本就受欢迎的知行书院顿时迎来了一波声势浩大的求**。

  即便是自有家学传承的颍川士族,这次都低下高傲的头颅来邺城求学了。

  没办法,有识之士都看得出来,魏哲如今在学术上已经开宗立派了。

  虽然他早年治经受郑玄影响甚大,但如今的很多理论已然超出了郑学。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章句》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一门学问那么简单。

  需知当初光武帝将谶纬神学与今文经学融合,乃有谶纬经学诞生。

  而最先一批研究谶纬经学的儒生,后来基本上都成就了大大小小的士族。

  有此前例,这些底蕴深厚的士族哪里不明白魏哲在做什么。

  抛开成圣不谈,他明显是在建立一门新的官方学说取代谶纬经学。

  从本质上来讲,魏哲与光武帝当年的做法并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观其学说内容,或许要比光武帝那套更开明一点罢了。

  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魏军治下本就式微的今文经学一脉算是彻底被抛弃了。

  甚至有不少以今文经学为家学的士族都准备改弦更张,投入古文经学门下……不对,准确来说是投入魏哲门下。

  昔日他们先祖如何苦心钻研“谶纬经学”,而今他们便准备如何研习魏氏学问。

  本来他们准备效仿郑学之例称这门新生的儒家学说为“魏学”,但是念及魏氏已经与魏国一体,于是很快便有好事者以“国学”称之。

  这个称呼一经叫出,很快便在天下间传开了。

  只是相比于魏国境内一片称颂的景象,天下各地对此事的反应就要激烈多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汉官,汉官最新章节,汉官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