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六斤、葛来顺、许双全三人被关押在步军营的监牢。
景晴、绿漪这对主仆,则被安置在神京西城一家名为“保家老店”的客栈的上房,由蒙雄及两名姜家家丁看管。
一来,景晴并非赖尚荣一案的犯人;二来,依照泰顺帝的旨意,景晴或归姜念所有,姜念又被景晴的美貌惊艳,自然不会让景晴关押牢房。
时值午牌时分,秋雨依然在下着。
姜念撑着青布伞步入保家老店,穿过天井,靴底沾着几片湿漉漉的梧桐叶。只见蒙雄带着两个姜府家丁守在廊下,雨丝顺着瓦当滴在石阶上,滴滴答答,似更漏一般。
蒙雄三人见姜念到来,忙上前行礼,将姜念让进一间上房。
上房内,景晴、绿漪主仆正倚窗而坐,景晴依然衣着朴素,没戴面纱。展现出一张粉黛不施而自艳的玉容。
虽说此前姜念已见过了,眼下再见,依然感到惊艳,心起波澜。
景晴、绿漪忙起身对姜念施万福礼。
景晴又亲自为姜念搬了椅子。
姜念在椅上坐了,故意板着脸审讯起了景晴……
原来,景晴父亲景昀端本是苏州知府。
泰顺元年,苏州织造顾煦密奏苏州府库存在五万两银子的亏空。
事实上,景宁六十一年冬,太湖流域遭遇冻灾,桑田毁坏,民不聊生。景昀端未及上报户部,紧急挪用库银五万两:三万两采购木炭、粮米,一万两修缮倒塌民房,剩余一万两用于施粥、棉衣发放。
景昀端计划用次年的火耗银填补,然次年泰顺元年,实施了火耗归公,火耗银直接解送户部,而受灾州县的赋税也蠲免了。苏州同知丁文焕又故意拖延账目核验。
于是,泰顺帝下旨对景昀端抄家。景昀端的妻女被发往江宁,赐给江宁节度使唐吉纳为婢。景昀端则判了斩监候,今年九月便要秋决。
唐吉纳的正妻萧夫人,性格与王熙凤类似,容不得家中有景晴这般极美的年轻女婢,便将景晴卖进绮梦院,景晴因而沦为清倌人。
结果,赖尚荣下江宁,迷上了景晴,与王隆、谭凤池谋夺薛家黄金,然后以八百两黄金买下景晴,且押送景晴进京。
景晴说到半途便不禁泪流,绿漪忙递上帕子,帕子上绣着的木芙蓉很快被泪水浸透。
窗外一阵急雨掠过,雨珠子砸在瓦片上,倒像替她哀叹一般。
姜念听罢景晴所述,沉吟片刻,问道:“那苏州织造顾煦,难道不知你父亲挪用库银的实情?彻查此案的两江总督陈弼纳,难道也不明真相?”
景晴低垂螓首,纤指绞着帕子,默然不语,似有难言之隐。
姜念目光如炬,沉声道:“你但说无妨。”
景晴抬眸,眼中泪光盈盈,贝齿轻咬樱唇,似下了极大决心,终是豁出去一般,低声道:“苏州织造顾煦是知道的,只因他与……与原八皇子有姻亲之谊,曾……曾极力拥戴原八皇子。今上登基后,他心中惧怕,为讨好圣意,便不顾实情,只揭发家父亏空一事。至于两江总督陈弼纳是否知情,我便不得而知了。”
说罢,她心头微颤,自知此言一出,恐招祸端。然而,她如今已沦落至此,还有何可惧?眼前之人既是御前侍卫,此番又奉旨查案,或可将此冤情上达天听。横竖景家已至绝境,不如一搏。
待姜念离去,绿漪忙上前,低声问道:“姑娘,这位姜侍卫既是御前当差的,不知能否替姑娘家申冤?”
景晴轻叹一声,幽幽道:“他未必肯帮。即便他有这份心,此事又岂是易与?他虽为御前侍卫,却年纪轻,怕是无此能为,亦无此胆量。”
话虽如此,她心中仍存一丝希冀。想着自己颠沛流离,竟于此时入京,遇上姜念这么个御前侍卫,恰逢父亲下月秋决,莫非天意使然,令她遇此机缘,或可救景家于水火?
姜念乘马车离开保家老店,车帷低垂,雨声渐沥。
他闭目沉思,回想着景晴所言,心中盘算是否将此案隐情上奏泰顺帝。
若上奏了,可能会给他带来危险,毕竟此事涉及到苏州织造顾煦,且牵扯到原八皇子袁禩。虽说袁禩夺嫡失败了,然“八爷党”迄今仍有不弱的权势。另外,此事还涉及两江总督陈弼纳。
在姜念看来,就算他上奏泰顺帝,且查明景晴所言为真,景昀端之罪亦难赦免。因景昀端确实挪用了库银,造成了亏空。而泰顺帝素来严苛,尤其是清查亏空之事,因亏空被抄家者,极难平反。
姜念思来想去,眸光一凝,终是下定决心——上奏!
倒不是他迷上了景晴。
而是他知道,泰顺帝喜欢不畏强权、实心任事的臣子,且与“八爷党”势同水火。
另外,他觉得,如果他连这种事都畏惧,他也不配去夺嫡做天子了。
勉力奋进则有气运。
他又何须在这种事上畏惧?
……
……
姜念来到步军营监牢,审讯冯六斤、葛来顺、许双全三人。
审讯到下午,忽然,御前侍卫任辟疆到来,传旨姜念,泰顺帝召姜念即刻入畅春园觐见。
姜念自不会怠慢,当即登车疾驰,直奔畅春园而去。
及澹宁居外,整肃衣冠,趋步入内。
抬眼一瞧,泰顺帝盘膝坐在罗汉床,神色沉静,十三王爷亦在侧座。
每当姜念觐见泰顺帝,十三王爷一般都会在。既是巧合,也因十三王爷常驻畅春园办公,还因十三王爷乃是泰顺帝、姜念之间的联络人。
待姜念行礼毕,泰顺帝问道:“今日你设伏拿人,如何了?”
姜念遂将设伏缉拿冯六斤等人之事细细奏来。
泰顺帝听罢,微微展颜,赞道:“你年纪虽轻,这拿匪的本事倒是不小。”
姜念忙躬身谦辞。
泰顺帝又问:“可审讯了?”
姜念答道:“回圣上,那三名活口皆已审讯,冯六斤、葛来顺嘴严,不肯吐实,唯许双全招供,此番他们乃是受谭凤池之命,押送清倌人景晴并五百两黄金进京与赖尚荣。”
泰顺帝听到“谭凤池”这个名字,眉峰骤凝,眸中寒光一闪。
姜念略一沉吟,复又奏道:“此外,臣已审过那景晴,她向臣诉说一事,关乎原苏州知府景昀端亏空之案。”
遂将景晴所述如实陈奏,其间亦未避讳原八皇子袁禩。
不料泰顺帝听罢,竟淡淡道:“此事朕本已知晓,早有人密折奏过。”
姜念闻言一怔,心下暗忖:“何人竟已先我一步?”
泰顺帝见他默然,反倒露出一丝赞许之色,道:“你能如实陈奏,不避权贵,足见实心任事,朕心甚慰。”
话锋一转,泰顺帝面色微沉,缓缓道:“纵然那景昀端挪用库银非为一己之私,然亏空已成事实,国法难容,此事处置不可更张。”
他其实很想整治苏州织造顾煦,也很想整治自己的八弟袁禩。然,景宁帝这位太上皇还在世,他也只能暂且忍而不发。
十三王爷闻言,起身拱手道:“圣上明鉴。景昀端虽有过失,然其不失为清廉惠民之臣,圣上可否……免其死罪?”言罢,抬眼觑着泰顺帝神色,复又低声道:“景昀端判了斩监候,下月方至秋决之期……”
秋决乃朝廷大典,例在九月,刑部奏请勾决,天子一批,便是人头落地,再无转圜。
泰顺帝指节轻叩御案,默然良久,终是颔首道:“既如此,便由斩监候改为流放。”
姜念见圣意稍缓,趁机问道:“那景晴……当如何处置?”
泰顺帝略一沉思,道:“此前朕已说过,追回薛家所失黄金,归你。那景晴既是用薛家黄金购得,便与你为婢罢。”言至此,泰顺帝语气稍缓,“此女身世飘零,倒也是个委屈之人。纵然为婢,你须得好生相待。”
其实他心中另有一句话,只是他不便当面对姜念明言,那便是“若她尚是完璧,你不妨纳其为妾”,这话他待会儿会命十三王爷私下转达给姜念。
姜念奏毕,泰顺帝忽从御案上拈起一封密折,递与姜念道:“你且瞧瞧这份加急密折。”
姜念心下疑惑,忙双手接过,恭谨展阅。
原来前番泰顺帝曾发加急廷寄,命两江总督陈弼纳缉拿王隆、谭凤池一干人犯。眼下这密折,正是陈弼纳星夜驰奏的急报。
只见密折上工楷密陈:
“臣两江总督陈弼纳跪奏,为密陈缉逆情形事,伏乞圣鉴:
窃臣前奉谕旨查办江宁王隆、谭凤池等,夙夜兢惕,未敢稍懈。然王隆、谭凤池狡黠异常,负隅潜逃,臣不胜惶恐战栗。
查谭凤池明以武师之名设馆授徒,暗则纠结亡命,私创帮会,更暗结罗教。臣遣标营围剿时,该逆携王隆率六十余悍徒持械拒捕,酣战之际,复有罗教妖众百余人杀出接应。虽经奋力剿杀,斩获三十三贼,然我标营亦折损千总一人、兵丁十一人,谭、王二逆遁去无踪……”
这份密折挺长,洋洋洒洒竟有六百余言,字字如刀,句句惊心。
密折中介绍了罗教,而在密折的末尾,陈弼纳战战兢兢地请旨:是否要严查王家满门?是否该查禁罗教?
这两江总督陈弼纳深知泰顺帝脾性,此事干系重大,自己主动加急奏报,应该只会被责怪办事不力,而若他隐瞒,由别人密奏,他就多半要遭惩处了。
姜念阅完,但觉字里行间杀伐之气扑面而来,那“罗教”、“折损千总一人、兵丁十一人”等字眼更似淬了毒般刺目。
罗教是个类似白莲教的邪教。
该教创立于明朝正德年间,崇拜白莲教虚构的神灵“无生老母”。
如今,罗教在江南地区有着大量信徒,信众以漕运水手为主体,以运河两岸为活动中心,罗教的头目们利用信徒控制水路运输行业,借此大量积累财富。
姜念却没想到,赖尚荣一案竟牵扯到了罗教。心中暗叹:“看来此番不仅赖家覆灭,或许王家也要遭大祸了。”
正自思量间,忽听泰顺帝沉声道:“御前三等侍卫姜念听旨。”
姜念慌忙跪伏于地。
但听泰顺帝金口玉言:“朕今擢尔为御前二等侍卫,授为钦差,专办查禁罗教事,严查王家、赖家与罗教勾连实情,若涉荣国府,亦严查之,不得徇私,钦此!”
两江总督陈弼纳办事不力,泰顺帝对其不满,此番特命钦差,便让陈弼纳给姜念打个下手吧!
拿匪这种事儿,朕的民间儿子袁易擅长!
姜念肃然叩头:“臣姜念遵旨谢恩!”
……
……
已是下午申牌时分。
雨收云散,天光乍晴。
一道斜阳自云隙间透出,映得畅春园外草木含烟,檐角滴露。
姜念离了畅春园,身边随着四名侍卫:二等侍卫任辟疆,并三等侍卫齐剑羽、戴士蛟、邹见渊。
姜念与任辟疆这对老熟人,此番终于一起办差了,而且此番任辟疆是作为姜念的随从。不过却是泰顺帝有意抬举任辟疆,特赐其立功之机。
齐剑羽、戴士蛟前番随姜念查办山东莱州周三魁事,已各记功一次,若此番再立新功,便可擢升官职。
邹见渊对姜念而言是个“新人”,姜念尚不熟稔,只觉他沉默寡言,眉宇间隐有锋锐之气。
姜念不乘车轿,只与众人策马而行。
马蹄踏过湿漉漉的官道,溅起泥星。
姜念心中思绪翻涌,适才在园中,十三王爷已将泰顺帝未明言之意转达与他知晓——道是:“若景晴尚是完璧,不妨纳其为妾。”姜念闻言,心中暗喜,却又踌躇。
景晴这样的女子,若能收入房中,自是美事。
然此事对他而言也有坏处。其一,纳个做过青楼清倌人的女子为妾,难免惹人非议,对他名声有损;其二,泰顺帝既如此安排,显见并无让他继位之意,否则岂会容他这般行事?
而现在,姜念要去城里拿在京的王家人审讯,包括了王夫人、王熙凤……
景晴、绿漪这对主仆,则被安置在神京西城一家名为“保家老店”的客栈的上房,由蒙雄及两名姜家家丁看管。
一来,景晴并非赖尚荣一案的犯人;二来,依照泰顺帝的旨意,景晴或归姜念所有,姜念又被景晴的美貌惊艳,自然不会让景晴关押牢房。
时值午牌时分,秋雨依然在下着。
姜念撑着青布伞步入保家老店,穿过天井,靴底沾着几片湿漉漉的梧桐叶。只见蒙雄带着两个姜府家丁守在廊下,雨丝顺着瓦当滴在石阶上,滴滴答答,似更漏一般。
蒙雄三人见姜念到来,忙上前行礼,将姜念让进一间上房。
上房内,景晴、绿漪主仆正倚窗而坐,景晴依然衣着朴素,没戴面纱。展现出一张粉黛不施而自艳的玉容。
虽说此前姜念已见过了,眼下再见,依然感到惊艳,心起波澜。
景晴、绿漪忙起身对姜念施万福礼。
景晴又亲自为姜念搬了椅子。
姜念在椅上坐了,故意板着脸审讯起了景晴……
原来,景晴父亲景昀端本是苏州知府。
泰顺元年,苏州织造顾煦密奏苏州府库存在五万两银子的亏空。
事实上,景宁六十一年冬,太湖流域遭遇冻灾,桑田毁坏,民不聊生。景昀端未及上报户部,紧急挪用库银五万两:三万两采购木炭、粮米,一万两修缮倒塌民房,剩余一万两用于施粥、棉衣发放。
景昀端计划用次年的火耗银填补,然次年泰顺元年,实施了火耗归公,火耗银直接解送户部,而受灾州县的赋税也蠲免了。苏州同知丁文焕又故意拖延账目核验。
于是,泰顺帝下旨对景昀端抄家。景昀端的妻女被发往江宁,赐给江宁节度使唐吉纳为婢。景昀端则判了斩监候,今年九月便要秋决。
唐吉纳的正妻萧夫人,性格与王熙凤类似,容不得家中有景晴这般极美的年轻女婢,便将景晴卖进绮梦院,景晴因而沦为清倌人。
结果,赖尚荣下江宁,迷上了景晴,与王隆、谭凤池谋夺薛家黄金,然后以八百两黄金买下景晴,且押送景晴进京。
景晴说到半途便不禁泪流,绿漪忙递上帕子,帕子上绣着的木芙蓉很快被泪水浸透。
窗外一阵急雨掠过,雨珠子砸在瓦片上,倒像替她哀叹一般。
姜念听罢景晴所述,沉吟片刻,问道:“那苏州织造顾煦,难道不知你父亲挪用库银的实情?彻查此案的两江总督陈弼纳,难道也不明真相?”
景晴低垂螓首,纤指绞着帕子,默然不语,似有难言之隐。
姜念目光如炬,沉声道:“你但说无妨。”
景晴抬眸,眼中泪光盈盈,贝齿轻咬樱唇,似下了极大决心,终是豁出去一般,低声道:“苏州织造顾煦是知道的,只因他与……与原八皇子有姻亲之谊,曾……曾极力拥戴原八皇子。今上登基后,他心中惧怕,为讨好圣意,便不顾实情,只揭发家父亏空一事。至于两江总督陈弼纳是否知情,我便不得而知了。”
说罢,她心头微颤,自知此言一出,恐招祸端。然而,她如今已沦落至此,还有何可惧?眼前之人既是御前侍卫,此番又奉旨查案,或可将此冤情上达天听。横竖景家已至绝境,不如一搏。
待姜念离去,绿漪忙上前,低声问道:“姑娘,这位姜侍卫既是御前当差的,不知能否替姑娘家申冤?”
景晴轻叹一声,幽幽道:“他未必肯帮。即便他有这份心,此事又岂是易与?他虽为御前侍卫,却年纪轻,怕是无此能为,亦无此胆量。”
话虽如此,她心中仍存一丝希冀。想着自己颠沛流离,竟于此时入京,遇上姜念这么个御前侍卫,恰逢父亲下月秋决,莫非天意使然,令她遇此机缘,或可救景家于水火?
姜念乘马车离开保家老店,车帷低垂,雨声渐沥。
他闭目沉思,回想着景晴所言,心中盘算是否将此案隐情上奏泰顺帝。
若上奏了,可能会给他带来危险,毕竟此事涉及到苏州织造顾煦,且牵扯到原八皇子袁禩。虽说袁禩夺嫡失败了,然“八爷党”迄今仍有不弱的权势。另外,此事还涉及两江总督陈弼纳。
在姜念看来,就算他上奏泰顺帝,且查明景晴所言为真,景昀端之罪亦难赦免。因景昀端确实挪用了库银,造成了亏空。而泰顺帝素来严苛,尤其是清查亏空之事,因亏空被抄家者,极难平反。
姜念思来想去,眸光一凝,终是下定决心——上奏!
倒不是他迷上了景晴。
而是他知道,泰顺帝喜欢不畏强权、实心任事的臣子,且与“八爷党”势同水火。
另外,他觉得,如果他连这种事都畏惧,他也不配去夺嫡做天子了。
勉力奋进则有气运。
他又何须在这种事上畏惧?
……
……
姜念来到步军营监牢,审讯冯六斤、葛来顺、许双全三人。
审讯到下午,忽然,御前侍卫任辟疆到来,传旨姜念,泰顺帝召姜念即刻入畅春园觐见。
姜念自不会怠慢,当即登车疾驰,直奔畅春园而去。
及澹宁居外,整肃衣冠,趋步入内。
抬眼一瞧,泰顺帝盘膝坐在罗汉床,神色沉静,十三王爷亦在侧座。
每当姜念觐见泰顺帝,十三王爷一般都会在。既是巧合,也因十三王爷常驻畅春园办公,还因十三王爷乃是泰顺帝、姜念之间的联络人。
待姜念行礼毕,泰顺帝问道:“今日你设伏拿人,如何了?”
姜念遂将设伏缉拿冯六斤等人之事细细奏来。
泰顺帝听罢,微微展颜,赞道:“你年纪虽轻,这拿匪的本事倒是不小。”
姜念忙躬身谦辞。
泰顺帝又问:“可审讯了?”
姜念答道:“回圣上,那三名活口皆已审讯,冯六斤、葛来顺嘴严,不肯吐实,唯许双全招供,此番他们乃是受谭凤池之命,押送清倌人景晴并五百两黄金进京与赖尚荣。”
泰顺帝听到“谭凤池”这个名字,眉峰骤凝,眸中寒光一闪。
姜念略一沉吟,复又奏道:“此外,臣已审过那景晴,她向臣诉说一事,关乎原苏州知府景昀端亏空之案。”
遂将景晴所述如实陈奏,其间亦未避讳原八皇子袁禩。
不料泰顺帝听罢,竟淡淡道:“此事朕本已知晓,早有人密折奏过。”
姜念闻言一怔,心下暗忖:“何人竟已先我一步?”
泰顺帝见他默然,反倒露出一丝赞许之色,道:“你能如实陈奏,不避权贵,足见实心任事,朕心甚慰。”
话锋一转,泰顺帝面色微沉,缓缓道:“纵然那景昀端挪用库银非为一己之私,然亏空已成事实,国法难容,此事处置不可更张。”
他其实很想整治苏州织造顾煦,也很想整治自己的八弟袁禩。然,景宁帝这位太上皇还在世,他也只能暂且忍而不发。
十三王爷闻言,起身拱手道:“圣上明鉴。景昀端虽有过失,然其不失为清廉惠民之臣,圣上可否……免其死罪?”言罢,抬眼觑着泰顺帝神色,复又低声道:“景昀端判了斩监候,下月方至秋决之期……”
秋决乃朝廷大典,例在九月,刑部奏请勾决,天子一批,便是人头落地,再无转圜。
泰顺帝指节轻叩御案,默然良久,终是颔首道:“既如此,便由斩监候改为流放。”
姜念见圣意稍缓,趁机问道:“那景晴……当如何处置?”
泰顺帝略一沉思,道:“此前朕已说过,追回薛家所失黄金,归你。那景晴既是用薛家黄金购得,便与你为婢罢。”言至此,泰顺帝语气稍缓,“此女身世飘零,倒也是个委屈之人。纵然为婢,你须得好生相待。”
其实他心中另有一句话,只是他不便当面对姜念明言,那便是“若她尚是完璧,你不妨纳其为妾”,这话他待会儿会命十三王爷私下转达给姜念。
姜念奏毕,泰顺帝忽从御案上拈起一封密折,递与姜念道:“你且瞧瞧这份加急密折。”
姜念心下疑惑,忙双手接过,恭谨展阅。
原来前番泰顺帝曾发加急廷寄,命两江总督陈弼纳缉拿王隆、谭凤池一干人犯。眼下这密折,正是陈弼纳星夜驰奏的急报。
只见密折上工楷密陈:
“臣两江总督陈弼纳跪奏,为密陈缉逆情形事,伏乞圣鉴:
窃臣前奉谕旨查办江宁王隆、谭凤池等,夙夜兢惕,未敢稍懈。然王隆、谭凤池狡黠异常,负隅潜逃,臣不胜惶恐战栗。
查谭凤池明以武师之名设馆授徒,暗则纠结亡命,私创帮会,更暗结罗教。臣遣标营围剿时,该逆携王隆率六十余悍徒持械拒捕,酣战之际,复有罗教妖众百余人杀出接应。虽经奋力剿杀,斩获三十三贼,然我标营亦折损千总一人、兵丁十一人,谭、王二逆遁去无踪……”
这份密折挺长,洋洋洒洒竟有六百余言,字字如刀,句句惊心。
密折中介绍了罗教,而在密折的末尾,陈弼纳战战兢兢地请旨:是否要严查王家满门?是否该查禁罗教?
这两江总督陈弼纳深知泰顺帝脾性,此事干系重大,自己主动加急奏报,应该只会被责怪办事不力,而若他隐瞒,由别人密奏,他就多半要遭惩处了。
姜念阅完,但觉字里行间杀伐之气扑面而来,那“罗教”、“折损千总一人、兵丁十一人”等字眼更似淬了毒般刺目。
罗教是个类似白莲教的邪教。
该教创立于明朝正德年间,崇拜白莲教虚构的神灵“无生老母”。
如今,罗教在江南地区有着大量信徒,信众以漕运水手为主体,以运河两岸为活动中心,罗教的头目们利用信徒控制水路运输行业,借此大量积累财富。
姜念却没想到,赖尚荣一案竟牵扯到了罗教。心中暗叹:“看来此番不仅赖家覆灭,或许王家也要遭大祸了。”
正自思量间,忽听泰顺帝沉声道:“御前三等侍卫姜念听旨。”
姜念慌忙跪伏于地。
但听泰顺帝金口玉言:“朕今擢尔为御前二等侍卫,授为钦差,专办查禁罗教事,严查王家、赖家与罗教勾连实情,若涉荣国府,亦严查之,不得徇私,钦此!”
两江总督陈弼纳办事不力,泰顺帝对其不满,此番特命钦差,便让陈弼纳给姜念打个下手吧!
拿匪这种事儿,朕的民间儿子袁易擅长!
姜念肃然叩头:“臣姜念遵旨谢恩!”
……
……
已是下午申牌时分。
雨收云散,天光乍晴。
一道斜阳自云隙间透出,映得畅春园外草木含烟,檐角滴露。
姜念离了畅春园,身边随着四名侍卫:二等侍卫任辟疆,并三等侍卫齐剑羽、戴士蛟、邹见渊。
姜念与任辟疆这对老熟人,此番终于一起办差了,而且此番任辟疆是作为姜念的随从。不过却是泰顺帝有意抬举任辟疆,特赐其立功之机。
齐剑羽、戴士蛟前番随姜念查办山东莱州周三魁事,已各记功一次,若此番再立新功,便可擢升官职。
邹见渊对姜念而言是个“新人”,姜念尚不熟稔,只觉他沉默寡言,眉宇间隐有锋锐之气。
姜念不乘车轿,只与众人策马而行。
马蹄踏过湿漉漉的官道,溅起泥星。
姜念心中思绪翻涌,适才在园中,十三王爷已将泰顺帝未明言之意转达与他知晓——道是:“若景晴尚是完璧,不妨纳其为妾。”姜念闻言,心中暗喜,却又踌躇。
景晴这样的女子,若能收入房中,自是美事。
然此事对他而言也有坏处。其一,纳个做过青楼清倌人的女子为妾,难免惹人非议,对他名声有损;其二,泰顺帝既如此安排,显见并无让他继位之意,否则岂会容他这般行事?
而现在,姜念要去城里拿在京的王家人审讯,包括了王夫人、王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