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神探1546 第二百三十六章 盛宅的真正作用

小说:大明神探1546 作者:兴霸天 更新时间:2025-05-09 12:24:1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严府。

  严世蕃兴冲冲地走进书房,就见老父亲正在捧着一部熟悉的奏章誊本,细细看着,不禁好奇地道:“爹,你还在看明威的《定边九策》啊?”

  严嵩抬头瞥了一眼,再看看手中的文韬武略,马上觉得儿子不顺眼起来,缓缓地道:“你不在家好好看书,这些时日都忙什么去了?”

  “今天是孩儿缉拿白莲教徒的第三十七日!”

  严世蕃本来很兴奋,颇有一股表现欲,但敏锐地察觉到父亲语气不太对劲,赶忙干笑道:“爹不是教导孩儿,既然拿了白莲教徒,就要追着这条线不放……”

  严嵩神色恢复平静,发问道:“可有收获?”

  “五城兵马司与巡捕营实在是……废物!”

  严世蕃叹了口气:“他们拿住的四个白莲教活口,自个儿先争起功来,各审各的,都希望从这些人身上挖出更多的贼人据点,偏偏手段又比不上锦衣卫,用刑中竟然死了两个,只能推说是贼人宁死不从!”

  严嵩不动声色,等待后文。

  果不其然,严世蕃神情一变,又眉飞色舞起来:“所幸孩儿亲自出马,说服了其中一位贼子,此人在白莲教中地位不低,供出了一条重要消息——大批的白莲教徒准备迁出,在塞外求存,据说已经得了一个土默特部首领的允许,让他们得以建城!”

  “哦?土默特部首领……莫非是俺答?”

  严嵩动容。

  就在今年开春,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投书于延绥,请求大明通贡。

  书信中言辞恳切,俺答称自己的父亲“在先朝常入贡,蒙赏赉,且许市易,汉达两利。近以贡道不通,每岁入掠,因人畜多灾疾,卜之神官,谓入贡吉”,并提出一旦“通贡”,“即约束其下,令边民垦田塞中,夷众牧马塞外,永不相犯,当饮血为盟誓”。

  严嵩原本还真不知道蒙古那些分裂的部落,哪个归哪个,名字太难记了,但在内阁正巧看到了这封奏章,觉得此人与其他蒙古部落首领不一样,这才留了心。

  可别说现在朝堂的重心都在南方的战事上面,根本顾不上北边,即便没有安南战事,通贡也是不可能的,那是放任原本四散分裂的蒙古部落,借着大明的物资再度坐大,万一再生出统一的政权,便是后患无穷。

  现在儿子一提起,这位记忆力远比同龄人强的阁老,脸色顿时变得冷肃:“一边言辞恳切,妄图通贡,一边又与白莲教徒勾结,许以承诺,其心可诛!”

  严世蕃闻言颇为不屑:“蒙古鞑子不都是如此么,不过我倒是没想到,白莲教竟然沦落到这个地步,要去草原上讨生活,和蒙古鞑子混在一起了!”

  “不可小觑啊!”

  严嵩当年也是跟着王阳明平叛,还出谋划策过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

  白莲教虽在大明境内屡屡聚众滋事,煽动民变,然观其势,终究不过是疥癣之疾,难撼社稷根本。

  可一旦与蒙古勾结在一起,又有不同了。

  “既然要去塞外,为何在京师逗留?”

  严嵩稍作思索,马上问道。

  “这个白莲教徒也不知具体缘由……”

  严世蕃精神振奋:“不过孩儿推测,他们要与别的同伴会合,追着这条线查下去,定能抓住更多的贼人,立下更大的功劳!”

  严嵩斜了儿子一眼,淡淡地道:“白莲教众如野草,除之不尽,纵使缉拿千百,在陛下眼中,终究不过是个得力的鹰犬而已,锦衣卫不缺这样的人!若要在这朝堂之上立稳根基,终究要靠经世济民的治国良策!”

  严世蕃误会了,讪讪地道:“请爹爹放心,孩儿下届科举定好好备考,努力高中!”

  “唉……”

  严嵩微微摇头,默默叹了口气。

  先前海玥上呈奏疏时,他并未立即表态,倒非畏惧张璁之势,实是难以轻信区区一个翰林院后进,能对边关战局有真知灼见。

  直到朝中附和之声渐起,严嵩反复研读这《定边九策》,越看越是心惊——其中条陈竟多是高瞻远瞩之论,鞭辟入里!

  当下便旗帜鲜明地予以声援。

  至于张璁的为难,严嵩自然洞若观火。

  国库空虚,难支长久战事,这本就是朝野共识。

  然在其位谋其职,他不是首辅,又何须如首辅般权衡再三?

  畅抒己见,方显臣子本分。

  可即便如此,严嵩也清楚,万一安南战事真如海玥预料那般,出现波折,张璁的威望难免大损,但直接获得好处的,也只会是高瞻远瞩的海玥,自己顶多坐享其成,拉近与首辅之间的距离。

  想想这位高中榜眼,翰林深造才多久,竟能这般快的崭露头角,再看看自家儿子整日想要在一心会内站稳脚跟,却依旧追在贼人身后跑……

  严嵩不禁教导道:“你若想真正立功,就在漠北诸部身上下苦功,来日若能灭掉一批鞑子,纵使未曾金榜题名,朝堂上也无人敢小觑于你!”

  “啊?”

  严世蕃愣住。

  你是不是对你儿子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希望?

  我在京师里面抓一抓贼子也就算了,你让我去打蒙古?

  严嵩看着这副表情,不禁气急,连连摆手:“去吧!去吧!”

  严世蕃讪讪地行了一礼,退出书房,摸了摸鼻子,眼神一动,朝外面走去。

  近段时间,他都沉浸在白莲教抓捕和审问工作中,除了大婚之日,其他时间倒是与那边走动得较少,今日正好去明威那瞧瞧。

  轻车熟路地入了翰林院,严世蕃看着众人或执笔蘸墨,或翻阅古籍,案头堆满了典籍与奏章,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一时间也不禁有些羡慕,喃喃低语:“要不还是用功苦读,下届科举考进来?”

  “东楼!”

  熟悉的声音传来,海玥恰好走出屋子,一眼就看到这气质与翰林院格格不入的同窗,露出笑容:“你主持的白莲教徒抓捕行动告一段落了?”

  “哈!”

  严世蕃马上骄傲地挺起胸膛,将入翰林之事抛之脑后,把白莲贼子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知。

  海玥仔细听完,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白莲与蒙古勾结,这件事非同小可啊!”

  白莲教出塞,不仅是给蒙古人当了带路党,还拐骗了边境不少汉民乃至匠人过去。

  塞上以游牧为主业,少有城郭和定居之所,经济生活单一,之所以渴求通贡,是因为需要从中原地区,获得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不然他们连个铁锅都没有。

  而这群出塞的中原人口,还真的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为扭转塞上被动的经济局面创造了契机。

  历史上白莲教首领丘富,作为俺答汗麾下的谋士,就建议把开垦田地摆在首要位置,以农耕为务,广积粟米、积蓄力量。

  在丘富等人的出谋划策下,俺答汗还真的在丰州,即后世的呼和浩特,修筑起了城池和宫殿,开垦良田数千顷,并在周边集中安置来自中原的人口,大大凝聚了人气。

  现在才嘉靖十一年,海玥倒是没想到,这么早白莲教徒就和塞外勾搭上了,马上道:“白莲教徒的威胁还在其次,关键是塞外蒙古人,一旦给这群北虏得势,必然南下寇边,祸患无穷!”

  严世蕃眼珠转了转道:“明威与我所见略同,白莲教众如野草,除之不尽,若想真正立功,还得在漠北诸部身上下苦功!”

  “东楼所言极是。”

  海玥不禁有些刮目相看,想来经过了那些风波,这位确实变得沉稳了:“此事还要劳烦你紧跟下去,如今盛娘子这条线索已然中断,若能自白莲教处寻得蛛丝马迹,两相印证,或可另辟蹊径,打开局面!”

  严世蕃奇道:“盛娘子的线索怎么断了?”

  海玥将锦衣卫那边的进程告知:“我原本也以为,盛宅中藏有密室,沈墨与秦氏合谋夺取家产,是为了掩人耳目,挖掘密室,但现在锦衣卫掘地三尺,都没有收获,这个思路显然是错了。”

  “盛宅……盛宅……”

  严世蕃摩挲着下巴,想到白莲教徒的供词,突然道:“有没有可能,盛宅就是盛宅,只是一个贼子联络的地点?”

  “咦?”

  海玥眉头一挑:“你觉得,盛娘子是中间人,将自己的宅子作为几方会面之地?”

  “几方会面?对!对!应该就是这样!”

  严世蕃眼睛大亮:“这群白莲贼子之所以在京师逗留,等的应该不是白莲教的人,而是其他势力的反贼,他们聚集的地方,就是盛宅!”

  这般一梳理,各方的动机顿时清晰起来,但严世蕃又一拍手掌,大为懊恼:“可惜迟了啊!如果盛宅真是约定的联络之地,现在锦衣卫掘地三尺,把整座宅子翻了个遍,肯定是打草惊蛇,贼人早就逃之夭夭了!”

  “不见得!”

  海玥沉吟半晌,缓缓地道:“贼人齐聚京师,必有要事相商,没那么容易放弃,或许还有办法,能够将之一网打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神探1546,大明神探1546最新章节,大明神探1546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