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380章 月球、火星与太阳系

小说:科技入侵现代 作者:鸦的碎碎念 更新时间:2025-10-15 23:35:5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林燃很少接受节目采访,哪怕是当选两院院士后,也只是接受了央视短短三分钟的采访。

  而且他每次对外接受公开采访,都是有的放矢,在节目中所说的目标,在不久后的未来都被证明成为了事实。

  所以想要采访林燃的人如过江之鲫,这是流量,更是地位的象征。

  能够采访到林燃,意味着你是媒体中的顶流,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

  Tim在得知自己又有机会做一期专访后,心情那是相当激动。

  他哪怕是b站的顶流,这样的机会也很难得。

  他从b站官方得知,本来这个采访是由罗老师来做,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落到了他头上。

  其实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单纯因为林燃不喜欢老罗这人。

  “b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获得采访燃神的机会,大家有没有什么想问的,可以在这条评论下面留言,点赞数高的,我会在采访的时候酌情提出。”

  Tim在自己的频道动态里发文道。

  “想知道燃神什么时候结婚?本人坐标蜀都性别男还有机会吗?”这类搞怪评论总是能得到最多的点赞数,在这个一切都能解构的后现代社会。

  类似关心林燃个人生活的问题,占据了点赞数前三,一直到第四才开始正经起来。

  “问问燃神,什么时候在月球上架核武器发射架?想看哈基美哈气了。”正经一些,但有限。

  “想问问我们是不是在月球背面挖到了光刻机?不然为什么突然就攻克了7nm的全国产线?”

  “能不能问问燃神,五百万rmb的月球旅游项目什么时候推出?我的钱包已经准备好了。”

  “什么时候推出五万的月球旅游?五百万还是太贵了,能不能学雷总,五万交个朋友?”

  在Tim的动态里,不但有华国网友提问,还有英文、日语的提问,来自其他国家的网友那也是相当积极。

  像霓虹网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有没有可能一起合作,霓虹人有没有可能去华国的月球基地工作。

  这里讲个前提,会在简中互联网混的霓虹人,基本上都对华友好,所以会提类似问题。

  而阿美莉卡网友最关心的是,米尔斯·海默提出来的G2设想,华国是否会接受在月球上搞G2,大家以南北极为界互不干涉。

  因为大T的背书,导致米歇尔·海默这位西方不亮东方亮的专家,在阿美莉卡得到了空前重视。

  这也是现实所导致的思潮。

  放二十年前,那时候孱弱的华国、分裂的苏俄、匍匐在阿美莉卡脚下的欧洲,米尔斯·海默再怎么有人帮他背书,也掀不起风浪。

  面对这次太空救援中,月面电磁轨道所展现的军事潜力,阿美莉卡民众是很有感的。

  各大电视台都在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办。

  把视角拉回到华国国内,为了要蹭上这波热度,给Tim准备的时间没有很长。

  节目录制在三天后开始,Tim做了充足的准备,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准备台本,力求做到完美。

  “大家好,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获得这次采访机会,我们这次采访的对象,在坊间有很多传说,用游戏来形容,传说值那绝对是拉满了。

  传说值拉满也意味着有很多响亮的头衔,菲尔兹奖得主、阿波罗科技创始人、二十一世纪登月第一人等等,任何一个头衔都是别人一辈子都无法获得的成就,但他能够做到集于一身。

  不过他最多的称号还是燃神,科技之神。

  过去会有人说他是华国的马斯克,但现在这样的声音销声匿迹,他开创了全新的时代。

  感谢燃神以及b站官方,能够给我这个机会,采访到我们无所不能的燃神!”Tim面对着镜头说完一大串开场白后,接着转过身子对着林燃鼓掌。

  林燃点了点头:“Tim好,b友们大家好。”

  Tim接着又是一阵掌声,“一般采访类节目是需要有一个标题,我从得知到现在,一直在想,有没有什么合适的采访标题。

  月面钢铁之龙正式运行访谈?时隔一年的燃神访谈录?拯救阿美莉卡宇航员-燃神专访?

  我左思右想,都想不到什么合适的标题,因此我选择把这个机会交给燃神自己,让他来给我们的采访节目下一个定义。”

  林燃微笑着说道:“Tim,不错的开场白。

  我之所以接受b站的采访而没去央视那边,就是想着我们能够随意一点,所以把你手上的台本放到桌子上,我们这是一次轻松、愉快的访谈。

  这次的题目就叫:月球、火星与太阳系。”

  Tim无奈地把台本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燃神都这么说了,我有什么理由拒绝呢?很棒的标题,也是我很感兴趣的一个标题。

  另外,燃神,主要我感觉我轻松不起来的理由是要是节目没有做好,网友们能把我喷死。”

  林燃咧嘴笑了笑:“这不是很正常?你不可能讨好所有人,我后台也一大堆骂我的,问我为什么要这么战狼,为什么要登月,为什么不给阿美莉卡面子。”

  Tim露出感同身受的神色:“我完全能理解,确实,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喜欢你。

  不过我还是很好奇,这些骂声.”

  Tim做一个请的手势,希望林燃在这个问题上能够自由发挥,他不太好把握度。

  这里的度不仅仅是提问的尺度,也是审核的尺度。

  有的内容,林燃说能播出,他说,到时候播出的时候就要剪掉了。

  林燃幽幽道:“一开始是我回国,我的微博那时候不是被人给挖出来了吗?他们就说我蠢,说我为什么不留在国外,那时候我做了菲尔兹奖级别的成果,也就是先用纯数学工具把孪生素数猜想的无条件界限做到246,然后再把孪生素数猜想用纯数学工具给彻底干掉。

  然后我就选择了回国,回申海交大任职,当时我的微博后台非常非常多骂我的,说我蠢,说我选择回国早晚会后悔,说什么霍金在华国都得敬酒,许晨阳当年回国任教没两年又去普林斯顿了。

  总之当时我的微博后台有非常多的网友给了我非常负面的反馈。”

  Tim这下有点震惊了,他没想到那么早:“燃神,我很好奇这个比例。”

  林燃说:“九成,至少九成都是负面的声音,因为你知道那个时候我就是小透明,虽然做出了很厉害的学术成就,但那只是学术成就,我这个人大家是没印象的。

  然后能找到我微博来的,都是一些比较关注这件事的网友,他们可能就是为了骂我,或者说提醒我,劝诫我别回国。

  但我看微博相关话题下面,持正面意见,欢迎回国的声音占绝大多数。”

  Tim若有所思:“恨比爱更有力量。”

  林燃纠正道:“不不不,恨和爱都能产生力量,但恨的行动力往往更直接且具有破坏性,而爱的力量更持久且具有建设性。

  这些负面评论,他们恨的对象不是我,是这个国家,我只是他们恨的投射,实际上对我除了在后台留言外,产生不了别的影响。

  爱我,同样不是爱我这个个体,而是爱我能为这个国家做出的贡献。

  恨,充其量不买我的产品,不支持和我合作的厂商,他们除了喷口水之外,无法造成现实世界的影响。

  但爱的这部分个体,他们是会用真金白银买单,像之前推出的登月纪念版手机,就卖的非常好,一直到今天,都有很多人想收一台作为珍藏。

  阿波罗科技,很多新入职的员工,在公司年会上,别的都不想要,就想要一台当年刚登月完华为搞的登月纪念版手机。

  这就是爱的力量。”

  Tim继续问道:“燃神,所以你当时会沮丧吗?”

  林燃摇了摇头:“当然不会,我很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在阿美莉卡是绝对做不了的。

  就像我在华国,主持了登月,主持了月球基地,主持了月球电磁轨道,这些,在阿美莉卡,他们能让一个华国人主持吗?

  哪怕我能从华尔街融到成百上千亿美元,能够从华尔街获得资本支持,但白宫的一纸命令就会让这些都变成虚无,我要把我创办的企业,我创建的事业拱手让人。

  甚至总统先生,还要让自己的儿子跑到我创办企业的董事会来颐指气使。

  和这些现实存在的悲观预期比起来,简中互联网后台的负面留言又能算得了什么。”

  林燃引经据典,引用了一下最近巴伦入职Tik Tok董事会的时事。

  Tim秒懂,“是的,我在开始采访之前做过专门的研究,像航天这样高度敏感的行业,华国留学生从19年开始,连入学都入不了,华裔甚至都很难进入到NASA、SpaceX这些机构去工作。”

  林燃解释道:“规则是人设置的,实际操作是可以灵活变通的,对我而言我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无论是贝索斯还是马斯克,他们都会想办法帮我解决身份问题。

  这其实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为什么要为阿美莉卡工作?换言之,如果当时我没有回国,而是在阿美莉卡工作,现在在月球上的是飘扬着阿美莉卡旗帜的基地,完成太空电磁轨道的是阿美莉卡,完成太空拦截的是阿美莉卡。

  你觉得现在会是怎样?”

  Tim稍加思索后,脸色变得非常凝重,“我会非常非常悲观,会觉得阿美莉卡的创新能力太强了,会思考为什么像燃神这样的人才不回国工作,而是在阿美莉卡工作。”

  林燃说:“没错,我是华人,我为什么要帮阿美莉卡再次伟大?这是白人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帮白人建设他们的国家?

  我2020年下半年回来的,那时候大T当选在即,那时候全球化到了终点,全球右转的趋势已经显现,我没有任何理由要为阿美莉卡工作。”

  林燃知道自己接受采访,是一定会被翻译成英文,然后被人传到YouTube、Twitter、Tik Tok、脸书这些社交媒体上的。

  他不忘给大T上上眼药,和驴党对大T的指控遥相呼应,暗示只有多元化才能救阿美莉卡。

  “最重要的是,在这块土地上,这里都是我的同胞,我做的每一件事,这种归属感是在阿美莉卡无法带给我的。”林燃最后总结道。

  Tim已经开始鼓掌了,面对这样的情怀表达。

  他以为这只是表态,三分真情七分表演,糅杂在一起的一次表态。

  殊不知这是林燃的肺腑之言,是另一个时空自己无法做到,在这个时空的情感代偿。

  “那么燃神,让我们把话题回到太空,这有太多太多可以聊的。

  因为我的人生梦想就是去火星,希望能够死在火星上,现在看来,好像在我有生之年,一定会有火星旅游项目。

  说不定火星陵园,也能看到。”Tim说完后很是期待地看着林燃。

  林燃点头道:“去火星并不是多难的事情,甚至我可以说我们今年制定计划,三年内,一定能去火星。”

  Tim装作震惊的样子:“我记得上次我采访燃神的时候,燃神就和我说过,月球只是人类前往太阳系的跳板。”

  林燃回答道:“没错,本质上无论我们要去太阳系的任何一个星球,涉及到的是物质和计算。

  对这两种资源的极致管理,它们共同决定了任务的可行性、效率和最终的生存率。

  物质做拆分是,动力来源,无论是化石燃料还是电磁推力又或者是其他力的形式,这些要给你足够的动力脱离星球的引力,同时在星际航行的过程中有足够的动力让你能够进行变轨,进入到预定的轨道。

  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在宇宙中密密麻麻的小行星、各类陨石,你需要能够探测加规避。

  上述都依赖于动力来源。

  机械,这里的机械是指,飞行器本身足够稳定,不会因为宇宙高能粒子或者是其他电磁风暴而失效,然后在软着陆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形态,缓慢着陆。

  对一些有大气层的星球,还需要有热盾来抵消高速摩擦所带来的高温。

  月球就是拿来练手的。

  如果连月球都搞不好,怎么可能做什么火星基地。

  从月面钢铁之龙建好的那个时候起,其实我们就已经具备了探索火星的能力。

  从月球直接发探测器、物资去火星,用任务次数来积累成功率。

  当我们的竞争对手NASA,如果NASA能算竞争对手的话,他们发射一次,我们能发射一百次。

  这两者的成本差不多。”

  林燃还是太悲观了,实际上这个比例远不止一百比一。

  “所以现在NASA也在月球上建基地,马斯克也在大肆鼓吹月球基地。”Tim适时捧哏道。

  林燃点头道:“没错,这是因为和地球比起来,月球有非常多天然的优势。

  我们哪怕不谈月球上能够就地利用的能源,光是谈成本,地球发射要把物体送入火星转移轨道,要想克服地球引力,需要9.3km每秒的逃逸速度,在月球这个速度是2.4km每秒。

  而我们在月球上利用电磁加速,这意味着飞船不需要携带笨重的火箭发动机、大量的化学燃料以及强大的热防护系统来抵抗地球大气。

  当然火星同样有大气,但火星大气的密度只有地球的1%,它需要的热盾会简单得多,也轻得多,然后和我们的鹊桥飞船一样,直接利用月壤来制造所需的热盾。

  这也就意味着从月球发射的火星飞行器,其有效载荷质量占总发射质量的比例能极大地提高。

  原本用来装载燃料和结构的重量,现在可以全部用于科学仪器、货物或者是人类宇航员。

  我们今年下半年的时候,应该就会利用鹊桥做一些火星的初步探索。”

  Tim马上反应过来:“所以月球电磁轨道非常重要?”

  林燃回答道:“当然,非常非常重要,而且是有限的,这么说吧,哪怕随着科技进步,科技外溢,大家都拥有了去月球的能力,也许每个国家都能在月球上建造一些小型的基地,但能拥有电磁轨道的国家会是个位数。”

  “为什么?燃神,您指的是技术封锁吗?还是建造的成本?理论上,只要解决物质和计算,任何大国都应该能够复制这条轨道。”Tim问。

  林燃解释道:“因为散热。

  电磁轨道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直线电机。

  要在短短二十公里内将数吨重的载荷加速到 2.4 km/s的月球逃逸速度,需要的瞬时功率是惊人的。

  即使是半超导线圈,在电磁脉冲的瞬间,也会产生巨大的电阻损耗和涡流热。

  在地球上,我们可以用水、用空气对流散热,但月球是高真空。

  热量只能通过辐射散发,效率极低。

  所以这涉及到选址的稀缺性。

  我们的成功,依赖于一个不可复制的条件组合,我们将轨道建在了南极的永久阴影区,这里的天然环境温度提供了巨大的天然热沉。

  这使得我们的超导线圈能够轻松维持在临界温度以下。

  如果将轨道建在赤道或向阳面,所需的冷却系统将复杂到无法承受,冷却液和能源消耗会是天文数字。

  大家在阿波罗科技的官网可以看到我们轨道两侧的巨大散热片。

  那已经是工程学和材料学能提供的最大辐射面积了。

  如果散热不足,轨道在连续发射几次后就会过热失效,甚至超导线圈熔毁。

  这意味着,只有能够找到类似南极永久阴影区这种具备天然散热优势的地方,才有可能构建电磁轨道。

  现在南极已经基本上被我们占完了,阿美莉卡人则选择去北极插旗,其他国家还能选择哪里?月球背面吗?那里的最大问题是建造难度。

  月球背面主要是崎岖的高地,布满了大小不一的陨石坑,缺乏近月球正面那种平摊的地面。

  要在一个不平坦的崎岖地形上,建造一条数公里长、对平整度要求极高的电磁轨道,土方工程和结构工程的难度将呈指数级上升,所需时间和资源投入至少我不认为其他国家能做到。

  所以月球是庞大的,但月球又是渺小的。

  在本世纪,月球的玩家非常有限,甚至我可以说,就只有我们和阿美莉卡两个玩家。

  其他国家,哪怕有这个想法,他们也只能依赖于华国和阿美莉卡,借助这两个国家的月球基础设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技入侵现代,科技入侵现代最新章节,科技入侵现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