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掌柜的妹夫叫八十六。
那拉八十六。
有点像山本五十六。
鬼知道咋起的这名。
八十六是满洲镶白旗人,祖上顺治年间就被调至江宁驻防,到他这已经是“驻七代”了。
乾隆四十年以领催身份被抽至攻打小金川,回来后给升了佐领。
满洲八旗佐领是正四品,比内务府包衣佐领高一等,于八旗系统中相当于大校军官。
不过八十六做人有些耿直,不太善于经营上司关系,导致升佐领十几年了也没能再进一步,平日也没什么进项,家里经济条件不太行。
作为大舅哥的石掌柜寻思包食堂这买卖不仅来钱快,而且不存在任何非法勾当,实打实的正经买卖,便想拉那耿直的妹夫一起干,这样既能把家里条件搞上去,也能有钱活动关系。
同时也能有效威慑竞争者。
属于一举三得了。
一听是个军官,赵安这边自是一口应了,巴不得石掌柜介绍更多的军官给他认识,倒没存什么坏心,就是单纯仰慕这些为大清保家卫国的英雄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大幅提高这些英雄们的收入水平。
当下让石掌柜赶紧给那位在“皇军”当大佐的妹夫八十六写信,如果八十六那边没问题,他过完年就先去江宁推进府学借读,到时八十六打报告他来批。
搞定江宁,其它地方就更容易搞了。
也没心疼那连过手都没过的八万两,给和中堂送礼,就得大手笔。
要么不送,要送就得让和中堂印象深刻!
不过石掌柜多了个心眼,友情提醒赵委员以你的身份地位哪来八万两送礼的。
“借的啊。”
赵安给了石掌柜一个灿烂笑容,“和中堂应该知道我在庄上借了十万两,掌柜的不用担心这件事,只要替我把这八万两送到位就行。”
说完,起身告辞。
留下石掌柜在那胡思乱想。
跟钱庄借高利贷只为给和中堂送礼?
这什么操作?
和中堂又会怎么想?
这钱怎么感觉就是出来转了一圈又回去了的
不对,钱原本是皇上的,现在却成了和中堂的。
嗯.
望着远去的赵大人背影,石掌柜的眼神渐渐有了变化。
这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啊!
赵安这边跟石掌柜告辞后马不停蹄就赶到了饭店。
到地方后因为没有穿官服同样没被伙计认出来,等他自报职务后伙计赶紧将掌柜请下楼。
“赵大人?!”
黄掌柜显然听说府学教授去省里开会被老宗师“办”了的,但应该不知道赵教授不仅刑满释放,而且还成了督学江苏的钦差委员。
故而一脸惊讶的样子。
“黄掌柜别来无恙啊,”
赵安笑了笑,让对方在楼上开个雅间包厢,校长大人今天要招待贵宾。
上楼时又吩咐仍在发懵的掌柜:“另外请掌柜派人到府学跟马学正说一声,就说本官回来了。”
“是,是,大人!”
黄掌柜不敢怠慢,赶紧安排伙计去府学通知。
府学离饭店不远,没用半个时辰马学正就带着童训导赶了过来,看到明显有些清瘦的校长大人,二人表现的相当激动。
“知道大人出事后,下官愁的成宿成宿睡不着觉,还好大人洪人有大福,好人有好报,下官得知大人回来可欢喜了”
马学正欢喜的样子一点不假,因为人眼中都含泪。
喜极而泣,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童训导那边也是哽咽连连,几次说话都被幸福的泪水打住。
赵安很欣慰,告诉两位好下属他等会要宴请盐政衙门的主事吴德松,让他二人做个陪。
继而问了些府学情况。
府学这边并没有因为赵安下狱受到波及,已经完全上了正轨,等院试结束就能放寒假了。
“好!”
赵安点了点头,“我们扬州府学能不能在这次院试中一举压过江南,就全看这次院试结果了。”
闻言,马学正忙低声道:“大人,您说今年院试策论题是伊尹佐汤、傅说辅高宗、吕望遇文王,论用人之道?”
“不错,就是这个,你们组织学生突击没有?”
作为校长,赵安还是关心学生们的。
“突击?”
两位好下属没理解什么意思。
赵安解释就是有没有组织人员给学生重点讲这策论题目,然后举一反三之类的。
马学正忙道:“接到大人书信后,下官就连夜组织老师们研究这题目,该与学生们讲的都讲到位了。”
“不能光研究这个题目,你们明天再出些关于用人的其它题目让学生们研究复习,这样我们扬州就是押中考题,而不是.”
赵安轻咳一声,意思你们俩应该懂。
“明白明白!”
两位好下属心照不宣的直点头。
外面伙计来报,说有位姓吴的大人来了。
赵安忙让伙计将人请上楼,并将自己常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介绍给吴主事认识。
言语间委婉表示两人都是自己的心腹,有什么话都可以说。
一番客套寒暄后,宾主落座。
伙计将早就准备的精美小碟冷菜给端了上来。
“热菜等会再上。”
赵安叫住准备让厨房上菜的伙计,看了眼童训导,后者忙起身给人吴主事倒了一碗沏好的茶。
“盐引的事还请吴大人帮帮忙,事成之后赵某必有重谢。”
面带微笑间,赵安就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推到了吴主事面前。
“这”
吴主事犹豫了下没有接那张银票,而是说道:“赵大人的事在下肯定帮忙,不过在下也有件想请赵大人帮个忙。”
“好说好说,为官之人理当互帮互助嘛,今日我帮吴大人,明日吴大人帮我,一团和气,热热闹闹的最好不过。”
说完,赵安看向两位下属,“二位说是不是这个理?”
马学正忙笑道:“可不就这个理么,都不帮忙这官做的岂不是太无滋味。”
“官场如人情,这人情有来有往才能久远,不来不往哪来人情的?”
童训导笑着给校长大人和吴主事将酒杯倒满。
见状,吴主事也就直言了。
却是有个侄子21岁了,本来是在淮安那边念的书,也成功考取了秀才功名,可是上半年因与同学去了趟青楼被人举报,结果府学教授奏请省里老宗师把他侄子的功名给革了。
这一革,就把人革废了,如今窝在家中天天睡在床上,父母急的团团转,当叔叔的知道这事肯定也不好受,就琢磨着能不能请赵委员帮个忙,把他侄子的功名给恢复了。
“这样啊,”
赵安点了点头,看向马学正随口吩咐道:“你明天以我名义写份公文送到省学政衙门,让他们将吴大人,你那侄子叫什么名字来着的?”
吴主事赶紧道:“叫吴国栋。”
“吴国栋,好名字,国之栋梁嘛。”
赵安随手一指马学正,吩咐对方让省学政衙门把吴国栋的学单快马加鞭送来。
“孩子还小,犯的又不是什么大错,前任老宗师处罚如此之重确实不太妥当,吴大人放心,本委员亲自将你侄子学单污档取出销毁,并发文淮安府学恢复你侄子的就读资格。”
言罢,赵安端起酒杯:“干杯!”
那拉八十六。
有点像山本五十六。
鬼知道咋起的这名。
八十六是满洲镶白旗人,祖上顺治年间就被调至江宁驻防,到他这已经是“驻七代”了。
乾隆四十年以领催身份被抽至攻打小金川,回来后给升了佐领。
满洲八旗佐领是正四品,比内务府包衣佐领高一等,于八旗系统中相当于大校军官。
不过八十六做人有些耿直,不太善于经营上司关系,导致升佐领十几年了也没能再进一步,平日也没什么进项,家里经济条件不太行。
作为大舅哥的石掌柜寻思包食堂这买卖不仅来钱快,而且不存在任何非法勾当,实打实的正经买卖,便想拉那耿直的妹夫一起干,这样既能把家里条件搞上去,也能有钱活动关系。
同时也能有效威慑竞争者。
属于一举三得了。
一听是个军官,赵安这边自是一口应了,巴不得石掌柜介绍更多的军官给他认识,倒没存什么坏心,就是单纯仰慕这些为大清保家卫国的英雄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大幅提高这些英雄们的收入水平。
当下让石掌柜赶紧给那位在“皇军”当大佐的妹夫八十六写信,如果八十六那边没问题,他过完年就先去江宁推进府学借读,到时八十六打报告他来批。
搞定江宁,其它地方就更容易搞了。
也没心疼那连过手都没过的八万两,给和中堂送礼,就得大手笔。
要么不送,要送就得让和中堂印象深刻!
不过石掌柜多了个心眼,友情提醒赵委员以你的身份地位哪来八万两送礼的。
“借的啊。”
赵安给了石掌柜一个灿烂笑容,“和中堂应该知道我在庄上借了十万两,掌柜的不用担心这件事,只要替我把这八万两送到位就行。”
说完,起身告辞。
留下石掌柜在那胡思乱想。
跟钱庄借高利贷只为给和中堂送礼?
这什么操作?
和中堂又会怎么想?
这钱怎么感觉就是出来转了一圈又回去了的
不对,钱原本是皇上的,现在却成了和中堂的。
嗯.
望着远去的赵大人背影,石掌柜的眼神渐渐有了变化。
这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啊!
赵安这边跟石掌柜告辞后马不停蹄就赶到了饭店。
到地方后因为没有穿官服同样没被伙计认出来,等他自报职务后伙计赶紧将掌柜请下楼。
“赵大人?!”
黄掌柜显然听说府学教授去省里开会被老宗师“办”了的,但应该不知道赵教授不仅刑满释放,而且还成了督学江苏的钦差委员。
故而一脸惊讶的样子。
“黄掌柜别来无恙啊,”
赵安笑了笑,让对方在楼上开个雅间包厢,校长大人今天要招待贵宾。
上楼时又吩咐仍在发懵的掌柜:“另外请掌柜派人到府学跟马学正说一声,就说本官回来了。”
“是,是,大人!”
黄掌柜不敢怠慢,赶紧安排伙计去府学通知。
府学离饭店不远,没用半个时辰马学正就带着童训导赶了过来,看到明显有些清瘦的校长大人,二人表现的相当激动。
“知道大人出事后,下官愁的成宿成宿睡不着觉,还好大人洪人有大福,好人有好报,下官得知大人回来可欢喜了”
马学正欢喜的样子一点不假,因为人眼中都含泪。
喜极而泣,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童训导那边也是哽咽连连,几次说话都被幸福的泪水打住。
赵安很欣慰,告诉两位好下属他等会要宴请盐政衙门的主事吴德松,让他二人做个陪。
继而问了些府学情况。
府学这边并没有因为赵安下狱受到波及,已经完全上了正轨,等院试结束就能放寒假了。
“好!”
赵安点了点头,“我们扬州府学能不能在这次院试中一举压过江南,就全看这次院试结果了。”
闻言,马学正忙低声道:“大人,您说今年院试策论题是伊尹佐汤、傅说辅高宗、吕望遇文王,论用人之道?”
“不错,就是这个,你们组织学生突击没有?”
作为校长,赵安还是关心学生们的。
“突击?”
两位好下属没理解什么意思。
赵安解释就是有没有组织人员给学生重点讲这策论题目,然后举一反三之类的。
马学正忙道:“接到大人书信后,下官就连夜组织老师们研究这题目,该与学生们讲的都讲到位了。”
“不能光研究这个题目,你们明天再出些关于用人的其它题目让学生们研究复习,这样我们扬州就是押中考题,而不是.”
赵安轻咳一声,意思你们俩应该懂。
“明白明白!”
两位好下属心照不宣的直点头。
外面伙计来报,说有位姓吴的大人来了。
赵安忙让伙计将人请上楼,并将自己常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介绍给吴主事认识。
言语间委婉表示两人都是自己的心腹,有什么话都可以说。
一番客套寒暄后,宾主落座。
伙计将早就准备的精美小碟冷菜给端了上来。
“热菜等会再上。”
赵安叫住准备让厨房上菜的伙计,看了眼童训导,后者忙起身给人吴主事倒了一碗沏好的茶。
“盐引的事还请吴大人帮帮忙,事成之后赵某必有重谢。”
面带微笑间,赵安就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推到了吴主事面前。
“这”
吴主事犹豫了下没有接那张银票,而是说道:“赵大人的事在下肯定帮忙,不过在下也有件想请赵大人帮个忙。”
“好说好说,为官之人理当互帮互助嘛,今日我帮吴大人,明日吴大人帮我,一团和气,热热闹闹的最好不过。”
说完,赵安看向两位下属,“二位说是不是这个理?”
马学正忙笑道:“可不就这个理么,都不帮忙这官做的岂不是太无滋味。”
“官场如人情,这人情有来有往才能久远,不来不往哪来人情的?”
童训导笑着给校长大人和吴主事将酒杯倒满。
见状,吴主事也就直言了。
却是有个侄子21岁了,本来是在淮安那边念的书,也成功考取了秀才功名,可是上半年因与同学去了趟青楼被人举报,结果府学教授奏请省里老宗师把他侄子的功名给革了。
这一革,就把人革废了,如今窝在家中天天睡在床上,父母急的团团转,当叔叔的知道这事肯定也不好受,就琢磨着能不能请赵委员帮个忙,把他侄子的功名给恢复了。
“这样啊,”
赵安点了点头,看向马学正随口吩咐道:“你明天以我名义写份公文送到省学政衙门,让他们将吴大人,你那侄子叫什么名字来着的?”
吴主事赶紧道:“叫吴国栋。”
“吴国栋,好名字,国之栋梁嘛。”
赵安随手一指马学正,吩咐对方让省学政衙门把吴国栋的学单快马加鞭送来。
“孩子还小,犯的又不是什么大错,前任老宗师处罚如此之重确实不太妥当,吴大人放心,本委员亲自将你侄子学单污档取出销毁,并发文淮安府学恢复你侄子的就读资格。”
言罢,赵安端起酒杯:“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