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吕后惊疑,母子交锋
在皇帝绝对的权威和绣衣使者无形的压力下,绝大多数人选择了第一条路。
他们或许不舍,或许恐惧,但更明白违逆圣意的下场。一场规模庞大却悄无声息的迁移,在帝国的阴影下悄然进行。
关于火铳的一切,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缓缓从历史的面卷上擦去。
刘盈一系列反常的举动,尤其是大规模调动核心工匠和秘密部队,以及对待羌氐、西域首领过于宽厚。
在他的计划中,这些地方势力未来需要制衡中央,不能过度削弱,终于引起了深居后宫的吕雉的警觉。
这位历经风雨、政治嗅觉极其敏锐的太后,感觉到了儿子身上某种决绝的、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变化。
她无法理解,为何在帝国鼎盛、外患已平之时,刘盈会做出这些看似“自断臂膀”的安排。
这一日,吕雉摆驾温室殿,屏退左右,只留母子二人。
“盈儿!”
吕雉目光锐利,直视着刘盈,“你近来所为,母后甚为不解。那些工匠,那些火铳,乃国之利器,你为何要将他们遣散隐匿?还有,你对李左车、蒯通等人的安排,对羌氐西域的怀柔,是否……太过?你究竟在谋划什么?”
面对母亲探究的目光,刘盈心中叹息。他的计划,无法对吕雉明言。
母亲的权欲和对吕氏家族的执念,与他的终极目标背道而驰。
他沉吟片刻,选择了一个部分真实的回答:“母后,利器虽好,过刚易折。火铳威力巨大,然其制艺若流传过广,恐生祸端。朕将其核心掌控在手,隐匿起来,是为防患于未然。至于李、蒯二位老臣,年事已高,该回长安享福了。对羌氐西域,刚经历战乱,需以抚慰为主,强压反生变乱。”
吕雉显然不信这套说辞,她凤目微眯:“仅此而已?盈儿,你是我儿子,我了解你。你眼中……有去意。”
刘盈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母后多虑了。朕乃大汉皇帝,天下之主,能去往何处?只是近来思虑甚多,深感治国不易,欲求一长治久安之策罢了。”
吕雉盯着他看了许久,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破绽,最终只是长长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盈儿,你长大了,心思也愈发深沉。母后老了,只望你……无论做何决定,莫要忘了,你是刘氏子孙,这大汉江山,是你父皇和你共同的心血。”
说完,吕雉起身离去,背影显得有些落寞。
她知道,儿子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她庇护、为她谋划的皇子了。
他有了自己的意志,甚至可能是她无法理解的、更为宏大的布局。
看着母亲离去的背影,刘盈默然良久。
他深知,自己的选择注定无法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尤其是至亲之人。
但他肩负的,不仅仅是刘氏的江山,更是一种对历史本身的责任。这条孤独的路,他必须走下去。
未央宫的灯火依旧辉煌,但帝国的舵手,已经开始为他那惊世骇俗的、旨在让历史回归“正轨”的最终航行,做着无声而坚定的准备。
一个时代,即将以一种无人预料的方式,缓缓落下帷幕。而另一个,属于原本历史轨迹的时代,将在他的自我牺牲下,悄然开启。
——
正如刘盈所预料的那般,在阿提拉之乱平息后的数年里,绣衣使者陆续在帝国的各个角落,发现了一些言行怪异、思想与时代格格不入之人。
他们有的试图用粗浅的“现代知识”牟利或获取地位,有的则因无法适应这个时代而生活困顿,甚至精神恍惚。
这些人,被刘盈内部命名为“时空异客”。
如何有效且隐蔽地甄别这些同来自未来的“老乡”,成了首要问题。
公开筛查势必引起恐慌和猜疑。刘盈思忖良久,想到了一个简单却极其有效的方法——暗号对接。
他命绣衣使者在一些人流复杂的市井之地,或是有“异客”嫌疑之人可能出现的地方安排人手,看似无意地吟出一些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毫无意义,但对于穿越者却可能耳熟能详的短语。
“天王盖地虎!”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宫廷玉液酒?”
“我在遥望,月亮之上!”
“奇变偶不变?”
这些或来自戏曲、或来自广告、或来自诗词、或来自数学口诀的句子,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
绝大多数本土居民听到,只会觉得莫名其妙,或以为是某种新的市井俚语、江湖切口。
但真正的穿越者,在猝然听到这些深植于记忆中的“梗”时,其瞬间的表情变化、下意识的接话或探寻的目光,很难逃过经过特殊训练、密切观察的绣衣使者的眼睛。
此法果然奏效。
不断有“时空异客”被甄别出来,他们中有落魄书生,有小商小贩,有试图用土法炼钢的工匠,甚至还有一位妄图以“民主自由”理念游说地方官员的“狂生”。
面对绣衣使者亮出的身份和皇帝开出的条件,这些大多在现代社会也只是普通人的穿越者,在最初的惊慌、抗拒或激动之后,最终都选择了服从。
所有被发现的“时空异客”,都被秘密送往一个位于武陵郡深山之中的隐秘山谷。
这里地势险要,入口隐蔽,内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恍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这正是刘盈凭借超越时代的地理知识,早已选定的“收容所”,亦是他为这些流落时空的同胞准备的一处世外乌托邦,命名为“桃源”。
在桃源之内,刘盈提供了基本的生活物资、农具、种子,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建设家园,保留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和有限的“现代”知识应用,比如改进农具、卫生设施等,以提升生活质量。
刘盈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治权,选举负责人管理日常事务,只要不触及底线——即严禁任何可能显著改变外部历史进程的技术泄露和思想传播。
刘盈明确告知所有桃源居民:“此地,是尔等安身立命之所,亦是禁锢之地。朕可保你们衣食无忧,安然度日。但若有人试图离开,或是以任何方式将超越时代的知识、理念泄露于外,影响大汉既有轨迹,休怪朕不讲情面,唯有……彻底抹除。”
对于其中一些抱有雄心壮志,希望在这个时代做官、从商、建功立业的穿越者,刘盈的态度更是坚决不允许。
“你们的出现本身已是变数,朕绝不允许你们再去主动搅动风云,破坏原有的时空秩序。安心在此生活,便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
在皇帝绝对的权威和绣衣使者无形的压力下,绝大多数人选择了第一条路。
他们或许不舍,或许恐惧,但更明白违逆圣意的下场。一场规模庞大却悄无声息的迁移,在帝国的阴影下悄然进行。
关于火铳的一切,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缓缓从历史的面卷上擦去。
刘盈一系列反常的举动,尤其是大规模调动核心工匠和秘密部队,以及对待羌氐、西域首领过于宽厚。
在他的计划中,这些地方势力未来需要制衡中央,不能过度削弱,终于引起了深居后宫的吕雉的警觉。
这位历经风雨、政治嗅觉极其敏锐的太后,感觉到了儿子身上某种决绝的、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变化。
她无法理解,为何在帝国鼎盛、外患已平之时,刘盈会做出这些看似“自断臂膀”的安排。
这一日,吕雉摆驾温室殿,屏退左右,只留母子二人。
“盈儿!”
吕雉目光锐利,直视着刘盈,“你近来所为,母后甚为不解。那些工匠,那些火铳,乃国之利器,你为何要将他们遣散隐匿?还有,你对李左车、蒯通等人的安排,对羌氐西域的怀柔,是否……太过?你究竟在谋划什么?”
面对母亲探究的目光,刘盈心中叹息。他的计划,无法对吕雉明言。
母亲的权欲和对吕氏家族的执念,与他的终极目标背道而驰。
他沉吟片刻,选择了一个部分真实的回答:“母后,利器虽好,过刚易折。火铳威力巨大,然其制艺若流传过广,恐生祸端。朕将其核心掌控在手,隐匿起来,是为防患于未然。至于李、蒯二位老臣,年事已高,该回长安享福了。对羌氐西域,刚经历战乱,需以抚慰为主,强压反生变乱。”
吕雉显然不信这套说辞,她凤目微眯:“仅此而已?盈儿,你是我儿子,我了解你。你眼中……有去意。”
刘盈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母后多虑了。朕乃大汉皇帝,天下之主,能去往何处?只是近来思虑甚多,深感治国不易,欲求一长治久安之策罢了。”
吕雉盯着他看了许久,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破绽,最终只是长长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盈儿,你长大了,心思也愈发深沉。母后老了,只望你……无论做何决定,莫要忘了,你是刘氏子孙,这大汉江山,是你父皇和你共同的心血。”
说完,吕雉起身离去,背影显得有些落寞。
她知道,儿子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她庇护、为她谋划的皇子了。
他有了自己的意志,甚至可能是她无法理解的、更为宏大的布局。
看着母亲离去的背影,刘盈默然良久。
他深知,自己的选择注定无法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尤其是至亲之人。
但他肩负的,不仅仅是刘氏的江山,更是一种对历史本身的责任。这条孤独的路,他必须走下去。
未央宫的灯火依旧辉煌,但帝国的舵手,已经开始为他那惊世骇俗的、旨在让历史回归“正轨”的最终航行,做着无声而坚定的准备。
一个时代,即将以一种无人预料的方式,缓缓落下帷幕。而另一个,属于原本历史轨迹的时代,将在他的自我牺牲下,悄然开启。
——
正如刘盈所预料的那般,在阿提拉之乱平息后的数年里,绣衣使者陆续在帝国的各个角落,发现了一些言行怪异、思想与时代格格不入之人。
他们有的试图用粗浅的“现代知识”牟利或获取地位,有的则因无法适应这个时代而生活困顿,甚至精神恍惚。
这些人,被刘盈内部命名为“时空异客”。
如何有效且隐蔽地甄别这些同来自未来的“老乡”,成了首要问题。
公开筛查势必引起恐慌和猜疑。刘盈思忖良久,想到了一个简单却极其有效的方法——暗号对接。
他命绣衣使者在一些人流复杂的市井之地,或是有“异客”嫌疑之人可能出现的地方安排人手,看似无意地吟出一些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毫无意义,但对于穿越者却可能耳熟能详的短语。
“天王盖地虎!”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宫廷玉液酒?”
“我在遥望,月亮之上!”
“奇变偶不变?”
这些或来自戏曲、或来自广告、或来自诗词、或来自数学口诀的句子,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
绝大多数本土居民听到,只会觉得莫名其妙,或以为是某种新的市井俚语、江湖切口。
但真正的穿越者,在猝然听到这些深植于记忆中的“梗”时,其瞬间的表情变化、下意识的接话或探寻的目光,很难逃过经过特殊训练、密切观察的绣衣使者的眼睛。
此法果然奏效。
不断有“时空异客”被甄别出来,他们中有落魄书生,有小商小贩,有试图用土法炼钢的工匠,甚至还有一位妄图以“民主自由”理念游说地方官员的“狂生”。
面对绣衣使者亮出的身份和皇帝开出的条件,这些大多在现代社会也只是普通人的穿越者,在最初的惊慌、抗拒或激动之后,最终都选择了服从。
所有被发现的“时空异客”,都被秘密送往一个位于武陵郡深山之中的隐秘山谷。
这里地势险要,入口隐蔽,内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恍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这正是刘盈凭借超越时代的地理知识,早已选定的“收容所”,亦是他为这些流落时空的同胞准备的一处世外乌托邦,命名为“桃源”。
在桃源之内,刘盈提供了基本的生活物资、农具、种子,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建设家园,保留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和有限的“现代”知识应用,比如改进农具、卫生设施等,以提升生活质量。
刘盈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治权,选举负责人管理日常事务,只要不触及底线——即严禁任何可能显著改变外部历史进程的技术泄露和思想传播。
刘盈明确告知所有桃源居民:“此地,是尔等安身立命之所,亦是禁锢之地。朕可保你们衣食无忧,安然度日。但若有人试图离开,或是以任何方式将超越时代的知识、理念泄露于外,影响大汉既有轨迹,休怪朕不讲情面,唯有……彻底抹除。”
对于其中一些抱有雄心壮志,希望在这个时代做官、从商、建功立业的穿越者,刘盈的态度更是坚决不允许。
“你们的出现本身已是变数,朕绝不允许你们再去主动搅动风云,破坏原有的时空秩序。安心在此生活,便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最新章节,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最新章节,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