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刘盈所担忧的那样,穿越现象并非仅限于大汉境内。

  通过绣衣使者在倭国、朝鲜等地安插的耳目,陆续有情报传回,发现了不少言行怪异、心怀叵测的“时空异客”。

  这些人大多对大汉缺乏认同感,甚至怀有强烈的敌意。

  他们利用些许超越时代的知识,亦或是是粗浅的历史了解或技术概念,在当地煽动民族情绪,鼓吹独立,妄图夺取统治权,进而挑战大汉的宗主权。

  其中尤以倭国为甚。

  一些穿越者利用倭人社会尚未完全开化的状态,自诩为“天照大神”的使者或“天命之子”,纠集部分对汉人统治不满的土著,暗中策划叛乱。

  虽然规模不大,很快被驻守的汉军扑灭,但这类事件屡禁不止,让刘盈深感头疼。

  “陛下,这些域外异客,如同杂草,烧之不尽,杀之不绝。若放任不管,假以时日,未必不会成长为大汉心腹之患。”

  郑茂忧心忡忡地汇报。

  刘盈召来了桃源的管理者之一,学者王钟,商议对策。

  王钟沉吟良久,提出了一个基于其时空理论的大胆建议:“陛下,倭国、朝鲜等地,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此时确实应处于相对封闭、独立发展的状态。强行将其完全纳入直接统治,并派驻大量军民,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加剧时空‘应力’的行为,从而吸引更多穿越者降临此地。”

  他顿了顿,继续道:“既然我们的首要目标是修补虫洞,稳定时空,那么或许可以调整策略。不如……逐步减少对这些地区的直接控制和人居规模。”

  “将愿意归化的当地土著集中安置在几个主要区域,如倭国的本州岛核心平原,以此加强教化。而对于那些偏远、难以管理的岛屿和山区,则可以考虑……使其‘荒芜化’。”

  “荒芜化?”

  刘盈目光一凝。

  “是的!”

  王钟解释道,“即除了必要的军事哨所和资源开采点保留少量汉军驻守外,将其余地区的汉民和亲汉土著逐步迁出,让那些地方恢复地广人稀、甚至无人居住的状态。如此一来,即便有新的穿越者降落在那些荒僻之地,他们缺乏人口基础和社会组织,难以形成气候。要么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自生自灭,要么,为了生存,最终只能主动寻找汉军据点求助,届时便可被我们发现,送往桃源。”

  刘盈沉思起来。王钟的建议,核心是“减少变量”。

  将大汉帝国对边缘地区的直接干预降到最低,使其更接近原本的历史状态,从而减少因此产生的时空扰动,这确实与修补虫洞的目标一致。

  虽然内心深处,刘盈对倭国这片土地有着源自后世记忆的复杂情绪,甚至不介意将其彻底夷平以绝后患,但权衡利弊,他明白王钟的策略在当前形势下更为理性。

  “便依先生之策。”

  刘盈最终点头,“传朕旨意,倭国方面,控制区收缩至本州岛核心地带,建立大型聚居区,严加管理。其余岛屿,除战略要地和矿场外,逐步清空,列为禁区。朝鲜半岛亦参照此例,收缩直接控制范围。驻军轮岗制度不变,严密监控。”

  这道旨意下达后,在朝堂和军方内部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许多将领和官员认为这是示弱,是放弃来之不易的疆土。

  但刘盈力排众议,坚持执行。

  他知道,与潜在的、源源不断的穿越者带来的威胁相比,暂时的领土收缩是必要的代价。

  刘盈一系列看似“退缩”和“自废武功”的政策,不仅让朝臣不解,更让深居后宫的吕雉感到深深的不安。

  她无法理解儿子为何在帝国鼎盛之时,做出这些如同“未战先怯”的决策。

  这一日,吕雉将刘盈唤至长乐宫,屏退所有宫人,进行了一场只有母子二人的深谈。

  “盈儿,你告诉母后,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吕雉目光锐利,带着不容回避的审视,“为何要焚毁神兵利器?为何要收缩边陲疆土?你如今行事,与往日判若两人!这大汉江山,是你父皇和你一手打下、稳固的,你究竟意欲何为?”

  面对母亲直指核心的质问,刘盈知道,有些真相,无法再隐瞒。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透露部分惊世骇俗的实情。

  “母后……”

  刘盈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您可知道,若按照……某种既定的‘天命轨迹’运行,我们吕家,最终会是什么下场吗?”

  吕雉眉头紧蹙:“你此话何意?我吕家乃开国功臣,母后更是大汉太后,能有何下场?”

  刘盈直视着母亲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满门抄斩,株连殆尽。您……也会在忧愤中离世后,被剥夺尊号,甚至……不得与父皇合葬。”

  “什么?!”

  吕雉霍然起身,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微微摇晃,几乎站立不稳。她一生争强好胜,辅佐刘邦定天下,临朝称制,权倾朝野,怎么也想不到,在“天命”中,吕家竟会是如此凄惨的结局!

  刘盈连忙扶住母亲,继续道:“这不是儿臣危言耸听。这便是历史……原本的模样。正因为儿臣知晓这一切,才一直竭力改变,希望能保全母后,保全吕家。”

  吕雉瘫坐在榻上,良久不语,眼神中充满了震惊、愤怒、不甘,最终化为一片复杂的颓然。

  辉煌一生,竟换来如此结局?这巨大的反差,让她难以接受。

  “所以……你如今的种种作为,都与这所谓的‘天命轨迹’有关?”

  吕雉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是。”

  刘盈点头,“儿臣正在做的,是试图修正一些过于偏离的轨迹,以换取更长久的安宁。其中,也包括为吕家安排后路。儿臣希望,母后能劝说舅父他们,逐步交出权柄,退出朝堂核心,选择一批可靠子弟,隐姓埋名,远离长安这是非之地。儿臣会为他们安排妥当的去处,确保吕氏血脉得以延续。”

  相较于那“满门抄斩”的恐怖未来,隐退保全,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吕雉沉默了许久,最终沉重地点了点头:“罢了……罢了……就依你吧。能留存血脉,总比……唉!”

  她长长地叹息一声,充满了英雄末路的悲凉。

  “母后!”

  刘盈握住母亲冰凉的手,试图给予安慰,“您也不必过于忧心。按照那原本的轨迹,在儿臣之后继承帝位的,并非您的孙儿,而是……代王刘恒。”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最新章节,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