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室里,谈妥后,陈家志倒了杯茶润了润嗓子。
黄建远压下心中的震惊,又心算了下,他和徐闻香也能拿到20多万的分红,也不错。
且账上还有1400万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未来可期。
黄建远说:“陈总,上次你说要咨询东南亚经济情况,这次我带了个朋友过来,他是经济分析师。”
陈家志道:“好,麻烦黄总引荐一下,我会付费的。”
他又看向徐闻香,问:“徐总有兴趣一起旁听吗?”
“自然有兴趣,能占陈老板便宜的机会可不多。”
徐闻香话中有话,心里很后悔,如果当初不把江心菜场股份卖了,今日所得分红能多不少。
且她发觉,靠谱鲜生的潜力可能远超她想象,云杉酒店似乎难与其相比。
会客室里很快就进来一男子,穿着白衬衣和西裤,一副精英人士的打扮。
黄建远介绍道:“香江的经济分析师,曾诚。”
曾诚向陈家志伸出了右手,“你好,陈总,久仰大名,听黄总提了很多次你,今天终于见到本人了。”
“你好。”
陈家志示意曾诚先坐,给其倒茶,现在他泡茶也颇为熟练。
曾诚喝了杯水后,说:“陈总眼光不错,现在东南亚的房产和股票市场都很火热,值得投资,尤其适合像你这样现金充沛的老板,不过我还是更推荐你在香江购买或者投资恒指……”
陈家志蹙了蹙眉,这哪是经济分析师,分明像股票推销员,或者房产中介。
他打断道:“我对股票和房产都没兴趣,只想了解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结构,以及货币汇率相关的信息。”
为了缓解尴尬,陈家志又给曾诚、黄建远都添了茶水。
曾诚随即也提供了几条对陈家志有用的信息。
东南亚主要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出口对经济的影响很大。
然而,多数国家货币又与美元直接挂钩。
美元升值时,这些国家的货币也会被动升值,也是最近汇率变动的原因。
从而导致靠谱鲜生东南亚蔬菜订单变多。
同时,其言语中还透露了这些国家股市和房地产火热,多次建议陈家志投资。
这一下子就让陈家志感觉很熟,这不就是房产泡沫么?
另外,汇率升值让东南亚国家在进口时购买力提升,但出口应该就惨了。
陈家志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就没兴趣在听曾诚聊股市,聊房地产,准备结账走人。
这曾诚一点也不真诚。
增城急道:“陈总,你把大量现金都存银行,不是明智选择,那点利息还不够贬值,也是对股东的不负责任。”
听了最后一句话,陈家志微微皱眉。
黄建远也是脸色微变,“曾诚,你废那么多话干什么,陈总问你什么你说什么就对了。”
见挑拨不成,曾诚耸了耸肩,率先出门离去,不过眼神里多有不屑。
黄建远说道:“陈总,怪我,来之前多和他说了两句。”
陈家志轻笑了声,“恐怕黄总和徐总对我把钱存银行也颇有微词,不然曾诚也不会知道这事。”
黄建远有些尴尬的定在原地。
徐闻香瞥了陈家志一眼,不客气的说道:“实话实说,靠谱鲜生的资金利用效率确实太低了,存银行也就算了,至今还一笔贷款都没有,简直不像是在做企业。”
有了徐闻香开口,黄建远也缓了过来,聊了些资金利用的话题。
陈家志也明白两人说的有点道理。
但从现有信息来看,国内蔬菜面临供需过剩,出口又可能有风险,现在不适合贷款扩大生产规模。
“公司会继续规范财务管理,不过暂时没必要贷款。”
说完,陈家志又看向徐闻香,道:“徐总,肚子饿了,云杉包午饭不?”
忍住继续劝说的想法,徐闻香说:“看在陈老板慷慨分红的份上,中午你想吃什么,我去安排。”
黄建远往前走了两步,站在了徐闻香前面,开口道:“陈总,我知道有家烧鹅很不错,走,带你去尝尝。”
“可以,在吃方面,黄总值得信赖。”
陈家志拿了打火机和烟,便和黄建远向外走去。
徐闻香不满道:“你们把我当什么了?”
陈家志回头邀请道:“徐总,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
“你们把我当什么了?”徐闻香双手抱胸,神色不渝,“云杉的菜就不能吃了吗?”
黄建远说道:“吃来吃去都是那些菜,总得换个口味吧。”
陈家志走出会客室,回头道:“简而言之,老黄吃腻了云杉的菜。”
黄建远只感觉一道锐利的目光在盯着他,同为餐饮人,他大概知道徐闻香此时有多气,头也不回的跟着跑了。
徐闻香看着越混越熟的两人,也总觉得不是滋味。
靠谱鲜生的分红和奖金在七月的第一天就单独发了出去。
陈家志的个人账户上也多了300多万元的税后收入。
客厅里,李秀、陈家芳、易定干几人在讨论着买房。
这次易定干也拿了近20万元分红,此前还有积蓄,够资格买房了。
几个人讨论得热火朝天,却没几句说到了重点,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地图上乱点。
陈家志只是跟着提了几句地段、教育、商业、环境、交通、升值潜力等,便让三人听得如痴如醉。
李秀道:“家志,你说在哪儿买,我听你的。”
陈家芳跟着说:“我也听你的。”
易定干:“我也是。”
易龙易虎:“还有我们。”
豆豆也过来凑热闹,扑进了陈家志怀里。
陈少昌和彭国真笑着看着这一幕。
其实预感到未来一两年经济可能有变后,陈家志想说再等一年看情况再买。
但今天大家兴致都聊上来了,他也不想泼冷水,便提了几个地段。
反正看房子也还需要时间。
而且就算买了也无所谓,明后年跌了,再多等几年,房价还会涨起来。
今天这种日子就该高兴。
与此同时,陈正旭、李才和薛军几人也趁中午时间,一起去搓了一顿好的。
从餐厅走出来后,李才说道:“时间还早,要不一起再去逛一会儿商场,买点东西?”
薛军回道:“好,刚好我想去买一只手表。”
“我也去。”
“商场里有空调,去转一转也好。”
众人都陆续应声同去,这发了钱,不买点东西感觉心里总有点空落落的。
“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陈正旭不合时宜的说:“我办公室还有点事要处理,就先回去了。”
众人微微愣了愣,李才迟疑了下,也知道劝不动,问道:“有没有需要给你带的东西?”
陈正旭想了想,说:“看看有没有什么歌曲磁带,帮我带几盒。”
“好,我知道你喜欢听什么。”
李才又带着人去往最近的商场,一路上偶尔也有人嘀咕陈正旭不合群,工作再忙耽误一中午的时间也不影响。
只有李才猜到点原因,因为他也很亢奋,这次分红的钱颇为丰厚。
只是中午档口不卖菜,不然他也想去档口溜一圈。
陈正旭走在路上,阳光正盛,地上的影子很短,也在快速往前走动着,就像他此时的心情一样。
他平时也见惯了钱,每月的收入也不少。
但这次分红不同,分红是对他个人价值的更高认同,过往熬过的夜,买过的菜,拜访过的客户,一幕幕都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想。
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他在菜场呆过的时间不长,但其实这和种菜也没什么区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回了办公室,陈正旭拿出了过往的客户名单,研判分析了起来。
随着鸡心芥的下市,配送业务也受到了些影响,部分客户并未与靠谱鲜生建立起更广泛的合作。
等下半年鸡心芥再上市,这部分人也许能再拉回,但陈正旭琢磨着该怎么建立更稳固和广泛的关系。
彭村基地,春季种下的香樟树更高了些。
简陋的办公室里,敖德良和远在沪市的敖德海通着电话。
只不过说话的声音时而高昂,时而低沉。
得知了敖德良的情况后,敖德海说:“陈老板对我们不错,没有偏袒谁,挺公平。”
敖德良也挺认可,又说:“而且说给分红真给了,还给这么多,我从没想过我能一次拿这么多钱。”
敖德海:“我也没想过。”
敖德良:“这还只是年中的,听陈老板说年底还有。”
敖德海:“下半年好好干吧。”
敖德良:“你也是。”
两兄弟互诉衷肠,回忆着两年来的经历,仍觉得如梦如幻。
…
花城的七八月,每天啥也不做,也有可能出一身汗,更不用提在菜场干活的农人,一天衣服至少要换两次。
它还会莫名其妙的下雨。
可能刚到菜地里准备干活,就突然乌云密布,暴雨会紧随而至。
天气真的说变就变。
每年这个时候,对花城菜农来说都是严峻挑战。
可能一个疏忽,一茬菜就完了。
不过随着小拱棚的推广和普及,仍选择种叶菜的人越来越多。
江心菜场依然如此,九百亩菜场循序渐进的种植。
菜工经常能抢在风雨之前盖好薄膜,保护好一茬又一茬菜,产出总体稳定。
即使偶尔失守,繁荣菜场也总能及时补充货源,让这个夏天仍在收获中前行了两个月。
黄建远压下心中的震惊,又心算了下,他和徐闻香也能拿到20多万的分红,也不错。
且账上还有1400万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未来可期。
黄建远说:“陈总,上次你说要咨询东南亚经济情况,这次我带了个朋友过来,他是经济分析师。”
陈家志道:“好,麻烦黄总引荐一下,我会付费的。”
他又看向徐闻香,问:“徐总有兴趣一起旁听吗?”
“自然有兴趣,能占陈老板便宜的机会可不多。”
徐闻香话中有话,心里很后悔,如果当初不把江心菜场股份卖了,今日所得分红能多不少。
且她发觉,靠谱鲜生的潜力可能远超她想象,云杉酒店似乎难与其相比。
会客室里很快就进来一男子,穿着白衬衣和西裤,一副精英人士的打扮。
黄建远介绍道:“香江的经济分析师,曾诚。”
曾诚向陈家志伸出了右手,“你好,陈总,久仰大名,听黄总提了很多次你,今天终于见到本人了。”
“你好。”
陈家志示意曾诚先坐,给其倒茶,现在他泡茶也颇为熟练。
曾诚喝了杯水后,说:“陈总眼光不错,现在东南亚的房产和股票市场都很火热,值得投资,尤其适合像你这样现金充沛的老板,不过我还是更推荐你在香江购买或者投资恒指……”
陈家志蹙了蹙眉,这哪是经济分析师,分明像股票推销员,或者房产中介。
他打断道:“我对股票和房产都没兴趣,只想了解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结构,以及货币汇率相关的信息。”
为了缓解尴尬,陈家志又给曾诚、黄建远都添了茶水。
曾诚随即也提供了几条对陈家志有用的信息。
东南亚主要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出口对经济的影响很大。
然而,多数国家货币又与美元直接挂钩。
美元升值时,这些国家的货币也会被动升值,也是最近汇率变动的原因。
从而导致靠谱鲜生东南亚蔬菜订单变多。
同时,其言语中还透露了这些国家股市和房地产火热,多次建议陈家志投资。
这一下子就让陈家志感觉很熟,这不就是房产泡沫么?
另外,汇率升值让东南亚国家在进口时购买力提升,但出口应该就惨了。
陈家志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就没兴趣在听曾诚聊股市,聊房地产,准备结账走人。
这曾诚一点也不真诚。
增城急道:“陈总,你把大量现金都存银行,不是明智选择,那点利息还不够贬值,也是对股东的不负责任。”
听了最后一句话,陈家志微微皱眉。
黄建远也是脸色微变,“曾诚,你废那么多话干什么,陈总问你什么你说什么就对了。”
见挑拨不成,曾诚耸了耸肩,率先出门离去,不过眼神里多有不屑。
黄建远说道:“陈总,怪我,来之前多和他说了两句。”
陈家志轻笑了声,“恐怕黄总和徐总对我把钱存银行也颇有微词,不然曾诚也不会知道这事。”
黄建远有些尴尬的定在原地。
徐闻香瞥了陈家志一眼,不客气的说道:“实话实说,靠谱鲜生的资金利用效率确实太低了,存银行也就算了,至今还一笔贷款都没有,简直不像是在做企业。”
有了徐闻香开口,黄建远也缓了过来,聊了些资金利用的话题。
陈家志也明白两人说的有点道理。
但从现有信息来看,国内蔬菜面临供需过剩,出口又可能有风险,现在不适合贷款扩大生产规模。
“公司会继续规范财务管理,不过暂时没必要贷款。”
说完,陈家志又看向徐闻香,道:“徐总,肚子饿了,云杉包午饭不?”
忍住继续劝说的想法,徐闻香说:“看在陈老板慷慨分红的份上,中午你想吃什么,我去安排。”
黄建远往前走了两步,站在了徐闻香前面,开口道:“陈总,我知道有家烧鹅很不错,走,带你去尝尝。”
“可以,在吃方面,黄总值得信赖。”
陈家志拿了打火机和烟,便和黄建远向外走去。
徐闻香不满道:“你们把我当什么了?”
陈家志回头邀请道:“徐总,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
“你们把我当什么了?”徐闻香双手抱胸,神色不渝,“云杉的菜就不能吃了吗?”
黄建远说道:“吃来吃去都是那些菜,总得换个口味吧。”
陈家志走出会客室,回头道:“简而言之,老黄吃腻了云杉的菜。”
黄建远只感觉一道锐利的目光在盯着他,同为餐饮人,他大概知道徐闻香此时有多气,头也不回的跟着跑了。
徐闻香看着越混越熟的两人,也总觉得不是滋味。
靠谱鲜生的分红和奖金在七月的第一天就单独发了出去。
陈家志的个人账户上也多了300多万元的税后收入。
客厅里,李秀、陈家芳、易定干几人在讨论着买房。
这次易定干也拿了近20万元分红,此前还有积蓄,够资格买房了。
几个人讨论得热火朝天,却没几句说到了重点,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地图上乱点。
陈家志只是跟着提了几句地段、教育、商业、环境、交通、升值潜力等,便让三人听得如痴如醉。
李秀道:“家志,你说在哪儿买,我听你的。”
陈家芳跟着说:“我也听你的。”
易定干:“我也是。”
易龙易虎:“还有我们。”
豆豆也过来凑热闹,扑进了陈家志怀里。
陈少昌和彭国真笑着看着这一幕。
其实预感到未来一两年经济可能有变后,陈家志想说再等一年看情况再买。
但今天大家兴致都聊上来了,他也不想泼冷水,便提了几个地段。
反正看房子也还需要时间。
而且就算买了也无所谓,明后年跌了,再多等几年,房价还会涨起来。
今天这种日子就该高兴。
与此同时,陈正旭、李才和薛军几人也趁中午时间,一起去搓了一顿好的。
从餐厅走出来后,李才说道:“时间还早,要不一起再去逛一会儿商场,买点东西?”
薛军回道:“好,刚好我想去买一只手表。”
“我也去。”
“商场里有空调,去转一转也好。”
众人都陆续应声同去,这发了钱,不买点东西感觉心里总有点空落落的。
“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陈正旭不合时宜的说:“我办公室还有点事要处理,就先回去了。”
众人微微愣了愣,李才迟疑了下,也知道劝不动,问道:“有没有需要给你带的东西?”
陈正旭想了想,说:“看看有没有什么歌曲磁带,帮我带几盒。”
“好,我知道你喜欢听什么。”
李才又带着人去往最近的商场,一路上偶尔也有人嘀咕陈正旭不合群,工作再忙耽误一中午的时间也不影响。
只有李才猜到点原因,因为他也很亢奋,这次分红的钱颇为丰厚。
只是中午档口不卖菜,不然他也想去档口溜一圈。
陈正旭走在路上,阳光正盛,地上的影子很短,也在快速往前走动着,就像他此时的心情一样。
他平时也见惯了钱,每月的收入也不少。
但这次分红不同,分红是对他个人价值的更高认同,过往熬过的夜,买过的菜,拜访过的客户,一幕幕都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想。
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他在菜场呆过的时间不长,但其实这和种菜也没什么区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回了办公室,陈正旭拿出了过往的客户名单,研判分析了起来。
随着鸡心芥的下市,配送业务也受到了些影响,部分客户并未与靠谱鲜生建立起更广泛的合作。
等下半年鸡心芥再上市,这部分人也许能再拉回,但陈正旭琢磨着该怎么建立更稳固和广泛的关系。
彭村基地,春季种下的香樟树更高了些。
简陋的办公室里,敖德良和远在沪市的敖德海通着电话。
只不过说话的声音时而高昂,时而低沉。
得知了敖德良的情况后,敖德海说:“陈老板对我们不错,没有偏袒谁,挺公平。”
敖德良也挺认可,又说:“而且说给分红真给了,还给这么多,我从没想过我能一次拿这么多钱。”
敖德海:“我也没想过。”
敖德良:“这还只是年中的,听陈老板说年底还有。”
敖德海:“下半年好好干吧。”
敖德良:“你也是。”
两兄弟互诉衷肠,回忆着两年来的经历,仍觉得如梦如幻。
…
花城的七八月,每天啥也不做,也有可能出一身汗,更不用提在菜场干活的农人,一天衣服至少要换两次。
它还会莫名其妙的下雨。
可能刚到菜地里准备干活,就突然乌云密布,暴雨会紧随而至。
天气真的说变就变。
每年这个时候,对花城菜农来说都是严峻挑战。
可能一个疏忽,一茬菜就完了。
不过随着小拱棚的推广和普及,仍选择种叶菜的人越来越多。
江心菜场依然如此,九百亩菜场循序渐进的种植。
菜工经常能抢在风雨之前盖好薄膜,保护好一茬又一茬菜,产出总体稳定。
即使偶尔失守,繁荣菜场也总能及时补充货源,让这个夏天仍在收获中前行了两个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94:菜农逆袭,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1994:菜农逆袭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94:菜农逆袭,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1994:菜农逆袭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