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这是要丢车保帅了?’
温禾的目光在郑仁基的背影上打了个转,心头暗自琢磨着。
郑元璹倒台已是定局,荥阳郑氏在朝堂的话语权必定旁落。
此刻联合博陵崔氏,无非是想借崔敦礼之手稳住阵脚,这步棋走得又急又险,却也是眼下唯一的活路。
正思忖间,崔敦礼已手持笏板,稳步出列,躬身朗声道:“启禀陛下,臣附议。郑元璹教子无方,险些酿成兵祸,臣以为其父郑元璹不可能毫不知情,请陛下重罚。”
他显然摸透了李世民的心思,顺水推舟得恰到好处。
既然保不住郑元璹,不如借此来为自己获取利益。
向皇帝表明忠心,我们博陵崔氏是站在您这边的。
话音刚落,班列中便响起一片附和:“臣附议!”
其中竟有卢家子弟,这变故让温禾都有些意外。
站在班中的卢承安更是大吃一惊,猛地回头看向崔敦礼,眼神里满是错愕与不解。
却见崔敦礼朝他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目光沉静如潭。
卢承安喉结滚动了两下,沉吟片刻,终是咬了咬牙,跨步出列,躬身行礼:“臣附议。”
武将那边,程知节用胳膊肘狠狠戳了戳尉迟恭的后腰,压着嗓子嘀咕:“大老黑,这是不用咱们出手了?”
尉迟恭吃痛,反手就往后踩了一脚,正踩在程知节的云纹靴上,疼得老程龇牙咧嘴:“你这憨子懂什么?他们这叫断尾求生。”
“谁憨?”程知节气得瞪眼,伸手就拧住尉迟恭腰上的肉。
“某读过的书不比你少!当年李牧破匈奴,用的就是这招!”
“程咬金你找死!”
尉迟恭脚下加力,靴底碾着程知节的脚背,程知节也不含糊,攥着他腰肉转了半圈。
“你们二位莫要胡闹了,上朝呢。”
一旁的李道宗担心出事,想着劝上一句,却被二人齐刷刷的瞪了一眼。
他堂堂任城郡王,竟被这俩混不吝瞪得缩了脖子。
罢了,跟这俩活宝置气,纯属自降身份。
这朝堂上的小插曲被不少人看在眼里,却没人分心去管。
五姓七望的官员们个个心头紧绷,连呼吸都放轻了。
郑氏倒台已成定局,他们更关心的是,陛下会不会借着此事,对所有士族开刀。
御座上,李世民嘴角噙着浅淡的笑意,声音里带着几分赞许:“荥阳郑氏大义灭亲,朕心甚慰,然定罪需以律法为本,大理寺卿何在?”
这话听似夸赞,实则字字带锋。
你们用宗族法弃车保帅,朕认这份大义,但最终如何判,得按国法来。
国家行的是国法,不是你们士族的家法。
郑仁基站在班中,闻言下意识地把头埋得更低,后颈的衣料已被冷汗浸得发潮,连带着握着笏板的手都有些发颤。
“臣在。”
刘德威整理了下衣冠,稳步出列,躬身行礼,动作一丝不苟。
“臣大理寺卿刘德威恭听圣垂。”
“郑允浩及其父郑元璹所犯国法,该如何判决?”
李世民的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扫过刘德威,像是在审视。
刘德威没有直接作答,反而抬眼问道:“臣斗胆询问,不知那批羊毛是陛下赐予军中之物,还是高阳县子个人私物?”
殿内众人闻言,都屏住了呼吸。
这一问看似寻常,实则关系重大。
若是私人之物,关系便不大。
若是军用之物,那便是触犯国法,性质天差地别。
“百骑所取,归于国库,非朕与私人之物,乃国有之物。”
李世民坐直了些,语气陡然郑重。
刘德威躬身应道:“若是如此,郑允浩与其父郑元璹,毁坏国有之物,按律需赔偿国库损失,另杖五十,郑允浩怂恿他人纵火,加徒两千里。”
他顿了顿,补充道。
“郑元璹教子无方,当斥其失察之过。”
就这?
温禾藏在许敬宗身后,眉头微蹙。
按李世民的心思,分明是想将郑元璹一撸到底,彻底拔除荥阳郑氏在朝堂的根基,刘德威这判决未免太轻了。
可转念一想,又觉合理。
他是大理寺卿,需守律法底线,至于最终如何定夺,自有皇帝与朝臣博弈,轮不到他越俎代庖。
这便是刘德威的精明之处,既没违逆律法,也没直接顶撞圣意,把皮球又踢回给了李世民。
这人果然厉害。
秦王府一系的官员果然坐不住了。
长孙无忌率先出列,绯色袍角扫过金砖地,发出轻微的声响,他躬身朗声道:“启禀陛下,郑元璹与其子所行之事,祸国殃民,非斥其失察可了,臣请将其贬黜!”
“臣等附议!”
武将班列中,程知节、尉迟恭早忘了方才的较劲,齐齐出列,声如洪钟。
文官里,于志宁、虞世南、褚亮等秦王府一系也紧随其后。
加上崔敦礼带动的五姓七望官员,太极殿内至少八成官员躬身附议。
三省大佬中,房玄龄捻着胡须沉吟片刻,与杜如晦交换了个眼神,也缓步出列。
温禾扫了眼殿内,忽然发现,除了他这个八品小官,就只剩魏征和几位御史还立在班中。
魏征手持笏板,脊背挺得笔直,脸上依旧是那副惯有的板正神色,仿佛周遭的浪潮与他无关。
一副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
温禾也摸不清楚魏征的想法,但他没有反对便是好的。
看来真实的魏征,并没有后世说的那么执拗。
温禾却不知道,魏征自己心里其实有别的想法。
他这是在告诉李世民他的态度。
他不表态,是因为他知道郑元璹罪不至此,不反对是因为此乃国事,而且他还欠温禾一个人情,这一次便当做是还了。
也就是温禾不知道他的想法,要不然一定大骂他“不要脸”。
“唉。”
突然,只听得御座上一声叹息。
众人知道,这是要尘埃落定了。
“郑卿少在戎旅,尤明军法,父皇常令巡诸军,教其兵事,武德元年,朱粲侵犯淅州,郑卿率领一万步骑攻打,一月便大败其军,唉。”
李世民说到这,又是一声叹息。
他这是在说自己的不舍,告诉外人,朕要处置郑元璹,纯属无奈之举。
“朕虽惜才,却不能枉顾国法,传旨,左武侯大将军郑元璹与其子枉顾国法,罢黜其左武侯大将军之位,贬为崇州统军府录事,其子杖五十,与父随行。”
“令百骑抄家,郑元璹府中一切财物,皆归为国库。”
崇州?
四川?
哦,不对,现在的崇州好像是在河北道那块。
唐武德五年,李渊分饶乐郡都督府置崇州,为羁縻州,如今好像是隶属于营州都督府。
后来五代时期,契丹于崇州故地置建州,应该是在后世的辽宁吧,具体是哪里温禾还真没仔细查过。
那地方这个时候,正是大雪纷飞,白雪皑皑啊。
温禾不由得猜测,这是不是李世民的恶趣味了。
你敢烧毁羊毛,差点毁了朕的施恩,那就让你父子二人去那寒风中苟活吧。
至于抄家,这是在割荥阳郑氏的肉吧。
他们在长安的资产,多数都在郑元璹名下,如今算是鸡飞蛋打了。
但即便是心疼,郑仁基也不敢有什么怨言,还要摆出一副心甘情愿的姿态,随着众人山呼一声。
“陛下圣明!”
“温禾。”
等众人起身,李世民忽然叫了一声。
温禾还在愕然呢,就被许敬宗一把给推出去了。
“啊,微臣恭听圣垂。”
看着温禾这慌忙的模样,李世民就猜到这竖子刚才肯定是走神了。
要不是此刻是在太极殿,他去找笔洗了。
“命令率领百骑前往郑元璹府中查抄。”
“啊?”
温禾诧异的指了指自己,百骑现在名义上是许敬宗主事啊,这活应该让他去才是吧。
“啊什么啊,一点人臣的样子都没有,还不领旨。”李世民没好气的指着他骂道。
可这骂的不轻不重的,哪里像是呵斥啊。
“哦,那微臣遵旨。”温禾心不甘情不愿的撇了撇嘴,然后行了礼。
这竖子!
李世民咬着牙,真想着下去狠狠的踹着竖子屁股。
他就不想想,朕这么做,是想让他去报仇的吗?
整日这么慵懒,日后高明该如何管的住他。
唉。
李世民心中一声长叹,随即摆了摆手,对李靖问道。
“那苏定方如今可还在兵部?”
“启禀陛下,苏定方还在兵部候职。”李靖回道。
“嗯,那便让他去百骑担任检校中郎将吧,朕欲扩充百骑至一营,交由他来管辖,今日便让他和温禾同行。”
百骑扩充?
这件事情李世民事先除了温禾外,没有和任何人提起过。
完全是打了三省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的百骑在那许敬宗和温禾手中,已经如此势大了,日后再扩编,那满朝文武只怕是要更不安宁了。
可今日谁敢上前反对?
没看到就连魏征都老老实实的站在那吗?
陛下这是借势啊!
“臣遵旨。”李靖毫不犹豫的上前领旨。
对于他而言,只要皇帝重用他,能让他展现抱负,那么其他的都与他无关。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将目光投向温禾。
“另外你这竖子惫懒,等抄家之事了结后,每日都去工部点卯,朕限你五日之内将羊毛之事办好,元日之前必须赶制出千余冬衣,否则你就跟着郑元璹去崇州吧。”
你大爷!
温禾强忍着心里的郁闷,才没让自己骂出来。
看着他这敢怒不敢言的模样,李世民顿时开怀。
随即他又接着说道:“不过这段时间你所做之事皆不错,赐钱百万,银一百斤,绢布百匹,晋百骑校尉,从七品下,着吏部登录。”
升官了?
可温禾还是不爽。
这明摆着是要他以后干更多的事情啊。
那扩充的九百人,还不得让他去训练。
不过看在那一百万钱的份上,这次他就忍了吧。
这好歹也有他几个月的俸禄,能买不少牛肉和羊肉了。
算是李二有点良心啊。
“微臣谢过陛下。”温禾嘴角止不住的上扬。
可李世民这份晋升的旨意,却让太极殿中不少人打了寒颤。
以后大家伙只怕没好日子过了。
“好了,你即刻带人去郑元璹府中吧。”李世民没好气的摆了摆手,这竖子就是个财迷啊。
“喏!”
温禾躬身一拜后,转身出了太极殿,直奔百骑而去。
许敬宗不在,只有黄春和长孙涣在这。
不过后者更多的像是一个吉祥物。
“弟兄们,带着刀、甲、弓弩,咱们抄家去!”
温禾的目光在郑仁基的背影上打了个转,心头暗自琢磨着。
郑元璹倒台已是定局,荥阳郑氏在朝堂的话语权必定旁落。
此刻联合博陵崔氏,无非是想借崔敦礼之手稳住阵脚,这步棋走得又急又险,却也是眼下唯一的活路。
正思忖间,崔敦礼已手持笏板,稳步出列,躬身朗声道:“启禀陛下,臣附议。郑元璹教子无方,险些酿成兵祸,臣以为其父郑元璹不可能毫不知情,请陛下重罚。”
他显然摸透了李世民的心思,顺水推舟得恰到好处。
既然保不住郑元璹,不如借此来为自己获取利益。
向皇帝表明忠心,我们博陵崔氏是站在您这边的。
话音刚落,班列中便响起一片附和:“臣附议!”
其中竟有卢家子弟,这变故让温禾都有些意外。
站在班中的卢承安更是大吃一惊,猛地回头看向崔敦礼,眼神里满是错愕与不解。
却见崔敦礼朝他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目光沉静如潭。
卢承安喉结滚动了两下,沉吟片刻,终是咬了咬牙,跨步出列,躬身行礼:“臣附议。”
武将那边,程知节用胳膊肘狠狠戳了戳尉迟恭的后腰,压着嗓子嘀咕:“大老黑,这是不用咱们出手了?”
尉迟恭吃痛,反手就往后踩了一脚,正踩在程知节的云纹靴上,疼得老程龇牙咧嘴:“你这憨子懂什么?他们这叫断尾求生。”
“谁憨?”程知节气得瞪眼,伸手就拧住尉迟恭腰上的肉。
“某读过的书不比你少!当年李牧破匈奴,用的就是这招!”
“程咬金你找死!”
尉迟恭脚下加力,靴底碾着程知节的脚背,程知节也不含糊,攥着他腰肉转了半圈。
“你们二位莫要胡闹了,上朝呢。”
一旁的李道宗担心出事,想着劝上一句,却被二人齐刷刷的瞪了一眼。
他堂堂任城郡王,竟被这俩混不吝瞪得缩了脖子。
罢了,跟这俩活宝置气,纯属自降身份。
这朝堂上的小插曲被不少人看在眼里,却没人分心去管。
五姓七望的官员们个个心头紧绷,连呼吸都放轻了。
郑氏倒台已成定局,他们更关心的是,陛下会不会借着此事,对所有士族开刀。
御座上,李世民嘴角噙着浅淡的笑意,声音里带着几分赞许:“荥阳郑氏大义灭亲,朕心甚慰,然定罪需以律法为本,大理寺卿何在?”
这话听似夸赞,实则字字带锋。
你们用宗族法弃车保帅,朕认这份大义,但最终如何判,得按国法来。
国家行的是国法,不是你们士族的家法。
郑仁基站在班中,闻言下意识地把头埋得更低,后颈的衣料已被冷汗浸得发潮,连带着握着笏板的手都有些发颤。
“臣在。”
刘德威整理了下衣冠,稳步出列,躬身行礼,动作一丝不苟。
“臣大理寺卿刘德威恭听圣垂。”
“郑允浩及其父郑元璹所犯国法,该如何判决?”
李世民的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扫过刘德威,像是在审视。
刘德威没有直接作答,反而抬眼问道:“臣斗胆询问,不知那批羊毛是陛下赐予军中之物,还是高阳县子个人私物?”
殿内众人闻言,都屏住了呼吸。
这一问看似寻常,实则关系重大。
若是私人之物,关系便不大。
若是军用之物,那便是触犯国法,性质天差地别。
“百骑所取,归于国库,非朕与私人之物,乃国有之物。”
李世民坐直了些,语气陡然郑重。
刘德威躬身应道:“若是如此,郑允浩与其父郑元璹,毁坏国有之物,按律需赔偿国库损失,另杖五十,郑允浩怂恿他人纵火,加徒两千里。”
他顿了顿,补充道。
“郑元璹教子无方,当斥其失察之过。”
就这?
温禾藏在许敬宗身后,眉头微蹙。
按李世民的心思,分明是想将郑元璹一撸到底,彻底拔除荥阳郑氏在朝堂的根基,刘德威这判决未免太轻了。
可转念一想,又觉合理。
他是大理寺卿,需守律法底线,至于最终如何定夺,自有皇帝与朝臣博弈,轮不到他越俎代庖。
这便是刘德威的精明之处,既没违逆律法,也没直接顶撞圣意,把皮球又踢回给了李世民。
这人果然厉害。
秦王府一系的官员果然坐不住了。
长孙无忌率先出列,绯色袍角扫过金砖地,发出轻微的声响,他躬身朗声道:“启禀陛下,郑元璹与其子所行之事,祸国殃民,非斥其失察可了,臣请将其贬黜!”
“臣等附议!”
武将班列中,程知节、尉迟恭早忘了方才的较劲,齐齐出列,声如洪钟。
文官里,于志宁、虞世南、褚亮等秦王府一系也紧随其后。
加上崔敦礼带动的五姓七望官员,太极殿内至少八成官员躬身附议。
三省大佬中,房玄龄捻着胡须沉吟片刻,与杜如晦交换了个眼神,也缓步出列。
温禾扫了眼殿内,忽然发现,除了他这个八品小官,就只剩魏征和几位御史还立在班中。
魏征手持笏板,脊背挺得笔直,脸上依旧是那副惯有的板正神色,仿佛周遭的浪潮与他无关。
一副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
温禾也摸不清楚魏征的想法,但他没有反对便是好的。
看来真实的魏征,并没有后世说的那么执拗。
温禾却不知道,魏征自己心里其实有别的想法。
他这是在告诉李世民他的态度。
他不表态,是因为他知道郑元璹罪不至此,不反对是因为此乃国事,而且他还欠温禾一个人情,这一次便当做是还了。
也就是温禾不知道他的想法,要不然一定大骂他“不要脸”。
“唉。”
突然,只听得御座上一声叹息。
众人知道,这是要尘埃落定了。
“郑卿少在戎旅,尤明军法,父皇常令巡诸军,教其兵事,武德元年,朱粲侵犯淅州,郑卿率领一万步骑攻打,一月便大败其军,唉。”
李世民说到这,又是一声叹息。
他这是在说自己的不舍,告诉外人,朕要处置郑元璹,纯属无奈之举。
“朕虽惜才,却不能枉顾国法,传旨,左武侯大将军郑元璹与其子枉顾国法,罢黜其左武侯大将军之位,贬为崇州统军府录事,其子杖五十,与父随行。”
“令百骑抄家,郑元璹府中一切财物,皆归为国库。”
崇州?
四川?
哦,不对,现在的崇州好像是在河北道那块。
唐武德五年,李渊分饶乐郡都督府置崇州,为羁縻州,如今好像是隶属于营州都督府。
后来五代时期,契丹于崇州故地置建州,应该是在后世的辽宁吧,具体是哪里温禾还真没仔细查过。
那地方这个时候,正是大雪纷飞,白雪皑皑啊。
温禾不由得猜测,这是不是李世民的恶趣味了。
你敢烧毁羊毛,差点毁了朕的施恩,那就让你父子二人去那寒风中苟活吧。
至于抄家,这是在割荥阳郑氏的肉吧。
他们在长安的资产,多数都在郑元璹名下,如今算是鸡飞蛋打了。
但即便是心疼,郑仁基也不敢有什么怨言,还要摆出一副心甘情愿的姿态,随着众人山呼一声。
“陛下圣明!”
“温禾。”
等众人起身,李世民忽然叫了一声。
温禾还在愕然呢,就被许敬宗一把给推出去了。
“啊,微臣恭听圣垂。”
看着温禾这慌忙的模样,李世民就猜到这竖子刚才肯定是走神了。
要不是此刻是在太极殿,他去找笔洗了。
“命令率领百骑前往郑元璹府中查抄。”
“啊?”
温禾诧异的指了指自己,百骑现在名义上是许敬宗主事啊,这活应该让他去才是吧。
“啊什么啊,一点人臣的样子都没有,还不领旨。”李世民没好气的指着他骂道。
可这骂的不轻不重的,哪里像是呵斥啊。
“哦,那微臣遵旨。”温禾心不甘情不愿的撇了撇嘴,然后行了礼。
这竖子!
李世民咬着牙,真想着下去狠狠的踹着竖子屁股。
他就不想想,朕这么做,是想让他去报仇的吗?
整日这么慵懒,日后高明该如何管的住他。
唉。
李世民心中一声长叹,随即摆了摆手,对李靖问道。
“那苏定方如今可还在兵部?”
“启禀陛下,苏定方还在兵部候职。”李靖回道。
“嗯,那便让他去百骑担任检校中郎将吧,朕欲扩充百骑至一营,交由他来管辖,今日便让他和温禾同行。”
百骑扩充?
这件事情李世民事先除了温禾外,没有和任何人提起过。
完全是打了三省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的百骑在那许敬宗和温禾手中,已经如此势大了,日后再扩编,那满朝文武只怕是要更不安宁了。
可今日谁敢上前反对?
没看到就连魏征都老老实实的站在那吗?
陛下这是借势啊!
“臣遵旨。”李靖毫不犹豫的上前领旨。
对于他而言,只要皇帝重用他,能让他展现抱负,那么其他的都与他无关。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将目光投向温禾。
“另外你这竖子惫懒,等抄家之事了结后,每日都去工部点卯,朕限你五日之内将羊毛之事办好,元日之前必须赶制出千余冬衣,否则你就跟着郑元璹去崇州吧。”
你大爷!
温禾强忍着心里的郁闷,才没让自己骂出来。
看着他这敢怒不敢言的模样,李世民顿时开怀。
随即他又接着说道:“不过这段时间你所做之事皆不错,赐钱百万,银一百斤,绢布百匹,晋百骑校尉,从七品下,着吏部登录。”
升官了?
可温禾还是不爽。
这明摆着是要他以后干更多的事情啊。
那扩充的九百人,还不得让他去训练。
不过看在那一百万钱的份上,这次他就忍了吧。
这好歹也有他几个月的俸禄,能买不少牛肉和羊肉了。
算是李二有点良心啊。
“微臣谢过陛下。”温禾嘴角止不住的上扬。
可李世民这份晋升的旨意,却让太极殿中不少人打了寒颤。
以后大家伙只怕没好日子过了。
“好了,你即刻带人去郑元璹府中吧。”李世民没好气的摆了摆手,这竖子就是个财迷啊。
“喏!”
温禾躬身一拜后,转身出了太极殿,直奔百骑而去。
许敬宗不在,只有黄春和长孙涣在这。
不过后者更多的像是一个吉祥物。
“弟兄们,带着刀、甲、弓弩,咱们抄家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最新章节,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最新章节,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