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二位相公,殿中监。”
温禾虽慢了半拍,却也立刻跟上李道宗的动作,一同躬身行礼。
他看着宇文士及身上的紫袍玉带,心中暗自思忖。
这是升官了?
殿中监虽不算中枢要职,却掌管宫廷礼仪器物,离天子极近,可见圣眷正浓。
不过他记得,好像过不了多久,宇文士及就会因病外放为蒲州刺史。
这个“因病”,总感觉是找的借口。
应该是为了别的原因。
说罢,二人不约而同地退到一旁,给三位老臣让出通路。
封德彝睨了温禾一眼,淡淡点了点头,随即只对李道宗拱手道:“任城王有礼了。”话音未落,便迈着四方步朝大殿深处走去。
他刚走没几步,周围便围上来不少官员,纷纷拱手行礼,恭维之声此起彼伏。
温禾朝着他看了一眼。
这老家伙,好像活不了多久了。
宇文士及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恶,却转瞬即逝,周围人竟无一人察觉。
“温县子这段时日怎的都未去东宫授课?”
萧瑀上前一步,语气亲和得像多日未见的好友,主动与温禾攀谈起来。
“近日琐事繁忙,倒是疏忽了。”
温禾连忙回话。
“不过太子殿下的功课并未落下,请萧公放心。”
萧瑀身为太子少傅,过问李承乾的课业本是分内之事。
如今李承乾年纪尚幼,东宫之中除了温禾,还未正式设立其他学士,故而萧瑀对温禾格外留意。
“嘉颖需勉力啊。”
萧瑀压低声音,语气郑重了几分。
“老夫听闻,这几日已有朝臣上书,要为太子举荐学士了。”
“可是孔颖达、于志宁等人?”温禾笑问道,语气平静无波。
萧瑀闻言大吃一惊,捋着胡须的手猛地一顿,随即又很快释然。
定是陛下暗中告知了温禾,否则这少年怎会知晓得如此清楚?
想通此节,他点了点头:“你既知晓他们,想必也知道陛下已婉拒了,不过……陛下似乎有意让虞世南入东宫。”
这点温禾倒不意外。
李世民既已知晓李承乾未来的轨迹,自然不会再让孔颖达、于志宁入东宫。
就连魏征,怕是也难有机会靠近太子。
至于虞世南……
温禾在心中细细琢磨。
此人天性沉静,执着好学,早年便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与李世民君臣相知多年,可谓知根知底。
历史上记载载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虽容貌看似怯懦、弱不胜衣,性情却极为刚烈,敢于直言进谏,向来深得李世民敬重。
这般既有资历声望,又兼具刚柔的人物入东宫,既能堵住朝臣之口,又不至于让年少的李承乾感到压迫,确实是妥帖的安排。
只是……不知此人是否好相处?
“虞世南颇有才学,且为人通达,不似孔颖达那般古板。”
宇文士及在一旁接口道,显然对虞世南颇为了解。
“想来陛下也是不愿太子被过多约束。”
萧瑀失笑道:“说起来,此人还是陛下让殿中监举荐的呢。”
宇文士及闻言,坦然一笑:“虞公之才,朝野皆知,举荐贤才本就是分内之事,倒是温县子,你与太子相处日久,若虞公真入东宫,你二人可得好好配合才是。”
温禾拱手道:“若能得虞公指点,是晚辈之幸,自当尽心配合。”
他心里清楚,萧瑀特意提醒此事,既是示好,也是提醒。
东宫之事敏感,容不得半点马虎。
而宇文士及的话,则更像长辈的提点,透着几分善意。
“多谢萧公、宇文公。”
温禾真心的谢过,二人微笑的点了点头,便朝着太极殿内走去。
“这两人是示好?”等宇文士及与萧瑀走远,李道宗才捻着胡子,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就我这身份,还不至于让两位重臣特意示好。”
温禾笑着摆手,心里却明镜似的。
刚才萧瑀的提醒与宇文士及的提点,分明带着结交的意味。
李道宗轻嗤一声:“你懂什么?萧氏和宇文氏这两家,年轻一代就出了几个靠门荫混到六品的,连个能撑起门户的都没有,这两个老家伙能不着急吗?”
他顿了顿,瞥了眼远处萧瑀的背影。
“尤其是萧家,全靠萧瑀硬撑着,才没彻底败落,不找个有潜力的后辈搭线,日后可就没人能撑的起来了。”
这话倒是不假。
想当年萧氏在隋朝何等风光,还出了一位母仪天下的萧皇后,如今却要靠萧瑀在朝堂苦撑,确实唏嘘。
温禾想起那位远在东突厥、还在撺掇女婿以“大隋”名义谋事的萧皇后,不由得暗自摇头。
后世有野史,据说李二和她还有一段绯闻。
但想来应该是不可能的。
萧皇后都多大年纪了,李二不至于那么饥渴吧。
“二位怎站在此处?”
正说着,房玄龄与杜如晦并肩走来,两人皆是一身紫袍,步履沉稳。
温禾连忙躬身行礼,房、杜二人则先给李道宗行了礼。
这拜来拜去的规矩,着实累人。
“里面闷热,本王和小娃娃在这吹吹风。”
李道宗大大咧咧地说道。
房玄龄与杜如晦早习惯了他这混不吝的性子,淡然一笑后,房玄龄看了眼四周,压低声音问道:“不知高阳县子此前所说之事,进展如何了?”
“启禀房相,等倭国使团离开,便可播撒鱼饵了。”
温禾也压低声音回了一句。
房玄龄捻着胡子,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甚好甚好。”
几人又寒暄了几句,房、杜二人便转身朝殿内走去。
他们刚走,李道宗便凑过来,拍了拍温禾的肩膀:“这房玄龄看着温和,肚子里的弯弯绕比谁都多,小娃娃你日后离他远些,别被他卖了还帮着数钱。”
“我看你也不是什么好人。”
温禾挑眉,故意转移话题。
“我的小马驹和地契呢?这都多少天了?”
李道宗一噎,摸着鼻子讪讪道:“明日,明日一定送到你府上!”
“我信你才怪。”
温禾翻了个白眼,刚转过身,却迎面撞上一个人。
他那白眼还没来得及收回,在对方眼里,便成了赤裸裸的挑衅。
“哼!”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不满地瞪了过来。
这少年如此目光看自己是何意思?
冲儿那件事,某还没和他算账呢!
‘这人怕不是有病?’
温禾在心里嘀咕,自己压根没招惹他。
长孙无忌用力甩了甩袖子,将不满写在脸上,从二人面前昂首阔步走过,连个眼神都懒得再给。
“他这是耍什么脾气?”
李道宗也是一脸莫名其妙。
温禾撇了撇嘴:“鬼知道。”
“嘉颖啊。”
话音刚落,又有几位熟人走了过来。
温禾连忙收敛起情绪,老老实实地上前行礼。
来的是李靖、阎立德,还有大理寺卿刘德威与民部尚书窦静。
这几位竟结伴而来,倒是稀奇。
“我等刚在尚书省处理完公务,便一同过来了。”
李靖仿佛看穿了他的疑惑,淡淡解释了一句
温禾讪讪一笑,与几人寒暄起来。
他们见殿内人多,也没立刻进去,就在廊下聊了起来。
不多时,有内侍前来唱喏,说时辰已到。
众人便跟着各自的内侍,前往指定的位置。
一群人中,数温禾的位置最近。
几乎没走几步就到了。
就在大殿靠后的角落,虽不算最末,却也离主位远得很。
他刚坐下,身旁便传来一声轻笑:“温县子倒是来得早。”
温禾转头一看,竟是段志玄。
他今日也穿着一件明光铠,看样式比起李道宗那件要差一些,可好似也是新款。
“见过段将军。”温禾拱手笑道。
二人各自见了礼后,便相继落座。
“多日未见,县子好像高了一些。”段志玄好奇的打量了一番。
温禾闻言,不禁一喜,确认的问道:“真的吗?”
他也觉得自己好像长高了不少。
他和段志玄确实很长时间没见了,自从会州之战后,后者便一直在军中。
而温禾这段时间连朝议都没来,不是在家里,就是在百骑。
被段志玄这么一说,温禾被迫来参加宴会的郁闷瞬间消散了,难得主动的和段志玄攀谈了起来。
不久后。
太极殿外,骤然响起一阵鼓乐。
随后又传来一阵浑厚的喇叭声。
门外,一众宫女提着灯笼迈着小碎步进入大殿之中。
与此同时。
只听一声高亢的声音响起。
“太上皇圣驾至!”
一时间,大殿内所有人不约而同的起身作揖。
不少人垂头下去的那一刻,脸上赫然露出了诧异。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今日太上皇竟然会驾临。
但在前面位置的那些位相公、尚书等重臣,没有一点意外。
这就说明,太上皇出席今日宴会,必定是陛下许可的。
“皇帝陛下,皇后殿下,至!”
“众臣恭迎!”
随着高月那高亢的声音落下。
太极殿内赫然响起一阵山呼声。
“臣等恭迎太上皇陛下万安、皇帝陛下圣安、皇后殿下安。”
“圣躬安。”
时隔半年之久。
李渊的声音再一次在这太极殿中响起。
只是这声音中,带着几分的沧桑和疲惫。
温禾此刻低着头,看不见李渊是什么表情。
不过想来,面对这样的场景,他应该很怀念吧。
只是再过不到四个时辰,武德九年的最后一天便结束了。
而迎来的,将是历史上大唐最为荣耀的时代。
贞观!
温禾虽慢了半拍,却也立刻跟上李道宗的动作,一同躬身行礼。
他看着宇文士及身上的紫袍玉带,心中暗自思忖。
这是升官了?
殿中监虽不算中枢要职,却掌管宫廷礼仪器物,离天子极近,可见圣眷正浓。
不过他记得,好像过不了多久,宇文士及就会因病外放为蒲州刺史。
这个“因病”,总感觉是找的借口。
应该是为了别的原因。
说罢,二人不约而同地退到一旁,给三位老臣让出通路。
封德彝睨了温禾一眼,淡淡点了点头,随即只对李道宗拱手道:“任城王有礼了。”话音未落,便迈着四方步朝大殿深处走去。
他刚走没几步,周围便围上来不少官员,纷纷拱手行礼,恭维之声此起彼伏。
温禾朝着他看了一眼。
这老家伙,好像活不了多久了。
宇文士及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恶,却转瞬即逝,周围人竟无一人察觉。
“温县子这段时日怎的都未去东宫授课?”
萧瑀上前一步,语气亲和得像多日未见的好友,主动与温禾攀谈起来。
“近日琐事繁忙,倒是疏忽了。”
温禾连忙回话。
“不过太子殿下的功课并未落下,请萧公放心。”
萧瑀身为太子少傅,过问李承乾的课业本是分内之事。
如今李承乾年纪尚幼,东宫之中除了温禾,还未正式设立其他学士,故而萧瑀对温禾格外留意。
“嘉颖需勉力啊。”
萧瑀压低声音,语气郑重了几分。
“老夫听闻,这几日已有朝臣上书,要为太子举荐学士了。”
“可是孔颖达、于志宁等人?”温禾笑问道,语气平静无波。
萧瑀闻言大吃一惊,捋着胡须的手猛地一顿,随即又很快释然。
定是陛下暗中告知了温禾,否则这少年怎会知晓得如此清楚?
想通此节,他点了点头:“你既知晓他们,想必也知道陛下已婉拒了,不过……陛下似乎有意让虞世南入东宫。”
这点温禾倒不意外。
李世民既已知晓李承乾未来的轨迹,自然不会再让孔颖达、于志宁入东宫。
就连魏征,怕是也难有机会靠近太子。
至于虞世南……
温禾在心中细细琢磨。
此人天性沉静,执着好学,早年便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与李世民君臣相知多年,可谓知根知底。
历史上记载载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虽容貌看似怯懦、弱不胜衣,性情却极为刚烈,敢于直言进谏,向来深得李世民敬重。
这般既有资历声望,又兼具刚柔的人物入东宫,既能堵住朝臣之口,又不至于让年少的李承乾感到压迫,确实是妥帖的安排。
只是……不知此人是否好相处?
“虞世南颇有才学,且为人通达,不似孔颖达那般古板。”
宇文士及在一旁接口道,显然对虞世南颇为了解。
“想来陛下也是不愿太子被过多约束。”
萧瑀失笑道:“说起来,此人还是陛下让殿中监举荐的呢。”
宇文士及闻言,坦然一笑:“虞公之才,朝野皆知,举荐贤才本就是分内之事,倒是温县子,你与太子相处日久,若虞公真入东宫,你二人可得好好配合才是。”
温禾拱手道:“若能得虞公指点,是晚辈之幸,自当尽心配合。”
他心里清楚,萧瑀特意提醒此事,既是示好,也是提醒。
东宫之事敏感,容不得半点马虎。
而宇文士及的话,则更像长辈的提点,透着几分善意。
“多谢萧公、宇文公。”
温禾真心的谢过,二人微笑的点了点头,便朝着太极殿内走去。
“这两人是示好?”等宇文士及与萧瑀走远,李道宗才捻着胡子,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就我这身份,还不至于让两位重臣特意示好。”
温禾笑着摆手,心里却明镜似的。
刚才萧瑀的提醒与宇文士及的提点,分明带着结交的意味。
李道宗轻嗤一声:“你懂什么?萧氏和宇文氏这两家,年轻一代就出了几个靠门荫混到六品的,连个能撑起门户的都没有,这两个老家伙能不着急吗?”
他顿了顿,瞥了眼远处萧瑀的背影。
“尤其是萧家,全靠萧瑀硬撑着,才没彻底败落,不找个有潜力的后辈搭线,日后可就没人能撑的起来了。”
这话倒是不假。
想当年萧氏在隋朝何等风光,还出了一位母仪天下的萧皇后,如今却要靠萧瑀在朝堂苦撑,确实唏嘘。
温禾想起那位远在东突厥、还在撺掇女婿以“大隋”名义谋事的萧皇后,不由得暗自摇头。
后世有野史,据说李二和她还有一段绯闻。
但想来应该是不可能的。
萧皇后都多大年纪了,李二不至于那么饥渴吧。
“二位怎站在此处?”
正说着,房玄龄与杜如晦并肩走来,两人皆是一身紫袍,步履沉稳。
温禾连忙躬身行礼,房、杜二人则先给李道宗行了礼。
这拜来拜去的规矩,着实累人。
“里面闷热,本王和小娃娃在这吹吹风。”
李道宗大大咧咧地说道。
房玄龄与杜如晦早习惯了他这混不吝的性子,淡然一笑后,房玄龄看了眼四周,压低声音问道:“不知高阳县子此前所说之事,进展如何了?”
“启禀房相,等倭国使团离开,便可播撒鱼饵了。”
温禾也压低声音回了一句。
房玄龄捻着胡子,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甚好甚好。”
几人又寒暄了几句,房、杜二人便转身朝殿内走去。
他们刚走,李道宗便凑过来,拍了拍温禾的肩膀:“这房玄龄看着温和,肚子里的弯弯绕比谁都多,小娃娃你日后离他远些,别被他卖了还帮着数钱。”
“我看你也不是什么好人。”
温禾挑眉,故意转移话题。
“我的小马驹和地契呢?这都多少天了?”
李道宗一噎,摸着鼻子讪讪道:“明日,明日一定送到你府上!”
“我信你才怪。”
温禾翻了个白眼,刚转过身,却迎面撞上一个人。
他那白眼还没来得及收回,在对方眼里,便成了赤裸裸的挑衅。
“哼!”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不满地瞪了过来。
这少年如此目光看自己是何意思?
冲儿那件事,某还没和他算账呢!
‘这人怕不是有病?’
温禾在心里嘀咕,自己压根没招惹他。
长孙无忌用力甩了甩袖子,将不满写在脸上,从二人面前昂首阔步走过,连个眼神都懒得再给。
“他这是耍什么脾气?”
李道宗也是一脸莫名其妙。
温禾撇了撇嘴:“鬼知道。”
“嘉颖啊。”
话音刚落,又有几位熟人走了过来。
温禾连忙收敛起情绪,老老实实地上前行礼。
来的是李靖、阎立德,还有大理寺卿刘德威与民部尚书窦静。
这几位竟结伴而来,倒是稀奇。
“我等刚在尚书省处理完公务,便一同过来了。”
李靖仿佛看穿了他的疑惑,淡淡解释了一句
温禾讪讪一笑,与几人寒暄起来。
他们见殿内人多,也没立刻进去,就在廊下聊了起来。
不多时,有内侍前来唱喏,说时辰已到。
众人便跟着各自的内侍,前往指定的位置。
一群人中,数温禾的位置最近。
几乎没走几步就到了。
就在大殿靠后的角落,虽不算最末,却也离主位远得很。
他刚坐下,身旁便传来一声轻笑:“温县子倒是来得早。”
温禾转头一看,竟是段志玄。
他今日也穿着一件明光铠,看样式比起李道宗那件要差一些,可好似也是新款。
“见过段将军。”温禾拱手笑道。
二人各自见了礼后,便相继落座。
“多日未见,县子好像高了一些。”段志玄好奇的打量了一番。
温禾闻言,不禁一喜,确认的问道:“真的吗?”
他也觉得自己好像长高了不少。
他和段志玄确实很长时间没见了,自从会州之战后,后者便一直在军中。
而温禾这段时间连朝议都没来,不是在家里,就是在百骑。
被段志玄这么一说,温禾被迫来参加宴会的郁闷瞬间消散了,难得主动的和段志玄攀谈了起来。
不久后。
太极殿外,骤然响起一阵鼓乐。
随后又传来一阵浑厚的喇叭声。
门外,一众宫女提着灯笼迈着小碎步进入大殿之中。
与此同时。
只听一声高亢的声音响起。
“太上皇圣驾至!”
一时间,大殿内所有人不约而同的起身作揖。
不少人垂头下去的那一刻,脸上赫然露出了诧异。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今日太上皇竟然会驾临。
但在前面位置的那些位相公、尚书等重臣,没有一点意外。
这就说明,太上皇出席今日宴会,必定是陛下许可的。
“皇帝陛下,皇后殿下,至!”
“众臣恭迎!”
随着高月那高亢的声音落下。
太极殿内赫然响起一阵山呼声。
“臣等恭迎太上皇陛下万安、皇帝陛下圣安、皇后殿下安。”
“圣躬安。”
时隔半年之久。
李渊的声音再一次在这太极殿中响起。
只是这声音中,带着几分的沧桑和疲惫。
温禾此刻低着头,看不见李渊是什么表情。
不过想来,面对这样的场景,他应该很怀念吧。
只是再过不到四个时辰,武德九年的最后一天便结束了。
而迎来的,将是历史上大唐最为荣耀的时代。
贞观!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最新章节,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最新章节,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