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289章 规划

小说: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作者:跑盘 更新时间:2025-10-09 08:03:3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临近中午,蒙娜丽莎西餐厅里透着股雅致,浅棕色的木质桌椅擦得锃亮,墙上挂着几幅印象派油画,角落的留声机里放着轻柔的爵士乐。

  此时客人还不多,只有零星几桌,大多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低声交谈着。

  马蒂站在柜台后,手里拿着个小本子,正核对今天的主推菜品,法式洋葱汤、香煎鹅肝、焗蜗牛,每一项都仔细勾划,短头发利落地别在耳后,眼神专注。

  餐厅门被推开,风铃轻轻作响。李哲走了进来,身上穿着干净的白衬衫,显得精神利落。

  “李老板,您来了。”马蒂抬头看见他,立刻露出笑容,语气熟络。

  李哲点点头,目光扫了圈餐厅:“你们老板呢?”

  “在二楼呢,正盯着隔壁装修。”马蒂指了指楼梯口,“您上去就能着见。”

  李哲谢过她,踩着铺了地毯的楼梯上了二楼,二楼的餐厅空荡荡的,连个服务员都没有。

  走到走廊尽头,一道新凿开的门洞映入眼帘,里面传来电钻的轰鸣声和工人的吆喝声,还夹杂着木料碰撞的声响,显得格外嘈杂。

  他走进门洞一看,隔壁的空间里满是建材和工具,水泥袋堆在墙角,木屑散落在地上,十来个工人正忙着砌墙、铺地板,忙得热火朝天。

  沈亚楠双手抱胸站在角落,穿着格子背心,正皱着眉盯着工人砌墙,时不时出声提醒“注意墙面平整”。

  沈亚楠回头见是他,眉头立马舒展开:“老弟,你来得正好!我把隔壁二楼租下来了,打算改造成包间,你帮我瞅瞅这格局咋样?”

  李哲绕着空旷的大开间转了一圈,手指敲了敲刚砌好的包间隔板,眉头微微一皱:“二姐,这隔板太薄了,得在中间加层隔音棉。

  客人选包间图的就是私密性,要是隔壁说话都能听见,那多影响体验。”

  “你说的我也想到了。”沈亚楠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点烦躁,“这装修就是个无底洞,差的材料我看不上,进口的又贵。

  光隔音和水电改造就得花不少钱,愁死我了。”

  李哲深有同感,他刚买了商铺,后续装修也是笔不小的开支:“慢慢来吧,装修本就是细活,急不得。咱们多对比几家建材商,总能找到性价比高的。”

  “也是。”沈亚楠笑了笑,领着他走出装修区,回到了西餐厅的二楼,两人坐在靠窗的卡座上,桌上还放着刚泡好的红茶。

  “不说装修了,你来得正好,我托关系拿到个200吨出口苏联的罐头订单,咱们‘好滋味’罐头厂现在有多少存货?”

  提到罐头厂,李哲立刻认真起来:“现在生产是番茄罐头和黄桃罐头,加起来有八十吨左右,还有十来吨酸黄瓜罐头,总库存大概八九十吨。”

  “那你觉得咱们一次性给外贸公司供多少货合适?”沈亚楠追问,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我主要担心回款问题……”李哲微微蹙眉,苏联现在的情况不稳定,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但他也不好说的太直接:

  “这样,下次交货我先去外贸公司问问,看看他们仓库里是否有可变现的货品,比如木材、钢材、肥料这些。

  要是合适,咱们就用罐头换物资,把罐头厂的库存都清了,也能减少库存压力。”

  “行,下午我就给外贸公司的吴经理打个电话,问清楚交货时间和现在收购价,咱们也好提前准备。”沈亚楠一口应下。

  两人正说着,李哲忽然想起一事:“对了二姐,中午我约了林哥一起吃饭,他一会儿就到。”

  沈亚楠好奇道:“你之前说要买铺子,买了没?”

  “买了,就在亚运村那边,五百平米的底商,位置还不错。”李哲笑着点头。

  “嚯,五百平米!这么大的铺子,你打算用来干啥?”沈亚楠有些惊讶。

  “想开个超市。”李哲说道。

  “超市?”沈亚楠重复了一遍,随即反应过来,“就是外国人开的那种自选商场?进去自己拿东西,最后在门口结账的那种?”

  李哲挑了挑眉,笑道:“还得是二姐您,我跟其他人说开超市,他们都不知道是啥,我还得先解释一遍。”

  “我也是去国外的时候见过。”沈亚楠笑着摆手,“不过你这眼光真不错,明年亚运会一开那边肯定热闹,我不少朋友都在那边买了房,以后有钱人多,超市肯定有生意。”

  李哲心里早有盘算,他经历过九十年代,知道当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拿大哥大、开汽车、住亚运村’,可以说是当年有钱人的标配。

  那边不仅有高收入人群,还有不少涉外机构和华侨,消费能力强,根本不愁客源。

  两人正聊着,林为民提着公文包走上二楼。

  他看到李哲和沈亚楠,立刻笑着走过来:“二姐,李老弟,不好意思,局里有点事,来晚了。”

  “不晚不晚,我去后厨看看,你俩先坐会。”沈亚楠起身招呼他坐下,转身去后厨。

  李哲端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红茶:“林哥,喝茶。”

  “好。”林为民接过茶杯,瞅着装修的方向:“那边干啥呢?咣咣铛铛的?”

  “隔壁二楼出租,二姐一块盘下了,准备建一批私密性较强的包间。”李哲说道。

  林为民喝了一口茶水,笑道:“嘿,二姐这餐厅也是越高越红火了,看得我都想做点生意了。”

  李哲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鼓囊囊的信封,递到林为民面前:“林哥,这次在亚运村买商铺,您帮着忙前忙后,这是老弟的一点心意,您务必收下。

  李哲心里很清楚,他能低价买下亚运村的底商,林为民帮了大忙,如果没有对方托关系,这底商即便他能买,也绝对不是这个价格。

  林为民连忙摆手,脸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老弟,你这就见外了,咱们都是朋友,帮点忙是应该的。”

  李哲把信封塞进他手里,语气诚恳,“林哥,以后少不了还要麻烦您。您要是不收,我这心里过意不去,哪还好意思再找您帮忙?”

  林为民看着手里沉甸甸的信封,又看了看李哲真诚的眼神,笑着叹了口气:“得,我知道老弟你实在,那我就不矫情了,这心意我收下,以后有啥事,你尽管跟我说。”

  两人聊了一会,沈亚楠也回来了。

  服务员就端着菜品上桌:先是两盘前菜,一盘蔬菜沙拉配千岛酱,一盘烟熏三文鱼;接着是主菜,香煎羊排、红酒炖牛肉、法式焗蜗牛、海鲜烩饭;最后还上了一份巧克力熔岩蛋糕,摆了满满一桌子。

  三人一边吃饭,一边聊起亚运村的发展。

  李哲说起那边的居民区和涉外公寓建设,林为民补充着未来的交通规划,沈亚楠也有不少朋友在亚运村。

  聊着聊着,三人有在亚运村合伙做生意的想法,只是一时间想不到合适的项目。

  饭后,林为民骑着自行车离开餐厅。

  骑到一条僻静的胡同里,他左右看了看没人,停下车子,从公文包里拿出那个信封,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 3000元外汇券。

  林为民的眼睛瞬间瞪得老大,嘴里忍不住嘀咕:“好家伙,比我两年的工资还多!李老弟局气!”

  他把外汇券仔细收好,心里盘算着,得再抓点紧,帮李哲再找找其他合适的商铺和住宅……

  ……

  外交公寓,365蔬菜店。

  午后,蔬菜店里静悄悄的,没有客人上门,几名店员靠在货架旁打盹,只有柜台后传来轻微的咀嚼声。

  孙涛坐在柜台里,手里捧着个麻将烧饼,就着一碟咸菜丝吃得正香,掉在柜台上的芝麻碎也被他捡起来吃掉。

  门帘“哗啦”一声响,他抬头一看,见是李哲走进来,连忙放下烧饼,用手背擦了擦嘴,起身笑道:“李哥,您来了!”

  李哲点点头,目光扫过柜台上的烧饼和咸菜,皱了皱眉:“怎么就吃这个?”

  “嗨,我就好这口!”孙涛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又拿起烧饼咬了一口,“打小就爱吃麻将烧饼,就着咸菜丝,比吃肉都香。”

  说着,他从旁边搬了把木椅过来:“李哥,您坐。”

  “不用管我,先吃你的。”李哲摆摆手,沿着货架慢慢转了起来。

  蔬菜区的黄瓜、番茄码得整整齐齐,每根都带着新鲜的水汽,大小也差不多,没有歪瓜裂果;鸡蛋放在特制的纸托里,蛋壳擦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鸡毛和粪便。

  旁边的杂货区,洗衣粉、肥皂、罐头等货品也摆得井然有序,比上次来的时候规整了不少。

  他满意地点点头,孙涛虽然年轻,但做事确实踏实。

  孙涛几口吃完烧饼,又喝了口热水,擦擦手,拿起柜台上的蓝色账本走过来:“李哥,这是近几天的营业额,您瞅瞅。”

  李哲接过账本翻开,手指划过上面的数字——每天的营业额比上个月少了两成,只有之前的七八成,但最近几天的数据基本稳定,没有再往下掉。

  他合起账本,递给孙涛:“能稳定住就不错,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孙涛却叹了口气,挠了挠头:“营业额是稳了,可利润降了不少。为了跟朝外那家蔬菜店抢生意,咱们把蔬菜品品相上去了,价格又降了点,算下来赚的比以前少了一半还多。”

  “这很正常。想要做长久生意,就不能总想着暴利。”李哲笑了笑,继续说,

  “有竞争才是正常的市场,要是没竞争,那就是垄断,轮不到咱们小老百姓做。现在先把客户留住,等咱们的反季节蔬菜上市,营业额还会涨一些。”

  孙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李哥,还是您眼界高,我这脑子一时半会儿还转不过来。”

  “慢慢学就好。”李哲话锋一转,问道:“下午店里有事吗?没事的话,跟我出去一趟。”

  孙涛立刻痛快答应:“没事!店里的工作我都安排好了,随时能走。”

  “那走吧。”李哲说完,率先走出蔬菜店。

  孙涛对着店员们简单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便赶忙追了出去,跟着李哲坐上了白色伏尔加轿车。他坐定后忍不住问道:“李哥,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李哲一边发动汽车,一边平静地说:“去亚运村,我在那边买了个商铺,带你去看看。”

  “买了个商铺?!”孙涛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前些日子李哲确实提过想开超市,可说归说,开超市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可看李哲这平淡的语气,跟说“买了棵白菜”似的,让他实在有些反应不过来。

  他深吸了几口气,勉强压下心里的震惊,又问:“李哥,那商铺……有多大啊?”

  “五百二十平米。”李哲轻描淡写地答道。

  孙涛再一次被震惊——他们在外交公寓旁开的“365蔬菜店”面积也才八十多平米,而新商铺的面积一下子扩大了六倍,他连问“多少钱”的勇气都没有,车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默。

  伏尔加轿车行驶了二十多分钟,终于到了亚运村。

  车子停在一栋临街底商前,李哲下车,指着前方的底商对孙涛说:“这就是我买的底商,你看看怎么样,适不适合开超市?”

  孙涛跟着下车,目光扫过周围的环境,以前他也来过亚运村,那时还到处是工地,如今却多了不少建好的居民楼和公寓,路上的汽车多了,偶尔还能看到几个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比以前繁华了太多。

  他忍不住赞叹:“李哥,您这眼光真准!明年亚运会一开,这儿肯定更红火,开超市准能赚钱!”

  李哲打开商铺的大门:“进去看看吧。”

  孙涛走进商铺,看着空旷的空间,忍不住发出“嚯”的一声:“这里面真敞亮!要是摆上货架,放上货品,看着就舒服,比咱们蔬菜店气派多了!”

  李哲问道:“关于超市的规划,你有什么想法吗?可以说说看。”

  孙涛深吸一口气,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李哥,跟您说实话,这么大的地方,完全超出我的想象了,我现在脑子还懵着,一时想不出啥具体的……”

  李哲见状,主动说出自己的规划:“咱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反季节蔬菜引流。反季节蔬菜十一月才上市,所以超市也计划在十一月之后开业。现在已经八月底了,时间其实挺紧迫的。”

  他顿了顿,继续补充:“目前要准备的工作有不少:店铺装修、市场调研、商品采购渠道搭建、店内布局和陈列规划、办理营业执照、人员招聘,还有后期的营销策划。”

  说到这里,李哲也觉得事情繁杂,甚至觉得十一月开业可能不太现实,只能往后推迟。他接着说:“办理营业执照的事,我会请洪哥帮忙。其他工作还没具体安排,你有什么想法?”

  孙涛疑惑地问:“李哥,这个‘市场调研’是啥意思啊?”

  李哲耐心解释:“就是了解亚运村周边居民的消费需求、消费水平,还有他们的消费习惯。调研的人越多,得到的数据就越准确。

  当然,得找咱们的目标客户做调研,那些大概率不会来超市消费的人,就不用纳入调研范围了。”

  “我明白了!”孙涛用大白话总结,“这就跟在学校附近开商店一样,得多进文具、零食这些学生常用的;再比如在老小区旁边开店,就得重点考虑老人需要的日用品、平价蔬菜,是这意思吧?”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李哲笑着点头。

  孙涛眼睛一亮,主动请缨:“李哥,那市场调研和商品采购渠道,我来负责吧!崇文门菜市场那边我熟,能找到便宜又好的货源,调研的话,我带人多跑几趟小区,多做一些调查!”

  “可以。”李哲点点头,孙涛有菜市场的人脉,做采购确实合适,“调研的时候注意点,别让人觉得烦,提前准备一些小礼品,送给被调查的对象,人家也愿意多说几句。”

  孙涛连连点头。

  两人又围着商铺转了一圈,商量着装修风格和布局……

  聊得差不多了,孙涛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心里的疑问:“李哥,等这超市建好了,您打算让谁来管啊?”

  李哲看了他一眼:“目前来说,你是第一人选。

  但丑话说在前面,如果到时候你还不具备管理一家超市的能力,我也只能从外面雇有经验的人,让你给人家当副手,多学多练。”

  孙涛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干劲十足地说:“李哥,您放心!我肯定好好学,一定把能力提上来!”

  李哲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信任:“加油,我看好你!”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最新章节,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