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嘴家在村子中间,是一间不大的土坯房,前些天暴雨,厕所的墙还被冲塌了。
快嘴媳妇吃完晚饭,跟代销店的几个大婶聊了会儿八卦,刚回到家,正准备上炕休息,就听到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
“谁呀?大晚上的敲门,有啥事明天再说!”快嘴媳妇在院子里喊道,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烦。
“媳妇,是俺!你当家的!”门外传来一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声音。
快嘴媳妇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快步跑到门口,手忙脚乱地拉开门栓。
看到门外站着的男人,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哽咽道:“快嘴!你个没良心的!一走就是一年多,连个信都没有,你还知道回来啊!呜呜……”
她的嗓门本来就大,这一哭,声音更是传遍了半个胡同。
快嘴怀里的婴孩被吓得“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声音又脆又响。
快嘴媳妇愣住了,目光直直地盯着快嘴怀里的花布包,声音都有些发颤:“这……这是啥?你怀里咋还抱着个孩子?这孩子是哪来的?”
“别嚎了,让人听见笑话!”快嘴连忙捂住她的嘴,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这孩子的爹娘养不起,俺给了点营养费,把孩子带回来的。
这以后就是咱闺女了,咱俩也有个伴儿。行了,快让俺进去,别站在门口,让人看见了不好。”
快嘴说着,拎着布包,抱着孩子就往屋里走。
快嘴媳妇愣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跟着走进屋里,关上门,还是不敢相信地问:“娘嘞,你胆子咋这么大?就这么把孩子带回来了?要是让人知道了,还不知道咋说呢!”
“不然咋整?咱俩结婚这么多年,一直没孩子,你心里不急?俺在南方的时候,一想到这事就睡不着觉。”快嘴坐在炕沿上,把孩子放在炕上,小心翼翼地解开花布包——里面是个黑瘦的女婴,约莫三四个月大,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们,不哭也不闹。
快嘴媳妇看着孩子,心里也有些发虚——没有孩子一直是她的心病,村里的娘们偶尔也会拿这事打趣她,她心里早就不是滋味了。
她犹豫了一下,小声问:“那……那你咋不抱个带把的回来?男孩能传宗接代,闺女长大了还得嫁出去。”
快嘴苦笑了一下,摸了摸孩子的脸蛋:“男孩人家肯给咱吗?谁家有男孩舍得送人?俺也不指望啥传宗接代,就想着等咱俩年纪大了,有个端茶倒水的人。”
快嘴媳妇听到这话,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把孩子抱在怀里,看着孩子黑乎乎的小脸蛋,感受着怀里温热的小身体,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小声嘀咕道:“闺女……俺以后也有闺女了……”
……
翌日。
清晨的大营村带着几分凉意,快嘴媳妇顶着两个黑眼圈从屋里走出来,眼角的细纹里还带着疲惫。
昨晚家里突然多了个婴儿,孩子半夜醒了两回,加上天气闷热,她几乎没合眼。
她走到院子里的压水井旁,压了些冷水洗了把脸,冰凉的水让她清醒了些,却还是提不起精神,索性坐在屋门口的石墩上发呆。
“喔喔——”几声响亮的公鸡打鸣划破清晨的宁静,天渐渐亮了起来。
快嘴揉着眼睛,打着哈欠从屋里走出来,看到媳妇坐在石墩上,便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媳妇,咋这么早就起来了?不多睡会儿?”
快嘴媳妇没吭声,依旧望着院门口的方向。快嘴又问:“你这一大早坐这儿发啥呆啊?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
这话终于让快嘴媳妇动了动,她转过头,声音带着哭腔:“你这一走就是一年多,连个信都没有,过年也不回来,你知道我有多担心吗?夜里做梦都怕你出事!
结果你倒好,一回来就带个孩子,村里人要是知道了,还不知道咋嚼舌根呢!”
“媳妇,咱过咱的日子,管别人咋说干啥?”快嘴叹了口气,坐在她旁边,“那些闲言碎语,左耳进右耳出就完了。”
“你别跟我扯这些!”快嘴媳妇突然提高声音,质问道,“你老实说,去年过年为啥不回来?是不是在南方有人了?不然为啥连家都不想回?”
快嘴皱了皱眉,没反驳,转身回了屋。
没一会儿,他手里拿着一个蓝色布包走出来,打开布包,从里面拿出一张存折,递给媳妇:“给,你瞅瞅这个。”
快嘴媳妇疑惑地接过存折,翻开一看,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声音都有些发颤:“娘嘞!一个零、两个零、三个零……这、这是两千块钱?”
她不敢相信地数了一遍又一遍,确认是两千块,又急又慌地问:“快嘴,你哪来这么多钱?你可别干那些违法犯罪的事啊!咱穷归穷,可不能走歪路!”
“你瞎说啥呢!”快嘴瞪了她一眼,语气带着几分自豪,“这是我在南方打工挣的!去年过年没回来,是因为工地接了个急活,过年期间加班给两倍工资,我想多赚点钱,就没回来。”
快嘴媳妇还是不放心,掐着手指算:“你这满打满算才走了一年三四个月,咋就能赚这么多?”
快嘴说道:“嘿,这南方和北方就是不一样,经济活跃,到处都用人,工资也高。只要能吃苦,肯出力,在南方干一年,能顶在北方干好几年。”
快嘴媳妇突然皱起眉,盯着他问:“听你这意思,你还想再去南方打工?”
“我想着在家歇一个月,等下个月凉快了再走。”快嘴语气软了些,安慰道,“放心,这次我不走那么长时间,过年肯定回来,还给你带南方的花布。”
“你刚回来就要走?这南方就那么吸引人?”快嘴媳妇一听就急了,拉着他的胳膊说,“要我说,你就别去了!留在村里干活得了,咱一家人守在一起多好。”
快嘴笑了,摇了摇头:“媳妇,别说傻话了。我知道你不想让我走,可我也不想啊!但不趁着年轻多赚点钱,以后老了咋办?
再说了,孩子大了也得花钱。留在村里能干啥?一个月挣个三头二十块,没意思。”
“嘿,你还别瞧不起咱村!”快嘴媳妇不服气地哼了一声,身子坐直了些,一脸认真地说,“咱村现在可不一般了,出了个能耐人,要带着咱全村人一起致富呢!”
“哈哈……啥能耐人?我咋没听说过?”快嘴不以为意地笑了,觉得媳妇是在村里待久了,眼皮子浅。
“就是四队老李家的老二,李哲啊!”快嘴媳妇提高声音,“你肯定认得。”
快嘴想了想,确实对李哲有印象,小伙长得挺精神,话不多。可在他眼里,也就是个普通农民,没觉得有啥特殊的。
他嗤笑一声:“媳妇,你可别被人忽悠了。他一个农村小伙,能有啥能耐?要不你跟我去南方得了,我带你见见世面,看看啥叫高楼大厦,啥叫车水马龙,啥才是真正的能耐人。”
“俺没骗你!”快嘴媳妇见他不信,心里有些不舒服,“你别觉得去了趟南方就了不起,人家李哲在京城都有生意!去年光靠蔬菜大棚和餐厅,就赚了几十万!你这两千块钱,还没人家一天赚的多呢!”
快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皱着眉问:“媳妇,你不会是被人骗了吧?他一个农村小伙,咋可能赚那么多?家里剩的钱,没给人骗走吧?”
“嘿,就你精明!就你能耐!去了趟南方,眼睛都长到头顶了!”快嘴媳妇气鼓鼓地站起来,“俺没骗你!昨儿个不是跟你说了吗?虎妞现在跟着李哲干,一个月都赚一百多,比你在南方挣得还多!”
“不可能!”快嘴语气笃定,摇着头说,“她一个姑娘家,在村里能干嘛?俺不信!”
“不光是她!”快嘴媳妇掰着手指头数,“你昨晚不是说碰到李酒缸了吗?他跟他儿子李志强都跟着李哲干,爷俩加起来一个月挣五六百,月月还发米发油发肉,还管吃管住,现在在咱村,他家日子是数得着的好!”
“这怎么可能……”快嘴还是有些不敢置信,突然想起昨晚见到的村北那个几百平米的气派大屋子和一个个“棚子”,问道:“村北的大屋子和那些大黑坑,就是李家老二折腾的?”
快嘴媳妇忍不住笑了,带着几分卖弄的语气说:“什么大屋子大黑坑,土不土!人家那大屋子是员工食堂,面积快一亩地了,以后员工吃饭、培训都在那儿;
你说的大黑坑,是半地下式蔬菜大棚,专门种反季节蔬菜的,你个土老帽,啥也不懂!”
快嘴愣在原地,心里五味杂陈——他去南方后,见了不少新鲜事,心也变高了,确实瞧不上村里的穷日子。可听媳妇这么说,加上昨晚看到的景象,他突然觉得,或许村里真的变了。
吃过早饭,快嘴溜达着出了门。
他一年多没回村,村里不少人都知道他去南方打工了,见他回来,都热情地打招呼:“快嘴,回来啦?在南方咋样啊?”
“挺好挺好!”快嘴笑着应着,跟人聊起南方的见闻,“南方那高楼,比咱村的老槐树还高,几十层呢!马路上全是汽车,自行车都排着队走!还有那工厂,一眼望不到头,里面全是机器,一天能生产几百件衣服……”
村民们听得眼睛都直了,纷纷问:“那南方真有那么好?你赚了不少吧?”
快嘴笑着敷衍了几句。
聊着聊着,他不知不觉走到了村北,远远就看到一栋气派的二层小楼——红砖墙,玻璃窗,四周还砌着两米多高的院墙,看着就气派。
快嘴想起媳妇说的话,知道这是李哲家新建的房子,心里不禁有些惊讶:娘嘞,这院子可真大,在村里也算独一份了。
他继续往前走,越走越震惊——原本空旷的土地上,如今布满了大棚地基,有的刚挖好大坑,有的已经砌起了厚厚的土墙,还有的用竹竿搭起了架子,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快嘴抬头一看,只见六台黄色的挖掘机正在施工,机械臂挥舞着,场面壮观得很。
“娘嘞……”快嘴惊得差点张大嘴巴,这挖掘机他在南方只见过一两台一起工作,没想到村里居然有六台!
他走了一路,跟不少干活的村民聊天,大家嘴里说的全是李哲和蔬菜大棚,说李哲有本事,跟着他干能赚钱,以后村里还要建种植园区,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快嘴越听越好奇,不知不觉又走到了四季青公司的食堂门口。
这食堂比他昨晚看到的更气派,门口还挂着“四季青公司员工食堂”的牌子,里面隐约传来做饭的声音,规模真的赶上南方的小工厂了。
就在快嘴愣神的时候,不远处的土路上开过来一辆白色小轿车。
车子平稳地停在食堂门口,车门打开,一个穿着白衬衫、西裤和黑皮鞋的年轻人走了下来——他身姿挺拔,腰里挎着一个黑色的寻呼机,手里提着公文包,气质干练又沉稳。
快嘴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却又不敢认——这穿着打扮,这气度,怎么看都像南方那些工厂的老板,哪像村里的农民?
……
大食堂里满是饭菜的香气,二十多名新招的员工围着长条木桌吃饭,说说笑笑,格外热闹。
今天的大锅菜油汪汪的,肥瘦相间的肉块炖得软烂,粉条吸满了肉汁,豆腐和白菜也炖得入味,旁边的竹筐里堆着雪白的白面馒头,还有一大桶飘着蛋花的清汤。
“这饭菜真解馋!比家里过年吃得都好!”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手里攥着四个馒头,大口往嘴里扒拉着菜,嘴角沾了油也不在意。
他以前在家顿顿都是玉米糊糊配咸菜,自从进了四季青公司,天天能吃白面馒头,隔三差五还有肉,不到半个月就胖了好几斤。
旁边的小伙子吃得更快,一碗菜很快见了底,他端着空碗快步走到窗口,对着里面的李酒缸笑着喊:“酒缸叔,再给我打一碗菜,多来点肉!”
“你这小子,饭量可真不小!”李酒缸笑着接过碗,满满舀了一勺菜,还特意多添了两块肉,“慢点吃,别噎着,锅里还有呢,管够!”
小伙子端着碗回到座位,刚坐下就听到有人感慨:“跟着李老板干就是好,不光工资高,连饭都这么香。我以前在镇上工地干活,顿顿都是干硬的窝头,哪有这待遇!”众人纷纷点头附和,眼里满是满足。
隔壁的小食堂里。
李哲、老李、朱益民和金百万围坐在一张方桌旁,面前同样摆着大锅菜和馒头,只是吃得慢些,时不时停下话来讨论事情。
李哲喝了口汤,看向三人:“现在到了大棚蔬菜育苗的关键时候,公司最近事多,大家要是遇到什么问题,别藏着掖着,及时跟我说。”
金百万放下筷子,抹了抹嘴,率先开口:“老弟,还真有件事得跟你念叨念叨。现在跟着咱们种大棚的人越来越多,这化肥的用量可比种庄稼多多了。
我去镇上供销社问了,他们说最近库存紧张,怕是供不上咱们的需求,尤其是优质的复合肥,更是紧缺。”
李哲放下碗,想了想说道:“这个好办。二姐那边刚拿到一批出口苏联的罐头订单,咱们跟外贸公司结算的时候,可以从外贸公司换一批化肥,质量不比供销社差。”
“这主意好!”金百万眼睛一亮,“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化肥短缺的问题,还能拉近跟种植户的关系。”
老李在一旁听着,也插了句嘴:“要不我提前去跟种植户们打个招呼?问问他们谁想从咱们这儿买化肥,统计个数量,省得到时候不够分。”
“可以,不过别强求。”李哲点点头,“愿意自己去供销社买的也随他们,咱们不搞强制那一套。”
几人正说着,一直低头吃饭的朱益民忽然放下筷子,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老弟,我也有件事想说,就是不知道该咋开口。”
“朱哥,咱们都是自己人,有话直说,不用藏着掖着。”李哲看向他,语气诚恳。
朱益民搓了搓手,脸上带着几分为难,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成,那我就直说了,我也不怕得罪人——我觉得咱们新招的这批人,不太行。”
这话一出,小食堂的气氛顿时安静下来。
前段时间因为大棚扩建,公司招了二十多个新员工,大多是村里沾亲带故的人,有的是员工的亲戚,有的是村干部推荐来的。
这倒不是李哲有意而为,只是在农村搞种植业,这种情况很难避免。
李哲语气严肃起来,“朱哥,你说说具体有啥问题,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最让我担心的是防火问题。”朱益民皱着眉,语气沉重,“这两天我去育苗棚巡查,总能在角落里发现烟头。你也知道,育苗棚顶上的遮阳棚是化纤布做的,特别易燃;
棚里的育苗盘也是塑料的,一旦着火,整个育苗棚都得烧没了,到时候咱们这季的菜苗就全完了!
我跟他们说了好几次,不许在棚里抽烟,可就是有人不当回事。”
李哲点点头,脸色也凝重起来:“防火确实是大事,半点不能马虎。朱哥,你继续说,还有其他问题吗?”
“还有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朱益民又叹了口气,“上周移栽西红柿苗之前,我专门给新员工培训过,反复强调移栽前要先给苗床施足肥、浇透水,这样苗才能活。
结果昨天我去检查,发现有三分地的苗床根本没施肥,水也只浇了表面,土下面还是干的。
现在天气这么热,那些苗已经开始打蔫了,就算现在补救,活下来的概率也小,就算活了,以后产量也得受影响。”
李哲反问:“知道那三分地是谁负责的吗?”
朱益民想了想:“这我还真记不清了。”
李哲点点头,这不光是操作不规范,管理也有疏漏:“大家伙还有其他问题吗?”
“还有员工休假的事。”老李也跟着补充,“我负责安排日常的农活,发现最近休假有点乱。
平常大家都不请假,可只要有一个人请假,其他人就跟着请假,而且都是头一天晚上才说,第二天根本来不及找人顶替,地里的活就得耽搁了。”
李哲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心里渐渐有了数。
之前,公司刚起步的时候,人少,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大家都能拧成一股绳,不用怎么管理就能井井有条。
可现在公司规模大了,人多了,心思也杂了,再用以前粗放的管理方式,显然是行不通了。
“这事不怪你们,是我疏忽了。”李哲抬起头,看向众人,“回头咱们制定一份员工管理制度,里面明确规定防火要求、操作规范、休假流程,还有奖惩办法——做得好的,给奖励;
违反规定的,该罚就罚,不管是谁,都不能例外。
另外,再找个时间,给所有员工开个会,把制度讲清楚,让大家都明白,咱们现在是正规公司,不是以前的小作坊了。”
金百万点点头:“还是老弟想得周到,有制度在,咱们管理起来也有底气,不用再怕得罪人了。”
“是啊,有了制度,大家都按规矩来,也公平。”朱益民脸上的愁容也消散了些。
李哲端起碗,喝了口汤,心里盘算着——制度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得找个懂管理的人,最好是个敢于得罪人的‘局外人’。
由对方负责员工培训和日常管理,再把各个岗位的职责明确下来,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这样公司才能真正走上正轨,也才能支撑起以后更大的发展。
快嘴媳妇吃完晚饭,跟代销店的几个大婶聊了会儿八卦,刚回到家,正准备上炕休息,就听到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
“谁呀?大晚上的敲门,有啥事明天再说!”快嘴媳妇在院子里喊道,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烦。
“媳妇,是俺!你当家的!”门外传来一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声音。
快嘴媳妇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快步跑到门口,手忙脚乱地拉开门栓。
看到门外站着的男人,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哽咽道:“快嘴!你个没良心的!一走就是一年多,连个信都没有,你还知道回来啊!呜呜……”
她的嗓门本来就大,这一哭,声音更是传遍了半个胡同。
快嘴怀里的婴孩被吓得“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声音又脆又响。
快嘴媳妇愣住了,目光直直地盯着快嘴怀里的花布包,声音都有些发颤:“这……这是啥?你怀里咋还抱着个孩子?这孩子是哪来的?”
“别嚎了,让人听见笑话!”快嘴连忙捂住她的嘴,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这孩子的爹娘养不起,俺给了点营养费,把孩子带回来的。
这以后就是咱闺女了,咱俩也有个伴儿。行了,快让俺进去,别站在门口,让人看见了不好。”
快嘴说着,拎着布包,抱着孩子就往屋里走。
快嘴媳妇愣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跟着走进屋里,关上门,还是不敢相信地问:“娘嘞,你胆子咋这么大?就这么把孩子带回来了?要是让人知道了,还不知道咋说呢!”
“不然咋整?咱俩结婚这么多年,一直没孩子,你心里不急?俺在南方的时候,一想到这事就睡不着觉。”快嘴坐在炕沿上,把孩子放在炕上,小心翼翼地解开花布包——里面是个黑瘦的女婴,约莫三四个月大,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们,不哭也不闹。
快嘴媳妇看着孩子,心里也有些发虚——没有孩子一直是她的心病,村里的娘们偶尔也会拿这事打趣她,她心里早就不是滋味了。
她犹豫了一下,小声问:“那……那你咋不抱个带把的回来?男孩能传宗接代,闺女长大了还得嫁出去。”
快嘴苦笑了一下,摸了摸孩子的脸蛋:“男孩人家肯给咱吗?谁家有男孩舍得送人?俺也不指望啥传宗接代,就想着等咱俩年纪大了,有个端茶倒水的人。”
快嘴媳妇听到这话,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把孩子抱在怀里,看着孩子黑乎乎的小脸蛋,感受着怀里温热的小身体,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小声嘀咕道:“闺女……俺以后也有闺女了……”
……
翌日。
清晨的大营村带着几分凉意,快嘴媳妇顶着两个黑眼圈从屋里走出来,眼角的细纹里还带着疲惫。
昨晚家里突然多了个婴儿,孩子半夜醒了两回,加上天气闷热,她几乎没合眼。
她走到院子里的压水井旁,压了些冷水洗了把脸,冰凉的水让她清醒了些,却还是提不起精神,索性坐在屋门口的石墩上发呆。
“喔喔——”几声响亮的公鸡打鸣划破清晨的宁静,天渐渐亮了起来。
快嘴揉着眼睛,打着哈欠从屋里走出来,看到媳妇坐在石墩上,便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媳妇,咋这么早就起来了?不多睡会儿?”
快嘴媳妇没吭声,依旧望着院门口的方向。快嘴又问:“你这一大早坐这儿发啥呆啊?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
这话终于让快嘴媳妇动了动,她转过头,声音带着哭腔:“你这一走就是一年多,连个信都没有,过年也不回来,你知道我有多担心吗?夜里做梦都怕你出事!
结果你倒好,一回来就带个孩子,村里人要是知道了,还不知道咋嚼舌根呢!”
“媳妇,咱过咱的日子,管别人咋说干啥?”快嘴叹了口气,坐在她旁边,“那些闲言碎语,左耳进右耳出就完了。”
“你别跟我扯这些!”快嘴媳妇突然提高声音,质问道,“你老实说,去年过年为啥不回来?是不是在南方有人了?不然为啥连家都不想回?”
快嘴皱了皱眉,没反驳,转身回了屋。
没一会儿,他手里拿着一个蓝色布包走出来,打开布包,从里面拿出一张存折,递给媳妇:“给,你瞅瞅这个。”
快嘴媳妇疑惑地接过存折,翻开一看,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声音都有些发颤:“娘嘞!一个零、两个零、三个零……这、这是两千块钱?”
她不敢相信地数了一遍又一遍,确认是两千块,又急又慌地问:“快嘴,你哪来这么多钱?你可别干那些违法犯罪的事啊!咱穷归穷,可不能走歪路!”
“你瞎说啥呢!”快嘴瞪了她一眼,语气带着几分自豪,“这是我在南方打工挣的!去年过年没回来,是因为工地接了个急活,过年期间加班给两倍工资,我想多赚点钱,就没回来。”
快嘴媳妇还是不放心,掐着手指算:“你这满打满算才走了一年三四个月,咋就能赚这么多?”
快嘴说道:“嘿,这南方和北方就是不一样,经济活跃,到处都用人,工资也高。只要能吃苦,肯出力,在南方干一年,能顶在北方干好几年。”
快嘴媳妇突然皱起眉,盯着他问:“听你这意思,你还想再去南方打工?”
“我想着在家歇一个月,等下个月凉快了再走。”快嘴语气软了些,安慰道,“放心,这次我不走那么长时间,过年肯定回来,还给你带南方的花布。”
“你刚回来就要走?这南方就那么吸引人?”快嘴媳妇一听就急了,拉着他的胳膊说,“要我说,你就别去了!留在村里干活得了,咱一家人守在一起多好。”
快嘴笑了,摇了摇头:“媳妇,别说傻话了。我知道你不想让我走,可我也不想啊!但不趁着年轻多赚点钱,以后老了咋办?
再说了,孩子大了也得花钱。留在村里能干啥?一个月挣个三头二十块,没意思。”
“嘿,你还别瞧不起咱村!”快嘴媳妇不服气地哼了一声,身子坐直了些,一脸认真地说,“咱村现在可不一般了,出了个能耐人,要带着咱全村人一起致富呢!”
“哈哈……啥能耐人?我咋没听说过?”快嘴不以为意地笑了,觉得媳妇是在村里待久了,眼皮子浅。
“就是四队老李家的老二,李哲啊!”快嘴媳妇提高声音,“你肯定认得。”
快嘴想了想,确实对李哲有印象,小伙长得挺精神,话不多。可在他眼里,也就是个普通农民,没觉得有啥特殊的。
他嗤笑一声:“媳妇,你可别被人忽悠了。他一个农村小伙,能有啥能耐?要不你跟我去南方得了,我带你见见世面,看看啥叫高楼大厦,啥叫车水马龙,啥才是真正的能耐人。”
“俺没骗你!”快嘴媳妇见他不信,心里有些不舒服,“你别觉得去了趟南方就了不起,人家李哲在京城都有生意!去年光靠蔬菜大棚和餐厅,就赚了几十万!你这两千块钱,还没人家一天赚的多呢!”
快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皱着眉问:“媳妇,你不会是被人骗了吧?他一个农村小伙,咋可能赚那么多?家里剩的钱,没给人骗走吧?”
“嘿,就你精明!就你能耐!去了趟南方,眼睛都长到头顶了!”快嘴媳妇气鼓鼓地站起来,“俺没骗你!昨儿个不是跟你说了吗?虎妞现在跟着李哲干,一个月都赚一百多,比你在南方挣得还多!”
“不可能!”快嘴语气笃定,摇着头说,“她一个姑娘家,在村里能干嘛?俺不信!”
“不光是她!”快嘴媳妇掰着手指头数,“你昨晚不是说碰到李酒缸了吗?他跟他儿子李志强都跟着李哲干,爷俩加起来一个月挣五六百,月月还发米发油发肉,还管吃管住,现在在咱村,他家日子是数得着的好!”
“这怎么可能……”快嘴还是有些不敢置信,突然想起昨晚见到的村北那个几百平米的气派大屋子和一个个“棚子”,问道:“村北的大屋子和那些大黑坑,就是李家老二折腾的?”
快嘴媳妇忍不住笑了,带着几分卖弄的语气说:“什么大屋子大黑坑,土不土!人家那大屋子是员工食堂,面积快一亩地了,以后员工吃饭、培训都在那儿;
你说的大黑坑,是半地下式蔬菜大棚,专门种反季节蔬菜的,你个土老帽,啥也不懂!”
快嘴愣在原地,心里五味杂陈——他去南方后,见了不少新鲜事,心也变高了,确实瞧不上村里的穷日子。可听媳妇这么说,加上昨晚看到的景象,他突然觉得,或许村里真的变了。
吃过早饭,快嘴溜达着出了门。
他一年多没回村,村里不少人都知道他去南方打工了,见他回来,都热情地打招呼:“快嘴,回来啦?在南方咋样啊?”
“挺好挺好!”快嘴笑着应着,跟人聊起南方的见闻,“南方那高楼,比咱村的老槐树还高,几十层呢!马路上全是汽车,自行车都排着队走!还有那工厂,一眼望不到头,里面全是机器,一天能生产几百件衣服……”
村民们听得眼睛都直了,纷纷问:“那南方真有那么好?你赚了不少吧?”
快嘴笑着敷衍了几句。
聊着聊着,他不知不觉走到了村北,远远就看到一栋气派的二层小楼——红砖墙,玻璃窗,四周还砌着两米多高的院墙,看着就气派。
快嘴想起媳妇说的话,知道这是李哲家新建的房子,心里不禁有些惊讶:娘嘞,这院子可真大,在村里也算独一份了。
他继续往前走,越走越震惊——原本空旷的土地上,如今布满了大棚地基,有的刚挖好大坑,有的已经砌起了厚厚的土墙,还有的用竹竿搭起了架子,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快嘴抬头一看,只见六台黄色的挖掘机正在施工,机械臂挥舞着,场面壮观得很。
“娘嘞……”快嘴惊得差点张大嘴巴,这挖掘机他在南方只见过一两台一起工作,没想到村里居然有六台!
他走了一路,跟不少干活的村民聊天,大家嘴里说的全是李哲和蔬菜大棚,说李哲有本事,跟着他干能赚钱,以后村里还要建种植园区,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快嘴越听越好奇,不知不觉又走到了四季青公司的食堂门口。
这食堂比他昨晚看到的更气派,门口还挂着“四季青公司员工食堂”的牌子,里面隐约传来做饭的声音,规模真的赶上南方的小工厂了。
就在快嘴愣神的时候,不远处的土路上开过来一辆白色小轿车。
车子平稳地停在食堂门口,车门打开,一个穿着白衬衫、西裤和黑皮鞋的年轻人走了下来——他身姿挺拔,腰里挎着一个黑色的寻呼机,手里提着公文包,气质干练又沉稳。
快嘴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却又不敢认——这穿着打扮,这气度,怎么看都像南方那些工厂的老板,哪像村里的农民?
……
大食堂里满是饭菜的香气,二十多名新招的员工围着长条木桌吃饭,说说笑笑,格外热闹。
今天的大锅菜油汪汪的,肥瘦相间的肉块炖得软烂,粉条吸满了肉汁,豆腐和白菜也炖得入味,旁边的竹筐里堆着雪白的白面馒头,还有一大桶飘着蛋花的清汤。
“这饭菜真解馋!比家里过年吃得都好!”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手里攥着四个馒头,大口往嘴里扒拉着菜,嘴角沾了油也不在意。
他以前在家顿顿都是玉米糊糊配咸菜,自从进了四季青公司,天天能吃白面馒头,隔三差五还有肉,不到半个月就胖了好几斤。
旁边的小伙子吃得更快,一碗菜很快见了底,他端着空碗快步走到窗口,对着里面的李酒缸笑着喊:“酒缸叔,再给我打一碗菜,多来点肉!”
“你这小子,饭量可真不小!”李酒缸笑着接过碗,满满舀了一勺菜,还特意多添了两块肉,“慢点吃,别噎着,锅里还有呢,管够!”
小伙子端着碗回到座位,刚坐下就听到有人感慨:“跟着李老板干就是好,不光工资高,连饭都这么香。我以前在镇上工地干活,顿顿都是干硬的窝头,哪有这待遇!”众人纷纷点头附和,眼里满是满足。
隔壁的小食堂里。
李哲、老李、朱益民和金百万围坐在一张方桌旁,面前同样摆着大锅菜和馒头,只是吃得慢些,时不时停下话来讨论事情。
李哲喝了口汤,看向三人:“现在到了大棚蔬菜育苗的关键时候,公司最近事多,大家要是遇到什么问题,别藏着掖着,及时跟我说。”
金百万放下筷子,抹了抹嘴,率先开口:“老弟,还真有件事得跟你念叨念叨。现在跟着咱们种大棚的人越来越多,这化肥的用量可比种庄稼多多了。
我去镇上供销社问了,他们说最近库存紧张,怕是供不上咱们的需求,尤其是优质的复合肥,更是紧缺。”
李哲放下碗,想了想说道:“这个好办。二姐那边刚拿到一批出口苏联的罐头订单,咱们跟外贸公司结算的时候,可以从外贸公司换一批化肥,质量不比供销社差。”
“这主意好!”金百万眼睛一亮,“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化肥短缺的问题,还能拉近跟种植户的关系。”
老李在一旁听着,也插了句嘴:“要不我提前去跟种植户们打个招呼?问问他们谁想从咱们这儿买化肥,统计个数量,省得到时候不够分。”
“可以,不过别强求。”李哲点点头,“愿意自己去供销社买的也随他们,咱们不搞强制那一套。”
几人正说着,一直低头吃饭的朱益民忽然放下筷子,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老弟,我也有件事想说,就是不知道该咋开口。”
“朱哥,咱们都是自己人,有话直说,不用藏着掖着。”李哲看向他,语气诚恳。
朱益民搓了搓手,脸上带着几分为难,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成,那我就直说了,我也不怕得罪人——我觉得咱们新招的这批人,不太行。”
这话一出,小食堂的气氛顿时安静下来。
前段时间因为大棚扩建,公司招了二十多个新员工,大多是村里沾亲带故的人,有的是员工的亲戚,有的是村干部推荐来的。
这倒不是李哲有意而为,只是在农村搞种植业,这种情况很难避免。
李哲语气严肃起来,“朱哥,你说说具体有啥问题,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最让我担心的是防火问题。”朱益民皱着眉,语气沉重,“这两天我去育苗棚巡查,总能在角落里发现烟头。你也知道,育苗棚顶上的遮阳棚是化纤布做的,特别易燃;
棚里的育苗盘也是塑料的,一旦着火,整个育苗棚都得烧没了,到时候咱们这季的菜苗就全完了!
我跟他们说了好几次,不许在棚里抽烟,可就是有人不当回事。”
李哲点点头,脸色也凝重起来:“防火确实是大事,半点不能马虎。朱哥,你继续说,还有其他问题吗?”
“还有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朱益民又叹了口气,“上周移栽西红柿苗之前,我专门给新员工培训过,反复强调移栽前要先给苗床施足肥、浇透水,这样苗才能活。
结果昨天我去检查,发现有三分地的苗床根本没施肥,水也只浇了表面,土下面还是干的。
现在天气这么热,那些苗已经开始打蔫了,就算现在补救,活下来的概率也小,就算活了,以后产量也得受影响。”
李哲反问:“知道那三分地是谁负责的吗?”
朱益民想了想:“这我还真记不清了。”
李哲点点头,这不光是操作不规范,管理也有疏漏:“大家伙还有其他问题吗?”
“还有员工休假的事。”老李也跟着补充,“我负责安排日常的农活,发现最近休假有点乱。
平常大家都不请假,可只要有一个人请假,其他人就跟着请假,而且都是头一天晚上才说,第二天根本来不及找人顶替,地里的活就得耽搁了。”
李哲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心里渐渐有了数。
之前,公司刚起步的时候,人少,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大家都能拧成一股绳,不用怎么管理就能井井有条。
可现在公司规模大了,人多了,心思也杂了,再用以前粗放的管理方式,显然是行不通了。
“这事不怪你们,是我疏忽了。”李哲抬起头,看向众人,“回头咱们制定一份员工管理制度,里面明确规定防火要求、操作规范、休假流程,还有奖惩办法——做得好的,给奖励;
违反规定的,该罚就罚,不管是谁,都不能例外。
另外,再找个时间,给所有员工开个会,把制度讲清楚,让大家都明白,咱们现在是正规公司,不是以前的小作坊了。”
金百万点点头:“还是老弟想得周到,有制度在,咱们管理起来也有底气,不用再怕得罪人了。”
“是啊,有了制度,大家都按规矩来,也公平。”朱益民脸上的愁容也消散了些。
李哲端起碗,喝了口汤,心里盘算着——制度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得找个懂管理的人,最好是个敢于得罪人的‘局外人’。
由对方负责员工培训和日常管理,再把各个岗位的职责明确下来,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这样公司才能真正走上正轨,也才能支撑起以后更大的发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最新章节,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最新章节,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