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食堂的早餐刚结束,赵铁柱就开着农用三轮车停在门口,车斗里放着郭家兄弟的行李。
相熟的员工们都围了过来,有的递上提前准备的廊方特产,有的反复叮嘱“回寿光后常联系”,郭永红和郭永富握着大家的手,眼眶通红,嘴里不停说着“谢谢”。
“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寿光记得给公司打个电话。”李哲拍了拍郭永红的肩膀,语气诚恳。
“一定一定!李老板,您和大家伙多保重!”郭永红用力点头,拉着弟弟跳上三轮车。
随着发动机“突突”的声响,三轮车缓缓驶离,兄弟俩还在车斗里不停挥手,直到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
“大家先别走,咱们回食堂开个短会。”李哲转身对着众人说道。
员工们纷纷收起不舍的情绪,跟着他往食堂走,不一会儿就把几张长条桌围得满满当当。
李哲站在桌前,目光扫过众人,神色比平时严肃了几分:“后半年的大棚种植已经开始,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昨晚的烤全羊就是公司为了犒劳大伙。只要大家伙好好干,以后类似的聚餐还会有。
我这几天巡视大棚,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迟到早退、在棚里抽烟,还有干活不认真、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这些看着是小事,可积少成多,损害的是咱们所有人的利益。公司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伙的,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必须杜绝!”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我把话放在这,不管是谁,违反规定都要受处罚。就算是我爹,要是不好好干活、违反制度,公司也照样辞退!”
老李“……”
这话一出,食堂里瞬间安静下来,有的员工低头思索,有的小声议论,还有的悄悄挺直了腰板——显然,李哲这次是来真的。
“鉴于公司人员越来越多,管理得跟上,所以决定新设立一个人事部,负责员工培训、日常管理和考核。”李哲继续说道,“人事部暂时由马来小担任副主管,负责牵头工作,大家鼓掌欢迎她上台讲几句。”
“啪啪……”一阵淅沥沥的掌声响起,台下仍有不少人交头接耳——毕竟马来小以前和大家一起种大棚,都是普通的员工,突然成了人事部“主管”,难免有人心里犯嘀咕。
马来小深吸一口气,走到台前,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纸,声音虽有些紧张却很清晰:“大家好,俺是马来小,大家伙都认识。
估计有人会问,俺凭啥能当这个副主管。原因很简单:第一,俺是第一批加入公司的,跟着公司从几亩棚走到现在;第二,俺是第一批技术员,懂大棚的事;第三,俺也是公司股东,跟大家一样盼着公司好。”
说到这,李哲、李卫东等人率先鼓掌,掌声渐渐热烈起来。
马来小定了定神,继续说:“咱们公司的工钱,在万安镇、甚至廊方市都是最高的,公司没对不起任何人。可反过来想想,咱们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对得起手里的工钱吗?
我知道大多数人都在用心干,但总有一小部分人懈怠,要是不整治,这股歪风会把公司的风气带坏,这种‘害群之马’必须严惩!”
她展开手里的表格,声音提高了几分:“我刚上任,还没来得及制定详细制度,先提三条临时要求:第一,从今天起,严禁在大棚里抽烟,发现一次罚款一百元,第二次直接辞退,永不录用;
第二,不许迟到早退,第一次罚款两元,第二次五元,第三次十元,一季度内多次迟到的,直接辞退;
第三,违反种植操作要求的,一次不达标扣十元,两次二十元,多次不达标同样辞退!
这三条我会贴在食堂墙上,大家相互督促,屡教不改的,绝不姑息!”
马来小话音刚落,李哲就带头鼓掌:“马主管的话大家都听清楚了,我希望所有人都支持她的工作。
我先做个保证,绝不干涉人事部的管理,不管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谁犯了错,都得老老实实受罚。”
“我支持公司的决定!也赞同马主管的三条规定!”金百万第一个站起来表态,他体型胖,声音也响亮,一下子带动了气氛。
“没错,以后谁违反规定,我第一个上报马主管!”朱益民也跟着附和。
老李、王荣生、李志强等人也纷纷点头,表示会遵守制度。
见核心骨干都表了态,其他员工也不再犹豫,纷纷表示支持。
散会后,李哲把马来小叫到小食堂,给她倒了杯茶水:“嫂子,新建的大棚都有储藏室,让我哥帮你收拾一间,当临时办公室。”
“不用麻烦他,俺自己就能收拾。”马来小摆摆手,眼里满是干劲。
“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开展工作?”李哲问道。
马来小双手捧着茶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俺没经验,还是你给指个方向吧。”
“不用急着出新制度,先把这三条落实好。”李哲说道,“能落地的制度才是好制度,要是光有规定却执行不了,反而会让大家觉得制度是摆设。
你先从日常考勤抓起,每天盯着上工、下工的时间,再去大棚里多转转,看看有没有人抽烟、操作不规范的。”
“俺明白了!”马来小眼睛一亮,又补充道,“俺还想着设个举报信箱,让员工相互监督,举报属实的给点奖励,你觉得咋样?”
李哲微微蹙眉:“这个得慎重。举报制度用不好,容易让大家人人自危、互相猜忌,反而破坏公司的氛围。不如先靠你和主管们多盯着,等以后制度成熟了,再考虑设立监督员也不迟。”
“你说得对,是俺心急了。”马来小连忙点头,“那俺先去收拾办公室,有不懂的再找你商量。”
说完,马来小将制度表贴到墙上,随后离开了食堂。
李哲留在小食堂,翻开公司的账目——随着规模扩大,开支越来越繁琐,从农资采购到员工工资,每一笔都要仔细核对,他心里渐渐有了请专业会计和出纳的想法。
等理清账目,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他伸了个懒腰,将文件锁进柜子,打算去找朱益民聊聊直营大棚的问题。
这两天,李哲把公司直营的种植大棚都巡查了一遍,整体情况让他很不满意,也是他目前最不放心的地方,公司直接种植的蔬菜大棚原本应该是公司的重点工作,现在反而成了薄弱环节。
出了食堂,李哲见到李酒缸正在水池边洗菜,便问道:“酒缸哥,见朱哥了吗?”
“这时候他八成在棚里忙活,你去大棚那边问问。”李酒缸擦了擦手,指了指东边的方向。
李哲直奔直营大棚区,远远就看到葛青山在棚里弯腰施肥,便走了过去:“青山,菜苗长得咋样?”
“挺好的,这个棚种的是番茄苗,刚移栽完,看着精神得很。”葛青山直起身,擦了擦汗。
“见朱哥了吗?”李哲四处张望,没看到朱益民的身影。
葛青山笑着说,“九点半的时候,白导把朱哥叫走了,说今天有他的镜头,让他拍电影去了!”
相熟的员工们都围了过来,有的递上提前准备的廊方特产,有的反复叮嘱“回寿光后常联系”,郭永红和郭永富握着大家的手,眼眶通红,嘴里不停说着“谢谢”。
“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寿光记得给公司打个电话。”李哲拍了拍郭永红的肩膀,语气诚恳。
“一定一定!李老板,您和大家伙多保重!”郭永红用力点头,拉着弟弟跳上三轮车。
随着发动机“突突”的声响,三轮车缓缓驶离,兄弟俩还在车斗里不停挥手,直到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
“大家先别走,咱们回食堂开个短会。”李哲转身对着众人说道。
员工们纷纷收起不舍的情绪,跟着他往食堂走,不一会儿就把几张长条桌围得满满当当。
李哲站在桌前,目光扫过众人,神色比平时严肃了几分:“后半年的大棚种植已经开始,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昨晚的烤全羊就是公司为了犒劳大伙。只要大家伙好好干,以后类似的聚餐还会有。
我这几天巡视大棚,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迟到早退、在棚里抽烟,还有干活不认真、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这些看着是小事,可积少成多,损害的是咱们所有人的利益。公司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伙的,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必须杜绝!”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我把话放在这,不管是谁,违反规定都要受处罚。就算是我爹,要是不好好干活、违反制度,公司也照样辞退!”
老李“……”
这话一出,食堂里瞬间安静下来,有的员工低头思索,有的小声议论,还有的悄悄挺直了腰板——显然,李哲这次是来真的。
“鉴于公司人员越来越多,管理得跟上,所以决定新设立一个人事部,负责员工培训、日常管理和考核。”李哲继续说道,“人事部暂时由马来小担任副主管,负责牵头工作,大家鼓掌欢迎她上台讲几句。”
“啪啪……”一阵淅沥沥的掌声响起,台下仍有不少人交头接耳——毕竟马来小以前和大家一起种大棚,都是普通的员工,突然成了人事部“主管”,难免有人心里犯嘀咕。
马来小深吸一口气,走到台前,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纸,声音虽有些紧张却很清晰:“大家好,俺是马来小,大家伙都认识。
估计有人会问,俺凭啥能当这个副主管。原因很简单:第一,俺是第一批加入公司的,跟着公司从几亩棚走到现在;第二,俺是第一批技术员,懂大棚的事;第三,俺也是公司股东,跟大家一样盼着公司好。”
说到这,李哲、李卫东等人率先鼓掌,掌声渐渐热烈起来。
马来小定了定神,继续说:“咱们公司的工钱,在万安镇、甚至廊方市都是最高的,公司没对不起任何人。可反过来想想,咱们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对得起手里的工钱吗?
我知道大多数人都在用心干,但总有一小部分人懈怠,要是不整治,这股歪风会把公司的风气带坏,这种‘害群之马’必须严惩!”
她展开手里的表格,声音提高了几分:“我刚上任,还没来得及制定详细制度,先提三条临时要求:第一,从今天起,严禁在大棚里抽烟,发现一次罚款一百元,第二次直接辞退,永不录用;
第二,不许迟到早退,第一次罚款两元,第二次五元,第三次十元,一季度内多次迟到的,直接辞退;
第三,违反种植操作要求的,一次不达标扣十元,两次二十元,多次不达标同样辞退!
这三条我会贴在食堂墙上,大家相互督促,屡教不改的,绝不姑息!”
马来小话音刚落,李哲就带头鼓掌:“马主管的话大家都听清楚了,我希望所有人都支持她的工作。
我先做个保证,绝不干涉人事部的管理,不管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谁犯了错,都得老老实实受罚。”
“我支持公司的决定!也赞同马主管的三条规定!”金百万第一个站起来表态,他体型胖,声音也响亮,一下子带动了气氛。
“没错,以后谁违反规定,我第一个上报马主管!”朱益民也跟着附和。
老李、王荣生、李志强等人也纷纷点头,表示会遵守制度。
见核心骨干都表了态,其他员工也不再犹豫,纷纷表示支持。
散会后,李哲把马来小叫到小食堂,给她倒了杯茶水:“嫂子,新建的大棚都有储藏室,让我哥帮你收拾一间,当临时办公室。”
“不用麻烦他,俺自己就能收拾。”马来小摆摆手,眼里满是干劲。
“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开展工作?”李哲问道。
马来小双手捧着茶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俺没经验,还是你给指个方向吧。”
“不用急着出新制度,先把这三条落实好。”李哲说道,“能落地的制度才是好制度,要是光有规定却执行不了,反而会让大家觉得制度是摆设。
你先从日常考勤抓起,每天盯着上工、下工的时间,再去大棚里多转转,看看有没有人抽烟、操作不规范的。”
“俺明白了!”马来小眼睛一亮,又补充道,“俺还想着设个举报信箱,让员工相互监督,举报属实的给点奖励,你觉得咋样?”
李哲微微蹙眉:“这个得慎重。举报制度用不好,容易让大家人人自危、互相猜忌,反而破坏公司的氛围。不如先靠你和主管们多盯着,等以后制度成熟了,再考虑设立监督员也不迟。”
“你说得对,是俺心急了。”马来小连忙点头,“那俺先去收拾办公室,有不懂的再找你商量。”
说完,马来小将制度表贴到墙上,随后离开了食堂。
李哲留在小食堂,翻开公司的账目——随着规模扩大,开支越来越繁琐,从农资采购到员工工资,每一笔都要仔细核对,他心里渐渐有了请专业会计和出纳的想法。
等理清账目,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他伸了个懒腰,将文件锁进柜子,打算去找朱益民聊聊直营大棚的问题。
这两天,李哲把公司直营的种植大棚都巡查了一遍,整体情况让他很不满意,也是他目前最不放心的地方,公司直接种植的蔬菜大棚原本应该是公司的重点工作,现在反而成了薄弱环节。
出了食堂,李哲见到李酒缸正在水池边洗菜,便问道:“酒缸哥,见朱哥了吗?”
“这时候他八成在棚里忙活,你去大棚那边问问。”李酒缸擦了擦手,指了指东边的方向。
李哲直奔直营大棚区,远远就看到葛青山在棚里弯腰施肥,便走了过去:“青山,菜苗长得咋样?”
“挺好的,这个棚种的是番茄苗,刚移栽完,看着精神得很。”葛青山直起身,擦了擦汗。
“见朱哥了吗?”李哲四处张望,没看到朱益民的身影。
葛青山笑着说,“九点半的时候,白导把朱哥叫走了,说今天有他的镜头,让他拍电影去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最新章节,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最新章节,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