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刘启愣了一下,旋即看向了身后的刘安。
一直以来,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会先去请教自己的这位老师。而对方也仿佛全知全能一般,无论他问什么,都会得到最正确的答案。
可这一次,刘安却对他摇了摇头。
这个问题,只能由刘启自己来回答。
太子殿下的眼神变得坚定,坚毅的说道:“父皇放心,有太公辅佐,儿臣定当守好我大汉江山!”
太公,指的便是刘安。
诸侯王年迈时,皇帝可赐号“太公”,不过这个用法极其罕见。大汉建国迄今为止,也仅有刘安一人得到过这个赐号,便是当今皇帝所赐。
正如同那位辅佐武王伐纣的姜太公一样,当今皇帝依仗刘安为擎天之柱。
“你能这样回答,朕也放心了。”
汉帝面带笑意,却又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出的血雾染红的素衣。
“陛下!”
“父皇!”
面对惊慌失色的众人,汉帝却抬起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兄长,劳烦你离朕近一些。”汉帝强撑着一口气,将目光锁定在刘安身上。
刘安闻言,走到了龙榻之前,蹲下了身子。
汉帝却忽然抓住他的手臂,用尽最后的一丝力气,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替朕...辅佐好启儿...”
说完这句话后,汉帝仿佛被抽干了身体,手臂也随之垂了下去。
他眼眸中的余光,也随之熄灭。
铜鹤漏的水滴突然凝滞在半空,殿内响起了窦皇后和太子刘启撕心裂肺的哭声。
刘安退出殿外,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大雪纷飞的那一天——那时他也是这样站在未央宫外,等着吕雉断掉最后一口气。
承露盘上的积雪簌簌而落,仿佛也在为皇帝殡天而叹息。
汉历四十五年六月,汉帝刘恒在未央宫逝世,群臣为其上庙号为太宗,谥号孝文皇帝,即太宗文皇帝,简称“汉文帝”。
……
翌日清晨。
王宫内,王后卫氏为刘安穿戴着礼服。等一切穿戴好后,这位辽东王后站远了一些,欣赏着自己夫君的风姿。
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刘安的身上却丝毫不见暮气,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府也愈发深不见底。
如今穿上这一袭文帝御赐的龙纹礼服,身上气势变得更加威严肃穆。
卫氏恭敬的弯下了身子:“夫君觉得,还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就这样吧。”刘安缓缓说道,“孤要去宫里觐见新帝了。”
刘安甩了下绣有龙纹的袖子,走出门外。
门外站着一位身高七尺,同样身着礼服的年轻人,早已等候良久。
这年轻人看上去二十岁左右,面如冠玉,眉目疏朗如水墨丹青,唇角自然噙着一抹温润笑意,举手投足间贵不可言。
“见过父亲。”年轻人躬身称礼。
这年轻人,便是刘安的嫡长子刘潜。
“孤倒是忘了,先帝临终前封你为卫尉,今日上朝你也得去。”刘安揉了揉眉心,“既然如此,那你就跟着为父一起去宫里吧。”
卫尉始设于秦朝,汉沿秦制,同样设卫尉为九卿之一,掌管宫门屯兵,负责皇帝、皇后、太子居所及周边宫殿的警卫工作,属皇室禁卫军核心。
而如今的刘潜,方才二十岁出头便已担任九卿要职。
二十岁的九卿是个什么概念?
这也意味着日后刘潜的仕途将平步青云,甚至有望和他父亲一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走吧,今天是新帝登基的日子,我们得早些去才行。”刘安淡淡的说道。
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城卫刚刚撤去宵禁的木柝,却已有数百辆轺车碾过薄霜,朝着宫城方向汇聚。
新帝登基大典定在辰时三刻,但卯时刚过,谒者署的铜磬已敲响七遍。
刘潜跟在父亲身后半步,能清晰看见对方玄色礼服上金线绣的夔龙纹——这是三年前文帝特许的规制,诸侯王冕服绣蟒,唯辽东王可绣龙。
父子二人行走在宫廷里,沿路所遇到的官员,都会恭敬的俯首称一声“太公”,而刘安也只是微微点头。
无论是在宫廷之中,还是长安之外,无论是谁都会对这位辽东王饱含敬畏。
敬的是刘安匡扶汉室的功绩,畏的是辽东纵横天下的铁骑。
一路行至未央宫里,此时的新帝刘启正在侍女的帮助下穿戴冕服,身上的龙纹活灵活现,犹如真龙般威严。
“臣刘安,携子刘潜,叩见陛下。”说罢,刘安就要俯身行礼。
刘启身上的冕服尚未穿戴整齐,便赶忙跑过来拦下了刘安的动作,扶住了面前这位大名鼎鼎的辽东王:“太公这是何意?先帝在位时特赐您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朕又岂敢坏了这个规矩?”
刘安缓缓说道:“先帝所赐是先帝所赐,陛下即位,万象更新,什么事都应该从头开始算起。”
“若是受了太公这一大礼,朕怕是要折寿十年不止啊。”刘启苦笑道,“您是五朝元老,先帝在位时册封您为太师,您不仅是朕的老师,还是先帝的老师,朕又岂敢受您的礼仪?
既然太公说先帝所赐是先帝所赐,那敢问太公,朕现在可算是我大汉的皇帝?”
“那自然如此。”
“好,既然太公认了朕这位皇帝,那朕即位后下的第一道口谕便是,赐太公您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先帝便是文帝,文帝赐了刘安的,如今新帝又赐了一遍。
刘潜站在刘安的身后看着这一幕,只觉心中感慨万千。
这便是他的父亲啊。
就连皇帝,都不敢受父亲的礼!
天下也无人敢受刘安的礼!
刘安推辞再三,见实在推辞不下去之后,方才缓缓起身接受了下来。
“你们都下去吧。”刘安挥了挥手,示意殿内的侍女们退下,“我亲自来为陛下穿戴冕服。”
侍女们低着头应了一声,便压着脚步轻轻离开。
这时的新帝却又推辞了起来,他面色大变,惶恐不安道:“太公这是何意,朕岂敢让太公亲自为朕更衣?”
“天下尊贵莫过于天子,这又有何不可呢?”
刘安面带微笑,弯下身子为新帝整理服饰。
一直以来,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会先去请教自己的这位老师。而对方也仿佛全知全能一般,无论他问什么,都会得到最正确的答案。
可这一次,刘安却对他摇了摇头。
这个问题,只能由刘启自己来回答。
太子殿下的眼神变得坚定,坚毅的说道:“父皇放心,有太公辅佐,儿臣定当守好我大汉江山!”
太公,指的便是刘安。
诸侯王年迈时,皇帝可赐号“太公”,不过这个用法极其罕见。大汉建国迄今为止,也仅有刘安一人得到过这个赐号,便是当今皇帝所赐。
正如同那位辅佐武王伐纣的姜太公一样,当今皇帝依仗刘安为擎天之柱。
“你能这样回答,朕也放心了。”
汉帝面带笑意,却又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出的血雾染红的素衣。
“陛下!”
“父皇!”
面对惊慌失色的众人,汉帝却抬起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兄长,劳烦你离朕近一些。”汉帝强撑着一口气,将目光锁定在刘安身上。
刘安闻言,走到了龙榻之前,蹲下了身子。
汉帝却忽然抓住他的手臂,用尽最后的一丝力气,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替朕...辅佐好启儿...”
说完这句话后,汉帝仿佛被抽干了身体,手臂也随之垂了下去。
他眼眸中的余光,也随之熄灭。
铜鹤漏的水滴突然凝滞在半空,殿内响起了窦皇后和太子刘启撕心裂肺的哭声。
刘安退出殿外,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大雪纷飞的那一天——那时他也是这样站在未央宫外,等着吕雉断掉最后一口气。
承露盘上的积雪簌簌而落,仿佛也在为皇帝殡天而叹息。
汉历四十五年六月,汉帝刘恒在未央宫逝世,群臣为其上庙号为太宗,谥号孝文皇帝,即太宗文皇帝,简称“汉文帝”。
……
翌日清晨。
王宫内,王后卫氏为刘安穿戴着礼服。等一切穿戴好后,这位辽东王后站远了一些,欣赏着自己夫君的风姿。
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刘安的身上却丝毫不见暮气,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府也愈发深不见底。
如今穿上这一袭文帝御赐的龙纹礼服,身上气势变得更加威严肃穆。
卫氏恭敬的弯下了身子:“夫君觉得,还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就这样吧。”刘安缓缓说道,“孤要去宫里觐见新帝了。”
刘安甩了下绣有龙纹的袖子,走出门外。
门外站着一位身高七尺,同样身着礼服的年轻人,早已等候良久。
这年轻人看上去二十岁左右,面如冠玉,眉目疏朗如水墨丹青,唇角自然噙着一抹温润笑意,举手投足间贵不可言。
“见过父亲。”年轻人躬身称礼。
这年轻人,便是刘安的嫡长子刘潜。
“孤倒是忘了,先帝临终前封你为卫尉,今日上朝你也得去。”刘安揉了揉眉心,“既然如此,那你就跟着为父一起去宫里吧。”
卫尉始设于秦朝,汉沿秦制,同样设卫尉为九卿之一,掌管宫门屯兵,负责皇帝、皇后、太子居所及周边宫殿的警卫工作,属皇室禁卫军核心。
而如今的刘潜,方才二十岁出头便已担任九卿要职。
二十岁的九卿是个什么概念?
这也意味着日后刘潜的仕途将平步青云,甚至有望和他父亲一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走吧,今天是新帝登基的日子,我们得早些去才行。”刘安淡淡的说道。
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城卫刚刚撤去宵禁的木柝,却已有数百辆轺车碾过薄霜,朝着宫城方向汇聚。
新帝登基大典定在辰时三刻,但卯时刚过,谒者署的铜磬已敲响七遍。
刘潜跟在父亲身后半步,能清晰看见对方玄色礼服上金线绣的夔龙纹——这是三年前文帝特许的规制,诸侯王冕服绣蟒,唯辽东王可绣龙。
父子二人行走在宫廷里,沿路所遇到的官员,都会恭敬的俯首称一声“太公”,而刘安也只是微微点头。
无论是在宫廷之中,还是长安之外,无论是谁都会对这位辽东王饱含敬畏。
敬的是刘安匡扶汉室的功绩,畏的是辽东纵横天下的铁骑。
一路行至未央宫里,此时的新帝刘启正在侍女的帮助下穿戴冕服,身上的龙纹活灵活现,犹如真龙般威严。
“臣刘安,携子刘潜,叩见陛下。”说罢,刘安就要俯身行礼。
刘启身上的冕服尚未穿戴整齐,便赶忙跑过来拦下了刘安的动作,扶住了面前这位大名鼎鼎的辽东王:“太公这是何意?先帝在位时特赐您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朕又岂敢坏了这个规矩?”
刘安缓缓说道:“先帝所赐是先帝所赐,陛下即位,万象更新,什么事都应该从头开始算起。”
“若是受了太公这一大礼,朕怕是要折寿十年不止啊。”刘启苦笑道,“您是五朝元老,先帝在位时册封您为太师,您不仅是朕的老师,还是先帝的老师,朕又岂敢受您的礼仪?
既然太公说先帝所赐是先帝所赐,那敢问太公,朕现在可算是我大汉的皇帝?”
“那自然如此。”
“好,既然太公认了朕这位皇帝,那朕即位后下的第一道口谕便是,赐太公您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先帝便是文帝,文帝赐了刘安的,如今新帝又赐了一遍。
刘潜站在刘安的身后看着这一幕,只觉心中感慨万千。
这便是他的父亲啊。
就连皇帝,都不敢受父亲的礼!
天下也无人敢受刘安的礼!
刘安推辞再三,见实在推辞不下去之后,方才缓缓起身接受了下来。
“你们都下去吧。”刘安挥了挥手,示意殿内的侍女们退下,“我亲自来为陛下穿戴冕服。”
侍女们低着头应了一声,便压着脚步轻轻离开。
这时的新帝却又推辞了起来,他面色大变,惶恐不安道:“太公这是何意,朕岂敢让太公亲自为朕更衣?”
“天下尊贵莫过于天子,这又有何不可呢?”
刘安面带微笑,弯下身子为新帝整理服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最新章节,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最新章节,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