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只是一个黄旗,那么毫无疑问勒克莱尔的这次晚进站就彻底赚大发了。
原本基本是正常进站,勒克莱尔也对两台红牛有着接近7秒的优势,黄旗进站更是可以免费将时间差拉到14秒左右。
如果比赛真像这样发展,那对于后方的束龙来说真的差不多可以放弃这一站争冠的念头。
幸好不是。
要问这场上有谁是最不愿意看到安全车出动,那绝对非勒克莱尔莫属。
一个安全车就把他前面22圈所有攒起来的优势都抹杀殆尽,反而是同样坚持晚进站的迈凯伦占了大便宜,双双翻掉梅奔双车,分别将位置上到了P5和P7.
至于为什么中间还隔了一个,那就要问问围场里最倒霉的车手阿隆索了。
他今天采用了反向策略,起步阶段给自己上的是一套白胎,才22圈就进站显然不符合车队预先给他安排的战术。
不然的话阿隆索要么就只能用黄胎硬抗36圈,要么就只能比别人多进一次站。
不管是哪种都只会平白地损失大量速度与时间,现在阿隆索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比赛后期还能再出一次黄旗,最好再来一个安全车。
在那之前,阿隆索也只能在心里默默骂娘。
正赛最佳策略是黄白一停自然有它的道理,就算昨天Q3撞车那好歹也能在P10发车,能保住原位置完赛好歹还能有积分入账不是?
好端端地非要说打什么策略差,你们还指望Alpine这鸟车能上到哪?
奥康昨天不是没撞嘛,他不也就是个P9的成绩,圈速还没有阿隆索自己在Q2跑出来的快,领先Q2擦边淘汰的加斯利也就不到0.1秒。
还什么尝试差异性策略,你们特么根本就是在区别对待测试服从性!
矛盾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
巴林揭幕战阿隆索就代表Alpine杀入Q3,最后拿下P8不说有多好,至少却也是个积分位。
可就是因为车队一通胡整乱整,搞得阿隆索被奥康翻了上去,活活掉了3个位置无缘积分区。
好嘛。
你说巴林的战局和策略设计都比较复杂,再牛逼的车队也没办法算无遗策,阿隆索就连前几年的迈凯伦都忍受过来了也不差你这一点。
可谁能想到这才仅仅只是噩梦的开始。
第二站因为发现引擎有隐患换了套新的,结果新的那套在正赛里堂堂歇逼,这才赛季第三站阿隆索本赛季限额的三套动力单元就已经全部开完。
然后Q3又发生了那种鸟事
明明每一次都不是阿隆索自己的问题,明明阿隆索直到现在还能稳定表现出比奥康更快的速度,结果现在头哥已经隐隐感觉车队资源的重心开始朝着奥康倾斜了。
安全车从23圈一直带到了28圈,阿隆索的怒火也一直积攒到了28圈。
最后得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结论——但凡这围场内还有其他位置,这破队真是谁爱待谁待!
另一边,束龙的心情和他的经纪人可以说是两个极端。
看着法拉利在他眼前扭来扭去的那个红屁股,他的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字居然是.骚?!
“赛会发了通告,比赛下一圈重启。”
“Yeahyeahyeah,我看到了。”
勒克莱尔还在用力地扭来扭去,试图让硬邦邦的白胎进入到合适的工作温度窗口。
反观其后的束龙闷着头一路直冲,和前后不断画龙的车阵形成了相当鲜明的对比。
通常来说前车制造的脏空气会对后车的保胎工作造成相当程度的困扰,可是在安全车重启的这个阶段,前方法拉利尾部释放出来的炽热尾流反而帮助束龙完成了相当一部分的保温工作。
并不是说束龙这边的胎温已经完全进入了工作窗口。
事实上直到现在他也不断地点踩着刹车,通过控制刹车盘的温度,从轮毂内部提升外侧橡胶层的温度。
这样做的效果其实比较有限,可束龙显然有着其他方面的考量。
本来他这边就比勒克莱尔提前了两圈进站,如果有可能的话束龙并不想在暖胎工作上制造出额外的胎耗,另外
相较于比赛重启那一刻的些许胎温优势,以阿尔伯特公园赛道今年的布局特性,束龙觉得抓住发车时那一瞬的机会可能会更重要一些。
毕竟在规则遭到了一轮修改之后,不允许后车与前车有任何部分并排这一条的影响真的很大,相当于整个发车程序的节奏主动权都被握在了头车手里。
前车提速你不能不跟,前车减速你不能不踩,所有的行动都只能后发后至。
束龙讨厌这种任人摆布的感觉。
特别是法拉利低档位阶段的提速性能本来就更为迅猛,真要按部就班的磨胎那这个黄旗可就真的白等了!
“话说——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一幕很眼熟?”
“莱科宁是吧,我刚才就有点想说了,是突然聊到什么把话题岔开了来着?”
好像是海豚跳,但忘都忘了说明也不是特别重要,现在显然有比抛在脑后的东西更值得去聊的话题。
赛季已经过去了两站比赛,五星臭名昭著的三大奶瓶终于齐聚一堂,束龙刚才似乎已经领教到了他们的厉害。
就是不知道现在金口一开,他们的因果律武器又有什么新的指示.
“上周?还是上上周?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赛后网上的一些风评啊,说Kimi虽然已经退役了,但围场里好像到处都是Kimi。”
“哦哦,你说的是车队让束龙让车时的那句‘For what’是吧?”
“不止,还有小周那边被通知受到通过维修区惩罚的时候也说了一句。”
“哦对对对,我想起来了!去年确定周冠宇接替Kimi车组的时候我们还在那猜,结果今年周冠宇还真表现出来一点战地记者的潜质。”
加斯利在巴林的着火,佩雷兹在沙特的失控,甚至包括今天维特尔的上墙,每一次周冠宇刚好都在事故发生不远处的地方亲眼目睹了一切。
也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倒霉。
脸接事故比赛节奏势必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响,却也平白为新秀的周冠宇争取到了不少额外的比赛镜头,间接提升的也是他的路人缘和商业价值。
甚至因为前方有Kimi这个老前辈提前铺好了路,现在“战地记者”这个属性在车迷们眼里天然就有一层好感度滤镜。
我莱伟大!
“其实我记得莱科宁很早以前也会磨胎,他不磨胎应该是在去跑了两年的拉力赛之后。”
“因为适应了低抓地力赛车的开法了是吧?哈哈~确实好像后面在法拉利和阿罗就都不怎么见他大幅度地磨胎了。”
“那束龙这个啊!勒克莱尔在15号弯直接就开始了加速!”
“但是后方的束龙咬得非常死!”
话音刚落,勒克莱尔便从16号弯的内线拉到了外线。
突如其来的乱流如一记重拳捶中束龙的前翼,前轮原本在3度上下的滑移角骤然增大,赛车的动态也从中性转向的微妙平衡中骤然变成了推头。
束龙以前不止一次得利用推头跑法的奇招致胜,但显然现在不是炫这种带来不了任何正向收益花招的时候。
迅速反打了一个向左20度左右的方向,右脚的油门开度同步跟上。
仅仅一瞬,束龙就完成了收紧前轮滑移角和增大后轮滑移角的调整,一把便将赛车重新拽回了中性转向的动态。
一个前后滑移角同步在8度左右,动态稍稍有些浮夸的中性转向。
赛车悬之又悬地一路溜到护墙边才戛然而止,一个弧度还算平滑的高加速弯道愣是被束龙跑出了传统街道赛的感觉。
“唉哟!好危险啊,差点上草了!”
“好在束龙应该是咬住勒克莱尔的发车节奏!现在有尾流可以吸,有没有机会?!”
解说们在演播厅里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可接下来的一幕让这个挺直的动作险些变成了僵直。
刚才该暖胎的时候不见你动作,这会儿知道滑了又开始扭起来了?
只见束龙抽住尾流缓缓上前,却又不见他有任何抽头的打算,反而在法拉利的后面左一下右一下的来回游荡。
搞什么玩意儿这是
剑鲨巡航?
就连勒克莱尔都被束龙搞得有点蒙,即便比赛重启的第一圈没有DRS,只看贴近速率束龙应该是有能力抽头并排的。
同样也是因为没有DRS,以这段直道长度所能带来的尾速余量,并排似乎已经是极限了,能不能完成超车还得看1号弯后车怎么攻,前车又该怎么防。
可现在束龙在这边左右游龙,勒克莱尔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往外线走还是内线封。
马上就要毗邻刹车点,选择的机会就只有一个。
死头快想啊!
如果是按照束龙的风格,他在下一个弯2号弯是个左弯?
那就内线!
几乎与勒克莱尔抽线转向内侧的动作同步,束龙借着对方主动让出来的弹弓相应同步朝着外线拔头。
其实1、2号弯组合起来其实更像是个变种Chicane,今年在弯角得到拓宽延展之后,相较于大前年的跑法自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就比如更早的入弯切入点,入弯后迅速摆正方向盘吸住2号弯的弯心,随后慢慢摆至弯道外侧,用最直的线路来冲刺2号弯后的DRS直道。
可这是排位干净单圈的跑法,正赛中的缠斗自然不可能还采取这么头脑简单的思路。
没有办法猜透束龙的思路,勒克莱尔自然也就只能按照他对赛道的理解来解题。
不管对手打算选择从哪边进攻,勒克莱尔给束龙留出的路线就只有外线。
外线确实是弯道最优解的跑法,但前提是内线的弯心畅通无阻。
从外线硬挤自始至终就是一条死路,那样会导致后续切入2号弯的角度相当逼仄,直接影响到后续长直道的加速速率。
所以对于束龙来说想要在这里完成超车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尝试在1号弯绕一手交叉线,转而利用更长的弯道弧度充分加速,尽可能地为自己在后续长直道上争取到足够的优势。
勒克莱尔的这个内线选择算是一个通解,即便这么做会损失自己这边大量的过弯速度,却又可以完全占据住后续2号弯的线路优先选择权。
这是赛车运动的底层逻辑。
什么“直道谁不会踩油,弯道快才是真的快!”,那都是拿来哄中二少年的。
事实上车手们想方设法地提高过弯质量,归根结底其目的都是为了后续的直道服务,甚至为了后续直道的加速,都可以一定程度地去牺牲对过弯线路的选择。
内线同样是束龙一开始在脑海中设想的进攻线路,他一反常态地跟在勒克莱尔身后画龙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内线的进攻是需要拼晚刹的,因为他需要去封堵对手绕交叉线的可能,这同样也是勒克莱尔现在正对束龙做的事情。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副造型还得追溯到勒克莱尔在16号弯的那次变线。
其实15号弯的提速还算是在束龙的预估当中,15号弯算是个低档位的慢速弯,确实是法拉利相较于红牛优势区间最明显的部位。
束龙早早停止磨胎防的也正是这一手。
事实上从启动那一刻束龙迅速贴近的结果来看,他确实相当程度弥补了红牛赛车在此类型弯道上牵引力不足的劣势。
但同样束龙也低估了缺失的那一点胎温对赛车脏空气抵抗能力的影响。
尽管他已经用近乎完美的处理方式完成了修正,却也为他后续失去进攻主动权埋下了伏笔。
不过这并不代表束龙打算就此放弃。
比赛重启的这段时间没有DRS,至少这一圈和下一圈都没有。
束龙目前最好能在这段时间空档内完成超越,并迅速建立自己的优势,否则即便后续完成超车也只会面临永无止境的DRS反攻。
刚才勒克莱尔的防守线路虽然一本万利,却也不是完全没有代价的选择。
建立2号弯优先权的代价就是勒克莱尔在1号弯的弯速慢得令人发指,反观束龙刚才临时抱佛脚的那几下磨胎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
被顶在外线的束龙在稍微提早制动点的同时延缓了自己的入弯时机,将勒克莱尔封住的线路微微错开之后,宁愿让对方先跑远一点也要优先确保自己的加速路径不会受到阻挡。
一段DRS直道你能防住,即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DRS可用,面对筋肉红牛的尾速你连挡两段试试看?
同样是直道。
一个前面衔接的是需要降至三档的中低速16号弯,一个是从5档升至6档的中高档位全油弯,赛车特性优势的天平已经从法拉利那边慢慢倒向了红牛。
抽满尾流全力放电,这一次束龙对于前方法拉利的接近速率简直判若两人。
显然勒克莱尔也在后视镜中注意到了这一点,接下来的3号弯又是一个与1号弯类似的右弯,有了前面的经验打底,还没进入刹车区他就提前并入了内线防守。
但两次进攻的局面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3号弯虽然也有着内部弯角的拓宽,可3号弯和4号弯的组合弯衔接与1、2号弯完全是两个类型。
首先3号弯的外线范围更大,拼抢外线带来的速度损失会更低。
其次3号弯与4号弯之间衔接的部分是一条小直道,并不会立竿见影地对接下来进入4号弯的角度造成影响。
没有丝毫的犹豫,这一次束龙果断主动在外线抽头,拼了一脚超晚的刹车,直接占领了3/4的车身优势。
然而勒克莱尔借助内线线路更短的优势,转过3号弯之后又一次重新与束龙完成并排。
可这一次,进入4号弯的主动权来到了束龙手上。
你想进弯是吧?
我不想!
束龙就这么一路硬贴住勒克莱尔,你不加速我也不加速,你减速我也跟着减速。
一直到4号弯的弯心都错过了一半,束龙才猛地突然制动然后迅速入弯。
可这时弯道中已经没有可供地效规则下F1那庞大车身所能容纳的空间了,经过刚才那么一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缠斗,P3的维斯塔潘也早已顺势贴了上来。
这下怎么办?
白白将对手放过去绝对是任何车手都无法选择的结果。
勒克莱尔此时做出的选择也非常强硬,直接越过路肩冲进了缓冲区的停车场,兜了一大个圈子重新挤到了维斯塔潘的身前,转头便打开TR开始告状。
“他没给我留位置!”
“先稳住节奏,我们会上报的。”
这是法拉利那边给勒克莱尔的回复,他们也确实将刚才那一段的缠斗上报给了赛事干事重新审视。
可问题是在赛事干事们看来,束龙刚才的动作并没有完全构成不给对手留出赛道空间的前置条件,毕竟四号弯弯角部分的空间还是比较充裕的。
作为对手你们明明可以有很多种选择进行变通,比如转而进攻交叉线之类的,可偏偏你们选择了硬挤到底这能怪谁?
对此勒克莱尔只觉得自己那叫一个百口莫辩,他倒是想绕交叉线,可某个狗东西简直就像是有读心术一样根本不给他机会啊!
而随着赛事干事那边给出了否定的答复,又一个问题被摆在了法拉利的面前。
“夏尔,我们在考虑让你把位置交还给维斯塔潘。”
“What?!”
原本基本是正常进站,勒克莱尔也对两台红牛有着接近7秒的优势,黄旗进站更是可以免费将时间差拉到14秒左右。
如果比赛真像这样发展,那对于后方的束龙来说真的差不多可以放弃这一站争冠的念头。
幸好不是。
要问这场上有谁是最不愿意看到安全车出动,那绝对非勒克莱尔莫属。
一个安全车就把他前面22圈所有攒起来的优势都抹杀殆尽,反而是同样坚持晚进站的迈凯伦占了大便宜,双双翻掉梅奔双车,分别将位置上到了P5和P7.
至于为什么中间还隔了一个,那就要问问围场里最倒霉的车手阿隆索了。
他今天采用了反向策略,起步阶段给自己上的是一套白胎,才22圈就进站显然不符合车队预先给他安排的战术。
不然的话阿隆索要么就只能用黄胎硬抗36圈,要么就只能比别人多进一次站。
不管是哪种都只会平白地损失大量速度与时间,现在阿隆索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比赛后期还能再出一次黄旗,最好再来一个安全车。
在那之前,阿隆索也只能在心里默默骂娘。
正赛最佳策略是黄白一停自然有它的道理,就算昨天Q3撞车那好歹也能在P10发车,能保住原位置完赛好歹还能有积分入账不是?
好端端地非要说打什么策略差,你们还指望Alpine这鸟车能上到哪?
奥康昨天不是没撞嘛,他不也就是个P9的成绩,圈速还没有阿隆索自己在Q2跑出来的快,领先Q2擦边淘汰的加斯利也就不到0.1秒。
还什么尝试差异性策略,你们特么根本就是在区别对待测试服从性!
矛盾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
巴林揭幕战阿隆索就代表Alpine杀入Q3,最后拿下P8不说有多好,至少却也是个积分位。
可就是因为车队一通胡整乱整,搞得阿隆索被奥康翻了上去,活活掉了3个位置无缘积分区。
好嘛。
你说巴林的战局和策略设计都比较复杂,再牛逼的车队也没办法算无遗策,阿隆索就连前几年的迈凯伦都忍受过来了也不差你这一点。
可谁能想到这才仅仅只是噩梦的开始。
第二站因为发现引擎有隐患换了套新的,结果新的那套在正赛里堂堂歇逼,这才赛季第三站阿隆索本赛季限额的三套动力单元就已经全部开完。
然后Q3又发生了那种鸟事
明明每一次都不是阿隆索自己的问题,明明阿隆索直到现在还能稳定表现出比奥康更快的速度,结果现在头哥已经隐隐感觉车队资源的重心开始朝着奥康倾斜了。
安全车从23圈一直带到了28圈,阿隆索的怒火也一直积攒到了28圈。
最后得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结论——但凡这围场内还有其他位置,这破队真是谁爱待谁待!
另一边,束龙的心情和他的经纪人可以说是两个极端。
看着法拉利在他眼前扭来扭去的那个红屁股,他的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字居然是.骚?!
“赛会发了通告,比赛下一圈重启。”
“Yeahyeahyeah,我看到了。”
勒克莱尔还在用力地扭来扭去,试图让硬邦邦的白胎进入到合适的工作温度窗口。
反观其后的束龙闷着头一路直冲,和前后不断画龙的车阵形成了相当鲜明的对比。
通常来说前车制造的脏空气会对后车的保胎工作造成相当程度的困扰,可是在安全车重启的这个阶段,前方法拉利尾部释放出来的炽热尾流反而帮助束龙完成了相当一部分的保温工作。
并不是说束龙这边的胎温已经完全进入了工作窗口。
事实上直到现在他也不断地点踩着刹车,通过控制刹车盘的温度,从轮毂内部提升外侧橡胶层的温度。
这样做的效果其实比较有限,可束龙显然有着其他方面的考量。
本来他这边就比勒克莱尔提前了两圈进站,如果有可能的话束龙并不想在暖胎工作上制造出额外的胎耗,另外
相较于比赛重启那一刻的些许胎温优势,以阿尔伯特公园赛道今年的布局特性,束龙觉得抓住发车时那一瞬的机会可能会更重要一些。
毕竟在规则遭到了一轮修改之后,不允许后车与前车有任何部分并排这一条的影响真的很大,相当于整个发车程序的节奏主动权都被握在了头车手里。
前车提速你不能不跟,前车减速你不能不踩,所有的行动都只能后发后至。
束龙讨厌这种任人摆布的感觉。
特别是法拉利低档位阶段的提速性能本来就更为迅猛,真要按部就班的磨胎那这个黄旗可就真的白等了!
“话说——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一幕很眼熟?”
“莱科宁是吧,我刚才就有点想说了,是突然聊到什么把话题岔开了来着?”
好像是海豚跳,但忘都忘了说明也不是特别重要,现在显然有比抛在脑后的东西更值得去聊的话题。
赛季已经过去了两站比赛,五星臭名昭著的三大奶瓶终于齐聚一堂,束龙刚才似乎已经领教到了他们的厉害。
就是不知道现在金口一开,他们的因果律武器又有什么新的指示.
“上周?还是上上周?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赛后网上的一些风评啊,说Kimi虽然已经退役了,但围场里好像到处都是Kimi。”
“哦哦,你说的是车队让束龙让车时的那句‘For what’是吧?”
“不止,还有小周那边被通知受到通过维修区惩罚的时候也说了一句。”
“哦对对对,我想起来了!去年确定周冠宇接替Kimi车组的时候我们还在那猜,结果今年周冠宇还真表现出来一点战地记者的潜质。”
加斯利在巴林的着火,佩雷兹在沙特的失控,甚至包括今天维特尔的上墙,每一次周冠宇刚好都在事故发生不远处的地方亲眼目睹了一切。
也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倒霉。
脸接事故比赛节奏势必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响,却也平白为新秀的周冠宇争取到了不少额外的比赛镜头,间接提升的也是他的路人缘和商业价值。
甚至因为前方有Kimi这个老前辈提前铺好了路,现在“战地记者”这个属性在车迷们眼里天然就有一层好感度滤镜。
我莱伟大!
“其实我记得莱科宁很早以前也会磨胎,他不磨胎应该是在去跑了两年的拉力赛之后。”
“因为适应了低抓地力赛车的开法了是吧?哈哈~确实好像后面在法拉利和阿罗就都不怎么见他大幅度地磨胎了。”
“那束龙这个啊!勒克莱尔在15号弯直接就开始了加速!”
“但是后方的束龙咬得非常死!”
话音刚落,勒克莱尔便从16号弯的内线拉到了外线。
突如其来的乱流如一记重拳捶中束龙的前翼,前轮原本在3度上下的滑移角骤然增大,赛车的动态也从中性转向的微妙平衡中骤然变成了推头。
束龙以前不止一次得利用推头跑法的奇招致胜,但显然现在不是炫这种带来不了任何正向收益花招的时候。
迅速反打了一个向左20度左右的方向,右脚的油门开度同步跟上。
仅仅一瞬,束龙就完成了收紧前轮滑移角和增大后轮滑移角的调整,一把便将赛车重新拽回了中性转向的动态。
一个前后滑移角同步在8度左右,动态稍稍有些浮夸的中性转向。
赛车悬之又悬地一路溜到护墙边才戛然而止,一个弧度还算平滑的高加速弯道愣是被束龙跑出了传统街道赛的感觉。
“唉哟!好危险啊,差点上草了!”
“好在束龙应该是咬住勒克莱尔的发车节奏!现在有尾流可以吸,有没有机会?!”
解说们在演播厅里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可接下来的一幕让这个挺直的动作险些变成了僵直。
刚才该暖胎的时候不见你动作,这会儿知道滑了又开始扭起来了?
只见束龙抽住尾流缓缓上前,却又不见他有任何抽头的打算,反而在法拉利的后面左一下右一下的来回游荡。
搞什么玩意儿这是
剑鲨巡航?
就连勒克莱尔都被束龙搞得有点蒙,即便比赛重启的第一圈没有DRS,只看贴近速率束龙应该是有能力抽头并排的。
同样也是因为没有DRS,以这段直道长度所能带来的尾速余量,并排似乎已经是极限了,能不能完成超车还得看1号弯后车怎么攻,前车又该怎么防。
可现在束龙在这边左右游龙,勒克莱尔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往外线走还是内线封。
马上就要毗邻刹车点,选择的机会就只有一个。
死头快想啊!
如果是按照束龙的风格,他在下一个弯2号弯是个左弯?
那就内线!
几乎与勒克莱尔抽线转向内侧的动作同步,束龙借着对方主动让出来的弹弓相应同步朝着外线拔头。
其实1、2号弯组合起来其实更像是个变种Chicane,今年在弯角得到拓宽延展之后,相较于大前年的跑法自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就比如更早的入弯切入点,入弯后迅速摆正方向盘吸住2号弯的弯心,随后慢慢摆至弯道外侧,用最直的线路来冲刺2号弯后的DRS直道。
可这是排位干净单圈的跑法,正赛中的缠斗自然不可能还采取这么头脑简单的思路。
没有办法猜透束龙的思路,勒克莱尔自然也就只能按照他对赛道的理解来解题。
不管对手打算选择从哪边进攻,勒克莱尔给束龙留出的路线就只有外线。
外线确实是弯道最优解的跑法,但前提是内线的弯心畅通无阻。
从外线硬挤自始至终就是一条死路,那样会导致后续切入2号弯的角度相当逼仄,直接影响到后续长直道的加速速率。
所以对于束龙来说想要在这里完成超车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尝试在1号弯绕一手交叉线,转而利用更长的弯道弧度充分加速,尽可能地为自己在后续长直道上争取到足够的优势。
勒克莱尔的这个内线选择算是一个通解,即便这么做会损失自己这边大量的过弯速度,却又可以完全占据住后续2号弯的线路优先选择权。
这是赛车运动的底层逻辑。
什么“直道谁不会踩油,弯道快才是真的快!”,那都是拿来哄中二少年的。
事实上车手们想方设法地提高过弯质量,归根结底其目的都是为了后续的直道服务,甚至为了后续直道的加速,都可以一定程度地去牺牲对过弯线路的选择。
内线同样是束龙一开始在脑海中设想的进攻线路,他一反常态地跟在勒克莱尔身后画龙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内线的进攻是需要拼晚刹的,因为他需要去封堵对手绕交叉线的可能,这同样也是勒克莱尔现在正对束龙做的事情。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副造型还得追溯到勒克莱尔在16号弯的那次变线。
其实15号弯的提速还算是在束龙的预估当中,15号弯算是个低档位的慢速弯,确实是法拉利相较于红牛优势区间最明显的部位。
束龙早早停止磨胎防的也正是这一手。
事实上从启动那一刻束龙迅速贴近的结果来看,他确实相当程度弥补了红牛赛车在此类型弯道上牵引力不足的劣势。
但同样束龙也低估了缺失的那一点胎温对赛车脏空气抵抗能力的影响。
尽管他已经用近乎完美的处理方式完成了修正,却也为他后续失去进攻主动权埋下了伏笔。
不过这并不代表束龙打算就此放弃。
比赛重启的这段时间没有DRS,至少这一圈和下一圈都没有。
束龙目前最好能在这段时间空档内完成超越,并迅速建立自己的优势,否则即便后续完成超车也只会面临永无止境的DRS反攻。
刚才勒克莱尔的防守线路虽然一本万利,却也不是完全没有代价的选择。
建立2号弯优先权的代价就是勒克莱尔在1号弯的弯速慢得令人发指,反观束龙刚才临时抱佛脚的那几下磨胎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
被顶在外线的束龙在稍微提早制动点的同时延缓了自己的入弯时机,将勒克莱尔封住的线路微微错开之后,宁愿让对方先跑远一点也要优先确保自己的加速路径不会受到阻挡。
一段DRS直道你能防住,即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DRS可用,面对筋肉红牛的尾速你连挡两段试试看?
同样是直道。
一个前面衔接的是需要降至三档的中低速16号弯,一个是从5档升至6档的中高档位全油弯,赛车特性优势的天平已经从法拉利那边慢慢倒向了红牛。
抽满尾流全力放电,这一次束龙对于前方法拉利的接近速率简直判若两人。
显然勒克莱尔也在后视镜中注意到了这一点,接下来的3号弯又是一个与1号弯类似的右弯,有了前面的经验打底,还没进入刹车区他就提前并入了内线防守。
但两次进攻的局面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3号弯虽然也有着内部弯角的拓宽,可3号弯和4号弯的组合弯衔接与1、2号弯完全是两个类型。
首先3号弯的外线范围更大,拼抢外线带来的速度损失会更低。
其次3号弯与4号弯之间衔接的部分是一条小直道,并不会立竿见影地对接下来进入4号弯的角度造成影响。
没有丝毫的犹豫,这一次束龙果断主动在外线抽头,拼了一脚超晚的刹车,直接占领了3/4的车身优势。
然而勒克莱尔借助内线线路更短的优势,转过3号弯之后又一次重新与束龙完成并排。
可这一次,进入4号弯的主动权来到了束龙手上。
你想进弯是吧?
我不想!
束龙就这么一路硬贴住勒克莱尔,你不加速我也不加速,你减速我也跟着减速。
一直到4号弯的弯心都错过了一半,束龙才猛地突然制动然后迅速入弯。
可这时弯道中已经没有可供地效规则下F1那庞大车身所能容纳的空间了,经过刚才那么一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缠斗,P3的维斯塔潘也早已顺势贴了上来。
这下怎么办?
白白将对手放过去绝对是任何车手都无法选择的结果。
勒克莱尔此时做出的选择也非常强硬,直接越过路肩冲进了缓冲区的停车场,兜了一大个圈子重新挤到了维斯塔潘的身前,转头便打开TR开始告状。
“他没给我留位置!”
“先稳住节奏,我们会上报的。”
这是法拉利那边给勒克莱尔的回复,他们也确实将刚才那一段的缠斗上报给了赛事干事重新审视。
可问题是在赛事干事们看来,束龙刚才的动作并没有完全构成不给对手留出赛道空间的前置条件,毕竟四号弯弯角部分的空间还是比较充裕的。
作为对手你们明明可以有很多种选择进行变通,比如转而进攻交叉线之类的,可偏偏你们选择了硬挤到底这能怪谁?
对此勒克莱尔只觉得自己那叫一个百口莫辩,他倒是想绕交叉线,可某个狗东西简直就像是有读心术一样根本不给他机会啊!
而随着赛事干事那边给出了否定的答复,又一个问题被摆在了法拉利的面前。
“夏尔,我们在考虑让你把位置交还给维斯塔潘。”
“What?!”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F1:车神养成日记,F1:车神养成日记最新章节,F1:车神养成日记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F1:车神养成日记,F1:车神养成日记最新章节,F1:车神养成日记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