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建成心乱如麻之时,却见到十几名青壮此时才姗姗来迟。
他们一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看样子都累得不行。
李建成见状只觉得很是奇怪,便忍不住又问张里长道:
“张里长,如今外面都下着大雪,田地里并没什么活要干,他们为何来得这么迟,一个个还累成如此模样。”
张里长听完笑呵呵解释道:
“贵客有所不知,官府在府兵之外,又另外搞了一个民团,要求每个村子都出十几名青壮,忙时正常种地,闲时得集中在一起操练几天……他们就是刚从隔壁村操练回来,所以晚了一些,不过不耽误事,还能赶得上酒席。”
听完张里长的解释,李建成不由眼前一亮。
这民团是个好东西呀,自己回到长安之后完全可以上书父皇,让他同样在关中和巴蜀推行民团制度。
如此一来,若是将来战事告急,兵员不足,完全可以从各地的民团中抽调兵马来补充。
但他心中还有一丝顾虑,便忍不住低声问张里长道:
“张里长,难道大伙儿对民团就没有什么顾忌吗?
毕竟农时已经忙得要死了,还不容易闲下来几天,还得跑去集中操练,未免太折腾人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
张里长重重摇了摇头,随即耐住性子解释道:
“你要这么想,如今我们的地都是朝廷分给我们的,若是我们不听官府的安排,不去操练,一旦将来伪唐的人打过来了,谁来帮朝廷保卫我们的田地呀!”
听到张里长当着自己的面将他们大唐称为伪唐,李建成面色不由一阵难堪。
好在张里长年老昏花,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异样。
不知过了多久,李建成才有些郁结道:
“难道唐……伪唐在你们眼中就如此不堪吗?”
“不,伪唐在我眼中更不堪!”
张里长重重点了点头,语气突然变得有些苦大仇深:
“因为我就是从关中来的。”
李建成闻言瞬间怔住了,但很快就反应过来。
怪不得他一开始就觉得这个张里长说话的口音有些耳熟,原来他竟然是关中来的。
但他还是有些不理解,如今关中的日子虽然算不上多好,但也绝对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因此他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驱使张里长年纪一大把了还背井离乡,跑来千里之外的中原讨生活。
张里长似乎看出了李建成的困惑,当即笑呵呵跟他解释道:
“其实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我们整个村子的人都是从关中来的。”
听了张里长的话,李建成心中越发不解,只能继续追问道:
“张里长,请恕在下多嘴,但在下想知道,你们为何要从关中来到处处讨生活?”
“唉!你以为我们是自愿来的,事实上我们一开始是被人赶出关中的。”
张里长重重叹了一口气,随即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当初那些在河东不幸被俘的唐军的家眷。
之前隋朝派张亮去长安交涉,经过一阵唇枪舌战,最终说服唐朝用三位郡王换回几万名战俘的家眷。
李建成没想到隋朝竟然将他们安置在了这里,还让他机缘巧合给碰上了。
想到当初唐朝对他们的抛弃,李建成心中不由涌起一阵愧疚,当即轻声道:
“唐朝对不起你们在先,你们怨恨他们也是应该的。”
“对不起就算了,我们倒真要谢谢他们。”
张里长却有些不以为意,笑呵呵道:
“如果当初不是他们将我们赶出关中,我们还得继续给关陇的权贵种一辈子地,一年下来剩不了几粒粮食,又哪里有今日的好日子。
当初他们打入关中的时候,话说得多好听,说他们要减免赋税,分给我们田地,我就是信了他们的鬼话,才将我儿子送去投军。
可结果呢?我呸……”
李建成面色越发难堪和尴尬。
可张里长却还是没有注意到他的异样,依旧在不住絮絮叨叨道:
“反正我现在年纪一大把了,也不知道能活多少年,只求儿子在军中能多多杀几个唐军立功,给我们老张家挣下一份家业。
然后趁现在家里有点余粮,大人勒紧裤腰带,送孙子去城里的书院念书,让他将来也考个进士状元什么的,给我们老张家长长脸。”
李建成此时再也听不下去,随便找了个理由,饭也顾不上吃,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几乎是落荒而逃离开了村子。
……
几天之后,李建成心事重重抵达了洛阳城。
出乎他意料的是,出城迎接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熟人秦昇。
看到秦昇的那一刻,李建成只觉得有些恍惚。
他直到此刻还是有些无法相信,眼前这个当初被他们李家悔婚的男人,在离开他们李家之后,竟然成为了他们李家最危险的敌人,最可怕的对手,也是如今最有希望夺得整个天下的人。
若是他们李家当初不出尔反尔,成全他和三妹李秀宁,是不是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只能说,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吃的。
想到此处,李建成当即重新收拾了一下心情,冲着秦昇拱了拱手,礼貌笑笑道:
“秦将军,承蒙你亲自出城接我,实在是荣幸之至,多年不见,秦将军风采更胜当年呀!”
秦昇闻言也忍不住哈哈一笑道:
“我与世子多年不见,对世子也甚是想念,如今再见世子,风采也是不减当年呀!”
短短两句话,已经开始了第一次针锋相对。
李建成称秦昇为秦将军而不是齐王,就是并不承认他拥立的女帝。
而秦昇称呼李建成为世子而不是太子,自然也是否认李渊的天子身份,依旧将他视为大隋的唐国公。
不过言语交锋过后,两人相视一笑,秦昇还是笑着将李建成迎进了城内。
只是当他看到跟在李建成后面进城的副使时,整个人却不由微微一怔。
因为那副使不是别人,正是唐朝的鸿胪寺少卿,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也就是他的妻姐南阳公主的前任驸马。
他们一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看样子都累得不行。
李建成见状只觉得很是奇怪,便忍不住又问张里长道:
“张里长,如今外面都下着大雪,田地里并没什么活要干,他们为何来得这么迟,一个个还累成如此模样。”
张里长听完笑呵呵解释道:
“贵客有所不知,官府在府兵之外,又另外搞了一个民团,要求每个村子都出十几名青壮,忙时正常种地,闲时得集中在一起操练几天……他们就是刚从隔壁村操练回来,所以晚了一些,不过不耽误事,还能赶得上酒席。”
听完张里长的解释,李建成不由眼前一亮。
这民团是个好东西呀,自己回到长安之后完全可以上书父皇,让他同样在关中和巴蜀推行民团制度。
如此一来,若是将来战事告急,兵员不足,完全可以从各地的民团中抽调兵马来补充。
但他心中还有一丝顾虑,便忍不住低声问张里长道:
“张里长,难道大伙儿对民团就没有什么顾忌吗?
毕竟农时已经忙得要死了,还不容易闲下来几天,还得跑去集中操练,未免太折腾人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
张里长重重摇了摇头,随即耐住性子解释道:
“你要这么想,如今我们的地都是朝廷分给我们的,若是我们不听官府的安排,不去操练,一旦将来伪唐的人打过来了,谁来帮朝廷保卫我们的田地呀!”
听到张里长当着自己的面将他们大唐称为伪唐,李建成面色不由一阵难堪。
好在张里长年老昏花,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异样。
不知过了多久,李建成才有些郁结道:
“难道唐……伪唐在你们眼中就如此不堪吗?”
“不,伪唐在我眼中更不堪!”
张里长重重点了点头,语气突然变得有些苦大仇深:
“因为我就是从关中来的。”
李建成闻言瞬间怔住了,但很快就反应过来。
怪不得他一开始就觉得这个张里长说话的口音有些耳熟,原来他竟然是关中来的。
但他还是有些不理解,如今关中的日子虽然算不上多好,但也绝对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因此他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驱使张里长年纪一大把了还背井离乡,跑来千里之外的中原讨生活。
张里长似乎看出了李建成的困惑,当即笑呵呵跟他解释道:
“其实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我们整个村子的人都是从关中来的。”
听了张里长的话,李建成心中越发不解,只能继续追问道:
“张里长,请恕在下多嘴,但在下想知道,你们为何要从关中来到处处讨生活?”
“唉!你以为我们是自愿来的,事实上我们一开始是被人赶出关中的。”
张里长重重叹了一口气,随即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当初那些在河东不幸被俘的唐军的家眷。
之前隋朝派张亮去长安交涉,经过一阵唇枪舌战,最终说服唐朝用三位郡王换回几万名战俘的家眷。
李建成没想到隋朝竟然将他们安置在了这里,还让他机缘巧合给碰上了。
想到当初唐朝对他们的抛弃,李建成心中不由涌起一阵愧疚,当即轻声道:
“唐朝对不起你们在先,你们怨恨他们也是应该的。”
“对不起就算了,我们倒真要谢谢他们。”
张里长却有些不以为意,笑呵呵道:
“如果当初不是他们将我们赶出关中,我们还得继续给关陇的权贵种一辈子地,一年下来剩不了几粒粮食,又哪里有今日的好日子。
当初他们打入关中的时候,话说得多好听,说他们要减免赋税,分给我们田地,我就是信了他们的鬼话,才将我儿子送去投军。
可结果呢?我呸……”
李建成面色越发难堪和尴尬。
可张里长却还是没有注意到他的异样,依旧在不住絮絮叨叨道:
“反正我现在年纪一大把了,也不知道能活多少年,只求儿子在军中能多多杀几个唐军立功,给我们老张家挣下一份家业。
然后趁现在家里有点余粮,大人勒紧裤腰带,送孙子去城里的书院念书,让他将来也考个进士状元什么的,给我们老张家长长脸。”
李建成此时再也听不下去,随便找了个理由,饭也顾不上吃,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几乎是落荒而逃离开了村子。
……
几天之后,李建成心事重重抵达了洛阳城。
出乎他意料的是,出城迎接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熟人秦昇。
看到秦昇的那一刻,李建成只觉得有些恍惚。
他直到此刻还是有些无法相信,眼前这个当初被他们李家悔婚的男人,在离开他们李家之后,竟然成为了他们李家最危险的敌人,最可怕的对手,也是如今最有希望夺得整个天下的人。
若是他们李家当初不出尔反尔,成全他和三妹李秀宁,是不是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只能说,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吃的。
想到此处,李建成当即重新收拾了一下心情,冲着秦昇拱了拱手,礼貌笑笑道:
“秦将军,承蒙你亲自出城接我,实在是荣幸之至,多年不见,秦将军风采更胜当年呀!”
秦昇闻言也忍不住哈哈一笑道:
“我与世子多年不见,对世子也甚是想念,如今再见世子,风采也是不减当年呀!”
短短两句话,已经开始了第一次针锋相对。
李建成称秦昇为秦将军而不是齐王,就是并不承认他拥立的女帝。
而秦昇称呼李建成为世子而不是太子,自然也是否认李渊的天子身份,依旧将他视为大隋的唐国公。
不过言语交锋过后,两人相视一笑,秦昇还是笑着将李建成迎进了城内。
只是当他看到跟在李建成后面进城的副使时,整个人却不由微微一怔。
因为那副使不是别人,正是唐朝的鸿胪寺少卿,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也就是他的妻姐南阳公主的前任驸马。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最新章节,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最新章节,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