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一切都只是他的猜测。

  王春生所了解的信息有限,很多东西无法有效分析,只能推测出一个大概。

  “算了,想这些作甚!”

  “或许明日见了那县丞,一切就会有分晓了!”

  “春生,春生!”

  此时,屋外又响起了嫂子的声音,吓得王春生一个激灵。

  生怕嫂子又胡来,便连忙说道:“嫂子,我睡下了,有什么事明日再说吧!”

  “没啥事,就是给你烧了点热水,你洗漱了再睡!”

  “如今身份不一样了,可不能像往日那般不爱干净!”

  “哦,知道了嫂子!”

  “那水我给你放门外了,嫂子不舒服,就先歇息了!”

  听到门外的脚步越来越远,王春生才回过神来开了房门。

  门外放着一个木盆,还在冒着热气。

  王春生伸手试了试水温,略微有些烫手,但却很是舒服。

  默默将木盆端进房间,王春生简单地洗漱了一番后,便躺在了床上。

  “嫂子这身段和教养,不像平常人家出来的啊!”

  在这大康朝,平常人家能吃饱就不错了,可养不出如此身段的女子。

  不说那如玉般的肌肤,就那体香,都不是普通人能有的。

  加上嫂子比大多数男人都明事理,知国事,甚至偶尔还能附庸风雅,吟诗作对。

  这更加表明,嫂子的娘家可能不一般。

  只是相处了三年,原主似乎从来没思考过这些问题,也不曾深究。

  “我那还没见过面的大哥啊,到底是在哪拐来的这种极品!”

  “你说你,走之前非要同个房干啥?”

  王春生没好气地嘟囔了几句,只觉得一阵困意袭来,随后便渐渐沉睡了过去。

  这一觉,王春生睡得格外的舒坦。

  还做了一个梦。

  梦里嫂子风情万种地坐在床榻,而他则是在一旁宽衣解带。

  可惜刚准备办正事的时候,梦醒了,门外也响起了嫂子的喊声。

  “春生,春生,该起来了,公孙捕头都到了!”

  公孙征都到了?

  睡意朦胧的王春生瞬间惊醒,连忙穿好衣衫。

  打开房门后,发现公孙征已经坐在了院中的凉亭。

  “公孙大哥!”

  王春生亲切地喊道。

  “哈哈哈,王老弟啊,你可算醒了,快收拾一番,随我进城吧!”

  王春生看了眼还蒙蒙亮的天色,愕然地道:“怎的如此之早?”

  公孙征端起茶杯浅尝了一口,这才说道:“县试之后,便是长宁县一年一度的庙会,这几日进城的人越来越多,早些去,免得堵在城门!”

  王春生恍然。

  在原主的记忆中,这庙会的确热闹,不止长宁县周边的村落,就连附近几个县的百姓,都会前来。

  百姓一多,商贩便也多了起来,小小的长宁县,自然是人挤人。

  “那劳烦公孙大哥等我一会儿!”

  王春生简单地洗漱了一番后,便带着嫂子,坐上了县衙的马车,朝着长宁县赶去。

  王家村距长宁县约莫二十里的路程,以马车这缓慢的速度来说,至少得半个时辰。

  马车中。

  徐招娣红着脸靠在王春生的身侧,公孙征则是一脸打趣的看着两人。

  “老弟好福气啊!”

  王春生尴尬一笑,“公孙大哥说的什么话,这是自家嫂嫂!”

  “哈哈哈!”

  公孙征哈哈一笑,给了王春生一个我懂得的眼神。

  在这大康朝,因为常年战争的原因,多数男丁战死沙场。

  小叔子继承嫂子的事比比皆是,早已见怪不怪。

  王春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有过多牵扯,只能将马车的帘子掀开,观赏着沿路的风景。

  没有工业的污染,沿路的风景也是最原始的状态,美不胜收。

  王春生甚至还看到了不少地球上已经灭绝的植物。

  然而。

  不久之后,这幅美景却是多了些瑕疵。

  走上官道之后,王春生发现,官道两旁竟然有许多衣衫褴褛的百姓,背着大包小包,或者推着推车,上面放着少的可怜的家当。

  “公孙大哥,这些是?”

  公孙征只望了一眼,便叹声道:“边关的难民!”

  “如今北梁武卒入境,边关几城接连失守,不少百姓流离失所,只能往郡城的方向逃离!”

  “大多数人都死在了路上,只有少数人能走到这里……”

  边关吗?

  王春生眉头紧锁,

  这里距离边关少说千里路途,距离庆牢关也有五百里路程。

  这些百姓一路走来,必定是尸横遍野。

  “沿路的县,都不管吗?”

  公孙征摇了摇头,“管?怎么管?”

  “万一这里面有北梁的细作呢?”

  “大多数知县老爷,都是秉持着宁愿毫无作为,也不能犯错的原则,对这些难民没有驱赶便已是大恩大德了!”

  王春生叹了口气。

  倒不是他圣母。

  只是觉得,这些百姓能从边关走到长宁县,少说也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这说明。

  北梁武卒入境已有一月的时间,却始终未对庆牢关发动攻击。

  这说明了什么?

  北梁武卒没有攻打庆牢关的实力吗?

  不是!

  庆牢关并不是边境关隘,而是边关必经之路上的一个小关。

  这里的驻军力量,想必连边关的一半都没有。

  虽然地势险峻,但只要北梁想攻,不出十天半个月还是能攻下的。

  之所以未攻,只能说明北梁在等。

  至于等什么,王春生不清楚。

  可能是在等来年开春,毕竟凛冬将至,北境地势险峻,一旦山路被冰雪覆盖,将寸步难行。

  但距离凛冬少说还有月许的时间,完全足够北梁武卒长驱直入,进入大康腹地了。

  所以,这个可能性不大。

  要么就是在等大康的态度。

  北梁周边并不只有大康,还有西边刚一统的戎狄,东边也还有虎视眈眈的东夷国。

  至于北梁北边还有什么,王春生不清楚,但就这两个国家,也足够北梁重视了。

  大康虽然在走下坡路,但拼死一战,让北梁国力倒退个十几年的能力还是有的。

  所以,这次北梁很可能只是做做样子,并不是真的想覆灭大康。

  那么,如此说来。

  朝廷肯定也能看出来这些门道,那位首辅大人虽然沽名钓誉,但绝不是庸才。

  所以,朝廷有些权贵肯定会借助这个机会,让大康赔款,甚至是割地求和。

  倒不是他们软骨头。

  而是知道还威胁不到他们的地位,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大肆敛财一番?

  有些人心中可没有什么国家的概念,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利益,谁当家做主,对他们来说无所谓。

  王春生惊出了一身冷汗。

  “不好,萧天河有危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最新章节,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