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找你大哥他们过来,咱们把这些玉兰树挖回去。”
“爹,那你等着,我回去喊人。”
玉兰树,大大小小,赵清虎一共找到了六棵,毫不客气,全都挖走了。
最大的一棵,有碗口粗,赵清虎让大郎他们,绕着树根,挖了一大坨护根泥。
众人合力才给抬上了牛车,把车辙子压的很深。
前面拉,后面推,这才成功把这棵玉兰树运回了家。
大青都累的气喘吁吁,可把老余心疼坏了,连忙弄了水,还有豆渣搅拌鸭蛋给它补了一补。
六棵玉兰树,赵清虎全都种在了院子里面。
随着秋分临近,田地里面的活再次多了起来,赵清虎也没闲情逸致去秋钓了。
连在铁匠铺定制的鱼钩,都是三郎帮他带回来的,暂时闲置。
哈密瓜全都收了,三十六株,收了一百多个瓜,吃不完,除了储存在地窖里面,赵清虎私下藏了一些在空间内。
这东西虽然外表难看,但是,它是真的甜啊。
若不是没时间,赵清虎都打算干脆把这些哈密瓜砸了,取了瓜子留种后,用来熬成糖浆。
棉花地已经到了收获的末尾,只剩下最上面的三根分叉上结出的棉花,没有彻底开裂。
而种油菜的时节已经到了。
赵清虎查看棉花地的时候,用脚踢了踢已经逐渐板结的地垄,他意识到了,想要让棉花跟油菜轮种,不翻地不可能。
而且,也等不到所有的棉花全都开裂。
最多拖延到九月底,必须把棉花全都拔了,再翻地,种上油菜。
油菜种的太晚,积累的能量不足,会在冬天被冻死。
“大郎,棉花地再摘两次,月底的时候,就把棉花拔了。”
“爹,还有不少没开。”赵大郎道。
“没事,棉花杆弄回家,晒上几天就好,没开直接剥开就是。”
“好的爹。”
“水田里面的油菜先种上,大豆也差不多要收割了。”
这样算来,还真的是一波小农忙啊。
其他人家,只需要收豆子种上冬小麦就好。
他们家不一样,种油菜、种冬小麦都要安排上。
除此之外,还要把棉花、大豆全都收了。
大豆,他们家种了很多,山坳梯田,就有将近八十亩种上了黄豆。
除此之外,还有棉花地旁边,有将近五分地,山石地也有一些。
山石地贫瘠,这里的大豆产量少,但是,是最早成熟的。
五亩大的一片,最后收了四十七斤黄豆,连五十斤都不到。
而且,这些黄豆也大都是椭圆形的,麻麻赖赖,没有寻常黄豆圆润。
可好歹也是四十七斤黄豆啊,是四十七斤粗粮。
绿竹村里面,每年靠着黄豆饭,撑过青黄不接的人家不少。
有黄豆饭吃那都是好的,家里断粮,树皮草根都要啃。
赵清虎家到没必要,没苦硬吃也不是他的风格。
四十七斤黄豆,都不用晒干了,直接就混在大豆之中,搅和搅和,上磨磨成了豆浆。
收割大豆,耕种油菜,不知不觉,秋分都过了,赵清虎家也开始收棉花。
他们家棉花长得高,植株都是一米六七往上的,最高大的一株有两米出头,长了十二根分叉,结了不少棉花。
这还是打了顶的结果,否则它们还能长。
这株棉花上的棉花籽,赵清虎让大郎单独留了下来,明年自家留着当种子,绝对不能稀里糊涂卖出去了。
棉花可是锦葵科,棉属一年生或者多年生的灌木。
这家伙,不仅枝干能长的粗大茂盛,扎根在地垄中,也是很有力量的。
拔棉花,你要用手拔起来,那要费老鼻子力气了。
全家上下,怕是也就几个壮劳力能办到,而且,这玩意你直接拔也累人啊。
所以拔棉花需要辅助农具。
构造也很简单,一根两米长的木棍,小儿手臂粗。
在木棍下方十分之一高的地方,加上一个铁制的钩子。
钩子不大,大概弯曲出比棉花杆大一点点的弧度,是赵清虎提前找铁匠铺打造的,一个有将近八两重,花了他不少铜板,一口气打了十个。
这钩子,要固定在木棍上,所以造型有些特殊。
一头是钩子,连接着大概三寸长的铁棍,铁棍另外一头,则是跟铁钩反向的钉子。
如此,把钉子一头打进木棍内,再用细绳一圈一圈捆绑木棍跟铁条,就能很好固定。
拔棉花的时候,直接把木棍插在棉花根旁边,用钩子勾住棉花杆子,利用杠杆原理,轻轻一推木棍,棉花就被连根拔起。
人类的智慧,就是善于发现工具,利用工具。
有了这个,拔棉花就不用耗费太多人力。
前面一人拔,后面一人收集,有了一捆就往牛车、驴车上送,一站式服务送到家,堆积在院子里面,让它自然晒干。
一天拔完,两天翻地平地,油菜籽也撒了下去。
赵清虎家不用套种其他作物,明年收了油菜,直接种上棉花就是。
所以,种油菜就是天女散花,没有一排一排耕种。
油菜是可以在出苗后移栽的,就跟种青菜一样,出芽后,稀疏密集了,到时候人工干预平均一下就是。
实在是太密集,也能移栽一些去房前屋后的空地。
水田里面种油菜一样是这样,勤快些的,会把水田翻一遍,平了地种上油菜。
懒惰一些的,水稻收了,水田晒一晒,直接隔上一两米距离用曲辕犁翻一条沟壑出来。
翻起来的泥土,用锄头随便敲碎了,甚至都不用敲碎,直接就把油菜籽撒在没有翻地的泥土中。
借着秋雨,直接让油菜发芽自由生长,来年也能收。
种植在水田里面的油菜,一般是不除草的。
对于农户来说,油菜少收一些没什么,大不了来年节省些用油就是。
重点是水稻。
所以,不管是油菜,还是水田里面长出来的草,来年收了油菜,曲辕犁下田一翻地,油菜根、野草,压进泥土之下,都是田里面的肥料。
而且油菜生命力强大,只要是出芽成长了,半个月就能盖过所有野草。
冬天的时候,野草多,还能在寒冷的天气中保护油菜呢。
九月结束,赵清虎家棉花地里面的农活忙完了,棉花全都收了回来,油菜也种了下去。
这一片,今年就只剩下收南瓜了。
南瓜已经黄了,结了不少,而且,南瓜叶子也逐渐泛黄了,到了收获的时候。
接下来,就是八十亩梯田。
大豆的叶子已经全都掉光了,落在地里面自然腐烂,一根根大豆立在地里面,各自挂着豆荚。
有水源的左边梯田,赵清虎家有四十二亩,这些来年都是要当做水田的,所以要种上油菜。
右边,也有将近四十亩,除了最下面一层,大概五亩地,赵清虎打算当做水田,可以直接在蓄水池内用水车抽水外,其余的全部当做旱地,三十五亩,是需要种上冬小麦的。
此外,就是赵大郎他们这段时间开垦出来的。
一样的规划,水田种油菜,旱地种冬小麦。
“爹,那你等着,我回去喊人。”
玉兰树,大大小小,赵清虎一共找到了六棵,毫不客气,全都挖走了。
最大的一棵,有碗口粗,赵清虎让大郎他们,绕着树根,挖了一大坨护根泥。
众人合力才给抬上了牛车,把车辙子压的很深。
前面拉,后面推,这才成功把这棵玉兰树运回了家。
大青都累的气喘吁吁,可把老余心疼坏了,连忙弄了水,还有豆渣搅拌鸭蛋给它补了一补。
六棵玉兰树,赵清虎全都种在了院子里面。
随着秋分临近,田地里面的活再次多了起来,赵清虎也没闲情逸致去秋钓了。
连在铁匠铺定制的鱼钩,都是三郎帮他带回来的,暂时闲置。
哈密瓜全都收了,三十六株,收了一百多个瓜,吃不完,除了储存在地窖里面,赵清虎私下藏了一些在空间内。
这东西虽然外表难看,但是,它是真的甜啊。
若不是没时间,赵清虎都打算干脆把这些哈密瓜砸了,取了瓜子留种后,用来熬成糖浆。
棉花地已经到了收获的末尾,只剩下最上面的三根分叉上结出的棉花,没有彻底开裂。
而种油菜的时节已经到了。
赵清虎查看棉花地的时候,用脚踢了踢已经逐渐板结的地垄,他意识到了,想要让棉花跟油菜轮种,不翻地不可能。
而且,也等不到所有的棉花全都开裂。
最多拖延到九月底,必须把棉花全都拔了,再翻地,种上油菜。
油菜种的太晚,积累的能量不足,会在冬天被冻死。
“大郎,棉花地再摘两次,月底的时候,就把棉花拔了。”
“爹,还有不少没开。”赵大郎道。
“没事,棉花杆弄回家,晒上几天就好,没开直接剥开就是。”
“好的爹。”
“水田里面的油菜先种上,大豆也差不多要收割了。”
这样算来,还真的是一波小农忙啊。
其他人家,只需要收豆子种上冬小麦就好。
他们家不一样,种油菜、种冬小麦都要安排上。
除此之外,还要把棉花、大豆全都收了。
大豆,他们家种了很多,山坳梯田,就有将近八十亩种上了黄豆。
除此之外,还有棉花地旁边,有将近五分地,山石地也有一些。
山石地贫瘠,这里的大豆产量少,但是,是最早成熟的。
五亩大的一片,最后收了四十七斤黄豆,连五十斤都不到。
而且,这些黄豆也大都是椭圆形的,麻麻赖赖,没有寻常黄豆圆润。
可好歹也是四十七斤黄豆啊,是四十七斤粗粮。
绿竹村里面,每年靠着黄豆饭,撑过青黄不接的人家不少。
有黄豆饭吃那都是好的,家里断粮,树皮草根都要啃。
赵清虎家到没必要,没苦硬吃也不是他的风格。
四十七斤黄豆,都不用晒干了,直接就混在大豆之中,搅和搅和,上磨磨成了豆浆。
收割大豆,耕种油菜,不知不觉,秋分都过了,赵清虎家也开始收棉花。
他们家棉花长得高,植株都是一米六七往上的,最高大的一株有两米出头,长了十二根分叉,结了不少棉花。
这还是打了顶的结果,否则它们还能长。
这株棉花上的棉花籽,赵清虎让大郎单独留了下来,明年自家留着当种子,绝对不能稀里糊涂卖出去了。
棉花可是锦葵科,棉属一年生或者多年生的灌木。
这家伙,不仅枝干能长的粗大茂盛,扎根在地垄中,也是很有力量的。
拔棉花,你要用手拔起来,那要费老鼻子力气了。
全家上下,怕是也就几个壮劳力能办到,而且,这玩意你直接拔也累人啊。
所以拔棉花需要辅助农具。
构造也很简单,一根两米长的木棍,小儿手臂粗。
在木棍下方十分之一高的地方,加上一个铁制的钩子。
钩子不大,大概弯曲出比棉花杆大一点点的弧度,是赵清虎提前找铁匠铺打造的,一个有将近八两重,花了他不少铜板,一口气打了十个。
这钩子,要固定在木棍上,所以造型有些特殊。
一头是钩子,连接着大概三寸长的铁棍,铁棍另外一头,则是跟铁钩反向的钉子。
如此,把钉子一头打进木棍内,再用细绳一圈一圈捆绑木棍跟铁条,就能很好固定。
拔棉花的时候,直接把木棍插在棉花根旁边,用钩子勾住棉花杆子,利用杠杆原理,轻轻一推木棍,棉花就被连根拔起。
人类的智慧,就是善于发现工具,利用工具。
有了这个,拔棉花就不用耗费太多人力。
前面一人拔,后面一人收集,有了一捆就往牛车、驴车上送,一站式服务送到家,堆积在院子里面,让它自然晒干。
一天拔完,两天翻地平地,油菜籽也撒了下去。
赵清虎家不用套种其他作物,明年收了油菜,直接种上棉花就是。
所以,种油菜就是天女散花,没有一排一排耕种。
油菜是可以在出苗后移栽的,就跟种青菜一样,出芽后,稀疏密集了,到时候人工干预平均一下就是。
实在是太密集,也能移栽一些去房前屋后的空地。
水田里面种油菜一样是这样,勤快些的,会把水田翻一遍,平了地种上油菜。
懒惰一些的,水稻收了,水田晒一晒,直接隔上一两米距离用曲辕犁翻一条沟壑出来。
翻起来的泥土,用锄头随便敲碎了,甚至都不用敲碎,直接就把油菜籽撒在没有翻地的泥土中。
借着秋雨,直接让油菜发芽自由生长,来年也能收。
种植在水田里面的油菜,一般是不除草的。
对于农户来说,油菜少收一些没什么,大不了来年节省些用油就是。
重点是水稻。
所以,不管是油菜,还是水田里面长出来的草,来年收了油菜,曲辕犁下田一翻地,油菜根、野草,压进泥土之下,都是田里面的肥料。
而且油菜生命力强大,只要是出芽成长了,半个月就能盖过所有野草。
冬天的时候,野草多,还能在寒冷的天气中保护油菜呢。
九月结束,赵清虎家棉花地里面的农活忙完了,棉花全都收了回来,油菜也种了下去。
这一片,今年就只剩下收南瓜了。
南瓜已经黄了,结了不少,而且,南瓜叶子也逐渐泛黄了,到了收获的时候。
接下来,就是八十亩梯田。
大豆的叶子已经全都掉光了,落在地里面自然腐烂,一根根大豆立在地里面,各自挂着豆荚。
有水源的左边梯田,赵清虎家有四十二亩,这些来年都是要当做水田的,所以要种上油菜。
右边,也有将近四十亩,除了最下面一层,大概五亩地,赵清虎打算当做水田,可以直接在蓄水池内用水车抽水外,其余的全部当做旱地,三十五亩,是需要种上冬小麦的。
此外,就是赵大郎他们这段时间开垦出来的。
一样的规划,水田种油菜,旱地种冬小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