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内,有八十亩大豆,加上老三、老四家的三十亩,一共是一百一十亩。
全家出动,也前后收了五天时间。
收大豆,比割水稻,也不轻松多少。
大豆成熟,叶子掉落、叶梗也会脱落,就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吊着熟了的豆荚,站在地上三四十厘米,收割大豆必须彻底弯腰,对所有人的老腰都是一场考验。
好在他们家大牲口多,只要在地里面收割了,都不用捆,搬上牛车、驴车,直接往回拉就行。
这一次是拉去晒场的,赵清虎家里面的晒场太小了,晒不下。
秋分后,雨水少了,倒是不担心豆子泡水。
收了五天时间,收完了赵清虎也没能休息,还要用连枷打豆子呢。
大郎他们翻地去了,冬小麦种植也要抢时间,还要种油菜。
种油菜轻松些,把地平了,种子只需要天女散花散出去就好,都不用二次下工,撒进去了,油菜籽自己就能发芽生长,也不用特意去把土盖上种子,油菜的根钻地能力强。
冬小麦则不然,冬小麦种植,是需要一排一排,跟种豆子一样,先拖出来一条土沟,撒上种子后,还要平土掩埋种子。
大大小小,全都去地里面忙活了。
赛场上,只有赵清虎、鲁羊蹄两人。
鲁羊蹄拉着滚木在前面走,赵清虎拿着连枷在后面锤。
大豆可没有麦子坚硬,也比麦子要大,所以锤豆子的时候,铺在地上的豆萁要厚实一些。
好在,豆子在地里已经彻底成熟,又晒了一段时间,那豆荚只要感受到压力,立马就会崩裂开。
赵清虎力气大,连枷挥舞的呜呜作响。
但是,锤着锤着,赵清虎懵逼了。
因为豆萁下面崩裂出来的豆子,有黄豆,他娘的还有黑豆啊。
咋还有黑豆呢?
粮店买回来的种子,不都是黄豆吗?
串种了?不太可能啊,黄豆是黄色的,黑豆他娘的是黑皮啊。
是当初种豆子太着急了,大郎他们没注意?
还是黄豆种子不够,掺了黑豆。
“咋了老爷?”
鲁羊蹄拖着滚石走了过来,老爷咋了,累到了?
“羊蹄,你看这还有黑豆!”赵清虎掀开一块豆萁,露出了下面的豆子。
大部分是黄豆,黑豆只有一小撮。
但是,黄豆里面混杂着黑豆,也是很显眼的。
鲁羊蹄也是一脸懵,黄豆里面咋有了叛徒,怎么还混了黑豆进来?
“是不是烂掉的豆子?”
鲁羊蹄弯腰,捡起了两颗黑豆,圆滚滚的,还挺饱满。
“没烂。”
“哎!”赵清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就这样吧,黑豆也能做豆腐,掺和进黄豆里面,也就豆腐颜色有些深,继续吧。”
“好的老爷。”
赵清虎跟鲁羊蹄换着来,他累了,就让鲁羊蹄来敲连枷,他去拉滚石。
一天时间,从早忙到晚,大概弄了三分之一,晚上鲁羊蹄就抱着被子在晒场上睡觉,守着豆子。
三天时间,终于是把豆子全都敲了下来,便开始用木叉掀豆萁。
豆萁就堆在晒场上,柴火少了可以当柴烧,用不上也能堆肥。
掀了豆萁,让豆子在晒场上暴晒两天,差不多就晒好了。
晒豆子的两天,差遣三丫去看着,别让鸟雀祸祸了,两人又跟着大部队翻地。
等晒好了,重新回到晒场忙碌。
先用筛子筛,这一次用的是漏筛,筛子眼比细筛要大,能漏出大豆的那种。
剩下的,豆萁碎段、豆荚碎片,都能被筛出来。
用漏筛筛一遍后,又用细筛,这一次是把大豆留下,筛掉一些灰尘、碎石。
过一遍漏筛,赵清虎的两条手臂就麻了,却没有停下来,继续筛动着豆子。
过细筛的时候,抖动筛子,把灰尘碎石筛掉后,还要用巧力把豆子扬起来,利用重量不同,简单把一些细小的豆荚碎片分离出来。
最后,送进扬谷风扇车里面过一遍,大豆基本上就干净了。
光是筛豆子、扇豆子,两人前后就忙了两天。
都弄好了,豆子也装进了麻布袋里面,牲口却都去犁地了。
无奈,赵清虎找来几个萝卜头,让他们在晒场上看着自家豆子,他跟鲁羊蹄,一人拉着一辆板车,开始往家里面运大豆。
牛车能拉上两三千斤,驴车也能拉上千斤重量,可赵清虎跟鲁羊蹄,每次也就只能拉上六麻袋豆子。
好在村里面的路不错,否则,这车会更难拉动。
一百四十麻袋豆子,两人来来回回拉了十几趟。
好在大豆亩产不高,否则,他们两个能累死。
一百一十亩大豆,赵清虎全都拉回了自己家里面。
一共一百四十麻袋,他称了三个麻袋,一个一百零一斤,一个一百斤,一个九十八斤。
还挺平均的,老三赵清狗跟老四赵清牛两家,各自都收了十八麻袋豆子,大概就是一千八百斤。
大豆的亩产,在一百二十斤出头一点点。
还是肥料用少了,而且是今年刚刚开垦出来的旱地,大豆能有这个亩产,已经是正常水平了。
一百一十亩梯田里面的农活,三家都是一起干的。
赵清虎打开库房,从钱箱里面拿出了碎银子。
两个弟弟,各自三两六钱银子。
大豆的价格还是很坚挺的,一直都没涨。
如今,新的大豆收上来了,更加不可能涨价了,指不定还要降价。
大豆在寻常农户人家,可以做成大豆饭,或是炒豆子,当个零食。
可在富贵人家,豆子可是用来喂牲口的。
大豆饭吃多了,不消化,会涨肚子,还会放屁,那是真臭。所以大豆卖不上价格。
赵清虎跟鲁羊蹄前前后后,在晒场上忙碌了六天时间,梯田里面的耕种也进行了一大半。
大豆归家,虽然只有一百四十麻袋,大概一万四千斤,甚至无法供给豆腐坊一个月所需,但是,好歹是收回来了。
他们家八十亩大豆,收了大概一万斤大豆。
按照目前的市价,也值二十两银子。
从他们家豆腐坊里面走一趟,得到150%的利润,这就是五十两银子啊,也是一笔收入。
也没休息,赵清虎翌日就投入到了梯田的耕种之中。
油菜已经种完了,就剩下二十多亩冬小麦。
有五个儿子在,赵清虎自然不用干重活。
他拿着木推子,跟在后面平土,也不用弯腰,毕竟,木推子的木杆足够长,站着就能平土,挺轻松的。
忙忙碌碌,一直到十月十五,赵清虎家才算是闲了下来,过了寒露,好在是赶在了霜降之前,把所有油菜、冬小麦全都种下去了。
全家出动,也前后收了五天时间。
收大豆,比割水稻,也不轻松多少。
大豆成熟,叶子掉落、叶梗也会脱落,就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吊着熟了的豆荚,站在地上三四十厘米,收割大豆必须彻底弯腰,对所有人的老腰都是一场考验。
好在他们家大牲口多,只要在地里面收割了,都不用捆,搬上牛车、驴车,直接往回拉就行。
这一次是拉去晒场的,赵清虎家里面的晒场太小了,晒不下。
秋分后,雨水少了,倒是不担心豆子泡水。
收了五天时间,收完了赵清虎也没能休息,还要用连枷打豆子呢。
大郎他们翻地去了,冬小麦种植也要抢时间,还要种油菜。
种油菜轻松些,把地平了,种子只需要天女散花散出去就好,都不用二次下工,撒进去了,油菜籽自己就能发芽生长,也不用特意去把土盖上种子,油菜的根钻地能力强。
冬小麦则不然,冬小麦种植,是需要一排一排,跟种豆子一样,先拖出来一条土沟,撒上种子后,还要平土掩埋种子。
大大小小,全都去地里面忙活了。
赛场上,只有赵清虎、鲁羊蹄两人。
鲁羊蹄拉着滚木在前面走,赵清虎拿着连枷在后面锤。
大豆可没有麦子坚硬,也比麦子要大,所以锤豆子的时候,铺在地上的豆萁要厚实一些。
好在,豆子在地里已经彻底成熟,又晒了一段时间,那豆荚只要感受到压力,立马就会崩裂开。
赵清虎力气大,连枷挥舞的呜呜作响。
但是,锤着锤着,赵清虎懵逼了。
因为豆萁下面崩裂出来的豆子,有黄豆,他娘的还有黑豆啊。
咋还有黑豆呢?
粮店买回来的种子,不都是黄豆吗?
串种了?不太可能啊,黄豆是黄色的,黑豆他娘的是黑皮啊。
是当初种豆子太着急了,大郎他们没注意?
还是黄豆种子不够,掺了黑豆。
“咋了老爷?”
鲁羊蹄拖着滚石走了过来,老爷咋了,累到了?
“羊蹄,你看这还有黑豆!”赵清虎掀开一块豆萁,露出了下面的豆子。
大部分是黄豆,黑豆只有一小撮。
但是,黄豆里面混杂着黑豆,也是很显眼的。
鲁羊蹄也是一脸懵,黄豆里面咋有了叛徒,怎么还混了黑豆进来?
“是不是烂掉的豆子?”
鲁羊蹄弯腰,捡起了两颗黑豆,圆滚滚的,还挺饱满。
“没烂。”
“哎!”赵清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就这样吧,黑豆也能做豆腐,掺和进黄豆里面,也就豆腐颜色有些深,继续吧。”
“好的老爷。”
赵清虎跟鲁羊蹄换着来,他累了,就让鲁羊蹄来敲连枷,他去拉滚石。
一天时间,从早忙到晚,大概弄了三分之一,晚上鲁羊蹄就抱着被子在晒场上睡觉,守着豆子。
三天时间,终于是把豆子全都敲了下来,便开始用木叉掀豆萁。
豆萁就堆在晒场上,柴火少了可以当柴烧,用不上也能堆肥。
掀了豆萁,让豆子在晒场上暴晒两天,差不多就晒好了。
晒豆子的两天,差遣三丫去看着,别让鸟雀祸祸了,两人又跟着大部队翻地。
等晒好了,重新回到晒场忙碌。
先用筛子筛,这一次用的是漏筛,筛子眼比细筛要大,能漏出大豆的那种。
剩下的,豆萁碎段、豆荚碎片,都能被筛出来。
用漏筛筛一遍后,又用细筛,这一次是把大豆留下,筛掉一些灰尘、碎石。
过一遍漏筛,赵清虎的两条手臂就麻了,却没有停下来,继续筛动着豆子。
过细筛的时候,抖动筛子,把灰尘碎石筛掉后,还要用巧力把豆子扬起来,利用重量不同,简单把一些细小的豆荚碎片分离出来。
最后,送进扬谷风扇车里面过一遍,大豆基本上就干净了。
光是筛豆子、扇豆子,两人前后就忙了两天。
都弄好了,豆子也装进了麻布袋里面,牲口却都去犁地了。
无奈,赵清虎找来几个萝卜头,让他们在晒场上看着自家豆子,他跟鲁羊蹄,一人拉着一辆板车,开始往家里面运大豆。
牛车能拉上两三千斤,驴车也能拉上千斤重量,可赵清虎跟鲁羊蹄,每次也就只能拉上六麻袋豆子。
好在村里面的路不错,否则,这车会更难拉动。
一百四十麻袋豆子,两人来来回回拉了十几趟。
好在大豆亩产不高,否则,他们两个能累死。
一百一十亩大豆,赵清虎全都拉回了自己家里面。
一共一百四十麻袋,他称了三个麻袋,一个一百零一斤,一个一百斤,一个九十八斤。
还挺平均的,老三赵清狗跟老四赵清牛两家,各自都收了十八麻袋豆子,大概就是一千八百斤。
大豆的亩产,在一百二十斤出头一点点。
还是肥料用少了,而且是今年刚刚开垦出来的旱地,大豆能有这个亩产,已经是正常水平了。
一百一十亩梯田里面的农活,三家都是一起干的。
赵清虎打开库房,从钱箱里面拿出了碎银子。
两个弟弟,各自三两六钱银子。
大豆的价格还是很坚挺的,一直都没涨。
如今,新的大豆收上来了,更加不可能涨价了,指不定还要降价。
大豆在寻常农户人家,可以做成大豆饭,或是炒豆子,当个零食。
可在富贵人家,豆子可是用来喂牲口的。
大豆饭吃多了,不消化,会涨肚子,还会放屁,那是真臭。所以大豆卖不上价格。
赵清虎跟鲁羊蹄前前后后,在晒场上忙碌了六天时间,梯田里面的耕种也进行了一大半。
大豆归家,虽然只有一百四十麻袋,大概一万四千斤,甚至无法供给豆腐坊一个月所需,但是,好歹是收回来了。
他们家八十亩大豆,收了大概一万斤大豆。
按照目前的市价,也值二十两银子。
从他们家豆腐坊里面走一趟,得到150%的利润,这就是五十两银子啊,也是一笔收入。
也没休息,赵清虎翌日就投入到了梯田的耕种之中。
油菜已经种完了,就剩下二十多亩冬小麦。
有五个儿子在,赵清虎自然不用干重活。
他拿着木推子,跟在后面平土,也不用弯腰,毕竟,木推子的木杆足够长,站着就能平土,挺轻松的。
忙忙碌碌,一直到十月十五,赵清虎家才算是闲了下来,过了寒露,好在是赶在了霜降之前,把所有油菜、冬小麦全都种下去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