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接到章兰的电话,最明显的就是没有以前那么激动,聊天也比较轻松与随便。七月以来,最麻烦的工作就收洗水帽后再发过去车花,好麻烦的,好几个晚上,黎厂长都协助我处理。处理完了,我还请黎厂长去跳舞放松。直到七月的第一个周日,我才悠闲了一天。收到新一期打工报后,多了一份快乐。得知我入党之事已经批准,我的干劲更足了。连续几个晚上加班到十一点子时,我毫无怨言。
我接到章兰的来信如下:
爽:见信好!
首先祝你工作顺心,万事如意。真的不好意思,这次不能过来,望谅!代我向蓝说声对不起。我不能来送她一程,祝她一路顺风,心想事成。
你们端午节哪天要放假,不知是一天还是二天,我想那时请假来你处,希望可能还大点。这几天我们里面的人情绪都不好!也许过几天就会由阴转晴。
另:你们厂的工资、待遇怎么样?比起现在这里高还是低。过一段时间等他们情绪好转了,我提出请假回家试一下。但愿有一天我们能走在一起。
祝前程似锦。
章兰(抄)
接着,又接到章兰一个电话,她居然还是拜托我在广州跟她找工作,希望经常跟我生活在一起,我没有拒绝,便立即行动,在广州看了几家企业,平时有业务联系的厂家,尤其是那几家有名的大企业,如镇泰、镇达,还在新市镇、萧岗村、棠溪村等转了几小时,看招聘广告。雨后的天气凉爽许多,我骑车进厂,没有流汗水。遗憾的是都没有效果。看来,这个任务难以完成了。黄昏时,接到通知,第二天到街道办开会,又可以出去看一看风景,多好哇。
本来说,我正说工作轻松了一阵,好好来写点文字,可厂里把我才享受几个月的独居宿舍,外加了一个广西男子住进来。我很生气,但又无可奈何。正因为好气,就以读书报的方式消除烦恼,可去打夜宵时晚了,落空。
心情不好,就暂时放下笔杆,一股劲地读书,打算等心情好转,加紧写几篇文章,发出去碰碰运气。我定稿《买书随想》等文章,投去《广州日报》,不久,终于在《广州日报》第九版“知心话”专栏里刊发了。全文如下:
参观了广东省博物馆后已是午后一时,忍受着饥饿,来到一家大书店。《拿来主义丛书》使我忘记了早该完成就餐任务。由于腰包鼓得不圆,最后只好忍痛割爱,选定卢梭著《孤独漫步者的遐思》和培根的《人生论》。向收银员抛出二十元现金后,她要我找零钞1.2元或6.2元,因两本书计价16.2元。我搜索了一番后回答“没有”。她说:“那就把书搁回原处吧!”我哀求道:“小姐,帮个忙吧,下次一定准备好零钱。”
那位收银小姐不耐烦了,生气地甩出一句:“谁稀罕你下一次,少胡扯。”尔后,看也不看,只顾收其他几个顾客的书费。我象受了莫大的耻辱,将书放回橱框,径直走出了这家国营书店。
一进这家文豪书屋,《拿来主义丛书》赫然映入眼帘。我急不可待地拿出了刚才那二十元钱。这位小姐二话没说便找回了3.8元钱。还微笑着说了声:“多谢你光顾,欢迎下次再来!”双手捧着书后,心里凉舒舒的,一下子忘记了外面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用找回的零钱吃了雪糕后,刚好够钱乘公共汽车。在拥挤的车上,没有人知道我此时身无分文,更不知道我刚才既当了一回“上帝”,又忍受了一次训斥。然而,我本该惬意的心却久久闪烁在两家大小公私书店之间。不到半小时的偶遇,使我深思一个问题:同是书店,为何服务态度反差如此强烈?一些国有商店曾埋怨个体商店抢夺了其饭碗,却不反思,你为何要轻易得罪“上帝”呢?在此进言:请那些国有商店的职员们,多尽一份责任心吧!
七月末我收到广州日报社的样报和稿酬35元。还收到家乡的行署机关报邮来的两篇文章的稿酬分别是20元和15元。两篇文章分别是《打工第一课》,发表在1996年8月31日第一版;《逃出了狼窝,又入虎口——打工奇遇记》发表在1996年8月3日第三板。
还收到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寄来的10元稿费,那是春天里的一篇短文《是索赔还是打劫》:
X月X日,寒气逼人。在棠溪村祥岗外街下坡路段,冠花帽厂大门口,一辆乳白色面包车与一辆破烂单车相向擦身而过。面包车戛然而止。年轻司机大声叫住了减速的自行车老头。这是一位拾破烂的乡下老头。身子颤抖的老头看了一指头大小的车伤后,连声赔礼道歉。
司机说:光说有什么用,快赔偿损失。
老头自觉地摸出了一张“大团结”。
司机戏说:你的钱有多大?十块钱就打发了?
随后一把抓住老头说,周身搜索了一遍,最后在内衣中找出了一把皱巴巴的辛劳钱。
老头又求情不堪。但司机大佬仍是铁石心肠。将钱全部塞入自个口袋,约有三百元。
司机“吐”地一声疾驰而去。老头象霜打了一样离开了围观者。
有良心的过路者质疑:那车号为GA525-的面包车司机到底是索赔还是打劫?
这酷暑期间,劳累,心烦,头昏沉沉的,好像补休一下。可黎厂长再次约我谈心,沟通。我只好奉陪。今天领工资,反而比上个月少,只有747元,一千元都上不了,更没有办法跟车间刘闯比,他们天天加班,我只有一半的加班。我知道无论如何干,在这国营厂想怎么加工资都难,于是想道,多读点书,多写点文字,把个人爱好再加重一些,就开心了。好不容易等来一个雨天周六,打开《孤独者的遐思》和《思想者》两本新书,聚精会神地阅读,从中获取快乐。骑单车去机场路散心,可单车坏了,让人修了两个小时。当时顶着烈日,把前天领的工资大半即五百元寄回老家,因为蓝妹子来信说,需要给父亲安假牙齿,至少要这个数。解除老人目前最大的烦恼。又医学专家说,一个老人的牙齿决定他的寿命长短。可想而知,牙齿对一个老年人多么重要。
我当时还收到陈龙从郑州寄来的书信,谈他那边从事畜牧专业的打工生活。
还有个怪事,后来都基本上忘记了。在文艺刊物上认识了一个叫小凤秀子的文友,也是女老乡,原来以为是个东洋鬼子呢。来往几次书信交流后,她给我夹带了一张相片,差点把我吓晕。本就看重外表的我,让我难受地闭上了眼睛,把相片包装起来,再也不敢打开。我失望地买来一瓶珠江啤酒,猛然地喝下去,有点小晕。稍微清醒后,读起小说来,学点写作技巧。
老幺来厂,他是来送车花裁片的,是公事,我便没有跟他多聊天,送出去后,我居然还被雨淋了。这一周,我心里不舒服,特别是对黎厂长有些怨气,所以尽量回避他。好多事情,他在骗我。明说减少工作量,没有;明说增加基本工资后不低于车间,还是没有刘闯工资高。我觉得没有面子,这难道就是黎厂长说的重用吗?以前在车间工作单纯一些,只是地位差一点,但加班多时,工资还是理想的。越想越气,又无可奈何。天热中暑,头痛钻心。
周日全天加班,晚上,有两位我原来所在车间的姑娘来室聊天,一位是吴福媚,肤色白皙的湖南妹子,一位是黄会,也是湖南妹子。直到她们离开后,我才静下心来,跟扬媚写信,估计她已经去了京城,表示问好,不做朋友,做侃友也行,京城永远是我向往的地方。有了这个人在那里,我有信息互通就是一大幸事。还跟家乡一位佳丽写信,她是恩师的爱女。去寄信时,顺便买来当天的报纸《广州日报》上面有的熟悉的《买书随想》,果然后后面署名是我的小名,真是陶醉了。还与车间老乡分享。
蓝妹子回去后,把我托运带回去的安利日用品送给了同学朋友,分钱没有收,还说效果不行,这真让我犯嘀咕。这些洗洁剂都是国际一流品牌,居然说效果差,分明就是不愿意跟钱,因为一瓶都是几十元,在家乡那是一般人不愿意买来用的。蓝妹子就被算计了。这个结果,让我对打开老家市场失去了信心,我只好改变主意。还有,蓝妹子作为媒人,来信问我与章兰的关系,我也是有口难言。单说,帮她找工作这个事,就已经让我费劲心机也无能为力。可我怎么回信呢?
我接到章兰的来信如下:
爽:见信好!
首先祝你工作顺心,万事如意。真的不好意思,这次不能过来,望谅!代我向蓝说声对不起。我不能来送她一程,祝她一路顺风,心想事成。
你们端午节哪天要放假,不知是一天还是二天,我想那时请假来你处,希望可能还大点。这几天我们里面的人情绪都不好!也许过几天就会由阴转晴。
另:你们厂的工资、待遇怎么样?比起现在这里高还是低。过一段时间等他们情绪好转了,我提出请假回家试一下。但愿有一天我们能走在一起。
祝前程似锦。
章兰(抄)
接着,又接到章兰一个电话,她居然还是拜托我在广州跟她找工作,希望经常跟我生活在一起,我没有拒绝,便立即行动,在广州看了几家企业,平时有业务联系的厂家,尤其是那几家有名的大企业,如镇泰、镇达,还在新市镇、萧岗村、棠溪村等转了几小时,看招聘广告。雨后的天气凉爽许多,我骑车进厂,没有流汗水。遗憾的是都没有效果。看来,这个任务难以完成了。黄昏时,接到通知,第二天到街道办开会,又可以出去看一看风景,多好哇。
本来说,我正说工作轻松了一阵,好好来写点文字,可厂里把我才享受几个月的独居宿舍,外加了一个广西男子住进来。我很生气,但又无可奈何。正因为好气,就以读书报的方式消除烦恼,可去打夜宵时晚了,落空。
心情不好,就暂时放下笔杆,一股劲地读书,打算等心情好转,加紧写几篇文章,发出去碰碰运气。我定稿《买书随想》等文章,投去《广州日报》,不久,终于在《广州日报》第九版“知心话”专栏里刊发了。全文如下:
参观了广东省博物馆后已是午后一时,忍受着饥饿,来到一家大书店。《拿来主义丛书》使我忘记了早该完成就餐任务。由于腰包鼓得不圆,最后只好忍痛割爱,选定卢梭著《孤独漫步者的遐思》和培根的《人生论》。向收银员抛出二十元现金后,她要我找零钞1.2元或6.2元,因两本书计价16.2元。我搜索了一番后回答“没有”。她说:“那就把书搁回原处吧!”我哀求道:“小姐,帮个忙吧,下次一定准备好零钱。”
那位收银小姐不耐烦了,生气地甩出一句:“谁稀罕你下一次,少胡扯。”尔后,看也不看,只顾收其他几个顾客的书费。我象受了莫大的耻辱,将书放回橱框,径直走出了这家国营书店。
一进这家文豪书屋,《拿来主义丛书》赫然映入眼帘。我急不可待地拿出了刚才那二十元钱。这位小姐二话没说便找回了3.8元钱。还微笑着说了声:“多谢你光顾,欢迎下次再来!”双手捧着书后,心里凉舒舒的,一下子忘记了外面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用找回的零钱吃了雪糕后,刚好够钱乘公共汽车。在拥挤的车上,没有人知道我此时身无分文,更不知道我刚才既当了一回“上帝”,又忍受了一次训斥。然而,我本该惬意的心却久久闪烁在两家大小公私书店之间。不到半小时的偶遇,使我深思一个问题:同是书店,为何服务态度反差如此强烈?一些国有商店曾埋怨个体商店抢夺了其饭碗,却不反思,你为何要轻易得罪“上帝”呢?在此进言:请那些国有商店的职员们,多尽一份责任心吧!
七月末我收到广州日报社的样报和稿酬35元。还收到家乡的行署机关报邮来的两篇文章的稿酬分别是20元和15元。两篇文章分别是《打工第一课》,发表在1996年8月31日第一版;《逃出了狼窝,又入虎口——打工奇遇记》发表在1996年8月3日第三板。
还收到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寄来的10元稿费,那是春天里的一篇短文《是索赔还是打劫》:
X月X日,寒气逼人。在棠溪村祥岗外街下坡路段,冠花帽厂大门口,一辆乳白色面包车与一辆破烂单车相向擦身而过。面包车戛然而止。年轻司机大声叫住了减速的自行车老头。这是一位拾破烂的乡下老头。身子颤抖的老头看了一指头大小的车伤后,连声赔礼道歉。
司机说:光说有什么用,快赔偿损失。
老头自觉地摸出了一张“大团结”。
司机戏说:你的钱有多大?十块钱就打发了?
随后一把抓住老头说,周身搜索了一遍,最后在内衣中找出了一把皱巴巴的辛劳钱。
老头又求情不堪。但司机大佬仍是铁石心肠。将钱全部塞入自个口袋,约有三百元。
司机“吐”地一声疾驰而去。老头象霜打了一样离开了围观者。
有良心的过路者质疑:那车号为GA525-的面包车司机到底是索赔还是打劫?
这酷暑期间,劳累,心烦,头昏沉沉的,好像补休一下。可黎厂长再次约我谈心,沟通。我只好奉陪。今天领工资,反而比上个月少,只有747元,一千元都上不了,更没有办法跟车间刘闯比,他们天天加班,我只有一半的加班。我知道无论如何干,在这国营厂想怎么加工资都难,于是想道,多读点书,多写点文字,把个人爱好再加重一些,就开心了。好不容易等来一个雨天周六,打开《孤独者的遐思》和《思想者》两本新书,聚精会神地阅读,从中获取快乐。骑单车去机场路散心,可单车坏了,让人修了两个小时。当时顶着烈日,把前天领的工资大半即五百元寄回老家,因为蓝妹子来信说,需要给父亲安假牙齿,至少要这个数。解除老人目前最大的烦恼。又医学专家说,一个老人的牙齿决定他的寿命长短。可想而知,牙齿对一个老年人多么重要。
我当时还收到陈龙从郑州寄来的书信,谈他那边从事畜牧专业的打工生活。
还有个怪事,后来都基本上忘记了。在文艺刊物上认识了一个叫小凤秀子的文友,也是女老乡,原来以为是个东洋鬼子呢。来往几次书信交流后,她给我夹带了一张相片,差点把我吓晕。本就看重外表的我,让我难受地闭上了眼睛,把相片包装起来,再也不敢打开。我失望地买来一瓶珠江啤酒,猛然地喝下去,有点小晕。稍微清醒后,读起小说来,学点写作技巧。
老幺来厂,他是来送车花裁片的,是公事,我便没有跟他多聊天,送出去后,我居然还被雨淋了。这一周,我心里不舒服,特别是对黎厂长有些怨气,所以尽量回避他。好多事情,他在骗我。明说减少工作量,没有;明说增加基本工资后不低于车间,还是没有刘闯工资高。我觉得没有面子,这难道就是黎厂长说的重用吗?以前在车间工作单纯一些,只是地位差一点,但加班多时,工资还是理想的。越想越气,又无可奈何。天热中暑,头痛钻心。
周日全天加班,晚上,有两位我原来所在车间的姑娘来室聊天,一位是吴福媚,肤色白皙的湖南妹子,一位是黄会,也是湖南妹子。直到她们离开后,我才静下心来,跟扬媚写信,估计她已经去了京城,表示问好,不做朋友,做侃友也行,京城永远是我向往的地方。有了这个人在那里,我有信息互通就是一大幸事。还跟家乡一位佳丽写信,她是恩师的爱女。去寄信时,顺便买来当天的报纸《广州日报》上面有的熟悉的《买书随想》,果然后后面署名是我的小名,真是陶醉了。还与车间老乡分享。
蓝妹子回去后,把我托运带回去的安利日用品送给了同学朋友,分钱没有收,还说效果不行,这真让我犯嘀咕。这些洗洁剂都是国际一流品牌,居然说效果差,分明就是不愿意跟钱,因为一瓶都是几十元,在家乡那是一般人不愿意买来用的。蓝妹子就被算计了。这个结果,让我对打开老家市场失去了信心,我只好改变主意。还有,蓝妹子作为媒人,来信问我与章兰的关系,我也是有口难言。单说,帮她找工作这个事,就已经让我费劲心机也无能为力。可我怎么回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