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被他逗得朗声大笑,眼角的皱纹堆成了菊花的纹路,抬手在他肩上拍得“砰砰”响:“银子!要多少有多少!”他说着,从腰间解下一块沉甸甸的玉佩往桌上一放,玉面映着烛火泛着油光,“就凭你们天刀门那手艺——上次见你徒弟挥刀劈断三块铁甲,那刀上连个豁口都没有!这等神兵,多花点银子算什么?”
云逸指尖摩挲着酒杯边缘,笑意淡了些,认真问道:“那伯父想练多少人?”
武王脸上的笑容一收,坐直了身子,烛火在他眼里跳动着光:“十万。”
这两个字砸在桌上,连旁边铜炉里噼啪作响的炭火都仿佛静了一瞬。
“您是知道的,武者的训练和寻常士兵不同。”云逸的声音沉了沉,指尖在杯沿划了个圈,“普通人练的是队列、冲杀,武者却要先磨筋骨——就像把生铁放进火炉里烧,烧红了捶,捶冷了再烧,直到铁里的杂质都被逼出来,才能经得起淬火。”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黑沉沉的夜空,像是在回想那些严苛的训练:“每天寅时就得起来扎马步,腿上绑着三十斤的沙袋;正午顶着烈日练劈砍,手臂酸得抬不起来也得练;夜里还要打坐运气,疏通经脉……这还只是基础。”
“最险的是后面。”云逸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严肃,“要是筋骨没练到火候,就急着练内功心法,轻则经脉淤堵,成了废人;重则……”他捏紧了酒杯,指节泛白,“就像把没烧透的木炭塞进烈火里,‘轰’地一下炸开——爆体而亡都是轻的,更怕走火入魔,变成只认杀戮的疯子,连自己人都砍。”
武王沉默着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半晌才重重叹了口气:“我就知道没那么容易……但这事,非你不可。”他抬头看向云逸,眼里的恳切像烛火一样跳动,“十万不行,先练一万?哪怕五千也行。有你把着关,我才放心。”
武王指尖在案几上轻轻叩着,听云逸说完,重重一点头,案上的青铜酒樽都跟着颤了颤:“你这话,跟尚儿前日在军帐里说的分毫不差。他说江湖人就像野山竹,看着柔韧,可真折到根上,再想冒新芽就难了。”他拿起酒壶给自己添了半盏酒,琥珀色的酒液在盏中晃出细碎的光,“这暴风雨刚过,是得让竹子好好晒晒太阳。”
云逸指尖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玉佩被体温焐得温热。他抬眼时,烛火正映在眸子里,亮得像淬了锋芒:“武林盟的弟兄们,十有八九带伤。有的断了胳膊,有的伤了内息,此刻别说提剑,怕是连举碗都费劲。”他顿了顿,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朝廷的事,是你们的家事,我们江湖人掺和不起,也不该掺和。”
“我已让人拟了盟主令,”云逸从怀中摸出一卷素笺,摊开时,上面的朱砂印记在烛光下格外醒目,“三天后传遍各大门派。上面写得清楚——凡武林人士,敢持械参与朝廷内战者,先废武功,再逐出武林,若有反抗,格杀勿论。”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巨石砸进深潭,激起的回响震得帐内烛火都晃了晃,“武林盟的追杀令,从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武王看着那卷素笺上力透纸背的字迹,忽然笑了,端起酒盏时,袍袖扫过案几,带起一阵微风:“好一个‘格杀勿论’!云逸,本王没看错你。”他举杯的动作沉稳有力,手肘微沉,宛如在挥师号令千军,“这杯,敬你护得住江湖的根。”
帐内众人见状,纷纷端盏起身。铁甲碰撞的“哐当”声、瓷盏相碰的“叮咚”声混在一起,竟生出几分金戈铁马的气势。有人酒盏举得太高,酒液顺着指缝淌到腕间,也顾不上擦,只跟着武王朗声道:“敬云盟主!”
云逸起身回敬,酒盏与众人的盏子轻轻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他仰头饮尽,酒液入喉带着灼人的烈,却让他眼底的光更亮了几分:“武林盟护得住江湖,也信得过武王能稳住这天下。待江湖元气复苏,若有需要,武林子弟定当效犬马之劳。”
武王闻言大笑,笑声震得帐顶的灰尘都簌簌落下:“好!有你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他将空盏往案上一放,发出“当”的一声,“来人,再添酒!今日不醉不归!”
烛火在众人脸上明明灭灭,映着武王的豪迈,云逸的坚毅,还有帐内众人眼中重燃的安稳。帐外的风还在呼啸,却仿佛已吹不散这帐内的暖意与笃定。
云逸抬手时,月白袖口扫过案几,带起一缕淡淡的松烟墨香,与慕容德玄色袍角的皂角气息缠在一起。两只酒杯在空中轻轻一碰,发出“叮”的一声脆响,像两块玉石相击,清越得能穿透满厅的酒气。慕容德举杯的手势带着常年握刀的稳,指腹在杯沿压出浅浅的白痕;云逸则手腕微扬,酒液在盏中晃出细碎的光,两人动作间的默契,仿佛演练过千百遍——那是江湖人独有的利落,混着对朝堂无声的敬意。
武王看着杯中晃动的酒影,忽然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如释重负的暖意:“有天刀盟在,就像给这风雨飘摇的天下栓了根定海神针。”他指尖在案上那枚龙纹玉佩上摩挲着,玉佩的凉滑透过指尖传来,“前几日夜里总做噩梦,梦见城破了,火把把天都烧红了……如今见着你们,才算踏实些。”
这话落时,厅角的沙漏刚漏完一整格,细沙簌簌落在底槽,像在数着某些未曾说破的心事。云逸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他想起三日前那趟密谈,武王的书房里燃着助眠的檀香,案上摊着几位王子的卷宗,墨迹最浓的那本,封面上写着“九王子·风尚武”。
那时武王捻着卷宗边角,声音压得极低:“尚儿这孩子,性子像他娘,仁厚是仁厚,就是少了点狠劲。可这王位……”他没说下去,只望着云逸,眼底的期盼像盏将灭的灯,“你在江湖上一声令下,万马千军都能唤得动。若你肯说句‘九王子可立’,那些老臣们……”
云逸当时正把玩着窗台上的铁镇纸,那镇纸被磨得锃亮,映出他平静的脸:“伯父,江湖人讲究‘各安其道’。您的家事,就像我们门派里选掌门,外人插不得手。”他将镇纸轻轻放回原位,“况且,九王子的本事,迟早能让所有人看见,不必借我的名声。”
此刻回想起来,云逸的目光不经意扫过厅外——九王子风尚武正站在廊下,手里捏着个酒葫芦,却没喝,只望着天边那轮残月。他的影子被灯笼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上,像一柄藏在鞘里的剑。云逸知道,这位王子前几日刚在演武场赢了三王子,却故意输了最后一招,理由是“兄长年长,该让着些”。那份隐忍里藏的锋芒,比任何刀剑都要锋利。
“来,再饮一杯!”武王的笑声打断了云逸的思绪,他举杯时,袍角扫过案上的卷宗,露出里面“征兵”二字,“明日起,那十万兵丁就交托给你了。”
酒杯再次相碰,响声比刚才更沉了些,像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云逸望着杯中酒液里自己的倒影,忽然觉得这江湖与朝堂,就像这酒与杯,看似泾渭分明,却终究要在同一个天地里,盛着各自的风雨与明月。
廊下的风尚武似乎察觉到什么,转头朝厅内望了一眼,恰好与云逸的目光撞在一起。他愣了愣,随即举起酒葫芦遥遥一敬,眼底闪过一丝了然的笑,像两颗心照不宣的星子,在夜色里轻轻眨了眨。
云逸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玉佩上的云纹被摩挲得光滑温润,他垂眸沉吟片刻,抬眼时目光沉静如潭:“九王子如今已是天刀门的弟子,每日卯时便随门中弟子一同练剑,酉时才歇,剑法已初窥门径。”他顿了顿,眼角余光瞥见廊下那抹熟悉的青衫身影,续道,“武王心中早有定数,臣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武王闻言,指尖在紫檀木案上轻轻叩了两下,案上的鎏金烛台映着他眼底的笑意,像揉碎了的星光:“本王方才不过是逗你罢了。”他往后靠在铺着白虎皮的座椅上,语气里带着藏不住的欣赏,“既然尚儿在你门下能学得真本事,便让他多待些时日,磨磨那性子也好。”
云逸躬身拱手,袍角扫过地面的金砖,发出细碎的声响:“武王英明。”
武王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云逸的肩膀,掌心的老茧带着久经沙场的力道:“你这小子,倒是会说话。”笑声渐歇,他眼神沉了沉,“往后尚儿,就拜托你多照拂了。”
“臣,定不辱命。”云逸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太多未说尽的话——是对九王子未来的期许,是对彼此默契的认可,像两盏在暗夜里悄然交汇的灯,光虽淡,却足以照亮前路。
那次密谈,从暮色四合一直持续到晨光微熹。殿内的鎏金铜漏滴答作响,记录着每一寸流淌的时光,烛火燃了又换,换了又燃,烛泪在烛台上积了厚厚一层,像凝固的琥珀。除了武王与云逸,再无人知晓殿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只看见天快亮时,两人并肩走出殿门,武王的龙袍在晨露中泛着冷光,云逸的青衫则沾了些夜雾,两人脸上都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笑意,那笑意里藏着运筹帷幄的笃定,仿佛一盘落子无悔的棋局,终于定了输赢。
而武王属意的继承人,实为十王子风采集。
往昔,风采集还是个总爱追着太傅问“天为什么是蓝的”的孩童,穿着虎头靴,攥着木剑在御花园里跑,像颗没被打磨过的璞玉,蒙着层稚拙的尘土。谁也没料到,这颗“尘土里的珠子”会在几年间骤然绽放光华。
云逸指尖摩挲着酒杯边缘,笑意淡了些,认真问道:“那伯父想练多少人?”
武王脸上的笑容一收,坐直了身子,烛火在他眼里跳动着光:“十万。”
这两个字砸在桌上,连旁边铜炉里噼啪作响的炭火都仿佛静了一瞬。
“您是知道的,武者的训练和寻常士兵不同。”云逸的声音沉了沉,指尖在杯沿划了个圈,“普通人练的是队列、冲杀,武者却要先磨筋骨——就像把生铁放进火炉里烧,烧红了捶,捶冷了再烧,直到铁里的杂质都被逼出来,才能经得起淬火。”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黑沉沉的夜空,像是在回想那些严苛的训练:“每天寅时就得起来扎马步,腿上绑着三十斤的沙袋;正午顶着烈日练劈砍,手臂酸得抬不起来也得练;夜里还要打坐运气,疏通经脉……这还只是基础。”
“最险的是后面。”云逸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严肃,“要是筋骨没练到火候,就急着练内功心法,轻则经脉淤堵,成了废人;重则……”他捏紧了酒杯,指节泛白,“就像把没烧透的木炭塞进烈火里,‘轰’地一下炸开——爆体而亡都是轻的,更怕走火入魔,变成只认杀戮的疯子,连自己人都砍。”
武王沉默着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半晌才重重叹了口气:“我就知道没那么容易……但这事,非你不可。”他抬头看向云逸,眼里的恳切像烛火一样跳动,“十万不行,先练一万?哪怕五千也行。有你把着关,我才放心。”
武王指尖在案几上轻轻叩着,听云逸说完,重重一点头,案上的青铜酒樽都跟着颤了颤:“你这话,跟尚儿前日在军帐里说的分毫不差。他说江湖人就像野山竹,看着柔韧,可真折到根上,再想冒新芽就难了。”他拿起酒壶给自己添了半盏酒,琥珀色的酒液在盏中晃出细碎的光,“这暴风雨刚过,是得让竹子好好晒晒太阳。”
云逸指尖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玉佩被体温焐得温热。他抬眼时,烛火正映在眸子里,亮得像淬了锋芒:“武林盟的弟兄们,十有八九带伤。有的断了胳膊,有的伤了内息,此刻别说提剑,怕是连举碗都费劲。”他顿了顿,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朝廷的事,是你们的家事,我们江湖人掺和不起,也不该掺和。”
“我已让人拟了盟主令,”云逸从怀中摸出一卷素笺,摊开时,上面的朱砂印记在烛光下格外醒目,“三天后传遍各大门派。上面写得清楚——凡武林人士,敢持械参与朝廷内战者,先废武功,再逐出武林,若有反抗,格杀勿论。”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巨石砸进深潭,激起的回响震得帐内烛火都晃了晃,“武林盟的追杀令,从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武王看着那卷素笺上力透纸背的字迹,忽然笑了,端起酒盏时,袍袖扫过案几,带起一阵微风:“好一个‘格杀勿论’!云逸,本王没看错你。”他举杯的动作沉稳有力,手肘微沉,宛如在挥师号令千军,“这杯,敬你护得住江湖的根。”
帐内众人见状,纷纷端盏起身。铁甲碰撞的“哐当”声、瓷盏相碰的“叮咚”声混在一起,竟生出几分金戈铁马的气势。有人酒盏举得太高,酒液顺着指缝淌到腕间,也顾不上擦,只跟着武王朗声道:“敬云盟主!”
云逸起身回敬,酒盏与众人的盏子轻轻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他仰头饮尽,酒液入喉带着灼人的烈,却让他眼底的光更亮了几分:“武林盟护得住江湖,也信得过武王能稳住这天下。待江湖元气复苏,若有需要,武林子弟定当效犬马之劳。”
武王闻言大笑,笑声震得帐顶的灰尘都簌簌落下:“好!有你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他将空盏往案上一放,发出“当”的一声,“来人,再添酒!今日不醉不归!”
烛火在众人脸上明明灭灭,映着武王的豪迈,云逸的坚毅,还有帐内众人眼中重燃的安稳。帐外的风还在呼啸,却仿佛已吹不散这帐内的暖意与笃定。
云逸抬手时,月白袖口扫过案几,带起一缕淡淡的松烟墨香,与慕容德玄色袍角的皂角气息缠在一起。两只酒杯在空中轻轻一碰,发出“叮”的一声脆响,像两块玉石相击,清越得能穿透满厅的酒气。慕容德举杯的手势带着常年握刀的稳,指腹在杯沿压出浅浅的白痕;云逸则手腕微扬,酒液在盏中晃出细碎的光,两人动作间的默契,仿佛演练过千百遍——那是江湖人独有的利落,混着对朝堂无声的敬意。
武王看着杯中晃动的酒影,忽然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如释重负的暖意:“有天刀盟在,就像给这风雨飘摇的天下栓了根定海神针。”他指尖在案上那枚龙纹玉佩上摩挲着,玉佩的凉滑透过指尖传来,“前几日夜里总做噩梦,梦见城破了,火把把天都烧红了……如今见着你们,才算踏实些。”
这话落时,厅角的沙漏刚漏完一整格,细沙簌簌落在底槽,像在数着某些未曾说破的心事。云逸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他想起三日前那趟密谈,武王的书房里燃着助眠的檀香,案上摊着几位王子的卷宗,墨迹最浓的那本,封面上写着“九王子·风尚武”。
那时武王捻着卷宗边角,声音压得极低:“尚儿这孩子,性子像他娘,仁厚是仁厚,就是少了点狠劲。可这王位……”他没说下去,只望着云逸,眼底的期盼像盏将灭的灯,“你在江湖上一声令下,万马千军都能唤得动。若你肯说句‘九王子可立’,那些老臣们……”
云逸当时正把玩着窗台上的铁镇纸,那镇纸被磨得锃亮,映出他平静的脸:“伯父,江湖人讲究‘各安其道’。您的家事,就像我们门派里选掌门,外人插不得手。”他将镇纸轻轻放回原位,“况且,九王子的本事,迟早能让所有人看见,不必借我的名声。”
此刻回想起来,云逸的目光不经意扫过厅外——九王子风尚武正站在廊下,手里捏着个酒葫芦,却没喝,只望着天边那轮残月。他的影子被灯笼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上,像一柄藏在鞘里的剑。云逸知道,这位王子前几日刚在演武场赢了三王子,却故意输了最后一招,理由是“兄长年长,该让着些”。那份隐忍里藏的锋芒,比任何刀剑都要锋利。
“来,再饮一杯!”武王的笑声打断了云逸的思绪,他举杯时,袍角扫过案上的卷宗,露出里面“征兵”二字,“明日起,那十万兵丁就交托给你了。”
酒杯再次相碰,响声比刚才更沉了些,像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云逸望着杯中酒液里自己的倒影,忽然觉得这江湖与朝堂,就像这酒与杯,看似泾渭分明,却终究要在同一个天地里,盛着各自的风雨与明月。
廊下的风尚武似乎察觉到什么,转头朝厅内望了一眼,恰好与云逸的目光撞在一起。他愣了愣,随即举起酒葫芦遥遥一敬,眼底闪过一丝了然的笑,像两颗心照不宣的星子,在夜色里轻轻眨了眨。
云逸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玉佩上的云纹被摩挲得光滑温润,他垂眸沉吟片刻,抬眼时目光沉静如潭:“九王子如今已是天刀门的弟子,每日卯时便随门中弟子一同练剑,酉时才歇,剑法已初窥门径。”他顿了顿,眼角余光瞥见廊下那抹熟悉的青衫身影,续道,“武王心中早有定数,臣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武王闻言,指尖在紫檀木案上轻轻叩了两下,案上的鎏金烛台映着他眼底的笑意,像揉碎了的星光:“本王方才不过是逗你罢了。”他往后靠在铺着白虎皮的座椅上,语气里带着藏不住的欣赏,“既然尚儿在你门下能学得真本事,便让他多待些时日,磨磨那性子也好。”
云逸躬身拱手,袍角扫过地面的金砖,发出细碎的声响:“武王英明。”
武王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云逸的肩膀,掌心的老茧带着久经沙场的力道:“你这小子,倒是会说话。”笑声渐歇,他眼神沉了沉,“往后尚儿,就拜托你多照拂了。”
“臣,定不辱命。”云逸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太多未说尽的话——是对九王子未来的期许,是对彼此默契的认可,像两盏在暗夜里悄然交汇的灯,光虽淡,却足以照亮前路。
那次密谈,从暮色四合一直持续到晨光微熹。殿内的鎏金铜漏滴答作响,记录着每一寸流淌的时光,烛火燃了又换,换了又燃,烛泪在烛台上积了厚厚一层,像凝固的琥珀。除了武王与云逸,再无人知晓殿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只看见天快亮时,两人并肩走出殿门,武王的龙袍在晨露中泛着冷光,云逸的青衫则沾了些夜雾,两人脸上都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笑意,那笑意里藏着运筹帷幄的笃定,仿佛一盘落子无悔的棋局,终于定了输赢。
而武王属意的继承人,实为十王子风采集。
往昔,风采集还是个总爱追着太傅问“天为什么是蓝的”的孩童,穿着虎头靴,攥着木剑在御花园里跑,像颗没被打磨过的璞玉,蒙着层稚拙的尘土。谁也没料到,这颗“尘土里的珠子”会在几年间骤然绽放光华。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天刀耀世,侠义长存,天刀耀世,侠义长存最新章节,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天刀耀世,侠义长存,天刀耀世,侠义长存最新章节,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