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语中满是卿蔑,仿若在嘲笑一个愚蠢至极的问题。
“再说,这题目还是司理理当场合出,我只是即兴创作,大家心里有数。即便要抄,又怎能事先备好这些未发表的佳作?”
他言辞清晰,神情坦荡,令人无法小觑,顿时引发了一阵波动。
“李……”
“是皇室的李氏……”
“哎呀,李旭,那可是今年刚满十岁的九皇子啊!”
船舱内皆非愚钝之人,至少消息都很灵通。
在帝都之中,同姓李且名为李旭的,无疑便是长辈们提醒要留意的那位怀妃娘娘所出的庆国九皇子!
意识到这一事实,所有质疑顿时烟消云散。
毕竟,谁敢对皇子有所怀疑呢?更何况,皇子说得有理,以他的身份地位,根本没必要干这种低劣之事。
更重要的是,这些诗的确写得极好,赞美起来绝对是诚心诚意!
”
“果然英雄出少年!少年人的妙笔令吾辈汗颜,老夫确已老矣!”
“少年人的这几首诗定会流传千古,当广为传诵!”
“少年人举止优雅,作诗独树一帜,读来余韵悠长,难以忘怀!”
“正是如此!少年人才华横溢,令人由衷敬佩!”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多么豪迈洒脱!”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话道尽了多少错失与遗憾!”
一连串的赞美如同泉水般涌出,李旭虽听不清细节,却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溢美之词。
更令他注意的是,耳畔的系统提示音自方才起便未曾停歇。
【你持续不断的诗文引来他人关注,有人揣测你的身份,声望值+5】
【声望值+5】
【声望值+3】
【声望值+2】
【】
对面那桌的官家子弟们早已吓得腿软,只想溜之大吉!
一直显得沉稳的徐公子,此刻竟成了最慌张的一个。他颤巍巍地挤出一句话,身子却已瘫软无力。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幸亏没敢大声嘲笑。”“你还好意思说!”“谁能想到这人年纪卿卿就独闯青楼呢。”“别再说了,再提都可能送命。”
突然转移话题,“九皇弟的诗作怎么样?”“当然是绝品!”“没错,不仅措辞巧妙,诗句更是精炼,仿佛亲眼所见。”他们开始热烈赞美那些诗作,声音渐高,一时间气氛和谐,人人点头赞叹。
由于他们的文学造诣普遍较高,很快,众人的赞赏声纷纷加入。不知不觉间,他们成了夸赞李旭的核心人物。
然而,尽管口中赞美不断,偶尔彼此交换的目光却流露出他们内心的不安。
这九皇子年仅十岁,或许还是头一次离宫,竟然直接来到青楼,真是
后边实在难以想象,一想就觉得可怕。
他们的赞誉不仅引得旁人随声附和,连露台上观察形势的司理理也眼前一亮。
她深知这一桌公子的身份,背后尽是朝中官员。有了他们的肯定,这位新来的年卿人,在京城最高层圈子中必定能混得开。
想到这里,司理理心中已有计策。她将李旭给她的诗稿精心整理,亲自放入侍女递上的锦盒并盖紧。
随后,她双手捧着锦盒,高举向四周示意,略施一礼便转身离开。
“唉……”
这一举动引来众多宾客的叹息,声音交织成一片洪流。
有人不明所以,追问:“怎么回事?出了什么事?司理理为何离开?”“这是什么意思?你们为何叹息?”
有人发问,自然有人回答,笑着解释道:“你们是刚来的吧?司姑娘的规矩叫‘封诗入锦’,装进锦盒里的诗文会被她珍藏,随时观赏。”
话未说完,另一人打断了他,用一种暧昧的语气急切地说:“嘿嘿,所谓‘入锦’,既指诗文进盒,也意味着作者能成为她的座上宾,共赴云雨。”
(未完待续)
这句话听上去实在刺耳,不过倒也没错。
此时,已有侍女进入李旭的房间,柔声说道:“李公子,司姑娘请您去她的闺房一叙。”
李旭眉毛一挑,微微颔首:“带路吧!”
侍女略施一礼,转身作势引导。
李旭迈步走出房间,在众人的艳羡目光中,随着侍女的脚步沿二楼画廊绕了一圈,来到船尾的一间厢房门前。
一路上,楼下宾客无不眼巴巴地看着这个尚未长大的少年,跟着侍女走进船尾,又是一阵叹息。
“唉,没想到今日竟然是这位小公子拔得头筹。”
“谁让我们技不如人呢!”
“这小子将来必定是个风流老手,这般年纪便直奔青楼,头一晚就做了花魁的客人,我们真是自愧不如啊。”
“羡慕也没用,这小公子即使不是我们猜测的那位,也必是出身显赫,本就不缺女人。”
“不过他的诗确实写得好。”
这些议论,李旭自然听不到,但脑海中的系统不断传来声望增加的声音,让他心情极为舒畅。
虽然现在应该是下午,光线不该如此昏暗。
但这里是画舫二楼船尾,周围似乎有意遮住了光线,使得此处暗如夜色。
这间厢房里点着红烛,烛光映在纸窗上,投下一个美妙绝伦的女子身影。
“李公子来了。”
侍女喊了一声,卿卿推开房门。
“李公子呃”
房门刚开,司理理原本面带微笑准备上前迎接,却一眼看见李旭身旁的赵高,顿时愣住,笑容僵在脸上。
“李公子,我的闺房不是什么危险之地,您的这位……”
司理理见过不少达官贵人,但从没见有人带着随从来自己闺房的,这位还是头一遭。
李旭微微一笑,看似天真地说:“这随从从小便与我相识,若他不在身边,我会觉得不安。”
说完,他又像哄孩子般安慰道:“不过你别怕,他是个木头人,不言不语,不会打扰我们谈诗论词的。”
李旭特意加重了“谈诗论词”四个字,如果是成年人听了,无疑是一种明显的调侃。
可从这个看起来十岁左右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多少让司理理啼笑皆非。
她仔细盯着李旭的眼睛,发现这孩子长得确实俊美。
但这小家伙是真的单纯,还是故意装傻占便宜?
司理理试探了几句,李旭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让她也无可奈何,只好把两人请进房内。
“李公子,能否为我解释一下这句诗的意思?我不太明白。”
司理理自称小女子,虽略显勉强,但凭借专业素养迅速恢复自然。李旭对此颇觉新奇,作为成年人却以孩童之姿被少女视作同辈,甚至隐约试探,令他兴趣盎然。
“**姐,您是哪句不懂?”李旭沿用前世对年卿女性的惯称,倒也贴切。
“**姐?”这称呼让司理理稍愣,随即恢复平静,觉得并无不妥。
“哦,就是‘沧海明月珠有泪’。其余几句我都明白,像下一句‘蓝田日暖玉生烟’,因为蓝田玉矿在阳光下会有朦胧雾气,看起来像烟雾。但这句‘沧海明月珠有泪’我不太懂。”
司理理正色说道,不再卖弄风情,确实对这句存疑。她并非虚伪,向来爱诗,遇到佳作总会反复品味。
整首诗中的典故她大多了解,唯独这句“沧海明月珠有泪”,虽音韵和谐、意境优美,却不知所指何意。
换了旁人,李旭或许难以回答,但李商隐的《锦瑟》广为人知,其中每句都已被解析透彻。他上辈子尤其喜爱此诗,对其含义早已铭记于心。
“哦,我小时候读过一本古书,提到南海有鲛人,善织布又会落泪,泪水化为珍珠。”
“鲛人的泪珠圆润剔透,无瑕可寻,世人争相追逐。”
“那时许多人假装与鲛人相爱,待感情深厚便背弃承诺,鲛人每遇明月辄泣,泪珠如雨坠海。”
李旭娓娓道来,描绘的画面既凄美又哀婉,司理理不禁陷入沉思。
“原来如此,李公子学问渊博!”
司理理由衷夸赞,李旭听闻系统反馈,心中暗喜。
【因你的博学赢得他人赞赏,对方钦佩你的才智,声望值+10】
司理理整理情绪,笑意盈盈地拿起茶壶续茶,举杯道:“李公子,我以茶代酒敬您,希望您常来看我,我很想与您多相处。”
说着话,她面泛红晕,眉目含羞,宛如初恋少女。
为配合李旭年纪,她特意睁大双眼,显得更加纯真可爱。
李旭心中暗自窃笑,她这手段对那些情窦初开的小男生或许能奏效,但在他这般成熟的灵魂看来,简直就是滑稽可笑。
他丝毫不曾犹豫,顺着她说的话接着道:“择日不如撞日,既然今日我已至此,咱们不妨尽情亲近一番。”
司理理微微一愣,又仔细打量了一番李旭的表情,却发现他只是平淡地说着日常话语,全然没有那种意味。
这让司理理摸不清这年卿人的话是无意还是有意,便试探性地露出笑意问道:“真的吗?公子想怎样亲近呢?”
她尚不知晓,李旭内心早已忍俊不禁,因为系统再次传来提示!
【你的言辞让他人迷惑,认为你难以捉摸,声望+5】
既然系统给予了鼓励,李旭更加确信可以从司理理那里获取声望。
“我听外面有人说,来姐姐这儿就能钻进锦被,不知姐姐的锦被是否柔软。”
李旭大大咧咧地说着,还故意昂起头,眼睛朝司理理背后的帷帐望去。
司理理心里暗自生气,怎有人说话如此直白?
然而看他那模样,又不确定他是否真懂,只能强装镇定地回应:“李公子取笑了,我的床榻不习惯供外人使用,但若公子愿意留宿,我也愿为公子重新铺设一床。”
这话含糊其辞,既可以理解为司理理主动邀请李旭共处一室,也可以单纯视为只为他单独准备一张床,实则是精心设计的一场拉锯战。
但这已是司理理能做到的最佳方式了。
“再说,这题目还是司理理当场合出,我只是即兴创作,大家心里有数。即便要抄,又怎能事先备好这些未发表的佳作?”
他言辞清晰,神情坦荡,令人无法小觑,顿时引发了一阵波动。
“李……”
“是皇室的李氏……”
“哎呀,李旭,那可是今年刚满十岁的九皇子啊!”
船舱内皆非愚钝之人,至少消息都很灵通。
在帝都之中,同姓李且名为李旭的,无疑便是长辈们提醒要留意的那位怀妃娘娘所出的庆国九皇子!
意识到这一事实,所有质疑顿时烟消云散。
毕竟,谁敢对皇子有所怀疑呢?更何况,皇子说得有理,以他的身份地位,根本没必要干这种低劣之事。
更重要的是,这些诗的确写得极好,赞美起来绝对是诚心诚意!
”
“果然英雄出少年!少年人的妙笔令吾辈汗颜,老夫确已老矣!”
“少年人的这几首诗定会流传千古,当广为传诵!”
“少年人举止优雅,作诗独树一帜,读来余韵悠长,难以忘怀!”
“正是如此!少年人才华横溢,令人由衷敬佩!”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多么豪迈洒脱!”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话道尽了多少错失与遗憾!”
一连串的赞美如同泉水般涌出,李旭虽听不清细节,却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溢美之词。
更令他注意的是,耳畔的系统提示音自方才起便未曾停歇。
【你持续不断的诗文引来他人关注,有人揣测你的身份,声望值+5】
【声望值+5】
【声望值+3】
【声望值+2】
【】
对面那桌的官家子弟们早已吓得腿软,只想溜之大吉!
一直显得沉稳的徐公子,此刻竟成了最慌张的一个。他颤巍巍地挤出一句话,身子却已瘫软无力。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幸亏没敢大声嘲笑。”“你还好意思说!”“谁能想到这人年纪卿卿就独闯青楼呢。”“别再说了,再提都可能送命。”
突然转移话题,“九皇弟的诗作怎么样?”“当然是绝品!”“没错,不仅措辞巧妙,诗句更是精炼,仿佛亲眼所见。”他们开始热烈赞美那些诗作,声音渐高,一时间气氛和谐,人人点头赞叹。
由于他们的文学造诣普遍较高,很快,众人的赞赏声纷纷加入。不知不觉间,他们成了夸赞李旭的核心人物。
然而,尽管口中赞美不断,偶尔彼此交换的目光却流露出他们内心的不安。
这九皇子年仅十岁,或许还是头一次离宫,竟然直接来到青楼,真是
后边实在难以想象,一想就觉得可怕。
他们的赞誉不仅引得旁人随声附和,连露台上观察形势的司理理也眼前一亮。
她深知这一桌公子的身份,背后尽是朝中官员。有了他们的肯定,这位新来的年卿人,在京城最高层圈子中必定能混得开。
想到这里,司理理心中已有计策。她将李旭给她的诗稿精心整理,亲自放入侍女递上的锦盒并盖紧。
随后,她双手捧着锦盒,高举向四周示意,略施一礼便转身离开。
“唉……”
这一举动引来众多宾客的叹息,声音交织成一片洪流。
有人不明所以,追问:“怎么回事?出了什么事?司理理为何离开?”“这是什么意思?你们为何叹息?”
有人发问,自然有人回答,笑着解释道:“你们是刚来的吧?司姑娘的规矩叫‘封诗入锦’,装进锦盒里的诗文会被她珍藏,随时观赏。”
话未说完,另一人打断了他,用一种暧昧的语气急切地说:“嘿嘿,所谓‘入锦’,既指诗文进盒,也意味着作者能成为她的座上宾,共赴云雨。”
(未完待续)
这句话听上去实在刺耳,不过倒也没错。
此时,已有侍女进入李旭的房间,柔声说道:“李公子,司姑娘请您去她的闺房一叙。”
李旭眉毛一挑,微微颔首:“带路吧!”
侍女略施一礼,转身作势引导。
李旭迈步走出房间,在众人的艳羡目光中,随着侍女的脚步沿二楼画廊绕了一圈,来到船尾的一间厢房门前。
一路上,楼下宾客无不眼巴巴地看着这个尚未长大的少年,跟着侍女走进船尾,又是一阵叹息。
“唉,没想到今日竟然是这位小公子拔得头筹。”
“谁让我们技不如人呢!”
“这小子将来必定是个风流老手,这般年纪便直奔青楼,头一晚就做了花魁的客人,我们真是自愧不如啊。”
“羡慕也没用,这小公子即使不是我们猜测的那位,也必是出身显赫,本就不缺女人。”
“不过他的诗确实写得好。”
这些议论,李旭自然听不到,但脑海中的系统不断传来声望增加的声音,让他心情极为舒畅。
虽然现在应该是下午,光线不该如此昏暗。
但这里是画舫二楼船尾,周围似乎有意遮住了光线,使得此处暗如夜色。
这间厢房里点着红烛,烛光映在纸窗上,投下一个美妙绝伦的女子身影。
“李公子来了。”
侍女喊了一声,卿卿推开房门。
“李公子呃”
房门刚开,司理理原本面带微笑准备上前迎接,却一眼看见李旭身旁的赵高,顿时愣住,笑容僵在脸上。
“李公子,我的闺房不是什么危险之地,您的这位……”
司理理见过不少达官贵人,但从没见有人带着随从来自己闺房的,这位还是头一遭。
李旭微微一笑,看似天真地说:“这随从从小便与我相识,若他不在身边,我会觉得不安。”
说完,他又像哄孩子般安慰道:“不过你别怕,他是个木头人,不言不语,不会打扰我们谈诗论词的。”
李旭特意加重了“谈诗论词”四个字,如果是成年人听了,无疑是一种明显的调侃。
可从这个看起来十岁左右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多少让司理理啼笑皆非。
她仔细盯着李旭的眼睛,发现这孩子长得确实俊美。
但这小家伙是真的单纯,还是故意装傻占便宜?
司理理试探了几句,李旭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让她也无可奈何,只好把两人请进房内。
“李公子,能否为我解释一下这句诗的意思?我不太明白。”
司理理自称小女子,虽略显勉强,但凭借专业素养迅速恢复自然。李旭对此颇觉新奇,作为成年人却以孩童之姿被少女视作同辈,甚至隐约试探,令他兴趣盎然。
“**姐,您是哪句不懂?”李旭沿用前世对年卿女性的惯称,倒也贴切。
“**姐?”这称呼让司理理稍愣,随即恢复平静,觉得并无不妥。
“哦,就是‘沧海明月珠有泪’。其余几句我都明白,像下一句‘蓝田日暖玉生烟’,因为蓝田玉矿在阳光下会有朦胧雾气,看起来像烟雾。但这句‘沧海明月珠有泪’我不太懂。”
司理理正色说道,不再卖弄风情,确实对这句存疑。她并非虚伪,向来爱诗,遇到佳作总会反复品味。
整首诗中的典故她大多了解,唯独这句“沧海明月珠有泪”,虽音韵和谐、意境优美,却不知所指何意。
换了旁人,李旭或许难以回答,但李商隐的《锦瑟》广为人知,其中每句都已被解析透彻。他上辈子尤其喜爱此诗,对其含义早已铭记于心。
“哦,我小时候读过一本古书,提到南海有鲛人,善织布又会落泪,泪水化为珍珠。”
“鲛人的泪珠圆润剔透,无瑕可寻,世人争相追逐。”
“那时许多人假装与鲛人相爱,待感情深厚便背弃承诺,鲛人每遇明月辄泣,泪珠如雨坠海。”
李旭娓娓道来,描绘的画面既凄美又哀婉,司理理不禁陷入沉思。
“原来如此,李公子学问渊博!”
司理理由衷夸赞,李旭听闻系统反馈,心中暗喜。
【因你的博学赢得他人赞赏,对方钦佩你的才智,声望值+10】
司理理整理情绪,笑意盈盈地拿起茶壶续茶,举杯道:“李公子,我以茶代酒敬您,希望您常来看我,我很想与您多相处。”
说着话,她面泛红晕,眉目含羞,宛如初恋少女。
为配合李旭年纪,她特意睁大双眼,显得更加纯真可爱。
李旭心中暗自窃笑,她这手段对那些情窦初开的小男生或许能奏效,但在他这般成熟的灵魂看来,简直就是滑稽可笑。
他丝毫不曾犹豫,顺着她说的话接着道:“择日不如撞日,既然今日我已至此,咱们不妨尽情亲近一番。”
司理理微微一愣,又仔细打量了一番李旭的表情,却发现他只是平淡地说着日常话语,全然没有那种意味。
这让司理理摸不清这年卿人的话是无意还是有意,便试探性地露出笑意问道:“真的吗?公子想怎样亲近呢?”
她尚不知晓,李旭内心早已忍俊不禁,因为系统再次传来提示!
【你的言辞让他人迷惑,认为你难以捉摸,声望+5】
既然系统给予了鼓励,李旭更加确信可以从司理理那里获取声望。
“我听外面有人说,来姐姐这儿就能钻进锦被,不知姐姐的锦被是否柔软。”
李旭大大咧咧地说着,还故意昂起头,眼睛朝司理理背后的帷帐望去。
司理理心里暗自生气,怎有人说话如此直白?
然而看他那模样,又不确定他是否真懂,只能强装镇定地回应:“李公子取笑了,我的床榻不习惯供外人使用,但若公子愿意留宿,我也愿为公子重新铺设一床。”
这话含糊其辞,既可以理解为司理理主动邀请李旭共处一室,也可以单纯视为只为他单独准备一张床,实则是精心设计的一场拉锯战。
但这已是司理理能做到的最佳方式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庆:我九皇子,抱月楼之主,大庆:我九皇子,抱月楼之主最新章节,大庆:我九皇子,抱月楼之主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庆:我九皇子,抱月楼之主,大庆:我九皇子,抱月楼之主最新章节,大庆:我九皇子,抱月楼之主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