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沉如墨。
杨府库房内,负责看守御赐牌匾的两个家丁睡得人事不省,连院外更夫的梆子声都没能惊扰他们的好梦。
“啊——!”
一声尖叫,撕破了杨府后半夜的宁静,把府内沉睡的人们尽数惊醒。
灯火一盏盏亮起,脚步声杂沓。
最先赶到库房的是巡夜的护院,只见那两个本该守夜的家丁瘫软在地上,面无人色,指着库房内,抖得不成样子。
“牌……牌匾!”
管家匆匆披衣赶来,当他看清库房内的景象时,身子晃了晃,差点没站稳。
那块紫檀为底,御笔亲题“乐善好施”四个鎏金大字的牌匾,此刻静静地躺在原处。
只是,那原本熠熠生辉的金色大字,竟被浓稠的黑墨泼洒得一塌糊涂,污秽不堪,哪还有半点皇家的威严!
“快!快去禀报老太君!还有二爷!”管家声音都变了调,带着哭腔。
杨恒文被人从热被窝里薅了出来,睡眼惺忪,头发乱得像鸡窝,嘴里咕哝着:“哪个天杀的扰小爷清梦!是不是紫嫣姑娘想我了?”
当他被半推半搡地带到库房,看清那块被污损的牌匾时,脸上的迷糊一下子僵住了。
下一刻,哭嚎声震天响,传遍了杨府。
“哇——!我的牌子!我的金字大牌子啊!”杨恒文一屁股坐地上,拍着大腿,哭得鼻涕眼泪横飞,“哪个挨千刀的坏蛋干的!这是皇上赏给我的!他敢泼我的牌子,就是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他哭嚎着,嗓子都快劈了:“我要报官!我要进宫!我要告诉皇上,有人欺负我!呜呜呜,我的漂亮牌子啊!”
紫嫣也赶了过来,她没有理会杨恒文的哭闹,径直走到牌匾前,蹲下身仔细查看。
她伸出手指,轻轻沾了一点那未干的墨汁,凑到鼻尖闻了闻,眉头轻轻一皱。
这墨,不是寻常货色,带着股怪味儿。
泼墨的手法干净利落,不像是毛贼慌乱下手,倒像是存心使坏。
这是冲着杨家来的,不是警告,就是想栽赃!
“夫君,莫哭了。”紫嫣起身,走到杨恒文身边,声音还是那么稳,却能让人心里踏实些。
“不行!我要去找皇上!”杨恒文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嚷嚷,“他们欺负我傻,以为我好欺负!皇上给我撑腰,我一定要让皇上给我做主!”
他嚷嚷着就要往外跑,被几个下人手忙脚乱地拦腰抱住。
“都住手!”一个苍老但有劲的声音响了起来。
杨老太君在芷荷的搀扶下,慢慢走了进来。
她看了一眼那被污损的牌匾,脸色铁青,然后看着地上撒泼的杨恒文。
“哭哭啼啼,成何体统!”老太君沉声道,“天塌不下来!管家,即刻派人去京兆府报案,就说府上遭了贼,御赐之物被污。其他的事情,等天亮了再说!”
老太君发了话,杨恒文的哭声也小了点,还一抽一抽地抹眼泪,嘴里念叨着:“我的牌子……我的金子……”
京兆府尹赵明诚接到报案的时候,天还未大亮。
听说是杨国公府上,皇上御赐给杨家那个傻二爷的牌匾被人给泼了黑狗血,这位赵府尹,只觉得脑门子嗡嗡的,头皮发炸。
御赐之物在国公府内被污!
这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绝对不小。
办好了,是本分;办砸了,那脑袋上的乌纱帽怕是保不住了。
尤其这事儿还牵扯到杨家,牵扯到那个最近在京城搅弄风云的翰林粮庄,更牵扯到龙椅上那位心思难测的陛下。
“备轿!立刻去杨府!”赵明诚不敢有丝毫怠慢。
这消息跟长了腿似的,很快便传遍了京城权贵圈。
东宫之内,太子李弘煜听到这个消息,嘴角那笑,藏都藏不住,全是看好戏的样儿。
东宫。
太子李弘煜听闻杨府牌匾被污,嘴角那抹幸灾乐祸的笑意,是如何也掩不住。
“哼,杨家!真当自己是根葱了?父皇稍稍给点颜色,他们就敢开染坊!这下可好,御赐的牌匾都保不住,看他们还有什么脸面在京城立足!”他对着身边的幕僚,语气轻蔑至极。
“那个杨恒文,更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草包!一块牌匾都守不住,还妄想借此光耀门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幕僚连忙凑趣:“殿下所言极是。此事一出,杨家在陛下面前定然失了圣心。翰林粮庄想借着御赐牌匾大出风头的盘算,也算是彻底落空了!”
二皇子府邸,气氛却截然不同。
李弘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书房内来回踱步,额角渗出密密的汗珠。
“怎么会这样!牌匾被污,这不明摆着是打父皇的脸吗?父皇若是一怒之下迁怒杨家,怪罪到翰林粮庄头上……”他越想越心焦,“粮庄的生意好不容易才有点起色,可万万不能在这节骨眼上出岔子啊!”
他如今与杨恒文,与翰林粮庄,早已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荣辱与共。
杨府,杨恒文的院落内。
所有下人被遣退,杨恒文脸上那股子悲痛欲绝的痴傻之态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寒潭般的沉静。
“查得如何?”他看向紫嫣。
紫嫣轻轻摇头:“现场没留下什么痕迹,对方手段很老道。泼上去的墨汁是特制的,不是市面上能轻易买到的东西。看样子,要么是府里有内应,要么就是对杨府的巡夜布防一清二楚。”
杨恒文发出一声冷哼:“目的很清楚,不想让我们把牌匾挂出去,打压翰林粮庄,也顺道试试皇上的态度。”
“夫君觉得,会是谁干的?”紫嫣问。
“还能有谁?”杨恒文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不是太子那边沉不住气了,就是户部那个周显贼心不死,想借机再恶心咱们一回。或者,是周显背后的人,贼心不死,还想继续探咱们的底。”
紫嫣略作思忖:“周显如今自身难保,怕是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能耐。太子那边,倒是最有可能,他最不希望我们借着皇恩起势。”
“不管是谁,”杨恒文放下茶杯,眸底寒光一闪,“动了我的东西,就得有掉层皮的觉悟。”
紫嫣应道:“玉鸾楼的人已经在全力追查,特别是那种特制墨汁的来路,还有昨夜京城各方暗地里的动静,都盯紧了。”
杨恒文微微颔首:“很好。对外,你让许翰林把话放出去,就说牌匾只是不小心沾了点污渍,已经请了京城最好的巧匠修补,用不了几日就能焕然一新。悬挂牌匾的仪式照旧,只是日子稍微往后挪挪。”
他嘴角牵起一抹算计的弧度:“另外,让庄延那边,也‘不小心’漏点风声出去,就说杨家已经摸到些真凶的眉目了,只是顾忌着某些大人物的颜面,暂时还没捅破。”
紫嫣何等聪慧,当即明白了杨恒文的用意:“夫君是想敲山震虎,引蛇出洞?”
“蛇不露头,怎么打?”杨恒文淡然一笑,“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家伙这么没定力,自己先跳出来。”
皇宫,御书房。
鸿禧皇帝听着高无庸关于杨府御赐牌匾被污的奏报,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神情,既没有半分怒意,也没有显露丝毫的惊讶。
“知道了。”
简简单单三个字,便再无其他表示。
高无庸垂首立在一旁,心中对这位主子的敬畏又深了一层。御赐之物当众被污,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泼天的大事,可皇上却淡定得仿佛早就料到了一般。
这反常的平静之下,又在酝酿着何等风雷?京城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观望,揣度圣意。
京兆府尹赵明诚亲自领着一队官差,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杨府查案。
杨老太君亲自出面接待,言语间客客气气,却又滴水不漏,只说是府上戒备不严,让宵小之辈钻了空子,一切都仰仗赵大人明察秋毫,秉公办理。
赵明诚在库房内外来来回回勘查了好几遍,又把当晚值夜的家丁叫来盘问了半天,却始终没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正急得抓耳挠腮。
就在这时,杨恒文又“非常凑巧”地晃悠了过来,手里还捏着个刚买的糖画,一边美滋滋地舔着,一边含糊不清地嚷嚷:“赵大人,赵大人,我跟你说个事儿!我昨儿晚上,好像……好像瞅见个黑影,鬼鬼祟祟的,从那边墙头‘嗖’地一下就翻过去了!”
他伸出沾满糖稀的手指,朝着一个方向胡乱比划。
赵明诚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心里微微一动,那面围墙之外,正对着京城一条颇为偏僻的小巷。
“二爷,那您可曾看清那人往哪个方向去了?”赵明诚耐着性子,柔声问道。对这个傻子的话,他本没抱太大指望。
“嗯……”杨恒文歪着脑袋,作努力回忆状,口水差点滴到糖画上,“好像……好像是往吏部那个李侍郎他们家那个方向跑了!对!我还闻到一股子臭墨水的味儿,跟我家牌匾上那味儿,一模一样!”
吏部李侍郎?赵明诚的心猛地往下一沉。这位李侍郎,可是朝中出了名的太子党羽,平日里与东宫往来甚密。
这傻子的话,能当真吗?
可眼下案情毫无进展,赵明诚思忖片刻,决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不动声色地将杨恒文的话记在心里,又假意安抚了几句,便带着手下官差匆匆离去。
他哪里会想到,杨恒文那看似随口的一指,实则是精心布下的一枚棋子。
赵明诚领着人,顺着杨恒文那句“疯话”提供的方向,暗中摸排。还真别说,就在那位与太子殿下过从甚密的吏部李侍郎府邸附近,竟当真发现了一些不太寻常的痕迹。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京兆府的官差奉命对李府进行搜查时,居然真的在李侍郎府中一个堆放杂物的偏僻柴房里,搜出了一罐尚未用完的特制墨汁!经过比对,那墨汁的成分,与污损杨府牌匾的墨迹,几乎别无二致!
不仅如此,柴房的角落里,还搜出了几件揉成一团、未来得及处理的黑色夜行衣!
人赃并获!
这一下,整个京兆府衙门,彻底炸开了锅!
杨府库房内,负责看守御赐牌匾的两个家丁睡得人事不省,连院外更夫的梆子声都没能惊扰他们的好梦。
“啊——!”
一声尖叫,撕破了杨府后半夜的宁静,把府内沉睡的人们尽数惊醒。
灯火一盏盏亮起,脚步声杂沓。
最先赶到库房的是巡夜的护院,只见那两个本该守夜的家丁瘫软在地上,面无人色,指着库房内,抖得不成样子。
“牌……牌匾!”
管家匆匆披衣赶来,当他看清库房内的景象时,身子晃了晃,差点没站稳。
那块紫檀为底,御笔亲题“乐善好施”四个鎏金大字的牌匾,此刻静静地躺在原处。
只是,那原本熠熠生辉的金色大字,竟被浓稠的黑墨泼洒得一塌糊涂,污秽不堪,哪还有半点皇家的威严!
“快!快去禀报老太君!还有二爷!”管家声音都变了调,带着哭腔。
杨恒文被人从热被窝里薅了出来,睡眼惺忪,头发乱得像鸡窝,嘴里咕哝着:“哪个天杀的扰小爷清梦!是不是紫嫣姑娘想我了?”
当他被半推半搡地带到库房,看清那块被污损的牌匾时,脸上的迷糊一下子僵住了。
下一刻,哭嚎声震天响,传遍了杨府。
“哇——!我的牌子!我的金字大牌子啊!”杨恒文一屁股坐地上,拍着大腿,哭得鼻涕眼泪横飞,“哪个挨千刀的坏蛋干的!这是皇上赏给我的!他敢泼我的牌子,就是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他哭嚎着,嗓子都快劈了:“我要报官!我要进宫!我要告诉皇上,有人欺负我!呜呜呜,我的漂亮牌子啊!”
紫嫣也赶了过来,她没有理会杨恒文的哭闹,径直走到牌匾前,蹲下身仔细查看。
她伸出手指,轻轻沾了一点那未干的墨汁,凑到鼻尖闻了闻,眉头轻轻一皱。
这墨,不是寻常货色,带着股怪味儿。
泼墨的手法干净利落,不像是毛贼慌乱下手,倒像是存心使坏。
这是冲着杨家来的,不是警告,就是想栽赃!
“夫君,莫哭了。”紫嫣起身,走到杨恒文身边,声音还是那么稳,却能让人心里踏实些。
“不行!我要去找皇上!”杨恒文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嚷嚷,“他们欺负我傻,以为我好欺负!皇上给我撑腰,我一定要让皇上给我做主!”
他嚷嚷着就要往外跑,被几个下人手忙脚乱地拦腰抱住。
“都住手!”一个苍老但有劲的声音响了起来。
杨老太君在芷荷的搀扶下,慢慢走了进来。
她看了一眼那被污损的牌匾,脸色铁青,然后看着地上撒泼的杨恒文。
“哭哭啼啼,成何体统!”老太君沉声道,“天塌不下来!管家,即刻派人去京兆府报案,就说府上遭了贼,御赐之物被污。其他的事情,等天亮了再说!”
老太君发了话,杨恒文的哭声也小了点,还一抽一抽地抹眼泪,嘴里念叨着:“我的牌子……我的金子……”
京兆府尹赵明诚接到报案的时候,天还未大亮。
听说是杨国公府上,皇上御赐给杨家那个傻二爷的牌匾被人给泼了黑狗血,这位赵府尹,只觉得脑门子嗡嗡的,头皮发炸。
御赐之物在国公府内被污!
这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绝对不小。
办好了,是本分;办砸了,那脑袋上的乌纱帽怕是保不住了。
尤其这事儿还牵扯到杨家,牵扯到那个最近在京城搅弄风云的翰林粮庄,更牵扯到龙椅上那位心思难测的陛下。
“备轿!立刻去杨府!”赵明诚不敢有丝毫怠慢。
这消息跟长了腿似的,很快便传遍了京城权贵圈。
东宫之内,太子李弘煜听到这个消息,嘴角那笑,藏都藏不住,全是看好戏的样儿。
东宫。
太子李弘煜听闻杨府牌匾被污,嘴角那抹幸灾乐祸的笑意,是如何也掩不住。
“哼,杨家!真当自己是根葱了?父皇稍稍给点颜色,他们就敢开染坊!这下可好,御赐的牌匾都保不住,看他们还有什么脸面在京城立足!”他对着身边的幕僚,语气轻蔑至极。
“那个杨恒文,更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草包!一块牌匾都守不住,还妄想借此光耀门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幕僚连忙凑趣:“殿下所言极是。此事一出,杨家在陛下面前定然失了圣心。翰林粮庄想借着御赐牌匾大出风头的盘算,也算是彻底落空了!”
二皇子府邸,气氛却截然不同。
李弘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书房内来回踱步,额角渗出密密的汗珠。
“怎么会这样!牌匾被污,这不明摆着是打父皇的脸吗?父皇若是一怒之下迁怒杨家,怪罪到翰林粮庄头上……”他越想越心焦,“粮庄的生意好不容易才有点起色,可万万不能在这节骨眼上出岔子啊!”
他如今与杨恒文,与翰林粮庄,早已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荣辱与共。
杨府,杨恒文的院落内。
所有下人被遣退,杨恒文脸上那股子悲痛欲绝的痴傻之态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寒潭般的沉静。
“查得如何?”他看向紫嫣。
紫嫣轻轻摇头:“现场没留下什么痕迹,对方手段很老道。泼上去的墨汁是特制的,不是市面上能轻易买到的东西。看样子,要么是府里有内应,要么就是对杨府的巡夜布防一清二楚。”
杨恒文发出一声冷哼:“目的很清楚,不想让我们把牌匾挂出去,打压翰林粮庄,也顺道试试皇上的态度。”
“夫君觉得,会是谁干的?”紫嫣问。
“还能有谁?”杨恒文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不是太子那边沉不住气了,就是户部那个周显贼心不死,想借机再恶心咱们一回。或者,是周显背后的人,贼心不死,还想继续探咱们的底。”
紫嫣略作思忖:“周显如今自身难保,怕是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能耐。太子那边,倒是最有可能,他最不希望我们借着皇恩起势。”
“不管是谁,”杨恒文放下茶杯,眸底寒光一闪,“动了我的东西,就得有掉层皮的觉悟。”
紫嫣应道:“玉鸾楼的人已经在全力追查,特别是那种特制墨汁的来路,还有昨夜京城各方暗地里的动静,都盯紧了。”
杨恒文微微颔首:“很好。对外,你让许翰林把话放出去,就说牌匾只是不小心沾了点污渍,已经请了京城最好的巧匠修补,用不了几日就能焕然一新。悬挂牌匾的仪式照旧,只是日子稍微往后挪挪。”
他嘴角牵起一抹算计的弧度:“另外,让庄延那边,也‘不小心’漏点风声出去,就说杨家已经摸到些真凶的眉目了,只是顾忌着某些大人物的颜面,暂时还没捅破。”
紫嫣何等聪慧,当即明白了杨恒文的用意:“夫君是想敲山震虎,引蛇出洞?”
“蛇不露头,怎么打?”杨恒文淡然一笑,“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家伙这么没定力,自己先跳出来。”
皇宫,御书房。
鸿禧皇帝听着高无庸关于杨府御赐牌匾被污的奏报,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神情,既没有半分怒意,也没有显露丝毫的惊讶。
“知道了。”
简简单单三个字,便再无其他表示。
高无庸垂首立在一旁,心中对这位主子的敬畏又深了一层。御赐之物当众被污,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泼天的大事,可皇上却淡定得仿佛早就料到了一般。
这反常的平静之下,又在酝酿着何等风雷?京城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观望,揣度圣意。
京兆府尹赵明诚亲自领着一队官差,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杨府查案。
杨老太君亲自出面接待,言语间客客气气,却又滴水不漏,只说是府上戒备不严,让宵小之辈钻了空子,一切都仰仗赵大人明察秋毫,秉公办理。
赵明诚在库房内外来来回回勘查了好几遍,又把当晚值夜的家丁叫来盘问了半天,却始终没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正急得抓耳挠腮。
就在这时,杨恒文又“非常凑巧”地晃悠了过来,手里还捏着个刚买的糖画,一边美滋滋地舔着,一边含糊不清地嚷嚷:“赵大人,赵大人,我跟你说个事儿!我昨儿晚上,好像……好像瞅见个黑影,鬼鬼祟祟的,从那边墙头‘嗖’地一下就翻过去了!”
他伸出沾满糖稀的手指,朝着一个方向胡乱比划。
赵明诚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心里微微一动,那面围墙之外,正对着京城一条颇为偏僻的小巷。
“二爷,那您可曾看清那人往哪个方向去了?”赵明诚耐着性子,柔声问道。对这个傻子的话,他本没抱太大指望。
“嗯……”杨恒文歪着脑袋,作努力回忆状,口水差点滴到糖画上,“好像……好像是往吏部那个李侍郎他们家那个方向跑了!对!我还闻到一股子臭墨水的味儿,跟我家牌匾上那味儿,一模一样!”
吏部李侍郎?赵明诚的心猛地往下一沉。这位李侍郎,可是朝中出了名的太子党羽,平日里与东宫往来甚密。
这傻子的话,能当真吗?
可眼下案情毫无进展,赵明诚思忖片刻,决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不动声色地将杨恒文的话记在心里,又假意安抚了几句,便带着手下官差匆匆离去。
他哪里会想到,杨恒文那看似随口的一指,实则是精心布下的一枚棋子。
赵明诚领着人,顺着杨恒文那句“疯话”提供的方向,暗中摸排。还真别说,就在那位与太子殿下过从甚密的吏部李侍郎府邸附近,竟当真发现了一些不太寻常的痕迹。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京兆府的官差奉命对李府进行搜查时,居然真的在李侍郎府中一个堆放杂物的偏僻柴房里,搜出了一罐尚未用完的特制墨汁!经过比对,那墨汁的成分,与污损杨府牌匾的墨迹,几乎别无二致!
不仅如此,柴房的角落里,还搜出了几件揉成一团、未来得及处理的黑色夜行衣!
人赃并获!
这一下,整个京兆府衙门,彻底炸开了锅!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最新章节,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最新章节,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