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 217 川饭店来了新员工

小说:我的饭馆通北宋 作者:庄申晨 更新时间:2025-08-30 00:20:48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刘牙郎风风火火赶到时,正撞见乔父拉着气气囔囔的乔母往外走,刘牙郎稍作退让,目送二老离去,心里直犯嘀咕。

  他擦着额间鬓角的汗水进店,落座后一边问:“这是作甚?该不会变卦了吧?”

  一边拎起桌上的茶壶,见是空的,复又搁下。

  “说是要暂缓……”

  吴铭将乔父适才所言简略告知。

  “呵,怕不是合起伙来坐地起价。”

  刘牙郎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旁人。

  吴铭却不这么认为,乔父乔母他接触不多,但乔大宝每天都会来买两个炊饼,时不时还会打包些卤肉带走,据他观察,应是个老实本分的人。

  “且不说这个,质库那边如何?”

  “我打问过了,利息因借贷数额而异,借贷万贯以上月息一厘,千贯以上为二厘五毫,百贯以上为三厘。我费了好一番口舌,终为吴掌柜谈定四百贯二厘五毫的月息,按单利计。”

  宋代的月息二厘五毫指的是2.5%,单利即一本一息,和“利滚利”的复利相对应,本朝明令禁止复利。

  借四百贯的话,每个月的利息便是十贯,当真不低!

  “省得了。”

  眼下倒是不急着借贷,乔家突然闹这么一出,明天指定是签不成契了。

  “另有一事。”吴铭岔开话头,“小店需再招几个人手:铛头一名,须有多年掌灶的经验;灶房杂役一名,须识得文字,解得刀工;跑堂伙计一名,以忠厚老实、勤快肯干为佳。”

  略一停顿,正色道:“刘牙郎,如今咱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前车之鉴,你切莫重蹈覆辙。”

  刘牙郎自是郑重承诺,再三保证,绝对会做好“背调”。

  承诺和保证不过是空谈,吴铭捏着他的把柄,这才是实打实的,谅他也不敢像上回那般敷衍。

  刘牙郎喜笑颜开,扩建店铺便是如此,无论是买卖房地还是招募长工,都少不得牙人作保。

  他早瞧出吴掌柜非比寻常,迟早做成正店,这才哪儿到哪儿,以后有的是生意可做。

  待细细问过吴掌柜的要求,刘牙郎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

  再一问工钱——

  “吴掌柜,恕我直言,东京城里合乎要求的庖厨,不是在正店掌灶,便是在富人家里主厨,愿意屈就贵店的只怕屈指可数,何况这工钱……委实太低了。”

  “工钱尚有商榷的余地,要求断不可降低。吴记虽只是陋巷小店,店堂之内却满坐名流雅士,门楣之下亦悬着欧阳学士亲题的匾额。”

  吴铭施展画饼大法:“当下投身吴记者,待他日扬名之时,便是股肱柱石、创店元老!届时所得酬答,又何止眼前这点绳头微利?刘牙郎生得一张粲花妙舌,该当比我更懂这些话术才是。”

  刘牙郎面露难色,心说你这不是为难我刘伯仁么?

  既要为人可靠,又要手艺出众,还要自愿“降薪”,这样的庖厨上哪儿找去?

  唔……

  刘牙郎忽然灵光一现,还真教他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心里已有主意,面上仍挂着苦笑:“刘某定当竭尽全力,纵是寻遍这东京城,也定不负吴掌柜所托!”

  吴铭笑道:“不必急于一时,在新店开张之前找齐人手即可。你放心,只要把事办好了,牙契钱少不了你的。”

  刘牙郎一走,谢清欢立刻掀起灶间布帘走出,捧着雕好的萝卜花求表扬,紧跟着提议道:“师父,工钱不是问题,只要将新来的铛头收作徒弟,不给工钱都行。”

  有道理。

  吴铭倒把这茬忘了,以他的本事,即便收正店铛头为徒,也绰绰有余。

  事实上,无论收不收徒,他都得教学。既然要学技术,薪资理应降低,相当于知识付费了。

  他打趣道:“那你的工钱以后是不是也不用给了?”

  谢清欢笑嘻嘻道:“师父不会不给的,师父最疼清欢了!”

  吴铭哑然失笑,这丫头当真鬼机灵得紧。

  谢清欢满心期待,她终于要有师弟师妹了!

  吴铭关上店门,嘱咐徒弟两句,回家歇息不提。

  翌日。

  八月伊始,吴铭仍早早到店,和小谢一起准备早饭。

  打粥之时,一如既往地和食客唠两句。

  本想趁机问问乔大宝,可是有什么顾虑,乔大宝今早却没来买炊饼。

  吃早饭时,吴铭把扩建店铺和招募人手之事告诉了李二郎和张关索。

  两人喜出望外,得知乔家出尔反尔,张关索哼道:“俺生平最恨无信之人,吴掌柜莫愁,俺带几个弟兄整治一番,准保教他家老实从命!”

  张关索昨日再度守住擂主之位,已是四连坐,如今身边确已围聚起一帮弟兄。

  像他这样的武夫或者说江湖中人,凡事总想着以武力解决,同绿林和黑道也只一线之隔。

  “不可。”吴铭肃然道,“做生意应和气生财,以武力胁迫只会适得其反,何况,乔家也不算失信,只要说动乔大宝,房子依然会卖给咱。此事你不许插手。”

  张关索垂首称是。

  李二郎冷不丁道:“某好像知道乔大宝为何不愿卖房……”

  此言一出,三双眼睛霎时齐刷刷落到他身上。

  “某也是猜测。”李二郎接着说,“掌柜的可还记得,乔大宝偶尔会来店里买一包卤肉带走?”

  “记得,每回都买三十文的猪头肉,对吧?”

  “对。奇怪的是,上上个旬休,乔叔替某修面时闲聊过几句,大宝似乎从未将买来的吃食带回家中。”

  谢清欢笑起来:“咱家的卤肉香入骨髓,吃独食有甚稀奇!”

  “不对。”吴铭摇头,“乔大宝素来孝顺,一回两回倒也罢了,回回如此委实反常。”

  “掌柜的所言极是。乔大宝上回来店里买卤肉,某特意拿这茬儿打趣过他,他虽然避而不答,那神态却教某确定了一件事——”

  李二郎压低声音道:“这卤肉应是买给心上人的。”

  复又叹气道:“恨不得把天底下最好的东西送给她,这种心情我最懂。”

  三人正作恍然大悟状,最后这句感慨瞬间给三人干沉默了。

  半晌,吴铭才起身拍拍他肩头,语重心长道:“这可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啊,二郎!”

  不过,二郎通过感同身受得出的结论,极具参考价值,大概率便是正解。

  婚姻嫁娶历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乔母相中了李炭翁家的孙女,只待卖了房,迁了新居,便将其娶进门来。

  乔大宝一向孝顺,断不敢在这种大事上违逆,可他又另有意中人,实不愿娶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为妻,因此才千方百计地阻挠卖房。

  这该如何是好?

  吴铭一时之间想不出主意,也并未细想,毕竟现在连乔大宝的意中人是谁都不知道,直接问他断不可行,只能等他下次来买猪头肉时,再做计较。

  有乔大宝拧着,倒也不怕刘保衡得逞,那便暂时维持现状吧,反正他也没钱。

  巳时刚过,李铁民登门收取账簿和七月的税钱,到店见着门前悬挂的匾额,尽管此前已有所耳闻,仍不免心头一惊。

  吃一堑长一智,吴铭这回是按采购量做的账,一点儿毛病没有。

  李铁民翻看着账簿,闲聊道:“前些日子,狄枢相于府中置宴设席,听闻是吴掌柜在操持?”

  东京的厨师圈子有点小啊,这才过去多久,竟连李行老都知道了?

  吴铭哪里晓得,其实是李铁民对他设置了“特别关注”,凡和他相关的动态,他总能第一时刻掌握。

  同样对他“特别关注”的,还有状元楼的刘保衡。

  吴铭忽然想到,李行老的店开在繁华地段,家里住的也是豪宅,显然是不差钱的主儿,何不问他借钱?利息肯定比质库低。

  遂将吴记意欲扩建之事告知。

  李铁民拊掌笑道:“好事啊!扩建实乃下策,依李某浅见,吴掌柜理应换个地段经营,于这陋巷之中守着一家小店,委实屈才啊!”

  吴铭立刻顺着他的话说:“吴某倒也想在繁华地段开家大酒楼,怎奈开支不菲,着实负担不起啊!”

  “吴掌柜说笑了,贵店能以琉璃杯待客,岂会差这点小钱?”

  “……”

  吴铭噎了下,涌到嘴边的话被硬生生堵了回去。

  借钱的话终究没能说出口。

  也罢。

  送走李行老,吴铭正欲转身进店,忽听得一声喊:

  “吴掌柜!”

  驻足回头看去。

  刘牙郎快步走来,容光满面,身后跟着一辆青幄牛车和一辆太平车,驾车的胖妇人莫名有点眼熟。

  不待站定便兴冲冲道:“吴掌柜,你要寻的铛头和灶房杂役,我给你带来了!”

  这么快?!

  吴铭轻轻皱眉,将刘牙郎拉至一旁,低声责备:“我昨日怎么跟你说的?让你细细甄别,不要把来历不明的人带来,你倒好——”

  “吴掌柜尽可放心!”刘牙郎笑吟吟地截断话头,“这二位定教吴掌柜满意。”

  话音落下,牛车也随之停稳,车帘掀起,吴铭抬头看去,霎时瞠目愕然。

  “……何厨娘?!”

  “吴掌柜。”

  何双双下得车来,浅浅一福,双颊微微泛红。

  何厨娘嗜厨成痴,在行内早已人尽皆知,她甚至还办过一场“比厨招亲”,吸引了无数名厨登台竞技,怎奈比的是她最擅长的刀工和雕工,愣是没人胜过她。

  何厨娘因此一战成名,获封“东京刀工第一”的美誉,身价也随之暴涨。

  这事当时闹得挺大的,那些个名厨平白无故成了何厨娘的垫脚石,心里自不痛快,私下里没少说闲话。

  刘牙郎虽和何厨娘不熟,却也知晓她的脾性,只要能精进厨艺,莫说钱少店小,哪怕倒贴钱,她也心甘情愿。

  今日登门一试,果真如他所料!

  何双双终于等来了吴掌柜的聘书,尽管和她预想的有所不同。

  听罢事情的来龙去脉,她蓦然醒悟,似乎除拜师和拜堂之外,还有一条学艺途径:花钱学艺!

  恰逢吴掌柜缺钱又缺人手,天赐良机岂容错过!

  何双双一丝迟疑也无,立刻唤锦儿备轿。

  倒是锦儿一脸的不知所措:“师父若去吴记掌灶,那我哩?”

  刘牙郎笑道:“吴掌柜另要招一个识得文字、解得刀工的帮手,依我看,此务非锦儿娘子莫属。”

  于是乎,三人便兴高采烈地直奔吴记川饭。

  吴铭对此一无所知,只觉得刘牙郎忒不靠谱,何双双乃东京最负盛名的厨娘,多少富贵人家排着队请她上门操持宴席,怎会瞧得上吴记这样的小店?

  “许是刘牙郎没把话说清楚,以致何厨娘有所误解,小店要招的是全职铛头,何厨娘若是应聘,以后便当不成私厨了……”

  何双双断然道:“替人操持宴席只为挣钱,如今钱已挣够,这私厨不当也罢!”

  哎哟呵!你还真想来啊!

  那敢情好啊!何厨娘的基本功足够扎实,锦儿是她的爱徒,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当个切配师绰绰有余。

  但有些话必须提前说开,省得以后扯皮,勿谓言之不预也。

  吴铭认真道:“小店生意不错,活计较寻常食肆多出一倍以上,远比当私厨辛苦,且工钱不算高,签的又是三年长契,何厨娘切莫冲动行事,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何双双只一个问题:“我若成了贵店铛头,可否随吴掌柜学艺?”

  “这个自然。”

  “我指的是师徒之间的技艺相授,而非口头指点。你如何教谢厨娘,也应如何教我,不可区别对待。只是双双已有师承,不能再拜吴掌柜为师,还望见谅。”

  “无妨,吴某定当倾囊相授,绝不藏私。”

  何双双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皮,这正是她所求的。

  当然,她也深知吴掌柜所求,当即唤道:“马大娘——”

  那胖妇人立时紧了紧手中缰绳,将太平车驱至近前。吴铭猛地想起来,上回在乞巧市见过这马大娘一面,想来是何厨娘府上的女使。

  太平车上满载着木箱,何双双随手掀开一个。

  吴铭稍稍睁大了眼,这是几个意思?想用金钱腐蚀我?我岂是那种见钱眼开之人!

  何双双笑道:“听闻吴掌柜缺钱急用,这里有五百贯,若是不够,我再唤人取来。你我虽无师徒之名,拜师礼却断不可少,还望吴掌柜万莫推辞。”

  “这……”

  话都让她说了,吴铭哪怕想推辞也再难开口。

  何况这笔钱来得正是时候,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用句时髦的话说:真是送到他的心趴上了。

  “既是何厨娘的一片诚意,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转头对刘牙郎道:“那便立契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饭馆通北宋,我的饭馆通北宋最新章节,我的饭馆通北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