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杨锦文,就是痕检中队的几个人血压都升上来了。

  四个死者,三个女性,其中两个,一看长相,还是学生。

  一时间,屋子里陷入长时间的静默。

  温玲的闭着眼,深呼吸了几次,开始喊道:“开始验尸。”

  除了温玲之外,市局原本还有一个法医,名叫张晋康,已经快六十了,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给他打下手的是一个叫谭远的年轻人,是他的徒弟。

  温玲之所以突然被调到市局,就是张晋康除了快要退休之外,身体也熬不住了。

  常年的跪地验尸,腰间盘突出,以及身体机能下降,不管是精力,还是判断力都不太行了。

  温玲的爷爷是市局老法医,也是张晋康的师父,他是知道温玲的技术水平的,所以这次来,也只是帮忙打打下手。

  首先是门口的第一具尸体。

  县局的技术老高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份手写的说明,开口道:“第一名死者,叫王建,是这家的户主,化肥厂的办公室主任,今年38岁。”

  痕检主任宋军点点头,开始让自己的两个徒弟开始工作,一个放置号码牌,一个开始拍照。

  顿时,屋子里响起了“咔嚓”的快门声。

  拍摄死者的照片,需要用到标尺,而且还需要多角度拍摄,囊括死者附近的物品等等。

  等照片拍完了后,宋军向温玲喊道:“我这边行了。”

  温玲几个人走过来,蹲在一号死者的身边,戴着手套,把尸体轻轻摆正。

  王建是戴眼镜的,但被杀的时候,他的金丝眼镜掉在了地上,就在餐桌下面。

  温玲仔细观察着他身上的伤口,一边道:“腹部四处伤口,脐上一处,中线偏一处,挨着左肾一处。

  从出血量情况看,伤口很深,应该是已经触及腹内器官。

  除此之外,颈部割裂是主要死因……”

  温玲看了看餐桌旁边的地板,明显是拖把拖过的血痕。

  她再往后一看,两间卧室的凶杀现场,连接饭桌这边,有半米宽的拖把血印子。

  也就是说,凶手在临走之前,把自己的血脚印给擦掉了!

  温玲道:“现在还无法判断出血量,不过利器刺破颈动脉,导致大出血应该是主要死因。”

  说完后,她看了看站在旁边的师哥,也就是张晋康老法医。

  他俩都出自一个师父,关系自然是师哥和师妹。

  张晋康皱眉:“应该就是这样,不过有一点,尸体应该是被动过的。”

  温玲正在打量周边,杨锦文指着门口:“他应该是在门口遇袭的。”

  张晋康问道:“怎么说?”

  凶案现场,特别是利器刺杀,凶手在杀害被害者的同时,会造成对方身体出血,或者是大出血。

  现场的出血情况,是复原案件的重要线索之一,也就电视剧里常说的现场分析。

  资深的、懂一些技术的老刑警,光凭现场的血迹,便能推断出案发时,凶手和被害者的博弈情况。

  杨锦文说一号死者是在门口遇袭的,也就是在分析现场。

  他指了指被害者穿着的皮鞋:“这么大的出血量,死者的鞋底却很干净,连一点血迹都没沾染上。所以我琢磨,他应该是在进门之后,被藏在屋里的凶手连刺三刀。”

  这会儿,温玲一边用剪刀剪开死者腹部伤口的衣服,一边倾听着。

  “凶手应该不止一个人,被害者受伤之后,就被另一个人拽倒在地,紧接着握刀的凶手,就捅了被害者的喉咙。

  被捅的地方就在门前三米,挨着茶几的地方,尽管凶手用拖把擦掉了痕迹,但我觉得那边才是被害者正在死的地方。

  而且你们瞧,拖把的痕迹那边也最多,到死者现在这个位置,半米宽的拖把印,几乎是来回拖了好几遍。”

  张晋康点头:“应该是。”

  这时候,温玲正在检查死者的双手。

  双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凝固着血痂,死前应该是太过痛苦,所以捂了喉咙。

  要是有搏斗,手上和指甲里肯定会残留一些东西。

  温玲在表面没法看出东西来,于是她拿出马蹄镜,对着死者指甲,然后一瞧。

  随后,她抬起头来:“镊子,无菌棉,证物袋。”

  杨锦文赶紧从勘察箱里把东西拿给她。

  温玲一边提取证物,一边道:“指甲里有血痕,有可能是他自己的,也有可能是凶手的。但残留了几缕毛发纤维,他应该抓到过凶手。”

  这是好消息。

  国外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叫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这一理论认为,犯罪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物质交换的过程。

  作案人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总是跟各种各样的物质,实体发生接触和互换关系。

  因此,犯罪案件中物质交换是广泛存在的,是犯罪行为的共生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这就表示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世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犯罪。

  比如中,射击用冰作为子弹,先不管这个现不现实,但是冰作为子弹,射杀被害人,融化后,也会留下水的痕迹。

  至于为什么还有那么积案悬案,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时代和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再加上凶手运气爆棚,所以一直让凶手逍遥法外。

  聪明一点的,之后不敢继续作案,就此隐姓埋名,可能还会逃过一劫。

  不聪明的,还以为是警察抓不到他,再犯案,犯案必抓,特别是千禧年后,DNA的普及应用。

  各地市局、县局,那几乎每天都能必中积案的嫌疑人,每天都在抓人,要是就是追逃的路上,这让看守所都爆满了。

  温玲有条不紊的工作,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看眼球的浑浊程度,看体表的愈伤,检测死亡时间,最后她疲惫的站起身来。

  杨锦文赶紧扶了她一把,温玲笑道:“不用,我下盘很稳的。”

  紧接着,宋军的痕检中队,已经把两间卧室的尸体拍好了照片。

  温玲带着人进去第一间,也就是主人房。

  县局的老高道:“她叫李秀梅,王建的妻子,这夫妻俩是双职工,案发是在昨天,也就是周六。”

  杨锦文和温玲刚进门时,他们看见尸体是被棉被盖着的,被套是金色镶边,中间绣着一朵朵红牡丹,痕检拍完照之后,棉被已经被掀开。

  李秀梅是迎面趴在床上,脑袋悬在床外面。

  她什么衣服都没穿,双手手腕被一截白色的尼龙带绑在身后,头发触及着地板。

  她就那么静静地趴着,身上没有血痕,但脖子上缠绕着一圈白色的尼龙带。

  温玲走上前,看了一眼屋里几个痕检:“拍完了吗?拍完了不给她盖上?”

  带头的一个人手里拿着照相机,望着温玲杀人的眼神,他回答说:“你们不是要验尸吗?”

  “那也得给人盖上啊。”

  这人脸色通红,没法回答。

  温玲又看了他一眼,随后走到死者垂头的床边,然后小心翼翼的把尼龙带解开,放进证物袋里。

  毋庸置疑,二号死者、也就是李秀梅是被勒死的,脖子上有深紫色淤痕,痕迹和尼龙带能够契合。

  温玲没动死者的身体,她叫杨锦文拿出无菌棉拭子,从床那头,提取体液。

  死者的双腿没有被绑住,至于为什么,这不用回答,也没人问。

  很明显,李秀梅生前是遭受过凌辱的。

  做完这个后,温玲吩咐道:“翻一个身看看。”

  杨锦文和法医助理谭远赶紧上前,把李秀梅的身体翻过来。

  温玲赶紧把她的身体盖住,然后走到另一头,把她的头发撩开,露出脸来。

  李秀梅颜面发绀,眼结膜出血,舌尖外露,皮肤淤点性出血。

  单从这四点来看,符合机械性窒息死亡的铁证。

  颜面发绀,是静脉回流受阻,加上窒息缺氧。

  结膜出血点,是毛细血管高压破裂。

  舌尖咬伤,濒死痉挛致牙关紧闭,自杀缢死不太会出现这个情况。

  另外就是淤点性出血,这是真皮层小血管破裂,出现最多的地方是在耳后和颈部,是扼颈压痕的关键印证。

  由此,李秀梅死因明确。

  但她的眼窝处有大量泪水形成的泪痕,望着让人感觉到触目惊心。

  接着,温玲开始检查死亡时间。

  从眼结膜、从肛温,以及解剖后,测量肛温等等来判断。

  这一忙,又是一个多小时。

  张晋康熬不住,去到走廊喘上一口气,准备歇一会儿,刚好遇到温墨和何金波带人上来。

  温墨问道:“张老,什么情况?”

  “师妹在里面验呢,死的很简单,应该是老手干的。”

  “师妹?”何金波不知道他说的谁。

  温墨回答道:“就是温玲。”

  “哦。”何金波摸了摸鼻子。

  温墨叹了一口气:“如果是老手的话,那就不是只犯下这一起案子了。”

  他们穿戴好装备,进门之后,便看见温玲正带着杨锦文和谭远,进入另一间卧室。

  一行人走过去,看见里面的情况后,都是瞪直了眼。

  两个女孩被尼龙带绑在一起,死状非常惨烈。

  温玲深吸一口气,看向杨锦文:“找两个女同事过来,你就不要进去帮忙了。”

  他点头:“行,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杨锦文返回门口,就那么站着,环视着整个案发现场,大脑快速的运转着。

  当他低下头,看见鞋架上放着一双崭新的双星牌女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最新章节,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