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话就把事情说出来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杨锦文以为张春霞多少会含蓄一些,当大领导的嘛,说话总要拐弯抹角,云里雾里,但他没想到,张春霞根本不玩这一套!

  她的性格特点展露无遗,那就是直奔主题,不搞虚的。

  张春霞脸色未变,依旧笑的春风拂面:“怎么?你不愿意啊?”

  温玲在对面使劲的打眼色,意思是让杨锦文说话含蓄一点,别把场面搞的太僵硬。

  杨锦文正了正脸色,刚要开口。

  张春霞抬起手来:“你可以先想一想,这个问题咱们稍后再谈。”

  老狐狸,绝对是老狐狸!

  她单从杨锦文的脸色,就能判断出结果来。

  毫无疑问,肯定是不她想听的内容。

  再说,您想要认一个干儿子,再怎么,也得夸一夸杨锦文,把人哄高兴了,承诺点什么,万一人家就答应了呢。

  毕竟,谁不想进步啊?

  谁不想得到大领导的赏识?

  杨锦文就坡下馿,点头:“好的,张阿姨。”

  接着,张春霞就杨锦文的工作开始聊,他从警快一年了,期间破获了不少大案,好几例都是上了报纸新闻的。

  张春霞不仅是耳闻,内部开会,还提到过这些案子。

  再有,杨国昌和几个市局领导,对杨锦文的观感很不错,经常在她面前夸赞。

  对于张春霞问的这些问题,杨锦文也都一一回答,并没有表现出特殊的态度来。

  所谓特殊的倾向和态度,张春霞可是太了解了,不管是谁,在她的面前谈话,都是带着目的性的。

  但杨锦文却是不这样,由此,她对这个年轻人的观感非常不错。

  “锦文啊,你和你爸不太像,你比你爸稳重多了。”

  那倒是……杨锦文心里腹诽。

  “你爸年轻的时候,就比较活泼,很洒脱,无拘无束的,整个人散发的气质,你还是比不上的。”

  装忧郁、装颓废、时而张狂、时而混不吝,但骨子里是真性情。

  这是杨锦文对自己老登的评价,显然,在张春霞看来,这些都是优点。

  “张阿姨说的对。”

  张春霞聊了一阵,就把话题转向了温玲。

  “你这个孩子,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大院里的女孩,就你最漂亮。”

  温玲红着脸:“张阿姨过奖了。”

  “大院里那些小伙子,多少人追你啊?你妈常跟邻居念叨呢。汪市长那儿子,叫汪什么来着?不就一直追你吗?”

  温玲咬了咬牙,乖巧地看了看杨锦文,回答说:“我听我妈说,好像是有这个事儿。

  后来听说我当了法医,人家看都不敢看我,还是杨锦文没嫌弃我的身份。”

  张春霞笑了笑:“你这孩子聪明。”

  温玲这话明显是捧低自己,抬高了杨锦文,而且还化解了自己的窘境,极有情商。

  不愧是温墨的亲闺女。

  又闲聊了一会儿,一个系着围裙、戴着眼镜的年轻男子端着菜,从厨房出来:“妈,吃饭了。”

  “好。”

  杨锦文注意到张春霞肉眼可见的冷着脸。

  温玲站起身,非常懂事的去搀扶了一下张春霞。

  来之前,杨锦文从温墨口中得知,这套房子里,就张春霞和保姆住,何晴只是偶尔来住一下。

  何晴的老公叫潘伟,是师范学院的老师,不常在大院里出现。

  一桌子菜,有几样都是他做的,一看就是经常下厨的男人。

  “妈,这是萝卜老鸭汤,炖了五六个小时,您尝尝看。”

  潘伟拿着汤勺,给张春霞盛汤。

  张春霞瞥了他一眼:“没规矩,先给客人。”

  “是,是。”潘伟赶紧把汤碗递给温玲。

  温玲显得很尴尬:“谢谢。”

  潘伟殷勤道:“锦文,你也来喝一碗。”

  双方根本就没有介绍,但对方却知道自己的名字,杨锦文也不知道怎么称呼他。

  张春霞道:“你叫他姐夫。”

  杨锦文站起身:“谢谢潘老师。”

  一般的家庭无所谓,但在这儿,这间房里,张春霞的话被无视了。

  温玲闭上眼,努力地保持云淡风轻的表情。

  最为紧张的是潘伟,他看了看老太太,马上笑道:“叫什么都行,我本来就是老师嘛,锦文,听晴晴说,你是公安?”

  何晴也跟着缓和气氛:“什么公安,是市局刑警。”

  “那不是经常跟罪犯打交道?”

  “嗯。”

  杨锦文应了一声,用眼角的余光瞥了瞥张春霞。

  不用想,她现在的脸色有多难看,就多难看。

  从进屋开始,张春霞就在搞服从性测试,但杨锦文并不吃这一套。

  叫了一声姐夫,间接就承认了双方的关系。

  杨锦文并不觉得有这个必要!

  而且,他还觉得很累!

  话题不能不围绕着张春霞来聊,不然就是对她的不尊重。

  可何晴不一样,张春霞的独生女,世上唯一的亲人。

  为了气氛不那么尴尬,何晴主动聊了一些自己工作上的事情。

  她是检察官,跟杨锦文算是半个同行,由此,他们一边吃饭,一边聊着案子。

  特别是安南市近期发生的体育公园杀人案,已经在起诉阶段,相关人员皆是死刑。

  何晴身为检察官,对案子也是有侦查权的,她也经常外出调查、走访,所以和杨锦文是能够聊到一起的。

  对于特大杀人犯金超的抓捕,她很好奇,问了许多问题。

  杨锦文没有任何添油加醋,都是老实回答。

  一般人的想象中,千里追凶,还把凶手抓回来绳之以法,是非常惊心动魄,具有强大意志力的。

  但现实却是相反的,杨锦文先后辗转广远市、汉忠市的遂县,这十来天,没有睡过一次好觉,就连吃饭也是三两口吃完,跟着去追查金超的逃跑路线。

  一顿饭吃完后,潘伟帮着保姆收拾碗筷。

  杨锦文和温玲跟着张春霞去客厅喝茶,何晴作陪。

  杨锦文知道,今天不给张书记一个答案,他是走不掉的。

  当喝下第三杯茶的时候,杨锦文看了看张春霞,清了清嗓子。

  张春霞领悟,当即道:“晴晴,你带玲玲去我书房看看,一会儿给两个孩子带点伴手礼回去。”

  何晴点头:“玲玲,你跟我来。”

  “好的,晴姐。”

  书房门一关,在厨房洗碗的潘伟看见后,立即往门边靠了靠,竖起了耳朵。

  客厅里,杨锦文的声音很小。

  “张阿姨,我妈妈去世的早,三十岁的时候,她就走了。她最漂亮的样子,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张春霞眯着眼,但从相貌来看,她年轻的时候的相貌也不差,现在的身材也没有走样,而且从她的身上,杨锦文还闻见了一股淡淡的香水味。

  毕竟嘛,七八十年代的文艺女青女,不可能不懂得保养自己。

  “所以,我只有一个母亲,没有第二个!”

  听见这话,张春霞马上便要端起茶杯。

  杨锦文继续道:“我爸今年也四十五了,他退休后,也需要人相互扶持,我不能自私的让他继续念着我妈。

  所以,他的私生活,他的人生大事,只要是他愿意的,我是很支持的。”

  听见这话,张春霞立即松开茶杯,端起了旁边的茶壶,亲自给杨锦文的茶杯倒满了茶水。

  “你这个孩子啊,从小都没有母亲,当年我在城北工作的时候,你还来我家里吃过一个月的饭,你还记得吗?”

  “记得。”

  “一转眼,你都长这么大了。我记得你那个时候最喜欢吃红烧肉,对吧?”

  “是。”杨锦文笑了笑:“晴姐还不让我吃。”

  他的意思很简单,你和我爸以前的事儿,不是我不同意,是你亲闺女跳楼逼你的。

  张春霞唏嘘道:“你那个时候才十岁,瘦瘦小小的,坐在饭桌边上,动也不动,看着都可怜。

  你爸一直不结婚,考虑的是你,现在你也长大了,有了玲玲,不久就要成家,也是该为你爸考虑考虑了。”

  杨锦文点头,他确实想过这个问题。

  “这样,有你这个话,阿姨别的不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你记一下我秘书的电话。”

  没这个必要吧?杨锦文想要拒绝。

  但张春霞已经拿起笔,写了一个号码递给他:“这是丁兰丁秘书的电话,你找到她,就能找到我,在单位受了委屈,或者是摆不平的事儿,打电话给我。”

  如果不是现在随身电话不方便携带,张春霞肯定会把自己的私人电话给他。

  “上次云城追凶,这次你们去遂县抓人,都做的很好,市里是高度重视的。

  明天,我让你们杨局把缉拿逃犯的这些同志报上来,过段时间,市里开会,让你们上台受表彰。”

  “谢谢张阿姨。”

  “对了,叫阿姨也行,乖。”

  晚上九点,当杨锦文跟着温玲回家的时候,客厅里的温墨和罗春立即站起身来。

  罗春马上问道:“咋样了?锦文,你有没有认这个妈?”

  温墨瞪了她一眼:“胡说什么!”

  温玲大大咧咧的往沙发一躺:“认了,也没认。”

  “啥意思啊这是?”

  杨锦文道:“就叫了一声阿姨。”

  温玲接话道:“反正将来也是后妈,没区别的。”

  罗春双手一拍:“那可是太好了,老温,我记得政*法伟书记是不是要退休了?”

  温墨眉眼一拧:“慎言,慎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最新章节,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