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去疾本在西府另一处僻静雅致的客房内安然品茗,静待消息。
他虽已不在相位,但多年养成的气度与耐心依旧。
萧何离去时,他隐约听到前院动静渐息,便也起身整理衣袍,准备悄无声息地离开这是非之地。
然而,他尚未踏出房门,便见西文彦脚步仓促,面色如土般疾步而来,那慌乱的神情与他平日里的沉稳老练判若两人。
“西公,何事如此惊慌?”冯去疾微微蹙眉,心下已有几分猜测,但仍保持着镇定问道,“那位萧内史所为何来?”
他言语间对萧何并不甚在意。
作为曾经位极人臣的大秦丞相,他自有其傲气。
他暗中查过萧何的底细,不过是沛县一小小主吏掾出身,若非际遇非凡,得遇明主,有从龙之功,以此微末出身,焉能一步登天,位列九卿?
在他看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皇帝陛下如今手下确实缺乏足够分量的,能够镇得住场面的经世之才,否则也不会将治栗内史这般关系国计民生的要职,交给一个毫无根基背景的“小吏”。
西文彦此刻哪有心思细说萧何之事,他深吸了一口凉气,仿佛这样才能压住狂跳的心脏,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微颤,急声道:“萧何已经走了!现在重点不是他!是……是帝师!帝师要见你!”
“帝师?!”
冯去疾闻言,那双阅尽世情的眼眸瞬间瞪得溜圆,手下意识一用力,竟拽下了几根精心打理的胡须,但他浑然未觉,脸上写满了惊愕与难以置信:“陛下的老师?不是……不是尉缭子吗?”
他一直以来的认知,包括朝野间普遍的猜测,都认为皇帝赵凌的授业恩师乃是那位精通兵法、曾辅佐始皇帝的尉缭。
怎么突然又冒出来一位帝师?
西文彦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却没有多做解释。
他深知嬴政是易容而来,而冯去疾显然并不知道始皇帝假死退隐的惊天秘辛。
此时此刻,他哪里敢擅自透露半分真相?
一切都需等冯去疾亲自过去之后,看始皇帝陛下自己愿意以何种身份,何种面目来面对这位老臣。
他只能含糊其辞,将满腹的惊惧压在心底。
短暂的震惊过后,冯去疾脸上非但没有惧色,反而泛起一阵异样的红晕,随即竟抚掌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好!好一个帝师!陛下之师竟然另有其人!难怪!难怪啊!”
他笑声中带着一种发现秘密的兴奋与对高人隐士的向往。
“能教出陛下这等雄才大略、智谋深远的圣君,此人也必是当世不出之高人!此人,老夫必须得见!定要好好讨教一番!”
他素来自视甚高,能入他法眼,被他真心认可的人物屈指可数。
但赵凌登基以来所展现出的种种超凡手段,深远布局,早已让他心生敬畏。
所谓名师出高徒,能培养出这般帝王的人物,其智慧与能力,定然非同小可!
一时间,冯去疾心中充满了期待,竟有些迫不及待了。
西文彦看着冯去疾那副跃跃欲试、甚至带着几分挑战意味的表情,面色不由变得更加古怪。
他心中暗道:“冯去疾啊冯去疾,你现在兴致勃勃,待会儿可别被吓破了胆……这可不是你想不想见,或者敢不敢讨教的问题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一年来,他和孟巍然夹在当今皇帝与隐于幕后的始皇帝之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份煎熬实在难以言表。
如今,能让这位一直超然物外,甚至有些瞧不起他们“屈服”姿态的冯老丞相,也亲身感受一下那份源自灵魂深处的帝王威压,似乎……也挺公平的?
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幸灾乐祸”的情绪,悄然在他心底滋生。
“冯老还是快些吧,莫要让帝师久等。” 西文彦压下心中复杂的思绪,催促道。
“嗯,自然不能让高人久候。”
冯去疾点头,一边仔细地整理着自己的衣冠袍袖,确保每一处褶皱都抚平,每一处配饰都端正,展现出最好的精神风貌,一边看似随意地问道,“却不知……这位帝师,高姓大名?”
西文彦低声答道:“赵盘。”
“赵盘?” 冯去疾动作微微一顿,蹙起眉头,露出思索之色,“这个名字……听着好生耳熟,似在何处听过……”
他凝神回想片刻,忽然一拍脑门,恍然道:“噢!吾记起来了!是三川郡的那个商人!承包了新发现那座煤矿的,可是此人?”
三川郡煤矿承包之事,虽非朝堂热议焦点,但冯去疾作为曾经的丞相,消息依旧灵通,也曾隐约听人提起过“赵盘”这个名字。
西文彦点了点头,确认道:“正是他。”
然而,确认之后,冯去疾脸上那刚刚升起的郑重与期待,却瞬间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难以掩饰的轻蔑与怀疑。
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以为然:“一介商贾,也配当帝师?老夫……怎么这么不信呢?”
士农工商,商人居末,这种观念在冯去疾这等传统士大夫心中根深蒂固。
即便这个商人可能富可敌国,但与帝王之师这等清贵超然的身份联系起来,实在显得格格不入。
西文彦见冯去疾如此态度,心中暗叫不好,终究是多年同僚,不忍看他待会儿过于难堪,还是忍不住压低声音,再次提醒道:“冯老,慎言!他……他真的是帝师,身份非同小可!你待会儿见了他,无论如何,表面上的恭敬,还是必须有的!”
他无法明言,只能尽力暗示。
可惜,冯去疾并未领会到他话中的深意,反而被激起了几分傲气。
他捋了捋胡须,冷冷一笑,傲然道:“哼!即便是帝师,那又如何?与老夫论起来,也不过是平辈而交!要老夫对他如何卑躬屈膝?若他确有安邦定国之实学,经天纬地之真才,老夫自然敬他几分,以礼相待。若是徒有虚名,并无实才……”
他说到这里,故意顿了顿,似乎也觉得在别人府上如此议论帝师有些不妥,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敷衍道,“不过,他既能教出陛下这等不世出的圣君,想必……总是有些过人之处,值得老夫敬他几分便是。”
西文彦见他依旧执迷,知道再劝也无用,只能在心中暗叹一声,道:“罢了,冯老,我们还是快过去吧,帝师与孟公还在书房等着呢。”
“好,这便去吧。” 冯去疾整理完毕,自觉仪容无可挑剔,这才昂首挺胸,与西文彦一同朝着书房走去。他心中已打定主意,要好好会一会这位神秘的“商人帝师”。
书房内, 嬴政已与孟巍然结束了那番关于“藏富于民”与鼠目寸光的谈话。
孟巍然如同被抽走了魂魄般,脸色苍白如纸,眼神空洞地呆立在原地,显然还未从巨大的震惊与悔恨中回过神来。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冯去疾当先迈步而入。
他的目光第一时间便落在了端坐于主位之上的嬴政身上。四目相对的刹那,冯去疾浑身猛地一僵,仿佛被一道无形的电流击中!
这眼神?!
这气势?!
那深邃如浩瀚星海,锐利如亘古冰锋的目光!
那即便静坐无言,也自然流露出的、俯瞰众生、掌控一切的磅礴气度!
这一切……
这一切都太熟悉了!熟悉到让他灵魂战栗!
他晃眼之间,心脏几乎骤停,差点就要脱口惊呼出声,以为那位已经龙驭上宾的始皇帝陛下死而复生,赫然就在眼前!
然而,他终究是历经大风大浪的冯去疾,强行压下了心头的惊涛骇浪,迅速稳住了几乎失守的心神。
他仔细再看,对方的面容虽然陌生,并非始皇帝真容,但那份独一无二的神韵和威仪,却如同烙印般深刻。
他瞬间明白了西文彦方才那古怪的脸色和欲言又止的提醒是因何而来!
嬴政将冯去疾那一瞬间的震惊与强自镇定尽收眼底,嘴角不由微微扬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看来西文彦这只老狐狸,果然很识趣,没有提前泄露他的真实身份。
这样……倒是挺有意思。
若让冯去疾早知道是他,恐怕此刻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跪地叩首,哪还能像现在这般,带着几分审视与傲气前来“讨教”?
那样的话,谈话反而无趣,听不到什么真心话了。
心中既定,嬴政便也顺势演了下去。他竟主动站起身,对着冯去疾装模作样地行了一礼,姿态摆得颇低,语气平和地说道:“在下赵盘,见过冯老。久闻冯老丞相大名,今日得见,幸何如之。”
冯去疾见这位“帝师”竟然如此“谦逊”,起身向自己行礼,心中那点因对方是商人而起的轻视,以及方才被震慑的不适感,顿时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尊重的满足感。
他微微颔首,竟然真的没有回礼,反而带着一种前辈欣赏后辈的姿态,仔细打量起嬴政,口中啧啧称奇道:“帝师不必多礼。嗯……帝师这般气度,当真非凡,竟是让老夫……想起一位故人啊!”
嬴政心中暗笑,面上却故作好奇,问道:“哦?不知在下这等微末之人,竟能让冯老想起哪位故人?”
冯去疾闻言,却是哈哈大笑起来,连连摆手,语气中带着一种讳莫如深的意味:“说不得!说不得啊!哈哈哈哈!”
还能是谁?
自然是那威加海内,让他又敬又畏的始皇帝嬴政!
可这话能明说吗?
暗示一下,彼此心照不宣便好,点破了,那便是大不敬之罪!
嬴政自然也明白他指的是谁,便也顺着他的话笑道:“看来是在下沾了那位故人的光,才能令冯老有此错觉。”
冯去疾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化作一声长长的、充满了复杂情绪的叹息,目光变得有些悠远:“可惜啊……故人已驾鹤西去,仙踪渺茫……若是他还在,能看到如今这大秦的种种新气象,却不知……会做何感想啊。”
这番话,倒是带上了几分真情实感,既有对旧主的怀念,也有对如今时局的复杂心态。
嬴政目光微动,顺势将话题引向了核心,问道:“那么,依冯老之见,抛开故人不谈,您觉得……如今这大秦,比起以往,是好,还是坏呢?”
冯去疾似乎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回答得毫不迟疑,却又带着辩证的味道:“好!自然是好的!陛下英明神武,革故鼎新,国力日盛,民心渐附,此乃有目共睹之大好局面!但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直视着嬴政,“大好之下,亦有不妥之处!隐患暗藏,不可不察!”
两人这几乎是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了。
嬴政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对冯去疾的直言颇为欣赏。
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冯去疾坐下详谈。
冯去疾也不客气,在西文彦之前的位置上坐下,目光依旧紧紧锁定嬴政,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他沉吟片刻,问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帝师,老夫冒昧问一句。陛下登基以来,推行诸多新政,其思路之奇崛,手段之凌厉,往往超乎常人想象。却不知……这些决策背后,是否有先生您在旁指点谋划?”
嬴政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语气肯定地说道:“冯老误会了。陛下天纵奇才,自有主张。其所行诸多政令,固然有与在下探讨之时,但更多乃是陛下乾坤独断,其思虑之深远,布局之精妙,往往……连在下初闻之时,亦深感震惊,需细细品味,方能领悟其中深意。”
他这话半真半假,既抬高了赵凌,也为自己帝师的身份保留了余地。
冯去疾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缓缓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他沉默了片刻,身体微微前倾,问出了那个积压在他心中已久,也是今日他最想探讨的核心问题,声音低沉而凝重:
“那么,请教先生。陛下如今……刻意打压、分化、削弱我等世家权贵之势力,抬高商贾,甚至有意惠及黔首……此举,在先生看来,于这大秦江山而言,究竟是福是祸?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个问题,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书房内激起了无形的波澜。
孟巍然和西文彦也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等待着嬴政的回答。
他虽已不在相位,但多年养成的气度与耐心依旧。
萧何离去时,他隐约听到前院动静渐息,便也起身整理衣袍,准备悄无声息地离开这是非之地。
然而,他尚未踏出房门,便见西文彦脚步仓促,面色如土般疾步而来,那慌乱的神情与他平日里的沉稳老练判若两人。
“西公,何事如此惊慌?”冯去疾微微蹙眉,心下已有几分猜测,但仍保持着镇定问道,“那位萧内史所为何来?”
他言语间对萧何并不甚在意。
作为曾经位极人臣的大秦丞相,他自有其傲气。
他暗中查过萧何的底细,不过是沛县一小小主吏掾出身,若非际遇非凡,得遇明主,有从龙之功,以此微末出身,焉能一步登天,位列九卿?
在他看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皇帝陛下如今手下确实缺乏足够分量的,能够镇得住场面的经世之才,否则也不会将治栗内史这般关系国计民生的要职,交给一个毫无根基背景的“小吏”。
西文彦此刻哪有心思细说萧何之事,他深吸了一口凉气,仿佛这样才能压住狂跳的心脏,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微颤,急声道:“萧何已经走了!现在重点不是他!是……是帝师!帝师要见你!”
“帝师?!”
冯去疾闻言,那双阅尽世情的眼眸瞬间瞪得溜圆,手下意识一用力,竟拽下了几根精心打理的胡须,但他浑然未觉,脸上写满了惊愕与难以置信:“陛下的老师?不是……不是尉缭子吗?”
他一直以来的认知,包括朝野间普遍的猜测,都认为皇帝赵凌的授业恩师乃是那位精通兵法、曾辅佐始皇帝的尉缭。
怎么突然又冒出来一位帝师?
西文彦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却没有多做解释。
他深知嬴政是易容而来,而冯去疾显然并不知道始皇帝假死退隐的惊天秘辛。
此时此刻,他哪里敢擅自透露半分真相?
一切都需等冯去疾亲自过去之后,看始皇帝陛下自己愿意以何种身份,何种面目来面对这位老臣。
他只能含糊其辞,将满腹的惊惧压在心底。
短暂的震惊过后,冯去疾脸上非但没有惧色,反而泛起一阵异样的红晕,随即竟抚掌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好!好一个帝师!陛下之师竟然另有其人!难怪!难怪啊!”
他笑声中带着一种发现秘密的兴奋与对高人隐士的向往。
“能教出陛下这等雄才大略、智谋深远的圣君,此人也必是当世不出之高人!此人,老夫必须得见!定要好好讨教一番!”
他素来自视甚高,能入他法眼,被他真心认可的人物屈指可数。
但赵凌登基以来所展现出的种种超凡手段,深远布局,早已让他心生敬畏。
所谓名师出高徒,能培养出这般帝王的人物,其智慧与能力,定然非同小可!
一时间,冯去疾心中充满了期待,竟有些迫不及待了。
西文彦看着冯去疾那副跃跃欲试、甚至带着几分挑战意味的表情,面色不由变得更加古怪。
他心中暗道:“冯去疾啊冯去疾,你现在兴致勃勃,待会儿可别被吓破了胆……这可不是你想不想见,或者敢不敢讨教的问题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一年来,他和孟巍然夹在当今皇帝与隐于幕后的始皇帝之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份煎熬实在难以言表。
如今,能让这位一直超然物外,甚至有些瞧不起他们“屈服”姿态的冯老丞相,也亲身感受一下那份源自灵魂深处的帝王威压,似乎……也挺公平的?
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幸灾乐祸”的情绪,悄然在他心底滋生。
“冯老还是快些吧,莫要让帝师久等。” 西文彦压下心中复杂的思绪,催促道。
“嗯,自然不能让高人久候。”
冯去疾点头,一边仔细地整理着自己的衣冠袍袖,确保每一处褶皱都抚平,每一处配饰都端正,展现出最好的精神风貌,一边看似随意地问道,“却不知……这位帝师,高姓大名?”
西文彦低声答道:“赵盘。”
“赵盘?” 冯去疾动作微微一顿,蹙起眉头,露出思索之色,“这个名字……听着好生耳熟,似在何处听过……”
他凝神回想片刻,忽然一拍脑门,恍然道:“噢!吾记起来了!是三川郡的那个商人!承包了新发现那座煤矿的,可是此人?”
三川郡煤矿承包之事,虽非朝堂热议焦点,但冯去疾作为曾经的丞相,消息依旧灵通,也曾隐约听人提起过“赵盘”这个名字。
西文彦点了点头,确认道:“正是他。”
然而,确认之后,冯去疾脸上那刚刚升起的郑重与期待,却瞬间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难以掩饰的轻蔑与怀疑。
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以为然:“一介商贾,也配当帝师?老夫……怎么这么不信呢?”
士农工商,商人居末,这种观念在冯去疾这等传统士大夫心中根深蒂固。
即便这个商人可能富可敌国,但与帝王之师这等清贵超然的身份联系起来,实在显得格格不入。
西文彦见冯去疾如此态度,心中暗叫不好,终究是多年同僚,不忍看他待会儿过于难堪,还是忍不住压低声音,再次提醒道:“冯老,慎言!他……他真的是帝师,身份非同小可!你待会儿见了他,无论如何,表面上的恭敬,还是必须有的!”
他无法明言,只能尽力暗示。
可惜,冯去疾并未领会到他话中的深意,反而被激起了几分傲气。
他捋了捋胡须,冷冷一笑,傲然道:“哼!即便是帝师,那又如何?与老夫论起来,也不过是平辈而交!要老夫对他如何卑躬屈膝?若他确有安邦定国之实学,经天纬地之真才,老夫自然敬他几分,以礼相待。若是徒有虚名,并无实才……”
他说到这里,故意顿了顿,似乎也觉得在别人府上如此议论帝师有些不妥,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敷衍道,“不过,他既能教出陛下这等不世出的圣君,想必……总是有些过人之处,值得老夫敬他几分便是。”
西文彦见他依旧执迷,知道再劝也无用,只能在心中暗叹一声,道:“罢了,冯老,我们还是快过去吧,帝师与孟公还在书房等着呢。”
“好,这便去吧。” 冯去疾整理完毕,自觉仪容无可挑剔,这才昂首挺胸,与西文彦一同朝着书房走去。他心中已打定主意,要好好会一会这位神秘的“商人帝师”。
书房内, 嬴政已与孟巍然结束了那番关于“藏富于民”与鼠目寸光的谈话。
孟巍然如同被抽走了魂魄般,脸色苍白如纸,眼神空洞地呆立在原地,显然还未从巨大的震惊与悔恨中回过神来。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冯去疾当先迈步而入。
他的目光第一时间便落在了端坐于主位之上的嬴政身上。四目相对的刹那,冯去疾浑身猛地一僵,仿佛被一道无形的电流击中!
这眼神?!
这气势?!
那深邃如浩瀚星海,锐利如亘古冰锋的目光!
那即便静坐无言,也自然流露出的、俯瞰众生、掌控一切的磅礴气度!
这一切……
这一切都太熟悉了!熟悉到让他灵魂战栗!
他晃眼之间,心脏几乎骤停,差点就要脱口惊呼出声,以为那位已经龙驭上宾的始皇帝陛下死而复生,赫然就在眼前!
然而,他终究是历经大风大浪的冯去疾,强行压下了心头的惊涛骇浪,迅速稳住了几乎失守的心神。
他仔细再看,对方的面容虽然陌生,并非始皇帝真容,但那份独一无二的神韵和威仪,却如同烙印般深刻。
他瞬间明白了西文彦方才那古怪的脸色和欲言又止的提醒是因何而来!
嬴政将冯去疾那一瞬间的震惊与强自镇定尽收眼底,嘴角不由微微扬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看来西文彦这只老狐狸,果然很识趣,没有提前泄露他的真实身份。
这样……倒是挺有意思。
若让冯去疾早知道是他,恐怕此刻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跪地叩首,哪还能像现在这般,带着几分审视与傲气前来“讨教”?
那样的话,谈话反而无趣,听不到什么真心话了。
心中既定,嬴政便也顺势演了下去。他竟主动站起身,对着冯去疾装模作样地行了一礼,姿态摆得颇低,语气平和地说道:“在下赵盘,见过冯老。久闻冯老丞相大名,今日得见,幸何如之。”
冯去疾见这位“帝师”竟然如此“谦逊”,起身向自己行礼,心中那点因对方是商人而起的轻视,以及方才被震慑的不适感,顿时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尊重的满足感。
他微微颔首,竟然真的没有回礼,反而带着一种前辈欣赏后辈的姿态,仔细打量起嬴政,口中啧啧称奇道:“帝师不必多礼。嗯……帝师这般气度,当真非凡,竟是让老夫……想起一位故人啊!”
嬴政心中暗笑,面上却故作好奇,问道:“哦?不知在下这等微末之人,竟能让冯老想起哪位故人?”
冯去疾闻言,却是哈哈大笑起来,连连摆手,语气中带着一种讳莫如深的意味:“说不得!说不得啊!哈哈哈哈!”
还能是谁?
自然是那威加海内,让他又敬又畏的始皇帝嬴政!
可这话能明说吗?
暗示一下,彼此心照不宣便好,点破了,那便是大不敬之罪!
嬴政自然也明白他指的是谁,便也顺着他的话笑道:“看来是在下沾了那位故人的光,才能令冯老有此错觉。”
冯去疾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化作一声长长的、充满了复杂情绪的叹息,目光变得有些悠远:“可惜啊……故人已驾鹤西去,仙踪渺茫……若是他还在,能看到如今这大秦的种种新气象,却不知……会做何感想啊。”
这番话,倒是带上了几分真情实感,既有对旧主的怀念,也有对如今时局的复杂心态。
嬴政目光微动,顺势将话题引向了核心,问道:“那么,依冯老之见,抛开故人不谈,您觉得……如今这大秦,比起以往,是好,还是坏呢?”
冯去疾似乎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回答得毫不迟疑,却又带着辩证的味道:“好!自然是好的!陛下英明神武,革故鼎新,国力日盛,民心渐附,此乃有目共睹之大好局面!但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直视着嬴政,“大好之下,亦有不妥之处!隐患暗藏,不可不察!”
两人这几乎是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了。
嬴政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对冯去疾的直言颇为欣赏。
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冯去疾坐下详谈。
冯去疾也不客气,在西文彦之前的位置上坐下,目光依旧紧紧锁定嬴政,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他沉吟片刻,问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帝师,老夫冒昧问一句。陛下登基以来,推行诸多新政,其思路之奇崛,手段之凌厉,往往超乎常人想象。却不知……这些决策背后,是否有先生您在旁指点谋划?”
嬴政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语气肯定地说道:“冯老误会了。陛下天纵奇才,自有主张。其所行诸多政令,固然有与在下探讨之时,但更多乃是陛下乾坤独断,其思虑之深远,布局之精妙,往往……连在下初闻之时,亦深感震惊,需细细品味,方能领悟其中深意。”
他这话半真半假,既抬高了赵凌,也为自己帝师的身份保留了余地。
冯去疾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缓缓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他沉默了片刻,身体微微前倾,问出了那个积压在他心中已久,也是今日他最想探讨的核心问题,声音低沉而凝重:
“那么,请教先生。陛下如今……刻意打压、分化、削弱我等世家权贵之势力,抬高商贾,甚至有意惠及黔首……此举,在先生看来,于这大秦江山而言,究竟是福是祸?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个问题,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书房内激起了无形的波澜。
孟巍然和西文彦也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等待着嬴政的回答。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最新章节,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最新章节,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