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三,天京东郊旌旗蔽日。

  朝阳门外十里亭至官道两侧,早已净水泼街、黄土垫道。京营精锐甲胄鲜明,沿路肃立,隔开翘首企盼的百姓人潮。

  辰时正,景阳钟鸣九响。

  庆帝九龙金辇出正阳门,文武百官蟒袍玉带随行其后。仪仗煊赫,却比当年辽东大捷迎候时少了几分刻意的张扬,多了几分沉稳的威仪。

  御驾停驻十里亭。庆帝未下辇,只静坐辇中,十二旒玉藻垂下,遮住深邃目光。

  太子率宗室亲王、勋贵重臣列于亭外。贾敬站在文官队列前端,眼观鼻鼻观心。贾政、贾赦等贾府男丁位列后方,皆是屏息静气。

  应对这一场景,人群百姓倒是无所谓,反而议论声嗡嗡不绝。

  “瞅这阵仗!跟上回辽国公平定辽东回来时差不离!”一个裹着头巾的老汉踮脚张望。

  旁边的人接话:“可不说呢!那回陛下亲自出城相迎,当场就封了国公爷!这回不知......”

  一个穿着体面的绸缎商摇头打断:“这回怕是不能够喽。我听说啊——”他压低声音,左右看看,“陛下早有旨意,今日只献俘,不论封赏。”

  众人顿时哗然。

  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疑惑:“为何?辽国公这可是灭国之功啊!”

  绸缎商捋须,露出几分知情人的得意:“我内弟的在礼部当差,听说太庙那头早就预备下了,洒扫庭除,布置祭器,忙活了好几日。陛下圣意,是要先告祖宗,再议功勋。”

  另一个挑担的小贩插嘴:“这也忒......国公爷立这般大功,难道还......”

  话未说完,就被一个瘦高男子打断:

  “你懂什么!这才是正经规矩!功是功,赏是赏,哪有在城外就封赏的道理?上回那是......”他忽然收声,含糊道,“总之今日不同往日。”

  旁边几人一听,好奇心更盛,纷纷围拢过来追问:

  “怎么个不同法?老哥你倒是说说呀!”

  “对呀对呀,这卖的是什么关子?”

  “上次那是怎的?这次又为何不同?”

  那瘦高男子面对众人连珠炮似的追问,反而紧紧闭上了嘴,连连摆手,面色也有些发紧,心中暗骂自己一句:

  糊涂!差点失言!

  上次那是陛下需借辽国公大胜之威,于万民面前重振君威,更是为了敲打......那位在宁寿宫里的太上皇及其一脉。如今时移世易,陛下权位早已稳固,那位更是......唉,此等关乎天家与朝局的隐秘,岂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市井之中随意议论的?

  心里想的这些话,是万万不可能说出口的。

  于是他只是板起脸,故作高深地摇摇头:

  “去去去,该知道的自然会知道,不该打听的少问!皇家恩典,自有圣裁,岂是我等小民能妄加揣测的!”

  “切~~”

  众人将他如此,反而不屑了起来,而后各自散开!

  人群中有几个消息灵通的彼此交换眼色,一个低声对同伴道:“听说宫里那位......身子不大好了。陛下这些日子常往宁寿宫去,怕是......”

  同伴急忙拽他袖子:“慎言!这也是能浑说的?”

  正在这时,忽听远处马蹄声如闷雷滚来。有人惊呼:“来了!大军来了!”

  所有议论霎时止歇。万人翘首,望向官道尽头。

  极远处地平线上,一道黑线缓缓推进。沉闷的脚步声与马蹄声渐次清晰,如同地底涌动的闷雷,震得脚下地面微颤。

  先是一队玄甲骑兵踏尘而来,掌旗官高擎“贾”字帅旗与“大庆军旗”,血红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随后是步兵方阵。玄甲红缨,步调整齐划一,刀枪森然林立。经历战火洗礼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压得围观百姓一时失声。

  龙辇之上的庆帝唇角微不可察地一扬。

  中军大纛渐近。

  “大都督......”

  熊文龙策马护卫在贾玌身侧,看着身旁大都督一身紫金狻猊吞肩山文甲,头戴凤翅兜鍪的英武侧影,又望了望远处旌旗下的御辇与十里亭,不禁带着几分怀念开口:

  “今日这场面,可真是似曾相识啊。”

  贾玌闻言,唇角微扬,目光依旧平视前方,并未答话。

  一旁的苏瑾言同样望着前方盛大的迎候场面,脸上也浮现缅怀之色,接口道:

  “是啊,恍如昨日。当年也是在此地,我等收复辽东、犁庭扫穴后凯旋,陛下亲迎,万民欢呼。如今我等踏平倭岛,献俘阙下,亦是如此盛况。今日场景,何其相似!”

  贾玌依旧沉默,只是轻轻一夹马腹,催动战马略微提速,

  熊文龙苏瑾言二人对视一眼,而后相视而笑,也提速跟上。

  “止!”

  令下如山。

  万千脚步轰然顿住,扬尘缓缓沉降。

  贾玌翻身下马,按剑行至御辇前十步,抱拳行礼:

  “臣,贾玌——奉旨东征,荡平倭岛,今已功成。献俘阙下,谨奏陛下!”

  声音清越,穿透旷野。

  庆帝看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却锐气不减的爱将,看着他甲胄上尚未完全拂去的征尘,目光在他比登船出征时更显坚毅的面容上停留一瞬,眼底闪过一丝动容。

  未等内侍传话,庆帝直接抬手示意。

  夏守忠刚要上前唱喏的动作一顿,明白庆帝意思的他,立刻躬身退后。

  庆帝亲自起身,步下龙辇。

  明黄龙靴踏在铺着黄土的官道上,十二旒玉藻微微晃动。

  在文武百官与万千军民注视下,他几步走到贾玌面前,伸出双手,稳稳托住贾玌抱拳的双臂,将他扶起。

  “爱卿辛苦了。”皇帝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近处几人耳中,“快快平身。”

  这一扶,看似简单,却让后方垂首而立的文武群臣心中一阵无奈。

  面对这两位君臣......他们似乎也有些习以为常了!

  毕竟这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了!

  “谢陛下!”贾玌顺势起身,目光与庆帝一触即分,沉声道:“赖陛下洪福,三军效命,臣不敢言辛苦。”

  “好。”庆帝颔首,目光扫过贾玌身后肃立的苏瑾言、熊文龙等一众将领,朗声道:“诸将皆辛苦!”

  “为国效力,不敢言辛苦!”

  众将齐声回应,声震四野。

  庆帝见此微笑颔首,不再多言,只朝夏守忠微一示意。

  夏守忠上前一步,展开黄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辽国公贾玌率师东征,扬威海外,功在社稷。着即献俘太庙,告慰列祖列宗。钦此——”

  “臣,领旨!”

  贾玌躬身接旨,转身喝道:“献俘!”

  军阵轰然分开。

  一列囚车缓缓推出。

  倭国天皇身着素服,跪坐车中,面色惨白。其后数车押着宗室亲王、公卿大臣,皆垂首丧气。

  最后一辆囚车格外引人注目——车内只置一木匣,匣盖开启,露出足利义满经过石灰处理的首级。双目圆睁,犹带惊惧。

  百姓哗然。

  有人唾骂,有人欢呼,更多人踮脚争看倭酋下场。

  贾玌按剑前行,朗声报捷:

  “臣奉天讨逆,破倭都,擒其伪天皇,斩幕府逆首足利义满。倭国宗庙已隳,社稷已倾。今献俘阙下,伏惟陛下圣裁!”

  庆帝目光掠过囚车,在足利义满首级上停留一瞬,淡淡道:

  “首恶已诛,余者押送天牢候审。”

  “遵旨!”

  金吾卫上前接管囚车。

  庆帝看向贾玌,语气缓和:“爱卿率诸将,随朕入太庙。”

  “臣等遵命!”

  御驾转向。

  贾玌翻身上马,率众将紧随銮驾之后。

  队伍未入京城,径直绕向城北太庙。

  太庙前早已陈设香案祭品,礼乐肃穆。百官按品秩列队,静候仪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最新章节,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