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庙巍峨殿门前的丹陛下,阴影与光亮的交界处,安置着一张宽大的紫檀木龙椅,椅上铺着厚厚的明黄锦垫。
太上皇——端坐于其上。
他今日罕见地穿戴整齐,头戴翼善冠,身着玄色十二章纹衮服,只是那繁复华贵的龙袍穿在他消瘦不堪的身躯上,显得有些空荡,仿佛不胜其重。
他的面色苍白,双颊深深凹陷,眼窝下是浓重的阴影,可唯有一双眼睛,此刻却异常明亮,紧紧盯着御道方向,闪烁着灼热的光芒。
大太监吴新贵躬身侍立在龙椅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太上皇的状态,心中却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已。
作为庆帝亲自安排伺候太上皇的他,恐怕没有人比他更懂太上皇的身体究竟有多么的......
此刻见太上皇虽精神亢奋,但那异样的潮红和微微急促的呼吸,都让吴新贵心惊肉跳,心中更是生出隐隐不安的感觉!
当御驾仪仗终于出现在太庙前广场,当看到庆帝的龙辇以及紧随其后的贾玌与凯旋将领的身影时,吴新贵明显感觉到太上皇原本倚着靠背的身躯微微前倾了一些,那双紧盯着的眼睛里光芒更盛。
吴新贵连忙弯下腰,凑到太上皇耳边,用带着激动又极力压低的嗓音轻声道:“上皇......您瞧......陛下和辽国公爷......他们回来了!真的凯旋回来了!”
太上皇没有立刻回应,他的目光依旧牢牢锁在那一马当先的英挺身影上,手指在龙椅扶手上极其轻微地敲击了一下,仿佛在确认这一切并非梦境。
良久,他才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满意与某种释然的叹息:“嗯......看见了。”
他的声音沙哑,却透着一股如释重负。
吴新贵听得心中更是酸涩难言,只能更加屏息凝神地小心伺候着。
此时,庆帝已下辇,脚步沉稳地正欲走向香案,目光却骤然被丹陛之下那道坐在龙椅上的消瘦身影攫住。
他的步伐几不可察地顿了一顿。
随即,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微微侧首,目光投向身侧落后半步的贾玌。
果然,贾玌也正望着那个方向,平日里沉静如深潭的眼眸此刻竟有些怔忡,定定地凝视着龙椅上那袭空荡的衮服和衮服下形销骨立的身影,握着剑柄的手指微微收紧。
庆帝将贾玌这瞬间的失神尽收眼底,眼中原本因凯旋盛典而洋溢的欣悦喜色悄然淡去几分,染上了一丝复杂的落寞。
他收敛心神,转向贾玌,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平静的陈述:
“上皇一直在等你。”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了些许,“无时无刻,不在念叨着你何时归来。”
贾玌闻言,身躯似乎极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他猛地收回视线,垂下眼眸,掩去其中翻涌的情绪。
再抬眼时,已恢复了惯常的沉静,只是眼底深处仍残留着一丝波澜。他对着庆帝,郑重地抱拳,深深一揖:
“臣......惶恐。累上皇挂念,是臣之过。”
庆帝见此,又似乎想到什么,叹了口气,并未再多言,只是轻轻颔首,道:
“走吧。”
“随朕告祭列祖列宗。”
“是。”
贾玌沉声应道,敛去所有杂念,神色恢复沉静,紧随皇帝之后。
庆帝引领着贾玌及众勋贵重臣,一步步踏上汉白玉阶梯,走向太庙正殿前那香烟缭绕的庄严肃穆之地。
随着他们步伐的接近,礼乐之声陡然变得更加恢弘庄严。
编钟、编磬、特钟、特磬等金石器依次敲击,发出清越悠扬、穿透云霄的乐音;埙、篪、排箫等丝竹器随之应和,奏出中和雅正的旋律——这正是唯有国家级大祀方能动用的中和韶乐。
乐声中,赞礼官高亢悠长的唱喙声响起:“迎神——!”
声浪在空旷的广场上层层传递。早已肃立在丹陛两侧的乐舞生。
这些乐舞生并非太监,而是选自京畿俊秀子弟,经严格训练。
他们闻声而动。
身着特定制式的文德舞服,手持龠(似笛的乐器)与翟(雄羽装饰的舞具),依循古制,踏着庄重的步伐,开始演绎象征文治的“文德之舞”。
舞姿庄重舒缓,一举一动皆合礼法,彰显着王朝的礼乐教化。
庆帝于香案前站定,太常寺卿恭敬地奉上点燃的檀香。
双手接过,高擎过眉,面对巍峨殿宇中列祖列宗的灵位,并未立刻插香,而是深吸一口气,运足中气,朗声宣告,其声洪亮,穿透乐声,回荡在太庙广场之上: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谨告:”
“赖祖宗洪业,将士用命,今遣大将,东征逆倭,犁庭扫穴,克竟全功!”
“伪朝已灭,倭酋伏诛,海疆廓清,万里拓土!”
“此功此业,上慰天命,下安黎庶,特献俘于庙前,以告慰先灵,伏惟歆享!”
宣告完毕,他庄重地将手中那束象征着沟通天地的檀香,插入硕大的青铜云龙纹香炉之中。
就在那香柱与香灰接触的瞬间,仿佛天地有感——
“嗡......”
一股肃穆而磅礴的气息骤然笼罩了整个太庙广场。
其后跪伏的文武百官、皇室宗亲乃至后方肃立的将士,无不觉得浑身微微一颤,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涤荡而过,令人肌肤战栗,屏息凝神。
恰在此时,日晷移动,一缕明澈的天光穿透太庙重檐的间隙,不偏不倚地落在庆帝周身,为他明黄的龙袍镀上了一层明亮而温暖的光晕,连十二章纹都仿佛活了过来。
袅袅青烟不再四散,而是笔直上升,在那道澄澈的光柱中盘旋缭绕,幻化出种种形态。
这宛如神迹的景象让所有人看得痴了,心神震撼。
就在这时,宗亲队列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亲王猛地抬起头,望着那光柱与奇异的烟形,浑浊的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他仿佛看到了冥冥之中祖灵的回应,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显灵了!祖宗显灵了——!”
这一声石破天惊的呼喊,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压抑的情绪!
紧接着,更多的惊呼和呐喊如同决堤的洪水般爆发出来:
“是祖宗!祖宗垂鉴啊!”
“天降祥瑞,佑我大庆!”
“陛下圣德感天动地!”
呼声迅速汇聚、统一,最终化作了整齐划一、震耳欲聋的山呼,声浪澎湃,直冲九霄:
“天佑大庆!陛下圣德!”
“列祖垂鉴,国祚永昌——!”
“万岁!万岁!万万岁!”
今天就一章了,作者请假回去制裁老赖了,一个字——爽!!!
太上皇——端坐于其上。
他今日罕见地穿戴整齐,头戴翼善冠,身着玄色十二章纹衮服,只是那繁复华贵的龙袍穿在他消瘦不堪的身躯上,显得有些空荡,仿佛不胜其重。
他的面色苍白,双颊深深凹陷,眼窝下是浓重的阴影,可唯有一双眼睛,此刻却异常明亮,紧紧盯着御道方向,闪烁着灼热的光芒。
大太监吴新贵躬身侍立在龙椅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太上皇的状态,心中却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已。
作为庆帝亲自安排伺候太上皇的他,恐怕没有人比他更懂太上皇的身体究竟有多么的......
此刻见太上皇虽精神亢奋,但那异样的潮红和微微急促的呼吸,都让吴新贵心惊肉跳,心中更是生出隐隐不安的感觉!
当御驾仪仗终于出现在太庙前广场,当看到庆帝的龙辇以及紧随其后的贾玌与凯旋将领的身影时,吴新贵明显感觉到太上皇原本倚着靠背的身躯微微前倾了一些,那双紧盯着的眼睛里光芒更盛。
吴新贵连忙弯下腰,凑到太上皇耳边,用带着激动又极力压低的嗓音轻声道:“上皇......您瞧......陛下和辽国公爷......他们回来了!真的凯旋回来了!”
太上皇没有立刻回应,他的目光依旧牢牢锁在那一马当先的英挺身影上,手指在龙椅扶手上极其轻微地敲击了一下,仿佛在确认这一切并非梦境。
良久,他才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满意与某种释然的叹息:“嗯......看见了。”
他的声音沙哑,却透着一股如释重负。
吴新贵听得心中更是酸涩难言,只能更加屏息凝神地小心伺候着。
此时,庆帝已下辇,脚步沉稳地正欲走向香案,目光却骤然被丹陛之下那道坐在龙椅上的消瘦身影攫住。
他的步伐几不可察地顿了一顿。
随即,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微微侧首,目光投向身侧落后半步的贾玌。
果然,贾玌也正望着那个方向,平日里沉静如深潭的眼眸此刻竟有些怔忡,定定地凝视着龙椅上那袭空荡的衮服和衮服下形销骨立的身影,握着剑柄的手指微微收紧。
庆帝将贾玌这瞬间的失神尽收眼底,眼中原本因凯旋盛典而洋溢的欣悦喜色悄然淡去几分,染上了一丝复杂的落寞。
他收敛心神,转向贾玌,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平静的陈述:
“上皇一直在等你。”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了些许,“无时无刻,不在念叨着你何时归来。”
贾玌闻言,身躯似乎极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他猛地收回视线,垂下眼眸,掩去其中翻涌的情绪。
再抬眼时,已恢复了惯常的沉静,只是眼底深处仍残留着一丝波澜。他对着庆帝,郑重地抱拳,深深一揖:
“臣......惶恐。累上皇挂念,是臣之过。”
庆帝见此,又似乎想到什么,叹了口气,并未再多言,只是轻轻颔首,道:
“走吧。”
“随朕告祭列祖列宗。”
“是。”
贾玌沉声应道,敛去所有杂念,神色恢复沉静,紧随皇帝之后。
庆帝引领着贾玌及众勋贵重臣,一步步踏上汉白玉阶梯,走向太庙正殿前那香烟缭绕的庄严肃穆之地。
随着他们步伐的接近,礼乐之声陡然变得更加恢弘庄严。
编钟、编磬、特钟、特磬等金石器依次敲击,发出清越悠扬、穿透云霄的乐音;埙、篪、排箫等丝竹器随之应和,奏出中和雅正的旋律——这正是唯有国家级大祀方能动用的中和韶乐。
乐声中,赞礼官高亢悠长的唱喙声响起:“迎神——!”
声浪在空旷的广场上层层传递。早已肃立在丹陛两侧的乐舞生。
这些乐舞生并非太监,而是选自京畿俊秀子弟,经严格训练。
他们闻声而动。
身着特定制式的文德舞服,手持龠(似笛的乐器)与翟(雄羽装饰的舞具),依循古制,踏着庄重的步伐,开始演绎象征文治的“文德之舞”。
舞姿庄重舒缓,一举一动皆合礼法,彰显着王朝的礼乐教化。
庆帝于香案前站定,太常寺卿恭敬地奉上点燃的檀香。
双手接过,高擎过眉,面对巍峨殿宇中列祖列宗的灵位,并未立刻插香,而是深吸一口气,运足中气,朗声宣告,其声洪亮,穿透乐声,回荡在太庙广场之上: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谨告:”
“赖祖宗洪业,将士用命,今遣大将,东征逆倭,犁庭扫穴,克竟全功!”
“伪朝已灭,倭酋伏诛,海疆廓清,万里拓土!”
“此功此业,上慰天命,下安黎庶,特献俘于庙前,以告慰先灵,伏惟歆享!”
宣告完毕,他庄重地将手中那束象征着沟通天地的檀香,插入硕大的青铜云龙纹香炉之中。
就在那香柱与香灰接触的瞬间,仿佛天地有感——
“嗡......”
一股肃穆而磅礴的气息骤然笼罩了整个太庙广场。
其后跪伏的文武百官、皇室宗亲乃至后方肃立的将士,无不觉得浑身微微一颤,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涤荡而过,令人肌肤战栗,屏息凝神。
恰在此时,日晷移动,一缕明澈的天光穿透太庙重檐的间隙,不偏不倚地落在庆帝周身,为他明黄的龙袍镀上了一层明亮而温暖的光晕,连十二章纹都仿佛活了过来。
袅袅青烟不再四散,而是笔直上升,在那道澄澈的光柱中盘旋缭绕,幻化出种种形态。
这宛如神迹的景象让所有人看得痴了,心神震撼。
就在这时,宗亲队列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亲王猛地抬起头,望着那光柱与奇异的烟形,浑浊的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他仿佛看到了冥冥之中祖灵的回应,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显灵了!祖宗显灵了——!”
这一声石破天惊的呼喊,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压抑的情绪!
紧接着,更多的惊呼和呐喊如同决堤的洪水般爆发出来:
“是祖宗!祖宗垂鉴啊!”
“天降祥瑞,佑我大庆!”
“陛下圣德感天动地!”
呼声迅速汇聚、统一,最终化作了整齐划一、震耳欲聋的山呼,声浪澎湃,直冲九霄:
“天佑大庆!陛下圣德!”
“列祖垂鉴,国祚永昌——!”
“万岁!万岁!万万岁!”
今天就一章了,作者请假回去制裁老赖了,一个字——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最新章节,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最新章节,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