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策一结束,汤和便再也坐不住了,起身时铁甲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脸上的皱纹里都透着一股火烧火燎的急切。

  他要立刻返回济州岛,与俞通源商议,然后将这些措施全部落实下去。

  先前不知道怎么发展水师,他像个摸着石头过河的瞎子,对着一堆银子和兵卒不知往哪使力,如今朱高炽把路都铺到了脚边,连该踩哪块石头都指得清清楚楚,这要是还干不出名堂,他汤和还有什么脸面坐在水师提督的位置上?

  “殿下,老臣这就告辞了!”他抱拳行礼,动作都比来时快了几分,“济州岛那边还等着回话,俞通源那老小子怕是早就急得搓手了!”

  话音一落,汤和转身就准备离去,却被朱高炽一把拽住。

  “汤老先别急着走,咱带你去看个好东西!”

  朱高炽笑眯眯地开口道。

  听到这话,汤和顿时来了兴趣。

  随后一行人进入造船厂最深处,那里正有一艘庞然大物。

  这段时间,天津造船厂就像被撒了肥料的庄稼,眼看着往上蹿。

  朱高炽把后世的造船图纸翻了个遍,从船底的龙骨怎么拼接更抗浪,到船帆的角度怎么调更省劲,都标得清清楚楚,还特意让人按图纸做了小木船模型,让工匠们对着模型琢磨。

  遇上难懂的地方,他就蹲在工地上,拿根木棍在地上画,用“水流像推磨盘”的比方讲船舵的原理,连最老的木匠都听得连连点头:“原来这船底的弧度,藏着这么大的学问!”

  更要紧的是,厂里的工匠越干越有劲头。

  技术最好的王师傅,上个月刚从一进院搬到二进院,儿子上学堂还得了先生夸奖,他现在带徒弟恨不得把吃饭的本事都掏出来;年轻工匠们见学手艺能涨工钱、能换大房子,夜里都捧着图纸在灯下啃,连伙房的大师傅都说:“现在的工匠,吃饭都在聊‘怎么把船板拼得更严实’。”

  再加上朱高炽弄的新法子——把造船分成“下料、拼接、上漆”好几道工序,谁拿手什么就专干什么,就像地里分工插秧、割稻一样,效率一下子提了上来。

  老木匠专管画龙骨线,年轻力壮的负责抬木料,心灵手巧的专打船钉,连学徒都有自己的活计,整个船厂像台转得飞快的机器。

  所以这阵子,船坞里总能传出“新船下水”的吆喝声。

  虽说时间短,像福船那样能闯远海的大家伙还没影儿,但十来艘专门捕鱼的“快蟹船”已经造好了——船身不大,却灵活得很,装着新设计的渔网绞盘,渔民摇着橹出去,一天能多捞两成鱼。

  “您瞧这船板,拼得严丝合缝,搁在水里三天都不带渗水的!”一个老工匠领着朱高炽等人一边走,一边摸着新船的船帮,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照这势头,再过半年,造福船也不是难事!”

  捕鱼的巨大成功像一颗石子投进天津港的水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百姓们亲眼瞧见那十万斤鱼获堆成山,尝到了海鱼的鲜美,更看到了靠海吃饭的盼头——原本只敢在近海撒网的渔民,开始琢磨着往深海走;连些种地的农户都动了心,盘算着凑钱买条小船,跟着渔民学撒网。

  这股出海的热乎劲,正好给了天津造船厂练手的机会。

  “百姓要什么样的船,咱们就造什么样的船。”先前朱高炽对造船厂管事嘱咐,“渔民说近海风浪小,要灵活轻便的;想往远些走的,就得多装些淡水和干粮,船身得稳当;还有人想搞拖网捕鱼,就得在船上装绞盘、加固甲板。”

  于是,造船厂匠人立刻记在心里。

  先造一批两三丈长的小渔船,用的是最基础的榫卯拼接,让新手木匠练手熟活儿;再试着造带舱室的中型渔船,加装简易的遮阳棚,供渔民在船上过夜;遇到渔民提的点子——比如“能不能在船尾加个活板放渔网”,老工匠就带着徒弟们在图纸上画、在木头上试,直到做出合用的样式。

  每造好一艘,就让渔民们拿去试航,回来反馈哪里不好用——“船舵太沉,女人家转不动”,就改小尺寸;“舱底积水快”,就加一层防漏木板。

  工匠们在一次次修改里摸透了“捕鱼船”的门道,从最初的“能下水就行”,到后来能根据海域深浅、渔网大小来调整船型,手艺不知不觉就精进了。

  “您看这船,”一个年轻工匠指着刚下水的新船,脸上带着得意,“前两次试航,渔民说船身有点晃,我们照着您给的法子,把龙骨加粗了三寸,这次稳当得很!”

  朱高炽看着那艘船在海面上灵活转向,笑着点头:“就是要这样。先把捕鱼船造精了,摸透了木料的性子、拼接的诀窍、抗浪的道理,将来造更大的福船、更结实的战船,心里才有数。”

  百姓出海的需求推着船厂往前走,船厂造的船又反过来让百姓走得更远——如此一来,捕鱼的范围越来越广,造船的手艺越来越熟,就像两股拧在一起的绳子,越拉越紧,共同朝着那片辽阔的海洋延伸。

  等哪天渔民们驾着船厂造的船,能到从前想都不敢想的远海捕鱼,这造船厂的本事,也就练到家了。

  一行人往造船厂最深处走去,越靠近船坞,木料的清香就越浓,直到脚下的黄土变成夯实的船台,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被前方的庞然大物吸了过去。

  那是一艘尚未完工的大船,此刻还只是一副黝黑的龙骨,像一头伏在地上的巨兽。

  可单看这骨架就足以让人咋舌——从头到尾量下来,足有二十多米长,最宽处竟有七八米,船身线条是少见的上窄下宽,底部弧度平缓,和大明传统福船那高耸的船首、陡峭的船尾比起来,简直像另一个物种。

  几根碗口粗的主龙骨斜斜撑起,在阳光下投下交错的阴影,透着一股沉稳的力量感。

  龙骨旁围了几十号人,造船的师父们都踮着脚往前凑,连最年轻的学徒都伸长了脖子。

  人群最前面站着厂里最有经验的王匠师,他手里捏着根木尺,正对着龙骨比划,背后竖着一块漆黑的大木板——那是用桐油浸过的硬木拼成的“黑板”,上面用白色石笔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画着船身剖面的草图,还有几个歪歪扭扭的鲸鱼图案。

  朱雄英绕着龙骨走了半圈,越看越觉得新奇,忍不住拉了拉朱高炽的袖子:“高炽!你这是准备造什么船?这模样,既不像捕鱼的快蟹船,也不像运货的漕船啊。”

  朱高炽望着那副龙骨,眼里闪着光,转头对他笑道:“这是捕鲸船。”

  “捕什么?”朱雄英以为自己听错了,眉头蹙起,声音都拔高了几分,“你是说……捕鲸?”

  朱高炽笑呵呵地点了点头。

  “没错!捕鲸!”

  “你们也可以称之为鲲!”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最新章节,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