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鲲?”

  不知是谁先喃喃重复了一句,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茫然。

  围着龙骨的工匠们瞬间静了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全是“听错了”的表情——那不是话本里才有的神物吗?

  《逍遥游》里说“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那是能化身为鹏、翱翔九天的巨兽,怎么能拿来“捕”?

  朱雄英脸上最后一丝血色都褪了,他盯着朱高炽,眼神像是见了鬼,声音都在发颤:“高炽,你刚刚说捕什么?”

  “捕鲸啊。”朱高炽一本正经地指着黑板上的图案,嘴角却悄悄勾起,“就是话本里说的‘鲲’,其实就是种体型巨大的鱼罢了。”

  他故意顿了顿,清了清嗓子,学着说书先生的调调念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需要两个烧烤架。”

  众人:“???”

  卧槽?

  你丫疯了吧?

  全场死寂了片刻,随即像炸开了锅。

  “殿、殿下这是在说笑话吧?”一个年轻工匠手里的刨子“哐当”掉在地上,脸都白了,“那可是鲲啊!神话里的东西,怎么能捕?”

  “就是啊!”旁边的老木匠直摆手,“老辈人说,那鱼能掀起滔天巨浪,咱们这船在它眼里,怕是还没手指头大!”

  汤和更是急得直跺脚,一把抓住朱高炽的胳膊:“殿下!万万不可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鲲是魔神一般的存在,惊动了它,怕是要遭天谴的!”

  朱雄英扶着额头,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他算知道朱高炽的胆子有多大了,连神话里的巨兽都敢惦记,这小子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

  朱高炽见众人反应这么大,忍不住哈哈大笑:“瞧把你们吓的!那鲲就是鲸,是实实在在的鱼,不是什么魔神。等船造好了,我带你们去瞧瞧,保证它没那么可怕。”

  可这话落在众人耳里,怎么听都像天方夜谭——捕鲲?这小胖殿下怕不是真疯了!

  在古人眼里,鲸鱼哪是什么普通海鱼,分明是神一般的存在,被称作“海角之兆”。

  传说里,它头像威严的龙,尾似凶猛的鳄鱼,浑身藏着神秘力量,动辄就能翻江倒海——只需摆摆尾巴,就能掀起滔天巨浪,打翻渔船如同碾碎枯叶;若是它潜入深海,海水便会疯狂涌入它留下的巨穴,形成汹涌的“鲸潮”,连沿岸的堤坝都能冲垮。

  《尔雅》里早有记载:“鲸,海中大鱼也。其大横海吞舟,穴处海底。出穴则水溢,谓之鲸潮,或曰出则潮上,入则潮下;其出入有节,故鲸潮有时。”

  寥寥数语,尽是对它庞大与神秘的敬畏。

  古往今来,人们给它起的名字也都透着“巨无霸”的意味:《尔雅》称其为“鰕”,三国时多叫“鲸鲵”,唐朝后又唤“海?”,连梵语里都有个专属名号“摩竭”,无一不是在强调“这是海里最大的鱼”。

  可到底有多大?古人没见过确切数字,只能任由想象驰骋。

  庄子在《逍遥游》里干脆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鲸。鲸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这等夸张的描述,更让鲸鱼的形象添了几分神话色彩。

  虽说日子久了,人们慢慢知道这不是什么呼风唤雨的神物,但那遮天蔽日的身形是实打实的!

  寻常渔船在它面前,就像一片漂在水里的树叶,渔民远远瞧见那灰黑色的巨背露出海面,挡住半片天空,腿肚子都能吓软,裤裆湿透是常有的事。

  就冲这体量,谁敢想“捕杀”二字?

  别说动手了,光是靠近都需要天大的胆子——万一惹恼了它,一个摆尾就能把船拍碎,掀起的浪头能把人卷进深海,连骨头渣都剩不下。

  所以这会儿听朱高炽说要造“捕鲸船”,众人哪能不慌?

  这简直是要跟神佛掰手腕啊!

  朱雄英都有些慌了,苦笑道:“高炽,咱们没事儿捕那玩意儿干啥啊?”

  “巨鲸浑身都是宝,”朱高炽屈起手指,一条条数着,声音里带着笃定,“就说那鲸脂,炼出来的油清澈透亮,做蜡烛比寻常牛油烛亮三倍,一根能烧上整夜,风吹都不灭。往后大户人家、学堂、衙门,谁不想要这样的好东西?”

  他话锋一转,看向在场的工匠:“再说鲸肉,是有些腥气,可处理得好——用姜葱、花椒爆炒,再淋上些酒去味,吃起来比牛肉还劲道。天津城里的酒楼要是推出‘红烧鲸肉’,保管天天满座。何况如今多少人连杂粮都吃不上,有这肉填肚子,谁会嫌腥?”

  “还有鲸鱼的皮,”朱高炽的手抚过身旁的船板,“鞣制之后比牛皮还厚实,做成甲胄,挡刀剑、抗风寒都是一把好手。冬天给北疆的士兵穿上鲸皮甲,比穿三层棉甲还暖和,行军打仗都添三分力气。”

  其实他没说的还有更多——鲸肉除了做菜,晒成肉干能当军粮,磨成粉掺进杂粮里,还能救荒年;鲸脂不光能做蜡烛,将来要是能提炼甘油,还能用来造更厉害的火器,或是做出去污力强的肥皂;最稀奇的是,有些鲸鱼肠胃里会积下一种叫“龙涎香”的东西,那玩意儿燃起来香气能飘出半条街,是价比黄金的香料,往南运到南洋,能换回来一船船的丝绸、瓷器。

  只是这些,眼下说出来也没用——提炼甘油的法子、鞣制鲸皮的精细工艺,都不是现在的工匠能做到的。

  朱高炽望着那副巨大的龙骨,笑道:“咱们先把能到手的好处攥住,等格物院的本事再大些,这鲸身上藏的宝贝,能掏出更多来。”

  汤和听得眼睛发亮,先前对“捕鲸”的惊惧渐渐被盘算取代:“照这么说,捕一头鲸,抵得上十船鱼?”

  “不止。”朱高炽点头,“等你们亲眼见了,就知道这海里的‘宝贝’,比陆地上的还多。”

  人群里的窃窃私语渐渐变了调——先前怕的是“惹怒神兽”,此刻听着这一桩桩实在的好处,眼里的惧意少了,多了几分跃跃欲试。

  连最胆小的学徒都在想:要是真能捕到鲸,说不定能换辆新独轮车,让爹娘少受些累。

  朱高炽看着众人神色的变化,知道这第一步已经成了——等他们真正见识到鲸的价值,就不会再把它当“神话巨兽”,只会当成大海赐予的厚礼。

  而这尚未完工的捕鲸船,就是打开这份厚礼的钥匙。

  “此外,捕鲸对水师而言,也很重要。”朱高炽转头看向汤和,目光锐利起来,语气却带着笑意,“您想想,这可不是撒网捕鱼那么简单。”

  他指着捕鲸船的龙骨,细细解释:“要捕鲸,得先在远海找到它的踪迹,这就得练水师的瞭望本事、辨海况的能耐;发现鲸鱼后,船要追得上、靠得近,这就得练操船的技巧,舵手、帆手得配合得像一个人;最后投叉、收绳、拖船,哪一步都得靠力气、靠胆识,还得懂怎么配合——这不就是在练打仗吗?”

  朱高炽顿了顿,看向汤和这位老将:“你想啊,连几十丈长的巨鲸都能对付,将来水师遇上倭寇的快船、遇上不听话的部落小船,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将士们在捕鲸时练出的胆气、默契,到了战场上就是实打实的战力。”

  “再说军饷,”他话锋一转,语气更实在了些,“捕到一头鲸,鲸油、鲸肉、鲸皮卖了钱,拿出一部分分给参与的将士,比朝廷发的月钱还多。谁不想多挣些银子养家?有这奔头,训练起来都不用鞭子抽,个个往前冲。”

  汤和捋着胡须,眉头渐渐舒展。

  他打了一辈子仗,最懂“以战养战”的道理,如今听朱高炽说“以捕鲸练兵”,竟觉得这法子实在得很——既得了好处,又练了兵,简直是两全其美。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最新章节,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