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半个月,琉球群岛的山山水水间,总能看到朱高炽一行人忙碌的身影。

  朱高炽带着朱橚、李虎、王相,还有察度三王,几乎踏遍了每一座主要岛屿。

  他们清晨踩着露水出发,傍晚披着霞光返回,有时为了核查一片适合种甘蔗的坡地,要在灌木丛里钻上大半天;有时为了丈量一处港湾的水深,得跟着渔民的小船在海上漂到日头西斜。

  沿途确实有不少发现。在中山国的深山里,他们找到了成片的黑檀木,木质坚硬细腻,是做家具、造船的好材料;山北岛的海滩上,能捡到巴掌大的海螺,壳上的花纹绚丽,王相说运到大明能当稀罕物卖;山南的河谷里,还生长着野生的生姜和胡椒,虽产量不高,却带着浓郁的辛辣味——朱高炽当即让王相记下,将来可以尝试人工种植。

  每到一处,朱高炽都让随行的画师画下地形,再亲手在堪舆图上标注:“这里水深三丈,适合建深水码头,能停宝船。”

  “这片坡地向阳,灌溉方便,种甘蔗最合适。”

  “那片平地小是小了点,但土壤肥沃,留着种水稻,够周国直属护卫和官吏吃的。”

  半个月下来,堪舆图上密密麻麻画满了标记:港口定在中山国的那片弧形海湾,旁边预留出建雪糖厂和货栈的空地;山北、山南的大部分坡地和谷地,都圈成了“糖田”;仅在各岛中心保留小块耕地,由王府属官统一管理,保证粮食自给自足。

  “五叔,记住了,港口和码头别急着动工。”朱高炽指着图上的标记,语气郑重,“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把甘蔗种下去。让李虎派护卫军帮着开荒,王相组织子民学习种植技术,雪糖厂的工匠我已经从上海调了,等甘蔗快成熟时就到。先攒下第一笔糖钱,有了本钱,再修港口、盖驿站,才稳妥。”

  朱橚连连点头,这半个月他跟着朱高炽同吃同住,亲眼见这位胖殿下累得直不起腰,却依旧每天熬夜核对数据、修改规划,心里早已没了最初的抵触,只剩敬佩。

  李虎和王相也对朱高炽心服口服——原本以为这位胖殿下只是纸上谈兵,没想到对农事、水利、海运样样精通,连哪种土适合种甘蔗、哪处水流适合建水车,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察度三王更是彻底被折服。他们本以为朱高炽只是来发号施令,却见他亲自下田摸土壤、跟着渔民学看海况,甚至蹲在土著子民的草屋里,耐心听他们说难处。

  有次路过山北的一个渔村,见村民连像样的渔网都没有,朱高炽当即让水师送了十张新网,还教他们编结更结实的网绳。

  此刻再看堪舆图上的规划,只觉得每一笔都透着实在,心里那点残存的疑虑早已烟消云散。

  “殿下放心,我们一定把甘蔗种好!”察度率先表态,手里紧紧攥着朱高炽画的甘蔗种植图,“中山国的子民已经开始清理荒地了,保证春耕前都翻好土。”

  承察度跟着道:“山南的河谷里能引水灌溉,我让人在那儿建几座水车,浇水就方便了。”

  帕尼芝则拍着胸脯:“山北有的是壮汉,开荒、修路的力气活,包在我们身上!”

  朱橚看着众人干劲十足的样子,心里热乎乎的。

  他仿佛已经看到甘蔗成林、糖厂冒烟的景象,忍不住道:“高炽,等第一批雪糖运出去,我亲自给你送最好的那批来!”

  朱高炽笑着摆手:“我可不要你的糖,等你这儿富起来,多给子民盖几间学堂,让他们学学汉字、算算账目,比什么都强。”

  半个月的期限转瞬即至。

  离别的那天,港口挤满了人——周王府的属官、整编后的士兵、还有自发来送行的土著子民。

  朱橚带着李虎、王相和察度三王,一直送到船边。

  “五叔,多保重。”朱高炽站在船头,对朱橚道,“有难处就往上海送信,我让人给你送工匠、送种子。”

  朱橚红了眼眶,用力点头:“你放心!我朱橚在此立誓,定不负父皇和你的期望,不出三年,定让琉球变个样!周国的子民,定能吃饱穿暖,活出个人样!”

  察度三王也对着船头深深鞠躬,用生涩的汉语喊道:“恭送殿下!殿下一路平安!”

  岸边的子民们虽不懂太多礼仪,却也跟着挥手,有几个曾受过高朱高炽恩惠的渔民,还捧着刚捕的海鱼,想往船上送,被水师将士笑着拦住。

  朱雄英趴在船舷上,挥着小手喊:“五叔,等我回来吃你种的甘蔗!”

  朱橚笑着挥手回应,直到福船扬起风帆,渐渐驶远,才收回目光。

  他转身看向身后的众人,朗声道:“都听到了?殿下等着看我们的成果!开工!”

  港口瞬间响起震天的号子声,清理滩涂的、翻耕土地的、搭建临时工坊的,人人都憋着一股劲。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那片即将变样的土地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希望。

  与此同时,驶离琉球的福船上,朱高炽正望着远方的海平面。朱雄英凑过来问:“高炽,我们真的要去倭国看燕王吗?”

  “谁特么去看朱老四?”朱高炽没好气地回答道:“我娘也在倭国,还有两个‘可爱’的弟弟……”

  说这话的时候,朱高炽嘴角噙着一抹坏笑。

  琉球本就与倭国毗邻,这都来了琉球,不去一趟倭国,看看爹娘,怎么都说不过去。

  而且朱高煦和朱高燧这两个狗东西,现在也有十好几岁了,孩子大了那得揍啊!

  不趁现在把他们那点歪心思摁下去,难不成等将来羽翼丰满了,再来恶心自己吗?

  历史上,这俩货可是狼狈为奸的好手,为了争夺储位,没少给大胖胖使绊子。

  疯狂针对大胖胖这个太子不说,还总在朱老四面前搬弄是非、进献谗言,害得大胖胖当了那么多年太子,天天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连喘口气都得掂量着来!

  可以说,历史上大胖胖之所以英年早逝,这父子三人没一个脱得了干系!

  朱老四的猜忌,是悬在头顶的剑,明明是亲父子,却总像防贼似的防着,一句无心的话能被翻来覆去解读出十几种恶意,连身边伺候的人都得先揣摩圣意再回话。

  朱高煦的跋扈,是明晃晃的刀,仗着能打就目空一切,朝堂上对大胖胖冷嘲热讽,私下里纵容手下寻衅滋事,恨不得把“我要取而代之”刻在脸上。

  朱高燧的阴损,是藏在暗处的毒,表面上恭恭敬敬喊着“大哥”,背地里却专挑阴私勾当做,散播谣言、构陷属官,手段比谁都脏。

  这三样凑在一起,哪一样不是催命符?

  大胖胖在东宫,白天要应付朱老四的试探,中午要提防朱高煦的刁难,晚上还得琢磨朱高燧又在背后使了什么绊子,日日如坐针毡,夜夜睡不安稳,身子骨就是这么一点点熬垮的。

  如今重来一回,还想让历史重演?做梦!

  想到这里,朱高炽嘴角的笑容愈发浓郁,眼神里却闪过一丝冷冽。

  我的好父亲,好弟弟们,准备好迎接我了吗?

  这倭国之行,不光是看娘,更得好好“关照”一下这几位“家人”。

  尤其是朱高煦和朱高燧,该打的打,该骂的骂,趁早把他们那点野心掐死在摇篮里。

  至于朱老四……也该让他看看,他这个“胖儿子”,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

  这趟去倭国,必须得热闹起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最新章节,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