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
当这两个字从沈千钟的口中说出,落进沈万钧和沈霆的耳朵里,二人的下巴登时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强行拉下,微张的嘴,将惊愕写得生动而鲜明。
但凡是在江南有点门路的人,都知道围绕着海禁,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一直以来在各自进行着多么激烈的博弈甚至于“厮杀”。
前期是江南人士力主开海,其余事不关己的地方势力竭力阻拦,主打的就是一个我可以日子过得不好,但不能让你过得好;
等江南这帮人摸索出来了走私这条暴利的路子,立刻又变成了其余地方势力力主开海,而江南势力为了垄断这份利益,竭力阻拦。
其中纠葛与凶险,至少拍掉了数位一二品大员的乌纱帽,就连皇帝也不得擅断。
更遑论那些被打落尘埃的地方大族。
现在,有人说,要让他们沈家,这个眼下只有一位五品武将的商贾之家,当这个出头鸟,向朝廷请命,请求开海。
送死还能送出这样的花样吗?
如果是旁人跟他这么讲,只要是得罪得起的,沈万钧估计一脚就踹过去了;
得罪不起的,沈万钧估计也只会在嘴上随口敷衍着,然后在心里问候对方的祖宗十八代,尤其是女性亲眷。
但这话是沈千钟说的。
那显然是不可能骂的。
相反,他觉得,脑子天下无敌的二弟这么说,或许是有什么深层次的考量。
“为什么?”
他用最简单的言语,问出了最深切的疑惑。
沈千钟沉吟着,缓缓道:“开海,是陛下和齐政想做的事情,沈家的请命,就是一份更直接的投名状,将沈家的生死都献了出来,绑定在了开海之事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说服力的呢?”
沈万钧皱着眉头,沉吟不语,似乎是觉得这个理由完全不够。
沈霆虽然最近一年有着长足的进步,但此刻也终于是有些按捺不住,“二叔,我们明明是从龙有功,可以安安稳稳地过下去,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样的事情呢?如果我们不做,陛下和齐侯难道就不认我们的功劳了吗?我们冒的风险和得到的东西相比,划算吗?”
不得不说,沈霆的历练很有成效,看问题也看得还算精准,但心性上比起他的爹,还是差了一大截。
这样的问题,沈万钧早就想到了,但他不会说出来。
因为说出来,就会将双方的谈判逼到一个没有余地的局面。
而对面那个人,还是自己的亲兄弟。
沈千钟在听了沈霆的话之后,果然也陷入了沉默,就在沈万钧快受不了这种沉默,准备开口的时候,沈千钟却说话了。
“事情的确是如你所说的那样,所以,我也说了,决定权在你们,而且我也拿不准要不要沈家来做。”
沈霆听完,觉得这没什么好考虑的。
做了,有天大的风险;
不做,没有什么损失,那这个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但沈万钧却忽然道:“老二,这事儿,沈家接了。”
沈霆猛地一惊,“父亲!”
沈万钧压了压手,示意儿子别多嘴,而后看着沈千钟,十分郑重地道:“我虽为兄长,亦是沈家族长,按理说我应该求稳。但我相信,你,我的同胞兄弟,绝不会害我也不会害沈家。我也相信,我没你看得深远,看得明白,你的选择才是对沈家更有利的,所以,你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他站起身,衣袖一振,深深一拜,“老二,沈家兴衰,此番就交给你了!”
沈千钟匆忙起身,一把扶住沈万钧的胳膊,“大哥!”
言语间,已是眼眶泛红,抿着嘴唇,微带梗咽。
沈万钧认真道:“你考虑好,就告诉为兄,为兄和沈家上下,绝无二话。”
当沈万钧父子二人离开,坐上马车,沈霆忍不住开口道:“父亲,你为何要如此决断啊!”
沈万钧平静地看了他一眼,“你觉得你我的脑子,比起二叔如何?”
沈霆老实道:“那自是远远不如,但是.”
沈万钧抬手按住他的话,“那你觉得二叔会害我们吗?”
沈霆也毫不迟疑地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同意二叔的提议?”
“可是,万一二叔想岔了呢?毕竟这个事情,一看就不.”
沈霆的话,忽然一顿,诶?对啊!
如果一看就不对的事情,二叔能看不明白吗?
若是他看得明白,却依旧让他们这么做,那不就很明显是其中有什么他不好说出口但却十分巨大的好处吗?
想到这儿,沈霆不禁佩服地看向父亲,自己在慌乱之下心头一团乱麻,还得是父亲这样饱经风霜雨雪的人,才能在那样的局面下,沉稳处置啊!
沈万钧缓缓道:“你记住,结交聪明人,最忌耍心眼,一个诚字,便是他们最大的弱点。当然,对你二叔,我们不会抱着利用和驭使的态度,但更要用一个诚字,让他感觉到温暖。”
他看着沈霆,“当他感受到了我们的真诚,他也会更细致更精细地思考的。”
沈霆恍然,“父亲金玉良言,孩儿受教了。”
沧浪园中,当沈万钧父子走了之后,沈千钟也在房中踱步一会儿之后重新坐下,心头缓缓平静下来。
以他的聪慧,一直都知道,沈万钧对他毫无保留的态度,是另一种形式的亲情绑架。
但看透是一回事,心头的感受又是另一回事。
就好像授业恩师对你无微不至的生活和学业关怀,是希望你能高中,让他也跟着扬名立万;
又好比妻子对夫君的照料,主动扛起家庭重担,就希望夫君能够科举中第,从此一家人飞黄腾达;
你能说,你们的心思龌龊,然后不把这些恩情记下吗?
至少当初大哥没有在自己闯下弥天大祸的情况下,放弃自己,同时也依旧给予了无穷的支持。
那他身为沈家人,也应该为沈家多谋划一番。
而让沈家上书的决定,就是他为沈家谋划的一条坦途。
他闭上双目,在脑海之中细细思量了一遍首尾,再度睁开眼睛,拉响了手边的铃铛。
很快,一个心腹走了进来。
“去请卢会长过来吧。”
苏州城,扬州盐商总会的会长卢雪松正在房中忧心忡忡地踱步。
几天前,六月初六,正在扬州策马扬鞭的他,接到了沈千钟的召唤,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苏州。
而后,却一等就是一个昼夜。
他搞不懂这其中是什么缘故,更也不知道沈千钟派人去请他的时候,刚好是越王被俘的密信送到沧浪园的时候,他只是在这异样的事情发展中,惴惴不安。
不会是出了什么大事了吧?
好在今天,六月初十,他终于等到了仲先生的召唤。
一切的答案也即将揭晓了。
对于这位仲先生的真实身份,他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齐侯也对他近乎明示过。
但聪明人都知道,这可不是显示你脑子的时候,心知肚明又不戳破还能适当装傻,才是最好的应对。
当他来到沧浪园,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之后,乖巧地坐在对面,丝毫没有一点两淮大佬的豪横气质。
“此番劳烦卢会长紧急赶来,一路辛苦了。”
戴着面具的沈千钟主动给卢雪松倒了一杯茶,推了过去,温声开口道。
卢雪松连忙惶恐地抬起屁股欠了欠身,“仲先生言重了,都是为了朝廷大事,在下自当赴汤蹈火。”
“请卢会长过来,主要是两个事情。”
沈千钟缓缓道:“第一个事,齐侯已经在海上生擒越王,并攻占越王囤兵的潜龙岛,抓获越王世子。”
卢雪松的手登时一抖,滚烫的茶汤泼在手上,传来一阵灼热的痛感。
但他不愧是久经历练的一方大佬,居然生生忍住一声不吭,旋即在脸上露出喜色,“好啊!齐侯果然英明神武,居然这么平静地便拔除了朝廷的心腹大患,这下子江南总算可以安宁了!”
沈千钟装作没看到他的失态,也没有理会他的马屁,平静道:“不仅是越王父子被擒获,杭州知府杨志鸿、江南商会会长朱俊达,也都悉数落网,而杭州士绅被大义感召,主动投案,踊跃检举,也让齐侯知晓了定海走私的具体情况,于是兴兵将定海走私团伙一锅端了,定海卫指挥使韦天奉已经伏诛,定海知府耿有量投案自首。”
饶是经过了先前越王父子被俘的铺垫,卢雪松也是越听越是心惊,不由张大了嘴巴。
这.这.这.简直是把越王党的核心势力连根拔起了啊!
至于那些散落各地的越王党羽,别忘了,还有互助会领导的自由家奴们随时可以动手呢!
这帮对主家底细一清二楚的家奴一动员起来,哪个大族逃得掉啊!
自己这回,真的是赌对了!
卢雪松在震惊之后,不由一阵欣喜。
身为卧底,最欢喜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不就是罪恶的犯罪集团被连根拔起,自己功成身退,享受千难万险之后的荣光的时候吗?
什么?你说我没有千难万险?
那是我的本事!
是我的命数!
羡慕嫉妒恨去吧!
默默看着卢雪松的神色变化,沈千钟再度开口,“第一件事,只是个消息,第二件事,就需要卢会长帮个小忙了。”
卢雪松连忙从喜悦中自拔出来,“仲先生客气了,有什么在下能帮得上的,您尽管吩咐。”
“帮忙给朝廷上书,揭发越王党走私之事,然后建言在扬州或者靖江开通海贸。”
“咳咳咳”
卢雪松登时倒吸一口凉气,然后被自己的口水呛得咳嗽连连。
刚刚还说没有千难万险,这他娘的不就来了?
合着越王集团的覆灭只是对朝廷最困难的局面过去,自己最困难的局面还在这儿等着呢?
和沈家父子一样,他这位两淮盐商总会的会长,对开海这件事情的困难程度也有着充分的认知。
就在这事儿上,栽了多少朝廷大员,地方大族,自己一个商贾请命开海,四舍五入,这不等于是让他送死吗?
他好不容易喘匀了气,祈求地看着沈千钟,“仲先生,在下是在陛下第一次下江南时就投靠的人,此番更是冒着奇险和朱俊达结交,打入他们内部.”
他眼巴巴地看着沈千钟,言下之意一句话总结就是:我为国朝立过功,我为陛下出过力,你不能这么对我啊!
沈千钟叹了口气,“那你说说,你参与定海走私这个事情,如何平息?”
卢雪松:啊???
这他娘的不是你们吩咐我做的吗?
我不是已经在你们那儿备过案了吗?
怎么就成了我需要洗白的罪证了?
沈千钟缓缓道:“别这么看着我,陛下和齐侯不是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人,只是,如今越王党羽被连根拔起,自然有人心头不服,而你们牵扯其中的消息在有心人的打探之下,也不难查到,若是他们将这件事情摆上称,那陛下和齐侯能怎么办?”
他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天子行事,要不要注意影响?”
卢雪松抿了抿嘴,这话倒也有那么一点点道理。
但是
沈千钟缓缓道:“齐侯当初答应你们,就是想到了这个法子给你们洗白。你们不是去对付越王的,而是朝廷发现了江南的走私势力,然后安排你们主动查探走私势力的虚实和情况,如今发现情况,便主动向朝廷举报,如此便是一个十分完善的故事,谁也挑不出毛病。”
“但若是等到这个势力都被连根拔起了,其中之人也都被处置了,你们却依旧无动于衷,然后再被人发现你们也有牵连,你说届时朝廷会不会也很难办?”
卢雪松当然明白这些,他咽了口口水,“可是,开海这个事情,实在是.”
他是商人,家财万贯,锦衣玉食的商人。
你让他下下注,押押宝,跟着享受点好处,他很乐意。
但你让他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你冲锋,那你这不是要了他们的老命吗?
沈千钟微微一笑,“你放轻松,这事儿,并不会让你和盐商总会去承受的。”
说着他平静地抛出一句威力惊人的话,“在你上书的同时,沈家也会上书,同样请求开海。”
卢雪松的眼睛陡然瞪大,难以置信地看着沈千钟。
玩这么大?
心这么狠?
自己的家族都舍得献祭出去?
等等!
以卢雪松的敏锐,悄然察觉到了哪里有什么不对。
沈千钟不可能让沈家去送死。
那沈家肯定是要从中获利的。
沈家能获什么利?开海这种事情,不得在朝堂掀起滔天巨浪?
作为始作俑者的沈家能讨得了好?
就算有越王父子被俘,江南集团核心遭受重创,自己代表两淮势力支持,等等!
如果有这几点
咦,有这几点,这事儿或许能成啊!
沈千钟的声音,在这个时候,轻轻响起,“我们不能控制那些人该怎么想,但我们却能控制他们该想什么。”
咔嚓!
如同一道天雷,劈开了卢雪松混沌的脑袋!
我明白了!
在当今的天下形势下,开海本是利国利民之事,之前不过被江南势力阻挠,不得推行。
现在朝廷携大胜之威,推动开海之事,江南势力因为在越王之事中遭受重创,不敢再强行冒头。
但如果朝廷强推此事,这些人等风头过去,或许还是会明里暗里阻挠。
可如果将此事,变成两淮和江南的开海之争,那就不一样了。
所有不愿意坐视江南人独享海贸利润的人,都将支持自己和淮上。
江南肯定也不甘心这块肥肉飞走,也会竭力将其留在江南。
这事情就悄悄从【开不开海】变成了【在哪儿开海】,一下子就容易了。
最后,或许朝廷再以安抚江南之姿,决定在江南开海,又或者主要在江南,额外给两淮一个口岸。
那样的话,江南不会闹了,他们会守护这份自己争夺来的好处,开海会被顺利推行。
而对自己而言,不仅彻底洗白了参与走私的事情,还很可能因为为两淮争来一个开海口岸的事情,被两淮士绅推崇甚至将来名垂青史。
这么一想,这事儿他娘的太妙了啊!
他看着沈千钟,“仲先生良苦用心,在下愚钝,此刻方明,请仲先生放心,在下回去之后就准备上书请命,而后交由扬州官府递上去。”
沈千钟点头,“不必那么麻烦,卢会长回别院写好之后,就交给我,走钦差大人的路子送去中京就行。”
他补充了一句,“赶时间。”
卢雪松点头,“在下明白,那在下现在就回去写?”
“辛苦卢会长了。”
“仲先生客气。”
将卢雪松送出房门,沈千钟回到房间坐下,默默复盘着此番布局。
关于此事,他还真没额外多思考什么,都是齐政的布局,包括那句点醒卢雪松的话,也是齐政的原话。
想到这些,他不由啧啧感慨。
“齐政啊齐政,我真的都开始佩服起你了。”
就在卢雪松很快写好了请命的文书,交给沈千钟,沈千钟也拿着沈家家主沈万钧的亲笔请命文书,交给张先,让他带着队伍八百里加急送去中京城的时候,
中京城里,隋枫也拿着手上刚刚送来的绝密信函,步履匆忙地走进了宫城之中。
当这两个字从沈千钟的口中说出,落进沈万钧和沈霆的耳朵里,二人的下巴登时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强行拉下,微张的嘴,将惊愕写得生动而鲜明。
但凡是在江南有点门路的人,都知道围绕着海禁,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一直以来在各自进行着多么激烈的博弈甚至于“厮杀”。
前期是江南人士力主开海,其余事不关己的地方势力竭力阻拦,主打的就是一个我可以日子过得不好,但不能让你过得好;
等江南这帮人摸索出来了走私这条暴利的路子,立刻又变成了其余地方势力力主开海,而江南势力为了垄断这份利益,竭力阻拦。
其中纠葛与凶险,至少拍掉了数位一二品大员的乌纱帽,就连皇帝也不得擅断。
更遑论那些被打落尘埃的地方大族。
现在,有人说,要让他们沈家,这个眼下只有一位五品武将的商贾之家,当这个出头鸟,向朝廷请命,请求开海。
送死还能送出这样的花样吗?
如果是旁人跟他这么讲,只要是得罪得起的,沈万钧估计一脚就踹过去了;
得罪不起的,沈万钧估计也只会在嘴上随口敷衍着,然后在心里问候对方的祖宗十八代,尤其是女性亲眷。
但这话是沈千钟说的。
那显然是不可能骂的。
相反,他觉得,脑子天下无敌的二弟这么说,或许是有什么深层次的考量。
“为什么?”
他用最简单的言语,问出了最深切的疑惑。
沈千钟沉吟着,缓缓道:“开海,是陛下和齐政想做的事情,沈家的请命,就是一份更直接的投名状,将沈家的生死都献了出来,绑定在了开海之事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说服力的呢?”
沈万钧皱着眉头,沉吟不语,似乎是觉得这个理由完全不够。
沈霆虽然最近一年有着长足的进步,但此刻也终于是有些按捺不住,“二叔,我们明明是从龙有功,可以安安稳稳地过下去,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样的事情呢?如果我们不做,陛下和齐侯难道就不认我们的功劳了吗?我们冒的风险和得到的东西相比,划算吗?”
不得不说,沈霆的历练很有成效,看问题也看得还算精准,但心性上比起他的爹,还是差了一大截。
这样的问题,沈万钧早就想到了,但他不会说出来。
因为说出来,就会将双方的谈判逼到一个没有余地的局面。
而对面那个人,还是自己的亲兄弟。
沈千钟在听了沈霆的话之后,果然也陷入了沉默,就在沈万钧快受不了这种沉默,准备开口的时候,沈千钟却说话了。
“事情的确是如你所说的那样,所以,我也说了,决定权在你们,而且我也拿不准要不要沈家来做。”
沈霆听完,觉得这没什么好考虑的。
做了,有天大的风险;
不做,没有什么损失,那这个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但沈万钧却忽然道:“老二,这事儿,沈家接了。”
沈霆猛地一惊,“父亲!”
沈万钧压了压手,示意儿子别多嘴,而后看着沈千钟,十分郑重地道:“我虽为兄长,亦是沈家族长,按理说我应该求稳。但我相信,你,我的同胞兄弟,绝不会害我也不会害沈家。我也相信,我没你看得深远,看得明白,你的选择才是对沈家更有利的,所以,你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他站起身,衣袖一振,深深一拜,“老二,沈家兴衰,此番就交给你了!”
沈千钟匆忙起身,一把扶住沈万钧的胳膊,“大哥!”
言语间,已是眼眶泛红,抿着嘴唇,微带梗咽。
沈万钧认真道:“你考虑好,就告诉为兄,为兄和沈家上下,绝无二话。”
当沈万钧父子二人离开,坐上马车,沈霆忍不住开口道:“父亲,你为何要如此决断啊!”
沈万钧平静地看了他一眼,“你觉得你我的脑子,比起二叔如何?”
沈霆老实道:“那自是远远不如,但是.”
沈万钧抬手按住他的话,“那你觉得二叔会害我们吗?”
沈霆也毫不迟疑地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同意二叔的提议?”
“可是,万一二叔想岔了呢?毕竟这个事情,一看就不.”
沈霆的话,忽然一顿,诶?对啊!
如果一看就不对的事情,二叔能看不明白吗?
若是他看得明白,却依旧让他们这么做,那不就很明显是其中有什么他不好说出口但却十分巨大的好处吗?
想到这儿,沈霆不禁佩服地看向父亲,自己在慌乱之下心头一团乱麻,还得是父亲这样饱经风霜雨雪的人,才能在那样的局面下,沉稳处置啊!
沈万钧缓缓道:“你记住,结交聪明人,最忌耍心眼,一个诚字,便是他们最大的弱点。当然,对你二叔,我们不会抱着利用和驭使的态度,但更要用一个诚字,让他感觉到温暖。”
他看着沈霆,“当他感受到了我们的真诚,他也会更细致更精细地思考的。”
沈霆恍然,“父亲金玉良言,孩儿受教了。”
沧浪园中,当沈万钧父子走了之后,沈千钟也在房中踱步一会儿之后重新坐下,心头缓缓平静下来。
以他的聪慧,一直都知道,沈万钧对他毫无保留的态度,是另一种形式的亲情绑架。
但看透是一回事,心头的感受又是另一回事。
就好像授业恩师对你无微不至的生活和学业关怀,是希望你能高中,让他也跟着扬名立万;
又好比妻子对夫君的照料,主动扛起家庭重担,就希望夫君能够科举中第,从此一家人飞黄腾达;
你能说,你们的心思龌龊,然后不把这些恩情记下吗?
至少当初大哥没有在自己闯下弥天大祸的情况下,放弃自己,同时也依旧给予了无穷的支持。
那他身为沈家人,也应该为沈家多谋划一番。
而让沈家上书的决定,就是他为沈家谋划的一条坦途。
他闭上双目,在脑海之中细细思量了一遍首尾,再度睁开眼睛,拉响了手边的铃铛。
很快,一个心腹走了进来。
“去请卢会长过来吧。”
苏州城,扬州盐商总会的会长卢雪松正在房中忧心忡忡地踱步。
几天前,六月初六,正在扬州策马扬鞭的他,接到了沈千钟的召唤,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苏州。
而后,却一等就是一个昼夜。
他搞不懂这其中是什么缘故,更也不知道沈千钟派人去请他的时候,刚好是越王被俘的密信送到沧浪园的时候,他只是在这异样的事情发展中,惴惴不安。
不会是出了什么大事了吧?
好在今天,六月初十,他终于等到了仲先生的召唤。
一切的答案也即将揭晓了。
对于这位仲先生的真实身份,他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齐侯也对他近乎明示过。
但聪明人都知道,这可不是显示你脑子的时候,心知肚明又不戳破还能适当装傻,才是最好的应对。
当他来到沧浪园,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之后,乖巧地坐在对面,丝毫没有一点两淮大佬的豪横气质。
“此番劳烦卢会长紧急赶来,一路辛苦了。”
戴着面具的沈千钟主动给卢雪松倒了一杯茶,推了过去,温声开口道。
卢雪松连忙惶恐地抬起屁股欠了欠身,“仲先生言重了,都是为了朝廷大事,在下自当赴汤蹈火。”
“请卢会长过来,主要是两个事情。”
沈千钟缓缓道:“第一个事,齐侯已经在海上生擒越王,并攻占越王囤兵的潜龙岛,抓获越王世子。”
卢雪松的手登时一抖,滚烫的茶汤泼在手上,传来一阵灼热的痛感。
但他不愧是久经历练的一方大佬,居然生生忍住一声不吭,旋即在脸上露出喜色,“好啊!齐侯果然英明神武,居然这么平静地便拔除了朝廷的心腹大患,这下子江南总算可以安宁了!”
沈千钟装作没看到他的失态,也没有理会他的马屁,平静道:“不仅是越王父子被擒获,杭州知府杨志鸿、江南商会会长朱俊达,也都悉数落网,而杭州士绅被大义感召,主动投案,踊跃检举,也让齐侯知晓了定海走私的具体情况,于是兴兵将定海走私团伙一锅端了,定海卫指挥使韦天奉已经伏诛,定海知府耿有量投案自首。”
饶是经过了先前越王父子被俘的铺垫,卢雪松也是越听越是心惊,不由张大了嘴巴。
这.这.这.简直是把越王党的核心势力连根拔起了啊!
至于那些散落各地的越王党羽,别忘了,还有互助会领导的自由家奴们随时可以动手呢!
这帮对主家底细一清二楚的家奴一动员起来,哪个大族逃得掉啊!
自己这回,真的是赌对了!
卢雪松在震惊之后,不由一阵欣喜。
身为卧底,最欢喜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不就是罪恶的犯罪集团被连根拔起,自己功成身退,享受千难万险之后的荣光的时候吗?
什么?你说我没有千难万险?
那是我的本事!
是我的命数!
羡慕嫉妒恨去吧!
默默看着卢雪松的神色变化,沈千钟再度开口,“第一件事,只是个消息,第二件事,就需要卢会长帮个小忙了。”
卢雪松连忙从喜悦中自拔出来,“仲先生客气了,有什么在下能帮得上的,您尽管吩咐。”
“帮忙给朝廷上书,揭发越王党走私之事,然后建言在扬州或者靖江开通海贸。”
“咳咳咳”
卢雪松登时倒吸一口凉气,然后被自己的口水呛得咳嗽连连。
刚刚还说没有千难万险,这他娘的不就来了?
合着越王集团的覆灭只是对朝廷最困难的局面过去,自己最困难的局面还在这儿等着呢?
和沈家父子一样,他这位两淮盐商总会的会长,对开海这件事情的困难程度也有着充分的认知。
就在这事儿上,栽了多少朝廷大员,地方大族,自己一个商贾请命开海,四舍五入,这不等于是让他送死吗?
他好不容易喘匀了气,祈求地看着沈千钟,“仲先生,在下是在陛下第一次下江南时就投靠的人,此番更是冒着奇险和朱俊达结交,打入他们内部.”
他眼巴巴地看着沈千钟,言下之意一句话总结就是:我为国朝立过功,我为陛下出过力,你不能这么对我啊!
沈千钟叹了口气,“那你说说,你参与定海走私这个事情,如何平息?”
卢雪松:啊???
这他娘的不是你们吩咐我做的吗?
我不是已经在你们那儿备过案了吗?
怎么就成了我需要洗白的罪证了?
沈千钟缓缓道:“别这么看着我,陛下和齐侯不是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人,只是,如今越王党羽被连根拔起,自然有人心头不服,而你们牵扯其中的消息在有心人的打探之下,也不难查到,若是他们将这件事情摆上称,那陛下和齐侯能怎么办?”
他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天子行事,要不要注意影响?”
卢雪松抿了抿嘴,这话倒也有那么一点点道理。
但是
沈千钟缓缓道:“齐侯当初答应你们,就是想到了这个法子给你们洗白。你们不是去对付越王的,而是朝廷发现了江南的走私势力,然后安排你们主动查探走私势力的虚实和情况,如今发现情况,便主动向朝廷举报,如此便是一个十分完善的故事,谁也挑不出毛病。”
“但若是等到这个势力都被连根拔起了,其中之人也都被处置了,你们却依旧无动于衷,然后再被人发现你们也有牵连,你说届时朝廷会不会也很难办?”
卢雪松当然明白这些,他咽了口口水,“可是,开海这个事情,实在是.”
他是商人,家财万贯,锦衣玉食的商人。
你让他下下注,押押宝,跟着享受点好处,他很乐意。
但你让他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你冲锋,那你这不是要了他们的老命吗?
沈千钟微微一笑,“你放轻松,这事儿,并不会让你和盐商总会去承受的。”
说着他平静地抛出一句威力惊人的话,“在你上书的同时,沈家也会上书,同样请求开海。”
卢雪松的眼睛陡然瞪大,难以置信地看着沈千钟。
玩这么大?
心这么狠?
自己的家族都舍得献祭出去?
等等!
以卢雪松的敏锐,悄然察觉到了哪里有什么不对。
沈千钟不可能让沈家去送死。
那沈家肯定是要从中获利的。
沈家能获什么利?开海这种事情,不得在朝堂掀起滔天巨浪?
作为始作俑者的沈家能讨得了好?
就算有越王父子被俘,江南集团核心遭受重创,自己代表两淮势力支持,等等!
如果有这几点
咦,有这几点,这事儿或许能成啊!
沈千钟的声音,在这个时候,轻轻响起,“我们不能控制那些人该怎么想,但我们却能控制他们该想什么。”
咔嚓!
如同一道天雷,劈开了卢雪松混沌的脑袋!
我明白了!
在当今的天下形势下,开海本是利国利民之事,之前不过被江南势力阻挠,不得推行。
现在朝廷携大胜之威,推动开海之事,江南势力因为在越王之事中遭受重创,不敢再强行冒头。
但如果朝廷强推此事,这些人等风头过去,或许还是会明里暗里阻挠。
可如果将此事,变成两淮和江南的开海之争,那就不一样了。
所有不愿意坐视江南人独享海贸利润的人,都将支持自己和淮上。
江南肯定也不甘心这块肥肉飞走,也会竭力将其留在江南。
这事情就悄悄从【开不开海】变成了【在哪儿开海】,一下子就容易了。
最后,或许朝廷再以安抚江南之姿,决定在江南开海,又或者主要在江南,额外给两淮一个口岸。
那样的话,江南不会闹了,他们会守护这份自己争夺来的好处,开海会被顺利推行。
而对自己而言,不仅彻底洗白了参与走私的事情,还很可能因为为两淮争来一个开海口岸的事情,被两淮士绅推崇甚至将来名垂青史。
这么一想,这事儿他娘的太妙了啊!
他看着沈千钟,“仲先生良苦用心,在下愚钝,此刻方明,请仲先生放心,在下回去之后就准备上书请命,而后交由扬州官府递上去。”
沈千钟点头,“不必那么麻烦,卢会长回别院写好之后,就交给我,走钦差大人的路子送去中京就行。”
他补充了一句,“赶时间。”
卢雪松点头,“在下明白,那在下现在就回去写?”
“辛苦卢会长了。”
“仲先生客气。”
将卢雪松送出房门,沈千钟回到房间坐下,默默复盘着此番布局。
关于此事,他还真没额外多思考什么,都是齐政的布局,包括那句点醒卢雪松的话,也是齐政的原话。
想到这些,他不由啧啧感慨。
“齐政啊齐政,我真的都开始佩服起你了。”
就在卢雪松很快写好了请命的文书,交给沈千钟,沈千钟也拿着沈家家主沈万钧的亲笔请命文书,交给张先,让他带着队伍八百里加急送去中京城的时候,
中京城里,隋枫也拿着手上刚刚送来的绝密信函,步履匆忙地走进了宫城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