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江南大局已定了?”
广宇楼上,听见隋枫的汇报,又看着手上齐政的亲笔信,新帝的言语中带着十分明显的惊喜之意。
虽然早在数日之前,他就接到了齐政送来的急报,说越王已经被擒获,并希望他按照既定计划,暂时保密的消息。
那个时候,对一些心大的人来说,或许觉得这事儿已经成了。
但身为皇帝,他还要考虑江南的平稳和后续的收尾。
现在听到定海城被一锅端,齐政又顺利接管了越王府之后,他才彻底放下了心,开心了起来。
隋枫点着头,“是啊,齐侯实在是太利害了,没想到这江南之行竟如此顺利。”
新帝看了他一眼,“此事交给他来办,自然是如此顺利,甚至会摧枯拉朽得让旁人觉得自己上去也可以。但若是真换了旁人,不碰得头破血流,那是不可能的。”
他负手起身,俯瞰着楼外,“当初在苏州的战绩,在你们看来,或许也觉得轻而易举吧,好像到了苏州,就是一番摧枯拉朽,而后满载而归,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当时局势有多么诡谲,齐政有多么厉害,对朕的帮助有多大。”
他微微一笑,“现在朕很期待他回来之后,向朕慢慢讲述其中的经历,一定会很精彩。”
隋枫连忙恭敬道:“陛下说得是,微臣看得太浅薄了。好在齐侯有陛下这个能体谅他的人,否则立下如此大功,都会被人轻瞧了。”
新帝看了他一眼,旋即看着童瑞,“你说他装得像不像?”
童瑞手持拂尘,欠身站在一旁,闻言脸上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并未言语。
隋枫自然连忙起身要跪,新帝摆了摆手,示意这就是个玩笑,不必在意。
他拿起一块糕点放进嘴里,遵循着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在咽下去之后,才缓缓道:“齐政能做的都做完了,接下来该是我们的战场了吧?”
隋枫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此番越王被擒,定海走私团伙被连根拔起,朝中想来会有许多人跳脚的。”
新帝嗤笑一声,“那就先把越王被抓的消息放出去吧。”
事实上,都不用百骑司刻意放什么消息,当齐政将定海城一锅端了,并且不再隐瞒越王和潜龙岛的消息之后,许多信鸽与快马就几乎是第一时间出动,将消息以一种丧心病狂的慌张,送去了中京。
就在隋枫拿着齐政彻底安定江南大局的消息进宫之时,这些人也拿到了越王父子被齐政生擒的惊天消息。
然后,中京城就炸锅了。
当然这仅限于最顶级的那些世家、勋贵和重臣。
接着,便是一个个小厮出门,一辆辆马车狂奔,一场场的聚会和密议悄然展开,商量着在这场惊天变故之下,他们的应对之策。
这天下,就仿佛是一个陡峭的山峰,越往上,位置越少,越珍贵,往上走的每一步,都要面临着上面的践踏与压制,须得浴血搏杀方有一条出路;
往下看,则是无数张谦卑的笑脸,但同时,这些人也默默伸出了手,试图将上面的人拽下来,而后自己取而代之。
每当山风呼啸,或者山体震荡之时,便是秩序重定之时。
对如今中京城这帮人而言,越王被俘,那就是山上刮起狂风,甚至可以说是山体震荡的大事。
一个不慎,就有可能跌落深渊;
而若是把握得好,也有可能更进一步;
哪怕想要安稳不动,也要选对应对策略。
因为,江南对如今的帝国太重要了。
不提那赋税和文脉,单说朝堂势力,江南党即使已经在楚王陨落的滔天巨浪中,被清洗过一番,但依旧还是朝堂第一大派系。
毕竟,人家有那么多进士,有那么多底蕴,朝廷也不可能真的按照籍贯全部都黜落。
而越王,随着先帝驾崩,这个名字渐渐不成禁忌之后,也在百骑司和临江楼的有心推波助澜之下,在中京城迅速传开。
在百姓和不少官员的脑海中,成为了江南势力压舱石的存在。
很多人都明白了齐政此番下江南的用意;
也都在观望着齐政此番下江南的成果。
如果齐政成功平定江南,拿下越王,他们就会欢欣鼓舞,陛下果然英明神武,齐侯果然算无遗策,能够将越王这个狼心狗肺,居心叵测的藩王拿下,江南赋税重地,至此重新被朝廷牢牢掌握!
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大梁中兴,指日可待!
如果齐政也和之前那些总督钦差一样功败垂成,那么他们或许瞬间就能记起当年神宗皇帝本来是青睐越王的,都是被居心叵测之人阻挠,这才让越王这样一个贤王枯守镜湖二十余年,如今该是英明神武的越王爷拨乱反正,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的时候了!
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大梁中兴,指日可待!
现在,越王倒了,似乎天下真的要走向太平了。
但他们该如何来享受这个太平,能不能享受得到这份太平,就成了他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了。
白府之中,白圭坐在主位,笑看着面前的几位帝党骨干,“诸位,好消息啊!越王已经被擒,江南大局,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像熊翰、孔真、蒋琰等帝党核心,如今地位都不算低,也都听到了风声,此刻齐齐展颜。
“齐侯之能,即使我等一再拔高,依旧让人有些难以置信啊!”
“先前齐侯南下,下官还曾一力劝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下官井中蛙观天上月,不知世间大才之能了!”
“当初在苏州,下官就曾亲眼目睹过齐侯的本事,如今齐侯再次给了下官震撼,实在是匪夷所思,他是如何能够从江南那等局面之中,并未大动干戈便拿下越王这个贼首的!”
白圭微笑着提醒道:“诶!文圭慎言,越王之罪,还需公审,以昭天下,我等身份敏感,切莫被人抓住口舌之失。”
蒋琰立刻会意,“白相提醒得是,下官定当铭记。”
白圭缓缓感慨道:“齐侯此番之胜,真正的好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全了江南这个赋税重地的商贸和人丁。天下之政,皆自钱出,没钱,什么都不好说。”
“当初先帝在位,也曾有万丈豪情,却被空虚的国库压得喘不过气,若非后来陛下和齐侯在苏州大赚了一笔,弥补了大量亏空,恐怕陛下登基之后也没有现在的财政局面。”
“越王如今被俘,江南大局安定,一方面,不需要平叛打仗,这消耗就能少许多,另一方面,江南平定之后,赋税定然也能被足额收取,甚至在整理了商路和土地之后,还能有所增长,一进一出,开源节流,齐侯功莫大焉啊!”
在其余众人的目光中,他缓缓踱步,“仔细想来,当初齐侯甘冒奇险,亲下江南,为的便是这些吧,既有大仁大勇愿担此险,又有大智大能,可成此事。”
“如此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之士,乃国朝之幸,陛下之幸,亦是我等学习的榜样啊!”
以白圭如今的政事堂相公之尊,当众说出这番话,哪怕是在座的都是铁杆帝党,都知道齐政在帝党中的地位,也足够有诚意,足够有分量了。
众人自然都连连附和,并且都是真心实意,毕竟这也是属于他们帝党的伟大胜利。
白圭的目光扫过众人,“诸位,与你们说这些,本相是想说,齐侯已经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现在该我们上场了!”
“朝堂上的风波,这才刚刚开始呢!”
“这下子,朝堂怕是平静不了了。”
政事堂首相郭应心惆怅地揉了揉眉心。
对于齐政的成功,他大方向上是开心的。
但对于齐政的大获成功全面成功,他其实还是有些失望的。
对他而言,最完美的情况是陛下和越王,或者说朝堂和江南陷入僵持,最好是朝廷只是略占上风,还需要自己这个相对中立的朝堂大佬发挥作用。
陛下快速站稳脚跟,拿下越王,那自己这个半路投靠的老头儿,在接下来的朝堂上,自然竞争不过以齐政、白圭为首的帝党,政治寿命将大大缩短,恐怕再有个一年半载,就要交棒了;
越王若是大获全胜,威临中枢,也是一样,自己当初得罪江南党可是得罪得死死的。
不过这些话,他是没法对眼前这些人说的。
在这些人眼里,自己还是风光无限的政事堂首相,但自己已经明白,不出意外,一年之后,自己的战场就该是老家宅子外面的菜地,和小妾的白肚皮了。
“郭相放心,如今越王既然已经被擒,大局已定,便是有宵小跳脚,我等也将群起而攻之,必不让他们给陛下和朝堂添麻烦!”
在谁赢帮谁的理念之下,这些人的选择再清晰明白不过。
这优势,若都让你们江南人搅和翻盘了,我们白在朝堂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
郭应心点头道:“如此也好,明日朝会,便有劳诸位了。咱们不是陛下的潜邸旧人,但陛下也并非那等唯亲是举的,只要能为陛下排忧解难,自然便都能得到陛下的重用。”
听着众人慷慨的答应,郭应心暗叹一声,他现在能做的,只能是为自己致仕之后的荣宠和死后的谥号努力了。
很显然,郭相,和那帮中立的朝臣们在当前情况下,并不是最惨的。
比如此刻的顾相府上,那就是一副愁云惨淡,相顾无言,差点就能无语凝噎的氛围。
在这个房间里的,基本都是出身江南或者与江南关系极为密切的朝臣。
但并不是所有出身江南或者与江南关系密切的朝臣都在这个房间里。
这些人,都是屁股上糊着大概率擦不掉的东西,回不了头,不得不硬着头皮抱团取暖,跟朝廷斗下去的人。
在楚王陨落之时,他们曾经惶惶如丧家之犬,然后越王浮出了水面,成为了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新的动力。
然后现在,越王倒了。
他们也错过了向新帝投诚的最佳机会。
“顾相,为今之计,我们该何去何从啊?咱们不会都被清算,腰斩于市吧?”
一个朝臣终于忍不住,问出了这个自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直盘旋在他们心头的消息。
面对着众人的目光,顾相其实心头也很慌,但并不妨碍他神色如常地淡淡开口。
“你看你,又急!”
政事堂相公的威压之下,那人只好连忙欠身,“顾相,下官只是太想保住这份功名了。”
顾相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依旧悠然地开口道:“越王被俘,自然是一场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但你们不想想,为什么先帝在位二十年,都不曾动过他?”
沉默片刻,有人接茬道:“兄弟相残,为人所诟。”
顾相淡淡道:“兄弟尚且如此,难道叔侄就可以肆意妄为了?”
众人一怔,旋即眼中露出思索。
“陛下,微臣以为,齐侯如此行径实属不智,甚至可以说是肆意妄为,将陛下陷于不义啊!”
翌日的朝堂上,当兵部尚书韩贤例行公事般地将齐政擒拿越王的消息禀报新帝的时候,一个江南党的官员便出列开口。
“荒唐!”
孔真当即出列,厉声驳斥道:“越王造反,意图谋害钦差,视同谋反,齐侯将其擒获,乃是曝光其罪,维护社稷,何来不智,又何来将陛下陷于不义之说!”
那人不慌不忙,“陛下容禀,微臣听闻,齐侯下江南之后,行事手段激烈,甚至有当街斩杀杭州卫指挥使这等行径,越王身为江南藩王,或许只是前去拜谒了解情况,齐侯却将其悍然捉拿,以谋反论罪。先帝二十余年,不曾骨肉相残,陛下如今刚继位,便将其捉拿入京,世人会如何看,青史又会如何看?齐侯这难道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将陛下陷于不义是什么?”
熊翰也跟着开口驳斥,“一派胡言!岂有带数千军士前往拜谒的!”
另一个江南党官员出列助阵,“江南海盗、倭寇横行,越王身份尊贵,带够护卫力量有何不可?齐侯不也是带了三千兵马出海吗?”
一名郭相的党羽按照昨日的讨论,坚定站在了陛下这头,开口反驳起江南派的人,“既然如此,那本官就要问了,我朝对藩王有严格规定,王府护卫定员八百,越王从何而来的数千大军?藩王私藏兵马甲胄不是谋反又是如何?”
“兴许延请的民间护卫呢?诸位出行的护卫难不成都是自己府上的私兵吗?而且方才韩尚书所言,越王是主动下船,带着护卫上岛拜谒,如果他真的心怀不轨,为何不直接派手下去将钦差大人杀了便是呢?这和所谓的要谋害钦差之事,岂非自相矛盾吗?”
韩贤连忙开口,生怕血溅在自己身上,“休得胡言,本官所言,俱是齐侯奏报之文字,并无半分添油加醋.不过本官相信齐侯,绝不会乱说,更不会胡作非为。”
新帝淡淡看了韩贤一眼,若非他补了后半句,就凭那前半句话,他的政治生命就已经结束了。
一个连点点小事都扛不住的兵部尚书要你何用!
韩贤被这一眼盯着,如梦方醒一般,后怕得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又一个江南官员出列,“先帝在位二十余年,皆对越王恩遇有加,越王就藩近二十年,也不曾有过丝毫不法之事,难道这还不能证明越王的本分吗?越王主动上岛求见,还不能证明越王的没有敌意吗?”
“至于所谓的潜龙岛,那就更荒唐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若是潜龙岛上真的都是反贼,那苏州卫真的能那么轻松登上岛屿吗?都是反贼了,还不知道反抗吗?”
“陛下,微臣以为,如今来看,越王的确有一定走私牟利,破坏海禁之嫌,当严厉申斥,甚至降爵处罚,但贸然以谋反论罪,恐遭天下非议,还请陛下慎之啊!”
江南党众人的反击来得齐心又迅捷,用熟悉的战术,你一言我一语,制造出了不俗的声势。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话,在恳切之中,还带着几分威胁。
因为,谁不知道,如今整个天下,就属文华鼎盛的江南,笔杆子最利。
如果不能服众,他们是真敢乱写的。
一个新帝,能不注意这些吗?
看着龙椅上的新帝,一些江南党朝臣状若恭谨的面容下,心头浮起几分得意。
顾相说得对,我们只要抓住这点,猛打猛冲,救下越王不一定,但自救的问题还是不大的!
他们在开心,顾相却眉头紧锁。
因为,他再次发现,陛下也好,白圭也好,甚至郭应心也罢,都平静得太过分了。
这样的大事,难道他们都不想一锤定音吗?
对这一幕,他总感觉那么的熟悉,就仿佛昨日重现一般。
他悄然扭头看了看,果然发现隋枫不在。
他的心猛地一沉。
而就在这时,殿门外,响起一声高呼,“陛下!”
在群臣扭头的目光中,隋枫匆匆跑进,一个滑跪,朗声道:“陛下,微臣收到百骑司传回来的急报,齐侯已经成功将定海城全面接管,诛杀意图谋反的定海卫指挥使韦天奉,缴获无数走私的账目和金银,同时,齐侯亲赴镜湖,全面接管了越王府,缴获越王所有罪证,正在整理后统一送往中京!”
轰!
隋枫的话,如同一颗巨石,扔进了朝堂的水潭中,激起一片喧哗。
就在这喧哗声中,一个声音沉声道:
“陛下,老臣以为,齐侯一向沉稳持重,而且此番越王谋反之事,铁证如山,无可抵赖,陛下当下旨,将其就地正法,以定江南人心!”
众人循声望去,纷纷面露惊讶。
开口说出如此杀气腾腾之语的,竟然是江南党如今的魁首,政事堂顾相!
广宇楼上,听见隋枫的汇报,又看着手上齐政的亲笔信,新帝的言语中带着十分明显的惊喜之意。
虽然早在数日之前,他就接到了齐政送来的急报,说越王已经被擒获,并希望他按照既定计划,暂时保密的消息。
那个时候,对一些心大的人来说,或许觉得这事儿已经成了。
但身为皇帝,他还要考虑江南的平稳和后续的收尾。
现在听到定海城被一锅端,齐政又顺利接管了越王府之后,他才彻底放下了心,开心了起来。
隋枫点着头,“是啊,齐侯实在是太利害了,没想到这江南之行竟如此顺利。”
新帝看了他一眼,“此事交给他来办,自然是如此顺利,甚至会摧枯拉朽得让旁人觉得自己上去也可以。但若是真换了旁人,不碰得头破血流,那是不可能的。”
他负手起身,俯瞰着楼外,“当初在苏州的战绩,在你们看来,或许也觉得轻而易举吧,好像到了苏州,就是一番摧枯拉朽,而后满载而归,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当时局势有多么诡谲,齐政有多么厉害,对朕的帮助有多大。”
他微微一笑,“现在朕很期待他回来之后,向朕慢慢讲述其中的经历,一定会很精彩。”
隋枫连忙恭敬道:“陛下说得是,微臣看得太浅薄了。好在齐侯有陛下这个能体谅他的人,否则立下如此大功,都会被人轻瞧了。”
新帝看了他一眼,旋即看着童瑞,“你说他装得像不像?”
童瑞手持拂尘,欠身站在一旁,闻言脸上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并未言语。
隋枫自然连忙起身要跪,新帝摆了摆手,示意这就是个玩笑,不必在意。
他拿起一块糕点放进嘴里,遵循着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在咽下去之后,才缓缓道:“齐政能做的都做完了,接下来该是我们的战场了吧?”
隋枫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此番越王被擒,定海走私团伙被连根拔起,朝中想来会有许多人跳脚的。”
新帝嗤笑一声,“那就先把越王被抓的消息放出去吧。”
事实上,都不用百骑司刻意放什么消息,当齐政将定海城一锅端了,并且不再隐瞒越王和潜龙岛的消息之后,许多信鸽与快马就几乎是第一时间出动,将消息以一种丧心病狂的慌张,送去了中京。
就在隋枫拿着齐政彻底安定江南大局的消息进宫之时,这些人也拿到了越王父子被齐政生擒的惊天消息。
然后,中京城就炸锅了。
当然这仅限于最顶级的那些世家、勋贵和重臣。
接着,便是一个个小厮出门,一辆辆马车狂奔,一场场的聚会和密议悄然展开,商量着在这场惊天变故之下,他们的应对之策。
这天下,就仿佛是一个陡峭的山峰,越往上,位置越少,越珍贵,往上走的每一步,都要面临着上面的践踏与压制,须得浴血搏杀方有一条出路;
往下看,则是无数张谦卑的笑脸,但同时,这些人也默默伸出了手,试图将上面的人拽下来,而后自己取而代之。
每当山风呼啸,或者山体震荡之时,便是秩序重定之时。
对如今中京城这帮人而言,越王被俘,那就是山上刮起狂风,甚至可以说是山体震荡的大事。
一个不慎,就有可能跌落深渊;
而若是把握得好,也有可能更进一步;
哪怕想要安稳不动,也要选对应对策略。
因为,江南对如今的帝国太重要了。
不提那赋税和文脉,单说朝堂势力,江南党即使已经在楚王陨落的滔天巨浪中,被清洗过一番,但依旧还是朝堂第一大派系。
毕竟,人家有那么多进士,有那么多底蕴,朝廷也不可能真的按照籍贯全部都黜落。
而越王,随着先帝驾崩,这个名字渐渐不成禁忌之后,也在百骑司和临江楼的有心推波助澜之下,在中京城迅速传开。
在百姓和不少官员的脑海中,成为了江南势力压舱石的存在。
很多人都明白了齐政此番下江南的用意;
也都在观望着齐政此番下江南的成果。
如果齐政成功平定江南,拿下越王,他们就会欢欣鼓舞,陛下果然英明神武,齐侯果然算无遗策,能够将越王这个狼心狗肺,居心叵测的藩王拿下,江南赋税重地,至此重新被朝廷牢牢掌握!
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大梁中兴,指日可待!
如果齐政也和之前那些总督钦差一样功败垂成,那么他们或许瞬间就能记起当年神宗皇帝本来是青睐越王的,都是被居心叵测之人阻挠,这才让越王这样一个贤王枯守镜湖二十余年,如今该是英明神武的越王爷拨乱反正,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的时候了!
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大梁中兴,指日可待!
现在,越王倒了,似乎天下真的要走向太平了。
但他们该如何来享受这个太平,能不能享受得到这份太平,就成了他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了。
白府之中,白圭坐在主位,笑看着面前的几位帝党骨干,“诸位,好消息啊!越王已经被擒,江南大局,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像熊翰、孔真、蒋琰等帝党核心,如今地位都不算低,也都听到了风声,此刻齐齐展颜。
“齐侯之能,即使我等一再拔高,依旧让人有些难以置信啊!”
“先前齐侯南下,下官还曾一力劝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下官井中蛙观天上月,不知世间大才之能了!”
“当初在苏州,下官就曾亲眼目睹过齐侯的本事,如今齐侯再次给了下官震撼,实在是匪夷所思,他是如何能够从江南那等局面之中,并未大动干戈便拿下越王这个贼首的!”
白圭微笑着提醒道:“诶!文圭慎言,越王之罪,还需公审,以昭天下,我等身份敏感,切莫被人抓住口舌之失。”
蒋琰立刻会意,“白相提醒得是,下官定当铭记。”
白圭缓缓感慨道:“齐侯此番之胜,真正的好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全了江南这个赋税重地的商贸和人丁。天下之政,皆自钱出,没钱,什么都不好说。”
“当初先帝在位,也曾有万丈豪情,却被空虚的国库压得喘不过气,若非后来陛下和齐侯在苏州大赚了一笔,弥补了大量亏空,恐怕陛下登基之后也没有现在的财政局面。”
“越王如今被俘,江南大局安定,一方面,不需要平叛打仗,这消耗就能少许多,另一方面,江南平定之后,赋税定然也能被足额收取,甚至在整理了商路和土地之后,还能有所增长,一进一出,开源节流,齐侯功莫大焉啊!”
在其余众人的目光中,他缓缓踱步,“仔细想来,当初齐侯甘冒奇险,亲下江南,为的便是这些吧,既有大仁大勇愿担此险,又有大智大能,可成此事。”
“如此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之士,乃国朝之幸,陛下之幸,亦是我等学习的榜样啊!”
以白圭如今的政事堂相公之尊,当众说出这番话,哪怕是在座的都是铁杆帝党,都知道齐政在帝党中的地位,也足够有诚意,足够有分量了。
众人自然都连连附和,并且都是真心实意,毕竟这也是属于他们帝党的伟大胜利。
白圭的目光扫过众人,“诸位,与你们说这些,本相是想说,齐侯已经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现在该我们上场了!”
“朝堂上的风波,这才刚刚开始呢!”
“这下子,朝堂怕是平静不了了。”
政事堂首相郭应心惆怅地揉了揉眉心。
对于齐政的成功,他大方向上是开心的。
但对于齐政的大获成功全面成功,他其实还是有些失望的。
对他而言,最完美的情况是陛下和越王,或者说朝堂和江南陷入僵持,最好是朝廷只是略占上风,还需要自己这个相对中立的朝堂大佬发挥作用。
陛下快速站稳脚跟,拿下越王,那自己这个半路投靠的老头儿,在接下来的朝堂上,自然竞争不过以齐政、白圭为首的帝党,政治寿命将大大缩短,恐怕再有个一年半载,就要交棒了;
越王若是大获全胜,威临中枢,也是一样,自己当初得罪江南党可是得罪得死死的。
不过这些话,他是没法对眼前这些人说的。
在这些人眼里,自己还是风光无限的政事堂首相,但自己已经明白,不出意外,一年之后,自己的战场就该是老家宅子外面的菜地,和小妾的白肚皮了。
“郭相放心,如今越王既然已经被擒,大局已定,便是有宵小跳脚,我等也将群起而攻之,必不让他们给陛下和朝堂添麻烦!”
在谁赢帮谁的理念之下,这些人的选择再清晰明白不过。
这优势,若都让你们江南人搅和翻盘了,我们白在朝堂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
郭应心点头道:“如此也好,明日朝会,便有劳诸位了。咱们不是陛下的潜邸旧人,但陛下也并非那等唯亲是举的,只要能为陛下排忧解难,自然便都能得到陛下的重用。”
听着众人慷慨的答应,郭应心暗叹一声,他现在能做的,只能是为自己致仕之后的荣宠和死后的谥号努力了。
很显然,郭相,和那帮中立的朝臣们在当前情况下,并不是最惨的。
比如此刻的顾相府上,那就是一副愁云惨淡,相顾无言,差点就能无语凝噎的氛围。
在这个房间里的,基本都是出身江南或者与江南关系极为密切的朝臣。
但并不是所有出身江南或者与江南关系密切的朝臣都在这个房间里。
这些人,都是屁股上糊着大概率擦不掉的东西,回不了头,不得不硬着头皮抱团取暖,跟朝廷斗下去的人。
在楚王陨落之时,他们曾经惶惶如丧家之犬,然后越王浮出了水面,成为了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新的动力。
然后现在,越王倒了。
他们也错过了向新帝投诚的最佳机会。
“顾相,为今之计,我们该何去何从啊?咱们不会都被清算,腰斩于市吧?”
一个朝臣终于忍不住,问出了这个自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直盘旋在他们心头的消息。
面对着众人的目光,顾相其实心头也很慌,但并不妨碍他神色如常地淡淡开口。
“你看你,又急!”
政事堂相公的威压之下,那人只好连忙欠身,“顾相,下官只是太想保住这份功名了。”
顾相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依旧悠然地开口道:“越王被俘,自然是一场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但你们不想想,为什么先帝在位二十年,都不曾动过他?”
沉默片刻,有人接茬道:“兄弟相残,为人所诟。”
顾相淡淡道:“兄弟尚且如此,难道叔侄就可以肆意妄为了?”
众人一怔,旋即眼中露出思索。
“陛下,微臣以为,齐侯如此行径实属不智,甚至可以说是肆意妄为,将陛下陷于不义啊!”
翌日的朝堂上,当兵部尚书韩贤例行公事般地将齐政擒拿越王的消息禀报新帝的时候,一个江南党的官员便出列开口。
“荒唐!”
孔真当即出列,厉声驳斥道:“越王造反,意图谋害钦差,视同谋反,齐侯将其擒获,乃是曝光其罪,维护社稷,何来不智,又何来将陛下陷于不义之说!”
那人不慌不忙,“陛下容禀,微臣听闻,齐侯下江南之后,行事手段激烈,甚至有当街斩杀杭州卫指挥使这等行径,越王身为江南藩王,或许只是前去拜谒了解情况,齐侯却将其悍然捉拿,以谋反论罪。先帝二十余年,不曾骨肉相残,陛下如今刚继位,便将其捉拿入京,世人会如何看,青史又会如何看?齐侯这难道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将陛下陷于不义是什么?”
熊翰也跟着开口驳斥,“一派胡言!岂有带数千军士前往拜谒的!”
另一个江南党官员出列助阵,“江南海盗、倭寇横行,越王身份尊贵,带够护卫力量有何不可?齐侯不也是带了三千兵马出海吗?”
一名郭相的党羽按照昨日的讨论,坚定站在了陛下这头,开口反驳起江南派的人,“既然如此,那本官就要问了,我朝对藩王有严格规定,王府护卫定员八百,越王从何而来的数千大军?藩王私藏兵马甲胄不是谋反又是如何?”
“兴许延请的民间护卫呢?诸位出行的护卫难不成都是自己府上的私兵吗?而且方才韩尚书所言,越王是主动下船,带着护卫上岛拜谒,如果他真的心怀不轨,为何不直接派手下去将钦差大人杀了便是呢?这和所谓的要谋害钦差之事,岂非自相矛盾吗?”
韩贤连忙开口,生怕血溅在自己身上,“休得胡言,本官所言,俱是齐侯奏报之文字,并无半分添油加醋.不过本官相信齐侯,绝不会乱说,更不会胡作非为。”
新帝淡淡看了韩贤一眼,若非他补了后半句,就凭那前半句话,他的政治生命就已经结束了。
一个连点点小事都扛不住的兵部尚书要你何用!
韩贤被这一眼盯着,如梦方醒一般,后怕得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又一个江南官员出列,“先帝在位二十余年,皆对越王恩遇有加,越王就藩近二十年,也不曾有过丝毫不法之事,难道这还不能证明越王的本分吗?越王主动上岛求见,还不能证明越王的没有敌意吗?”
“至于所谓的潜龙岛,那就更荒唐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若是潜龙岛上真的都是反贼,那苏州卫真的能那么轻松登上岛屿吗?都是反贼了,还不知道反抗吗?”
“陛下,微臣以为,如今来看,越王的确有一定走私牟利,破坏海禁之嫌,当严厉申斥,甚至降爵处罚,但贸然以谋反论罪,恐遭天下非议,还请陛下慎之啊!”
江南党众人的反击来得齐心又迅捷,用熟悉的战术,你一言我一语,制造出了不俗的声势。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话,在恳切之中,还带着几分威胁。
因为,谁不知道,如今整个天下,就属文华鼎盛的江南,笔杆子最利。
如果不能服众,他们是真敢乱写的。
一个新帝,能不注意这些吗?
看着龙椅上的新帝,一些江南党朝臣状若恭谨的面容下,心头浮起几分得意。
顾相说得对,我们只要抓住这点,猛打猛冲,救下越王不一定,但自救的问题还是不大的!
他们在开心,顾相却眉头紧锁。
因为,他再次发现,陛下也好,白圭也好,甚至郭应心也罢,都平静得太过分了。
这样的大事,难道他们都不想一锤定音吗?
对这一幕,他总感觉那么的熟悉,就仿佛昨日重现一般。
他悄然扭头看了看,果然发现隋枫不在。
他的心猛地一沉。
而就在这时,殿门外,响起一声高呼,“陛下!”
在群臣扭头的目光中,隋枫匆匆跑进,一个滑跪,朗声道:“陛下,微臣收到百骑司传回来的急报,齐侯已经成功将定海城全面接管,诛杀意图谋反的定海卫指挥使韦天奉,缴获无数走私的账目和金银,同时,齐侯亲赴镜湖,全面接管了越王府,缴获越王所有罪证,正在整理后统一送往中京!”
轰!
隋枫的话,如同一颗巨石,扔进了朝堂的水潭中,激起一片喧哗。
就在这喧哗声中,一个声音沉声道:
“陛下,老臣以为,齐侯一向沉稳持重,而且此番越王谋反之事,铁证如山,无可抵赖,陛下当下旨,将其就地正法,以定江南人心!”
众人循声望去,纷纷面露惊讶。
开口说出如此杀气腾腾之语的,竟然是江南党如今的魁首,政事堂顾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