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予安透过树木的间隙,看到了一片巨大近乎垂直的岩壁,如同一座饱经风霜的堡垒矗立在山坡之上。

  “就是那里!”他奋力向那片悬崖冲去。

  最终,在一处陡峭的山坡上,找到了一个让他几乎要激动地喊出声来的绝佳地点!一个由巨大悬崖天然向内凹陷形成的,开阔岩棚式洞穴!

  它不像传统意义上那种幽深的洞穴,更像是一个被巨岩环抱的半开放式露台。

  洞口宽阔,足有七八米,深度约四五米,高度更是有十来米,形成了一个宏伟的天然穹顶。

  夕阳的光芒毫无阻碍地照射进来,将整个洞穴的后壁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黄色。

  他快步走进去,脚下是平坦而干燥的砂石地面,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用手触摸着洞壁,那是在亿万年风雨侵蚀下形成的粗糙岩石,坚硬而可靠。

  由于洞穴非常开阔,内部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没有任何阴暗潮湿或腐败的气味,只有岩石和阳光的味道。

  它的背后和两侧是坚不可摧的绝壁,而下方,则是长满了灌木和乱石的陡峭沟壑。

  “完美……”他靠在被阳光晒得微温的洞壁上,剧烈地喘息着,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般的笑容。

  他把背上的柳条背篓卸下,感受着那份卸下重担的轻松。

  他环顾着这个坚固、开阔、沐浴在阳光下的空间,对着镜头说道,“这不是庇护所,这是一个堡垒,更像是一个悬崖上的神龛!”

  “任何东西想攻击我,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从我正前方这片开阔地,冲上这个唯一的平台。”

  距离天黑只剩下几个小时不到,他一秒钟也不敢浪费。

  林予安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设置什么复杂的陷阱,而是开始有条不紊地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噪音场。

  他对着镜头,用行动和语言同时解释着自己的战术,“我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声音的防御矩阵,彻底剥夺猫科动物最致命的武器——潜行。”

  随后他用一块干燥的树皮作为简易的耙子,将洞口前方扇形区域内的所有柔软腐叶、苔藓和泥土全部清扫干净,露出下面坚硬的岩石和砂土地。

  紧接着,从周围找来大量干枯焦脆的阔叶和细小的枯枝,重新铺满了这片被清空的区域。

  然后这里就成了一片嘎吱作响的地毯,以猫科动物的重量踩上去,绝对会发出清脆无法掩饰的碎裂声。

  这还没有完,他冲进附近的林子,专门寻找那些早已死去、一碰就断的干枯灌木和树枝。

  没有费力去削尖它们,而是将这些带着无数细小分叉的枯枝拖回到洞口,以一种看似杂乱实则精心设计的方式。

  相互交错的半搭半架地在噪音地毯的后方,围成了一个半圆形的高度及腰的稀疏障碍带。

  做完这一切,他才开始做最后一项工作——储备燃料。

  他如同一台高效的机器,在逐渐暗淡下去的光线中,疯狂地收集一切可燃物。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但他毫不在意。很快山洞内壁干燥的一角,就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般的柴火堆。

  当夜幕完全降临,他将火堆生在了洞口平台的正中央。

  这次没有像昨天那样费力,而是直接从柳条筐里取出了那个宝贵的超级火柴——上午制作的木蹄菌火种罐。

  经过大半天的阴燃,菌菇的表面已经感觉不到明显的温度,但当他解开藤蔓,拔掉用来堵住开口的苔藓塞子时,一股浓郁带着焦香的烟雾立刻升腾而起。

  “看这里,”他将火种罐凑到镜头前,只见在菌菇内部的空腔里,那块作为火种的木炭和周围的火绒层,正在黑暗中发出一种稳定而明亮的暗红色光芒。

  “这就是移动火种的魅力,只要保证内部有最低限度的氧气,它就不会熄灭。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唤醒它。”

  他取出一小撮最干燥蓬松的枯草纤维,小心翼翼地放进菌菇的空腔里,轻轻接触到那片赤红的火绒层。

  几乎是在接触的瞬间,枯草纤维就像被烙铁烫到一样,立刻蜷曲、变黑,然后冒出了一股比之前浓烈数倍的白烟!

  “来了!”

  他立刻将菌菇倾斜,把那团正在剧烈冒烟的枯草倒在一小堆早已准备好的、由干树皮和最细枯枝搭成的引火金字塔底部。

  然后,俯下身对着那团浓烟,开始进行有节奏的吹气。

  “呼……呼……呼呼……”

  随着氧气的注入,烟雾越来越浓,一股淡淡的火光在金字塔内部亮起。突然,噗的一声轻响,一缕橙黄色的火苗,从枯枝的缝隙中猛地探出头来!

  “成了!”

  在充足的氧气和干燥的燃料供应下,火苗迅速壮大,贪婪地舔舐着周围的枯枝,发出了令人安心的“噼啪”声。

  很快,一堆火焰熊熊燃烧,跳动的光芒将这个开阔的岩棚洞穴照得亮如白昼,也驱散了夜间山林渗出的最后一丝寒意。

  但他并没有就此满足,用一根长树枝从主火堆里小心地挑出几块燃烧正旺的木炭,分别放置在洞穴左右两侧更深处靠近洞壁的地方,很快两小堆火堆也燃了起来。

  “三堆火,呈三角形布局,”他对着镜头解释道,“中央的主火堆是照明、取暖和威慑的主力。而两侧的副火堆,能创造更立体的光影和热辐射,彻底消除洞穴深处的阴暗角落。”

  “更重要的是它们产生的烟雾,可以有效地驱赶那些藏在岩石缝隙里看不见的客人,比如蝎子蜈蚣或者某些有毒的蜘蛛。”

  跳动的火焰将整个岩棚内部映照得一片通明,再无任何可以藏身的阴影。

  火堆本身,就是一道心理和物理上的屏障。

  林予安坐在火堆后,背靠着温暖坚实的洞壁,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他的防御体系,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智慧。它不会杀死敌人,但它会预防黑暗中潜藏的未知威胁。

  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睡眠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直接睡在冰冷的砂石地面上会迅速带走体温。

  他走到洞穴一角,那里是他之前清理出来的相对平整的区域。

  先是从柴火堆里挑选出四根较为粗壮的直木,两两平行地在地上摆好,构成了一个简易床铺的框架,以防止铺垫物散开。

  随后将大量收集的木头铺到直木的床架上,再把阔叶树叶填充进框架里,反复踩实,直到形成一个隔热床垫。

  做完这些躺上去试了试,虽然简陋无比,但是这层厚实的植被层能有效地将他的身体与冰冷的地面隔离开来。

  即便比不上家里的床,但足以让一个疲惫的旅人获得一夜安眠。

  火堆的噼啪声,此时成了这个堡垒中唯一的声音,林予安紧绷了一下午的肌肉终于得到片刻的舒缓。

  他将Ronin 4D电影机从背篓里取出,仔细地架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调整好角度,镜头精准地对准了他和他面前的砧板,一块被他用清水冲洗过的片状砂岩。

  “虽然有不速之客的威胁,但晚餐还是要吃的。能量是应对一切危险的基础。今晚我需要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

  今天的战利品,那条巨大的铅色水蛇被他平放在砂岩上。在火光的映照下,蛇身上铅灰色的鳞片反射着一种幽暗的光泽。

  “在没有现代刀具的情况下,处理这种大型爬行动物需要耐心和技巧。”他从工具包里拈出一块边缘锋利如刀的黑色燧石片。

  然后用燧石片在蛇颈下方划开一个环形的切口,这个过程并不轻松。蛇皮坚韧远超想象,他必须用极大的力气,以一种类似锯割的方式,才能切开那层致密的鳞甲。

  细微的咯吱声,是燧石刃口与鳞片摩擦的声音。

  切口完成,将蛇头用脚踩住,双手抓住切口的皮层边缘,猛地用力一撕。

  “嘶啦——”

  伴随着一声声响,整张蛇皮如同脱下一件紧身的长筒袜,被完整地剥离下来。

  露出下面白皙细腻、布满清晰肌肉纹理的蛇肉,那是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充满了原始而野性的美感。

  他将蛇皮卷好,放在一旁,“蛇皮是非常珍贵的材料,可以制作绳索、储水容器、甚至是弓弦,所以我要把它留着。”

  接下来的步骤是去除内脏。他用燧石片的尖端,从蛇的泄殖腔开始,小心翼翼地向上划开一道直线。

  腹腔被打开后,一股淡淡混合着水腥和血腥的气味散发出来。

  “看这里,”他将蛇的内部展示给镜头,“这是它的心脏,这是肝脏,富含维生素。而这些是白色的脂肪块,这是最宝贵的能量来源,尤其是在这种低温环境下。”

  他细致地将蛇的内脏一一分离,有用的留下,无用的则归拢到一边。

  整个处理过程一丝不苟,血液被他用干燥的苔藓吸干,蛇肉被他用削尖的树枝切成均匀的肉段。

  准备工作完成,他挑选了几根湿润不易被点燃的硬木树枝,削尖一头将那些白嫩的蛇肉段,肥瘦相间地串了起来,如同制作精美的烤串。

  林予安将肉串架在火堆上方,保持着一个微妙的距离。火焰不能直接舔到肉,而是要靠灼热的炭火和升腾的热浪将其慢慢烤熟。

  在等待烤肉的间隙,他处理起今晚的主食。

  从柳条框里拿出芭蕉叶包裹,解开后露出里面白嫩湿润的芭蕉芯段。

  “昨天的包烧芭蕉芯主要靠焖烤,保留了内部的水分和清甜,今晚我打算用另一种方式来处理它。”

  没有再用叶子包裹,而是直接将几段粗壮的芭蕉芯放在了主火堆边缘的炭火灰烬上。

  “直接用炭火灰烬来烤,虽然会蒸发掉芭蕉芯里多余的水分,但也会让里面的淀粉产生焦化反应,口感会更香更面,有点像烤土豆和烤红薯的结合体。”

  很快,第一顿真正的肉食大餐所散发出的诱人焦香,开始在洞穴中弥漫开来。

  那是一种肉香混杂着木柴的烟火气,足以唤醒人类基因深处对熟食最本能的渴望!

  蛇肉中的脂肪在高温下融化,变成金黄色的油脂,从肌肉的缝隙中渗出,滴落在下方的木炭上,滋滋的声响不绝于耳,像一首动听的交响乐。

  肉的表面,由最初的乳白色逐渐转为诱人的金黄色,边缘也出现了一丝微焦的褐色。

  他取下烤得最早的一串,吹了吹上面的热气,在镜头前展示了一下那金黄微焦,油脂滋滋作响的蛇肉段,然后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

  蛇肉的口感在接触牙齿的瞬间就带来了惊喜,外皮微焦的部分带着烟火的香气,而内里的肉质紧实而富有弹性。

  每一次咀嚼都能感觉到饱满的肌纤维在反弹,却又不像牛筋那样难以嚼烂。

  它奇妙地融合了两种口感,既有鸡肉的紧致又有鱼肉的弹滑,但整体的质感却又比这两者都要更加细腻。

  他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着。

  完全没有土腥味,甚至连人们常说的水产的腥气都微乎其微。口腔里充斥的是纯粹的蛋白质的原始味道,还带着一丝淡淡类似干贝的鲜甜。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同时用木棍将一块烤好的芭蕉芯从火堆里拨了出来。

  掰开那块滚烫的芭蕉芯,焦黑的外壳下是热气腾腾质地如同细腻薯泥的内芯。

  他尝了一口,果然水分减少后,芭蕉芯的口感变得粉糯,甜度也更加集中,带着一种独特的植物清香和炭火赋予的烟熏风味。

  一口鲜美的烤肉,一口软糯香甜的芭蕉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种生命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在这一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一边吃着,一边对着镜头,将自己的感受和分析说了出来,声音因为咀嚼而略显含混,却充满了满足感:“我现在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这条铅色水蛇的味道,远超我的预期!”

  他咽下口中的食物,“很多人觉得蛇肉,尤其是水蛇会有土腥味,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我们所在的这条溪流,是高山活水,水体含氧量极高,而且清澈见底,几乎没有淤泥和腐殖质。这就从根源上杜绝了土臭素这类导致土腥味的物质来源。”

  “更重要的是它的菜单,”他继续解释道,“它的主食是石板鱼,而石板鱼吃的是石头上的藻类。这是一条极其干净的食物链。”

  “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这条法则在自然界永远适用。干净的食物造就了干净的肉质。”

  “当然,处理手法也至关重要,早上我第一时间就尽可能地放干了血液。血液是任何肉类最大的腥味来源。极致的新鲜加上精细的处理,最终才能呈现出食材最顶级的本味。”

  他拿起烤好的第二串,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所以我现在尝到的不是什么奇怪的野味,而是这份高山溪水生态系统最精华的馈赠!”

  “这顿饭足以让我恢复所有体力,来应对接下来明天的挑战。”

  然后,他不再说话,开始专心地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大餐。

  晚餐结束,能量带来的饱足感迅速驱散了疲惫和寒意。林予安没有丝毫懈怠,恢复过来的大脑立刻开始高速运转,复盘今天的得失,规划接下来的路线。

  他将摄像机调整好角度,镜头对准了跳动的火焰和他自己。

  “挑战第二天结束,”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穿透篝火的噼啪声,“今天沿溪谷向上推进了大约两公里,距离最终目标石门峡还有很长的路。”

  “十天的挑战时间,还剩下八天。按照这个速度,时间绝对不够。”

  他拿起那柄磨砺过的石矛,在火光前缓缓转动,锋利的矛尖闪烁着寒光。

  “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个计划外的变数,”他抬起眼,目光锐利地直视镜头,“今天发现这个区域是顶级掠食者的猎场。”

  “正确的做法,就是尽快脱离这片区域。所以我必须加速赶路,而高强度的行军需要高能量的食物储备。除了野芭蕉我必须有便携的蛋白质。”

  没有再过多解释,而是直接用行动展示了他的计划。

  他走到那块作为砧板的砂岩旁,拿起之前处理好的蛇头和剩下的脊骨。夜晚很长,他有足够的时间将这些废料变成生存利器。

  选中了蛇的一块下颚骨,上面几颗向内弯曲的牙齿形态完美。然后用燧石片像一把小锯子,小心翼翼地将带着一颗最粗壮倒钩牙的骨片切割下来。

  接下来是精细的打磨,靠在火堆旁极其耐心的在那块小小的骨片上反复刮削。

  不是简单地把牙齿磨尖,而是在牙尖下方,精心刻出了一道更深的凹槽作为倒刺,并把骨片另一端磨成了一个适合绑线的平滑豁口。

  十几分钟后,一枚只有小指甲盖大小的骨质鱼钩逐渐成型。虽然原始,但看起来十分有效。

  “至于鱼线……”

  ————

  (有点卡文了,很多内容感觉前文写过,想跳出那个框架有点难,而且缺少外部爽点。各位老哥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除了直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最新章节,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