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当第一缕金色的阳光刺破海上的薄雾,劳德代尔堡的码头还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林予安背着他那个看起来与周围豪华环境格格不入的战术背包,准时出现在了“北极星号”的泊位前。
他没有立刻登船,而是像一个即将接管阵地的指挥官,静静地站在码头上,目光沉静地审视着眼前这头优雅而雄壮的白色巨兽。
昨夜那场充满了秘密与情感风暴的晚宴,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依旧是那个专注、冷静,即将迎接挑战的林予安船长。
舱门打开,瑞雯的身影出现在甲板上。
她已经换上了一身专业的航海劲装,紧身的防晒服勾勒出她充满力量感的身体曲线。
齐肩的短发被海风吹得微微扬起,让她看起来比之前更多了几分利落与飒爽。
看到林予安,她的眼神有那么一瞬间的闪躲,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只是那句习惯性的“嘿,怪物”没有说出口。
“早上好,船长。”她只是点了点头,声音平静,公事公办。
“早上好,大副。”林予安也同样回应得体,仿佛昨夜海滩上那番深刻的对话与那个拥抱从未发生过。
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默契,一种心照不宣的距离感。
麦克船长最后一个从船舱里走出来,他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航海日志,脸上的表情严肃得像是在执行一次军事任务。
他看了一眼手表,又看了看天色和风向,最后将目光锁定在林予安身上。
他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说道,“船长先生,北极星号已完成出港前检查,油料、淡水均已满仓,所有航行设备状况良好。”
“现在,我正式将这艘船的指挥权,移交给你。”
“谢谢你,麦克船长。”林予安没有推辞,坦然地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跃上船,将背包放在沙龙的沙发上,然后径直走到了驾驶舱,双手稳稳地放在了舵轮上。
“好了,”他转过身,面对着自己的两位船员,“在解开缆绳之前,我们进行最后一次航行计划简报。”
他拿出iPad,连接上船载显示器,那份详尽到令人发指的航行计划再次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一次,不再是演练,而是即将执行的作战命令。
“我们的总航程,从劳德代尔堡出发,穿越整个巴哈马群岛,抵达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全程超过1000海里,航程预计十五天。”
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在清晨的码头上回响。
“根据计划,我们将整个航程分解为四个主要航段。”
“第一航段:劳德代尔堡至拿骚。这是我们未来72小时的目标,也是对我们团队磨合的第一次考验。”
“总距离约180海里,我们将面临夜航,以及整个航程中最具挑战性的自然障碍之一,墨西哥湾流。”
“第二航段:拿骚至乔治城。我们将进入埃克苏马群岛链,航行模式从深海巡航切换为岛屿间航行。”
“这里将重点考验我们的近岸导航和读水能力。”
“第三航段:乔治城至普罗维登夏莱斯岛。这是最漫长的一段蓝水航行,我们将连续三天远离陆地。”
“潜在风险是气象模型中预测的热带扰动,我们有A、B、C三套备用避风港计划。”
“第四航段:返航。具体的航线和时间,将取决于我们抵达后最新的天气预报。”
他关闭了总览图,将画面放大到他们即将面对的第一段航程上。
“现在,是今天的任务。”他指着屏幕上那条被精确计算过的红色航线。
“我们将从这里出发,以335的航向向北行驶约两海里,避开近岸的浅滩区。然后转向095航向,正式开始横渡墨西哥湾流。”
“我计算的最佳穿越点在这里,预计会在日落前进入巴哈马大浅滩的边缘。所有人,有没有问题?”
“没有,船长。”麦克和瑞雯异口同声地回答,语气中充满了专业水手的服从。
“很好。”林予安点了点头,“瑞雯,你负责船首缆绳。麦克船长,你负责船尾。听我指令,我们准备离港。”
“等等,船长,在出港前,还有最后一件事。”麦克转向林予安,表情变得郑重起来。“在劳德代尔堡,水手之间有一个老传统。”
他转身走进船舱,片刻之后,拿出了一瓶看起来就很有年头的瓶身甚至还挂着一些干涸盐渍的陈年朗姆酒。
他拧开古朴的木塞瓶盖,一股浓郁还带着橡木桶气息的酒香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每一次重要的远航之前,为了祈求海神波塞冬的庇佑,船长需要向大海献上一份小小的礼物。”
瑞雯在一旁,主动他解释起来:“这是一种奠酒仪式,老水手们的迷信,但我们尊重它。”
“朗姆酒是水手的血液,用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向喜怒无常的大海表达敬畏,祈求它平息风浪,保佑我们的航程。”
麦克走到船舷边,先是将金色的酒液,小心翼翼地倒了一小杯在北极星号的柚木甲板上,像是在喂养自己的爱马。
然后,举起酒瓶面向无垠的大海,缓缓地将剩下的酒洒了出去。
金色的酒液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弧线,落入海水中,荡起一圈圈涟漪。
“愿你庇佑我们的航程,风平浪静,一帆风顺。”他用一种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低声祷告。
仪式结束,船上的气氛变得庄重而又充满了期待。
一切准备就绪,林予安站在北极星号的双舵轮后。
看了一眼身旁的大副瑞雯,又看了一眼负责解开缆绳的水手麦克,沉稳地下达了他作为真正船长的第一道指令。
“解开所有缆绳,准备出港。”
“Aye Aye, Captain!”(遵命,船长!)
麦克和瑞雯,第一次用最正式的水手礼仪,回应了他们的船长。
林予安缓缓推动引擎的油门杆,北极星号那台75匹马力的洋马柴油机发出了低沉而有力的轰鸣。
北极星号巨大的船身在引擎的低吼中,缓缓离开了它停靠了许久的泊位,像一头苏醒的巨鲸,优雅地滑入了主航道。
他的第一次远航,正式拉开了序幕。
当船只驶出防波堤,进入开阔的外海时,一股与港内截然不同的力量瞬间将他们包围。
风变得强劲而稳定,海浪也开始呈现出富有节奏的涌动。
“听。”麦克船长闭上眼睛,脸上露出一种近乎虔诚的表情。“就是这个声音,这才是帆船真正的心跳声。”
林予安关闭了引擎,在一片宁静中下达了升帆的指令。
然后,在三人的默契配合下,巨大的主帆和前帆被依次升起,如同巨鸟展开的双翼,“哗啦”一声兜满了风!
北极星号的船身猛地向一侧倾斜,船首破开碧蓝的海水,划出一道洁白的航迹,开始以一种优雅而迅猛的姿態向着东方疾驰。
航行的最初几个小时是愉快的。阳光正好,海风和煦,北极星号在林予安的操控下,在蔚蓝的大海上划出完美的航迹。
瑞雯靠在舵轮旁,双手抱在胸前,像一位考官般审视着林予安的每一个动作。
“感觉怎么样,船长?”她带着一丝笑意问道,“她可比流浪者号那辆小卡丁车有性格多了,对吧?”
林予安的目光没有离开前方的罗盘和帆角,但嘴角却微微上扬:“她不像卡丁车,更像一列行驶在轨道上的高速列车。”
“每一个指令都需要提前预判,因为她的惯性巨大,但一旦进入状态,那种稳定和力量感是无与伦比的。”
麦克在一旁听到了,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走到林予安身后,拍了拍他紧握舵轮的后背。
“林,你太紧张了!你这是在跟她角力!放松点,别把她当成机器,把她当成你的舞伴,去感受她的节奏。”
林予安闻言,尝试着放松了肩膀,将更多的注意力从数据转向了身体的感受。
感受风压通过帆索传递到船体的细微震动,感受船舵在水流中那充满生命力的反馈。
渐渐地,他与这艘45英尺的巨兽之间,仿佛建立起了一种无言的联系。
“好多了。”麦克满意地点了点头,“记住,最好的船长,不是用眼睛在开船,而是用屁股。”
这句粗俗却充满智慧的话,让瑞雯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爸!你又在传授你那些老掉牙的‘海盗哲学’了!”
“这叫经验,甜心!”麦克不以为意地反驳。
“数据会骗人,但你的身体永远不会。当你的屁股能感觉到船尾最细微的横移时,你就真正毕业了。”
就在这轻松的闲聊中,三个小时悄然流逝。当佛罗里达的海岸线彻底消失在地平线后,脚下的海洋,开始展露出它狂野的另一面。
海水的颜色,从近海的碧绿色,毫无征兆地变成了深不见底的,甚至有些令人不安的钴蓝色。
瑞雯看了一眼多功能显示屏,立刻报告道:“水温跃升三度,我们进来了。”
“没错。”麦克的声音变得凝重起来,“欢迎来到墨西哥湾流,海洋的伟大河流。”
“它可以载着你日行百里,也可以在你逆风时,用一道道破碎的巨浪把你打回原地。林,从现在开始,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湾流强大的力量,如同一条看不见的巨型传送带,开始将他们45英尺的帆船,不由自主地向北推送。
船上的GPS显示,他们的实际航行轨迹,与航向之间出现了超过15度的夹角!
“船首向左偏航15度,流速3节,而且还在增强!”瑞雯的声音清晰而冷静,不断地报出关键数据。
“收到。”林予安沉稳地应了一声,开始缓缓转动舵轮。
他必须让船头时刻保持着一个与目标方向相反的巨大夹角,才能抵消湾流带来的强大侧向力。
这就像在一条湍急的河流中横渡,需要极高的技巧和专注度。
他沉稳地掌着舵,双眼紧盯着远方的罗盘和眼前的浪涌,身体随着船体的起伏而微微晃动,仿佛已经与这艘船融为了一体。
“稳住,”麦克在一旁低声提醒,“别跟它硬抗,感受它的力量,然后利用它。”
瑞雯则在旁边,时刻关注着多功能显示屏上的数据流,不断地向林予安报告着精确的航速、风速和偏航角。
“船速7.2节,风速18节,我们正在接近你计划中的那个逆向涡流区!”
“收到。”林予安的目光扫过海图,确认了位置。
他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转动舵轮,驾驶着北极星号,一头扎进了那片看似与周围无异,实则水流方向完全相反的区域。
船体猛地一震,仿佛从一条拥挤的逆行高速公路,瞬间拐进了一条顺畅无阻的快车道!
GPS上的对地航速(SOG),在短短十几秒内,从7节狂飙到了9.5节!
“漂亮!”麦克船长发自内心地赞叹了一声,他紧紧盯着海况的变化,眼神锐利,“你真的找到了它!我们进到逆向涡流里了!”
瑞雯也同样紧盯着屏幕,她迅速调出了航行数据的详细页面,脸上带着兴奋和探究。
“不可思议,”她抬头看向林予安,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昨晚的卫星云图上,这里只有一个微弱的温度梯度变化,你是怎么判断出这里一定会形成稳定涡流的?”
这个问题非常专业,显示出她也同样研究过气象数据,但未能得出如此精准的结论。
林予安一边稳稳地掌着舵,一边从容地回答:
“你说的对,单看海面温度不足以判断。所以我交叉对比了海面高度计的数据。”
“墨西哥湾流的主流,因为科里奥利力的影响,中心海面会比两侧略高。”
“昨晚的数据显示,这个区域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凹陷,这是典型的涡流生成标志。”
他调出iPad上的三维水文模型图,上面有一个清晰的、正在缓慢旋转的冷水团。
“这个涡流的流速大约是1.2节,方向175度,几乎是纯南向。而湾流主流平均流速是3节,北向。”
“我们刚才的对水航速是7节,但因为对抗主流,对地航速(SOG)只有4节。”
麦克立刻接上了他的话,眼神里全是专业船长的精明计算:
“而现在,我们7节的对水航速,得到了1.2节的顺流推动,对地航速直接飙升到了8节以上!航行效率翻了一倍还多!”
“完全正确。”林予安点了点头,微笑着看向瑞雯。
“大副,请计算一下,按照目前的航速,穿越这个直径约十海里的涡流区,我们需要多长时间?”
瑞雯几乎不假思索地在航海电脑上敲了几个键,立刻报出了答案。
“大约1小时15分钟。而如果我们继续在主流中航行,以4节的对地速度计算,则需要2小时30分钟。”
她抬起头,看着林予安,由衷地说道:“我们节省了超过一个小时的航行时间。”
“更重要的是,我们避开了湾流主流在逆风时可能产生的陡峭三角浪,航行舒适度和安全性都大大提高了。”
瑞雯一边汇报,一边静静地看着这个男人专注的侧脸。
她还是吃惊于林予安的强大,不在于他学得有多快,而在于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他能从普通人看来的混乱和无序中,精准地找出其背后的规律和最优解。
这是一种天赋,一种令人着迷,甚至……有些向往的天赋。
终于,在与那条海洋巨川持续搏斗了近三个小时后,北极星号凭借着林予安的操控,成功穿越了墨西哥湾流最核心的区域。
这三个小时,对船上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前一个多小时,他们在强大的主流中逆水行舟,船体被无情地向北推送,每一次修正航向都消耗着巨大的精力。
而后一个多小时,他们又在林予安找到的逆向涡流中高速穿行,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以应对随时可能变化的水文状况。
当船尾最后一丝被湾流搅动的浪涌,被彻底甩在身后时,船体猛地一轻,那种持续不断的、与强大力量对抗的紧绷感开始变弱了。
北极星号成功穿越了墨西哥湾流最核心的区域后,驶入了一片全新的海域。
那种与强大洋流对抗的紧张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顺畅与宁静。
海水的颜色,也从令人敬畏的钴蓝色,逐渐过渡到了清澈透亮的蓝宝石色。
“我们出来了。”麦克船长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他从冷藏箱里拿出三瓶冰镇的苏打水,递给林予安和瑞雯。
“干得漂亮,船长。你用最聪明的方式,征服了墨西哥湾流。现在,享受我们应得的奖励吧。”
林予安接过苏打水,仰头喝了一大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冲散了长时间专注带来的疲惫。
他看了一眼自动舵上稳定的航向,对瑞雯说:“大副,你来接手一段时间,我需要休息一下眼睛。”
“没问题。”瑞雯轻松地接过舵轮的控制权。
午后的阳光不再那么灼热,变得温暖而柔和。北极星号进入了本次航程中最惬意的一段巡航时光。
林予安并没有去休息,而是和麦克一起,坐在驾驶舱的柚木长椅上,一边感受着海风,一边聊着关于远洋航行的话题。
麦克像一个打开了话匣子的老前辈,开始向林予安传授那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经验。
“看到那片云了吗?”他指着天边一朵孤立的积云,“在热带海域,这种云下面通常会有独立的风场和降雨。”
“如果你想加速,可以试着靠近它,借它的力。但如果你想睡个好觉,就最好绕开它。”
林予安认真地听着,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一一记在心里。
而瑞雯则一边轻松地掌着舵,一边用蓝牙音箱放起了她喜欢的摇滚乐。
强劲的节奏混合着海浪的声音,非但不显得嘈杂,反而为这广阔的蓝色世界增添了一抹自由不羁的色彩。
航行不再是紧张的任务,更像是一场移动的海上观光之旅。
他们看到了成群的飞鱼像被惊动的银色箭矢,从船首前方的浪花中跃出。
他们也遇到了好奇的海豚家族,在船头的位置为他们嬉戏领航。
大约在下午四点左右,当麦克正在讲解如何通过浪涌的形态判断远方天气时,瑞雯突然兴奋地喊道:
“看!左舷十点钟方向!”
林予安背着他那个看起来与周围豪华环境格格不入的战术背包,准时出现在了“北极星号”的泊位前。
他没有立刻登船,而是像一个即将接管阵地的指挥官,静静地站在码头上,目光沉静地审视着眼前这头优雅而雄壮的白色巨兽。
昨夜那场充满了秘密与情感风暴的晚宴,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依旧是那个专注、冷静,即将迎接挑战的林予安船长。
舱门打开,瑞雯的身影出现在甲板上。
她已经换上了一身专业的航海劲装,紧身的防晒服勾勒出她充满力量感的身体曲线。
齐肩的短发被海风吹得微微扬起,让她看起来比之前更多了几分利落与飒爽。
看到林予安,她的眼神有那么一瞬间的闪躲,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只是那句习惯性的“嘿,怪物”没有说出口。
“早上好,船长。”她只是点了点头,声音平静,公事公办。
“早上好,大副。”林予安也同样回应得体,仿佛昨夜海滩上那番深刻的对话与那个拥抱从未发生过。
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默契,一种心照不宣的距离感。
麦克船长最后一个从船舱里走出来,他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航海日志,脸上的表情严肃得像是在执行一次军事任务。
他看了一眼手表,又看了看天色和风向,最后将目光锁定在林予安身上。
他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说道,“船长先生,北极星号已完成出港前检查,油料、淡水均已满仓,所有航行设备状况良好。”
“现在,我正式将这艘船的指挥权,移交给你。”
“谢谢你,麦克船长。”林予安没有推辞,坦然地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跃上船,将背包放在沙龙的沙发上,然后径直走到了驾驶舱,双手稳稳地放在了舵轮上。
“好了,”他转过身,面对着自己的两位船员,“在解开缆绳之前,我们进行最后一次航行计划简报。”
他拿出iPad,连接上船载显示器,那份详尽到令人发指的航行计划再次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一次,不再是演练,而是即将执行的作战命令。
“我们的总航程,从劳德代尔堡出发,穿越整个巴哈马群岛,抵达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全程超过1000海里,航程预计十五天。”
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在清晨的码头上回响。
“根据计划,我们将整个航程分解为四个主要航段。”
“第一航段:劳德代尔堡至拿骚。这是我们未来72小时的目标,也是对我们团队磨合的第一次考验。”
“总距离约180海里,我们将面临夜航,以及整个航程中最具挑战性的自然障碍之一,墨西哥湾流。”
“第二航段:拿骚至乔治城。我们将进入埃克苏马群岛链,航行模式从深海巡航切换为岛屿间航行。”
“这里将重点考验我们的近岸导航和读水能力。”
“第三航段:乔治城至普罗维登夏莱斯岛。这是最漫长的一段蓝水航行,我们将连续三天远离陆地。”
“潜在风险是气象模型中预测的热带扰动,我们有A、B、C三套备用避风港计划。”
“第四航段:返航。具体的航线和时间,将取决于我们抵达后最新的天气预报。”
他关闭了总览图,将画面放大到他们即将面对的第一段航程上。
“现在,是今天的任务。”他指着屏幕上那条被精确计算过的红色航线。
“我们将从这里出发,以335的航向向北行驶约两海里,避开近岸的浅滩区。然后转向095航向,正式开始横渡墨西哥湾流。”
“我计算的最佳穿越点在这里,预计会在日落前进入巴哈马大浅滩的边缘。所有人,有没有问题?”
“没有,船长。”麦克和瑞雯异口同声地回答,语气中充满了专业水手的服从。
“很好。”林予安点了点头,“瑞雯,你负责船首缆绳。麦克船长,你负责船尾。听我指令,我们准备离港。”
“等等,船长,在出港前,还有最后一件事。”麦克转向林予安,表情变得郑重起来。“在劳德代尔堡,水手之间有一个老传统。”
他转身走进船舱,片刻之后,拿出了一瓶看起来就很有年头的瓶身甚至还挂着一些干涸盐渍的陈年朗姆酒。
他拧开古朴的木塞瓶盖,一股浓郁还带着橡木桶气息的酒香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每一次重要的远航之前,为了祈求海神波塞冬的庇佑,船长需要向大海献上一份小小的礼物。”
瑞雯在一旁,主动他解释起来:“这是一种奠酒仪式,老水手们的迷信,但我们尊重它。”
“朗姆酒是水手的血液,用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向喜怒无常的大海表达敬畏,祈求它平息风浪,保佑我们的航程。”
麦克走到船舷边,先是将金色的酒液,小心翼翼地倒了一小杯在北极星号的柚木甲板上,像是在喂养自己的爱马。
然后,举起酒瓶面向无垠的大海,缓缓地将剩下的酒洒了出去。
金色的酒液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弧线,落入海水中,荡起一圈圈涟漪。
“愿你庇佑我们的航程,风平浪静,一帆风顺。”他用一种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低声祷告。
仪式结束,船上的气氛变得庄重而又充满了期待。
一切准备就绪,林予安站在北极星号的双舵轮后。
看了一眼身旁的大副瑞雯,又看了一眼负责解开缆绳的水手麦克,沉稳地下达了他作为真正船长的第一道指令。
“解开所有缆绳,准备出港。”
“Aye Aye, Captain!”(遵命,船长!)
麦克和瑞雯,第一次用最正式的水手礼仪,回应了他们的船长。
林予安缓缓推动引擎的油门杆,北极星号那台75匹马力的洋马柴油机发出了低沉而有力的轰鸣。
北极星号巨大的船身在引擎的低吼中,缓缓离开了它停靠了许久的泊位,像一头苏醒的巨鲸,优雅地滑入了主航道。
他的第一次远航,正式拉开了序幕。
当船只驶出防波堤,进入开阔的外海时,一股与港内截然不同的力量瞬间将他们包围。
风变得强劲而稳定,海浪也开始呈现出富有节奏的涌动。
“听。”麦克船长闭上眼睛,脸上露出一种近乎虔诚的表情。“就是这个声音,这才是帆船真正的心跳声。”
林予安关闭了引擎,在一片宁静中下达了升帆的指令。
然后,在三人的默契配合下,巨大的主帆和前帆被依次升起,如同巨鸟展开的双翼,“哗啦”一声兜满了风!
北极星号的船身猛地向一侧倾斜,船首破开碧蓝的海水,划出一道洁白的航迹,开始以一种优雅而迅猛的姿態向着东方疾驰。
航行的最初几个小时是愉快的。阳光正好,海风和煦,北极星号在林予安的操控下,在蔚蓝的大海上划出完美的航迹。
瑞雯靠在舵轮旁,双手抱在胸前,像一位考官般审视着林予安的每一个动作。
“感觉怎么样,船长?”她带着一丝笑意问道,“她可比流浪者号那辆小卡丁车有性格多了,对吧?”
林予安的目光没有离开前方的罗盘和帆角,但嘴角却微微上扬:“她不像卡丁车,更像一列行驶在轨道上的高速列车。”
“每一个指令都需要提前预判,因为她的惯性巨大,但一旦进入状态,那种稳定和力量感是无与伦比的。”
麦克在一旁听到了,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走到林予安身后,拍了拍他紧握舵轮的后背。
“林,你太紧张了!你这是在跟她角力!放松点,别把她当成机器,把她当成你的舞伴,去感受她的节奏。”
林予安闻言,尝试着放松了肩膀,将更多的注意力从数据转向了身体的感受。
感受风压通过帆索传递到船体的细微震动,感受船舵在水流中那充满生命力的反馈。
渐渐地,他与这艘45英尺的巨兽之间,仿佛建立起了一种无言的联系。
“好多了。”麦克满意地点了点头,“记住,最好的船长,不是用眼睛在开船,而是用屁股。”
这句粗俗却充满智慧的话,让瑞雯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爸!你又在传授你那些老掉牙的‘海盗哲学’了!”
“这叫经验,甜心!”麦克不以为意地反驳。
“数据会骗人,但你的身体永远不会。当你的屁股能感觉到船尾最细微的横移时,你就真正毕业了。”
就在这轻松的闲聊中,三个小时悄然流逝。当佛罗里达的海岸线彻底消失在地平线后,脚下的海洋,开始展露出它狂野的另一面。
海水的颜色,从近海的碧绿色,毫无征兆地变成了深不见底的,甚至有些令人不安的钴蓝色。
瑞雯看了一眼多功能显示屏,立刻报告道:“水温跃升三度,我们进来了。”
“没错。”麦克的声音变得凝重起来,“欢迎来到墨西哥湾流,海洋的伟大河流。”
“它可以载着你日行百里,也可以在你逆风时,用一道道破碎的巨浪把你打回原地。林,从现在开始,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湾流强大的力量,如同一条看不见的巨型传送带,开始将他们45英尺的帆船,不由自主地向北推送。
船上的GPS显示,他们的实际航行轨迹,与航向之间出现了超过15度的夹角!
“船首向左偏航15度,流速3节,而且还在增强!”瑞雯的声音清晰而冷静,不断地报出关键数据。
“收到。”林予安沉稳地应了一声,开始缓缓转动舵轮。
他必须让船头时刻保持着一个与目标方向相反的巨大夹角,才能抵消湾流带来的强大侧向力。
这就像在一条湍急的河流中横渡,需要极高的技巧和专注度。
他沉稳地掌着舵,双眼紧盯着远方的罗盘和眼前的浪涌,身体随着船体的起伏而微微晃动,仿佛已经与这艘船融为了一体。
“稳住,”麦克在一旁低声提醒,“别跟它硬抗,感受它的力量,然后利用它。”
瑞雯则在旁边,时刻关注着多功能显示屏上的数据流,不断地向林予安报告着精确的航速、风速和偏航角。
“船速7.2节,风速18节,我们正在接近你计划中的那个逆向涡流区!”
“收到。”林予安的目光扫过海图,确认了位置。
他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转动舵轮,驾驶着北极星号,一头扎进了那片看似与周围无异,实则水流方向完全相反的区域。
船体猛地一震,仿佛从一条拥挤的逆行高速公路,瞬间拐进了一条顺畅无阻的快车道!
GPS上的对地航速(SOG),在短短十几秒内,从7节狂飙到了9.5节!
“漂亮!”麦克船长发自内心地赞叹了一声,他紧紧盯着海况的变化,眼神锐利,“你真的找到了它!我们进到逆向涡流里了!”
瑞雯也同样紧盯着屏幕,她迅速调出了航行数据的详细页面,脸上带着兴奋和探究。
“不可思议,”她抬头看向林予安,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昨晚的卫星云图上,这里只有一个微弱的温度梯度变化,你是怎么判断出这里一定会形成稳定涡流的?”
这个问题非常专业,显示出她也同样研究过气象数据,但未能得出如此精准的结论。
林予安一边稳稳地掌着舵,一边从容地回答:
“你说的对,单看海面温度不足以判断。所以我交叉对比了海面高度计的数据。”
“墨西哥湾流的主流,因为科里奥利力的影响,中心海面会比两侧略高。”
“昨晚的数据显示,这个区域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凹陷,这是典型的涡流生成标志。”
他调出iPad上的三维水文模型图,上面有一个清晰的、正在缓慢旋转的冷水团。
“这个涡流的流速大约是1.2节,方向175度,几乎是纯南向。而湾流主流平均流速是3节,北向。”
“我们刚才的对水航速是7节,但因为对抗主流,对地航速(SOG)只有4节。”
麦克立刻接上了他的话,眼神里全是专业船长的精明计算:
“而现在,我们7节的对水航速,得到了1.2节的顺流推动,对地航速直接飙升到了8节以上!航行效率翻了一倍还多!”
“完全正确。”林予安点了点头,微笑着看向瑞雯。
“大副,请计算一下,按照目前的航速,穿越这个直径约十海里的涡流区,我们需要多长时间?”
瑞雯几乎不假思索地在航海电脑上敲了几个键,立刻报出了答案。
“大约1小时15分钟。而如果我们继续在主流中航行,以4节的对地速度计算,则需要2小时30分钟。”
她抬起头,看着林予安,由衷地说道:“我们节省了超过一个小时的航行时间。”
“更重要的是,我们避开了湾流主流在逆风时可能产生的陡峭三角浪,航行舒适度和安全性都大大提高了。”
瑞雯一边汇报,一边静静地看着这个男人专注的侧脸。
她还是吃惊于林予安的强大,不在于他学得有多快,而在于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他能从普通人看来的混乱和无序中,精准地找出其背后的规律和最优解。
这是一种天赋,一种令人着迷,甚至……有些向往的天赋。
终于,在与那条海洋巨川持续搏斗了近三个小时后,北极星号凭借着林予安的操控,成功穿越了墨西哥湾流最核心的区域。
这三个小时,对船上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前一个多小时,他们在强大的主流中逆水行舟,船体被无情地向北推送,每一次修正航向都消耗着巨大的精力。
而后一个多小时,他们又在林予安找到的逆向涡流中高速穿行,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以应对随时可能变化的水文状况。
当船尾最后一丝被湾流搅动的浪涌,被彻底甩在身后时,船体猛地一轻,那种持续不断的、与强大力量对抗的紧绷感开始变弱了。
北极星号成功穿越了墨西哥湾流最核心的区域后,驶入了一片全新的海域。
那种与强大洋流对抗的紧张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顺畅与宁静。
海水的颜色,也从令人敬畏的钴蓝色,逐渐过渡到了清澈透亮的蓝宝石色。
“我们出来了。”麦克船长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他从冷藏箱里拿出三瓶冰镇的苏打水,递给林予安和瑞雯。
“干得漂亮,船长。你用最聪明的方式,征服了墨西哥湾流。现在,享受我们应得的奖励吧。”
林予安接过苏打水,仰头喝了一大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冲散了长时间专注带来的疲惫。
他看了一眼自动舵上稳定的航向,对瑞雯说:“大副,你来接手一段时间,我需要休息一下眼睛。”
“没问题。”瑞雯轻松地接过舵轮的控制权。
午后的阳光不再那么灼热,变得温暖而柔和。北极星号进入了本次航程中最惬意的一段巡航时光。
林予安并没有去休息,而是和麦克一起,坐在驾驶舱的柚木长椅上,一边感受着海风,一边聊着关于远洋航行的话题。
麦克像一个打开了话匣子的老前辈,开始向林予安传授那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经验。
“看到那片云了吗?”他指着天边一朵孤立的积云,“在热带海域,这种云下面通常会有独立的风场和降雨。”
“如果你想加速,可以试着靠近它,借它的力。但如果你想睡个好觉,就最好绕开它。”
林予安认真地听着,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一一记在心里。
而瑞雯则一边轻松地掌着舵,一边用蓝牙音箱放起了她喜欢的摇滚乐。
强劲的节奏混合着海浪的声音,非但不显得嘈杂,反而为这广阔的蓝色世界增添了一抹自由不羁的色彩。
航行不再是紧张的任务,更像是一场移动的海上观光之旅。
他们看到了成群的飞鱼像被惊动的银色箭矢,从船首前方的浪花中跃出。
他们也遇到了好奇的海豚家族,在船头的位置为他们嬉戏领航。
大约在下午四点左右,当麦克正在讲解如何通过浪涌的形态判断远方天气时,瑞雯突然兴奋地喊道:
“看!左舷十点钟方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最新章节,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最新章节,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