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在上 241【各表一枝】

小说:相国在上 作者:上汤豆苗 更新时间:2025-10-14 19:59:28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扬州以北,淮安府城。

  某处精巧雅致的府邸内,一抹妖娆的身影迈着莲步走进书房。

  案后的中年男人放下手中青毫,起身见礼道:“胡护法。”

  “孟先生,你倒是好雅兴。”

  胡娇娘扫了一眼桌上的雪浪纸,扭身在右侧靠窗的交椅坐下。

  中年书生年过四旬,面白无须,气质温和。

  他亲自斟了一杯茶放在胡娇娘身边的桌案上,微笑道:“闲来无事,临摹一幅字。”

  胡娇娘对这些诗词歌赋不感兴趣,但她知道面前这位孟先生乃是本教圣子最信任的心腹,绝大多数时候他都可以代表圣子出面,因而笑着问道:“什么字?”

  孟书生解释道:“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是扬州同知薛淮于前年岁末在京城所作,让他一夜之间名动京华,后来逐渐传到江南各地,赞者甚众。只可惜薛同知这一年多来公务缠身,未曾听闻有新作问世。”

  胡娇娘脸色微沉。

  那夜柳英及其心腹下属在沈园被一网打尽,胡娇娘的损失也不小,除去那些稀里糊涂送死的外围教众,还有她费心培养的二十名好手折在大明寺西园。

  这虽不至于让她一蹶不振,但也称得上元气大伤,只怪她贪心不足,竟然真的动了刺杀薛淮的念头。

  接下来纵有老祖的庇佑,她也必须沉淀一段时间,更不必说靖安司的鹰犬已经在两淮地区展开搜捕,她不能在此地久留。

  胡娇娘按下心中杂乱的思绪,柔声道:“孟先生,那狗官的词真有这般好?”

  “薛词确实绝妙。”

  孟书生知道胡娇娘不通诗词,便一言带过,继而道:“当然,他如今乃圣教大敌,词写得再好也该杀。”

  “我还以为先生忘记此事了呢。”

  胡娇娘嫣然一笑,看得孟书生心中毫无旖旎之念,唯有警惕和戒备——他很清楚这看似娇弱的女子有一副蛇蝎心肠,若非她隔三差五在老祖面前进献谗言,柳英又怎会被舍弃?

  一念及此,他沉稳地说道:“圣子说过,早晚得除去这个薛淮,但眼下不是动手的时机。薛淮的靠山很厉害,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再用行刺的手段,最好是让他折在朝堂权争之中。”

  对于那位神秘莫测的圣子,胡娇娘颇为忌惮,当下顺势道:“老祖也是这个意思,姑且算那个薛淮走运,再让他苟活一段时日。只是我这边刚刚收到一个消息,还要和先生商议对策。”

  孟书生温言道:“护法请说。”

  胡娇娘道:“扬州那边的眼线传来消息,靖安司放出风声,要把所有钦犯押解入京。”

  孟书生眉头微皱道:“这是为何?”

  “说是京城那位韩都统下令,柳英等人乃是乱党钦犯,必须即刻押去京城受审。”胡娇娘冷声道:“这也真是奇事,靖安司素来滴水不漏,居然会如此轻易地走漏风声。”

  孟书生思忖片刻,缓缓道:“千里运河路迢迢,靖安司这是想请君入瓮?”

  “自然是想让我们如同柳英那个蠢货一般自投罗网。”

  胡娇娘满脸讥笑,继而道:“先生意下如何?”

  孟书生问道:“薛淮这几天在做什么?”

  胡娇娘面上浮现一抹古怪的神情,道:“他在忙着向沈家提亲,据说明天就会亲自去沈园,此事已经传遍整座扬州城。”

  孟书生抬手轻轻敲击着桌案,神情凝重地说道:“这是薛淮的阳谋。”

  胡娇娘不解地看着他。

  “从时间上来推算,靖安司应该还没有撬开柳英等人的嘴,等到他们支撑不住的时候,我们早已解决所有的隐患,这是老祖最初的安排。而以皇帝过往对薛淮的器重来看,韩佥应该不会强行逼迫薛淮这么快把钦犯送去京城,说明此事至少经过薛淮的同意。”

  孟书生顿了一顿,意味深长地说道:“他这么着急做什么?总不能真是为了提亲一事。”

  胡娇娘蹙眉道:“先生之意,薛淮又在设局?但是我们怎会上当呢?”

  “我们上不上当不重要。”

  孟书生轻叹一声,缓缓道:“如果一船钦犯出了意外,你说皇帝会不会雷霆震怒,会不会彻查主管千里运河的漕运衙门?”

  胡娇娘终于明白过来,寒声道:“他居然想主动制造意外然后嫁祸给我们?”

  “现在只是我的猜测,或许此番真是皇帝通过韩佥下的旨意也不一定。”

  孟书生站起身来,正色道:“胡护法,还请你将此事尽快禀报给老祖,我也会请圣子拿个主意。”

  胡娇娘收起平时的嬉笑神态,点头应道:“好。”

  ……

  苏州东南,江南河。

  这段河道是千里大运河南端最后一段路程,由镇江至杭州府城。

  云安公主所乘的宝船昨日过了苏州,今日午后可至嘉兴,最迟后天便会抵挡此行的终点杭州。

  顶层花厅之内,苏二娘站在一旁,望着姜璃如白玉一般的侧脸,又看向前方正在恭敬禀报的下属,心中悄然浮现一抹担忧。

  “禀殿下,薛府崔老夫人请的主婚使和礼宾已经抵达扬州,薛同知将于明日亲赴沈园提亲。”

  “知道了,下去罢。”

  姜璃淡淡应了一声。

  下属退出去后,姜璃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波光粼粼的江南河。

  苏二娘静静地站着,她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只盼殿下莫要太过意气用事。

  “提亲……”

  姜璃的声音终于响起,语调平缓得听不出情绪,徐徐道:“他倒是选了个好时候。”

  苏二娘斟酌着措辞,小心翼翼地说道:“薛同知年纪确实不小了,薛沈两家又是世交,这门亲事也算是水到渠成。”

  姜璃缓缓转过身,脸上竟带着一丝近乎玩味的笑意,看得苏二娘心头一跳。

  “二娘,你觉得薛淮现在心里在想什么?是在思考明日如何面对沈青鸾的父母,还是在盘算婚事不能耽误他刚铺开的新政,又或者在想着我会不会突然杀回扬州再给他添点乱子?”

  苏二娘满心诧异,姜璃这语气与她的预想截然不同,没有尖锐的冷嘲热讽,反而带着一种饶有兴致的揣测。

  她一时间猜不透姜璃的心思,只能谨慎地回道:“薛同知素来沉稳持重,公私分明,想必会处理得当。殿下,此事已成定局,还请莫要介怀。”

  “介怀?”

  姜璃轻笑出声,愈发轻松地说道:“二娘,你多虑了,我何时说过要插手他的婚事?我只是在想,那个永远板着一张脸、泰山崩于前都色不变的薛景澈,明天站在沈秉文面前时,会不会也紧张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苏二娘怔住。

  她在得知薛淮提亲一事的时候,便设想姜璃可能有的各种反应,甚至想好要如何劝慰,却独独没料到眼前这一幕——殿下非但没有因薛淮即将成婚而怒意横生,反而在兴致勃勃地想象薛淮出糗的样子?

  这让她心生恍惚,又愈发感到忧虑,殿下的神情如此反常,莫不是气晕头了?

  两人相依相伴十余年,情分不比寻常,有些话也只能苏二娘开口,因此她稍稍迟疑之后,还是恳切地问道:“殿下真的不介意?”

  姜璃走回去坐下,端起手边微凉的茶盏,用杯盖轻轻撇着浮沫,动作优雅而从容,微笑道:“二娘,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一个求而不得便嫉妒成狂的深宫怨妇?”

  苏二娘不禁苦笑道:“我怎会有这样愚蠢的想法?”

  “好啦,二娘你不必担心我会因小失大,坏了与薛淮之间珍贵的情谊。”

  姜璃不再卖关子,语气重新变得慵懒且淡然:“放心,孰轻孰重我分得很清。薛淮终究是要成亲的,没有沈青鸾也会有旁人。对我来说,薛淮的价值从来不是夫婿的人选。他心思缜密手段老辣,在扬州这一年多愈发显出独当一面的本事。莫说我对他谈不上情根深种,即便真是如此,这等儿女私情也比不过真正的大事。”

  苏二娘稍稍松了口气,姜璃这番话算是打消了她心中的疑虑。

  “不管怎么说,薛淮订婚是大喜事,二娘你让人备一份礼送去扬州。”

  姜璃这句话让苏二娘彻底安心,遂恭敬地应道:“是,殿下,我这就去办。”

  苏二娘离去之后,花厅重新归于安静。

  姜璃略有些随意地歪进宽大的圈椅中,一手支着下巴,另一只手轻点着扶手,眼中闪烁着略显古怪的光芒。

  她脑海中浮现一幕情景,那日在薛淮的书房,离别之际因为她一声故意拖长音调的“薛淮哥哥”,薛淮那猛然僵硬的身体和瞬间瞪大的眼睛,简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景。

  哪怕是到了今日,姜璃仍旧想笑。

  这让她意识到对付薛淮这种正经古板的家伙,一味公事公办只会让两人的关系变得逐渐疏离,唯有主动一些乃至出其不意,才能化解他们因为身份产生的隔阂。

  “提亲又如何?”

  姜璃像一只狡黠的猫儿,轻声自语道:“从提亲到大婚怎么也得两年时间,谁知道这两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呢?”

  她伸出手端起那杯已经凉透的茶,轻轻抿了一口,神情变得愈发悠然自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相国在上,相国在上最新章节,相国在上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